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五味子人工育种技术

五味子人工育种技术1. 引言五味子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人工育种技术逐渐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五味子人工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农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2. 五味子的生物学特性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是属于木兰科的一种多年生蔓性灌木植物。
它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因此备受关注。
五味子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如下:•生命周期:五味子是一个多年生植物,一般需要3-4年才能正常开花结果。
•繁殖方式:五味子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利用扦插和分株等无性繁殖方式。
•环境适应性:五味子适应性强,可以在较广泛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但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
•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五味子一般在春季开花,果实成熟一般需要5-6个月。
3. 五味子人工育种的原理五味子人工育种是通过选择优良的个体,进行人工杂交和优胜劣汰,以期获得具有更高产量和更好品质的五味子品种。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优胜劣汰原理通过对五味子不同个体的进行调查和评价,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育种材料,从而实现优胜劣汰,逐渐提高五味子的整体品质。
3.2 人工杂交原理人工杂交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不同的五味子个体进行授粉和结合,产生新的杂交种。
通过杂交,可以引入新的基因组合,提高五味子的遗传多样性,为后代的育种提供更多的选择。
3.3 纯系选育原理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或合子自交,选育出纯系种群。
纯系选育可以使五味子的性状稳定,为后续的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4. 五味子人工育种的方法五味子人工育种的方法包括五味子品种筛选、人工授粉和种子处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4.1 五味子品种筛选选择具有良好生长特性、高产量和抗病虫害的五味子品种作为育种材料。
可以通过调查实地种植情况、实验室测定等方法进行筛选。
4.2 人工授粉为了进行杂交育种,需要人工授粉将不同的五味子品种进行结合。
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旁开环状沟施肥 。 开化结果 时 , 要 多施一些农家肥或磷钾肥 , 以促使果实成熟 。 3 - 3修枝整形 3月 中旬五味子芽苞未 萌动之前进行一 次全方位修 枝 ,7月 中旬再 复剪一 次。修剪 时要 剪除病虫 枝 、瘦弱枝 、过密枝 和老枝 ,以满 足生长和结果 的需要 ,
控制 基生枝 的大量发生 。5月下旬 到 7月中旬每株选 留 3 — 4 个粗 壮枝条作为培育的对象 , 其余大部分基生枝 条应 剪除。 剪后枝条要疏密适度 ,互不干扰。 3 . 4主蔓 的更新 对于连续产果在八年以上的五味子主 蔓应及时进行更 新。部分更新 时可在母株旁 选 留 2 - 3 个健 壮的基生枝条 培养上架 ,待秋 后老蔓采果 后将其剪 除;全 部更新 的可 于春季树液流 动前 ,将植株在 地面上边全部 剪 掉 ,待其萌发 出新的枝条后 ,选留 2 ~ 4个生 长旺盛健壮 的 主蔓。上架后 的第二年便可挂果产籽 。 3 . 5 松 土 除草及病 虫 害防治 五味 子生 长期要 及时 除 草 ,以利 于保墒和促进生长。经常保持土壤疏松 , 无 杂草 , 还要及 时进 行病虫害 的防治。五味子 的病虫害主要是 叶斑 病和卷 叶虫 。叶斑病 的病 状常 由叶尖 、叶边逐渐 向整个 叶 面浸染 , 使 叶面枯黄 ,最后枯萎凋落。后期还可浸染果粒 , 使其脱 落。防治 时可用 5 0 0 倍 的多 菌灵或 8 0 0倍 的退 菌特 喷洒 ,同时摘 除病叶烧掉 。防治卷 叶虫 时 ,可用敌 敌畏或 敌杀死 、敌百虫进行兑水 喷雾杀死 。必要时进行人 工捕捉 亦 可 。●
2 移 植
1 . 1 苗 圃地的选择 五味子是一种 喜光性植 物 ,夏 1 3 光 线 强 ,很容易遭 受灼伤 。因此 ,最好 把苗 圃地选择 在林冠 下 或向 阳地块 ,但必须搭设荫棚 并要求土 质疏松肥沃 、地 势平坦 、土壤湿润 、无积水的地块 。 1 . 2整地作 床 选定苗 圃地后 ,要进行整地 。整地 的最 佳 时间应为春季或秋季 ,要求翻松土壤 深度 2 5 c r t l ,耙平, 并施农家肥 ,公顷用量在 3 7 5 0 0 k g 左右。然后根据地块的湿 度 ,选择作 床方式 ,低洼易涝的地方应筑高床。反之则筑低 床 。一般床 高 2 0 c m,宽 1 . 2 m左 右,长 1 0 m,并用 1% 的 硫 酸亚铁溶液在播种前一周作床面消毒处理 。 1 . 3 种子处理 五味子果实成熟后 ,挑选籽粒饱 满 、粒 大 、无病 的果实 ,在温水 4 0℃ ~ 5 O℃中浸泡_ 一昼夜 ,搓 去 果 肉,用水选 法去掉秕粒 ,并 以 1 : 3的比例 混拌湿沙 ,沙 的湿度 以手 捏不成 团为 度 ,然后放人木箱 内,放在有 阳光 的室 内并保 持湿度与温 度。并 定期检查 防止种子发霉 ,如 发现有 霉菌菌落 产生 ,可 用百菌清 1 0 0 0 倍 液或甲基 托布津 1 0 0 0倍液 喷雾 处理 。经过 1 8 0 d 种 子裂 口或微 露胚根 即可
天然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论文

浅谈天然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摘要】本文介绍天然五味子的分布、习性和经济价值以及林地选择、人工补植、修剪、施肥等人工改造栽培技术。
提出了保护、管理、采收和加工措施。
【关键词】北五味子;保护;利用;改造栽培北五味子俗称山花椒是多年生落叶藤本,属木兰科植物。
多年生落叶向左旋的木质藤本,高可达10-15厘米,一般4-8厘米。
枝红棕色,老枝褐灰色,全株具有花椒味。
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
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
其药用部位为成熟的干果。
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地,为传统正品,品质优良。
经研究,五味子果实含挥发油约3%,干果中含柠檬酸12%,苹果酸10%。
种子含脂肪油,其非皂甙部分有强壮剂的有效成分五味子素约0.12%。
种子的成分中含铁、锰、硅、磷等矿物质。
五味子的叶和茎皮与果实具有同等的有效成分,都具有同样的用途。
五味子既是难得的中药资源,又是别具风味的浆果资源,在酒类、饮料、果糖、果茶、果冻、果酱、乳膏以及蜜饯、口服液等饮食和保健产品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双鸭山市天然五味子资源十分丰富,是有发展前景的经济林之一。
近几年来,野生五味子被大量抢收,野生五味子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日趋枯竭,保护、开发野生五味子资源已迫在眉睫。
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管护经营的实施,给天然五味子人工改造栽培带来了机遇。
近几年,笔者进行了天然五味子人工改造栽培试验,总结如下:1.五味子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性1.1五味子生物学特性天然五味子藤长达8m,最长可达15m,缠绕于其他乔、灌木上生长。
根系发达,主根不明显,有大量的分布于土壤浅层,横向伸长,也称走茎。
走茎上有不定芽和须根,每年产生萌蘖,长出地面,形成新株更新老龄枝蔓。
芽分单芽和混合芽,单芽萌发后长出新梢和叶;混合芽萌发后不仅长出新梢和叶,而且包含数朵花。
五味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种植

五味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种植五味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概述】五味子为较常用中药材。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收敛固涩、补肾宁心、益气生津之要药。
尤以“北五味”质量佳,驰誉国内外。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u.ndra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rndrasphenanzthera Rehd. et Wils的果实。
前者习称“北五味”,后者习称“南五味”。
前者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后者主产陕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多为野生。
【生长环境】五味子多生于湿润、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杂木林、林缘、山间灌木丛处。
喜光、喜湿润、喜肥,具有适应性强的特性。
【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深翻细耙,施足底肥。
一般翻地深度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厩肥4000~5000千克。
于播前作畦,畦高20厘米,畦宽1~1.3米,畦长视地形而定。
2、种植方法:(1)种子繁殖:五味子种子皮坚硬,有油层,不易透水,出苗困难,应于播前进行种子处理。
先将五味子果实用温水浸3~5天,搓去果肉,洗出种子,漂去秕粒,然后进行催芽。
用种子的3倍量湿沙充分拌匀,以种子互不接触为度。
再挖深、宽各50~60厘米土坑,将种子放于坑内,上盖一层草,再盖土20厘米。
四周挖好排水沟,以防雨水灌人。
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防止发霉。
一般沙埋处理70~90天,见胚根稍露,即可播种。
(2)播种:以春播为宜。
于畦面横向开沟,行距15厘米,沟深5厘米左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2~2.5厘米,适当镇压,覆盖一层薄草,用绳子固定,以保土壤湿润。
一般每667平方米播种量5千克左右。
(3)移栽:一般选2年生苗移栽,1年生壮苗也可。
栽后易成活,新生根较多,植株生长旺盛,成活率达80%以上。
采挖野生苗移栽,因无主根、侧根,只是根茎且不定根又是从根茎上再生,而移栽后缓苗期较长,原须根多枯死,成活率低,生长不旺,生产上采用不多。
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

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近年来,北五味子销售价格好,农民种植热情很高,但原来北五味子多为野生,为发展北五味子生产,2006、2007年我们开始研究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并取得成功,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3万亩。
一、园地的选择无论是育苗田还是栽培田都应选择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沙壤土和壤土且土层厚而湿润较为理想,最好有比较方便的灌溉条件。
在种植园的四周应栽种比较高大的树木作为防风林。
同时还可以减少光照强度。
二、整地和施肥育苗田以畦作为好。
畦高为15~30cm,畦宽1.2m,长短可以根据地势情况确定。
畦田施入腐熟厩肥5~l0kg/m2,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再整细耙平。
三、播种繁殖(一)种子的选择北五味子种子应在当年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穗选。
要选果粒大,色泽红透,大小均匀的果穗留作种用,采收回来的果穗应及时进行处理。
(二)种子处理五味子的种子有较长的休眠期,因此要进行种子处理。
将北五味子果实在温水(40~45℃)中浸泡72h,搓去果肉,选出种子。
五味子的秕粒较多,出种率在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时,将浮在水面的秕粒去掉,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d,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每隔2d换水1次。
把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控干,与2~3倍的湿沙混匀,放在室外事先准备好的深0.8m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cm的细土,再盖上干草,进行低温处理。
到第二年5~6月份种子裂口即可进行播种。
在冬季贮藏时要注意避免被水浸泡,使种子腐烂。
如果层积时地槽温度较高,达8~12℃,70~90d即可播种。
也可将种子与沙子混匀后装入木箱等容器内放入菜窖里进行层积,低温湿沙层积处理五味子种子,种胚短时间内可完成形态后熟,层积中后期通过低温层积处理降低种子的内源抑制物质活性,促进种子萌发。
另一种方法是在室内进行种子处理。
方法是在第二年的2~3月份,将贮藏在室外的种子取回,拌上湿沙装入木箱中进行沙藏处理,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5~15℃。
待到播种时,即可使用。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五味子,又名五味子、迷迭香、千結草等,为五味子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也是一种常见的盆景植物。
五味子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心绞痛等疾病。
由于其枝叶茂密、果实丰富多彩,五味子也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做盆景造景的植物。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五味子的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
五味子的繁育栽培一、土壤要求:五味子对土壤要求不苛刻,但偏好在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一般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注意不要过于酸性或碱性。
二、光照要求:五味子属于喜阴的植物,一般在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光照,但不能直射阳光,否则会导致叶片的枯萎和果实的减少。
三、水肥管理:五味子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系腐烂。
在施肥时,可以利用腐熟的有机肥或者人工合成的肥料辅助生长。
四、温度要求:五味子对温度的要求不高,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
在冬季气温过低时,可以适当将五味子移至室内或遮阳处。
五、病虫害防治:五味子的主要病虫害有红蜘蛛、介壳虫、蚜虫等,对此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采用农药或者天然植物农药进行防治。
五味子盆景造景历史悠久,它枝繁叶茂,果实丰富多彩,是非常理想的盆景植物。
下面来介绍一些五味子盆景的造景方法和技巧。
一、盆栽选择:五味子盆景可以选择适宜根系生长的盆土,一般建议选择陶瓷盆或者水泥盆作为栽培容器。
盆径20-40厘米左右为最佳选择。
二、造型修剪:五味子盆景的造型修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剪裁,可以修剪成刀削、龙须、仿山或者仿林等不同造型,使整个盆景更具魅力。
三、盆景搭配:在五味子盆景的搭配上,可以选择一些小型的景观石、小型盆景树、苔藓等植物进行搭配,使整个盆景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水石摆设:水石也是五味子盆景造景的重要元素,可以选用一些形态各异的水石搭配在盆景中,使整个盆景更富有变化和趣味。
五、养护管理:在养护管理上,五味子盆景需要适宜的光照和水分,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施肥和修剪,以保持整个盆景的健康和美观。
五味子种植栽培技术

五味子种植栽培技术(一)五味子生长适宜环境五味子喜阴凉、潮温的生活环境,且耐阴,适宜遮阴度为20%左右,第一年幼苗期忌光照射,林下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五味子与林木生长同步五味子属多年生植物,结果长达8~10年。
其木质藤茎能在-35℃下自然越冬,春季叶子展放时,遇一股冻害,在0℃左右不会被冻死,缓冻后继续生长。
(三)五味子的再生性五味子在生长及休眠期,一旦受到严重冻害或机械性损伤,其地下根仍能自然生存,5~7月份会有许多基生枝从五味子根茎各处重新生出,所以五味子是多年生,且可自行繁殖植物。
(四)栽培技术1.育苗田的选地整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或砂壤土,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3000kg,深翻20~30cm,耙细整平,做成宽120cm的畦。
2.繁殖方法:(1)种子处理每年9~10月浆果成熟时,选择无病害、色红、肉厚、粒大果实,将选好的果实用温水浸种3~5天,搓去果肉,洗去种子,漂去秕粒与2~3倍于种子的湿沙混匀,放入深50cm的坑内,覆盖10~15cm厚的细土,再盖草席。
次年5~6月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2)播种条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15cm开横沟,沟深2~3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
覆土后稍压实,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20~30天出苗,出苗后搭100~150cm 高遮阴棚。
出3~4片真叶时,按行距5~7cm定苗。
苗高5~6cm时拆除遮阴棚。
育苗每亩用种量5kg左右。
(3)定植在林下定植可选择林木作天然架材,选择的树种以叶片较小、长势不太旺的为宜。
山楂树是比较理想的树种,可按3m ×3m的行株距栽上树苗,每株树下栽两株五味子苗,距树左右67cm一边栽一株。
(4)若在空白地块定植,可于育苗第二年在预先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100~150m,南北行向挖长、宽、深各33cm的穴,然后将五味子苗栽入穴内。
注意使根系伸展。
之后将混合均匀的肥料与土填入穴内,浇水踏实即可。
五味子栽培技术

五味子栽培技术
1、概述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以果实入药。
有敛肺、滋肾、止泻、涩精作用。
主产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山东、湖北等省、自治区。
2、栽培技术五味子主要用种子繁殖,8―9月果实采下后,去掉果肉,洗出种子。
直播干种子不出苗、因种皮坚硬、光滑有油层,不透光,播前需进行种子处理,在室温下浸种2昼夜后,用3倍量的净河砂混拌均匀,埋藏于较凉爽的地方,3―4个月后,种子裂口露出胚根,再行播种,通常于晚秋或早春育苗条播,每亩用种5公斤左右,覆土1.65厘米,浇透水,并盖草,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后撤去盖草,搭架遮荫,保持少量阳光。
第二或第三年早春即可定植。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天然支架,另一种是人工支架,选作天然支架的树种以叶片较小、生长势不太旺的为宜,山楂是比较理想的树种,可按行株距3米*3米的规格先栽上树苗,然后在每株树下栽2株五味子苗,距离树干67厘米左右,一边栽一株。
若用人工支架,可按大行距1米,小行距67厘米,株距50厘米的规格栽植五味子苗,行向南北向,以利通风透光。
五味子是喜肥植物,定植时要施足基肥,先挖深宽各约33厘米的穴,将肥料与土混合填入穴内,栽苗时要使根系伸展,有利于成活和生长,栽后踏实灌水。
幼苗期间生长缓慢,注意锄草和松土,适当浇水,第二年以后立支架供枝条攀援,使通风透光,促进生长。
除定植时施足基肥外,每年春季进行追肥,每亩施厩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
3、采收加工五味子栽后4―5年大量结果,秋季8―9月果实成
紫红色时摘下,晒干或阴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味 子 ; 培 技 术 五 栽
A t d n Cu tv tng Te h qu S u y o li a i c ni e
o hia dr hi n i ( r z fSc s n a c ne s s Tu c .)Ba l i
良好 、 质 深 厚 的腐 殖 质 土 或疏 松 肥 沃 的壤 土 中 。 土 2 五 昧 采伐 , 使 野 生 五 味 子 药 材 资 源 遭 到 极 大 破 坏 , 也 加 上 管 理不 严 , 夺 式 采 摘 , 使 野 生 五 味 子 药 材 大 量 减 掠 致 少 , 远 满 足 不 了市 场 的 需 求 。为 此 , 加 强 资 源 保 护 远 在
因 为五 味子 的种 子 在 浆 果 成熟 时 , 子 内 的胚 尚未 种 分 化完 全 , 要 在 一 定 生 态 环 境 下 , 续 发 育 , 到 生 理 需 继 达
成熟 。因此 , 味 子 育 苗 种 子 催 芽 处 理 是 育 苗 的成 败 的 五 关键 。将 新 鲜 的 五 味 子 浆 果 捣 烂 , 洗 出种 子 。如 果 是 漂 干五 味子 必 须 是 晾 干 后 的 果 粒 , 而不 能用 高 温 烘 干 。先 用水 充分 浸泡 , 然后搓 揉 , 离果 肉与 种子 , 漂洗 干净 。 分 再
滑 , 期 5 6月 , 期 8 9月 。 花 ~ 果 ~
野 生 五 味 子 多生 于湿 润 、 沃 、 殖 质 深 厚 的 杂 木 肥 腐
林、 缘、 林 山间 灌 丛 处 。具 有 喜 光 、 肥 、 应 性 强 等 特 喜 适
性 , 土壤 要 求 严 格 。喜 湿 怕 旱 , 五 味 子 也 怕 涝 , 对 但 凡 易 积 水 低 洼 地 或 长 期 过 分 湿 润 及 浸 水 土 壤 , 昧 子 生 五 长 较 弱 。五 味 子 在 幼 苗 期 , 适 度 的癖 荫 , 通 风 透 光 需 喜
五味 子 人 工 栽 培 技 术
刚宏 林 , 先 明 唐
( 尔滨 市 食 品 药 品 检 验 检 测 中 心 , 尔 滨 10 2 ) 哈 哈 5 5 5
摘 要 : 过 对 五 味 子 生 境 的 调 查 , 五 味 子 种 子 的 处 理 技 术 、 植 技 术 、 间 管 理 、 收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通 对 种 田 采
Ga g Ho g i Ta g Xin n n n ln, n a mi g ( a b n Fo d a d Dr g I s e to n e Ha bn 1 0 2 ) H r i o n u n p cin Ce tr, r i 5 5 5
Ab ta t Afe n e t a i n o h bt t fSc ia dr h n n i ( r z ) i i h o t fChn sr c : t ri v s i to n t eha ias o h s n a c i e ss Tu c . Bal n t en r h o ia, g
播种期提前 9~10 O 0 d开 始 催 芽 , 常 于 1月 末 或 通
t e t n fs e s c lu a t o s,il n g me n a v s r y t ma ia l t d e .A e s— r a me to e d , ut r l me h d fed ma a e nta d h r e twe es s e tc l S u id y fa i
的科 学研 究 , 味 子 不 但 应 用 于药 品 , 广 泛 用 于 保 健 五 还 品和 化 工食 品等行 业 中 , 五味 子 产 品开 发 利 用 的途 径 越 来 越 广 , 求 量 也 逐 步加 大 。但 由于过 去 对 林 木 资 源 的 需
序 。果 为 聚合 浆 果 , 球 形 , 熟 时 为 鲜 红 色 , 面 光 近 成 表
b e c lu a e h iuef r S hia dr hi e ss ( r z ) l w a o n u . l u t r ltc n q o c s n a c n n i Tu c . Bal sfu do t Ke r s Sc ia dr hie ss ( r z y wo d : h s n a c n n i Tu c.) Bal Cu tv tn e h i u i; lia ig t c n q e
第 5期 ( 总第 1 4期) 1
21 0 1年 1 0月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Fo e tBy Pr uc nd Sp ca iy i i r s — od ta e ilt n Ch na
N O 5 GS O. 1 ) . ( N 1 4
Oc .2 1 t Ol
力度 的 同时 , 进行 大 面积 人 工 栽 培是 解 决 原 料 短 缺 的根 本途 径 。通 过 我们 几 年 来 的人 工栽 培 , 步 摸 索 和 积 累 初 了一 些 五味 子 人 工栽 培 经 验 和 技 术措 施 。
l 五 昧 子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与 生 长 条 件
五 味 子 E ci n r i ni T rz )B i. , 木 Shs dac n s a h e s( uc. a1 为 l] 兰 科 多 年生 落 叶木 质藤 本 植 物 , 因其 果 实 甘 、 、 、 、 酸 辛 苦 咸 五 味俱 全 而得 名 。是著 名 的滋 补性 中药 , 药 用 部 位 其 为 成 熟 的 干果 。近 几 年 , 随着 医 药界 对 五 味 子 产 品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