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乐的继承与发展论⽂浅谈中国传统⾳乐的继承与发展论⽂ ⽆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作中,⼤家肯定对论⽂都不陌⽣吧,论⽂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章。

你所见过的论⽂是什么样的呢?下⾯是⼩编整理的浅谈中国传统⾳乐的继承与发展论⽂,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当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贸易往来,也包含了各国之间的⽂化交流。

但是,就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国⼈民在接受⼀些外来⽂化时表现出了较⾼的热情,但是在对于本国传统⽂化的继承与发展上,有⼀部分⼈会以⼀种⽆所谓的态度来对待甚⾄产⽣厌烦情绪。

就我国传统⽂化中的⾳乐⽂化来说,特别是中国戏曲⽂化,除了⼀些上年纪的⼈喜欢听之外,绝⼤多数的年轻⼈更偏爱⼀些流⾏⾳乐或者⼀些外⽂歌曲。

由此可见,重视对中国传统⾳乐⽂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已经是⼀个⼗分重要的任务。

⼀、中国传统⽂化的继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国传统⾳乐没有树⽴⼀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处在⼀个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发展迅速的时代,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化多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外国⾳乐⽂化开始逐渐渗透到我国的⾳乐⽂化中,甚⾄已经有了取⽽代之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我国的⾳乐⽂化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展起来了,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些外在因素的冲击以及⼀些内在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乐⽂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这样⼀来,就会使⼈们长时间忽视传统⾳乐⽂化的发展,在思想上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乐继承与发展的错误认识。

(⼆)⼀些现代⾳乐⽂化的冲击 社会的进步是历史不断变迁的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就会有⼀些⽂化的传承与摒弃。

中国传统⾳乐⽂化发展的实质是⼀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展现,所以,要想保证它在发展过程中的长盛不衰,要做的并不是让它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是要让这⼀⽂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长久地被传承和发展下去。

有关民族声乐艺术的论文-中国民族声乐论文

有关民族声乐艺术的论文-中国民族声乐论文

有关民族声乐艺术的论文|中国民族声乐论文从声乐艺术的本质方面分析,声情并茂一直是声乐艺术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美本身就结合了演唱技巧和人类情感在内,是声乐艺术声情并茂的经典范例。

第一篇:民族声乐中的语言艺术一、民族声乐语言的审美特征我国民族声乐语言以人民群众的生活语言为创作基础,但和日常生活用语又有着很大不同,民族声乐语言是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语言,是具有文学性韵文形式的歌唱或唱词,符合特有的文学语言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和文学特征。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诗化的语言。

民族声乐艺术的语言和演唱风格虽然千变万化,但是其颇具文学性的诗化语言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这也是构成民族声乐艺术美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我国古代诗与乐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代诗歌大多数是可读可唱的,这在很多古代诗歌当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李白的“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杜甫的“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等,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歌”其实就是指能唱的诗。

诗化的民族声乐语言与音乐旋律相结合,以高度精炼的语言来抒发强烈的情感,民族声乐艺术中所包含的人类情感正是民族声乐艺术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在现代声乐作品中歌词诗化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例如内蒙古族民族歌曲《牧歌》中这样一段歌词:“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走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那斑斑的白云,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

”短短的四句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内蒙古大草原如诗如画的风景,使听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其次,优美的声腔。

中国民族声乐文化讲究声腔的不同,如昆山腔、海盐腔等。

“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润腔”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所追求的原则和标准,其中“润腔”更是判断声乐艺术表现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

“润腔”以情为中心,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以各种手法对曲调进行润饰,对现代声乐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依字行腔”和“字正腔圆”强调读音和发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这不仅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规范,而且可以使得演唱者的声腔更加优美。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论文六篇
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及其发展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讨古代音乐的特点、
演奏形式和功能,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2. 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比较
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包括北方与南方地区的音
乐差异、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等,同时探讨这些音乐风格的历史发
展和演变。

3. 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关系,探
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艺术效果
和文化价值。

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及其演奏技巧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乐器种类和特点,包括古筝、琵琶、二胡等,探讨它们的演奏技巧、音色表现和演奏风格。

5. 中国传统音乐的宗教与仪式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在宗教和仪式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音乐、音乐等,探讨它们对和仪式的影响以及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表现形式。

6. 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分析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确保中国传统音乐的持续发展。

以上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六篇论文题目,每篇论文都可以深入探讨其中的细节和相关内容,以丰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和理解。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论文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2级计算机本科1班姓名: 吴芳敏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

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

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

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

不同乐器的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

以五声音阶为主。

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渐受冷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欲建立“中国乐派”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源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中国民族音乐特点论文音乐特征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特点论文音乐特征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特点论文音乐特征论文摘要:本文所述只是民族音乐的皮毛,音乐的各个领域更是博大精深,要想学会欣赏民族音乐任重而道远,需继续学习各方面知识,了解多方面技巧,常出去采风,多听多看,才能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民族各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同时各个民族又都有着自己本民族、本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

中国的民族音乐富有极强的地域性和风俗性,民族音乐以它特殊的优越形象及特点展示了自己的理想空间。

我们在欣赏音乐乐曲的过程中,也不难感到由于不同的地域风俗人情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风格。

那么中国的民族音乐为什么会这么丰富多彩呢?中国是一个既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各个民族的传统风俗各不相同的国家,又是一个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的国度。

下面笔者就按民歌与民乐两个大类,分析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及特性。

一、民歌的由来民歌是怎么来的?民歌来自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由劳动大众在日常的劳作过程中口口相传、口耳相传而形成的,同时这也是中国民歌一个很大的特点。

比如,人们谈到的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信天游体裁中的一首具有典型信天游风格的陕西歌曲——《脚夫调》,它就是赶脚人在长期的赶脚过程中,为了排解寂寞、缓解思念家人的心情,从而你传唱给我、我传唱给你听的一首信天游体裁的歌曲,歌曲表达了脚夫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无奈。

但是当初创作或唱这首歌曲的人未必就会写词谱曲,歌曲的随意性极强,也许这个人唱的歌词与曲调是一个调而那个人唱的歌词与曲调就是另一个调,两人的词曲风格虽然差异,但表现的思想精髓是一样的。

这就体现了民歌的随意性。

当然,现在中国发展这么快,在与国际接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没有这种职业的人。

这首歌曲现在已经被中国一个民族歌唱家在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唱,可见它存在的价值与它自身的艺术价值之高。

二、民歌的分类民歌的分类大致分为三类:号子、山歌、小调。

(1)号子:号子体现的是一领众合的团结精神,其中有打夯号子、插秧号子,最受广大群众喜欢的是船工号子,当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在长江、黄河上已经没有了那些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船工,但这样的民族音乐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已经根深蒂固于文化之中,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政治色彩、音乐色彩。

中国传统音乐传承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传承论文

中国传统音乐传承论文摘要: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可贵的财富,我们千万不能丢弃,要把这种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从我们自身做起,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通过认真学习、实践、传承、创造,相信中国传统音乐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历经千年沧桑巨变,经久不衰,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资源宝库,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这种传统音乐是我国人民运用本民族自己的方法,采用本民族固有的形式而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形态,而这种音乐对于现实社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去传承,去宣扬的。

当下社会,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多的是想通过音乐释放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就被很多流行音乐所垄断,对于很多优秀传统民族音乐,聆听之人少之又少,“听不懂”“无聊”“没意思”便成了这些传统民族音乐的代名词,我们不禁会考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答案很明确,那就是音乐教育素养匮乏。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国学教育,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能夠感受传统文化对我们成长所带来的影响,让我们为中华文化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并不是简简单单背几篇古诗词,而在于深入钻研,深入探索。

国学音乐也是一样,那些流传千年的古曲距离现实社会虽然很久远,但是它并不过时,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慢慢地去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中,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入,让他们认知,愿意去尝试,最后变成一种热爱。

国学音乐教育内容有很多,古曲、戏曲、安塞腰鼓、民间舞等都属于国学音乐教育的范畴,国学音乐源于生活,源于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经过时间的洗刷,能够流传至今,必然有它最可贵的地方,想要传承,就要先从认知开始。

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渊源、艺术形态。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

民族音乐赏析鉴赏论文怎么写要提高民族音乐的赏析能力,首先要了解民族音乐的赏析特点,并深刻理解民族音乐传情达意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民族音乐赏析论文篇1浅谈民族音乐的特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

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着,风格各异,曲调绚丽,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一、民族音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它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有看自己明显特点和深厚文化底蕴及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音乐,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英语中,民族音乐被称为“ethnic music”。

原意是“少数民族音乐”。

然而,随着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发展,这一观点也在逐渐演变。

从当代民族音乐学者的立场上看,各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各自的固有性,对此不能强加上高低优劣的区别。

它们都具有各自的文化价值,而不能以所谓“欧洲音乐最为优秀”的错误观点来否定和轻视东方音乐和其他民族的音乐。

因此,当今对“民族音乐”大致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理解。

民族音乐在它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

二、民族音乐的形成音乐不仅是艺术门类的一脉,而且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更确切地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就一定存在着自身的因起渊源。

古往今来,诸多音乐家对音乐的起源作出不同的研究与论说,从而归纳出六种不同的见解。

即“模仿起源说”、“源于巫术说”、“信号扬抑说”、“游戏起源说”、“表现说”及“异性求爱说”。

这几种见解似乎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宗教和情感。

但我个人认为,达尔文所倡导的“异性求爱说”是最具说服力的。

在原始部落中,有些民族的歌曲就是模仿各种鸟类的动人的啁啾,起伏的旋律感,从而形成动听的民歌传唱百世。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也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鉴赏,并讨论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云南民间音乐富有异域风情,表现出独特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特点,而西北民间音乐则保留了丝路交往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融合了汉人音乐的元素。

此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还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接受和传播能力。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它通过音乐表达人们对生活、自然、宗教等方面的感受和情感,反映出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比如,川剧中的“变脸”就展现了川剧表演中的独特艺术手法和剧情设计,同时也反映了四川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艺术追求。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世界。

比如,木兰歌歌颂了忠诚和爱国主义精神,茉莉花则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这些歌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底蕴。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趋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

随着社会进步,它也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未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音乐风格将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让其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性和文化特点的音乐形式。

通过对其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同时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民族音乐五音养生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五音的定义:广义泛指各种声音。

狭义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音。

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里面只有12356五个音没有4、7两个音,也是中国民族音乐之特点。

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

说明音乐可以抒发情感,修身养性,保健之功能。

音乐是高尚机智的娱乐,这种娱乐,使人的精神帮助了人体,成为肉体的医疗者。

音乐是神经系统的“维生素”,是花钱最少的“保健品”。

一、音乐保健五大功能
“声、情、意、速、波”。

一是声,通过“耳闻”与“神听”被
大脑感知作用于人体;二是情,音乐作品表达的情绪(悲、欢、喜、乐;安宁、平静、开阔、奔放、雄壮、高昂等)直接作用于思维和人体产生养生健身效果。

三是意,音乐的旋律、和声、配器、节奏、速度、调式、调性表现的效果,使听者产生想象和追求,将听者带入一种现实的意境中,如高山、流水、森林、草原、清晨、风雨、阳关、月夜等不同的意境,使人获得满足和享受。

达到调节思维和肌体的效果。

四是速,音乐具有快慢节奏和轻重缓急特性,快而强的音乐使人听之欲动,安静而祥和之音使人心绪平和安闲,雄壮有力之乐使人精神抖擞,对人的思维和反应产生直接影响。

五是波,音乐的声波产生的能量,会直接影响人的血脉跳动和脑细胞思维频谱。

因此,音乐能量被人接受后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五脏六腑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作用于思维、影响心理与情绪变化,达到健身治病的效果。

二、五音的特点
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醇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

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对神经系统、精神的调节有一定作用。

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

可调节呼吸系统功能,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有一定影响。

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

主要调节神经系统。

徵调式乐曲,热烈奔放,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

主要调节循环系统。

羽调式乐曲,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

主要对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有调节作用。

三、五音与五脏
1.心——五脏中的君主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

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

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

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调》。

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2.肝——五脏中的将军之官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

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

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

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

肝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

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3.脾——五脏中的后勤部长
脾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
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

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我们的脾胃承担过重的负担,而停产。

属脾的音阶: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

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

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赏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4.肺——五脏中的宰相
肺在身体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携带的氧气都要通过肺对外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

也正因为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所以污染的空气、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你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

属肺的音阶: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

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阳春白雪》。

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

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5.肾——五脏中的作强之官
肾在身体的五脏之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他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

长此以往,肾中的能量总的来讲还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

属肾的音阶: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

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

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

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

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
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四、结语
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音乐宝库,当你漫步在林荫道上,且听风吟,细品鸟语,静谧的自然空间里,连树叶在空中的舞蹈都伴着音乐的妙响。

自然界的音乐之美遍布各处,就是早晨初醒打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清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