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NPO组织在残疾人事业方面的调查
我国目前残疾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目前残疾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残疾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给残疾人群体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困难。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关注残疾人的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也在不断采取措施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残疾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提供参考和启示。
1. 残疾人口数量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残疾人口数量约为850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6.34%。
其中,视力残疾人数最多,占40.28%;其次为听力残疾人口,占22.71%;肢体残疾人口占16.75%;智力残疾人口占11.45%;语言残疾人口占7.16%;精神残疾人口占5.65%;其他残疾占5%。
残疾人口的规模庞大,需要社会关注和支持。
2. 残疾人生活状况2.1 教育问题残疾人群体的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
尽管我国政府一直倡导普惠教育,但残疾人的基础教育普及率仍然偏低。
仅有不到50%的残疾人接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
此外,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和教学资源也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2.2 就业问题残疾人就业形势也较为严峻。
由于种种原因,包括社会歧视和缺乏适应性的工作环境,残疾人就业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和促进残疾人就业,但仍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其中,以提供就业岗位、改善职业培训和加大企业就业歧视的打击力度为重点。
2.3 社会融合问题残疾人的社会融合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
许多残疾人面临社会歧视和偏见,他们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缺乏无障碍设施和服务等基础设施也加剧了残疾人的社会融合问题。
因此,提高社会融合水平,加强法律保护和提供适应性的公共服务是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3. 政府政策和措施我国政府在残疾人问题上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其中,残疾人保障条例和残疾人综合服务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残疾人的权益保护和服务提供进行了明确规定。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扶持残疾人就业、加大特殊教育投入等政策,鼓励和推动残疾人的全面发展。
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分析

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他们的康复需求包括身体康复、心理康复、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国内的康复服务现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改进。
一、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分析1. 身体康复身体残疾是残疾人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包括肢体残疾、视觉障碍、听力障碍等。
这些残疾影响了残疾人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因此身体康复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康复服务之一。
身体康复需要包括矫正治疗、辅助器具的配备和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
2. 心理康复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同样十分重要。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排斥,残疾人常常感到自卑、孤独和无助,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他们需要得到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心理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3.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许多残疾人在康复后也面临着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困难。
由于一些职业机构对残疾人的就业歧视,许多残疾人难以就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面临很大的困难。
他们需要得到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包括就业培训、生活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
二、国内残疾人的康复服务现状分析1. 资金不足国内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由于残疾人康复项目需要大量的物质和人力成本,许多相关单位和机构在资金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口。
这导致了许多残疾人无法得到及时和充分的康复服务,特别是来自贫困地区的残疾人更是备受忽视。
2. 服务不均衡国内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
一线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相对较好,而偏远贫困地区的残疾人却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许多偏远地区的残疾人无法获得有效的康复服务,这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4. 缺乏法律保障在国内,残疾人康复服务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这使得残疾人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许多残疾人在康复过程中遭受不公平待遇,而他们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又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残疾人托养服务满意度调查

残疾人托养服务满意度调查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负担,残疾人托养服务应运而生。
然而,这些服务的质量如何,是否真正满足了残疾人的需求,残疾人及其家属对其满意度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
为此,我们展开了一项关于残疾人托养服务满意度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范围涵盖了多个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调查对象包括正在接受托养服务的残疾人及其家属。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托养服务的各个方面,如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社交活动等;实地走访则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托养机构的设施和服务情况;电话访谈则为那些无法面对面交流的受访者提供了便利。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方面。
首先,大部分托养机构在生活照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
残疾人的饮食、住宿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营养均衡的饮食搭配,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
康复训练也是托养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托养机构配备了专业的康复设备和康复师,为残疾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通过定期的训练,不少残疾人的身体机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增强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心理辅导方面,部分托养机构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心理咨询师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这对于那些因残疾而产生心理压力和自卑情绪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帮助。
社交活动的开展也受到了一些残疾人的好评。
托养机构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文艺表演、手工制作、户外郊游等,让残疾人有机会与他人交流互动,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然而,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部分托养机构的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无法为残疾人提供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尤其是在夜间和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照顾不及时的情况。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有些托养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在服务过程中不够耐心和细心,影响了残疾人的体验。
关于残疾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5篇

关于残疾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5篇残疾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1近年来,太平庄乡致力于推进支持帮扶残疾人就业工作,点燃了人们的就业热情,厚植了新优势,培育了新动能。
但综合各方面的反馈,在推进残疾人开展新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
就此,太平庄乡政府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全乡帮扶残疾人就业工作现状近些年,太平庄乡不断优化就业制度和文化环境,有效带动了就业主体,为全乡的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有效帮助,汇聚了新能量。
截止11月底,太平庄乡共有残疾人451个,一级66人,二级97人,三级104人,四级184人。
为帮扶残疾人就业,太平庄乡政府组织相关培训11场。
目前,太平庄乡残疾人从事的领域主要有种植养殖、三轮车运营、家电维修以及盲人按摩等工作。
近年来,太平庄乡政府经过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努力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鼓舞和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创业,残疾人就业率逐步提高,日子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
但是,从深度分析,残疾人就业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存在的障碍和问题目前,在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就业市场情况不容乐观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的缺陷,如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一技之长、择业工种受限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局面还是严重。
此外,社会认识对残疾人就业重视不够,认为健全人甚至大学生就业尚且困难,何况残疾人。
部分企业仍存在卑视残疾人的现象,有的同工不同酬;有的企业认为接纳了残疾人,有损企业形象,宁愿缴纳保障金也不情愿安置残疾人。
(二)就业收入普遍偏低从残疾人就业的收入看,工资普遍偏低。
不少企业给残疾人的工资普通在800元以下,基本没有实现同工同酬,各种保险也很难依法详实。
有些福利企业甚至不让残疾人上班,每月只给100元补贴,这就从全然上失去了就业的意义,对如此的企业来说是钻了政策的空子,侵占了残疾人利益。
(三)就业渠道单一太平庄乡的残疾人的就业帮扶工作主要是政府组织安排,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就业渠道。
助残调研报告

助残调研报告助残调研报告引言:近年来,国家在关注和重视残疾人群体的需求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助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助残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各种助残服务的提供情况、政府政策的支持度和改进建议等,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调研主要针对残疾人群体,旨在了解他们在助残服务方面的现状和需求,以及政府的支持措施和社会的共识。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能为提高助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不同群体的残疾人,包括视力、听力、言语和肢体残疾等。
选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残疾类型和不同城市的残疾人作为调查样本。
访谈主要针对助残机构的服务人员和相关政府工作人员,以了解现有助残服务的覆盖范围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发现以下问题存在:1.助残服务不均衡:一些发达地区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助残服务,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助残服务相对薄弱。
2.缺乏专业人才:很多助残机构缺乏专业的社工人员和康复人员,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3.信息传递不畅:部分残疾人对各种助残服务的了解不足,相关信息的宣传和传达渠道不畅。
4.助残政策支持度不够:一些助残政策存在具体操作上的不合理性和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
四、调研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助残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2.提高助残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大对助残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
3.扩大助残服务的宣传渠道:多渠道宣传各种助残服务,提高残疾人的知情度。
4.完善助残政策:政府应该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完善助残政策,确保政策的落地实施。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助残工作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分析

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首先介绍了国内残疾人康复领域的背景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
在分别对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关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观点。
在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展望了国内残疾人康复领域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国内残疾人康复领域的现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康复服务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国内残疾人、康复需求、康复服务、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案例分析、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分析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国内残疾人康复需求日益凸显。
残疾人群体在社会中拥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生活和发展需要,他们面临着各种康复需求,如身体康复、职业康复、心理康复等。
国内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对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促进其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国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以及康复服务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来具体展示不同情况下的康复需求和服务现状。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以改善国内残疾人康复服务,促进残疾人在社会、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实现和社会参与。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残疾人康复需求的重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推动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national sample survey for the handicapped)中国对全国范围内残疾人情况进行的专项调查。
调查的标准时间是1987年4月1日零时。
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原国家教委、卫生部等10个部门负责组织。
在29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了157931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查出视力、听力和语言、智力、肢体、精神病等5类残疾以及综合残疾7743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9%。
以此推算,全国有各类残疾人约5164万。
其中,听力语言残疾约1770万人,智力残疾约1017万人,肢体残疾约755万人,视力残疾约755万人,精神病残疾约194万人,综合残疾约673万人。
5164万残疾人中,0-14周岁的残疾儿童约有817万人,按数量多少排列以此为:智力残疾儿童539万人,听力语言残疾儿童11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儿童86.6万人,单纯语言残疾儿童29.4万人),综合残疾儿童80.6万人,肢体残疾儿童62万人,视力残疾儿童18.1万人,精神病残疾儿童1.4万人。
“词条内容来源于七维教育支持中心与特殊教育辞典第二版。
”。
扶残助残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扶残助残工作的现状和需求,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 ( ) 男- ( ) 女2. 您的年龄段:- ( ) 18岁以下- ( ) 18-30岁- ( ) 31-45岁- ( ) 46-60岁- ( ) 60岁以上3. 您的受教育程度:- ( ) 小学及以下- ( ) 初中- ( ) 高中/中专- ( ) 大专- ( ) 本科及以上4. 您的职业:- ( )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 ) 专业技术人员- (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 商业、服务业人员- ( )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 ( )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 ( ) 不愿透露二、对残疾人基本状况的了解5. 您是否了解国家有关残疾人保障的政策法规? - ( ) 非常了解- ( ) 比较了解- ( ) 一般了解- ( ) 不太了解- ( ) 完全不了解6. 您认为我国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如何?- ( ) 非常好- ( ) 比较好- ( ) 一般- ( ) 比较差- ( ) 非常差7. 您认为残疾人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 ) 生活困难- ( ) 医疗困难- ( ) 教育困难- ( ) 就业困难- ( ) 社会融入困难- ( )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三、对扶残助残工作的看法8. 您认为目前我国扶残助残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 ( ) 政策法规不完善- ( ) 扶残助残资源不足- ( ) 社会认知度低- ( ) 扶残助残组织机构不健全- ( )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9. 您认为应该如何加强扶残助残工作?- ( ) 完善政策法规- ( ) 加大资金投入- ( ) 加强宣传力度- ( ) 建立健全扶残助残组织机构- ( )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10. 您是否愿意参与扶残助残公益活动?- ( ) 非常愿意- ( ) 比较愿意- ( ) 一般- ( ) 不太愿意- ( ) 完全不愿意四、其他建议11. 您对残疾人事业还有什么其他建议或意见? - ()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NPO组织在残疾人事业方面的调查
作者:刘建宇
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100068
1.浅析我省残疾人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期刊论文]-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
2.秦枫.汪婕唐宋时期脆弱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以残疾人群体为例[期刊论文]-黑龙江史志2008(14)
3.陆德阳基督教与中国残疾人教育[期刊论文]-天风2002(11)
4.加快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中国残联理事长王新宪就《指导意见》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期刊论文]-中国残疾人2010(4)
5.朱雪明.张恩和.尹聚峰.何勇.田永辉甘肃省残疾人小康指标评估体系与实现对策[期刊论文]-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
6.张岩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两个体系"建设[期刊论文]-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4)
7.黄洁.张亚荣.张海泳.吴瑛CCU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焦虑与抑郁现状调查[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9,23(2)
8.黄高伟.HUANG Gao-wei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以江苏省部分地区资料为基础的分析[期刊论文]-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
9.颜青山残疾人事业的伦理学辩护及其限制[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0(5)
10.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旗帜[期刊论文]-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4)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16406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