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应运而生。
这一体系是由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保护和传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
保护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严格保护。
北京拥有众多古建筑和文物,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等,这些建筑和文物都是北京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它们,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维护和修缮,确保它们的长久保存。
其次是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民居的保护。
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为了保护这些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民居,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和保护,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历史特色。
此外,北京还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名城的精髓。
保护体系通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同和保护意识。
同时,不断完善保护体系,加强政府、社会和市民的互动,共同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传承。
总的来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是一个系统全面的保护体系,旨在保护、传承和弘扬北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有效传承,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北京市的历史与城市规划

北京市的历史与城市规划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及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对于历代王朝来说,北京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
在北京建城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建筑,这些建筑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北京市的历史与城市规划。
一、北京市的历史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是许多王朝的都城,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明清两代。
明朝时期,北京曾是明朝的都城,随后在清朝时期继续成为了清朝的都城,并一直延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因为它作为中国的首都,所以在不同王朝时期,它的建筑规划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建筑风格以及北京城的城墙。
在北京建城的初期,它的建筑比较简单,主要是一些城墙、宫殿和寺庙等建筑,这些建筑都是按照朝廷的规划建造的。
在明朝时期,因为内部建筑加强了砖石的使用,所以城市规划也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明朝时期还建造了很多新的宫殿、道观和园林等建筑,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紫禁城,由于它的历史意义和建筑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形象。
到了清朝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又有了重大的变化。
康熙帝下令,将颐和园建造在北京的西郊,这个用了18年时间建造出色的大型园林,成为了清朝皇家园林之最。
与此同时,清代还建造了众多的寺庙,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八达岭慕田峪长城和圆明园。
然而,咸丰年间,外国侵略者以及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圆明园遭到劫掠被烧残,许多珍贵文物被毁,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文化可憎行为。
二、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受到了重视。
在建筑规划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不同王朝历来都重视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不仅是为了整齐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安全和方便。
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非常重要,因为其中涉及到了城市的安全、疏散和人口数量等问题。
在现代北京,城市规划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的规划也日益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2024年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范文

《浅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首都发展》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推动首都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实现首都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价值北京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包括故宫、天坛、长城等世界著名的古迹,以及大量的历史建筑、传统街区、文化景观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具有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三、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
一方面,城市扩张、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威胁;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资源,而这些空间和资源往往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冲突。
此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四、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策略为了实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首都发展的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加强法规建设,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公众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同时,要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
五、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要实现北京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绿色产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其次,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宜居性。
最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效性:有效]1总则2规划依据3规划指导思想及思路4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5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6旧城整体格局的保护7历史河湖水系的保护8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9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10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的保护11旧城棋盘式道路网和街巷胡同格局的保护12旧城建筑高度的控制13城市景观线的保护14城市街道对景的保护15旧城建筑形态与色彩的继承与发扬16古树名木的保护17旧城危改与旧城保护18传统地名的保护19传统文化、商业的保护和发扬20实施保障措施回页首1总则1.0.1为深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特制定本规划。
1.0.2在本次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1.0.3本规划未涉及的控制指标和管理规定,应遵循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规、规定。
1.0.4本规划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行;如有重大调整,必须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回页首2规划依据2.0.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2.0.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通过,1991年6月修改)2.0.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5月)2.0.4《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87年6月)2.0.5《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1994年)2.0.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2.0.7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1993年10月)2.0.8《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1999年4月)2.0.9《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99年9月)2.0.10《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1年3月)回页首3规划指导思想及思路3.1规划指导思想3.1.1坚持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古都的性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10.16•【字号】京政发[2002]27号•【施行日期】2002.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决定(京政发[2002]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在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的,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文件。
在加快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本市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一定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为此,特作如下决定:一、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规划、文物、建设、园林、市政管理、国土房管等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把好审批关,保证切实执行《规划》确定的保护内容和范围,实现有效保护古都风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的目标。
市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要积极研究有关政策,支持试点工作,确保《规划》的实施。
二、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规划》,查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规划》依法编制,内容详实、丰富、具体、细致,坚持了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性质,正确处理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重点是搞好旧城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使其在保护中持续发展。
北京地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通则: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要求第一节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原则3.1.1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指导思想1.坚持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古都的性质,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2.重点搞好旧城保护,最大限度的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3.1.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基本思路1.规划基本思路为:三个层次和一个重点。
2.“三个层次”是:文物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3.“一个重点”是:旧城区。
第二节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要求3.2.1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文物修缮工程除外),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经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必须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同意。
2. 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新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其设计方案须征得同级别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市规划行政部门批准。
3.因建设工程特别需要而必须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迁移或拆除的,应根据文物保护级别,经该级别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4.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建设单位要会同市文物行政部门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文物调查或者勘探工作。
5.文物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工程的规划方案设计的规划建筑风格与色调应与文物及环境协调。
6.建设控制地带分为五类一类地带:是为保护文物环境及景观而设置的非建设地带。
在这个地带内只能进行绿化和建筑消防车道,不得建设任何建筑和设施。
对现有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迁。
一时难以拆迁的房屋,可以维修利用。
当房屋危险必须翻建时,需经市文物局同意,市规划局批准。
翻建时,不得增加建筑面积;不得提高建筑层数(高度);只能建设非永久性房屋;形式、色彩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类地带:为规划保留平房地带。
对这个地带内凡可以保留的平房建筑,应加强维修,不得改建、添建。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

附件4: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
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规定的保护建筑
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40片历史文
化保护区
5.2.2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
旧皇城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前街,地安门内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陟山门街;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什刹海地区,国子监地区,阜城门内大街,东交民巷;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东、西琉璃厂,鲜鱼口地区。
5.3.2 旧城内第二批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皇城、北
锣鼓巷、张自忠路北、张自忠路南、法源寺。
5.3.3 旧城外确定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海淀区西
郊清代皇家园林、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石景山区模式口、门头沟区三家店、川底下村、延庆县岔道城、榆林堡、密云区古北口老城、遥桥峪和小口城堡、顺义区焦庄户。
二、《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规定的保护建筑。
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纲要?,为妥善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概况北京始建于3000多年前,先后有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有800多年的建都史。
北京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故宫、长城、北京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突出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的北京平原,五、六十万年前开始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北京建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当时,北京地区为燕国和蓟国的封地。
燕灭蓟后,定都蓟城〔今宣武区广安门一带〕,蓟城成为北京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从秦汉至隋唐、五代,蓟城在原有根底上不断开展,成为我国北方重镇和交通要冲。
公元938年,辽在蓟城〔时称幽州城〕的根底上,建南京城并将其定为陪都。
金灭辽后于公元1153年迁都于此,改称中都。
金中都城是北京向全国性政治中心过渡的重要标志。
蒙古汗国在中都城东北郊营建新都城——大都,后大都成为元代的都城。
明代的北京城在元大都根底上形成,皇城居中,以城市中轴线贯穿南北,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五坛八庙星布城周,严整有序。
清北京城根本延续了明北京城的格局,同时建造了北京西北郊的园林景区,营建了“三山五园〞等离宫建筑群。
〔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特点和主要遗存。
1.城市传统风貌特点。
以故宫为中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绵延7.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形成严谨、对称的城市格局。
平直齐整的棋盘式街道网和楼、坛、庙、亭、塔构成丰富的街道对景。
绿树掩映下的大片青灰色平房四合院,绿荫碧水,衬托出红墙黄瓦的皇宫,形成统一协调而重点突出的城市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前三门护城河规划用地内的新建项目 前三门护城河是贯穿北京旧城的一条重要历史河道 它的恢复对于保护北京旧城风貌 改善市中心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在远期应予以恢复 目前要控制新建项目 控制范围为 西起南护城河 东至东护城河 前三门大街道路红线以南 米 包括河道及相应的绿化带
恢复河道的规划 规划将转河 菖蒲河 御河 什刹海 平安大街段 予以恢复 转河属于通惠河水系 恢复转河可将长河与北护城河连接起来 菖蒲河是故宫水系的一部分 与内城护城河水系 六海水系 外城护城河水系
5
相连通 御河 什刹海 前三门大街段 起于元代 北起后门桥 南至前三门 规划将
御河上段 什刹海 平安大街 予以恢复 恢复湖泊的保护规划
总则
为深化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文化名城的保护 特制定本规划
在本次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均应按 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的有关规定 执行本规划
本规划未涉及的控制指标和管理规定 应遵循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规
规定
本规划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 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行
北京旧城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对保护区内的建筑保护和更
新分为六类进行规划管理 文物类建筑 保护类建筑 改善类建筑 保留类建筑 更新类建
筑 整饰类建筑 须遵照执行
北京旧城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对保护区内的用地性质变更
人口疏解 道路调整 市政设施改善 环境绿化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原则 对策和措施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有效性 有效]
总则 规划依据 规划指导思想及思路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旧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历史河湖水系的保护 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 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明 清北京城 凸 字形城廓的保护 旧城棋盘式道路网和街巷胡同格局的保护 旧城建筑高度的控制 城市景观线的保护 城市街道对景的保护 旧城建筑形态与色彩的继承与发扬 古树名木的保护 旧城危改与旧城保护 传统地名的保护 传统文化 商业的保护和发扬 实施保障措施
社稷坛 北海 中南海及 片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面积约
平方公里
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东城区 南至鼓楼东大街 北至车辇店 净土
胡同 东至安定门内大街 西至赵府街 总面积约为 公顷 该地区与什刹海 南锣鼓巷
国子监等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相邻 是皇城的重要背景 也是保护旧城整体风貌和沿中轴线
对称格局不可缺少的地段
位
处 区 县级文物暂保单位
处 普查登记在册文物
处 共计
处
旧城范围内 四至以二环路界定 占地
平方公里 有世界文化遗
产 处 故宫 天坛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处 区级
文物保护单位
处 区级文物暂保单位 处 普查在册文物
处 总计
处
规划市区范围内 四至是东以定福庄 南以南苑 西以石景山 北以清河
旧城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色
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海淀区 包括颐和园 圆明园 香山
静宜园 玉泉山静明圆等 即清代的 三山五园 地区 是我国现存皇家园林的精华
卢沟桥宛平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丰台区 卢沟桥 宛平城是国家和市级文
物保护单位 也是震惊中外的 卢沟桥事变 发生地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革命纪念意义
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
北京城市中轴线由旧城传统中轴线 北中轴线和南中轴线组成 全长约
公里
传统中轴线的保护规划
北京传统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为
公里 到北二环路为
公
里 其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以保护为主 保护与发展 继承和创造相结合的原则 重点研究钟
鼓楼 景山 前门 永定门三个节点的保护与规划
钟鼓楼节点 作为传统中轴线的端点 钟鼓楼在该地区拥有标志性建筑的
公布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 使全市地下文物埋藏区达到 处 必须重视并加强城市考古工作 特别注意对辽南京 金中都 元大都城市 遗址 遗迹的考古调查 勘探和发掘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含义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具有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
建筑群 小镇 村寨等 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危房 允许在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 逐步进行
规划基本思路 规划基本思路为 三个层次和一个重点 保护的 三个层次 是 文物的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名城的保护 一个重点 是 旧城区
历史文化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文物保护的层次和内容
北京拥有世界文化遗产 处 故宫 长城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迹 颐和园
天坛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处 区 县级文物保护单
村中现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民居 其建筑艺术相当精湛 风貌相当完整
榆林堡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延庆县康庄镇西南 元 明 清时期是京北交通
线上的重要驿站之一 其平面呈 凸 字形
岔道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延庆县八达岭镇 是北京通往西北的重要军事据
点和驿站 其紧邻八达岭长城 至今原有城墙 城门尚在
古北口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的东北部 自古以来为兵家
张自忠路北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东城区 南至张自忠路 北至香饵胡同 东
至东四北大街 西至交道口南大街 总面积约为 公顷 该街区有和敬公主府 段祺瑞执
政府旧址 孙中山逝世纪念地等多处市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自忠路南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东城区 南至钱粮胡同 北至张自忠路 东
至东四北大街 西至美术馆后街 总面积约为 公顷 该区域处于皇城与东四三条至八条
的保护规划
旧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北京旧城的保护 具体体现在历史河湖水系 传统中轴 线 皇城 旧城 凸 字型城廓 道路及街巷胡同 建筑高度 城市景观线 街道对景 建 筑色彩 古树名木十个层面的内容
历史河湖水系的保护
规划目标 重点保护与北京城市历史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 部分恢复具有重要历
史价值的河湖水面 使市区河湖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保护区之间 现有胡同格局完整 有马辉堂花园等文物保护单位
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 位于宣武区 南至南横西街 北至法源寺后街 东至
菜市口南大街 西至教子胡同 总面积约 公顷 该街区内有法源寺 湖南会馆 绍兴会
馆等文物保护单位 街区整体风貌保存较好
旧城新增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地面积约
公顷 约占旧城总面
积的
如有重大调整 必须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规划依据
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年月 年 月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年月
年月
年月
1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国务院关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的批复
年月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
市区河湖水系保护规划 现有河湖水系的保护规划
与北京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河湖水域列为重 点保护目标 划定保护范围并加以整治
护城河水系 重点保护河道为北护城河 南护城河 北土城沟和筒子河 古代水源河道 重点保护河道为莲花河和长河 以及莲花池和玉渊潭 古代漕运河道 重点保护河道为通惠河 坝河和北运河 古代防洪河道 重点保护河道为永定河和南旱河 风景园林水域 重点保护湖泊水域为六海 昆明湖 圆明园水系 重点保护的水工建筑物 后门桥 广济桥 卢沟桥 朝宗桥 白浮泉遗址 琉 璃河大桥 广源闸 八里桥 麦钟桥 银锭桥 金门闸 庆丰闸 高粱桥 北海大桥等
继续完成第五批 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 定工作 逐步完善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与保护 必须将文物单体建筑修缮与环境整治和 改善相结合 景点保护与街 区成片保护相结合
必须加强保护重要的近现代建筑 逐步提出一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 近现代建筑名单 并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年月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年月
北京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年月
规划指导思想及思路
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北京的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古都的性质 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重点搞好旧城保护 最大限度地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贯彻 以人为本 的思想 使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中得以持续发展
改造和更新 并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旧城第一批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
北京旧城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已于
年 月由市政
府批准 必须严格执行
北京旧城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 片分布在旧皇城内 南 北长街
西华门大街 南 北池子 东华门大街 景山东 西 后 前街 地安门内大街 文津街
五四大街 陟山门街 有 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 西四北头条至八条 东四三条至八条
单位 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处 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处 区 县级文物暂
保单位 处 普查在册文物
处 总计
处
天坛
文物保护规划 在现有 处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
的基础上 继续积极申报 继续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长城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迹 颐和园
使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到
处
2
以上 各区 县要继续公布区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区 县级文物暂保单位 同时 近期完 成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部分 的论证及申报工作
4
必争之地 现存药王庙戏楼 财神庙 古关址等文物和南北大街 风貌较完整
遥桥峪城堡 小口城堡历史文化保护区 遥桥峪城堡位于密云县新城子乡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