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加速器质量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电子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范本

电子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范本

电子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安全运行,并确保实验与研究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操作人员,包括实验人员、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所有操作人员应熟悉本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章操作流程第四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的操作资质证书方可进入操作区域。

第五条操作前,应检查加速器的各部分设备、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六条操作前应穿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射线服。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按照程序依次启动各部分设备,确保设备运行平稳。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按照实验的要求设置相关参数,并记录下相应数据。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十条操作结束后,应关闭所有设备,并查看系统是否彻底停止运行。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一条操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域应经过防护门,且应佩戴有效的个人剂量测量器。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保持操作区域整洁,禁止随意堆放杂物,并保持通道通畅。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平稳,确保实验与研究的安全。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注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发现故障应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并进行记录。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使用的规定,不得私自修改设备参数。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理第十七条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保持冷静。

第十八条如发生设备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呼叫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在发生放射性泄漏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应知悉相关应急处理措施,防止伤害扩大。

第二十条在处理事故后,操作人员应完整记录下事故经过,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五章违纪违规处理第二十一条如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设备事故或造成不良后果,将记入档案并追究责任。

第二十二条如操作人员屡次违反操作规程,经整改仍无改善,则将取消其操作资质。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对于规程未涉及的事项,应由主管部门进行指导。

Varian 直线加速器QA流程

Varian 直线加速器QA流程

Varian 直线加速器QA流程一.加速器机械精度1.安全联锁检查:TRUEBEAM处于不同模式时急停对机器内部断电内容不同。

机房与操作间急停按钮断电内容相同。

维修模式下断电,机器启动时进行全部自检。

2.Gantry旋转精度检测误差范围±0.5°器材:前指针,坐标值,钢尺。

前指针处于ssd 100cm处,指针水平方向对齐钢尺,旋转机头,观察指针变化情况。

3.激光灯校准前指针置于加速器等中心点,观察各个方向激光灯交汇情况,通过白纸确定偏差。

4.Collimator旋转等中心精度前指针固定于机架,坐标值位于前指针与床中间,在坐标纸上记录下前指针指向的中心,Coll由60°旋转至270°,观察前指针的位置变化情况。

可容忍误差在一毫米内。

5.光矩尺指示读数将卷尺垂直于小机头固定,升床至SSD=80cm,90cm,记录下卷尺读数,根据卷尺两次距离差值对应光矩尺偏差,误差范围小于2mm为合格。

6.治疗床脚机械精度加速器置于床,机头,Coll角,为0°,在治疗床上平放坐标纸,升床至SSD=100cm,在坐标纸上画出与X-Y轴重合的十字坐标。

旋转治疗床分别至45.90.225.270,观察坐标纸所画坐标与X-Y轴重合情况。

误差范围在1°内合格。

7.治疗床的运动精度加速器置于床,机头,Coll角,为0°,在治疗床上平放坐标纸,升床至SSD=100cm,取一直尺固定在治疗床上,平行于床的LNG方向。

将十字叉丝投影重合与钢尺一刻度处,分别将治疗床前后移动20cm,记录钢尺移动数值之差,与治疗床数字显示进行比较,误差范围在2mm合格。

LAT方向方法相同。

VRT方向使用卷尺垂直测量。

VRT方向LNG方向8.治疗床旋转等中心精度9.十字叉丝旋转等中心精度均使用坐标纸进行校准,方法同2.10.灯光野尺寸精度在治疗床上固定一张白纸,利用前指针将床升至等中心处,打开10cm ×10cm灯光野,在白纸上记录光野位置。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背景介绍直线加速器是一种用于粒子加速的装置,可以将电荷粒子加速到极高速度,并且通过控制粒子束的轨道和能量,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

为了保证直线加速器的安全运行和正常操作,需要制定一系列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且获得高质量的实验结果。

操作规程1. 安全准备在进行任何直线加速器操作前,操作人员应进行以下安全准备工作:•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等;•检查并确保设备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熟悉紧急停车装置的位置和操作方法;•确认紧急出口的位置;•清除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 开机操作2.1. 前期检查•检查主控制台上的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检查冷却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水流量是否正常;•检查真空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2.2. 开机程序•打开主控制台的电源开关;•启动冷却系统,检查水流量是否正常;•启动真空系统,确保真空度达到标准要求;•检查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各项参数是否正常。

3. 加速器调试3.1. 初始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加速电压和电流参数;•确定束流注入能量和束流注入时间。

3.2. 调试程序•执行束流注入程序,将粒子束注入加速器;•监控加速器的运行状态,包括磁铁和电子枪等各部分的工作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速器的参数,使粒子束达到期望的能量和轨道。

4. 实验操作4.1. 实验准备•根据实验方案,调整加速器参数,包括能量、轨道、束流密度等;•在实验前,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测试,确保仪器的工作正常;•准备实验样品或实验器件。

4.2. 实验程序•执行实验程序,记录实验数据;•监控加速器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稳定;•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加速器参数。

4.3. 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停止束流注入,关闭加速器;•清理实验区域,将实验样品和器件归位;•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5. 关机操作5.1. 关机准备•停止束流注入,等待真空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关闭冷却系统,确保设备冷却正常;•关闭实验室内的设备和机器。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新)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新)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
一、每天开机前检查项目
加速器冷却水水位、水温、水压、六氧化硫气压,距离指示,灯丝寿命、高压小时,控制台紧急停止、治疗室紧急停止、门联锁,有无连锁故障,激光定位灯/光野灯一致性,检查完毕操作者签字确认。

二、执行暖机步骤
三、确认设备正常后,开始治疗
1、严格查对制度:操作人员与摆位人员共同核对放射治疗单,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射线种类、能量、射野面积、剂量、填充物。

2、确保在治疗结束前、后将治疗床高度调至适合病员上下床的高度,并将床回位至中线,防止意外发生。

3、摆位时如发现照射野边界不清楚者或不能确认的问题,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明确问题并重新标记。

4、SAD照射时,注意取下铅托架、铅块,以防止旋转机架时出现意外。

5、操作者正确输入治疗剂量及其附件要求,确认一切无误后方可治疗。

6、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机器故障,应及时记下连锁,在不能消除连锁时应立即通知工程师排除故障,同时撤出病人,做好病员的解释工作,故障排除后方可进行治疗。

(如遇任何不知原因的突发事件,请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通知维修人员。


四、关机
每日治疗结束后将机架旋转至180º,将Y准直器关闭至0cm,将X准直器打开至40cm后将配电板上的钥匙开关旋至OFF位置。

然后关闭监视器、排风扇、对讲系统、照明灯。

电子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

电子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

电子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操作和维护人员,旨在确保电子直线加速器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条:所有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反规定,造成事故。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三条: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和专业知识,经过培训且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

第四条:在操作加速器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所有的开关、按钮和仪器设备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必须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

第五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各个控制台上的按钮和开关的功能,且严禁随意操作按钮和开关,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六条: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和测试加速器的各项设备和仪器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第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期间,必须全程注意观察仪器的指示和报警系统的提示,如有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维护人员。

第八条:操作人员操作时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如防辐射服、手套及护目镜等,确保个人安全。

第九条:加速器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关闭所有相关开关和按钮,并将仪器设备归位。

第十条:操作人员必须对加速器进行周密的检查,确保各项设备和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方可下线。

第三章常规操作规程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加速器运行程序和实验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电流和频率进行操作,且不得随意改变和超出规定范围。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实验计划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实验样品的装载和远走,且必须保持实验样品的完好和安全。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全程关注仪器的指示和报警系统的提示,且必须密切观察实验样品的变化情况。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随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实验要求和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和调整操作参数。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关闭所有相关开关和按钮,并必须清理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确保无残留物。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操作细则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操作细则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操作细则为规范实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参照国标《医用电子加速器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GB/T 19046-2013,结合我单位检测设备,制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操作细则》。

1.均整度、对称性1 .安装扫描支架、扫描水箱摆位、调节水平、注水a安装底部水平调节螺母和水龙头(确保水龙头处于关闭状态);b把扫描水箱放在治疗床上面,二维水箱底部十字线长轴垂直于加速器G-T方向,二维水箱底部射野模拟线位于离加速器机头的近端;c安装扫描支架,扫描支架垂直于加速器G-T方向,位于离加速器机头的远端;d加水至水箱侧壁最低的水位线,用水平尺检查水箱的水平情况;e打开加速器所有激光定位灯,调节水箱位置。

e.1使得水箱垂直于G-T方向的前后面壁上的2条中线与前后激光十字灯的竖线重合(保证水模在G-T方向是平行的,在A-B方向是对称的);e.2使得水箱垂直于G-T方向的前后面壁的左右边缘与左右激光十字灯的竖线重合(保证水模在G-T方向是平行的);f调整水箱位置后再加水至第二高水位线,再次检查水箱的水平情况,调平后加水到第三条线,再次调整水平后加水距箱顶3cm的位置(或者比最高水位线高2cm);g. 通过前后移动治疗床调整水箱中心,使水箱中心在射野中心。

2.电离室定位2.1通过升降治疗床调节辐射源至模体表面(水面)的距离(SSD)为100cm,模体表面(水面)灯光野为10cmx10cm;2.2 参考探头用电离室固定杆固定,置于射野对角线上,且电离室石墨探头在射野内2cm左右。

定位后用胶带将参考电离室线在水箱边缘进行固定,防治电离室位置偏移;2.3 移动水平滑块使得扫描探头的几何中心位置在光野中心(电机未通电之前扫描支架水平滑块和竖直滑块是可以移动的,通电后是不可移动的);2.4 移动竖直滑块使得扫描探头的几何中心位置和水面相平(即石墨头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保证保证扫描电离室石墨探头的几何中心与射野的中心重合)。

电子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电子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电子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范文1. 机构及人员安排1.1 加速器操作人员1.2 运维人员1.3 管理人员2. 加速器操作准备2.1 定期对加速器进行检查,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2.2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操作经验2.3 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并更新操作手册3. 加速器开机操作3.1 确保电力供应正常3.2 检查加速器及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3.3 确保安全装置正常工作3.4 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依次启动相关设备和系统4. 加速器正常运行4.1 监测加速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各参数在规定范围内4.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4.3 定期清理加速器及相关设备的污垢和积尘4.4 注意加速器周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5. 加速器停机操作5.1 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依次关闭相关设备和系统5.2 断开电源并进行漏电保护5.3 确保所有设备停止运行5.4 注意加速器周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6. 故障处理6.1 发现故障时,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6.2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程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6.3 权限限制下,可以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7. 应急措施7.1 加速器故障或事故发生时,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人员安全7.2 按照应急手册的规定,进行紧急停机和疏散7.3 进行事故分析和故障排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8.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高8.1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8.2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更新安全操作规程8.3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全员的安全责任意识9. 信息管理与记录9.1 建立完善的操作记录和事故记录9.2 设立相关数据库,对操作、维护、保养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9.3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性10. 相关操作规程的更新10.1 加速器操作规程定期评估和修订,保持与技术发展和运行实践的一致性10.2 及时更新操作手册,确保其完整、准确和易于理解本操作规程的宗旨是确保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加速器运行中的基本工作流程和要求。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
《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
一、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直线加速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知识,持有相关资格证书方可操作直线加速器。

二、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以及其他相关的防护用具。

三、在操作直线加速器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电气连接、辐射防护措施等。

四、操作直线加速器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

严禁擅自修改设备参数或操作程序。

五、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严禁在操控直线加速器时进行任何形式的嬉闹或不必要的交谈。

六、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或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主管人员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七、操作结束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八、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辐射防护规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九、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十、以上规程由操作人员严格执行,违反规程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理。

通过《直线加速器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可以确保直线加速器的安全运行,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也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为科研和医疗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加速器质量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规范直线加速器质量性能检测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事加速器治疗机的质量控制性能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常规操作,质量控制人员检测、校正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3.检测所用仪器及型号
3.1. 仪器及型号
3.1.1. IBA Dose 剂量仪
3.1.2. SRT-200 放疗剂量扫描测量装置;
3.1.3. 中子辐射仪190N
3.2. 监测仪器的技术参数
3.2.1. IBA Dose 剂量仪
电荷(剂量)量程40pC~1.0C,分辨率0.1pC
电流(剂量率)量程40pA~1000nA,分辨率0.1pA
漏电流≤±10fA,典型值1fA
长期稳定性≤±0.25 %/每年
非线性<±0.25 %
重复性<±0.2%
3.2.2. SRT-200 放疗剂量扫描测量装置技术参数;
电子线:4-25MeV;
水箱尺寸:440×370×360mm;扫描范围:水平260mm 竖直260mm;扫描精度:≤0.1mm。

3.2.3. 中子辐射仪190N技术参数
剂量率:0μRem/hr~75 Rem/hr, 0μSv/hr~.75Sv/hr, 0CPM~2.5×106 CPM, 0CPS~41,660 CPS累积剂量:0μRem~1000 Rem, 0μSv~10Sv, 0~109计数:0~109
γ计数灵敏度:在137 Cs γ500R/h 以下无响应。

4.质量控制性能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
表4-1 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
5.质量控制性能检测操作方法
5.1. 加速器医用X 线辐射源检测
5.1.1.穿透性
5.1.1.1 剂量比:(D20/D10)
取源皮距SSD=100cm,源至模体表面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 ,水模深度为20cm 和10cm 处吸收剂量,求出剂量比D20/D10。

5.1.1.2 组织模体比(TPR2010):
取源皮距SSD=100cm,源至探测器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 ,辐射束指示于光野中心。

保持不变,电离室有效剂量点上方的水深分别为20cm 和10cm,测出相即为TPR2010。

TPR2010。

也可由剂量比(D20/D10)按式(1)计算TPR2010=2.189-1.308(D20/D10)+0.249(D20/D10)2
5.1.2, X线辐射野均整度
源皮距SSD 取为正常治疗距离,水下10cm 深度处与射线束轴垂直平面上,光野为10cm ×10cm,辐射轴指示位于光野中心。

电离室中心沿光野两个相互垂直的主轴及对角线移动,测出剂量分布,求出均整区。

5.1.3. X线辐射野对称性
测量方法同5.1.2 测量对称束任意两点的吸收剂量的比值。

5.1.4. X线剂量示值的重复性
源皮距SSD 取为正常治疗距离,源至模体表面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剂量计的电离室有效测量点放在束轴的校准深度上,圆柱形电离室的轴与射线束相互垂直(平板形电离室,入射平面与辐射束轴垂直)。

同样的辐射条件检测5-10次,则测量剂量示值的相对偏差表示。

5.1.5. X线剂量示值的线性
检测条件同5.1.4,选取临床上常用的剂量(率)一档,剂量监测系统预置值由100MU、200MU、300MU、400MU 4 个值。

测量每个预置值(以Ui)。

5.1.
6. X线剂量示值的误差
检测条件同4.1.4,选取临床上常用的剂量(率)一档,剂量监测系统示值为D′0 ,相对应的吸收剂量的实际值为D0,剂量值的误差用相对对偏差表示。

5.1.7. X线辐射野与光野的重合
源皮距SSD 取为正常治疗距离,源至模体表面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在校准深度上与垂直于射线束轴的平面,为参考点平面。

在参考平面上做正方形,其中心为射线束参考点平面交点,其各边与水模表面光野相应边平行。

设光野在参考点平面上为ABCD,光野为10cm×10cm,主轴为GH 和EF,中心为0。

电离室中心沿GH 和EF 移动,分别测出最大剂量率50%的点分别为E/,F/,G/,和H/。

以止4 点做出各边与ABCD 对应边相平行的正方形A/B/C/D/,即为辐射野。

5.1.8. X射线吸收剂量
吸收剂量的测量和计算公式
1)源皮距SSD 取为正常治疗距离,水模表面光野为10cm×10cm,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在射
线束轴上距水模表面的深度为校准深度。

电离室的轴与射线束轴垂直。

在有效测量点处的水的吸收剂量DW(Gy)
计算公式见JJG589-2008 第9 页
2)校准深度和水对空气阻止本领比SW.hiR
对医用加速器X 辐射源的吸收剂量做校准时,校准深度和水对空气阻止本领比随辐射质的变化见(JJG589-2008 第9 页表5)
5.2. 医用加速器电子束辐射源检测
5.2.1 探头:电子专用探头。

5.2.2.深度剂量特性:取源皮距SSD=100cm,源至模体表面距离照射野为10cm×10cm ,体模置于辐射束轴50%-100%剂量尝试的两个点上,将没得的吸收剂量与标称值相比。

5.2.3 电子辐射深度剂量特性:方法同3.2.1,测试点在100%和30%-80%剂量深度处,三档标称能量,连续两次测试应能覆盖临床所需的标称能量。

5.2.4 电子辐射穿透性的稳定性:同3.2.2 一档标称能量值。

5.2.5 电子辐射野的均整度、电子辐射野的对称性:同5.1.2
6.注意事项
1)、检测过程中做好检测人员防护。

2)、仪器应存于干燥仓库内,其环境温度为10~30℃,相对湿度不超过65%,且勿与酸碱或其他散发腐蚀性性气体存放在一起。

3)、仪器按说明术规定操作,仪器出现非人为故障,由制造厂负责修理。

7.检测技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医用电子加速器辐射源(JJG589-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