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逻辑学导论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2018年版逻辑学导论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2018年版逻辑学导论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对于一个好的演绎论证,所有前提均真而结论为假是()的。(分)分

A、

不知道

B、

可能

C、

不可能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

()是指必定有真假的语法正确的字符串。(分)

A、

语句

B、

命题

C、

陈述

D、

推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3

从存在观点看,三段论的四个格共有()个有效式。(分)分

A、

8

B、

16

C、

24

D、

48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

作为过程的论证就是()所关注的对象。(分)

A、

分析学

B、

论辩术

C、

修辞学

D、

辩证法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5

复合命题论证是指前提或结论中至少有()个符合命题的论证。(分)

A、

一个

B、

三个

C、

五个

D、

六个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6

蕴涵关系只有从()来看才是成立的。(分)

A、

条件

B、

结论

C、

存在观点

D、

推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7

如果论证的所有前提同时为真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个论证的前提就是()的。(分)分

A、

一致

B、

不一致

C、

可接受

D、

不可接受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8

论证的三重功能不包括()。(分)

A、

证成

B、

反驳

C、

说服

D、

推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9

以下不属于前提标识词的是()。(分)分

A、

B、

因为

C、

鉴于

D、

所以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0

金岳霖的著作不包括()。(分)

A、

《逻辑》

B、

《论道》

C、

《中国哲学史》

D、

《知识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1

对当方阵向我们展示了具有相同主项和相同谓项的两个直言命题之间的()种可能的逻辑关

系。(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2

真值函项等值又被称为()。(分)

A、

函项等值

B、

真值表

C、

逻辑等值

D、

真值函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3

()结构又可称为串行结构或线性结构。(分)分

A、

并行结构

B、

中间结构

C、

序列结构

D、

发散结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4

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分)

A、

芝诺

B、

塞内卡

C、

奥勒留

D、

泰勒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5

亚里士多德的论证评价标准不包括()。(分)分

A、

分析标准

B、

修辞标准

C、

逻辑标准

D、

论辩标准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6

()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分)分

A、

柏拉图

B、

奥古斯丁

C、

亚里士多德

D、

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7

()允许我们从所有情形推导出特殊情形。(分)分

A、

全称例示规则

B、

全称命题

C、

真值表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18

在中国哲学教科书中,谬误通常被视为()的对立面。(分)分

A、

错误

B、

差错

C、

悖论

D、

真理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9

西塞罗是()的修辞学家。(分)

A、

古希腊

B、

古埃及

C、

古罗马

D、

古印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0

不相干结论谬误的情形不包括()。(分)分

A、

法庭悖论

B、

转移论题

C、

偷换论题

D、

稻草人谬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21

弥尔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分)

A、

十七世纪

B、

十八世纪

C、

十九世纪

D、

二十世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2

一个论证是可靠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所有前提都是真的,二是()。(分)分

A、

所有结论都是真的

B、

部分结论是真的

C、

论证形式是有效的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3

()是指一个论证有效性的形式证明。(分)

A、

文恩图检验

B、

形式演绎

C、

三段论

D、

逻辑验算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24

论证识别的核心内容是()。(分)

A、

论证目的识别

B、

论证者的识别

C、

前提与结论的识别

D、

目标听众的识别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5

用欧拉图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种情况。(分)分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6

要检验一个命题是否蕴涵另一个命题,需要把第一个命题当做前提,而把另一个命题的否定

命题当做另一个(),然后看看它能否推导出矛盾式。(分)

A、

矛盾

B、

命题

C、

结论

D、

前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7

()是指相对于证据来讲两个事实或事件都为真的概率。(分)

A、

否定律

B、

析取律

C、

肯定律

D、

合取律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8

()是指相对于证据,两个事实或事件至少有一个为真的概率。(分)分

A、

否定律

B、

析取律

C、

肯定律

D、

合取律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29

联结词“析取”通常用“()”来表达。(分)

A、

如果

B、

并且

C、

或者

D、

而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30

《论辩篇》的作者是()。(分)

A、

泰勒斯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黑格尔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31

复合命题的逻辑联结词包括()。(分)分

A、

合取和析取

B、

蕴涵和等值

C、

否定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32

诉诸情感论证的类型不包括()。(分)分

A、

诉诸公众论证

B、

诉诸威力论证

C、

不适当权威论证

D、

诉诸怜悯论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33

直言命题的类型不包括()。(分)

A、

全称肯定命题

B、

特称肯定命题

C、

全称逆否命题

D、

特称否定命题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34

逻辑系统的四大定理不包括()。(分)分

A、

B、

有效性定理

C、

可靠性定理

D、

不完全性定理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35

标志词“如果”后面的命题被称为()。(分)

A、

前提

B、

条件

C、

结论

D、

前件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36

收敛结构又称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分别独立支持同一结论的结构。(分)分

A、

序列结构

简单结构

C、

同一结构

D、

并行结构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37

在具体进行例示时,必须注意不要混合使用或用完证明中有用的()。(分)分

A、

字母

B、

数字

C、

联词

D、

量词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8

因果假设的最早提出者是()。(分)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奥古斯丁

D、

培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39

诉诸权威谬误的通常表现形式包括()。(分)

A、

滥用权威

B、

不相干权威

C、

有问题的权威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40

在汉语中,联结词“合取”又被称为()。(分)分

A、

析取

B、

条件

C、

联言

D、

联合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1

语言学的维度不包括()。(分)

A、

语义

B、

语法

C、

语气

D、

语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2

在汉语中,联结词()又被称为“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或“充要条件假言”。(分)分

A、

合取

B、

析取

C、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概念与语句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当p才q,”“p→q”均真,则()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可靠(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2018超星逻辑学导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1“所有的广东人是中国人”中“所有”是()。(1.0分)1.0 分 A、 联项 B、 主项 C、 量词 D、 谓项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论证通常包含的层面包括()。(1.0分)1.0 分 A、 作为结果的论证 B、 作为程序的论证 C、 作为过程的论证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1.0分)1.0 分 A、 芝诺 B、 塞内卡 C、 奥勒留 D、 泰勒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违背规则“前提与结论必须是相干”的谬误不包括()。(1.0分)1.0 分A、 稻草人谬误 B、 人身攻击谬误 C、 合成谬误 D、 非黑即白谬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对当方阵向我们展示了具有相同主项和相同谓项的两个直言命题之间的()种可能的逻辑关系。(1.0分)1.0 分 A、 三 B、 四 C、 六 D、 九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是()。(1.0分)1.0 分 A、 慧能 B、 仓央嘉措 C、 宗喀巴 D、 达赖喇嘛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关于直言命题,我们能够进行的运算包括()。(1.0分)1.0 分 A、 换位法 B、 换质法 C、 对换法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在归纳论证中,结论被确证或反驳只是诉诸于()的。(1.0分)1.0 分 A、 前提本身 B、 结论本身 C、 真值表 D、 感觉经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9在具体进行例示时,应注意全称例示和存在例示都必须总是涉及到管辖了这个命题其他部分的()。(1.0分)1.0 分 A、 联词 B、 名词 C、 量词 D、 介词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是指必定有真假的语法正确的字符串。(1.0分)1.0 分 A、 语句 B、 命题 C、 陈述 D、 推论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是针对人的论证的一种滥用形式。(1.0分)1.0 分 A、 稻草人谬误 B、 法庭悖论 C、 人身攻击谬误 D、 非黑即白谬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2支持谬误的情形不包括()。(1.0分)1.0 分 A、 演绎无效 B、 合成谬误 C、 偷换论题 D、 分解谬误

逻辑学导论 考试 答案 2020年

逻辑学导论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 1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较短命题作为其自身的一部分的命题称为()。 A、分析命题 B、否定命题 C、复合命题 D、全称命题 2论证的三重功能不包括()。 A、证成 B、反驳 C、说服 D、推论 3一组不一致的前提()推导出不一致的结论。 A、可能 B、不会 C、不确定 D、必然 4一个论证是好的,必须满足()。 A、所有前提都必须是真的 B、前提与结论必须是相干的 C、所有前提加起来必须给结论提供足够支持 D、以上都对

5“问:铁为什么能压延?答:因为铁有压延的特性。”属于()。 A、直接循环论证 B、间接循环论证 C、相干谬误 D、支持谬误 6以下不属于弥尔五法的是()。 A、契合法 B、求同法 C、比较法 D、求异法 7在具体进行例示时,必须注意不要混合使用或用完证明中有用的()。 A、字母 B、数字 C、联词 D、量词 8“一方对立场的抨击必须与另一方却是已提出的立场有关”。这是批判性讨论规则中的()。 A、责任规则 B、立场规则 C、举证规则 D、自由规则 9非形式逻辑标准的一个论证是好的,当且仅当()成立。

A、前提对结论提供了足够支持 B、前提与结论相干 C、所有前提均可接受 D、以上均是 10并行结构又称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分别独立支持统一结论的结构。 A、收敛结构 B、同一结构 C、简单结构 D、序列结构 11当命题断言了主项或谓项所指称的类的每一成员时,我们就说这个词项是()。 A、真的 B、假的 C、不周延的 D、周延的 12()被誉为古印度的医学百科全书。 A、《摩诃婆罗多》 B、《薄伽梵歌》 C、《阇罗迦本集》 D、《吠陀经》 13三段论“有些结构主义者是形式主义者;所有形式主义者都不是实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法律 逻 辑 学》 期 末考 试试 卷 1.“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 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 ,逻辑变项是_ _________ 。 2.驳倒对方的论据和 _ ________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3.当SAP 与SIP 两种判断都假时,S 与P 的外延具有___________ 关系。 4.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_ 的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____ __ 由假推真,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真实性的方法。 5.与“张三和李四都不是罪犯”相矛盾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 。 6.“附加刑”可概括为_____ __。 7.“这个村庄没有一个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是性质判断中的______ 判断。 8.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甲是法官而不是党员”为假,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真。 9.“某单位发现,半年内有四次重要的内容被泄露,经调查,把这七次会议参加者的名单全部加以对照,结果发现,凡是有王某参加的四次会议,内容均被泄露,而他未参加的三次会议,内容均未被泄露。其他人员没有和王某相同的情况。调查人员由此断定:王某是四次会议内容的泄密者。”这里调查人员运用了穆勒五法中的 法。(4分) A 或者 B ”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 当“p →q ”、“p →q ”与“p →q ”均为真时,p 、q 取值应为( )。 A.都真 B. p 真q 假 C. p 假q 真 D.都假 3. “甲班所有同学都学法律逻辑”和“甲班有的同学不学法律逻辑”这两个判断,具有(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4. 根据不同的标准,“非法组织”这个概念可以归类于( ) A.单独概念 集合概念 正概念 B.单独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C.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 负概念 D.普遍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5. 已知“甲班有的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真,可以推出( )。 A. “甲班所有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B.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真 C.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D. “甲班所有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6. A 与B 是交叉关系,B 和C 也是交叉关系,则A 与C 之间不可能( ). A.可能是全异关系 B.可能是真包含关系 C.必然是交叉关系 D.可能是全同关系 7. 下列各题中,限制和概括均正确的是( )。 A.将“共产党”限制为“共产党员”,概括为“政党” B.将“违法行为”限制为“犯罪行为”,概括为“受贿” C.将“故意犯罪”限制为“正当防卫”,概括为“犯罪” D.将“大学生”限制为“文科大学生”,概括为“学生” 8. 以“只有受贿,才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其另一前提可以是( )。 A. 未受贿 B.未犯法 C. 受贿 D.并没有犯法 9.“中国的法官是公平断案的”中的“中国的法官”这个概念与“公平断案的”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关系。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反对 10. 若“A 可以分为B 、C 、D ”是一正确的划分,则B 与D 的外延可以是(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交叉关系 ) 并不是说甲可能不懂刑法 C.并非甲不可能懂刑法 D.并非甲不必然不懂刑法 2. 与“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等值的判断是( )。 A .你来,他也来 B .或者你不来,或者他来 C .并非只有你不来,他才来 D .只有你来,他才来 16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8逻辑学导论课后练习

逻辑学是什么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逻辑系统四大定理。 ?A、不完全性定理 ?B、有效性定理 ?C、可靠性定理 ?D、一致性定理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逻辑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布劳威尔 ?B、哥德尔 ?C、希尔伯特 ?D、罗素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直觉主义不属于数学四大流派。()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数学哲学是逻辑学的研究范畴。()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逻辑与法律:普罗泰戈拉悖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根据维基百科定义,古代逻辑的发源地不包括()。 ?A、希腊

?C、波斯 ?D、中国 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 2 【单选题】()是一个从已确定断言产生出新断言的过程。 ?A、论断 ?B、结论 ?C、辩论 ?D、推论 我的答案:D 得分:33.3分 3 【判断题】“法庭悖论”属于逻辑学中经典的二难推理的应用。()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逻辑学的功能和研究范围已完成成绩:83.35分1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所谓日常论证评价的“三重奏”不包含()。 ?A、分析方法 ?B、推理方法 ?C、论证方法 ?D、修辞方法 我的答案:B 得分:33.3分 2 【多选题】以下属于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的有()。 ?A、塞内卡

?C、奥勒留 ?D、芝诺 我的答案:BCD 得分 3 【判断题】马克思认为苏格拉底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认识“非西方逻辑”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被誉为古印度的医学百科全书。 ?A、《摩诃婆罗多》 ?B、《薄伽梵歌》 ?C、《阇罗迦本集》 ?D、《吠陀经》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小乘佛教始于()。 ?A、印度 ?B、日本 ?C、西藏 ?D、斯里兰卡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白马寺建于唐朝,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 我的答案:×得分: 4

普通逻辑学试题(附答案)

2002年上半年期末考试《普通逻辑学》试题 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当p才q,”“p→q”均真,则()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1)(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 (2)(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可靠 (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三、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8逻辑学导论课后练习

逻辑学就是什么已完成成绩: 100、0分1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逻辑系统四大定理。 ?A、不完全性定理 ?B、有效性定理 ?C、可靠性定理 ?D、一致性定理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逻辑主义的代表人物就是()。 ?A、布劳威尔 ?B、哥德尔 ?C、希尔伯特 ?D、罗素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直觉主义不属于数学四大流派。()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数学哲学就是逻辑学的研究范畴。()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逻辑与法律:普罗泰戈拉悖论已完成成绩: 100、0分1 【单选题】根据维基百科定义,古代逻辑的发源地不包括()。 ?A、希腊 ?B、印度 ?C、波斯 ?D、中国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就是一个从已确定断言产生出新断言的过程。 ?A、论断 ?B、结论 ?C、辩论 ?D、推论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法庭悖论”属于逻辑学中经典的二难推理的应用。() 我的答案:√得分: 33、4分 逻辑学的功能与研究范围已完成成绩: 83、35分 1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所谓日常论证评价的“三重奏”不包含()。

?A、分析方法 ?B、推理方法 ?C、论证方法 ?D、修辞方法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多选题】以下属于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的有()。 ?A、塞内卡 ?B、泰勒斯 ?C、奥勒留 ?D、芝诺 我的答案:BCD 得分 3 【判断题】马克思认为苏格拉底就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我的答案:×得分: 33、4分 认识“非西方逻辑”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被誉为古印度的医学百科全书。 ?A、《摩诃婆罗多》 ?B、《薄伽梵歌》 ?C、《阇罗迦本集》 ?D、《吠陀经》

《逻辑学导论》(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通识课程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一.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小题3分,其中判断1分,理由2分,合计30分) ()1.凡无机物都不是生物,所以,有的生物是有机物。 答:错误,此三段论为省略三段论,前提中有一否定,违反三段论规则“前提中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 ()2.马季不是京剧演员,所以,相声演员都不是京剧演员 答:错误,此三段论为省略三段论,小项“相声演员”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 ()3.从“小王必然来赴宴”为真,可以推出“小王可能不来赴宴”为假。 答:正确,从必然P真,可以推出可能非P假。 ()4.美国某州的法律允许同性恋者结婚,这表明,当地政府提倡同性恋。 答:错误,“提倡”相当于“应当”,从允许P真推不出应当P真。 ()5.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A没有深入生活,所以A写不出好作品。 答:正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6.文学作品可以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等。 答:错误,此划分违反“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的规则,犯了“标准不同一”的错误。 或者,此划分违反“划分报得子项必须相互排斥”犯了“子项相容”的错误。 ()7.某广告说“95%的人脸上长了螨虫”。这个命题很容易驳倒,因为我就没长。 答:错误,特称肯定判断只能用全称否定判断来反驳。 ()8.如果X能为6整除,则它能为2整除,Y不能为2整除,则Y不能为6整除。 答:正确,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后件就是前件的必要条件,所以,非Q则非P。 ()9.任何A、E、I、O判断之间都具有对当关系。 答:错误,只有同素材的A、E、I、O判断之间才具有对当关系 ()10.金属都能导电,所以,纸不是金属。 答:正确,此三段论为省略三段论,补充小前提“纸不能导电”,符合第二格规则。

逻辑学期末复习题(东莞理工学院卓越班)

逻辑学复习题 (仅作复习参考使用,不可照搬、照抄、照转,要灵活运用、真正领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之一:1.如果两个直言命题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同,则这两个直言命题() (A)可同真,可同假(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D)不同真,不同假 2.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B)语言表达形式 (C)逻辑常项(D)逻辑变项 3.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命题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它们()(A)常项和变项都相同(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 (C)常项和变项都不同(D)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4.若A蕴涵B,则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A)A真且B真(B)A真但B假 (C)A假但B真(D)A假且B假 5.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_______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6.如果A是一个正概念,B是一个负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A)必定是矛盾关系(B)必定不是矛盾关系 (C)可能不是矛盾关系(D)不可能是矛盾关系 7."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和共同犯罪"这一划分犯了_______的错误。 ()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交叉(D)同语反复 8.下列公式中,恰当地表达了A与E的真假关系的是() (A)A∨E (B)A E (C)A∨ E (D)A E 9."命题p与命题q是矛盾的"这一命题属_________命题。()(A)直言(B)关系(C)联言(D)负 10."p"q"与"p q"具有() (A)等值(B)可同真不可同假 (C)矛盾(D)不可同真可同假 11."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个直言命题是___________命题。()(A)全称肯定(B)特称肯定 (C)单称肯定(D)或全称肯定或特称肯定 12."王勇是学法律的"与"王勇不是学法律的"之间的关系是()(A)反对关系(B)下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D)矛盾关系 13."北京在上海的北面"和"北京和上海都是大城市"这两个命题() (A)两个都是关系命题(B)两个都是直言命题 (C)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是联言命题 (D)前者是联言命题,后者是关系命题

普通逻辑学试题(逻辑学考试)

《普通逻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各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________;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________。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________、SIP________、SOP________。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________。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这个三段论是( )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p才q,""p^q","p->q"均真,则( ) (1)p真q真(2)p假q真(3)p真q假(4)非p真非q 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 (1)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 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 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部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部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 (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 (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

读《逻辑学导论》有感 逻辑学是研究概念、命题和推理的,特别是研究思维形式,并揭示与之有关的思维规律及思维方法的。而要进行思维活动,就离不开运用概念、命题和推理;正确运用思维形式,遵守思维规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正确地进行思维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可以说,凡是在有思维活动的地方,就会有逻辑学的作用。所以,我选择了逻辑学来学习。人们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正确地进行思维活动,而逻辑学正是为人们正确地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规范。由于逻辑形式、规律和方法是贯穿于具体思维活动中的,许多人虽然没有专门学过逻辑,但在长期、反复的思维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也可以自发地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并自发地使自己的思维合乎逻辑。但是,仅仅靠自发是不能系统地掌握逻辑知识的。与自觉的逻辑思维相比,自发的逻辑思维往往是有欠缺的。特别是当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逻辑问题时,学过逻辑和没学过逻辑,逻辑学得好和学得不好就大不一样了。 而任何科学都是由概念、命题、推理组成的逻辑体系。列宁曾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科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也就是运用逻辑形式、规律和方法的过程。特别是在现代,逻辑学更是被直接应用于数学、语言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中,成为这些学科的必备的基础性研究手段。 总之,逻辑学对于认识事物、表达思想、开展论辩、进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作用。在各门知识中,逻辑学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本《逻辑学导论》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是逻辑和语言,演绎,和归纳。本书内容精妙详细,难以短时精读全书,以下仅述前两部分。 第一部分逻辑和语言 这部分内容是逻辑学的基础,所以我花了最多时间在这部分上面,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这部分内容里,我感觉到自己领悟的知识最多也是最实用的。 逻辑 逻辑学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们可以确认自己的一些天赋能力,并通过训练增强这些能力。正确推理的界定有着许多客观标准,而如果不了解这些标准,也就无法运用它们。所以,逻辑学的研究致力于阐释、说明与论证关于正确推论的各种原理,展示它们的效用,从而为人们更好地进行理性思考提供帮助。 任何论证都是命题构成的,命题是一种可以被肯定或否定的东西,也就是人们通常使用陈述句所断定的东西。命题是构成论证的部件。推论则指以一个或更多命题作为出发点,得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论证则是逻辑学所关心的主要对象。一个论证的结论,就是以论证中的其他命题为根据所得出的那个命题,而这些其他命题,即被肯定或假定为接受结论的根据或理由的命题,则是该论证的前提。 而对于论证的分析,通常有两种分析技法:一种是解析,即用清楚的语言和逻辑顺序表明论证中的命题:另一种是图示,用二维空间关系图展示论证的结构,能够在平面图上直观地显示论证的结构。两种技法都很有用的分析工具,运用这两种工具对论证进行分析,可以更彻底地理解论证前提与结论的关联,所以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最方便适用的一种。 这两种分析方法其实对我们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且不说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流常用到解析法,在我们做过的大大小小的练习题,考试题中,审题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这两种方法。更直观地举例说,像语文的阅读题,数学的证明题,我们都会运用到解析法和图示法。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样卷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试题样卷(A卷) 一、填空题(10分) 1、“如果有的科目考试不及格,那么他领不到毕业证。”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其中,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和。 2、在三段论第一格中,中项M分别是大前提的和小前提的。 3、根据有关推理规则,判断不能换位,不能换质位。 4、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具有关系的判断假。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青年应该奋发向上”两语句中,概念“青年”( ) A.都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2.对于A、B两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A、B两概念具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同一素材性质判断主要是指( )的两个性质判断。 A.判断联项分别相同 B.量项分别相同 C.主、谓项分别相同 D.判断的结构分别相同 4.若断定SAP和SEP都假,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5、“革命者就是从事革命活动的人”,这个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 E、定义含混 6.一个相容选言判断p∨q假,那么,一定为() A.p真q真 B.p真q假 C.p假q真 D.p假q假 7.“如果某行为是犯罪行为,则必是违法行为”,由此可知( ) A.如果某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则不是违法行为 B.如果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则不是犯罪行为 C.只有某行为是犯罪行为,才是违法行为 D.只有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才不是犯罪行为 8.只有发烧才是患肺炎,小红发烧,所以她一定是患了肺炎。以下各推理中与上述推理犯同样逻辑错误的是( ) A.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好,所以我一定有资格当三好生。 B.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有资格当三好生,所以我一定学习好。 C.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没资格当三好生,说明我学习不好。 D.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不好,因此我没资格当三好生 9.某司机违章,警察说:“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司机说:“我不同意。” 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各项中他必须同意( )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扣照,又不罚款。 D.如果不能做到既不扣照,又不罚款,那么就既扣照,又罚款。 10.“(p→q)∧(r→s)∧(┐q∨┐s)→(┐p∨┐r)”,这一推理式是() 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 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11、“有作案动机”和“有作案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C、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 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 12、“并非只要学好外语就能出国”与之等值的命题是() 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不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学好外语而不能出国 D、不学好外语也不能出国 13、(1)没有人不是自私的。(2)没有人是自私的。这两个命题() A、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B、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C、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14、以“如果甲、乙都不是木工,那么丙是木工”为一前提,若再增加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必然推出“乙是木 工”。() A、丙是木工 B、丙不是木工 C、甲不是木工 D、甲和丙都不是木工 15、“不可能所有的花都结果。”以下哪项断定的含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 A、可能所有的花都不结果 B、可能有的花不结果 C、可能有的花结果

《逻辑学导论》期末考试

《逻辑学导论》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萨伊姆·佩雷尔曼是()的著名逻辑学家、法哲学家。1.0 分 A、俄罗斯 B、德国 C、比利时 D、瑞士 我的答案:C 2不相干结论谬误的情形不包括()。1.0 分 A、法庭悖论 B、转移论题 C、偷换论题 D、稻草人谬误 我的答案:A 3一阶逻辑即是指()。1.0 分 A、概率逻辑 B、数值逻辑 C、图式逻辑 D、谓词逻辑 我的答案:D 4违背规则“所有前提都必须是真的”的谬误包括()。1.0 分 A、不一致谬误 B、前提虚假谬误 C、预期理由谬误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5()是指前提或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条件命题的论证。1.0 分

A、前提论证 B、结论论证 C、条件论证 D、命题论证 我的答案:C 6在具体进行例示时,必须注意不要混合使用或用完证明中有用的()。 1.0 分 A、字母 B、数字 C、联词 D、量词 我的答案:A 7再归纳逻辑中,所有前提真而结论()。1.0 分 A、可能真 B、必然真 C、必然假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A 8非形式逻辑标准的一个论证是好的需满足的条件是()。 1.0 分 A、所有前提均可接受 B、前提与结论相关 C、前提对结论提供了足够支持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9换质法的三个步骤或规则不包括()。1.0 分 A、改变命题的质 B、通常加上“非”来否定整个谓项 C、其余部分保持不变

D、改变命题的量 我的答案:D 10白马寺位于()。1.0 分 A、洛阳 B、西安 C、南京 D、北京 我的答案:A 11弥尔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1.0 分 A、十七世纪 B、十八世纪 C、十九世纪 D、二十世纪 我的答案:C 12()是指只有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的结构。1.0 分 A、序列结构 B、收敛结构 C、简单结构 D、发散结构 我的答案:C 13()是指或者总是为真或者总是为假的命题。1.0 分 A、经验命题 B、真假命题 C、必然命题 D、析取命题 我的答案:C 14根据传统逻辑学标准,论证评价的逻辑标准的类型包括演绎逻辑标准和()。 1.0 分

智慧树知到《逻辑学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逻辑学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A: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B: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答案: 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2、与“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具有共同形式结构的是 A:甲不出国而乙出国 B:将在于勇也在于谋 C:甲出国而乙不出国 D:将在于谋而不在于勇 答案: 甲不出国而乙出国 3、在司法审判制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判为有罪,也即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把有罪者判为无罪,也即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 A: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B:错放,只是放过了好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C:宁可错判,不可错放,是“左”的思想在司法界的反映 D: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高 答案: 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4、逻辑学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有三段论逻辑、模态逻辑等。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啊!祖国!”是一个命题。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第二章 1、“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一对陈述,其中的“及格”与“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A: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B:都是矛盾关系 C:都是反对关系 D: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 答案: 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2、把“《三国演义》”限制为“温酒斩华雄”,概括为“长篇历史小说”,则 A:概括正确,限制不正确 B:概括不正确,限制正确 C:概括、限制都正确 D:概括、限制都不正确 答案: 概括正确,限制不正确 3、“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来说明的。 A:先外延,后内涵 B:仅从内涵方面 C:仅从外延方面 D:先内涵,后外延

(完整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引论 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概念 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 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 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 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 (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

西南财经大学2009-2010年第二学期《逻辑学导论》期终考试A卷

期期终考试 《逻辑学导论》试题A卷 答卷说明: ①本试卷共7页,五个大题,满分100分。 ②本试卷为闭卷考试,120分钟完成 ③请将三、四、五题的答案写在试卷第一页的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________;一个性质判断 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________。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________。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________、SIP________、 SOP________。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________的 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 是________。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________。 7.逻辑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

8.思维的形式结构由逻辑变项和构成。 9. 如果SOP为假,则S与P的外延之间具有全同关系和关系。 10. 在定义项中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叫做。11.划分的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 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A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B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C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D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13、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14、"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 A语词定义B发生定义C功用定义D关系定义 15、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谓项和联项D量项和联项 16、"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 17、"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这个三段论是( ) A有效的推理形式B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C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D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说明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说明 四川电大责任教师韦克难 普通逻辑学为省开课,期末考试改为开卷。如果不学懂,肯定不能考试合格。考试题型包括:①单项选择题,②多项选择题,③分析题,④图示下列各组概念间的关系,⑤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如违反,请指出其违反哪条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⑥真值表方法判定题,⑦论证与反驳题。 复习重点 1、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2、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如何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4、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几种?用欧拉图如何表示? 5、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的区别是怎样的? 6、定义、划分、概括与限制的逻辑规则是什么?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7、判断的两个逻辑特征是什么? 8、简单判断的种类、组成及其逻辑形式。 9、性质判断主谓的周延性情况 10、A、E、I、O四种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11、推理的种类、推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2、各种性质判断直接推理的有效式与推理规则和逻辑形式 13、三段论的构成、三段论的规则?能够指出违反三段论规则的逻辑错误。 14、什么是关系判断和关系推理?关系的逻辑性质有哪些? 15、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含相容选言和不相容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含充分条件、必 要条件、充要条件)的逻辑表达式和数理逻辑表达式及其真值状况,并能运用真值表来表示。 16、各种复合判断推理的推理有效式(会用逻辑形式表达或数理逻辑形式表达)和推理 规则,能够具体地指出和发现错误的复合判断推理是违反什么规则? 17、掌握各种假言直言推理的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以及能够指出违反假言直言推理规则 的逻辑错误。 18、什么是负判断?负判断与性质判断中否定判断的区别是什么?? 19、掌握各种负判断(包括负简单判断与负复合判断)的等值判断和等值推理。重点是 四种负性质判断及其等值推理、六种复合判断及其等值推理,特别要掌握其等值式。 20、能够运用真值表来判定两个复合判断是否等值的方法。 21、什么是真值模态判断和规范模态判断?这两种模态判断各有哪些类型?其逻辑形式 如何?掌握运用模态判断的对当关系进行推理的有效式。 22、什么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与 科学归纳推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3、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普通逻辑学考试试卷期末复习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按括号中的要求完成各题答案。每空2分,共30分) 1、演绎推理的创立者是亚里士多德,归纳推理创立者是培根。 2、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 3、任何思维的逻辑形式都是由常项和变项构成的 4、概念是由内涵和外延构成的 5、能表达判断的语句是陈述句和反问句。 6、苹果(概括) 水果,资本主义国家(限制) 美国。 7、白色(矛盾关系概念) 非白色。 8、老年人(反对关系概念) 中年人(少年人)。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 分)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这句话中的“中国”和“亚洲”两个概念外延间为( D )。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2、“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A )。 A所有的S是P B所有的S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 3、下列属于正确限制的是( D ) A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 B浪费→不必要的浪费 C六连一排→六连一排一班 D革命领袖→毛泽东 4、下列属于正确概括的是( E ) A西沙群岛→岛 B学生→知识分子 C喜马拉雅山→山 D中国→亚洲 E美国→资本主义国家

5、“至少有部分学生上课时候玩手机”,在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B ) A主项和谓项都周延 B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 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6、在“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这一判断中, “中华民族”是(B )。 A 普遍概念 B集合概念 C非集合概念 D属性概念 E负概念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或划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逻辑错误(每题2分,共20分) 1.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 错误定义过宽 2. 商品不是供生产者消费的产品。 错误下定义不能用否定词 3. 地球分为南半球与北半球。 错误是分解,不是划分 4、青年人是祖国的花朵。 错误不能用比喻下定义 5、数字电视是清晰度特别高的电视。 错误定义过窄 6、下岗工人就是离开工作岗位的工人。 错误定义过宽 7、杂志可以分为月刊、周刊、季刊。 错误子项不全 8、参加大会的有工人、农民、党员、学生、干部。 错误子项相容 9.工业分为重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造纸工业。 错误越级划分 10、干部分为汉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中央干部和地方干部。错误多标准划分 四、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的外延关系(每题6分,共1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