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全册共1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全册共19页)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古代印度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第12课阿拉伯帝国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共45张PPT)

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
雅典民主政治是虚伪的民主
甲队
乙队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的雅典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希腊士兵在包扎伤口
希腊男子狩猎图
雅典卫城遗址
雅典帕特农神庙
雅典神庙局部
雅典的露天剧场三、罗马来自和国的兴衰1 .罗马共和国的兴起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地点:意大利半岛中部
雅典公民投票时用的陶片
1 .雅典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兴起
2 .梭伦改革
3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的雅典
◆ 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 是地中海的霸主◆ 成为希腊最繁荣的城邦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伯里克利的民主改革: ①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 ②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 ③担任公职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
一、爱琴文明
1.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2. 古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
地域范围:希腊半岛、爱琴海地区
典型代表: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存在时间:前2000年-前1200年
克里特岛克诺索斯王宫遗址
克诺索斯王宫内景
迈锡尼卫城入口处——狮子门
迈锡尼时期的雅典陶器
特洛伊战争时希腊军队统帅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纯金面具
问题讨论
希腊人的木马计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著名的奴隶制城邦国家雅典
地理位置:阿提卡半岛
强盛: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
衰落:公元前4世纪
兴起:公元前8世纪
古 代 希 腊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著名的奴隶制城邦国家雅典
2.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确立了奴隶主民主共和制。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古代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将法老奉为神,或称之为神的后裔,任何觐见者都必须匍匐于法老御座之前,并以胸贴地,吻法老脚边的尘土,只有经特别允许才能吻法老的脚,有此经历者均深感荣耀。
这()A.有利于王权专制的形成B.有助于实现民族思想的统一C.激化了社会阶级的对立D.为埃及文明奠定了政治基础2.某教师采用沉浸式教学教授古代世界文明史时,通过3D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魅力。
学生可以通过3D虚拟现实技术()A.看到苏美尔人在用60进制计算粮食产量B.欣赏雅利安人在莎草纸上书写的象形文字C.在恒河边克尔白神庙发现那尔迈调色板D.在爱琴海边与哲人苏格拉底夜读“悬诗”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对另一自由民有谷或银之债权,不通知谷物主人,即从谷仓或谷场取去谷物,则此自由民因其不通知谷物主人而擅从谷仓或谷场取谷,应被检举,彼应全部交还其所取之谷,且丧失其全部。
”这说明当时()A.私有财产受到保护B.违约现象比较普遍C.农业生产较为发达D.奴隶主利益受保障4.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
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全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
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
这表明()A.两河流域人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5.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古埃及人发明了图画式象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的古巴伦出现了楔形文字;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出现了甲骨文,与此同时,西亚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文字。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能力提升课时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课时训练——第二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能力提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1. 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用武力方式向外扩展,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B.文明开化的程度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D.经济形态的影响2. 图1为公元前7—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图2为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刻。
观察两幅图片,可以推知A.古代的雕刻艺术具有多元化特征B.古代希腊借鉴了埃及的雕刻艺术C.埃及的艺术风格完全被希腊继承D.埃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主要源头3. 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小亚细亚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
这反映了( )A.希腊文明产生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B.战争客观上加速了东西方之间文明交流C.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D.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4. 公元前8世纪起,希腊出现了持续两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殖民运动,建立了一系列独立于母邦的殖民城邦。
这些新建立的殖民城邦其成员可以平均分配殖民地土地,共同参与新国家的管理。
这一现象的影响是A.推动小农经济的复苏B.导致城邦制度的建立C.刺激希腊本土城邦的社会变革D.确立希腊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5.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6. 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上古人类社会第1课人类历史的黎明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大约三四百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南方古猿,标志着古人类的诞生。
造成不同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人类学家根据人的肤色、发色、鼻形、眼形等能够遗传的体质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各人种的不同特征主要是人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长期进化的结果。
*人类进化的发展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和组织形式(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氏族内部开始出现贫富分化,随着社会分裂为不同的阶级,阶级冲突日趋尖锐,为了调节阶级矛盾,国家产生了。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大河流域文明古国出现的时间:古代埃及:公元3100年前后汉谟拉比和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古代印度:公元前2500年前后共同特点:①地处大河流域;②建立奴隶制国家;③以农业经济为主。
古埃及金字塔:古代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拥有绝对的权力,被奉为神的化身。
规模巨大的金字塔是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也显示着国王的专制和权力,反映出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狮身人面像: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即位后来到金字塔建筑工地,巡视将要竣工的陵墓,让工人在采石场的一块巨大岩石上完整地雕刻自己的像,一位工人投其所好,命人用巨石雕成一头雄狮,头部换成哈夫拉像,以象征法老的无比尊严。
(详见P14《斯芬克斯之谜》)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在位时,古巴比伦王国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伴随着扩张,雅利安人的社会内部逐渐分化成三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纳税主力),他们把被征服的当地人称为首陀罗,位列第四等级。
种姓制度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上下埃及统一之后,埃及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即所谓的早王朝时代...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些 早期的国家社会组织与机构。国家最高领导者是 国王,国王之下最高的官员被称为财政大臣。中 央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被称为“王之屋”,意思 为“王室命令的秘密之主”,它通常由国王亲自 主持。地方政府则主要是以诺姆(州)的形式来 进行统治。但是很显然,早王朝时期的埃及并非 一个成熟的君主集权制国家,此时的国王也许还 没有绝对的君主专制权力。
第一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文明的产生
1、文明的内涵
...“文明是什么”的问题核心。我建议把它界定为一种互动关系:是人 对自然环境的关系,出于人类想使自然符合自己需求的冲动,而改造自 然环境。我所说的“文明”就是指在这种关系之中的社会。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文明:文化、野心,以及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
一、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古埃及文明
文明 进程
埃及文明兴起 (前3500年左右)
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前3100年)
政治 文明
最高统治者称法老,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 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 要的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通常具有5个头衔:荷鲁斯、涅布提、 金荷鲁斯、尼苏毕特、拉之子。拉之子头衔最早从第 5王朝开始使用,一直延伸到希腊、罗马统治埃及时 期。拉之子头衔说明了国王的权力来自太阳神拉,它 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关系。
一、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古埃及文明
自然 环境
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 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埃及 地势南高北低,因此自古以来,埃及在地理上就分为上埃及、下 埃及两部分。大抵以开罗南部为界,向南直到尼罗河第一瀑布为 上埃及,以北为下埃及。在上埃及除中间的尼罗河谷地外,东西 两侧峭壁对峙,峭壁之外是广袤的沙漠。下埃及则是地势低平的 尼罗河三角洲地带,土壤肥沃。因此,尼罗河和沙漠构成了埃及 的主要地貌特征。埃及地形可以分为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西部 沙漠、东部沙漠、西奈半岛4个自然区。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三(2019年新编)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教案

概念解析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
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11了解概念,查看第二单元的标题及篇目作为第二单元的开篇,让学生总体把握本单元的主题及结构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展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任务一:1、回忆所学知识,请在地图上找到所列的古代文明产生的时间与区域。
2、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文明呈现什么特征?答:多元化、多样性。
3、预习课文并观察本课三个子目所在的时空,试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答:逻辑关系: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阿拉伯帝国处于继承了西亚、北非、希腊、罗马文明的传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观察地图、回忆高一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预习新课内容,完成任务一。
理解本课学习内容的的时空;了解本课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
一、古代西亚、北非文化基础知识整理任务二:阅读教材,整合知识,完成表格。
整理课文基础知识,填写表格。
整合课文,利用表格把课文基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二、合作探究一:探寻古代西亚文化任务三: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探索地理环境与古代西亚文化的关系材料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也称新月沃地。
其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加喜特人和波斯人居住在新月沃地东边的伊朗附近。
1.在左图找出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并指出相比邻近地区它有何优势?右侧表格中新月沃地的政权更迭与左图地理位置有何内在联系?1. 相比周边地区(阿拉伯、伊朗),两河流域的冲积平原提供了水源和农耕平原。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学设计一】

类别
文明成果
①地位:苏美尔人创造的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
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受到宗教较大影响(1)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在理葬死者上,给死者修建 建筑和 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2)为求得来世的好生活,法老们还修建了众 艺术 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
大量财富。有些神庙富甲一方,势力强大。。 (1)古代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 科技 之一。(2)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多有建树。波斯帝国宫延中,就有许 多埃及医生。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 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 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 完善的官僚系统。此后虽时有分合,但古代埃 及文明绵延约3000年。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
2.文明成果
类别
文明成果
“悬诗 阿拉伯各部落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比赛中获胜的诗歌
” 会用金水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文
①内容: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通过王后讲
学 《天方 故事的形式串联在一起的散文故事集②影响: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列举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
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列举罗马共和国兴衰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阐释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的主要的重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古代希腊》示意图及斯巴达男子体育锻炼、竞走得胜的斯巴达女子、习艺的男孩和女孩(雅典)、过秤的人等图片,通过斯巴达、雅典地理位置及社会生活的对比,分析归纳斯巴达、雅典的经济、政治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地中海孕育了西方的早期文明,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应和谐相处。
通过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古国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的对比,使学生认识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之间各有独特之处,但无高下之分。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雅典的民主政治。
本课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和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古代希腊——西方文明之源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
如果说大河流域的文明是东方文明,那么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地中海地区的早期文明则可称之为是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古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
师:引导学生观察《古代希腊》示意图,归纳古代希腊地理特征,思考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生:观察思考。
师:希腊是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居住地区的通称,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
古代希腊泛指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等地,扼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
地中海气候在这里表现的最为典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地少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成希腊的地理特点。
正是古希腊的这种地理特点造就了古希腊不同于大河流域文明的海洋文明。
师:古希腊文明最早产生于爱琴海,被称为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的中心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的迈锡尼。
公元前12世纪后,爱琴文明逐渐衰落。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文明复兴,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城邦,其中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强大。
请同学们观察斯巴达和雅典地理位置及相关图片,思考下列问题:1. 斯巴达和雅典的地理环境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两个城邦的经济有什么影响?2. 斯巴达和雅典的经济体制对它们的政治体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师:引导学生观察《古代希腊》示意图及斯巴达男子体育锻炼、竞走得胜的斯巴达女子、习艺的男孩和女孩(雅典)、过秤的人等图片,通过斯巴达、雅典地理位置及社会生活的对比,分析归纳斯巴达、雅典的经济、政治特征。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斯巴达主要农业为主,崇尚武力;雅典则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闻名于世。
斯巴达和雅典属于不同类型的城邦,虽然两者都是奴隶主统治的城邦,但是斯巴达是
少数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军事大国,而雅典却是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共和国。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影响。
师:教师解读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讨论雅典民主政治利弊。
生:理解、讨论。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所采用的公民直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所导致的结果也并非总是公正的;虽然历史上所出现的政治体制各有特点,但比较而言民主政体的弊病少,更接近于公正。
雅典的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他为后市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日趋完善提供积极影响。
希腊被视作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
二、古罗马的兴衰
师:结合多媒体地图讲解古罗马的兴衰过程。
生:理解记忆
师:罗马是继希腊之后崛起于地中海的另一个古代文明中心。
大家还记得中国古代是怎样称呼古罗马的吗?对了,大秦。
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诞生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
罗马共和国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为了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罗马同迦太基发生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后罗马胜利,完全控制了地中海西部地区。
布匿战争后,罗马有控制了地中海东部地区,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随着疆域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激化,原有的共和国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公元前27年,执政者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成为实际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帝国取代。
文明形成之时,国家最初的形式一般都是小国寡民的城邦,继之是地域性的王国,然后是大一统的帝国。
这是世界早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罗马共和国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是罗马帝国,将古代西方的历史又带入了中世纪。
罗马帝国建立后继续扩张,到公元2世纪时,古罗马的疆域达到鼎盛。
下面请同学们看几幅古罗马的图片,阅读课本第18页的相关内容,感受一下古罗马的繁荣。
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生:理解、思考。
师:帝国的繁荣大约持续了二百年左右的时间,3世纪起,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
师:运用多媒体地图演示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过程。
生:观察记忆。
小结:
古希腊
西方文明之源: 爱琴文明
希腊城邦的兴起 斯巴达 雅 典
崇尚武力
以农业为主 工商业发达 民主政治闻名于世: 伯里克利 古罗马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 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 地中海霸主:公元前2世纪 罗马帝国的兴衰 帝国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 帝国危机: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
作业:
1. 欧洲最早迈入文明门槛的地方是
A. 撒丁岛
B. 不列颠
C. 红海地区
D. 爱琴海区域
2. 古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奴隶制城邦是
①雅典②米利都③斯巴达④特洛伊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 以发达的工商业和民主政治闻名于世的古希腊城邦是
A. 雅典
B. 特洛伊
C. 斯巴达
D. 迈锡尼
4.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 荷马时期
B. 恺撒时期
C. 亚历山大时期
D. 伯里克利时期
5. 公元前2世纪时掌握地中海地区霸权的是
A. 斯巴达
B. 迦太基
C. 雅典
D. 罗马
6. 公元前2世纪初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环地中海大国的是
A. 斯巴达
B. 罗马
C. 迦太基
D. 雅典
7.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A.汉尼拔
B. 亚历山大
C. 屋大维
D. 伯里克利
8.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的时间是
A.公元前395年
B. 395年
C. 公元前476年
D. 476年
所学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奴隶制城邦是什么时候
出现的?
(2)这两个奴隶制城邦各有什么特点?
古代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