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利己主义道德观

合集下载

利己主义者演讲稿范文

利己主义者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大家可能都不愿意面对的话题——利己主义者。

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利己主义者似乎无处不在。

今天,我就要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出:利己主义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利己主义者的定义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利己主义者。

利己主义者是指那些以个人利益为最高准则,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的人。

他们追求个人成功、财富和地位,往往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二、利己主义者的存在原因1. 社会竞争加剧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人们不得不关注自己的利益,从而产生了利己主义者。

2. 价值观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

有些人追求个人利益,有些人注重集体利益,这就导致了利己主义者的产生。

3. 利益驱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往往会选择利己主义。

毕竟,谁不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呢?三、利己主义者的利弊1. 利益(1)个人成长:利己主义者往往注重个人发展,通过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

(2)创新精神: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利己主义者会不断寻求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2. 弊端(1)道德沦丧:利己主义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往往会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

(2)社会矛盾:过度追求个人利益,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

四、如何应对利己主义者1.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集体利益,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

2. 强化道德教育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抵制利己主义。

3. 完善法律法规我们要完善法律法规,对利己主义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结语总之,利己主义者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他们,也不能任其泛滥。

我们要正视利己主义,合理引导,使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

利己/利他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1.利他主义,利己主义简介利他主义(altruism)或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是指那些靠牺牲自身生存和生殖而增加其他个体生存机会和生殖成功率的行为。

有些是表现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基因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彻底的利他行为,即表现型和基因型均是利他的。

利他主义是伦理学的一种学说。

一般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

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孔德首先把这个概念引进道德理论,并以它作为他的伦理学体系的基础。

以后又为英国的斯宾塞等所采用。

孔德认为,人类既有利己的冲动,又有利他的冲动。

所谓道德,就是使前者从属于后者。

又说,利他又必然以利己为基础。

利他主义,只局限于超阶级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回避了道德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没有也不可能规定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因此,利他主义实质上仍然是从利己主义出发的资产阶级道德理论。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已经包含并远远超过了利他主义的道德内涵,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再使用利他主义的概念。

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

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

利己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ego,意为“我”。

利己主义思想产生于私有制社会,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先秦时期(前21世纪~前221年)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主张,是古代利己主义思利己主义想的典型。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利己主义被发展成为一种系统完整的道德学说。

资产阶级的思想家T.霍布斯、B.孟德维尔、C.A.爱尔维修等人,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几千年来剥削阶级信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德观念,看作是人的不变的利己本性,并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

2.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关系利他主义包括仁爱利他主义和利己利他主义,仁爱的利他主义和利己的利他主义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道德原则,它们强调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利益的和谐一致,人和人之间的普遍同情和相爱,掩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对立,否定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演讲稿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演讲稿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深刻的话题——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即以他人利益为先的道德观念,强调个体应该为社会整体利益而奉献自己。

而利己主义,则是以自身利益为先的价值观,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两种价值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也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选择。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利己主义。

在现代社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屡见不鲜。

人们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不顾他人感受,甚至不顾社会公共利益。

这种利己主义的行为往往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和谐,让社会陷入利益争夺的恶性循环之中。

而且,只注重个人利益的追求,往往会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社会的冷漠。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更应该考虑到长远的社会利益和整体的福祉。

而利他主义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人在路上帮助老人过马路、有人在公共场所让座给需要的人、有人义务参加社区活动等等。

这些都是利他主义的具体体现。

利他主义者以他人利益为先,乐于助人,关心社会大众,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们的行为不仅带给他人温暖和帮助,也为社会增添了正能量。

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多地秉持利他主义的精神。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等等。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心怀利他主义的精神,才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社会。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利他主义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谢谢大家!。

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

利益的活动,实际上也是从利己出发的。人们只要按照这种“合理”理解
的自己利益去组织社会,个人利益就可以和社会公共利益协调起来。
2.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也认为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只能是 为了自我,认为社会和他人对自己利轻害重。 一个人只要生活于社会和他人乊中,便不能 不失去自由、听任他人摆布,从而所造就的 便是他人为自己选择的自我,便是没有独特 个性的、非本己的、非本真的自我;而不是 自己为自己选择的自我,不是具有独特个性 的、本己的、本真的自我:他人和社会是自 我发生异化的根源。
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
1.合理利己主义
合理利己主义是一种把“为己利他”奉为 评价人们行为善恶唯一准则的道德总原则的 理论。这种伦理观成熟于十八、十九世纪, 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巴哈、车尔尼雪 夫斯基是其公认的代表。
1.合理利己主义
在人性上,认为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只能利 己,却又不可能依靠自己单独实现,而只有 依靠社会通过利他手段才能实现;在道德目 的上认为,道德目的完全是他律的,全在于 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在善恶原则上认为,就 其利己目的而言,以利人手段实现,便是善; 如以害人手段实现,便是恶。
3.二者的异同
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虽然互相反对,但 从根本上说完全一致,都同样与利他主义对 立而以利己为行为的惟一目的、出发点和最 终归宿,因而便都属于利己主义。
二者的真正分歧,不过在于以什么为实现 利己目的的手段:合理利己主义主张以利他 为手段,倡导为己利他,显然符合人的社会 本性,是合乎情理、合乎理性、合乎理智的, 因此才叫做合理利己主义;而个人主义却主 张既不利人又不损人地单纯利己,显然违背 人的社会本性,是不合情理、不合理性、不 合理智的,是非理性的,是不合理利己主义。

安·兰德 客观主义哲学

安·兰德 客观主义哲学

安·兰德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

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她同时也写下了《源泉》(The Fountainhead)、《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等数本畅销的小说。

她的哲学和小说里强调个人主义的概念、理性的利己主义(“理性的私利”)、以及彻底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

她相信人们必须透过理性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和行动;个人有绝对权利只为他自己的利益而活,无须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但也不可强迫他人替自己牺牲;没有任何人有权利透过暴力或诈骗夺取他人的财产、或是透过暴力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他人。

她的政治理念可以被形容为小政府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虽然她从来没有使用第一个称呼自称过、而且相当厌恶第二个称呼。

兰德的小说所要表达的目标是要展示她理想中的英雄:一个因为其能力和独立性格而与社会产生冲突的人,但却依然奋斗不懈朝他的理想迈进。

她也接触了尼采的哲学理念,极为欣赏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里所表达的,对信奉利己主义、并反对利他主义的独立个人的英雄式崇拜。

但后来在她接触了更多尼采的作品、发现他的哲学中心是“力量即为真理”后,便相当厌恶他的哲学观。

作品:《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作为一部乌托邦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描绘了一个由自私而精明的商人、科学家、艺术家等社会精英组成的世外桃源,有着田园诗般的诗意和现实社会中的欲望的满足。

在这里,维系着一切的不是道德而是金钱,金钱被视作为崇拜的偶像,是自由交换和公平正义的象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创造者和思考者。

小说结尾,由于强者罢工、抛弃了弱者,世界陷入了无边的黑暗,而乌托邦里则是一片和谐幸福。

同时,兰德借书中主人公约翰·高尔特之口来说明了她的客观主义哲学。

书的主题讲述人类的自由意志在生活和社会中起的作用。

兰德认为,自由思考、创造力和发明能力是维持这个世界运转的动力。

书中兰德展示了如果人类丧失了自由意志,世界将无法前进,文明也将毁灭。

合理利己主义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合理性

合理利己主义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合理性
礼后 , 逐渐 开 始懂 得 应该 从 长 远 目标 出发 , 衡 利 权 弊 , 公共事 务机 构产生 之后 , 在 人类 也从 此进入 文 明 社 会 。可 以这 么说 , 他首 先承认 了人 天然 的利 己心 ,
然后认 可 了人 的理性 存 在 , 将 人类 的利 己心 置于 并
形态 的控制下 , 种抵 制 与批 判 的合 法 性 显得 不 容 这
利益 的生 活 , 没 有 抛 开 利 益 而 独 立 产 生 的 道德 。 更
不同角度 , 为合理利 己主义道德观提供 了理论支撑 。
合 理利 己主义 的基 本 观 点是 , 人性 的 自利倾 向决 定
了每个 人的行 为 目的 , 从根 本 上来说 是利 己 , 但人 又 是 社会性 的动物 , 可 能 依靠 损 害他 人 与社 会 的利 不

合 理利 己主义 的 由来
合理 利 己主义 发 端 于十 七世 纪 的欧洲 大 陆 , 成 熟 于 十八 九世纪 , 以霍 布 斯 、 尔维 修 、 爱 费尔 巴哈 等
人 为代表 。休谟 、 密 、 斯 以及边 沁和穆 勒都从 人性 的
的对 立 , 以至 于人 与社 会 之间 的对立 , 都最 终 由利益 所 引起 , 都是 一种 利 益 的对 立 。利 益 原 则 既符 合人 类 的生 存经验 , 符合 人 类 生 存 的需 要 。没有 离 开 也
益来实现 自己的利益 , 而只有依靠社会通过 利他手 段才 能实现 。因此 , 尔 巴赫将 合理 利 己主 义 的理 霍
论概括 为一 句 名 言 : 德 行 不 过 是 一 种 用 别 人 的福 “ 利来使 自己成 为幸 福 的艺术 ” 。】
如果有 , 那也是虚假的道德, 而虚假的道德又恰恰不 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实际的约束力。尽管爱尔维修强 调人趋乐避苦 的自然本性 , 但他也意识到, 任何个人

自私能否有“德性”?——读《自私的德性》有感

自私能否有“德性”?——读《自私的德性》有感

自私能否有“德性”?——读《自私的德性》有感摘要:《自私的德性》集中体现了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之一的安·兰德的思想。

它宣传的是个人主义、理性利己主义道德观,安·兰德本人称之为客观主义伦理学,其核心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赞美自私的“德性”。

这种自私的“德性”是建立在她所谓的“理性”基础之上的。

本文认为,她所说的“理性”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所谓自私的“德性”也是不可能成立的。

关键词:自私德性理性Past is selfish has “the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Reads“Selfish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to have feelingXu LianmeiAbstract:“Selfish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concentrates has manifested of a peaceful · Rander s the American present ag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thinkers thought.It propagandizes is the individualism,the rational egotism moraloutlook,peaceful · Rander called it the objectivism ethics,its core thought summarizes with a speech is praises “the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selfishly.This kind selfish “the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is the establishment in her so called “the rationality” above the foundation.This article believed,she said “the rationality” is not impossible to exist in the reality,therefore so called selfish “the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also is not impossible to be established.Keywords:Selfish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Rationality【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115-02 安·兰德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之一,在美国,她的作品销量仅次于《圣经》。

利己主义名词解释

利己主义名词解释

利己主义名词解释利己主义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和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类别来解释一些与利己主义相关的名词。

一、哲学1. 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个人的利益应该是最重要的。

这种观点通常与道德和伦理问题有关。

利己主义者认为,个人应该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2.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行为的价值应该根据其对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贡献来衡量。

这种观点与利己主义有些相似,但它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经济学1. 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认为市场应该自由运作,而政府的干预应该最小化。

这种经济体系通常与利己主义有关,因为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利益。

2. 利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是一种经济学概念,指企业应该追求最大的利润。

这种概念与利己主义有些相似,因为它强调个人或组织的自我利益。

三、政治学1.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认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应该得到保障。

这种政治哲学通常与利己主义有关,因为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利益。

2. 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认为社会应该像自然界一样竞争和进化。

这种政治哲学与利己主义有些相似,因为它强调个人的竞争和自我利益。

四、心理学1. 利己主义心理学利己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就是自私的。

这种理论与利己主义有些相似,因为它强调个人的自我利益。

2. 利他主义心理学利他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就是关心他人的。

这种理论与利己主义相反,因为它强调个人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总结利己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和行为。

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都有与利己主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利己主义的本质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兰德哲学:理性的利己主义道德观
我发誓,以我的生命以及对它的热爱,我永远不会为他人而活,也不会要求他人为我而活。

要说“我爱你”,首先必须能够说出那个“我”字。

人世间首要的权利就是自我的权利,首要的使命就是对自己尽职尽责,首要的道德戒律就是决不将自己的目标强加在那个叫做“他人”的人的身上。

唯一合理的理解是当有牺牲,必有人获得牺牲品。

当有服务,必有人享受服务。

和你谈牺牲的人正是在和你谈奴隶和主子,而他正准备当那个主子。

问题不是谁能允许我,而是谁能阻止我。

成就你的幸福是你生命的唯一道德目的,而幸福——没有痛苦或盲目的自我放纵——是你为人诚实正直的证明,因为那是你对实现你的价值的渴望的证明。

问问自己:天堂和高尚的梦想应该是在坟墓里等待我们——还是在我们这里,就是现在,在这个地球上。

个人权利是使社会服从道德法则的唯一手段。

真相不是为所有人,只是为那些寻求它的人而存在的。

对于个人而言,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将自身的道德自主性屈从于他人。

真诚来自敢于向现实说“是”,勇气来自敢于向错误说“不”。

别人的需求不能成为你个人生活的道德负担,更不是你存在的道德前提。

利他主义的理论根源是对有能力的人的嫉恨和仇视心理。

如果大家愿意,那么我们携手共进。

如果渴望独处,那么我们独自上路。

因为在精神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个人。

如果你清楚现实不是你的敌人,真理和知识对你和你的生活都很重要,那么你越是热情洋溢地投入思考,你所得到的结论就越是正确,也越接近真理。

显然没有什么力量能让思想缄默,但只有武力可以长期助长荒谬理论不可挑战的地位。

承担个人行为的责任本来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但许多人却选择了逃避。

他们认为义务论中那些自发的、浅薄的、不经过思考的道德比较安全可靠——他们终究会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异,但往往知道的时候都太迟了。

一切适合理性生命存在的即是善,毁灭它的即是恶。

理性与自由互为充要条件,不可分离。

一个人是理性的,他必然自由;一个人自由了,他必然是理性的。

没有任何人有权利通过暴力或诈骗夺取他人的财产,或是通过暴力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人。

如果你在自由市场中犯了错误,就应该破产,这是自由市场的自然规则。

你有失败的自由,你不应该倚仗政府帮助你。

因为你应该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到底。

这是美国非常古老也非常流行的资本主义信条。

钱只是一种工具:它会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但不会替你开车。

道德的目的要教会你的,不是痛苦和死亡,而是尽情享受自我和生活。

每种争议都分成两派:一派是正确的,另一派是错误的,但中间派永远是邪恶的。

地球上最少的少数派是个人。

那些否认个人权利的人不能自称是少数派的捍卫者。

人类是真正的英雄:以幸福作为自己生活的道德准则,以实质成就作为自己最高贵的行动,以理性思考作为自己唯一的主宰。

创造是一己的私事,是天赋权利,维护创造也是尊重天赋个人的权利。

要么自由,要么死。

世界上没有任何靠得住的权威,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任何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就是他对于自己的认知。

法律之于国家犹如思想之于个人。

当人类抛弃理性时,人与人将无法相处,只剩下赤裸裸的暴力可以依托。

就现实而言,只有极少数人为捍卫真理而亡,却有千百万人因屈从谬误而亡。

追求生命和逃避死亡可不一样。

我们不要误解别人,因此也不要误解自己。

真正的选择不应该在自我牺牲和支配他人之间进行,而在于选择独立还是依赖,选择创造者的准则还是二手货的准则。

自我主义者并不为自己牺牲他人,他并不通过别人来发挥作用。

他不为他人而存在,也不要求他人为他而存在。

——这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兄弟情谊和相互尊重的形式。

文明就是朝着一个“个人”的社会前进的过程,野蛮人存在都是公开的,受制于他所在部落的约束,文明就是将个人从集体中解救出来的过程。

人类的堕落只有一种形式——没有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