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

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图一到图二,说说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图一和图二,分析美国经济地位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2)据图三,说说各国(地区)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变化: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原因: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或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2)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1、图片2可知,美国发生的变化是,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3可知,这种变化会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是世界是唯一掌握核式器的国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全世界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它还拥有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材料二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元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料三中国自冷战结束以来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科研能力的显著提升和军事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攀升至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战略方面开始推行以全球收缩、亚太突进为特征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力图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重振美国霸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意图,分析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意图的历史条件。

(2)为实现上述战略意图,美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原因和目的。

【答案】(1)战略意图:建立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历史条件:西欧的衰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

(2)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分裂德国,扶植联邦德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集团。

(3)原因:中国的快速崛起。目的:重振美国霸权。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问:根据“美国……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可知美国的战略意图是建立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第二问:概括材料一“美国是世界是唯一掌握核式器的国家,……它还拥有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使美国决心建立世界霸权。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实现全球霸权,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分裂德国,扶植联邦德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集团。

(3)概括材料三“‘亚太再平衡’战略,力图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可知,其原因是为了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第二问:目的是“重振美国霸权”

3.20世纪50—70年代是美国、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究其发展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发展,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4.0%,60年代为5.0%。197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究其原因,首先是世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第二,二战期间的资本积累;第三,政府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和实行一些社会经济改良

材料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昔日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材料三 1958—1972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贸易更为迅速。从1958年到1972年的15年间,增长了9.7倍……1959—1969年期间,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

——以上三段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表达了什么愿望?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种愿望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共同体六国经济发展相对于美国呈现什么特点?并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4)究其20世纪50—70年代美欧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任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特点:美国经济空前发展

(2)愿望:欧洲联合(欧洲统一);原因:二战后欧洲力量衰落;美国、苏联的威胁。(3)特点: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原因:加强了联合(或加强了合作)。

(4)重视科技、加强区域合作、因势改革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发展”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空前发展。

(2)由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可知,这反映了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希望欧洲联合的愿望。其原因根据“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昔日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可归纳出二战后欧洲力量衰落;根据“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可归纳出欧洲面临美国、苏联的威胁。

(3)由材料三“1958-1972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的出口额从227亿美元增长到1412

亿美元,增加了5.2倍,而美国只增加了1.7倍.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贸易更为迅速……”可知,20世纪50-70年代欧洲共同体六国经济发展相对于美国呈现的特点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因为欧洲国家加强了联合,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科技、加强区域合作、因势改革等。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后,战胜国一一主要是英、法、美一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2)为确立这一“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两次重大的国际会议?这两次会议有什么联系?

(3)在这两次国际会议上哪些重要条约得到签署?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3)《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4)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可知,“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形成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调整统治秩序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结合所学,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对欧洲、西亚、非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和会一直持续了5个多月。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的威尔逊操纵。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但是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所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比如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

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出现1990年经济状况的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B.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未见成效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0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导致改革效果不佳,因此出现了1990年的经济负增长状况,选项C符合题意;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不符合史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赫鲁晓夫改革,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中美苏对抗深刻影响了20世纪后半期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粗暴和野蛮,使得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以应对俄国的军事威胁,而这一点又导致最后讨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回忆录》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

——《华沙条约》序言(1)材料一对北约、华约成立的表述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其原因。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

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平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三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或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全围。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3)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及其特点。该政策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4)依据材料四,结合说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的影响?

【答案】(1)相似:都把成立原因归结为对方的战争威胁。原因:二战后期开始,由于战略利益发生冲突,苏美冷战,彼此视对方为主要敌人。

(2)观点:不是。原因:马歇尔声称“我们的任务是……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表明该计划实际上是以比较隐秘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阵脚,以“复兴欧洲”为名,行控制西欧为实,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

(3)政策:冷战;特点:美国对外推行霸权主义,以维护国家利益。影响: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4)①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隔为两部分;②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一“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粗暴和野蛮,使得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以应对俄国的军事威胁,而这一点又导致最后讨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可知,材料一对北约、华约成立的表述都把成立原因归结为对方的战争威胁。其原因是二战后期开始,由于战略利益发生冲突,苏美冷战,彼此视对方为主要敌人。

(2)由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平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可知,马歇尔计划不是

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声称“我们的任务是……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表明该计划实际上是以比较隐秘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阵脚,以“复兴欧洲”为名,行控制西欧为实,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

(3)由材料三“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或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全围”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其特点是美国对外推行霸权主义,以维护国家利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4)由材料四“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可知,冷战)①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隔为两部分;②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

材料二:《欧罗巴百年:从仇恨走向联合》:1914年—2014年,刚好100年。其间,欧洲通过战争发泄“仇恨”,却最终达成和解,走向联合。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国家的经济是如何得到恢复和发展的。

(3)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1)使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

(2)西欧国家摒弃前嫌,走向联合。先经济联合,然后经济和政治全方位联合,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展。

(3)通过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世界的主导权被两个趁势崛起的超级大国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

(2)根据“欧洲通过战争发泄“仇恨”,却最终达成和解,走向联合。”可知,西欧国家

摒弃前嫌,走向联合。根据“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可知,欧洲国家先经济联合,然后经济和政治全方位联合,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展。从而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的经济。

(3)根据上述材料内容可得出,可通过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搞——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材料二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三冷战所造成的两极对峙国际格局和经济上的两个平等市场,促使相互对抗的东西方两大集团都高度地加强各自内部的协调。而这种两大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却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叶江《大变局》(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对世界整体交融与联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由战时同盟关系到战后同盟关系的破裂(由同盟合作转为对抗)

(2)战略核力量的均势,使双方不敢先挑起战争;一战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反对战争等

(3)积极影响: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教训,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加强了两大集团内部的协调,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到“(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在二战中结成反法西斯同盟,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的冲突,美苏变为对手,进行冷战对抗,由此得出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到战后同盟关系的破裂(由同盟合作转为对抗)。

(2)依据材料二“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

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可见战略核力量的均势,使双方不敢先挑起战争,再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反对战争等也制约了美苏不直接采取战争的方式。

(3)依据材料三“促使相互对抗的东西方两大集团都高度地加强各自内部的协调。而这种两大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却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得出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加强了两大集团内部的协调,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两极格局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教训,促进了自身发展等。

9.请围绕以下两幅图片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能体现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字数80﹣120字)

【答案】评分标准:题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若字数不足80字应酌情扣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图文中“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依据所学可知,这些反映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新发展。

题目: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来自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进行不结盟运动,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等,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社会女性就业情况仍然相当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有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向十分明显。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基于此种现象,国际上和我国颁布哪些法律保障妇女权益?

【答案】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此种现象,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我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材料1:“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回答问题: (1)材料中所提的“解体”是指什么? 答:“解体”是指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2)分析西方列强入侵给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西方列强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封建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中国。 (3)驳斥“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谬论。 答:第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第三,尽管鸦片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正如毛泽东指出:这种“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说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反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2.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割让香港;②赔款二千一百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商埠,英国有权在上述口岸派驻领事;④英国货物进出口关税须经两国协定;⑤取消清政府的公行制度,两国商人实行自由贸易。 1843年中英又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与《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条款规定: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请依据以上资料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③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材料3.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写道:“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③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 工业革命的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 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积极影响: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依据题干“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依据题干“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依据题干“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

(完整版)世界近代史测试题(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分) 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 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 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都反对封建专制 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 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 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2、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火车机车②瓦特改良蒸汽机③珍妮纺纱机④飞梭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九年级历史《世界历史》(上)练习题

2009届初中历史总复习要点《世界历史》九(上) 班级姓名号数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氏族社会产生的作用。 ①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制,避免了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②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推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2、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①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②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 不同点: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③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古代四大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大河流域。北纬20°~40°之间。原因大致有:(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结合雅典的地理位置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邻近海洋多天然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由此还可适当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 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2、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3、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原因: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如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世界近代史综合测试卷

世界近代史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某学校九年级的同学举行《探险者的梦想》知识竞赛,要求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不符合哥伦布探险航行的有关论述,你应选择哪一项( C ) A.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 B.探险航行的范围局限在大西洋 C.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环球航行 D.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2.今天,有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最早出现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有关( A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3.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D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4.工业革命后,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产生于( B ) A.采矿业 B.棉纺业 C.运输业 D.机械制造业 5.它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使俄国历史定格在1861年”。这里的“它”是( B ) A.新航路开辟 B.农奴制改革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6.如果将“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体应该是( A ) A.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改革与革命 7.被马克思称为“贩卖人类血肉”的黑奴贸易之“三角贸易”的路线是( D ) A.欧洲——非洲——亚洲——欧洲 B.欧洲——非洲——美洲——亚洲 C.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D.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8.“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则材料选自( A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D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提倡文明开化 C.大力发展教育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10.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80万吨,到1990年达到2 000万吨,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11.191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爆发,其导火线是( B )

2019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真题练习(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真题练习(含答案) 选择题 (2019·四川攀枝花)18.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D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农奴制改革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印度民族大起义促成印度实现了独立 C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 美国的南北战争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2019·山东淄博)11.历史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结论。下列各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D A.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人文主义精神的代表作 B.《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C.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建立起科学的生物学 D.爱因斯写出相对论——推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2019·湖北鄂州)10.下列“事件概述”与“历史评价”关联不正确的是()B (2019·湖北孝感)19.“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一位伟人带领美利坚人民取得了胜利……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的时候,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材料中涉及的两次革命对美利坚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有()D ①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②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③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④结束了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2019·山东济宁)19.某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以下他们设计的情节中符合史实的是()D A.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B.卡尔·本茨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C.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D.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2019·四川宜宾)6.图3反映了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对其解读正确的是()B 选项事件概述历史评价 A 从武装革命到“光荣革命”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B 从《独立宣言》发表到1787年宪法颁布君主立宪制是防止专权的有效机制 C 从《人权宣言》颁布到《民法典》颁行 《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 规范 D 从武装倒幕到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保留了封建残余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制定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法典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家庭奴隶制。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地理位置: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3)鼎盛期:孔雀王朝。统一印度,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民族:雅利安人。 4)古印度文明成果:“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创建,是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等级间贵贱分明) 1)种姓制度的等级阶层及职责: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 2)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影响深远。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主要教义: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传入中国: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2016年中考复习必备: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框架体系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框架 一、原始社会南方古猿:三四百万年 三大人种: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最早)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大河文明)古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种姓制度 古中国—黄河与长江流域—分封制、青铜文明 二、奴隶社会 发源地—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伯利克里) 2、西方文明罗马共和国:布匿之战 (海洋文明)古罗马 罗马帝国:屋大维 日本:大化改新 1、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阿拉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三、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2、中古欧洲社会 西欧城市的兴起 罗马教廷的统治 希波战争 总结:战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亚历山大东征 1、古代文明传播罗马帝国的扩张 和平: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马可波罗来华 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 文字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 甲骨文—中国(商朝)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荷马史诗》—荷马—古希腊 文学 《天方夜谭》—民间故事—阿拉伯 阿基米德主要成就 科技与建筑麦加大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石头的交响乐” 四、资本主义社会

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萌芽期 新航路开辟(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9年《权利法案》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2、产生确立期1787年宪法 1789年《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1789—1794)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 美国:南北战争 林肯《解放黑人奴隶》 资本主义俄国:1861年改革转折点 制度巩固日本:明治维新转折点 改变社会对印度——反抗:章西女王 3、发展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东方从属于西方对中国——鸦片战争 面貌 英国宪章运动 无产阶级斗争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法国巴黎公社 美国:南北战争 4、加强巩固期: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5、强化期(出现垄断组织,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大战后的世界 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俄国十月革命 1、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 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 巴黎和会 资本主义世界确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美: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德日:法西斯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专 项练习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列宁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请回答: (1)文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它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2)从列宁的话中分析,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性质 (2)①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是对政治文明的创新;②现代化史观: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③全球史观: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④革命史观: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战争指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2)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是对政治文明的创新;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材料二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材料三“……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励,是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选集》(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依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指的是哪次斗

世界近代史考题及答案 (2)

名词解释 1、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商业范围扩大、商路的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新型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直接后果:①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迅速增强,随之要求相应的权力②奴隶制度在北美殖民地“复活”③欧洲商业文明开始向全球移植。间接促进了工业革命。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所兴起的思潮,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用 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其基本特征是:①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②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③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④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⑤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 3、重商主义:西欧君主制强化背景下实行的政策,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旨在富国强 兵。中心原则:国家的繁荣程度取决于贵金属拥有量。加强了专制王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断送了封建制度。 4、因信称义:宗教改革运动的核心原则,接受上帝提出律法的人就是和上帝有了神 圣的约定,这些人就会被上帝称之为“义”。只有真心信仰上帝接受上帝律法的就能使人成为义人,义人就能够得到解救。 5、科学革命:是指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近代科学的建构过程,从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开 始,以牛顿、伽利略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的科学革命。为以后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开辟道路、指明方向。 6、《政府论》: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著作,阐述了自由主义政治学说,也是对17世纪英国革命中的各派政治思想的全面清理和总结。论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合理性。 7、光荣革命:1688年,辉格党人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 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第二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这是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作“光荣革命”。此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8、《论法的精神》:法国启蒙思想家自由派孟德斯鸠的著作,阐述了以权力制约与平衡为核心的三权分立原则,对许多国家的政体建立提供了依据。 9、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发生于工业革命后,议会的代议制改革。适应工业革 命的需要,重新分配席位,降低了选民要求。使广大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 10、常任文官:多党制国家中,负责实际执行事务的官员。此官员经考试录用,若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 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 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1

初中九年级世界历史学习资料

九年级世界历史学习资料 精编版

九年级上册 一、人类文明的开端 1.人类的出现 一、知识览要 人类的出现: 1.正在形成的人: 起源: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形成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 2.完全形成的人: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 时间: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了。 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划分依据:根据人的体貌特征。 种类:黄种、黑种、白种人。

▲注意: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氏族社会 产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根本原因) 过程:先母系氏族后父系氏族。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 了解:(简述奴隶社会的产生)在氏族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开始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财产,开始贫富分化,出现了私有制,于是,为了掠夺私有财产,战争日益频繁,有了统治阶级并且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详见教材P5上方楷体字) 二、经典例题 1.父系氏族最重要的特征是( D ) A.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B.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 C.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了 D.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解析:抓住字眼:“最重要”。 2.(2011.广西南宁)古代希腊著名的大地女神盖亚的传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的情况( B ) A.晚期智人 B.母系氏族 C.父系氏族 D.奴隶社会 解析:抓住字眼“女神”,这类题常考,还会举“雅典娜”“维纳斯”等女神。 3.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经历的社会是( C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促使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D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工具的发展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劳动 解析:这里强调“古猿”。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是为进化提供可能的条件,劳动才是进化的主要因素。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知识览要

【历史】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历史】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分析 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迅速,从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因此,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战争主要是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进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同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多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指出英德之间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此次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参战国家多,战争破坏性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可知,英德之间的核心矛盾是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根据“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同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可知,这次战争参战国家多,根据“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多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可知,此次战争的特点还有战争破坏性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2.某班同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次国际会议”进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引起德国“仇恨”的条约是什么? (2)图一中的会议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哪一地区的关系? (3)图二中的会议是哪国主导召开的?会议上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该条约有何影响? (4)在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得以重建的战后国际秩序通常被称为什么?通过两次会议你有何启示? 【答案】(1)《凡尔赛条约》。

世界近代史下测试题

世界近代史(五至八单元)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拿破仑的赫赫战功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气势磅礴的《国际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宪章运动的开展 B、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工业革命的进行 3、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创建微积分 B、提出“进化论”思想 C、提出相对论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4、15~18 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主要是指:A、人文主义取代专制主义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D、社会土义取代资本土义 5、18世纪,启蒙运动人才辈出,影响巨大。其中,直接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将教皇比作“两足禽兽”,称教士为“文明恶棍”的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卢梭 C、狄德罗 D、伏尔泰 6、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公开投票,评选千年最伟人的思想家,马克思因创立了“利学社会主义”而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名列榜首。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 A、1843年 B、1844年 C、1848年 D、1871年 7、有评论称,若不是林肯改写了美国广人黑人奴隶的命运,就不会有今天的奥巴马。林肯为“改写美国黑人奴隶命运”而签署的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宅地法》 D、《解放黑奴宣言》

新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精编讲义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完整word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l1qWMavBZe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l1qWMavBZe

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l1qWMavBZe 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巩 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8.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