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经济法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经济法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经济法基础》课程是商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本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树立法制意识,做到知法,守法;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经济法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讲授公司法律制度,市场秩序管理法、合同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虽受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包括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等内容。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形式与分类、法的作用。了解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经济法的特征、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民法的基础知识的理论,了解企业法律制度的概念和体系,掌握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和企业破产法的相关内容,掌握公司法律制度、市场秩序管理法、合同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虽受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的基础要点。

教学过程从学生学习能力与兴趣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具体运用密切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法律基础知识》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经济法基础》课程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以具体法律知识运用为引领,以案例学习为主线,以岗位具体运用为依据,根据技校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法律案例中学会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综合法律小视频与法律辩论赛、法庭模拟等实际操作,

联系日常生活、管理专业中的具体实例,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讲清原理,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应结合多媒体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

(四)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经济法基础》马淑芳,王靖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4250-1, 本课程课时为76课时。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经济法概论

教学要求:

1.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形式与分类、法的作用。

2.了解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经济法的特征、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机械的组成;

教学内容:

§1-1 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一、法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法的本质与特征、

二、法的形式与分类

三、、法的作用。

§1-2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教学建议:

1.引言要激励学生学习好本课程,为学习专业管理课程打好基础,以适应经济和管理发展的需要。

2.在经济法概论中要讲清楚法的本质、形式经济法的本质、功能、基本原则法的特征、经济法的特征为后面几章进行铺垫。

3.观看法律视频,注意概念的讲解,明确课程的性质、任务及要求。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公司法的特征

2.重点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3.重点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4.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5.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

6.了解公司的种类

7.了解公司登记和监督管理制度

8.了解解散、清算的法律规定

9.了解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10.了解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

教学内容:

§2-1 公司法律制度概述

一、公司的概念和种类,

二、公司法概述,公司的一般规定

§2-2有限责任公司

一、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特点,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2-3国有独资公司和一人有限公司

§2-4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一、公司的合并和分立

二、公司增资和减资

§2-5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教学建议:

1.了解经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关公司法律制度的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把握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讲解。

2.重点是掌握公司的解散,公司的清算等程序。把握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特点、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特征。

第三章市场秩序管理法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2.重点掌握商业贿赂、商业秘密

3.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及其与相关行为的区别

4.掌握公平交易的法律规定

5.了解竞争法、反垄断法的含义

6.了解对不正当竞争的监督检查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7.重点掌握消费者的权利

8.掌握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9.了解经营者的义务

10.了解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

§3-1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一、竞争与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竞争与相关行为的区别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和形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立法宗旨和原则,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监督检查

§3-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适用范围

二、消费者权力与义务

(一)消费者的权益

(二)经营者的义务

(三)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四)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与法律责任

教学建议:

观看相关的法律视频,结合案例讲解与案例练习,让学生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有效要约的构成要件、法律效力

2.重点掌握承诺的构成要件、法律效力

3.重点掌握合同的主要条款

4.重点掌握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

5.重点掌握合同履行的原则及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6.重点掌握合同担保全的形式

7.重点掌握违约责任

8.掌握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9.掌握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10.掌握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及合同的解除

11.了解合同的性质

12.了解合同法的要领及其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

§4-1 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合同的分类,

三、合同法的概念

四、基本原则

§4-2 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程序

二、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三、合同订立的时间和地点

§4-3 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缔约过失责任

§4-4 合同的履行

一、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

二、合同内容的确定

三、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四、代位权和撤销权

五、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4-5 合同的担保

一、合同的担保概述

二、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4-6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4-7合同的解除与禁止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及合同的解除

§4-8违约责任

法庭模拟

一、分组进行法庭模拟

二、法庭模拟总结

教学建议:

1.重点是掌握有效要约的构成要件、法律效力,掌握合同履行的原则及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2.了解经济法基础课程中有关合同订立与履行、担保的教学要求与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把握合同转让变更与违约责任的讲解。

3.视频、案例、教具的使用,使学生有一个清楚认识该法律制度。

第五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工业产权的特征

2.重点掌握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3.掌握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4.掌握商标法的特征、商标权、商标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5.掌握专利权、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6.了解工业产权法的渊源

7.了解商标注册和商标管理

8.了解保护商标权的国际公约

9.了解专利申请程序、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专利权的保护

教学内容:

§5-1 工业产权法概述

一、知识产权,工业产权

二、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的关系,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条约

§5-2 商标法概述

一、商标概述

二、商标注册,商标权,商标权的保护

三、保护商标权的国际公约

二、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5-3 专利法概述

一、专利法概述

二、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产生的实质条件

三、专利权产生的程序,专利权人的权利,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保护法庭模拟

三、分组进行法庭模拟

四、法庭模拟总结

教学建议:

1.观看专利权侵权的法律视频。

2.重点是专利权产生的程序,专利权人的权利,专利权的限制,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税法的构成要素

2.重点掌握政府采购当事人和合同

3.重点掌握流转税法、收益税法

4.重点掌握税收法律责任

5.掌握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

6.掌握财产、行为和资源税法

7.掌握税收的征收与管理

教学内容:

§6-1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一、税收概念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

§6-2 流转税法律制度

一、增值税法律制度

二、营业税法律制度

三、消费税法律制度

四、关税法律制度

§6-3 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企业所得税

二、个人所得税

教学建议:

1.传动实例讲解可按专业需要选讲或增补。

2.各种税种可按需要选讲。

3.掌握基础税种,纳税比例;明白纳税的重要性。

第七章会计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1.掌握会计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

2.掌握禁止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

3.掌握审计法的基本原则

4.了解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

5.了解审计机关的权利和审计程序

6.了解违反会计法、审计法的法律责任

教学内容:

§7-1 会计法概述

会计法的适用范围、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7-2 会计核算

一、会计核算概念与内容

二、会计年度与记账本位币

三、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程序

§7-3 会计监督

一、内部会计监督机构和人员

二、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7-4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设置

二、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

三、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教学建议:

1.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程序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的讲

解分析,要先打好基础,便于举一反三地分析会计知识。

2.重点是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程序。

第八章劳动保障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2.重点掌握社会保险的功能

3.重点掌握劳动争议的程序

4.掌握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5.掌握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

6.掌握劳动争议的法律责任

7.社会保险的种类

8.劳动争议的仲裁机构

教学内容:

§8-1 劳动法律制度

§8-2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二、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8-3 劳动争议概述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与方式

二、劳动争议的调解

三、劳动争议的仲裁

四、劳动争议的诉讼

§8-4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一、社会保险概述

二、我国各项社会保险制度

教学建议:

重点是掌握我国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与待遇条件。

第九章经济纠纷的仲裁与诉讼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仲裁程序

2.重点掌握审判程序

3.重点掌握行政诉讼的范围

4.重点掌握司法文书的格式

5.掌握经济仲裁

6.掌握司法收案范围

7.掌握行政诉讼的法律责任

8.了解申请仲裁裁决和执行,涉外经济仲裁

9.了解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10.了解司法审判的机构设置

11.了解行政诉讼的执行程序

教学内容:

§9-1 经济纠纷仲裁

一、仲裁概述

二、仲裁组织

三、仲裁程序

§9-2 经济纠纷诉讼

一、诉讼制度概述

二、民事诉讼

三、行政诉讼

法庭模拟

五、分组进行法庭模拟

六、法庭模拟总结

教学建议:

1.各知识点的讲解要有机地结合管理与经济案例的讲解。

2.重点是经济纠纷仲裁。

3. 观看相关的法律视频与案例。

综合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教学大纲

综合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90151149 周/学分:2周/4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7-2020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分析》 2.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 二、课程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重要实践性课程。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结合课程的Python/R/Hadoop等大数据相关软件学习进行大数据处理及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对大数据开发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前沿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等课程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设计目的: 1.进一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思想,加深对Python/R/Hadoop等语言的理解。 2.针对Python/R/Hadoop等语言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训练,独立完成有一定工作量的程序设计任务,同时注重养成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3.掌握Python/R/Hadoop等语言的编程技巧和上机调试程序的方法。 4.掌握预测性分析与机器学习程序设计中的常用算法。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算法,按设计流程编程,上机调试通过,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论文。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 综合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不仅是对程序设计能力的综合锻炼,更是对团队合作,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的训练。因此,综合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根据题目的难度不同由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1-3人。 整个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基础知识介绍,开题,编码设计,编码实现与调试,书写设计论文,编码评价与验收。 (一)第一周语言学习 1. 基础知识介绍 1)主要版本及安装过程

《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大纲

《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门体现逻辑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应用广泛性的学科,极其注重思维素质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本课程立足现代逻辑的高度处理传统逻辑内容,建构以逻辑分析、逻辑批判、逻辑推理、逻辑论证理论与方法为核心的内容体系,阐述思想和思维内在的逻辑基本规律、思想和思维都要遵守的逻辑基本法则、思想和思维都要运用的逻辑基本方法,提供正确思维和有效思维的基本逻辑工具和手段。 三、课程目标 该课程系统讲授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逻辑理性精神与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结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逻辑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密切联系思维和自然语言的实际与特点,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逻辑学发展的新进展和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和方法;自觉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并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工具。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运用各种案例进行虚拟实践,大量结合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和日常生活等事例,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论证、分析、批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训练和培养学生将所学逻辑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对逻辑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炼,使学生能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思维、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思维问题,形成严密、正确的思维推理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而树立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为从事未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科学素养和心理基础。

中外电影史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史》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五号黑体)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The history of World and China movie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36 学分:2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 电影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经济结构、技术体系和文化产品)。换言之,电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是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成分,而且也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一组成分。任何一种电影史的定义都应承认,电影的发展包含了电影作为特殊技术体系的变革、电影作为视听再现系统的变革以及电影作为社会机构的变革。本课程是向同学介绍评析中国和外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梳理出中外电影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优秀的艺术传统。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从发展比较的观点分析中外电影现象之间的联系、影响,重点透视外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现状和发展的借鉴价值。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要求同学了解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展状况,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评析。观摩任课教师指定的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的电影文本,并结合历史语境进行鉴赏分析,把握中外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本课程学时安排为140学时,考试时间不计入内。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经典片段评析观摩。同时,由教师指定,要求学生在课余自行看完50部左右的中外电影史上的代表作品,并做好观片笔记。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上要求对电影发展中所涉及到的问题精讲细评,深入讨论、准确掌握。首先厘清中外电影发展中的诸多观点与争议的主要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具体的影片创作和理论思潮,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专题讨论和课外小论文写作,促使学生准确、明晰地掌握、分析中外电影发展的主要现象与问题,建立正确宏观的电影史识。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特性、研究对象、学习方法和电影史的分期。 1.1 教学内容:视觉文化时代

《常用工具软件》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常用工具软件》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书是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指导精神,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指导方案》以及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工人等标准组织编写而成的。 全书共7个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工具软件,磁盘操作工具,文件操作软件,多媒体工具,常用Internet工具,文本处理工具,安全工具等。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香港行业岗位培训或自学用书,同时可供计算机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基本操作,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常用功能,掌握工具软件的常用设置,熟练掌握分区魔术师、硬盘克隆、图片浏览ACDSee及抓图工具,掌握MP3播放工具、超级解霸、网际快车及Winzip8.0解压缩工具,掌握电子小说阅读器、电子图书阅览工具、KV3000杀毒王,理解和掌握Windows优化大师及超级兔子魔法设置,理解掌握分区工具和磁盘格式化工具,熟悉光驱虚拟、光盘刻录、超级屏捕、RealPlayer8.0、播音王、FTP工具,熟悉WinRAR3.0、文件切割、文件编辑工具和金山快译、诺顿电脑医生和卸载工具。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切实注意理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必须注意运用直观教学、电化教学等手段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重点是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及设置、使用。在教学中,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上机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增加时间,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创新教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管本科)选修课程。3学分、54学时,录象21学时。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小学教师学习、掌握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观念、途径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导向和启示,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与学的创新能力,从而把教学创新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途径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2.本课程可以自学为主,充分利用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提高自学能力和效率。 3、辅导活动应紧密结合教学创新的实践,在认真分析教材、录像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开展问题讨论。 四、课程学习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有关知识、理论内容的教学,基本可按"了解、理解、掌握"几个层次要求。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象学时 第一章绪论5 第二章创新性思维与教学创新6 第三章创新性教学案例研究与评析11 第四章创新型教师的教学特色12 第五章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色9 第六章教学创新的目标与评估6 第七章教学创新环境5合计54 21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所选择的主要媒体为文字教材、录象教材。其编制均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学生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主教材,同时充分利用录像教材。这样有利于学员更准确地把握本课各章的知识结构、内容重点、难点。 三、教学环节 1.学生要充分使用本课程的各种媒体: (1)主教材:是学习的主要用书; (2) 录像教材:分为两部分

逻辑学导论教学大纲

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普通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逻辑学发展的新进展,并能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日常思维、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思维问题,形成严密、正确的思维推理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在纷杂的信息中把握关键问题和理清解决问题思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从事研究奠定思维素质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意义(2课时) 了解“逻辑”一词的词源和词义和逻辑学发展概况。明确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推理模式的学科及其形式化、工具性的性质。掌握各种逻辑形式的逻辑常项和变项的区别,准确理解逻辑常项在思维形式和逻辑推理中的地位。知晓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人们进行正确地思维的意义。 第二章概念(4课时) 1.了解概念的逻辑含义、概念和语词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形式逻辑对概念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性。掌握概念的最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涵义及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2. 了解概念的种类: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的区别。掌握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识别某个概念属于哪个种类的方法。 3. 了解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分类的标准。掌握概念外延间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和全异关系的界定。学会正确地用欧勒图表示若干概念外延间关系的方法。 4. 掌握各种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 限制和概括法、定义和划分方法。 ⑴了解概念的限制和概念的概括的涵义及其逻辑依据。掌握正确地对给定的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方法。

《影视编剧学》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影视编剧学》课程教学大纲 I 课程实施细则 一、教师信息 姓名:解建峰职称:副教授 办公室:15号楼206 电话:********,******** 电子信箱:jfxie@https://www.360docs.net/doc/834056406.html, 答疑时间: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影视编剧学 课程名称(英文):script writing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课程代码: 周学时:4;总学时:64 ;学分:; 先修课程: 开设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剧本写作进阶课程,是对学生创作进行指导的实践性课程。教师将在课程中就题材选择、人物性格设计、情节构思、故事梗概写作、结构设计、分场提纲写作以及剧本写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指导。

本课程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即教师按照教学进程布置不同阶段所需要完成的剧作训练项目,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些作业;教师则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检查、指导和点评,并就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生模糊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并结合当下的创作现象和观念进行拓展。教师的指导将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地采用一对一式的辅导或一对多的小组集体辅导,或班级集体授课方式。 四、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影视剧剧本创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掌握剧本创作技能和写作技能,初步具备创作剧本的能力。 具体目标:除了每个教学阶段的片段练习和小组剧本之外,每个学生独立创作一个可供拍摄为15分钟以内的短片的原创剧本。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形式与学习要求等,如下表所示。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周的学习任务和实践环节的活动安排,学生在每周课后需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对本周的任务和下周的安排加以了解,并进行相关准备。

《新概念2》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新概念英语2》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新概念英语2》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课文故事性强,易于学习。每篇课文重点、语法知识点各异,但全册课文前后连贯,语法知识全面,形成了新概念特有的英语语法体系。它是从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过渡,同时也是转变。它使学习者从一个会说日常英语的人,提高成为一个敢动笔进行基本写作的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打下良好的语言学习基础,掌握适合自身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让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并为后阶段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提供基础、途径和方法。 第二册以 96 篇小故事为素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其优势在于扩充词汇、统揽语法、结合实践、听说兼修。在掌握第一册基本语法的基础上,由浅入深逐步讲解语法要点,使学习者轻松掌握枯燥的语法;通过对句型结构的分析及对短语基本用法的讲解,使学习者能真正在听说读写中运用地道的句型。从而系统地掌握从词汇、时态开始的语法知识和各种句型,同时加强了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简单英语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理解主要细节。 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英语形成基本的语感,熟悉标准的英语发音系统。认知1500~40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熟练掌握其中的800个高频词汇。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如词类、词组、构词法;名词的数、格、性;动词的分类、时态、语态;助动词、情态动词等等;了解一般的惯用法,在听、说、读、写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中高频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8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能阅读初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 《新概念英语2》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背诵方面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背诵一些经典课文将对英语的记忆、理解非常有益。尤其对于英语初学者而言,通过背诵课文可以加深

2015《创新实践》教学大纲20150618-1

《创新实践》教学大纲 Innovate Practice 课程代码:Z0000W40 总学时(理论+实践): 学分: 1.5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课外实践先修课程: 面向专业:电信、通信、电科、计算机、生医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执笔:汪志勤审校:创新实践委员会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创新实践》课程是“实践育人”理念的具体实现方法,该课程也是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该课程涵盖的领域有学科竞赛、学生论文、学生专利、专业证书、软件著作权、学生科研立项、开放实验室项目等领域。 二、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根据《中国计量学院关于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量院[2011]65号)“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学分认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在2014年5月起我院实施的《“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基础上,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当中的课外实践类的“创新实践”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一、创新实践课程成绩的构成 学生在校期间应完成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外实践类《创新实践》课程,课程成绩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学术论文、专利、创新性实验等相关教学环节获得。具体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二、认定程序 1、成绩评定时间 每学期开学初对上一学期的课外实践类《创新实践》课程成绩进行评定,与综合测评工作同时进行。 2、成绩评定流程 1)学工办提供上一学期各项竞赛获奖资料,科技部负责统一登记; 2)初始汇总表下发班级,学生本人确认,并提交学院统一汇总之外的相关支撑材料复印件; 3)学生会科技部进行二次登记并确认; 4)学工办进行审核; 5)成绩录入; 6)有关资料交学院档案室存档。 3、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取五级制,具体如下:

《循证医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循证医学 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5年制适用) “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教研组 2015.3

目录 课程介绍 (3) 循证医学总论 (5) 提出问题、证据的来源和检索方法 (7) 病因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3) 诊断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5) 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7) 预后性研究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19) 病人的价值和病人安全 (20)

“循证医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循证医学 英文名:Evidence Based Medicine 课程类别:专业与服务课程群必修课 学时:24(大课讲授24) 学分:2 二、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李幼平,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骨干教师:李静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杨茗干部科 吴红梅干部科 秦莉输血科 陈进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董碧蓉干部科 张鸣明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李峻干部科 三、课程教学目的 认知教学目标:掌握循证医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 技能教学目标:在临床实践中,能运用所学的循证医学知识、原理和方法,通过循证医学实践,掌握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步骤和方法。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科学证据为依据,密切结合临床医生的实践经验,尊重病人价值观的循证理念,不断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信息能力,增强终身学习和自我学习意识。 四、教学计划表

五、教材 1、循证医学,李幼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六、主要参考资料 1.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4ed. 2011 七、成绩评定 成绩构成成绩比例考核方式应用循证医学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技能100% 循证病案

影视广告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广告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广告赏析 英文名称:Commercial Film Appreciation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总学时: 32 (其中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其他学时: 0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笔试,以闭卷方式考察,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授课对象:广告学专业二、三年级 先修课程:广告学概论、广告摄影 推荐教材: 《影视广告作品赏析》,李霞翟瑛栋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 1、《戛纳广告幽灵》,卫军英、戴丽娜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现代广告案例——理论与评析》,何佳讯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由于欣赏的范围较广,所以要求学生广告涉猎各种广告类书刊、网络查阅等。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影视广告欣赏的方法和评判标准,同时通过大量的经典影视广告案例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使学生了解影视广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理解影视广告中的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思考影视广告创作的规律和原则,掌握影视广告创作中的一些关键元素。并对这些作品进行鉴赏、分析,可以从中吸取许多经验,积累创作素材,为广告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实践和工作中高起点、高水平的完成任务打好基础。 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并重、观念不断更新的学科,通过学习欣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独立地、正确地评价广告作品的能力,能够针对某一广告作品分析得与失,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能形成文字的评论,并能提出自己的新创意。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根据对国内外优秀影视广告的赏析,帮助学生了解影视广告的性质、特点、形态、风格、创意、设计和效果表现,拓宽学生的视野,延展学生的

医学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实 施 性 教 学 大 纲 科目:基础医学

系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 焦亚光 2015—2016 学年第2 期 2016年 2 月23日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施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医学 教学对象:2015级老年服务与管理1班 授课时间:2015~2016学年度第2学期 学时:72 开课院(系、部、室):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教学目得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对医学当中得基础知识要了解,知晓,为其她医学相关课程做知识储备与学习得基础。 二、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医学基础得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医学基础得概念与学科构成 第二章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一节细胞 第二节细胞得基本生理过程 第三节基本组织 教学要求:掌握人体细胞与组织得基本结构、基本功能; 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常用得解剖学术语 第二节器官与系统 第三节运动系统 第四节皮肤 第五节视觉器官 第六节耳 教学要求:掌握解剖学姿势、常用得解剖学方位术语 第四章疾病概论 第一节健康、疾病与亚将康得概念 第二节病因概述 第三节疾病得经过与转归 教学要求:掌握健康与疾病得概念、脑死亡得概念,疾病过程得分期与转归

第五章疾病基本病理变化 第一节组织得细胞得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二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出血 第三节炎症 第四节发热 第五节缺氧 第六节休克 第七节肿瘤 教学要求:掌握本章概念;掌握疾病得基本特征、临床特点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呼吸系统得解剖结构 第二节呼吸生理 第三节呼吸系统疾病得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得症状与体征,呼吸系统疾病得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消化系统得解剖结构 第二节消化系统得生理功能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四节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消化系统疾病常见得症状、体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泌尿生殖系统解剖结构 第二节尿得生成与排泄 第三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四节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得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循环系统得解剖 第二节循环系统得生理功能 第三节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四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得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第十章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节血液系统得解剖与生理 第三节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血液得组成、血细胞得类型及其功能以及血液凝固、纤溶得过程 第十一章神经精神疾病 第一节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神经精神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三节神经精神常见疾病 教学要求:掌握神经精神疾病得病因与临床表现 第十二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第一节内分泌系统解剖与生理

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大纲

《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81712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48讲课学时: 24 实践学时:24 学分:3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环境工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在学生了解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目标2、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目标3、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创新创业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2、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课程教学大纲体例

课程教学大纲体例 《****》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课程名称(英文):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 培养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多选):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国际素养□信息素养□领导力素养 课程代码: 周学时:总学时:学分: 先修课程: 授课对象: 三、课程简介 (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课程学习对学生专业成长具有的价值。课程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

四、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要讲授的核心知识、要训练的关键技能及须形成的综合素养的目标。) 五、教学内容、方法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 (需要清晰地呈现每一章或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授课形式和课后作业等,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一章或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课后可根据教学进程,规划、开展自主学习。) 第一章 ***** 1. 课时数 2. 讲授内容或训练技能,重点、难点 3. 学生学习任务 4.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作等动手、动脑活动和教师的过程指导为主的课程教学环节,应以活动方案的形式,说明活动的程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需完成的前期课外准备、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 5. 课外学习要求 第二章 ***** …… 六、修读要求 (课程学习应遵守的纪律,学术诚信要求,课堂内外学习应达到的标准,教师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期待等。不论文科或理科、工科专业,都应把一定数量的深度阅读和写作作为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给予明确说明。) 七、学习评价方案 1. 过程评价方案(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3条)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电影赏析/ Movie Art 二课程代码:05091314 三课程类别:专业课 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动画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课程。本课程诣在通过对优秀的电影进行集中欣赏,对学生的影视欣赏和把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之后进行的摄影与摄像,影视后期编辑等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优秀的电影大师身上学习到影视艺术的精髓。通过对优秀的电影的赏析,了解影视的镜头语言和镜头运动技法,以及电影的故事结构设计和动作表演。 五学时/学分:32/2 六先修课程:动画赏析 七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八教学内容及要求: 电影篇 第一章亚洲电影 一、亚洲电影概要 二、个案赏析 中国:《霸王别姬》 《那山那人那狗》 《英雄》 《张思德》 《红河谷》 《阮玲玉》 《大话西游》 《无间道》 《悲情城市》 《饮食男女》 韩国:《八月圣诞节》《生死谍变》 日本:《秋刀鱼之味》《花火》 印度:《季风婚宴》 伊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越南:《三轮车夫》 重点:个案赏析《霸王别姬》 难点:个案赏析《无间道》 第二章欧洲电影

一、欧洲电影概要 二、个案赏析 法国:《碧海情天》《天使艾米莉》 德国:《铁皮鼓》《罗拉快跑》 意大利:《天堂影院》《美丽人生》 英国:《法国中尉的女人》 西班牙:《卡门》 波兰:《蓝色》 丹麦:《黑暗中的舞者》 马其顿:《暴雨将至》 苏联/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毒太阳》 瑞典:《野草莓》 重点:个案赏析丹麦:《黑暗中的舞者》 难点:个案赏析瑞典:《野草莓》 第三章美洲电影 一、美洲电影概要 二、个案赏析 美国:《淘金记》《辛德勒名单》《面具》《狮子王》《魔戒Ⅲ:王者归来》巴西:《中央车站》 重点:个案赏析美国:《魔戒Ⅲ:王者归来》 难点:个案赏析巴西:《中央车站》 第四章大洋洲、非洲电影 一、大洋洲、非洲电影概要 二、个案赏析 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 重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 难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 电视篇 第五章电视栏目 一、电视栏目概要 二、个案赏析 新闻类:美国CBS《分钟》中国CCTV《东方时空》 谈话类:美国ABC《奥普拉·温弗莉访谈》中国CCTV《实话实说》 综艺娱乐类:香港凤凰中文台《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国CCTV《综艺大观》 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中国CCTV《幸运52》 重点:个案赏析新闻类:美国CBS《分钟》 难点:个案赏析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 第六章电视剧 一、电视剧概要 二、个案赏析 美国:《兄弟连》

汽车维修工中级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5级《汽车维修工中级》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容 本课程是对相关的专业平台课的综合检验,学生在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相关理论课及实践课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根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目的,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即操作技能为主。以汽车维修专业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汽车维修检验工>(中级)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对学生进行考证前针对性强化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完成本课程并考核合格,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维修检验工职业书。本课程要求学生根据技能鉴定试题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展示其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容包括:1、变速器的作用;2、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3、变速器盖及拨叉轴拆卸; 4、安装拨叉轴;5、变速器挡位手动切换。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根据汽车维修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及中华人民国职业鉴定规的要求,并结合省市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制定的具体考核容,本课程的容由汽车维修、汽车故障判断与排除和相关技能三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 1.能独立对汽车零件检验分类和互换代用;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解体、清洗、检测组装和调试工作; 3.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等总成竣工验收工作; 4.能独立判断、排除汽车异响和油电路综合故障; 5.独立运用测试仪具判断汽车技术状况和故障; 6.独立绘制简单零件草图及改制维修工夹具;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掌握手动变速器拆装步骤及工作要点,要求规操作,扩展拆装各个挡位拨叉相关的知识点。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一 适用于机类专业 课程代码:JT001 一、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 二、学分数:9学分(27天) 三、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基础技术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在实践中使学生对典型的工业产品的结构,制造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认识,通过结合典型产品

的制造加工过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大工程意识,实践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制造和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金属加工的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和工具,并有初步的操作技能。 2、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先进制造技术,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方法与应用。 3、对毛坯和零件加工工艺有一般的了解。 4、熟悉有关的工程术语,了解生产中的主要技术文件及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四、实践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内容分为传统机械制造方法实践、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践、创新制作实践三大部分。 1、传统机械制造方法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运用铸造、焊接、热处理、零件表面处理等方法将材料制成毛坯或直接加工成零件;学习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等各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钳工基本操作与装配技术将零件装配为机器;学习常用量具的使用和检测技术。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多种加工方法将毛坯或材料成形为高精度、低粗糙度的零件,学习中使学生受到设计、编程、加工一体化的训练。 学习利用“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搭建;机构创新;学习LLWIN 基本编程方法,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 3、创新制作实践教学内容 在该部分实践教学中,学习利用“慧鱼”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型进行部件、整机的搭建;机构创新;学习LLWIN基本编程方法,进行部件整机的系统仿真,工程模拟;学习AutoCAD、Mastercam.8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 五、实践教学安排

生理学 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 学分:理论5+实验1.5 总学时:130 理论学时:80 实验学时:50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麻醉医学、口腔医学、精神卫生 参考教材: 1.朱大年,王庭槐主编. 生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姚泰主编. 生理学(长学制规划教材),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罗自强等主编. 机能实验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4.Kim E. Barrett. Ganong's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24th Ed,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s,2012 5.John E. Hall. 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2th Ed,W. B. Saunders Company, 2010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理解和掌握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所以生理学为后继医学学科及以后的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因而,生理学的目标应该使学生

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由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生理学研究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和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在教学中,也要及时向学生介绍生理学的重大进展,使学生对生理学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学习医学的需要,参照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和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着重强调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从心理、社会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此外,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理学英语专业名词,以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生理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熟悉机体内的控制系统。 (2)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信息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方式与原理,肌肉收缩的原理。熟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了解细胞膜的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3)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和血量正常值。掌握内环境的概念、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人类血型及输血原则。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抗凝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熟悉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了解血液的组成,造血过程的调节。 (4)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调节,各类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纪录片 /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2/2 4、授课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5、使用教材:《纪录片创作》,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二、课程简介 穿越历史,构沉记忆;只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纪录片”,一个充满诱惑与魅力的名字。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 《纪录片》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了解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从创作者的角度学习纪录片创作思想和实现手法,在作品赏析与讨论中了解纪录片的创意、拍摄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把握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有初步的、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新闻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

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 六、正文 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的学习,让学生对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难点是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技巧误区。 第二章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研究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对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难点是“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启蒙。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新闻纪录影片的兴起和纪录风格的开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世界纪录电影三巨匠(帕尔.罗伦兹,莱尼.里芬斯塔尔,尤里斯.伊文斯)的生平。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 第三章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教学时数4) 教学目的:通过对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专题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演变过程,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和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难点是专题片创作的理论,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思考。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专题片创作的理论。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本性在于视听形象纪实性,纪实之谓包含物质技术效果和人的主观认识双重作用。具体表现为若干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性,纪实本性与文献性。难点是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艺术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纪录片的审美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纪录片的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

新概念3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新概念英语3》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新概念英语3》首次出版以来第一次推出的新版本。这套经典教材一如既往地向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英语学习体系,使学生可以在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理解、口语、阅读和写作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本书内容更具特色,所有课文和练习有关时事的内容都已更新;所有过时的课文都已更换,由新课文和配套、新插图取代;教材更简洁精练,其教材纳入主干教程;为了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新版增加了英汉对照词汇表、课文注释,简短的练习讲解和课文的参考译文。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新概念英语侧重于基础教学,所以对于初学者学习新概念英语应该首先着重在于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课本延伸到生活,将他们所学的简单的英语表达方法用于生活当中,便于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及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知识。 《新概念英语3》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背诵方面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背诵一些经典课文将对英语的记忆、理解非常有益。尤其对于英语初学者而言,通过背诵课文可以加深对英语的记忆,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记忆区域,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经典的句型、语法、词汇,通过背诵课文,都可以十分有效地长驻背诵者心中,这样一来,同学们的阅读、语法和写作,能够同时得到提高。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听说为主,同时加强练习,笔头练习一定要以口头练习的方式说出来。通过《新概念英语3》练习英语听力的方法可以参考下列步骤:第一步:要求学生不要看书,将整篇课文听写下来。第二步: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