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是指由外因引起的持续性血液系统内出现的急性细胞

增多的病症,它属于血液系统的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而白血病的

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则是指该患者的血液系统的所有症状都可以完全恢复,

甚至包括肿瘤、细胞株等病症的变化情况。

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常常取决于就诊医院,但是临床经验和研究证明,满足下面三

个标准即可诊断为白血病完全缓解:

第一,耐受性治疗:在经过6至12个月的耐受性治疗(如:移植支持治疗,造血干

细胞抗原选择,以及放射治疗和化疗),包括病理学检查和生理学检查,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恢复患者的健康状态。

第二,细胞生物学检查: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检出的肿瘤细胞应明显下降,即肿瘤

细胞在骨髓活检中检出量小于白血球总数量的5%(或以下),且克劳菌培养试验及克劳

菌定点试验未检出克劳菌,象征白血病的病理学检查改善,表明治疗的疗效可以达到目的。

第三,生理学检查:除了上述检查结果显示可以达到治愈的状态,一些进阶的生理学

数值的检查也需要达到正常状态,即血液检查结果出现淋巴细胞小于500/mm3,血小板小

于100,000/mm3,相关抗原及细菌文检及肿瘤抗原抗体表现为正常,淋巴细胞凋亡检测(FACS)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均未检出,放射感变性抗体免疫学测定(FACS)至少可达到5%以上。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需要达到正常状态外,患者术后3个月内也必须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坚持每天的生活方式,并照顾身体,提高免疫力,避免接触各种寄生虫,避免参加一

些聚会活动,让身体得到最好的呵护。

最后,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既需要持久的耐受性治疗、也要检查各种生理学检查指

标以及患者自身呵护身体以达到预后良好或治愈的目标。此外,针对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不同医院也会制定不同的标准,且根据各种要素、病例的不同而有所变动。希望患者

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将病情控制好,早日康复。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习题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 第一部分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Ph染色体 3.多毛细胞白血病 4.全髓白血病 5.双系列型(镶嵌型)白血病 6.双克隆型白血病 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8.多发性骨髓瘤 9.骨髓增生性疾病 10.类白血病反应 1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2.脾功能亢进 二、简答题 1.简述急性白血病复发标准。 2.简述ALL三个亚型之间的细胞形态学区别。 3.简述AML-M3可能出现的融合基因及对维甲酸的敏感性。 4.有哪些方法可检测残留白血病? 5.简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特点。 6.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征。 7.简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诊断标准。 8.简述多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9.试述MDS红系细胞发育不良的形态学表现。 10.试述WHO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11.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12.如何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三、论述题 1.试述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标准。 2.试述CML加速期的诊断标准。 四、选择题 【A1型题】 1.FAB分型中,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 A.≥20% B.≥25% C.≥30% D.≥10% E.≥15% 2.某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7%,早幼粒细胞53%,其FAB 分型应为 A.AML-M1B.AML-M3 C.AML-M2a

D.AML E.AML-M4 3.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造血组织肿瘤新的分类方法中,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有 A.≥20% B.≥25% C.≥30% D.≥10% E.≥15% 4.急性AML-M3特异的核型异常是 A.t(8;21)(q22;q22)B.t(15;17)(q22;q12) C.t/del(11)(q23)D.t(9;22)(q34;q11) E.t(6;9)(q23;q234) 5.大多数AML-M3特异性融合基因是 A.bcr/abl B.PML/RARαC.PLZF-RARα D.NPM-RARαE.DEK-CAN 6.某ALL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骨髓增生活跃,原始淋巴细胞2%,幼稚淋巴细胞7%,该患者目前处于 A.完全缓解期B.部分缓解期C.未缓解期 D.复发期E.临床治愈期 7.急性白血病持续完全缓解指从治疗后完全缓解起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无白血病复发达 A.1~2年B.1~3年C.3~4年 D.3~5年E.5年以上 8.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指确诊之日起存活时间达 A.2年以上B.3年或3年以上C.5年或5年以上 D.8年以上E.10年以上 9.急性白血病中,浸润症状如牙龈增生肿胀较明显的是 A.AML-M1 B.AML-M3 C.AML-M2a D.AML-M4 E.AML-M5 10.有关ALL细胞化学染色说法正确的是 A.POX染色阴性B.POX染色阳性C.NAP积分降低 D.PAS染色阴性E.α-NBE染色阳性 11.有关ALL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学分型将T细胞ALL分为4个亚型 B.免疫学分型将B细胞ALL分为3个亚型 C.仅10%ALL患者可检出克隆性核型异常相关性 D.除ALL-L3型以外,ALL的免疫学亚型与FAB亚型之间无相关性 E.免疫学分型将ALL分为T细胞ALL、B细胞ALL、T、B细胞混合性ALL 12.发热、肝脾肿大合并全血细胞减少首先应考虑 A.再生障碍性贫血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多发性骨髓瘤D.白血病 E.巨幼细胞贫血 13.非白血性白血病是指患者 A.血象中白细胞不升高,且无幼稚细胞,有白血病骨骨象 B.血象及骨髓象尚不能证实为白血病的可疑病例 C.血象类似白血病,实际上并无白血病骨髓象 D.白血病患者血象中白细胞<15×109/L

内科学网课答案

内科学网课答案 女,32岁,高热伴尿路刺激症状,查体双肾区叩击痛。经治疗后体温下降,其下降方式常为选项: A.数周内降至正常 B.数天内降至正常 C.24小时内降至正常 D.数小时内降至正常 E.1小时内降至正常 答案:D 甲亢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是() 选项: A.室性早搏 B.房性早搏 C.交界性早搏 D.心房颤动 E.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 B 霍乱的古典生物型和EL-7rbr生物型细菌的鉴别通过 选项: A.悬滴镜检 B.涂片染色 C.羊血细胞溶血试验 D.霍乱红试验 E.霍乱血清凝集反应 答案:C 隐性肝性脑病病人的临床特点是? 选项: A.轻度性格改变 B.轻度行为改变 C.应答尚准确,但吐字稍缓慢 D.可有扑翼样震颤 E.无任何临床表现 答案:E 解析:[考点]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分析]隐性肝性脑病亦称亚临床肝性脑病,无任何临床表现,而其他四种表现均是一期(前驱期)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体重指数(BMI)正常范围:

选项: A.10~15 B.15~20 C.20~24 D.25~30 E.30以上 答案:C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选项: A.症状、体征消失 B.血象恢复正常 C.血红蛋白>100g/L D.外周血中无幼稚白细胞 E.骨髓中原始细胞加幼细胞<10% 答案:E 解析:[考点]急性白血病缓解的标准。[分析]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是:①自血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②末梢血象正常、血细胞减少现象消失:③骨髓象正常,无过多原始细胞。 患者因急性房颤,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未能恢复窦性心律出现低血压,此时最适宜的治疗是( ) 选项: A.同步电转复 B.继续用药控制心室率 C.病因治疗 D.外科手术 E.不需治疗 答案:A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首先选用的药物是() 选项: A.甲硫氧嘧啶 B.甲巯咪唑 C.卡比马唑 D.普萘洛尔 E.丙硫氧嘧啶 答案:E 诊断慢性血管内溶血的重要依据是 选项: A.贫血与黄疸 B.脾肿大 C.血红蛋白尿 D.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急性白血病怎样治疗?

急性白血病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急 性白血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急性白血病应该吃什么药。 *急性白血病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总的治疗原则是消灭白血病细胞群体和控制白血病细胞的 大量增生,解除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 支持治疗 (1)注意休息:高热、严重贫血或有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感染的防治:严重的感染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防治 感染甚为重要。病区中应设置“无菌”病室或区域,以便将中性粒细胞计数低或进行化疗的人隔离。注意口腔、鼻咽部、肛门周围皮肤卫生,防止粘膜溃疡、糜烂、出血,一旦出现要及时地对症处理。食物和食具应先灭菌。口服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庆大毒素、粘菌素和抗霉菌如制霉菌素、万古霉素等以杀灭或减少肠道的细菌和霉菌。对已存在感染的患者,治疗前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说来,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等;病毒感染可选择Ara-c、病毒唑。粒细减少引起感染时可给予白细胞、血浆静脉输入以对症治疗。 (3)纠正贫血:显著贫血者可酌情输注红细胞或新鲜全血; 自身免疫性贫血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丙酸睾丸酮或蛋白同化激素等。 (4)控制出血:对白血病采取化疗,使该病得到缓解是纠正出血最有效的方法。但化疗缓解前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而出血,可口服安络血预防之。有严重的出血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全血或血小板。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早粒),易并发DIC,一经确诊要迅速用肝素治疗,当DIC合并纤维蛋白溶解时,在肝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等)。必要时可输注新鲜血或血浆。 (5)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对白细胞计数很高的病人在进行化疗时,可因大量白细胞被破坏、分解,使血尿酸增高,有时引起尿路被尿酸结石所梗阻,所以要特别注意尿量,并查尿沉渣和测定尿酸浓度,在治疗上除鼓励病人多饮水外,要给予嘌呤醇 10mg/kg·d,分三次口服,连续5~6天;当血尿酸59um01/L时需要大量输液和碱化尿液。 化疗 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因化疗副作用大,因此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应同时用“脱毒的红豆杉药材”以降低其副作

2023年主治医师之内科主治303题库与答案

2023年主治医师之内科主治303题库与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男性患者,56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劳力性心悸,呼吸困难3年,近日发生肺部感染,今晨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查体:口唇发绀,心尖区触及震颤,听诊心尖区闻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第一心音增强,两肺布满哮鸣音和湿性啰音,则该病人应诊断为 A.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心力衰竭 B.二尖瓣狭窄伴急性肺水肿 C.二尖瓣狭窄伴肺部感染 D.二尖瓣关闭不全伴肺部感染 E.二尖瓣狭窄伴心源性哮喘 【答案】 B 2、男性,30岁,2周前曾去南方出差,2天前突然寒战高烧,体温最高达39.5℃,4小时后大汗淋漓,热退。 A.当疟原虫在有肝细胞与红细胞内增殖时 B.红细胞破坏,大量裂殖子,疟色素与代谢产物释放入血 C.一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增殖后再释放入血 D.一部分裂殖子侵入肝细胞内进行红细胞外期生活 E.裂殖子经几代增殖后,一部分发育成雌或雄配子体 【答案】 B 3、作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方面的药物是( ) A.维生素K B.输新鲜血

C.6-氨基乙酸 D.垂体后叶素 E.去甲肾上腺素 【答案】 A 4、以下哪种抗结核药物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时,应特别注意严密观察其副作用 A.乙胺丁醇 B.异烟肼 C.链霉素 D.吡嗪酰胺 E.利福平 【答案】 C 5、男性患者,58岁,10天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现最有可能异常的血清酶是 A.CPK同工酶 B.ALT(GPT) C.AT(GOT) D.LDH E.CPK 【答案】 D 6、下列哪项不是心绞痛的发病诱因 A.情绪激动 B.过饱餐

C.休克 D.动脉硬化 E.寒冷 【答案】 D 7、1968年世界医学会规定了医生确定死亡的道德责任和器官移植的道德原则是( ) A.《悉尼宣言》 B.《赫尔辛基宣言》 C.《夏威夷宣言》 D.《日内瓦宣言》 E.《东京宣言》 【答案】 A 8、患者女性,15岁,因发热伴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抽搐2天,于8月15日来诊。家中住平房,蚊子多,周围有类似患者。查体:T39.8℃,P120次/分,BP150/90mmHg,意识不清,皮肤无皮疹,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无抵抗,Kernig征及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5×109/L, N0.75,CSF检查:压力230mmH2O,外观清亮,有核细胞数200×106/L,单核0.9,蛋白轻度升高,糖、氯化物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结核性脑膜炎 【答案】 D

血液内科题目及答案

血液内科题目 1、急性白血病治疗措施有哪些?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3、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如何鉴别? 5、如何鉴别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 6、淋巴瘤分期和分组? 7、多发性骨髓瘤完全缓解标准? 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FAB分型分哪几型? 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诊断标准? 10、ITP诊断标准?

血液内科习题答案 1、急性白血病治疗措施有哪些? 答:(1)支持治疗是联合化疗和骨髓移植的基础;(2)联合化疗;(3)髓外白血病的防治;(4)骨髓移植。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答:(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2)一般无肝、脾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有条件者作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Fanconi贫血、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MDS、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症、某些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 答:指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粒细胞+早粒细胞(原单+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幼淋巴细胞)≤5%,M3型除原粒+早幼粒细胞≤5%,还应无Auer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无髓外白血病。理想的完全缓解时,白血病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标志均应消失。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如何鉴别? 答:(1)类白血病反应常继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并有原发病临床表现;(2)白细胞可达50×109/L,粒细胞胞浆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3)NAP 反应阳性,Ph染色体阴性;(4)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亦随之消失。 5、如何鉴别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 答:血管内溶血:(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2)、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3)、血红蛋白尿;(4)、含铁血黄素尿。 血管外溶血:(1)、总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增高;(2)、尿胆原增加;(3)、一般有肝脾肿大。 6、淋巴瘤分期和分组? 答:Ⅰ期,病变仅限于2个淋巴结区(Ⅰ)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部受累(ⅠE);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二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II),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1个以上淋巴结区(IIE);III 期,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III)。可伴脾累及(III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III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IIISE);IV期,1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肝或骨髓只要受到累及均属Ⅳ期。 A组:无全身症状。 B组:有全身症状:①发热38℃以上,连续3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②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 ③盗汗,即入睡后出汗。 7、多发性骨髓瘤完全缓解标准? 答:(1)M蛋白减少75%以上;(2)尿中本周蛋白的排出量减少90%以上(24小时尿本周蛋白的排出量小于0.2g)。 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FAB分型分哪几型? 答(1)RA:难治性贫血;(2)RAS: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3)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4)RAEB-t: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5)CMML: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诊断标准? 答:(1)骨髓中原粒细胞或原淋+幼淋巴细胞或原单+幼单核细胞>20%;(2)外周血中原粒+早幼粒>30%;(3)骨髓中原粒+早幼粒>50%;(4)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10、ITP诊断标准?

急性白血病疾病

急性白血病疾病 急性白血病:发病急,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细胞,若不治疗 病人常于半年内死亡。依据白血病细胞的类型,临床上又分为急性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两大类,每类又有几型。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型如下:①ANLL分为7型, 即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2)、 早幼粒细胞型(M3)、粒-单核细胞型(M4)、单核细胞型(M5)、红白血 病(M6)、巨核细胞型(M7);②ALL分为L1 、L2和L3型,近年来又 依据细胞的免疫学特点分为T、 B、前B、一般型和未分化型。 病因 急性白血病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 人类白血病的准确病因至今未明。很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 有关。病毒可能是主要因素,此外尚有电离辐射、化学毒物或药物、遗传因素等。 1.病毒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讨论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 成人T细胞白血病确定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他类白血病尚无法证明 其病毒因素,并不具有传染性。 2.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和 照耀部位有关,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耀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3.化学物质苯致白血病作用比较确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粒和 红白血病为住。 4.遗传因素某些白血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急性白血病在临床上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 症状 急性白血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1.起病白血病起病急骤或缓慢,儿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骤。 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 节痛苦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渐渐进展。此类病人多以进行性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劳累后心慌气短,食欲 缺乏,体重减轻或不明缘由发热等为首发症状。此外,少数患者可 以抽搐、失明、牙痛、齿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 症状起病。 2.发热和感染 A.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再疾病的不同阶段并 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发热的主要缘由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 较常见。耳部发炎、肠炎、痈、肾盂肾炎等也可见到,感染严峻者 还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B.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在发病初期,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病毒感染虽较少见但常较凶险,巨细胞病毒、麻疹或水痘病毒感染 易并发肺炎,须留意。

临床执业医师(血液系统)-试卷17

临床执业医师(血液系统)-试卷17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 1.以下均不属于正细胞性贫血,除了 (分数:2.00) A.缺铁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慢性失血性贫血 E.急性失血性贫血√ 解析:解析:贫血可按红细胞的形态(指血常规化验时MCV、MCH和MCHC的大小)进行分类,正常细胞性贫血是指血常规化验时MCV、MCH和MCHC均在正常范围,即为正常细胞(MCV、MCH正常)正色素(MCHC正常)性贫血,因而只有急性失血性贫血时为正常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均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常为大细胞性贫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 A.红细胞生成过少 B.红细胞破坏过多 C.红细胞寿命缩短 D.造血原料缺乏 E.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解析: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 3.关于溶血性贫血的定义,下列正确的是 (分数:2.00) A.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尚能代偿 B.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代偿能力√ C.红细胞寿命缩短 D.红细胞破坏增加 E.以上均正确 解析:解析: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代偿能力。 4.贫血的治疗原则首先是 (分数:2.00) A.去除或纠正病因√ B.使用抗贫血药物 C.刺激骨髓造血 D.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移植 解析:解析:贫血的治疗原则:①治疗引起贫血的原发病,是贫血的根本性治疗;②针对发病机制进行治疗,包括补充造血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和手术治疗等;③支持疗法,输血是缓解贫血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急性失血所致贫血和慢性贫血。 5.下列哪一项是发生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 (分数:2.00) A.慢性失血√ B.慢性溶血 C.慢性胃炎 D.慢性肝炎

临床医师《内科学》急性白血病

临床医师《内科学》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名词解释,考生需牢记)。 1.临床表现起病急缓不一,病人常有贫血、出血、感染、各种器官浸润表现。 (1)贫血往往是首起表现,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由于正常RBC生成减少。 (2)发热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考试大网站收集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也可出现真菌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易致病毒感染。 (3)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以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DIC.血小板减少是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颅内出血为白血病出血致死最主要原因。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轻度中度脾肿大,无红痛。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急淋白血病。可有轻至中度肝脾大。非慢性粒细胞的病急性变可见巨脾。 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端局部压痛。 ③眼部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最常见,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绿色瘤,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④口腔和皮肤急单和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使牙龈增生、肿胀;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或皮肤粒细胞肉瘤。 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常发生在缓解期。以急淋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⑥睾丸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多见于急淋白血病化疗缓解后的男性幼儿或青年。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WBC>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白血病,WBC<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血片分类检查原始和(或)幼稚细胞一般占30%~90%,可高达95%以上,,但白细胞不增多型病例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约50%的患者血小板低于60×109/L,晚期血小板往往极度减少。 (2)骨髓象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多,主要是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很重要的名词解释)正常的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约有10%急非淋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但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仍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形态常有异常改变,Auer小体较常见于急粒白血病细胞浆中,不见于急淋白血病,有助于鉴别急淋和急非淋白血病。 (3)细胞化学,急粒白血病NAP反应明显降低,急淋血病NAP反应增高,统编教材中,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表内容要熟悉。 (4)免疫检查 (5)染色体改变:多数可有染色体异常:如t(15;17)只见于M3,t(8;14)出现于B细胞急淋。考试大网站收集16号染色体结构异常最常见于M4嗜酸型及M2.

适合血液科的QCC题目

适合血液科的QCC题目 1、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特点是什么?(中)血清铁<8.95umol/L(500ug/L)。总铁结合力多〉64.44umol/L(3600ug/L),但也可正常。 运铁蛋白饱和度〈15%。血清铁蛋白〈14ug/L。继发某些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或肿瘤的慢性病性贫血伴缺铁时,患者血清铁可不降低。 2、再生障碍性贫血(AA)诊断标准?(中) 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②一 般无肝脾大;③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④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⑤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3、需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鉴别的疾病有哪些?(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非白血性白血病,急性造血停滞,范可尼贫血。 4、什么叫原位溶血?(易)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因造血有缺陷,幼红细胞在成熟前已在骨髓内破坏,可伴有溶血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的血管外溶血。 5、溶血性贫血中提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难)胆红素代谢(血游离胆红素升高),尿分析(尿胆原升高,胆红素阴性),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尿血红蛋白(阳性),尿含铁血黄素(阳性),乳酸脱氢酶(升高),外周血涂片(破碎和畸形红细胞升高),红细胞寿命测定(缩短) 6、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的标准?(难)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L,血小板≥100× 10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原粒细胞(原单+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幼淋巴细胞) ≤5%,M3则要求原粒+早幼粒细胞≤5%且无Auer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无髓外白血病。 7、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有何特点?(中)多见于儿童、高白血病细胞、ALL和M5患者,常发生在缓解期,少数以CNSL为首发表现。临

临床检验血液学复习题及答案

血液: 理论考试 名词解释:无效造血粒细胞储存池血友病ALIP PH染色体 简答题:正常骨髓像的一般特征一、二期止血筛选试验有哪些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标准 问答题:贫血形态学分类和常见病因(那个表格)DIC诊断的实验室指标 实验考试 呃。。。。。。。实验考形式是给你一袋片子让你写完整的骨髓报告。总的来说实验考试考的是运气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怎么说呢,勋哥拿来的片子有一百多张,啥病都有,而且就算是常见病例他也会有超不典型的片子。啥~复习的时候勋哥只复习了经典病例经典片子,都以为~啥~~~于是运气好的可以抽到IDA运气不好的可以抽到骨髓转移癌或嗜酸性细胞增多症,这就是运气。实事求是是看到什么是什么,不要因为以为是IDA而故意忽视看到的细胞外铁,也不要随便改细胞数以满足自己的诊断。个人认为看到什么写什么就算诊断错了也只会扣一两分吧。 分子诊断: 名解: Western 印迹、核酸探针、核酸杂交、荧光定量PCR 简答: 核酸杂交技术的原理、过程 蛋白质组学研究特点 重组DNA技术 PCR原理、过程 问答(3选2): 临床扩增实验室应具备神马条件?如何设立? 地贫定义、分类、常见类型 HBV RNA检测方法、方法学评价,当HBeAg和HBsAg转阴时,是否说明治愈(类似意思啦)?考完分子诊断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分子诊断的考试么。。。 国内再障的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骨髓至少有一个部位增生低下或重度低下(如增生活跃,须要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及淋 巴细胞相对增多),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做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3.无肝脾肿大 4.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异常增生综 合征,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分型 急性再障慢性再障

血液系统疾病治愈好转标准

血液系统疾病治愈好转标准 第一章红细胞疾病 1、缺铁性贫血 治愈标准:病因消除;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男>120g/L女>110g/L孕妇>100g/L;血清铁蛋白≥20ug/L;游离原卟啉<0.9umol/L(全血)。 好转标准: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增加30-50g/L,红细胞数增加(1-1.5)×10E12/L。 2、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标准:一、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4×10E9/L;血小板80×10E9/L。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二、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3.5×10E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增长。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者。三、明显进步:贫血、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长30g/L以上,并能维持3个月以上者。 判定以上三项疗效标准,均应在3个月内未输血的条件下进行。四、无效: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未达明显进步者。 3、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贫血 治愈标准: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正常,形态学改变消失。骨髓中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系巨幼变消失。 好转标准:症状减轻,血红蛋白增加30g/L以上,骨髓粒、红系统的巨幼变基本消失。 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疗效标准:一、近期痊愈:1年无血红蛋白尿发作,不需输血,血象(包括网织红细胞)正常。二、近期缓解:1年无血红蛋白尿,不需输血,血红蛋白正常。三、近期明显进步:血红蛋白尿发作频度、贫血严重程度、骨髓增生情况中任何1项进步两级者。四、近期进步:病情分级中任何1项进步1级或其他客观检查有进步者。五、无效:病情无变化或有恶化。 5、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缓解标准:临床症状消失,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均正常。血清胆红素测定正常。直接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均转为阴性。 部分缓解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5%,血清总胆红素测定<34umol/L(2mg/dl),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或仍为阳性但效价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无明显疗效:治疗后仍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或溶血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能达到部分缓解标准者。 6、冷凝集素综合征 治愈标准:继发于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原发病治愈后,CAS亦治愈。此时症状消失,贫血纠正,抗人球蛋白直接反应C3型阴性,冷凝集素效价正常(<1:40=。 完全缓解标准:原发性继发于目前尚不能治愈而仅能缓解的疾病者,原发病缓解,CAS 亦缓解。标准同上。 显效标准: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上升>20g/L。冷凝集素效价仍高于正常,但较治疗前下降50%。 进步标准:有好转,但还达不到指标。 无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好转或加重。 7、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治愈标准:控制病因后,碎裂红细胞减少至正常范围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异常指标消失。

血检检验重点总结版

1蛋白C系统的组成包括:凝血高调节蛋白(TM)、蛋白C(PC)、蛋白S(PS)、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 2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3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①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细胞类型。②辅助血液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③观察疾病疗效和判断预后,探讨发病机制。 4同时参与细胞抗凝与体液抗凝的因子有:AT-肝素,蛋白C系统,TFPI。 5骨髓检查诊断意见:肯定性诊断提示性诊断符合性诊断可疑性诊断排除性诊断形态学描写 6胚胎期造血可分为:中胚叶造血期,肝造血期,骨髓造血期. 出生后造血: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7各种血细胞都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8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一般均以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来进行。 9骨髓增生程度通常分成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五级。 10 FAB分类法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 L2, L3 1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常见:毒性颗粒,空泡形成,退行性变,大小不均,杜勒小体 12成熟红细胞染色异常有:卡波环,嗜碱性带奴才,豪焦小体 13 我国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类法:M1急性髓系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型,M3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红白血病,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14 异性淋巴细胞:1浆细胞型,2单核细胞型3幼淋巴细胞型。 15骨髓检查诊断的肯定性诊断: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 16血小板的止血功能粘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反应,凝血反应,促凝作用,血块收缩17凝血因子: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7,9,10。接触激活因子:11.12,PK。促凝 辅因子:5,8,vWF,HK 18细胞化学染色临床上常用于:①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细胞类型。②辅助血液系统等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③观察疾病疗效和预后。④发病机制的探讨 19贫血的分类: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性贫血 Auer小体:是白血病细胞中的棒状小体。瑞氏染色呈紫红或红色,由嗜天青颗粒融合 而成,含核糖核酸及脂类,过氧化物酶阳性暗影。这种小体出现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急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不出现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对急 性白血病的诊断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 亡减少的一组高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 血栓形成: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有沉积物 形成的过程。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机体微血管内广泛地发生凝血,伴 以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微血栓病性凝血障碍,为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DIC是止 血病理生理改变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血小板聚集,内外源凝血途径激活,病 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 小板,凝血活性减低;同时引发继发性纤溶,产生难以控制的出血.

2023年主治医师之内科主治303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主治医师之内科主治303高分题库附精品答 案 单选题(共50题) 1、重度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应采用 A.质子泵抑制剂与促动力药联用 B.促动力药与H C.质子泵抑制剂与黏膜保护药联用 D.H E.促动力药、H 【答案】 A 2、下述各项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的病理改变中,最常见的是 A.腺癌 B.肿瘤 C.增生伴腺瘤 D.双侧增生 E.单侧增生 【答案】 B 3、狼疮性肾炎 A.肾内细菌栓子 B.血中检出DNA抗原抗体复合物 C.高钙血症 D.高尿酸血症

E.尿中检出免疫球蛋白轻链 【答案】 B 4、30岁女性,既往健康,晨起发病,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2天后来诊。查:脑神经正常,四肢肌力0级,腱反射弱,病理反射阴性,无感觉障碍 A.周期性麻痹 B.格林-巴利综合征 C.癔病性瘫痪 D.急性脊髓炎 E.重症肌无力 【答案】 B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抗体主要抗体成分为 A.IgM B.IgG C.IgM+IgA D.IgA E.IgE 【答案】 B 6、胃黏膜中与维生素B A.壁细胞 B.主细胞 C.G细胞

D.贲门腺细胞 E.黏液细胞 【答案】 A 7、下列颅内结构对疼痛不敏感的是 A.颅内静脉窦 B.颅底硬脑膜 C.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willis环的分支 D.脑蛛网膜 E.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答案】 D 8、女性,28岁,8月初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发抖,继之发热,体温达39℃,伴有剧烈头痛,数小时后热退,热退后患者感体力尚可,能进食,每2 天发作1次。血象:白细胞数6.3×10 A.疟疾 B.流行性出血热 C.流感 D.钩端螺旋体病 E.流行性乙型脑炎 【答案】 A 9、患者女性,26岁,突发双侧腰痛1周,寒战、高热1天,查体:体温39.6℃,呼吸24次/分,脉搏123次/分,血压90/60mmHg,双肾区叩痛(+)。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10~15个/HP,可见白细胞管型,尿蛋白(+)

血液系统考试试题

血液系统考试试题 2023 昭昭血液系统考试试题 共 100 题共 100 分 字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 85 题共 85 分) 1、缺铁性贫血 Plummer-Vinson 综合征,其特点为(1 分) A、异食癖 B、与贫血有关的吞咽困难 C、舌乳头萎缩 D、慢性萎缩性胃炎 E、胃酸缺乏 2、女性,25 岁。面色苍白、乏力半个月,既往体健,月经正常。化验示 Hb 70 g/L, 网织红细胞 9%, WBC 5 、2X 109/L,Plt 150X 109/L, 临床拟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下检查中支持诊断的就是(1 分) A、Coombs 试验阳性 B、Ham,试验阳性 C、蔗糖溶血试验阳性 D、高铁血红蛋白复原试验阳性 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3、安康人血白蛋白(白蛋白)主要用于(1 分) A、补充养分 B、增加机体抵抗力 C、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扩容治疗 D、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E、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替代疗法 4、特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较少消灭(1 分) A、肌肉血肿 B、鼻出血 C、月经过多

D、口腔黏膜出血 E、皮肤瘀点 5、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错误的就是(1 分) A、一般为首选治疗 B、一般选用泼尼松 C、近期有效率为 80%左右 D、复发时再应用常无效 E、治疗缓解后一般小剂量维持 3~6 个月 6、临床上输注颖冰冻血浆的主要目的就是(1 分) A、 扩大血容量 B、增加免疫力 C、维持酸碱平衡 D、维持胶体渗透压 E、补充凝血因子 7、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以下哪项就是错误的(1 分) A、病症、体征消逝 B、血象恢复正常 C、血红蛋白>100g/L D、外周血中无稚嫩白细胞 E、骨髓中原始细胞加幼细胞<10% 8、不属于小细胞性贫血的就是(1 分)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慢性感染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9、缺铁性贫血的试验室检查结果应就是(1 分)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与度降低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上升、转铁蛋白饱与度降低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转铁蛋白饱与度降低

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预测试卷一(精选题)

[单选题]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为 A.支原(江南博哥)体 B.真菌 C.病毒 D.细菌 E.衣原体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常见的病毒有:①粘病毒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A及B型)、副流感病毒(1、2、3、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②腺病毒:目前有30余种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等的上呼吸道感染;③小核糖核酸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B组、ECHO病毒以及鼻病毒。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和发病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2.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房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房室传导阻滞 D.室性心动过速 E.室性期前收缩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慢性肺心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且最具特征性。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知识点。 [单选题]5.肝性脑病时应用抗生素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的形成 B.减少真菌繁殖 C.预防原发性腹膜炎 D.预防继发性肠道感染 E.清除肠道毒素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肝性脑病治疗原则中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其中就提到抑制细菌生长:如口服新霉素、氨苄西林、乳果糖等可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掌握“肝硬化的治疗”知识点。 [单选题]6.诊断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A.呕吐物内含大量宿食 B.呕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 C.腹胀 D.呕吐物量大 E.呕吐物内无胆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时呕吐大量宿食。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及其与临床表现的联系、临床分型、分度”知识点。 [单选题]7.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中属癌前病变的是 A.明显肠上皮化生 B.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 C.胃小凹上皮增生 D.假幽门腺化生 E.假幽门腺化生伴肠上皮化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非典型性增生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指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细胞层次增多、排列较乱,极性消失。非典型性增生多发生于鳞状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上皮。鳞状上皮的非典型性增生,根据其异型性程度和(或)累及范围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轻、中度非典型性增生(分别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和2/3),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而重度非典型性增生(累及上皮层下部超过2/3尚未达全层)则很难逆转,常转变为癌。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掌握“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知识点。 [单选题]8.以下哪项属于胃癌癌前病变的是 A.残胃炎 B.慢性萎缩性胃炎 C.胃黏膜上皮重度以上非典型增生 D.胃溃疡 E.Hp相关性胃炎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胃癌的癌前状态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前者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和残胃炎;后者有肠型化生和异型增生。掌握“胃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知识点。 [单选题]9.初次诊断为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且化验幽门螺杆菌阳性,下列治疗中最合适的是 A.联合应用两种黏膜保护剂 B.促动力剂十H2受体拮抗剂 C.质子泵抑制剂十两种抗生素 D.抗酸剂 E.质子泵抑制剂十黏膜保护剂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合并症,均应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治疗方案:目前推荐PPI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