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_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_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_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相对期中考试有所上升。本班共有学生31人,参加考试31人,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低分人数:低分率:;均分是分,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主要原因是:学生粗心大意,做题不够细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后进生的基础太差,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

三、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本题得21分以上的同学不多,主要是第7、8、10、12小题,学生失分严重。

第二题: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该题14、15小题绝大部分考生能有正确答案,但13、16、17两小题错误者占80%左右。这反映学生对问题缺乏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特别是第17小题,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找规律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

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第三题:解答题

18、20计算题及解方程(共18分)这是学生最好得分的题目,但也是易失分的题,后进生都做的较好,但解方程的第二小题失分率70%。这反映学生对于去分母这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第19题:(共2个小题,共9分)这一题完成的较差,失分率只有85%,这说明学生在进行多项式加减时仍然忘记带括号和去括号法则的符号变化。

第22题:(共10分)本题考察学生对含有分母的方程(含有参数)的解法,学生在解方程过程中不能明确x,m的关系导致这个题失分严重

第23题:解决实际问题(共2小题,10分)该题得满得4分以上的占30%,0分的占10%,这说明学生的理解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力不强,对问题该如何正确回答理解不清导致丢分。

第24题:(共3小题,12分)该题考察学生对角平分线概念的理解,第(1)小题学生掌握较好,但是(2)(3)题失分严重,主要原因是对未知角度学生不能结合图形很好的转换,不能列出相关角的关系式。

四、改进的措施: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

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能力。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使全班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1.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思想,争取尽快地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

2.要千方百计地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自主学习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对于在后进生的培养要加大力度,对他们进行小班化训练,还得抓好对后进生的培养,争取使他们的成绩再次进步。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试题主要由填空、选择、计算、解决问题四大部分构成。试题题型多、内容难易适中,考查角度灵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对学生解题思维过程和计算能力的检测。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23人,大部分学生能认真答卷,个别学生不能完成试卷。这次考试成绩总分有1548分;平均分是67、5分;及格率百分之78、3;优秀人数5人;低分有2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抓好中等生成绩的提高工作,努力帮助优等生提高或保持成绩,注意督促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试卷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辨析是非真假。主要以基础知识为考试内容,题的难度不是很大,有部分学生比较粗心导致做错题。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分析题。丢分率不是很高。 第二部分:为填空题。共24分。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至五单元的内容都有涉及。学生出错较多的是第4题和第7题。如第4题;6除一个数,商是37,没有余数时,这个数是()。有余数时余数最小是()。不少学生审题不认真,不能很好的计算出这个数,做题不灵活导致计算错误。 第三部分:选择。共10分。学生失分较少。本题难度不大,很多学生能很好的分析题,做到对号入座。 第四部分:计算。共23分。 1、口算或估算。(15分)主要考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比较基础的估算知识。出错较多的是“899÷9”,部分学生把899看成900再除于9“80×15”计算结果时忘了0的补充。 2、列竖式计算。 这一题计算正确的人数很多,学生对这种类型的题型比较容易接受。计算时只要细心都能做对。 第五部分:解决问题(共31分)第1题,第2题,第3题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理解题,会分析这一类题型。丢分率很低。而第4题。王老师

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赵争广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47人,参加考试的有47人,人平分65.52。最高分110分,最低分3分。合格个数27个,转差17个。 三、存在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还不够。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数量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四、改进的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能力。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使全班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五、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六、几点建议: 根据考试结果来看,本班的数学成绩一般,试卷难易适中。但是从答题出现的问题来看,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较高档的试题和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试题,普遍失分较高。这说明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思想,争取尽快地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 2.要千方百计地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1]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测试金榜名单: 试卷重点分析 本单元属于计算部分,在这个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单元尤其重要,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计算基本功,才能更好的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在这张试卷中,分别出现了除法口算、除法估算、判断商的位数、除法笔算、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针对这张试卷中重点题目进行试卷分析: 一、基本练习 这部分主要是基本计算,包括口算、估算、笔算、判断商的位数 1题是口算,个别同学的口算能力需要加强.(比如:26+44=90 2800÷4=70)540÷60= 是下学期要学的,所以不扣分,但课上也讲过. 4题是比较大小,这道题考察除法估算的知识和除法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关系,这道题的失分率较高,主要失分原因:学生对于除法算式的计算在选择算法上存在困难,这道题既可以用估算解决也可以用笔算解决,但是如果笔算起来会很浪费时间,因此需要注意这道题如何运用估算解决这道题,如:423÷7与60比较,可以这样估算,将423估成420,然后计算420÷7=60 因为将423估小了,所以估算的结果小于实际结果,因此423÷7的结果应该大于60,所以应该填大于号.还有一类题可以运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商的关系来解决,如:545÷4与454÷4,除数相同,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因此应该填大于号. 5题是判断除法算式商的位数,对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最高位是百位,商是三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商是两位数. 6题笔算除法,失分原因:少横式结果,少余数,少验算,横式结果抄错 二、解决问题

(完整)七年级英语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天岳中学徐思 一、试题特点: 本次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命题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各大题均坚持由易到难,基础题分散到各大题原则。在充分发挥传统题型的基础上,探索使用新题型,综合考查学生的核心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命题较多素材源自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教师正确使用新教材。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与分值 本次试卷由听力部分和笔试部分组成,听力部分包括听选图片、对话问答、短文理解、听短文排图片顺序。笔试部分包括词汇填空、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情景反应、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整卷满分为120分,其中听力部分占20分,笔试部分占100分。教材中所出现的重要语法项目在不同的试题中均得到了考查。 对所有采分点的设题均为教材中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动笔写的内容全部控制在教材要求掌握的范围内。 2、命题特点及导向 命题力争使试卷中的不同试题具有灵活性、趣味性、教育性、指导性,对今后的七年级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导向性。 听力部分 听力题的难度适中,能较好的考查出学生的听力水平。A)听句选图片非常简单,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做的非常好。B)完成对话问答难度不大,只有第二小题听起来比较难。C)笔录要点,相对较难听出。加强听力训练和提高对听力检测的要求,是提高英语学习成效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突破口。本卷的听力部分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听力部分所考查的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考查学生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 笔试部分 1.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此题考查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可数名词复数形式、基数词变序数词、第三人称单数等等。只要学生掌握了老师所教的这些,那么此道小题可以说是送分题。就学生答题的情况来说也基本满意,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够满分。 2.单项选择 此题考查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和简单的交际用语,考查的知识点很多,考查的形式也很灵活但难度不大。 3.完形填空 取材于学生身边生活的素材,上下文逻辑关系清楚,试题针对事情的发展设空,考生只要理解事情的情节和脉络,就可以顺利作答。 4.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是试卷中分值最大一题,占四分之一,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其中A篇是人物小故

2017数学试卷分析

2017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小学毕业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毕业质量检测试题命题强调对教材的尊重,本试卷中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小学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全面考查了六年级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等情况,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考能力、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察能力,同时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开放性和发展性。试题的知识板块的结构分配大体均衡,题型丰富,主要考查题型有基本的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含口算、简便计算、解方程、解比例、阴影部分面积计算等)、操作题、应用题等题型。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完成试题的兴趣。试题内容突出了灵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大部分的题目含有两个及以上的知识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试题突出了数学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总体情况:试题具有一定的思维性,内容覆盖面大,全面考察学生能力,初看难度适中,但信息量大,内容多,是一份相当有分量的考卷。 二、卷面分析 本次共抽取150份试卷作分析,其中县城学校70份(柔小30份,二小30份,实验小学10份)基层学校80份。抽样分析认为:

第一至三大题中,以考查基本概念为主,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到一、二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1.填空题,分值19.5分。得满分的没有,10至18.5分的118人, 10分以下的32人。本题内容涉及小学阶段各知识,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综合型。从试卷上可以看出,第5、8、9、11、16、20小题,这些题都有一定的难度,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又综合考查了学生分析、比较、辨析、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第5题部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斜边,高,底之间的关系和面积计算没有掌握而导致失分,说明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第8题部分学生不会辨析题意,不会联系实际合理安排时间。第9题是“鸡兔同笼”的变形,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对题和错题之间的相差分值,学习方法太单一,对知识的变通不够,导致失分。第11题有的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可以先找到相同瓶数的差价,然后用盈利的钱数求出差价的个数进而计算出需售出的瓶数,看到难题就怯场,缺乏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6题有的学生不明白对折3次分成几段,还有忽略了单位的换算,说明了学生严重缺乏动手操作能力,读题不仔细,不注意细节。第20题学生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关系,可是用百分比表示还存在先找标准量的问题,可见平时对百分率的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熟悉的应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2、判断题,分值7分。满分率12%,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概念、定义、公式是否理解以及能否准确运用,考查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缜密性。如第3小题,学生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不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 数学期末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荣成市世纪小学 每次考试我都有个感受就是试卷容量大,覆盖面广,几乎涉及到本册教材的所有内容,而且不但考查了平时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很多数学学习品质与习惯,也就是说,考查的不再单纯是知识,更多的是蕴含在知识层面下的数学素养。本次也不例外,考试命题体现了数学教学的理念与思想,为我们一线教师今后的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导向作用。 一、总体情况 三年级共有271名同学参加考试,平均成绩89.43分,优秀率79.58%及格率98.56% 二、答卷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计算题,这次考试的计算题正确率非常高,通过查阅试卷,发现学生基本不存在算法错误,这和我们平时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加强算法教学以及注重教给学生检查 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 有很大的关系。但也有同学出现诸如 余数比除数大,这样的错误依然存 在。在考试过程中还发现有学生在计算 的过程中在用数手指的方法算数,这些都说明部分学生基础计算能力不足。 2、填空、判断、选择考查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几个题型学生答卷情况是我们感觉比较满意的,从做题情况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不错的,除了填空题的第8小题和选择题的第2小题、第3小题其他各题的正确率都在90%以上。 通过出现错误较多的这三个小题,能发现平时我们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某些方面是存在问题的。首先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有

欠缺,例如填空题的第8 小题,这题的错误率接近 60%,究其原因,都是因 为学生不会看日历,像这 种如图: (如果此题没有日历让 学生自己算或是数数我觉得错题率会小很多。)还有就是孩子看图不会看重点,“儿童画展开始“”这几个字很长结果都占据下一个格,结果孩子就以为是从下 一个格开始的,如图: 选择题第2小题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商不变性质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到位,特别是有具体数目的时候,孩子往往不去运用商不变性质思考,而是直接算得数,结果可能对于余数的大小分不清导致此题选择时犹犹豫豫。 例如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方面的教学。 最后,还是存在学生审题不清导致的错误,例如选择题第3题 数一数相比其他 题错的人数还算不少,我们也分析了一下,认为学生在审题的过程受到定势的影响,因为,在考试之前,我们做过类似的题,但此题的时间点和要求都和我们考试的题不一样,但图形差不多,结果很多孩子拿过题不仔细审题,背着答案选择,结果都错了。所以,今后在这方面应该吸取经验教训,一定要仔细看题的要求。

七年级上试卷分析(详细)

七上数学期中模拟考试卷(一) 考查内容: 第一,二章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50分 总题量: 23题 编号 姓名 得分 一. 选择题(4分×10=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1. 单项式 23 3xy z π-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 ( ) A.-π,5 B.-1,6 C. -3,7 D.-3π,6 2.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的2倍少3,这个两位数是( ) A 、x(2x-3) B 、x(2x+3) C 、12x-3 D 、12x+3 3. 有2012个数排成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这2012个数的和等于 ( ) A .-1 B . 0 C . 2 D . 2010 4. 下列各式中与a -b -c 的值不相等的是 ( ) A .a -(b + c ) B .a -(b -c ) C .(a -b )+(-c ) D .(-c )-(b -a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 .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这两个数. C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一个负数. D .两个数是负数,且被减数的绝对值较大,则它们的差是负数.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8月8日在被喻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举行.国家体育场建筑面积为25.8万㎡,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50.25810? (B)2.5810? (C)52.5810? (D )42.5810? 7. 小亮从一列火车的第m 节车厢数起,一直数到第2m 节车厢,他数过的车厢节数是( ) (A)m+2m=3m (B)2m-m=m (C)2m-m-1=m-1 (D)2m-m+1=m+1 8. 两个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下列四个式子中运算结果为正数的式子是( ) A 、a+b B 、a -b C 、ab D 、 b a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按照上级的安排,我校进行了期中考试,经过紧张的工作,试卷已批改出来。从整体上看,这次期中测试基本上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在测试中基本发挥正常,考题不难,但一小部分学生因为粗心,计算失分多。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特做如下分析与反思: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内容覆盖面全,各内容所占比例合理,符合教材的编排意图,题目类型全面,呈现形式多样,基础差学生和应变能力差学生的答卷不理想。但对于好学生来说,却是一个较为科学的测试。 二、考试情况分析: 我班有59人参加考试,平均分88,优秀率为92﹪,及格率97%。优点,本次试卷从卷面得分情况来看,优秀生做得还可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基础扎实,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正确率达到90%。,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较透彻,但基础差的学生和粗心的学生失分较多几乎。 三问题及原因 1第一题:直接写出得数,错的最多是估算部分,学生不能很好把握估算标准。还有少数学生写成精确数,粗心是主要原因,没看清符号。 2第二大题:填空,错的多的是第一小题,关于方向问题。第五小题,0÷()=0,()里不能填().学生不能灵活掌握“零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零”这一法则,学生失分较多。 3第三大题:判断,23×54<32x45.个别学生不计算,判断错。 4第四大题和第六大题,属于计算题,个别学生出错较多,看错数,抄错结果,个别计算顺序出错。 5第七大题,找准位置,正确填写。学生掌握较好,基本上不失分 6解决问题,共有五个小题,总体来说,都不难,只要学生认真读题,都不该出错。失分多的是第三小题:小军读一本故事书,已经读了84页,剩下的页数是已经读了的2倍,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学生只计算了一步,就直接作答。还有第五小题,三个国家获得的金牌的总数是()枚。少数学生看成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 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 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 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 的来讲,该份试题比较浅显,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基本掌握。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与上年七数的成绩相比,有所上升。本班共有学生33人,参加考试33人,平 均分是81.30分,合格率是8108%.有6人不及格。最高分102分,最低分45分。主要原因是;学生粗心 大意,做题不够细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后进生的基础太差,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 三. 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本题得满分的同学不多,主要是第3小题,学 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同,我也认不标准答案是错误的,没有一个同学做对。其他的题目完成的很好。 第二题;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该题前6个小题绝大部分考生能有正确答案,但(17).(18)两小题错误者占50%左右。这反映学生对问题缺 乏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特别是第(18)小题,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找规律大多 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 有缺失。 第三题;计算题[共16分]这是学生最好得分的题目,但也是易失分的题,后进生都做的较好,但解方 程的第二小题失分率70%。这反映学生对于去分母这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 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第四题;这一题完成的较好,失分率只有10%,这说明学生作图能力还是满强的。 四.存在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还不够。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数量关系。教师指导学生 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 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五.改进的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 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能力。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加强 对后进生的辅导,使全班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六.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 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 借教学手段.方法。对于在后进生的培养要加大力度,由于上次期末考试很不理想,找原因就是后进生太 “后”,所以本学期我就针对几名后进生,对他们进行小班化训练,在本次期中考试中那几名后进生成绩 有了很大提高,所以在以后的训练中,我还得抓好对后进生的培养,争取使他们的成绩再次进步。 七.几点建议; 根据考试结果来看,我班的数学成绩一般,比上年七数的平均分高了5分,这说明试卷出的很合理, 难易适中。较高档的试题和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试题。普遍失分较高。这说明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能力 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思想,争取尽快地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 2.要千方百计地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自主学习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 自学能力。 1 / 1

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综观整体这次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

人教版数学(三下)单元试卷分析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试卷分析 一、试卷说明 1.形式:这套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试卷的内容更加侧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试题也更加强了对学生全方面思维能力的拓展。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偏上,也许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的不到位,所以有很多的学生感觉有些难度。 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套试卷考查的知识,对概念类的试题考查得较少,比较侧重学生对知道的运用能力考查。特别是对生活中位置与方向的实际认知情况的考察偏多一些。 4.试卷特点:如果说这张试卷有什么明显不同以往的特点的话,那就是它更加强调数学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对动手能力的强调更是体现在了试卷中,试卷的三题与六题就要求学生在试卷上进行画图。与生活的联系在这张卷子上体现的更加充分自然。 二、试卷分析 本次检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及根据这些方向描述简单路线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检测从学生成绩看,不够理想,9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不多,本班满分的只有1人,不及格的还有2人。 本次检测学生对于基本的“根据方向找位置”掌握的还不错,如第五题智力魔方得分率是100%。 1.学生试卷批改情况。 第一题的2小题做错的比较多,主要的原因是有些学生对北极星的位置不确定。第六题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地图不了解,所以把拉萨与乌鲁木齐填错了位置。第八题中“走那条路最近?并说出行走路线。”这是一个难点。第三题是看实际的图画出示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学得还是可以的,这道题很少有丢分的。 2.从统计来看,各班这次抽测成绩还算可以。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知识的掌握较好。特别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地图上的方向和实际生活中的方向都有一定的理解。 3.学生的成绩从全面来看,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说明整体水平基本可以,但部分学生成绩很低,说明学生的学习还存在着问题,教学还存在死角,这些同学还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要想办法引导他们赶上去。 4.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于加强。有的学生的书写太潦草,造成学生的失分率很高。还有的学生的方向感太差,对于路线的转换出现了一些错误,也有一些学生对于“谁在谁的哪个方向”这类的问题理解上有困难,这也是失分的一方面原因。 三、试卷检测的意义 单元检测的结果说明,无论是对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质量的监控,乃至对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采用一个单元一次检测,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进行相关测试的主要手段。它既可以减轻统一测试给小学在保持政策连贯方面带来的影响,亦同时发挥其在实施新课程中加强对教学质量情况的及时监控的积极作用。当然,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完善,在测试的方法、测试的内容及其他方面允许有不同的更佳的选择。每一个单元的质量抽测与实施新课程、开展发展性评价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好处,我们会坚持下去的。 四、方法措施 本次检测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不仅要继续查漏补缺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不能让他们越掉越远;课堂上还要加强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结合起来的教学,帮助学生多了解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同时还要研究分层作业的设计,不断拓展学生思维。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2011年秋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说明: 本卷由叙永县教研室教研员组织制作,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 据,以教材的内容为基本素材,力求体现《课标》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努力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试卷的主要特点如下: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命题以本册教材主要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点来设计试题,并力求将各知识点放到实际情境中去考查,注重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与识别。 2、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对运算的考查强调的是基本的运算能力,对计算量和难度进行控制,避免繁琐的运算;对空间观念则从多角度去考查,折叠立方体(如第一大题第9小题),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如第四大题第26小题);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则加强了探究能力的考查,重视归纳推理(如第四题第24题),类比推理和合情推理(如第四题27题必须根据生活经验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 猜测)。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 为命题的素材,如第一大题的第3小题、第6小题、第8小题、第10小题,第二大题的11小题,第三大题的第22小题,第四大题,的第26小题,第27小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对培养学

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 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本卷满分值100分,总题量27题(其中选择题10题,共20分,填空题8题,共24分;解答题9题,共56分,)第一章12分,约占卷面总分的10%;第二章29分,约占24%;第三章22分,约占18%;第四章13分,约占11%;第五章27分,约占23%;第六章12分,约占10%;第七章5分,约占4%。考查内容覆盖本册教材所涉及的主要方面的知识点。难度分布为: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值约为8:1:1。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宏观上看,全班69人参考,平均分为54.4分,及格率为 47.8%,优秀率为23.2%,学困率37.7%。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 看出,班级内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成绩差距很大。 从微观上看,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一二三四 满分值2621810 平均分15.114.1 4.9 5.9 得分率0.580.670.610.59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第一、第二主要是考 查基础知识在实际情景中的简单应用,难度低,但得分率仅为0.62

三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阮进彪一、基本情况 熊乐小学三年级一共有31人参加考试,平均分分,最高分100分有1人,最低分25分,及格人数25人,及格率为80﹪,从这次成绩来看,两头成绩差距较大。分析了一下得出结论,考低分的同学在计算题方面还没有掌握。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涵盖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的前三章知识体系,试题紧扣新课改标准,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教材为根本,无偏题怪题,内容全面,知识覆盖面广,考察方式灵活,题目有新颖性,题型多样,题量适中,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了《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现将我乡此次期末考试卷面作如下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综合性大,错误率偏高。如第5、6、11小题,学生不能通过逆向思维进行计算;填错较多,失分较大,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注重不够,学生掌握知识模棱两可,这以后需要改进。 2、判断题是一些常识或者是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数学概念的理解比如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最大的三位数等等。 3、选择题本题是考查学生数的计算,此题做得较好。 (二)计算部分 计算题少数学生计算不准确,不能准确的直接写出得数,竖式准确,横式写错,加法忘记加进位,减法忘记了退位,除法余数比除数大等。 (三)动手操作题 主要考查方位的知识,全年级四分之一的学生出现错误,主要没有掌握方位的具体步骤,没有明白应该站在谁那里观看,是以谁为参照物没有搞懂。(四)解决问题部分 这部分共有6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的综合分析差,绝大部分学生考得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不重视审题,匆忙列式,不注意数量间的关系,导致错误率偏高。 第1、2、3小题做得较好,满分较多。第4小题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题,错误按168×4的步骤来算,因为这是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倍数的认识,时隔一个学期没有复习,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是惯性思维用来相乘导致错误的学生相当多。第5小题解答买票合不合算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搞懂怎么买票,第一是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涉及这种图形的练习较少,第二是买票问题平时讲的不多,所以导致错误的同学很多。第6小题,在大多数同学来说最后一题都是很难的题目,但是这个题做错的有成绩好的,做对的有成绩差的,我觉得是他们的心理问题或者说是惯性思维,比如说平时都是倒数的同学在这一题上竟然做对了,而平时考八九十分的同学反而做错了,这也跟他们的不细心有关。 三、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的知识和理解差。 2、学生计算能力差,在直接写出得数仍有少数学生得分低。 3、学生书写格式差,写字不认真,有些卷面不清洁。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概况: 该试卷试题结构,试题总体难度适中,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广。以课本为依托,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同时有突出语篇阅读,考查了课本上的语言知识,让学生感到平时的教学与考试密切相关,从而促使他们重视平时的学习和考前的复习。整份试卷总体上来说体现了英语教学应遵循的重视积累,夯实基础,注重语篇,培养能力的原则,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并非一朝一夕,一定要厚积薄发,试卷对英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第一部分听力测试(20分)。共四道大题:听句子,选出适当的答语。(5小题,5分);听句子,选出与图片内容相符的一项。(5小题,5分);听一段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5小题,5分);听独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5小题,5分)。 第二部分笔试部分(100分)。共七大题:词汇(25小题,25分);单项选择(20小题,20分);按要求完成句子(10小题,10分);完形填空(10小题,10分);阅读理解(10小题,20分);补全对话(5小题,5分);书面表达(作文题目My friend,10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二、学生分析 存在问题: 1、优等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大多数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

力较差,对比较杂碎的知识点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 2、中等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并且做题比较粗心。 3、差等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太大,并且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也极为肤浅。 三、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听力):内容为日常生活有关的材料,与所学教材难度相当,较为简单。朗读速度适中,对平日教学的听力训练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其中最高分20分,最低分6分,绝大部分在10分以上,得分率较高。 第二部分(笔试):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较为简单的口语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 第一题:词汇,共25小题,分别从短语翻译,首字母填空,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三方面来考查。其中短语翻译答得较好,也说明识记情况较好,而首字母填空和动词考查是学生的弱项,失分较多,尤其是中下等学生,尖子生还是答得很好。 第二题:单项选择,共20个小题,所测试的内容都是教学大纲要求掌握运用的语法项目和基础知识。题型和近几年的中考题型相类似。考查学生在句子层次中对语法、词汇和习惯用语的掌握情况。涉及到句型和交际对话,代词、动词、名词、介词、冠词等词的用法。试题的突出特点是话题和语境因素较强,侧重基础知识,强调灵活运用。 第三题:按要求完成句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一些短语的应用

(完整版)高中数学试卷分析

青海湟川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试卷整体结构及难度分布合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包括基本运算)和数学基本思想,对重点知识作了重点考查,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 的一些通性通法。试题力求创新。有一些新题,这些题目,虽然素材大都源于教材,但并不 是对教材的原题照搬,而是通过提炼、综合、改编新创为另一个全新的题目出现,使考生感到似曾相似但又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分析思考才能解答。 二、答卷分析 通过本次阅卷的探讨和本人对试卷的分析,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点: 1、客观题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着重加强对分析分问题和 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知识综合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客观题得分较低,导致总分低。 2. 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熟练. 基础知识不扎实,以选择题第4题为例.第4题是一道考察诱导公式的问题,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再一个诱导公式。但是出错率还是较高。再以17题为例,17题是一道考察集合的子集的基础题,但考生在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是:对子集概念,尤其是对空集这个特殊的集合的理解和应用很不到位,忘记考虑空集这一集合,导致出错率很高。 3. 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书写不规范,计算能力欠佳 审题不到位在的第21题表现的较为明显。这是一道函数模型应用,由于审题不到位致 使函数模型搞错、在(Ⅰ)问中学生出现结果重复与遗漏的现象严重导致后面全错,还有不会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五花八门。在考生的试卷中,因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差等原因导致 的书写不规范问题很多。而且由于计算量较大,很多学生答不完题,导致心慌意乱,失去信 心。 4. 心态不好,应变能力较弱. 考试本身的巨大压力,考生信心不足,造成考生情绪紧张,缺乏冷静,不能灵活应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甚至会而不得分的情形常可见到.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 "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程高考的考查重点,所以,后期的复课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训练,打好基础."基础知识"一定要在"准确"上下功夫, "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在"熟练"上下功夫.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要坚持"低起点,严要求"的原则.训练时要舍得在基础题上花时间.对于基础题,要求学生勤动笔,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要眼会心不会、心会手不会.平时训练中,淡化解题 技巧.要学生掌握通性、通法,一定要加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注重思维能力 和运算能力的训练,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观念,素养和能力,要配合新课改,采取适 合自己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就是平时教学中以课本和 考纲、考试说明为本,以新课程高考题为资料,弄清高考要考什么,要教给学生什么.以及 怎样才能教好的问题.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自己教学中要有反思,同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三篇

精心整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三篇 生存在失分。教学建议:整体看,对生字表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在教学中一直都很重视,学生掌握牢固,从卷面看规范写字这方面虽然较以前进步很大,但还需要继续加强。 第二题、比一比,在组词这道题大多数学生都答得很好,得分较

多。但有的学生在答题时不认真老是写错别字。 第三题、是语文园地填空,此题考察的是积累运用中的名言警句,目的是测查学生的课内积累是否达到要求。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滚瓜烂熟,多数学生解答自如,出错得极少。说明学生平时对语文园 学都会填,只是出现错别字的现象。 第七题,判断题,这道题失分较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教的全面,学生记得也很扎实。 第八题是阅读题,第一篇阅读文是课本上的原文,第一小题对“凉”和“爽”分别按音序查应查什么?按部首查查什么?问题出现

在“爽”的部首上。第二小题,很多同学不认真而导致出现失分现象,第三小题,检测可同学们比喻句和拟人句掌握的情况。第二篇阅读文是课外阅读文,第一小题,给短文加题目,这道小题得分率较高,学生只要读明白了短文就能够写出题目。第二三小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并准确地表述。失分率较高,在20% 左右。 两个学生不注意考试作文的要求:在作文中出现自己的姓名。 通过这份试卷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写作能力还是相对比较扎实的。但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如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中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容易出问题的方面加强训练:

1.继续加强写字教学。针对三年级孩子容易大量出现错别字现象,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易错字和难写字加强指导和提醒。从卷面上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加强。 2.注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好词好 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上试卷分析 一、积累与应用 26′(除第8题5′,其他每题3′) 1.重点字词注音 ·课文后重点字词的默写、背诵、拼音掌握 2.重点词语书写 ·课文中(课堂中)重点词语的积累 3.词语词义掌握(根据文段上下文内容填空) ·文段阅读能力,词语与文段上下文内容的匹配 4.重点成语释义 ·常见重点成语释义与褒贬义 5.语病查找与分析 ·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分析 6.语句排序题(文段逻辑掌握) ·语句内在逻辑分析,开头结尾句特征识别 7.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 ·课文备注、课外积累背诵 8.重点诗句内容默写* 二、现代文阅读 28′ (一)记叙文 16′ 9.简介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3′* 10.文章开头的作用 3′ 11.重点语句中“重点字词”作用的表达效果分析 2′ 12.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2′

13.文章中人物行为的评价,对文中人物品质的分析 3′ 14.对于文章整体的理解与分析(选择题) 3′ (二)记叙文 12′(每小题3′) 15.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与分层 16.文章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理解* 17.文章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与作用分析(选择题) 18.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古诗文阅读(课外) 16 ′ (一)《论语》节选 (每小题3′) 19.古诗文中重点字音,字义的掌握 20.用现代汉语翻译古诗文中句子 21.古诗文内容重点词句的理解,断句,重点字释义 22.结合古诗文,联系实际谈意义(古诗文背景,意义的理解与把握)(二)《次北固山下》 4′ 23.古诗句理解* 24.扩写古诗句 四、写作(记叙文) 记叙文六要素:起因、经过、结尾、时间、地点、人物 重点突出:人物品质、事件影响 基本标准:成文成篇,中心基本明确37分以上;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准确、流畅40分以上;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或写法有特色、有创新45以上;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次的考试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内容覆盖面宽,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知识结构合理,题量与难度适中。题型比例与大纲要求基本一致。试题设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整个试卷基本反映了数学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方面的能力考查。 ( )试题的综合运算性增强。一道试题不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前后章节揉在一起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必须上下融会贯通,全面分析,绝不能一叶障目,以偏代全,否则会劳而无效。与此同时,试题的解法也不单一,以便较灵活地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 ??? ???试题的论证性较强。这类考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考查考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 ? ?试题的定量计算,大部分综合题、应用题是用计算来完成的。对于初中生来说,熟练的运算能力是基本功。基本功扎实,才能正确地计算出定量结果来。 ? ?试题更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查。为了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或者说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所谓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 )试题的求解过程反映《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而不仅仅是记忆、模仿与熟练。 二、试题的基本结构 (一)初一试卷 、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三种题型, ?个小题。其中选择题 个,填空题 个,解答题 个,与以往试卷的最大区别是增加了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来做,体现了拔高和选优的功能。其中附加题也计入总分,卷面分值 ?分。 、考查的内容。教材的所有章节。整卷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覆盖了《课程标

准》中列出的初一所应掌握的全部知识点。 (二)初二试卷 、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有三种题型, ?个小题。其中选择题 个,填空题 个,解答题 个。满分 ?分,附加题未计入总分。 、考查的内容。教材的所有章节。试卷中占分比例涉及的数学知识覆盖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初二本阶段的全部知识点,试题稍难。 (三)初三试卷 三种题型, ?个小题,其中选择题 个,填空题 个,解答题 个。满分 ?分,涵盖了九年级上册的所有知识点,试题偏难。 三、学生答题情况: 七年级: 选择题的的整体回答较好,第 题的找规律的问题多数学生没找到规律,回答得最不好。填空题的第 题,余角的性质的几何语言表达由于初学,一些学生不熟悉,导致不理解题意,答错较多。第 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和为零的知识点,有五分之三的学生理解掌握不好,是填空题中回答最不好的一道题,这是本份试卷失分较多的一题。解答题的第 ?题,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去分母时漏乘了不含分母的项,失分点在此。 题是规律题,结合点在数轴上的运动考察规律的探寻,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其中( )( )两问回答得不好大凡规律性问题都是学生薄弱区,因为失分较多。第 ?题,不等式和方程的应用,中偏下的学生由于找不到等量和不等量关系而无从下手。失分较多。对于 ?题附加题,有很强的探索性,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较高,自然成为学生的回答难点。( )问无生涉足。其中的几何推理部分的第 ?、 题,学生会做,但是几何语言的运用不准确,导致丢分。 八年级:选择题的第 题丢解。第 题,由于题目的表达和所提问题易引起学生歧义,再者多数学生对于时间是 分时的路程不知道而无法求出函数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