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棉花田间管理—打顶

棉花田间管理—打顶

三、打顶机械维护和保养
打顶机械保养: 1)经常检查各液压元件密封处有无渗漏现象出现,渗漏现象及 时修整或更换密封元件。 2)防止系统超负荷工作。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应尽量防止工作 处于超负荷状态。同时,要注意安全阀是否失灵,如果安全阀 作用失灵,液压系统将遭到破坏。
打顶后当第一果枝伸长到5~7cm时用缩节胺化学调控一次,亩用量 5~7克,以控制中上部节间及果枝的伸长,防止棉株旺长,促上部棉蕾早 开花结铃,过7天后再看棉花长势,如果棉花较旺,再亩喷缩节胺10克 左右,封死侧枝顶部(实际用量根据自身土壤情况确定),促进盖顶桃 的形成。
一、打顶的技术要求
棉花打顶是棉花中后期田间 管理的关键工作,为了使棉花快 速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塑造合理株型,棉农们及时以打 顶工作为中心、以保铃增产为重 点,合理运筹好植保、水肥、化 调,抗旱、锄草等,为棉花稳坐 铃、结大铃,提高成铃率奠定基 础。
目录
一、打顶的技术要求 二、打顶机械化作业过程 三、打顶机械维护和保养
01
打顶的技术要求
一、打顶的技术要求
打顶的技术要求:打去棉株顶部的二叶一心,一般要求保留9个果 枝左右,株高控制在90cm左右为宜,对长势偏旺的棉田,要提前进行人 工整枝,保留2―4个营样枝,剪去空枝和赘芽(前期缩节胺控型很重要 ),以保证改善田间的通风透气条件,促进棉花早熟。
二、打顶机械化作业过程
棉花打顶机
03
打顶机械维护和保养
三、打顶机械维护和保养
打顶机械维护: 1)要控制液压系统的油温。油温过高,润滑油膜变薄,摩擦力 增大,磨损加剧,密封材料老化增快,使其变硬变脆,并可能 很快导致泄漏。 2)在易于进粉尘、灰尘的元件或密封处增加挡尘装置,如防尘 环、挡尘罩等。 3)防止设备长时间超压和超速运行。 4)保持油液的清洁,定期更换油液。

河北省威县棉花中后期管理技术

河北省威县棉花中后期管理技术


5 ・ 8
《 西棉 花》 江 投稿 邮箱 : m @c i ju 1ntc j h h a ma.e.n x no
江 西棉 花 v13 ,N . 0.2 o5
孟 祥松 :河 北省威 县棉 花 中后 期管 理技 术
21 0 0年 l O月
4 整枝 打 顶
棉 花 在开 花结 铃期 长势 最旺 ,叶 枝和 赘芽 发生较 多 ,应 将棉 株第 1 果枝 以下的 叶枝 和赘芽 除掉 ,有利 于 减 少养分 的 消耗 和 改善 棉 田的通 风 透 光 条件 ,从 而达 到调 节 养 分 分 配 ,改 善 群 体 结 构 ,充分 利 用 水 、肥 、光 、
耕培土一 次 ,对地 势低洼 地块要疏通 腰 沟和背 沟 ,方便 排水 ,防渍 。若遇暴 雨大风 天气造成 倒伏 ,在 雨后要及
时扶 理棉株 。
2 增施 花 铃 肥
开花 结铃期 是棉花一 生 中生 长最 旺 、需肥 量最大 的时期 ,应重施 肥料才 能满足棉 花生棉花 高产 的 目的。 一般 密度 较 大 、不 缺 苗 的棉 田 ,棉 株 可 基 本 不 留叶枝 ,但 在 密 度较 稀
处 、缺 苗 处 、地 头 地 边 ,每 株 棉 花 可 留 1 ~2个 壮 叶 枝 ,弥 补 缺 苗 和 充 分 利 用 空 问 ,待 叶 枝 长 出 2~3层 果 枝 立
上也 可 以打 去边心 。
5 病 虫 害 防 治
目前 威 县推广 的棉 花 品种 主要是 抗病 抗虫 杂交 棉 。但 抗病 抗虫 棉不 是免 疫棉 ,抗病棉 会得病 ,只是受害 程
度轻 一些 。所 以 ,还是 要加 强病 虫害 的 防治 。一般 防 治棉 花枯 萎 病 可 用 4 %多 菌 灵 或 6 %代 森锰 锌 可 湿性 粉 0 5

棉花中后期管理技术

棉花中后期管理技术

棉花中后期管理技术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6年第6期棉花中后期已进入花铃发育期,也是棉花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期。

高产棉田内棉株壮而不旺,稳而不衰,下部无黄叶,上部果枝的花蕾和与其对应的叶片能及时伸出,植株不高而果枝数不少,叶片不大而花蕾不小,茎秆和枝条粗壮,节间较短,叶片上举,株形疏朗、清秀,垄不封死,叶片不少但棉田通风透光。

笔者现将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棉农朋友参考。

1.合理施肥。

要根据不同田块棉苗素质合理施肥,准确把握施肥时间、丰富肥料品种、保证施肥质量。

注意早施、重施花铃肥,巧施微肥,补施盖顶肥。

花铃肥一般在7月上旬和下旬分2次施入;微肥(如硼肥、锌肥等)可结合治虫进行叶面喷施;盖顶肥一般在立秋后至8月15日前施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尿素7~8千克。

2.科学化控。

对于长势正常的棉田,可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1.5克左右兑水喷施,进行适度控制。

对于发育早、搭架好、打顶后最上部果枝长出3~4个果节或蕾的棉田,要进行重控。

对于发育晚、长势差的棉田,应适当推迟化控,采取上喷下追的方式促进生长。

此期要尤其注意控制上部果枝过度生长,改善植株中下部受光条件,减少烂铃,提高品质。

3.适时整枝。

根据不同田块棉苗生长发育情况和封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把握“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灵活掌握打顶时间。

长势差的要早打顶,长势好的要适当推迟,一般不迟于8月15日。

结合打顶及时去除无效果枝、中下部老叶和赘芽等,改善植株中下部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营养无效消耗,控制旺长,防止烂铃。

此外,还要及时去除晚蕾和无效花蕾,以减少营养消耗。

4.防治病虫。

7—8月份是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盲蝽象、烟粉虱等病虫害的重发期,要注意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适时开展统防统治。

可通过增施钾肥、排渍排涝、喷施叶面肥等措施来预防“两萎病”的发生和蔓延;对于发病较重的田块,可采用药剂灌根、拔除病株等措施进行防治。

防治棉盲蝽时最好采取统防统治,防止害虫发生转移,同时要采取清除田间杂草等综合措施。

八月份棉花管理技术要点

八月份棉花管理技术要点

杂质
检查棉纤维中是否 含有杂质,以确保 产品的纯净度。
棉花利用方向
纺织品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 ,可用于生产各种纺织品,
如棉纱、棉布等。
1
服装
棉花制成的服装具有柔软、 舒适、透气性好等特点,深
受消费者喜爱。
家用纺织品
棉花也可用于生产家用纺织 品,如床单、被套、毛巾等 。
其他工业用品
棉花还可用于生产其他工业 用品,如轮胎、刹车片、橡 胶制品等。
运输
棉花运输时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和包装方式,确保棉花不受损伤和污染。棉花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剧 烈震动和挤压。
04
棉花加工与利用
棉花加工流程
晾晒
采摘后的棉花经过晾晒,去除 多余的水分。
加工
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如清 理、除杂、打包等,中 采摘下来。
八月份棉花管理技术要点
汇报人: 2023-12-07
目录
• 棉花种植管理 • 棉花生长管理 • 棉花收获管理 • 棉花加工与利用 • 八月份棉花管理注意事项
01
棉花种植管理
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
在棉花播种前,应结合耕地施入 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以满足棉
花全生育期的营养需求。
追肥
根据棉花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 合理追施尿素、磷酸二铵等肥料, 以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
虫害的扩散。
03
注意防治对象和防治适期,选用高效、低毒、安全的
农药。
合理施肥与浇水
根据棉花生长情况和 土壤肥力,合理施用 氮、磷、钾等肥料。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 情况,合理安排浇水 时间和水量,保持土 壤湿度。
避免过量施肥,防止 烧苗和污染土壤。
注意储存与运输安全

棉花整枝技术要点

棉花整枝技术要点

棉花整枝技术要点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棉花整枝技术在棉花种植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使棉花在生长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形态和分布,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介绍棉花整枝技术的要点。

1. 适时整枝棉花整枝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整枝。

通常情况下,棉花在生长初期至开花前期是整枝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期的棉花分枝较少,整枝操作较为方便。

而在开花后期,棉花容易出现大量的侧枝,整枝效果不佳。

因此,在整枝过程中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操作。

2. 利用植株生长规律在进行棉花整枝时,要充分利用棉花植株的生长规律。

一般来说,棉花的主要生长点位于植株的顶端,由于顶端生长点的活跃性较高,会吸引大量的养分和水分,造成侧枝的生长受限。

因此,通过适当修剪顶端,可以促使侧枝的生长,提高棉花的产量。

3. 确定整枝高度整枝高度是整枝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整枝高度应该根据棉花的品种和生长情况来确定。

对于较高的品种,整枝高度可以适当提高,以减少侧枝的生长。

而对于较矮的品种,整枝高度应该适当降低,以增加侧枝的生长。

通过合理设置整枝高度,可以使棉花的生长更加均匀,提高产量。

4. 合理间距整枝在进行棉花整枝时,要注意合理的间距。

一般来说,整枝的间距应根据棉花的生长情况和植株的密度来确定。

如果植株过密,整枝的间距可以适当增大,以保证侧枝的生长空间。

而如果植株过稀,整枝的间距可以适当缩小,以提高棉花的产量。

通过合理设置整枝的间距,可以使棉花的生长更加均匀,提高产量。

5. 注意整枝力度在进行棉花整枝时,要注意整枝的力度。

一般来说,整枝的力度应适中,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

过轻的整枝力度会导致剪切不干净,影响整枝效果;而过重的整枝力度会导致植株受伤,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

因此,在进行整枝操作时,要注意力度的掌握,确保整枝的效果。

棉花整枝技术是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适时整枝、利用植株生长规律、确定整枝高度、合理间距整枝以及注意整枝力度等要点,可以使棉花的生长更加均匀,提高产量,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棉花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棉花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

棉花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棉花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处暑至白露)开始吐絮,棉花管理进入后期,棉花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根、保叶、促早熟、防早衰,以达到高产优质,丰产丰收的目的。

1.适时浇水防秋旱:棉花生育后期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将影响根系的吸收功能,棉铃发育迟缓、纤维和种子不能正常成熟、土壤养分也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因此,若遇秋旱,要适时浇水防旱,发挥以水带肥的作用,保持棉株的生活能力,使叶片维持一定的光合强度,增加干物质积累,这对于防早衰,保秋桃,增铃重,提高种子成实度和纤维品质有明显的效果。

棉花吐絮期棉田往往板结较重,水分不易下渗,常出现“水过地皮干”的现象,浇水必须浇透、浇匀。

一般棉田通常在8月下旬干旱时浇1次水即可。

如果秋后持续干旱,丰产棉田和晚发增产潜力大的棉田,浇水时间应坚持到9月中、下旬。

2.文施叶面肥,改善棉株营养:棉花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加之生长后期气温偏低,土壤追肥效果较差。

因此,及时喷施叶面肥,对于改善棉株营养状况、延长叶功能期、防病壮棵。

保秋桃、增铃重、促早熟、防止早衰具有重要的作用。

喷施叶面肥一般每隔7~10天喷洒1次,可连续喷施3~4次。

喷施叶面肥要严格掌握叶面肥的喷施浓度,防止肥害,晴天宜在下午进行,阴天可全天进行叶面喷肥。

3.及时整枝,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对于晚熟徒长、田间荫蔽的棉田,要加强后期修棉整枝,及时把毛耳朵和赘芽去掉,在保证三片棉叶保一桃的前提下,可适当剪空枝,去下部1~2片基本丧失功能的主茎老叶,以利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早熟,提高吐絮质量。

4.适时使用乙烯利催熟:使用乙烯利喷施棉株,可以有效地促使棉株加快吐絮,增加霜前花产量。

使用乙烯利催熟,首先要掌握好乙烯利的使用时期。

喷药过早铃重减轻,衣分降低,品质下降;喷药过晚,气温低,催熟作用降低,催熟效果差。

黄河流域棉区一般在10月1~5日用40%的乙烯利100~150毫升,对水45~60千克,均匀喷洒棉株。

试述棉花“三期”的管理技术措施

试述棉花“三期”的管理技术措施

试述棉花“三期”的管理技术措施棉花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分为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等不同生长阶段,本文就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三期”管理技术措施进行讲述,供参考。

一、蕾期管理棉花蕾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转折阶段,但营养生长仍占优势,加上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光照充足,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都很旺盛。

这个时期既是发展根系群建成根系的主要时期,又是棉株发棵稳长增蕾的重要时期,在棉田管理上应以控为主,做到控中有促,控上促下,控促结合,以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使棉株既有一个强大的营养体,又稳长不衰,保持棉田通风良好,多现蕾、多结铃,搭好丰产架子。

1.中耕培土棉花现蕾到封垄前,抓紧时间中耕松土,可促使根系向深处发展,增强对水肥的吸收能力,提高抗旱、抗倒伏能力,是实现稳长增蕾的重要措施。

中耕要根据苗情、天气、土壤湿度灵活掌握。

长势较弱的旱地棉花,应浅中耕、多中耕。

整个蕾期一般中耕3—4次,深度6—10cm;有徒长趋势的棉田,应进行深中耕,中耕深度10—13cm,起到破板结、灭杂草、促根壮棵的作用。

同时,在封垄前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亦能起到小旱保墒、大旱利灌、遇涝易排、风大抗倒的目的。

2.及时整枝整枝可调节棉株体内营养物质分配,减少养分无谓消耗,有利果枝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促进棉株健壮生长。

蕾期能辨别果、叶枝时,要及时将叶枝掰掉,果枝下部留足3—4个叶片,以维持较大的叶面积,合成更多的营养物质。

对棉株出现的赘芽要随出随抹。

3.稳施蕾肥棉花在蕾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分别为全生育期的11%—20%、7%和9%左右。

肥水不足,营养生长不良,搭不起丰产架子,不利增蕾、保龄;肥水过多,又易引起植株旺长,导致蕾铃脱落。

因此,要稳施蕾肥,对土壤瘠薄,基肥不足,又未施苗肥,棉株长势较弱的棉田可多施、早施;反之,则应少施、晚施。

一般亩施硫酸铵7.5—10kg、过磷酸钙10—15kg、饼肥15—20kg,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混施,速效肥与迟效肥混施,氮肥与磷肥结合,既能满足蕾期需要,又可收到蕾肥花用的效果。

棉花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棉花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棉花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程一、土壤管理1.合理施用有机肥。

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4000公斤,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2.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棉花的生长期,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肥,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3.保持土壤湿润。

避免过度蒸发和土壤结块,及时进行灌溉,并配合覆盖膜,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

4.定期松土。

松土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根系的发育和可吸收养分的能力。

5.病虫害防治。

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使用合适的农药,保护棉花的生长和产量。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本地生态环境和耐病虫害的高产棉花品种,如杂交棉、轮作棉等,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三、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1.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一般在霜后地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土壤湿润适宜的时候进行播种。

2.根据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

一般杂交棉播种密度为7.5万-10万株/亩,轮作棉播种密度为6万-8万株/亩。

四、调整肥水管理1.施足基肥。

在播种前15-20天的时候,施足基肥,以提供棉花生长所需的养分。

2.按时追施追肥。

根据棉花生长的需要,及时追施追肥,避免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

3.科学合理的灌溉。

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棉花的生长需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避免水分的过多或过少对棉花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五、定期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株型分支、增强植株调节能力,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六、病虫害防治1.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

2.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防治。

3.科学合理的施药。

根据农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药,避免过量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及时采摘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及时采摘,避免因过度成熟而影响棉花的品质。

总结: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能够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益,推动棉花的产业发展。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作者:元绿
进入秋季,棉花生长转入以吐絮、完成秋桃发育为主的生育后期。

此期以养根保叶为中心,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促棉株健壮生长,防止早衰及贪青晚熟和烂桃,争取棉花丰收。

一、重施花铃肥
花铃期是棉花需肥最多的时期,重施花铃肥对争取“三桃”有显著作用。

一般亩施45%复合肥20~30公斤。

对地力差、基肥少、长势弱的棉田,可适当早施,在棉株开花达80%以上,并坐住1~2个幼桃时进行追施,追肥方法以条施为宜。

二、补施盖顶肥
补施盖顶肥主要防止棉花后期缺肥而早衰,促进植株稳健生长,增强抗病、抗虫、抗早衰能力,争取多结秋桃和增加铃重。

一般于打顶前后进行根外追肥,对缺氮或早衰棉田,每亩喷施1%尿素溶液50~75公斤, 5~7天一次,连喷2~3次。

对缺磷、钾或旺长贪青晚熟棉田,每隔7~10天喷一次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3次,以达到后期不黄叶、不落叶、不早衰、高产优质的目的。

三、科学整枝
棉花进入蕾期,应适当摘除第一二层果枝上4~5个早蕾,促棉花早搭丰产架,并集中坐桃;立秋前摘除顶心,能有效抑制棉花上部无效生长,改善田间通风透光
条件,促进上部幼蕾正常结桃,增加秋桃数量。

打顶后及时抹除赘芽。

应及时整枝,促使养分向生殖生长转化,达到保幼铃增铃重的目的。

摘除棉花底部无效老叶,将布满害虫的废枝叶带出棉田,挖坑深埋,以减少棉田害虫数量。

四、合理调控
长势好的棉田在初花期普遍进行一次化控,当前气温偏高,初花期化控应以轻控为主,进行化学封顶,以控制上部果枝过分拉长,改善中下部受光条件,减少烂铃,提高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