内螺纹铜管发展趋势及铜管新产品简介

合集下载

内螺纹铜管制作方法

内螺纹铜管制作方法

内螺纹铜管制作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内螺纹铜管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管道连接件,广泛应用于管道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中。

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强等特点,被广大行业广泛采用。

本文旨在介绍内螺纹铜管的制作方法,通过详细阐述制作流程和关键技术要点,使读者了解到内螺纹铜管的制作过程,并能够掌握相关技术,从而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

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我们将介绍内螺纹铜管的基本概念和用途,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其次,我们将详细阐述内螺纹铜管的制作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选取、加工工艺的选择和实施,以及各种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对未来内螺纹铜管制作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

总之,本文将详细介绍内螺纹铜管的制作方法,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读者了解内螺纹铜管的制作流程和技术要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内螺纹铜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为实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框架和组成部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篇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之处,旨在引导读者对内螺纹铜管制作方法的背景和意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内螺纹铜管制作方法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接下来,在文章结构部分的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了内螺纹铜管制作方法的各个要点。

具体来说,第一个要点可以包括内螺纹铜管的材料选择、尺寸设计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个要点可以介绍内螺纹铜管的组装方法、质量控制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在每个要点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阐述,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内螺纹铜管制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

2024年铜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铜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铜管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铜管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电气等领域。

本文将对铜管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市场规模铜管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稳步增长。

根据行业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铜管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

此外,亚太地区是铜管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

市场驱动因素铜管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建筑行业需求建筑业是铜管市场的主要需求方。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在许多地区都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铜管作为建筑中的重要材料,用于供暖、给水和空调系统等。

因此,建筑行业对铜管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工业应用铜管在各类工业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化工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的铜管。

随着这些行业的不断发展,铜管市场也将获得稳定增长。

新兴市场需求一些新兴市场对铜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例如,可再生能源行业和航空航天领域对铜管的需求逐渐提升。

这些新的市场机会将进一步推动铜管市场的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铜管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铜管供应商包括全球范围内的大型制造商和地区性的中小型企业。

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供应能力、价格和服务等方面。

市场挑战铜管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可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

高成本铜管的生产成本较高,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和能源成本的影响。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能源成本的上升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环境压力铜管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对铜管产业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和技术创新。

市场前景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铜管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铜管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新型铜管材料的研发以及制造工艺的改进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展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对铜管的需求在增长,这为铜管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

内螺纹铜管成型的工艺设计

内螺纹铜管成型的工艺设计

内螺纹铜管成型的工艺设计于克桂【摘要】内螺纹铜管成型的工艺比较复杂,共涉及到17个主要的工艺参数.文章介绍了内螺纹成型工艺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使复杂的工艺设计变得简单直观,对关键参数的优化使工艺更合理.【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08(024)002【总页数】5页(P46-49,80)【关键词】内螺纹;铜管;工艺;优化【作者】于克桂【作者单位】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常德,41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56.2由于连续的螺纹增加了内表面积,内螺纹铜管的热交换效率远大于同规格的光管,因此其在空调行业被广泛使用。

与光管的拉伸相比,内螺纹铜管成型的工艺比较复杂。

开发研制一种新的内螺纹产品时,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设计流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工艺参数。

本文利用逆推法来确定内螺纹铜管滚压成型的工艺参数,供同行参考。

1.1 成型原理内螺纹成型工艺如图 1所示。

管坯ΦD×S经过减径模ΦD6减径后,在高速旋转的钢球ΦD3的滚压下,铜管内表面的金属被压进螺纹芯头ΦD5的齿槽,在铜管内表面形成齿高为 H0的齿型(底壁厚为S0)。

在拉拔力 F的作用下,铜管不断向前运动,在铜管内壁形成连续的螺纹。

最后通过定径模ΦD1定径后,成为符合用户要求的螺纹管ΦD0×S0×H0。

1.2 模具组合减径模ΦD6、滚压环ΦD4、钢球ΦD3、定径模ΦD1等称为外模,外模的参数决定了成型过程中铜管外径的变化过程。

螺纹芯头ΦD5与游动芯头ΦD7称为内模。

内模通过工艺杆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使螺纹芯头在纵向可以保持稳定而在轴向可以自由地转动,这种纵向的稳定及轴向的转动是滚压成型能够实现的关键。

螺纹芯头的作用是通过其外表面的齿槽在滚压时形成铜管内壁的螺纹,游动芯头的作用是固定螺纹芯头,使螺纹芯头在滚压成型时不会前后串动。

假设要开发的螺纹管规格为ΦD0×S0×H0(外径×底壁厚×齿高),根据图 1,必须要设计出管坯、减径模、游动芯头、滚压环、钢球、螺纹芯头、定径模的参数。

5mm管径内螺纹铜管换热器分析

5mm管径内螺纹铜管换热器分析

Ф5与Ф7换热器比较分析背景:近年来,由于国际铜价节节攀升且居高不下,如果降低空调器铜用量各大厂家也是八仙过海,比如铝制换热器,ACC管,小管径铜管替代原有较大管径的铜管等。

随着环保节能的考虑,家用空调用冷媒逐渐由R22过渡到R410A,整机中R410A运行压力要比R22高出60%,因此系统性能受冷媒压力损失的影响较小,更适合于采用小管径铜管换热器。

空调换热器采用小管径铜管后,管内换热和压降特性会随之改变,根据换热器试验研究表明:在冷媒质量流量相同情况下,Ф5铜管管内制冷剂的摩擦压降比Ф7的大20-40%。

因此在实际应用Ф5铜管时,需要针对Ф5铜管的换热和压降特性,对换热器型式进行优化调整,如翅片或流路,同时制冷剂充注量可以减少了10-20%,需要对系统的其他部件,如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整,以求系统的性能接近甚至优于原有系统性能。

一、行业Ф5翅片方面的应用情况:1)日本应用情况小结:◆换热器越来越细管径化,Φ5换热器在室内机上有4家公司使用。

2家是跟其他管径的组合构成的圆弧换热器。

大金使用的更细的φ4。

◆φ5以下的細管各公司几乎都是用在能力2.2~7.1kW的室内机上。

这是因为室内机箱体从小到大共都是通用的,φ5可以使用在家用空调上限7.1kW。

◆作为日本冷暖变频室外机,各企业的设计中没有使用φ5换热器,一般是Φ7或φ7.94。

因为用φ5的话分流回路数多分流太复杂。

φ7换热器在4.0kW机上都要分4路,φ5的就太复杂了。

◆室内机的φ5换热器几种管径(φ5和φ6.35等)组合,可以简化分流并提高性能。

2)韩国应用情况3)国内应用情况Ф5管技术在2005年以后引入国内,在2007年国内相应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已经成熟。

经向冲床及模具厂家调研,近3年以来美的、格力在Ф5换热器设备方面投入较大,Ф5换热器的产能各达到100万件/月的大批量生产规模。

◆美的2009年以前陆续购入5条Ф5换热器生产线,2009~2010年进口了10条日本日高公司Ф5换热器生产线,已经在今年旺季实现规模效益。

内螺纹铜管

内螺纹铜管

简介2发展简史3传热性能4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生产标准▪应用领域1简介内螺纹铜管又称非平滑管,英文名称INNER GROOVED COPPER TUBE(IGT),是指外表面光滑,内表面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规则螺纹的内螺纹TP2紫铜管。

由于内螺纹铜管内表面积的增加,所以它的导热性能要比光管提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随着世界能源紧张和国内能效比空调准入制度的实行,内螺纹铜管将会被广泛应用到空调制冷行业中。

2发展简史内螺纹铜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1)山型齿内螺纹管;(2)梯型槽内螺纹管;(3)顶角型内螺纹管;(4)细高齿型内螺纹管。

(又称瘦高齿内螺纹铜管)目前,国外又陆续推出了高低齿齿型、齿顶开槽、双旋向等内螺纹管。

3传热性能按照国标GB/T20928-2007中的要求,内螺纹铜管产品按照产品名称、牌号、状态、外径、底壁厚、齿高加齿顶角、螺旋角、螺纹数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示例1:TP2 M2 φ9.52×0.30+0.20-53-18/60 GB/T20928-20072、(用TP2制造的,供应状态为M2,外径为9.52mm,底壁厚为0.30mm,齿高为0.20mm,齿顶角为53度,螺旋角为18度,螺纹数为60的无缝内螺纹盘管,)标记为:无缝内螺纹盘管TP2 M2 φ9.52×0.30+0.20-53-18/60 GB/T20928-20072、内螺纹铜管尺寸参数及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1)外径早期空调换热器中使用得较普遍的铜管直径为9.52mm左右,进入1990年以后一些空调器生产企业已经将换热器的传热管管径细化成7.0mm,其中蒸发器管径细化的现象最为普遍。

这种细管径的换热器,由于管与管之间距离缩小,使得肋片效率提高、传热有效面积增加、空气流过时的流动阻力减小,强化传热。

1995年以后,一些家用空调器生产企业又将传热管的管径进一步细化为6mm,甚至5mm,传热效率又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应用于替代制冷剂R410A的室内机时,由于R410A制冷剂系统的压力比R22的高1.6倍左右,使用细径管有利于提高安全可靠性。

铜管行业年度报告总结(3篇)

铜管行业年度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行业概述铜管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交通、电子、化工、环保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铜管行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本报告将从行业整体发展、市场分析、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等方面对铜管行业进行年度总结。

二、行业整体发展1. 生产规模稳步增长。

据统计,我国铜管产量从2015年的630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82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6.2%。

在全球铜管市场占有率达到15%以上。

2.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铜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对铜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 行业集中度提高。

近年来,我国铜管行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大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手段,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市场分析1. 国内市场:我国铜管市场以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为主要应用领域。

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为铜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 国际市场:我国铜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铜管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3. 行业竞争:铜管行业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等方面。

企业需加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力度,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技术创新1. 新材料研发:近年来,我国铜管行业加大了新材料研发力度,如高性能铜合金、环保型铜管等。

这些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有助于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市场需求。

2. 工艺创新: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控制技术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3. 能耗降低:在环保政策推动下,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降低能耗。

例如,采用节能设备、优化生产流程等,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政策环境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铜管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财政补贴、优化产业布局等,为行业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中国铜管行业市场供需及竞争格局分析产品走出国门决胜海外市场「图」

2024年中国铜管行业市场供需及竞争格局分析产品走出国门决胜海外市场「图」

一、2023年中国铜管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一)供需变化情况
从铜管市场能源结构来看,2023年中国铜管行业的供应量为1011.5
万吨,同比下降1.6%,与2023年分别下降1.2%和0.4%。

居民需求方面,由于2023年中国GDP的政策调控行为对铜管行业产
生了较大的影响,以及房地产投资量和基础设施投资量的持续扩大,本年
度中国铜管行业需求量为1091.2万吨,同比增长2.7%,高于2023年2.2%的增速,但由于供需结构不合理,行业产能过剩,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
定的负面影响。

(二)产能过剩情况
由于受政策调控的影响,2023年中国铜管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铜管行业总产能936.7万吨,同比下降10.4%,而市场需求量则为1091.2万吨,产销差为154.5万吨,这表明在供需结
构上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

二、2023中国铜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铜管行业大型企业占
比86.3%,中型企业占比13.7%,这表明中国铜管行业是由大型企业占主
导地位的行业,且竞争格局较为寡头化。

(二)行业企业发展思路
2023年,中国铜管行业的发展思路主要是以安全可靠性、成本合理性、加工性能优化。

内螺纹管 换热效率

内螺纹管 换热效率

内螺纹管换热效率一、内螺纹管简介内螺纹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热力设备中的强化传热元件,其制造材料多样,包括铜、铝、钢等。

它的结构特点是在管内壁加工出一定的螺纹形状,这些螺纹能够增加流体在管内的湍流度,减小流体层流底层厚度,有效降低热阻,提高换热效率。

内螺纹管的强化传热效果主要通过增加传热面积、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和改进热边界条件等方式实现。

二、内螺纹管的优势内螺纹管相对于光滑管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由于其内部独特的螺纹结构,流体在管内的流动状态被显著改变,湍流度增加,有效减少了流体在管内的滞留区和热边界层厚度,从而显著提高了传热效率。

其次,内螺纹管的换热面积得到有效增加,这意味着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得到了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此外,由于湍流度的增加,流体的流动阻力也有所增加,但这一增加远小于换热效率的增加,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使用内螺纹管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影响内螺纹管换热效率的因素1.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的导热系数、粘度、密度和比热等物理性质对内螺纹管的换热效率有显著影响。

对于导热系数低、粘度大的流体,内螺纹管的强化传热效果更为明显。

2.流体的流动速度:流体的流动速度直接影响到流体在管内的湍流度。

在一定范围内,流动速度的增加会使湍流度增加,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但当流动速度过快时,可能会导致流体与管壁的摩擦力增大,反而降低换热效率。

3.管的几何形状:内螺纹管的几何形状,如螺纹的形状、螺距、深度等参数都会对换热效率产生影响。

优化这些参数可以使流体在管内形成更好的流动状态,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4.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和温度也会影响内螺纹管的换热效率。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内螺纹管的强化传热效果会更加显著。

四、提高内螺纹管换热效率的措施1.优化设计: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流体特性,对内螺纹管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选择合适的螺纹形状、螺距和深度,以最大化提高湍流度和传热效率。

2.控制流体速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流体的流动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速度导致换热效率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Your site here
LOGO
金龙公司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
金龙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ACR铜管及内螺纹管生产基 地,为了适应空调器强化传热和小型化的需求,紧密与 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等科研部门合作,几年来不断进 行技术创新,开发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M型 齿、断续齿、网状齿、细径管、和瘦高齿等一大批不同 规格系列产品,不但对现有制冷剂空调性能有大的提高 ,对替代制冷剂空调也是适用的。目前已大量供应国内 外市场。另外我们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了铜管单管传热 实验台,目前是国内同行业唯一的实验台,它能够摹拟 空调工况测试铜管的传热性能,对铜管材的研究具有指 导意义。同时在加工工艺研究和模具的开发上,积极引 进国外技术,为我们的产品研制和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 件。
目前韩国企业大量采用,生产小型空调出口美 国。
国内企业有些厂家已经开始设计。论证工作。 目前蒸发器用管逐步由Φ7 向Φ6.35和Φ5发
内螺纹铜管发展趋势及
铜管新产品简介
LOG内O 螺纹铜管发展趋势
内螺纹铜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配合高 效的铝或铝合金翘片,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的 冷凝器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节能高效和小型 化要求,促使了改进压缩机的性能,并使用高 效化和小型化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目前压缩机 的性能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性能系数已由2.3 提高到3.5,潜力已十分有限。而两器的强化传 热改进还有很大的潜力。而且,随着保护臭氧 层和环保的要求,国际上对CFC类制冷剂的限 制使用,人们开始寻找替代R22和R12的制冷 剂。目前,不管是R407C还是R410A或R290 、R417A,在性能上都不如R22和R12。使空 调两器性能都有所下降。这就要求人们寻找更 好的传热元件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φ5×0.22 +0.18
5 0.22 0.18 0.19 42 8 36 37.44 / / / / 19.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Φ6.35*0.26
6.35 0.26 0.20 0.183 40 18 55 57 / / / / 17.7
Your site here
超细径内螺纹铜管
LOGO
。适用于空调机的小型化和新冷媒高强度的需求 。用于高能效比微型空调机的蒸发器。
2
Your site here
LOGO 内螺纹铜管发展趋势
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使用内螺纹管。随着内螺纹成 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和两器的强化传热需求, 内螺纹铜管总的发展曲势是向着薄壁、高齿、小克重 、细径、高效传热这一方向发展。目前高性能的内螺 纹管的传热效果比光管提高近4倍。
3
Your site here

对于冷凝器(管内冷凝过程)增强传热的原因
有:(1)增大了管内换热面积;(2)在表面张力作
用下促使冷凝液离开传热表面而排走,减小了齿顶和
槽间的制冷剂液膜厚度(此液膜不利于传热);(3
)它增强了液态制冷剂的湍流程度,增强了气液两相
的混合。
7
Your site here
内螺纹管几何参数对换热性能的 LOGO 影响
10
Your site here
我公司高效内螺纹传热管(无缝 LOGO )按旋向和其齿型特征分类为:
单旋向 内螺纹
双旋向
等高齿(普通) 瘦高齿 细径、薄壁、高齿等 “M”型(双头) 断续齿
交叉齿(网状齿)
11
Your site here
LOGO
Golden
copper新品
12
Your site here
项目
湿周
齿高 内径
齿条数
槽底宽 齿顶角 螺旋角
蒸发器 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有一最佳值
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有最佳值
冷凝器 有一最佳值
越大越好 另有一最佳值
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大些好
8
Your site here
LOGO 内螺纹管不同齿形的传热强化特性
研究表明:针对R22制冷剂,普通内螺纹管, 在低质量流速情况下,其换热系数与光管比增 大很多,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大,与光管相比增 加得不多,而瘦高齿和复杂齿型管不但低流量 下换热效率较高,在流量大时,明显比普通内 螺纹管大很多,改善了大流量下的传热性。
5
Your site here
LOG替O 代制冷剂对空调两器传热的影响
研究表明,R410A呈现单一制冷剂的行为,其
冷凝特性接近R22,蒸发性也不低于R22,采用
小顶角与高齿铜管,通过改进空调系统的设计,
能够使R410A的高性能得于保证,甚至超过
R22。但R410A的冷凝压力较高,要求传热管
壁厚增加和细径化来提高强度。从R410A的物
LOGO
型号 项目
外径 D(mm)
底壁厚(mm)
齿高(mm)
槽底宽(mm)
齿顶角(°)
螺旋角(°)
螺纹条数 (条)
每米克重 (g/m)
内表面积(mm2/cm )内表面积比
传 热 性 能 预 测 蒸发
Kw/m2·k
冷凝
爆破压力(Mpa)
φ5×0.24 +0.16
5 0.20 0.14 0.163 40 18 40 34 / / / / 21.35
理性能看,蒸发时R410A的压力损失比R22小
得多,基于这一点,对蒸发器用管细径化有利,
可以减小细径化引起的压力损失增大。 而对
R407C,由于其蒸发和冷凝 性较低,在冷凝时
其液膜内产生浓边界层,对热传导性不利。低质
量流速时尤其明显,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瘦高
齿、网状齿等复杂齿型能大大提高R407C传热
效能。
6
Your site here
LOGO 内螺纹管的强化传热在两器中的区别
对于蒸发器(管内蒸发过程)增强传热的原因有:( 1)增大了换热面积;(2)增加了气化核心的数量; (3)促使波状流型提前转变为半环状流型和环状流 型,从而增加了润湿表面;(4)增加了液膜的湍流 度(紊流度、扰流度)。
LOGO
内螺纹铜管发展趋势
小齿 顶角
齿型多 样化
高齿 薄壁
细径
4
Your site here
替代制冷剂对空调两器传热的影 响 LOGO
近年来,国内外空调厂家及铜管厂家都在采用 新型制冷剂和空调小型化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 作。
目前替代制冷剂主要是R407C和R410A ,它 们都是混合制冷剂,R407C 是由 R32/R125/R134a三种HFC工质以质量百分 比23/25/52/组成的非共沸制冷剂, R410A 是由R32/R125两种HFC工质以质量百分比 50/50组成的近共沸制冷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