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练习题
病毒性肝炎习题

三、模拟试题A1型题1、感染HBV后,血液中首先出现的标志物是:()A、HBsAgB、抗-HBsC、HBeAgD、抗-HBeE、抗-HBc2、男,35岁,轻度乏力,纳差,肝区不适1月。
体查:无明显黄疸,肝肋下1cm,脾未及。
实验室检查:ALT200u,A 40g/L G 35g/L TBIL 25μmol/L,抗-HAV(-);抗-HBs(+);半年前因溃疡病大出血,输血800 ml,否认肝炎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3、对急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最重要的指标是:()A、高胆红素血症B、ALT升高C、凝血酶原活动度<40%D、碱性磷酸酶增高E、r-谷氨酰转肽酶增高4、长沙市某小学一年级某班一周内3个学生相继出现低热, 乏力,恶心,尿黄. 肝功能检查:ALT 1500-3000U/L,血清总胆红素25-50μmol/L. 最可能的诊断是:()A 甲型肝炎B 乙型肝炎C 丙型肝炎D 丁型肝炎E 戊型肝炎5、男性患者,23岁,1周来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ALT230u/L,TBIL25μmol/L,抗HAV -IgG(+),HBsAg(+),HBeAg(+),抗HBc-IgM(+),本例应诊断为:A、急性甲型肝炎B、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C、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D、乙肝病毒携带者E、急性甲型肝炎合并黄疸型乙型肝炎6、梗阻性黄疸病人显著增高的指标是:()A、ALTB、ASTC、ALBD、GLOE、ALP7、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为:()A、高度乏力、呕吐B、黄疸进行加深C、出现腹水D、肝浊音界缩小E、出现精神—神经症状8、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是:()A、注射乙肝疫苗B、注射免疫球蛋白C、隔离病人D、切断传播途径E、管理好血源9、丙型肝炎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A、共用注射针头B、母婴传播C、生活接触D、性滥交E、输血10、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亚型有:()A、4个B、6个C、8个D、10个E、12个11、中国大陆汉族地区HBsAg最多见的亚型为:()A、adr、ayrB、adr、adwC、ayr、aywD、adw、ayrE、adr、ayw12、女性,20岁,一周来乏力、纳差、尿黄,头3天曾发热38℃。
肝炎病毒测试题

肝炎病毒测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 甲型肝炎病毒属于A. 肠道病毒70型B. 肠道病毒72型C. 腺病毒8型D. 疱疹病毒6型E. ECHO病毒2. 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血液接触D.蚊虫叮咬E.性接触3.HA V区别于其他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是A. 形态B. 大小C. 结构D. 对热的抵抗力E. 目前无法细胞培养4.HA V随粪便排出体外最主要的时间是A. 感染后1周内B. 发病2周后C. 发病前后2周内D. 恢复期E. 发病后1个月5.Dane颗粒是指A.HA V颗粒B.完整的HBV颗粒C.HBV球形颗粒D.HBV管形颗粒E.狂犬病病毒包涵体6. HBV的核酸类型为A. 单正链RNAB. 单负链RNAC. 双链分节段DNAD. 双链环状DNAE. 双链RNA7.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传播B.血液、血制品传播C.蚊虫叮咬D.呼吸道传播E.直接接触8. 下列病毒中抵抗力最强的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乙脑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流感病毒9. HBsAg在血清中的最主要存在形式是A.小球形颗粒B.管形颗粒C.Dane颗粒D.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10. HBV感染的主要标志是A. 血中测出HBsAgB. 血中测出抗-HBsC. 血中测出HBcAgD. 血中测出HBeAg和抗-HBsE. 血中测出抗-HBe11. HBV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包括A.Ⅰ、Ⅱ型超敏反应B.Ⅱ、Ⅲ型超敏反应C.Ⅰ、Ⅳ型超敏反应D.Ⅲ、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12. 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病毒是A.HA VB.HBVC.HIVD.EBVE.HSV-213. 关于HB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核酸为双股线状DNAB.其DNA多聚酶无逆转录酶功能C.血中测出HBeAg是体内HBV复制的指标之一D.可用减毒活疫苗特异性预防E.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14. 下列哪种病毒为缺陷病毒A.HA VB.HBVC.HCVD.HDVE.HEV15.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B.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C.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D.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E.有感染性,无抗原性,不产生任何抗体15. 关于HA 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B.经粪-口传播C.只有一个血清型D.感染易转变成慢性E.病后免疫力牢固16. 关于乙肝病毒e抗原,下列哪项不正确A.是传染性高的指标B.具有抗原性,能诱导人体产生相应抗体C.是体内有HBV复制的指标D.化学成分为可溶性蛋白E.存在于Dane颗粒的最外层17. 关于乙型肝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致病机制主要是HBV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B.感染途径主要是非胃肠道途径和垂直传播C.临床表现呈多样性D.转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的多见E.有些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18. 关于HBsAg,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我国无症状携带者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B.少数无症状携带者肝脏有病理改变C.是最早出现在血清中的抗原D.阳性者不能作为献血员E.其相应抗体出现表示传染性强19. 关于HBeAg 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HBVDNA的preC和C基因编码B.相应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C.是机体有HBV复制的指标D.化学成分为可溶性蛋白E.在人体血清中,不能与抗-HBc同时出现20. 与HBV致病机制无关的是A.HBV体内增殖抑制CTL的活性B.HBV的preC基因易变异C.Ⅰ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Ⅲ型超敏反应21. 关于丁型肝炎病毒的叙述。
肝炎试题及答案解析

肝炎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A. 食物传播B. 血液传播C. 空气传播D. 性传播答案:B解析: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包括输血、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等。
虽然食物和性传播也是可能的传播途径,但血液传播更为常见。
2. 以下哪项不是肝炎的典型症状?A. 乏力B. 黄疸C. 腹痛D. 体重增加答案:D解析:肝炎的典型症状包括乏力、黄疸和腹痛。
体重增加不是肝炎的典型症状,反而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
3.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意味着什么?A. 患者对乙型肝炎有免疫力B. 患者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C. 患者已经治愈乙型肝炎D. 患者对乙型肝炎没有免疫力答案:B解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意味着患者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这表明他们的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
4.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成慢性肝炎B. 部分感染者可以自愈C. 丙型肝炎没有疫苗预防D. 丙型肝炎可以通过食物传播答案:C解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部分感染者可以自愈,但大多数会发展成慢性肝炎。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而不是食物传播。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增加肝炎病毒的感染风险?A. 共用针头B. 多个性伴侣C. 母婴传播D. 食用未煮熟的海鲜答案:A、B、C解析:共用针头、多个性伴侣和母婴传播都是增加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风险的因素。
食用未煮熟的海鲜主要与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有关。
2. 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 接种疫苗B. 避免共用针头C. 使用安全套D. 定期体检答案:A、B、C、D解析: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共用针头、使用安全套以及定期体检,这些都是减少肝炎病毒感染风险的有效方法。
三、判断题1. 所有类型的肝炎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肝炎病毒练习题

肝炎病毒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可导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A. HA V、HBV和HCVB. HBV、HCV和HDVC. HCV、HDV和HEVD. HDV、HEV 和HA VE.HEV、HA V和HBV2.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甲型肝炎急性期血中难以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B.乙型肝炎急性期血中可检出抗-HBsC.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和抗-HBe,表示预后较好D.病人血清抗-HBc阳性时,无传染性E.献血员HBsAg(—)即无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的危险3.关于肝炎病毒与传播途径的组合,哪项是错误的A.HA V一消化道传播B.HBV一输血和注射C.HCV一输血和注射D.HDV一输血和注射E.HEV一输血和注射4.HA V感染者粪便排毒高峰期是A. 潜伏期早期B. 潜伏期末期C. 黄疸期D. 转氨酶高峰期E. 急性末期5.甲型肝炎病毒隐性感染后的结局是A.免疫力下降时会重复感染B.病毒长期潜伏于机体某部位C.成为慢性肝炎D.血液中检测不到甲肝病毒E.一般不会再感染该病毒6.惟一用细胞培养获得减毒株的肝炎病毒是A. HA VB. HBVC. HCVD. HDVE. HEV7.关于甲型肝炎叙述错误的是A. 是单股正链RNA病毒B. 能在体外组织细胞中培养C. 接种疫苗可特异性预防D. 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E. 隐性感染多见8.HA 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输血B.母婴传播C.共用注射器D.媒介昆虫E.粪—口9.诊断甲型肝炎最实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是A.免疫电镜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病毒颗粒B.ELISA法检测血中抗-HAV IgMC.取粪便标本作病毒分离培养D.PCR检测血液中HA V RNAE.粪便标本中特异性抗原的检测10.关于HA 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位置B.经粪—口途径传播C.只有一个血清型D.感染易转变成慢性E.病后免疫力牢固11.下列理化因素中,能杀死HA V的是A.乙醚B.加热60℃,lhC. pH3D.氯仿E.加热100℃,5分钟12.HBV的核酸类型是A. 单股RNAB. 双股RNAC. 双股线状DNAD. 双股环状DNAE.单股DNA 13.与HBV致病机制不相符的叙述是A. 病毒蛋白对细胞的直接杀伤B. 病毒抑制机体免疫功能C. 病毒改变细胞表面抗原D. 免疫复合物引起的Ⅲ型超敏反应E. 病毒基因的整合引起细胞转化14.下列哪种途径不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A.输血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垂直传播 D.接触传播 E.粪-口传播15.不符合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A. 急性乙型肝炎B. 慢性乙型肝炎C. 乙型肝炎恢复期D. 无症状携带者E. 血清有强传染性16.可抵抗HBV感染的最重要抗体主要是A. 抗HBsIgAB.抗HBsIgGC. 抗HBeIgAD. 抗HBcIgGE.抗HbcIgM17.血清中抗-HBs(+),抗-HBc(-),HBsAg(-),最可能是A.HBV正在肝内复制 B.HBV携带者 C.乙型肝炎已变成慢性D.血清具有传染性E.乙型肝炎已痊愈18. 下列HBV的抗体哪对机体无保护作用A.抗-HBs B. 抗-HBc C. 抗-HBe D. 抗-Pre-S1 E. 抗-Pre-S219.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A. HBsAgB. HBcAgC. HBeAgD. pre-S1E. pre-S220.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乙肝血液中含有A. HBsAg、HBcAg、HBeAgB. HBsAg、抗HBe、抗HBcC. HBsAg、抗HBs、HBeAgD. 抗HBe、抗HBs、抗HBcE. HBsAg、抗HBc、HbeAg21.不必接受HBIg被动免疫的人是A. 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B. 输入了HBsAg阳性血液者C. 伤口接触了HbeAg阳性血液者D. 无症状HBsAg携带者E. 接受了HBsAg阳性器官的受者22.关于抗HBc IgM,正确的叙述是A. 由HBV的表面抗原刺激产生B. 阳性具有早期诊断价值C. 有抗HBV感染的作用D. 在血清中可长期存在E. 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23.Dane颗粒是A.甲型肝炎病毒体B.乙型肝炎病毒体C.流感病毒体D.EB病毒体E.脊髓灰质炎病毒体24.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A.管形颗粒B.小球形颗粒C.Dane颗粒D.HBeAgE.HBcAg25.HbsAgA. 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B.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C.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D.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E.有感染性,无抗原性,不产生任何抗体26.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错误叙述是A.血清阳性是传染性高的指标B.其相应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血清持续阳性是疾病慢性化的指标D.化学成可溶性蛋白E.存在于Dane颗粒的最外层27.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正确叙述是A.存在于HBV的核心,螺旋对称包绕在核酸外B.因抗原性不强故血液循环中不易检测到C.由HBV的DNA多聚酶构成D.其相应的IgM类抗体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E.其相应抗体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28.HBV基因组含有四个开放读框(ORF),其中最长的是A.X区B.P区C.S区的PreS基因D.C区的C基因E.C区的PreC基因29.对乙型肝炎的错误叙述是A.HBV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B.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C.人受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D.转为慢性及反复迁延的多见E.有些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30.在HBV感染中,参与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包括A.l型和Ⅱ型超敏反应B.II型和Ⅲ型超敏反应C.I型和Ⅳ型超敏反应D.II型、Ⅲ型和Ⅳ型超敏反应E.l型、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31.机体感染HBV后,提示HBV在体内复制的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不是A. HBsAgB. HBeAgC.抗-HbcIgMD. HBV DNAE. DNA多聚酶32.关于HB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核酸为双股线状DNAB.DNA合成酶无逆转录酶功能C.HBeAg是体内HBV复制的标志之一D.可用减毒活疫苗特异预防E.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33.不属于HBV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的是A.HBV血源疫苗B.HBV亚单位疫苗C.HBV IgD.HBV基因重组CHO疫苗E.HBV基因重组酵母型疫苗34.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叙述错误的是A.三种HBV颗粒均含有HBsAgB.HBsAg含有四种亚型C.检出HBsAg表示患乙型肝炎D.检出抗HBs表示已获免疫力E.HBsAg滴度高,HBeAg检出率也高35.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血清中检出最重要的指标是A.HBcAgB.HBsAgC.HBeAgD.抗HBeE.抗HBs36.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A.HBcAgB.HBsAgC.HBeAgD.抗HBeE.抗HBs37.HCV的核酸是A.+ssRNAB.dsRNAC.dsDNAD.ssDNAE.-ssRNA38.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易于慢性化并占输血后肝炎第一位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巨细胞病毒E.黄热病病毒39.在严格选择供血员,排除HBsAg携带者情况下,仍发生输血后肝炎,可能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A.柯萨奇病毒B.ECHO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HCVE.乙型肝炎病毒40.关于丙型肝炎病毒,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目前还无法培养B.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C.多为隐性感染,一旦发病,极易发展成慢性过程D.病后可获牢固免疫力E.与肝硬化和肝癌关系密切41.对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描述,哪是错误的A.数HCV感染者呈隐性感染,一旦发病则已经是慢性肝炎B.肝内因长期存在HCV而导致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C.HCV的抗原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肾小球肾炎D.HCV感染可导致肝细胞癌E.HCV经粪—口途径传播42.目前HCV感染的生物学诊断方法主要是A.电镜观察血液中的HCV颗粒B.取血作病毒的细胞培养C.检测血液中的HCV抗原D.检测血清中的抗-HCV抗体E.检测肝细胞中的HCV RNA43.HC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B.日常生活接触C.血液和血制品D.性接触E.母婴传播44.目前控制HCV传播的主要措施是A.接种疫苗B.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C.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D.注射丙种球蛋白E.注射干扰素45.不符合体内抗-HCV抗体阳性的解释是A.感染了HCV,已恢复B.血中含HCVRNA,有传染性C.急性丙型肝炎D.慢性丙型肝炎E.HCV携带者46.HCV与HBV的不同点是A.主要经血液传播B.可慢性化、转为肝硬化和肝癌C.不能细胞培养D.表面蛋白抗原易变异,其抗体不可抵抗再感染E.抗原携带者为重要传染源47. HDV必须随下列哪种病毒共同感染宿主A.HA VB.HBVC.HCVD.HEVE.HIV48.HDV的核酸为A.单股正链RNAB.双股RNAC.双股线状DNAD.双股环状DNAE.单股负链RNA 49.下列哪种病毒为缺陷病毒A.HA VB.HBVC.HCVD.HDVE.HEV50.关于丁型肝炎病毒错误的是A.核酸为RNAB.包膜主要为HBsAgC.是缺陷病毒D.常与HBV共同感染E.症状较轻51.HDV的复制中,已知需要HBV为其提供的主要物质是A.复制酶B.整合酶C.逆转录酶D.外衣壳蛋白E.核蛋白52.关于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均为RNA病毒B.都需要依赖HBV完成其复制C.都主要经输血注射途径传播D.均可有慢性携带者E.均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53.20岁男性,喜食毛蚶,一周前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肝区疼痛,尿色渐加深至浓茶状。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练习及答案解析一、Al1、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治疗是A、休息B、保肝C、降酶D、抗病毒E、调节免疫2、不属于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是A、粪-口途径B、静脉注射C、密切接触D、母婴传播E、输血或血液制品3、丙型肝炎病毒易发生变异的是A、编码区B、核蛋白区C、包膜蛋白区D、非结构区E、变异区4、有关乙型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重叠感染HDV易演变为重型肝炎B、对慢性患者的治疗应以抗病毒为主C、乙型肝炎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D、婴幼儿感染HBV易演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E、家庭聚集现象不明显5、有关病毒性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甲型肝炎多呈急性经过B、乙型肝炎可演变为慢性C、丁型肝炎一般不演变为慢性D、丙型肝炎易演变为慢性E、戊型肝炎多呈急性经过6、预防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A、丙种球蛋白B、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C、乙肝疫苗D、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E、乙肝疫苗加丙种球蛋白7、诊断病毒性肝炎最可靠的根据是A、发病季节B、起病方式C、症状及体征D、接触史E、病原学检查8、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抗-HCV阳性为HeV既往感染B、抗-HAVIgM阳性可诊断为急性HAV感染C、HBsAg阳性是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D、慢性HBV感染抗-HBcIgM也可阳性E、抗-HBS是保护性抗体9、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A、病程的长短B、病情的轻重C、血清转氨酶检查D、病原学检查E、肝穿刺活检10、有关急性重型肝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肝脏体积明显缩小B、肝细胞呈现一次性坏死C、汇管区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D、坏死面积大于2/3者多不能存活E、如发现肝细胞变性及功能障碍,则恢复无望11、T型肝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A、隔离患者B、搞好“三管一灭”C、注射甲肝疫苗D、注射丙种球蛋白E、流行期间服用板蓝根12、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A、HBsAgB、HBeAgC、抗-HBSD、抗-HBeE、抗-HBC13、戊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A、输血B、性交C、粪・口途径D、蚊虫叮咬E、母婴传播14、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日常生活接触B、粪-口途径C、性接触D、输血及血制品E、母婴传播15、急性肝炎出现黄疸最早见于A、口腔黏膜B、巩膜C、四肢皮肤D、面部皮肤E、手掌脚掌皮肤16、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是A、维生素K吸收障碍B、凝血因子合成障碍C、凝血因子消耗增加D、血小板减少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17、对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是A、A/G比值倒置B、酶胆分离C、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D、血清转肽酶活性明显升高E、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18、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患者的饮食应是A、高糖B、高蛋白C、高脂肪D、清淡易消化E、尽量多食19、在急性肝炎早期的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是A、休息B、降酶C、保肝D、抗病毒E、调节免疫20、婴幼儿期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人为地划分为4个期,无A、免疫耐受期B、免疫清除期C、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D、发病期E、再活动期二、BI N A.杯状病毒B.嗜肝DNA病毒C.缺陷病毒D.黄病毒E.微小RNA病毒<1>、乙肝病毒属于A、B、C、D、E、<2>、丙肝病毒属于A、B、C、D、E、2、A.病程超过2周B.病程超过1月C.病程超过2月D.病程超过半年E.病程超过1年<1>、慢性肝炎A、B、C、D、E、<2>、慢性菌痢A、B、C、D、E、3、A.HBsAgB.抗-HBSC.HBcAgD.抗-HBCE.抗-HBe<1>、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为A、B、C、D、E、<2>、不游离存在于血液中的标志物为A、B、C、D、E、4、A.HBsAgB.抗-HBSC.HBeAgD.抗-HBeE.抗・HBc<1>、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A、B、C、D、E、<2>、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A、B、C、D、E、答案部分一、Al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关键治疗,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相关试题及答案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相关试题及答案
1.丙型肝炎患者使用过的便盆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为
A.有效氯100mg/L
B.有放氯250mg/L
C.有效氯500mg/L
D.有效氯1000mg/L
E.有效氯5000mg/L
解析:丙型肝炎排泄物及容器的处理与甲型肝炎相同,排泄物的容器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2000~5000mg/L)浸泡>30min。
答案:E
(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飞沫传播
B.唾液传播
C.垂直传播
D.粪-口途径传播
E.经注射、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2.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3.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4.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5.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解析: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垂直传播或性传播。
答案:E;E;D;D
6.患者王某,男,45岁,术中输血400ml,
6个月后因结膜黄染、食欲不振就诊,诊断为丙肝,是由于接受了被污染的血制品所致。
这
种情况属于
A.环境感染
B.交叉感染
C.自身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不属于医院感染
解析:这是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即使在住院期间没有发病,出院后才发病,也仍属医源性感染。
答案:D。
肝炎病毒培训试题及答案

肝炎病毒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肝炎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A. 空气传播B. 食物和水C. 血液和体液D. 直接接触答案:C2. 哪种类型的肝炎病毒是当前全球肝炎负担的主要原因?A. 甲型肝炎B. 乙型肝炎C. 丙型肝炎D. 丁型肝炎答案:B3.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母婴传播B. 性传播C. 血液传播D. 飞沫传播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措施?A. 注射疫苗B. 避免不洁针头C. 定期献血D. 避免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用品答案:C二、多选题1. 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哪些?A. 食物和水B. 血液和体液C. 空气传播D. 直接接触答案:A D2. 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注射疫苗B. 避免不洁针头C. 定期献血D. 避免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用品答案:A B D三、判断题1. 所有类型的肝炎病毒都可以通过疫苗预防。
()答案:错误2. 丙型肝炎病毒没有疫苗可用。
()答案:正确3.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答案: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
2. 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在预防措施上有什么不同?答案:甲型肝炎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因此预防措施包括确保饮用水安全、食物卫生以及个人卫生习惯。
乙型肝炎则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预防措施包括注射疫苗、避免使用不洁针头、避免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用品等。
五、案例分析题1. 某患者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请问他应该如何进行日常管理?答案: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个人用品;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和吸烟等。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复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病毒性肝炎复习题1. A1型题⑴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是:AA. 表面抗体(抗HBs)B. 核心抗体(抗HBc)C. DNA多聚酶(DNAP)D. Dane颗粒E. e抗体(抗HBe)⑵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 BA. 甲型肝炎B. 乙型肝炎C. 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 戊型肝炎⑶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表现为:DA. 慢性重型肝炎B.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C. 急性黄疸型肝炎D. 隐性感染E. 慢性肝炎⑷在肝炎患者中,最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查项目是:CA. 谷丙转氨酶B. 谷草转氨酶C. 凝血酶原活动度D. 血清胆碱脂酶E. γ-谷酰转肽酶⑸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A. 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聚集现象B. 丙型肝炎慢性化高C. 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D.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⑹对于丙型肝炎,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BA. 通过输血制品而传播B. 明显的临床表现C. 引起慢性肝炎D. 目前仍无理想的疫苗可供使用E. 可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⑺下面哪一项不是戊型肝炎特点:DA.通常不引起慢性肝炎B.发生在妊娠妇女中病死率高C.通过粪-口传播D.我国并不多见E.多发生成年人,黄疸较深2. B型题⑴ A. HBsAgB. HBeAgC. 抗HBsD. 抗HBeE. 抗HBc①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志物是 E②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A③哪一个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B3病案分析病例某男性患者,45岁,乡镇企业工人,因腹胀,尿少2周就诊。
诉近年来体力下降较明显,易疲乏,间中有右上腹不适,尿黄,未予理会。
患者在89年招工体检时无异常发现。
91年因车祸作头颅手术,术中曾输血1200ml。
体查:脸色灰暗,肝掌征(+),胸前毛细血管扩张,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未及,脾左肋下2cm,质Ⅱ,移动性浊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炎病毒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可导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A. HA V、HBV和HCVB. HBV、HCV和HDVC. HCV、HDV和HEVD. HDV、HEV 和HA VE.HEV、HA V和HBV2.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甲型肝炎急性期血中难以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B.乙型肝炎急性期血中可检出抗-HBsC.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和抗-HBe,表示预后较好D.病人血清抗-HBc阳性时,无传染性E.献血员HBsAg(—)即无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的危险3.关于肝炎病毒与传播途径的组合,哪项是错误的A.HA V一消化道传播B.HBV一输血和注射C.HCV一输血和注射D.HDV一输血和注射E.HEV一输血和注射4.HA V感染者粪便排毒高峰期是A. 潜伏期早期B. 潜伏期末期C. 黄疸期D. 转氨酶高峰期E. 急性末期5.甲型肝炎病毒隐性感染后的结局是A.免疫力下降时会重复感染B.病毒长期潜伏于机体某部位C.成为慢性肝炎D.血液中检测不到甲肝病毒E.一般不会再感染该病毒6.惟一用细胞培养获得减毒株的肝炎病毒是A. HA VB. HBVC. HCVD. HDVE. HEV7.关于甲型肝炎叙述错误的是A. 是单股正链RNA病毒B. 能在体外组织细胞中培养C. 接种疫苗可特异性预防D. 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E. 隐性感染多见8.HA 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输血B.母婴传播C.共用注射器D.媒介昆虫E.粪—口9.诊断甲型肝炎最实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是A.免疫电镜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病毒颗粒B.ELISA法检测血中抗-HAV IgMC.取粪便标本作病毒分离培养D.PCR检测血液中HA V RNAE.粪便标本中特异性抗原的检测10.关于HA 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位置B.经粪—口途径传播C.只有一个血清型D.感染易转变成慢性E.病后免疫力牢固11.下列理化因素中,能杀死HA V的是A.乙醚B.加热60℃,lhC. pH3D.氯仿E.加热100℃,5分钟12.HBV的核酸类型是A. 单股RNAB. 双股RNAC. 双股线状DNAD. 双股环状DNAE.单股DNA 13.与HBV致病机制不相符的叙述是A. 病毒蛋白对细胞的直接杀伤B. 病毒抑制机体免疫功能C. 病毒改变细胞表面抗原D. 免疫复合物引起的Ⅲ型超敏反应E. 病毒基因的整合引起细胞转化14.下列哪种途径不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A.输血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垂直传播 D.接触传播 E.粪-口传播15.不符合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A. 急性乙型肝炎B. 慢性乙型肝炎C. 乙型肝炎恢复期D. 无症状携带者E. 血清有强传染性16.可抵抗HBV感染的最重要抗体主要是A. 抗HBsIgAB.抗HBsIgGC. 抗HBeIgAD. 抗HBcIgGE.抗HbcIgM17.血清中抗-HBs(+),抗-HBc(-),HBsAg(-),最可能是A.HBV正在肝内复制 B.HBV携带者 C.乙型肝炎已变成慢性D.血清具有传染性E.乙型肝炎已痊愈18. 下列HBV的抗体哪对机体无保护作用A.抗-HBs B. 抗-HBc C. 抗-HBe D. 抗-Pre-S1 E. 抗-Pre-S219.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A. HBsAgB. HBcAgC. HBeAgD. pre-S1E. pre-S220.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乙肝血液中含有A. HBsAg、HBcAg、HBeAgB. HBsAg、抗HBe、抗HBcC. HBsAg、抗HBs、HBeAgD. 抗HBe、抗HBs、抗HBcE. HBsAg、抗HBc、HbeAg21.不必接受HBIg被动免疫的人是A. 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B. 输入了HBsAg阳性血液者C. 伤口接触了HbeAg阳性血液者D. 无症状HBsAg携带者E. 接受了HBsAg阳性器官的受者22.关于抗HBc IgM,正确的叙述是A. 由HBV的表面抗原刺激产生B. 阳性具有早期诊断价值C. 有抗HBV感染的作用D. 在血清中可长期存在E. 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23.Dane颗粒是A.甲型肝炎病毒体B.乙型肝炎病毒体C.流感病毒体D.EB病毒体E.脊髓灰质炎病毒体24.下列物质中,具有感染性的是A.管形颗粒B.小球形颗粒C.Dane颗粒D.HBeAgE.HBcAg25.HbsAgA. 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B.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C.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D.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E.有感染性,无抗原性,不产生任何抗体26.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错误叙述是A.血清阳性是传染性高的指标B.其相应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血清持续阳性是疾病慢性化的指标D.化学成可溶性蛋白E.存在于Dane颗粒的最外层27.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正确叙述是A.存在于HBV的核心,螺旋对称包绕在核酸外B.因抗原性不强故血液循环中不易检测到C.由HBV的DNA多聚酶构成D.其相应的IgM类抗体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E.其相应抗体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28.HBV基因组含有四个开放读框(ORF),其中最长的是A.X区B.P区C.S区的PreS基因D.C区的C基因E.C区的PreC基因29.对乙型肝炎的错误叙述是A.HBV在肝细胞内的复制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B.感染途径主要是经血液C.人受感染后,可表现为无症状抗原携带者D.转为慢性及反复迁延的多见E.有些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30.在HBV感染中,参与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包括A.l型和Ⅱ型超敏反应B.II型和Ⅲ型超敏反应C.I型和Ⅳ型超敏反应D.II型、Ⅲ型和Ⅳ型超敏反应E.l型、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31.机体感染HBV后,提示HBV在体内复制的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不是A. HBsAgB. HBeAgC.抗-HbcIgMD. HBV DNAE. DNA多聚酶32.关于HB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核酸为双股线状DNAB.DNA合成酶无逆转录酶功能C.HBeAg是体内HBV复制的标志之一D.可用减毒活疫苗特异预防E.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33.不属于HBV人工自动免疫制剂的是A.HBV血源疫苗B.HBV亚单位疫苗C.HBV IgD.HBV基因重组CHO疫苗E.HBV基因重组酵母型疫苗34.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叙述错误的是A.三种HBV颗粒均含有HBsAgB.HBsAg含有四种亚型C.检出HBsAg表示患乙型肝炎D.检出抗HBs表示已获免疫力E.HBsAg滴度高,HBeAg检出率也高35.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血清中检出最重要的指标是A.HBcAgB.HBsAgC.HBeAgD.抗HBeE.抗HBs36.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A.HBcAgB.HBsAgC.HBeAgD.抗HBeE.抗HBs37.HCV的核酸是A.+ssRNAB.dsRNAC.dsDNAD.ssDNAE.-ssRNA38.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易于慢性化并占输血后肝炎第一位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巨细胞病毒E.黄热病病毒39.在严格选择供血员,排除HBsAg携带者情况下,仍发生输血后肝炎,可能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A.柯萨奇病毒B.ECHO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HCVE.乙型肝炎病毒40.关于丙型肝炎病毒,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目前还无法培养B.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C.多为隐性感染,一旦发病,极易发展成慢性过程D.病后可获牢固免疫力E.与肝硬化和肝癌关系密切41.对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描述,哪是错误的A.数HCV感染者呈隐性感染,一旦发病则已经是慢性肝炎B.肝内因长期存在HCV而导致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C.HCV的抗原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肾小球肾炎D.HCV感染可导致肝细胞癌E.HCV经粪—口途径传播42.目前HCV感染的生物学诊断方法主要是A.电镜观察血液中的HCV颗粒B.取血作病毒的细胞培养C.检测血液中的HCV抗原D.检测血清中的抗-HCV抗体E.检测肝细胞中的HCV RNA43.HC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B.日常生活接触C.血液和血制品D.性接触E.母婴传播44.目前控制HCV传播的主要措施是A.接种疫苗B.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C.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D.注射丙种球蛋白E.注射干扰素45.不符合体内抗-HCV抗体阳性的解释是A.感染了HCV,已恢复B.血中含HCVRNA,有传染性C.急性丙型肝炎D.慢性丙型肝炎E.HCV携带者46.HCV与HBV的不同点是A.主要经血液传播B.可慢性化、转为肝硬化和肝癌C.不能细胞培养D.表面蛋白抗原易变异,其抗体不可抵抗再感染E.抗原携带者为重要传染源47. HDV必须随下列哪种病毒共同感染宿主A.HA VB.HBVC.HCVD.HEVE.HIV48.HDV的核酸为A.单股正链RNAB.双股RNAC.双股线状DNAD.双股环状DNAE.单股负链RNA 49.下列哪种病毒为缺陷病毒A.HA VB.HBVC.HCVD.HDVE.HEV50.关于丁型肝炎病毒错误的是A.核酸为RNAB.包膜主要为HBsAgC.是缺陷病毒D.常与HBV共同感染E.症状较轻51.HDV的复制中,已知需要HBV为其提供的主要物质是A.复制酶B.整合酶C.逆转录酶D.外衣壳蛋白E.核蛋白52.关于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均为RNA病毒B.都需要依赖HBV完成其复制C.都主要经输血注射途径传播D.均可有慢性携带者E.均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53.20岁男性,喜食毛蚶,一周前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肝区疼痛,尿色渐加深至浓茶状。
近日体温降低,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疽,最可能的印象诊断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54.孕妇感染后病死率高的病毒是A.HA VB.HBVC.HCVD.HDVE.HEV55.HEV的传播和流行主要是通过A.血液和血制品B.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水源或食物被粪便污染E.垂直传播56.HEV和HA V的不同点是A.粪—口途径传播B.隐性感染多C.一般不转为慢性D.潜伏期末至急性期初,粪便排毒最多E.患者多为成人,病死率高57.目前对HEV的预防措施主要是A.丙种球蛋白注射B.灭活疫苗接种C.减毒活疫苗接种D.加强血制品的检测E.保护水源,切断传播途径58.儿童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常表现为A.显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隐性感染D.病毒携带者E.病毒清除二、填空题:1.肝炎病毒有、、、、和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