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教育教育技术计划2010

合集下载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沿革及启示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沿革及启示

善下一代技 术在教学中 的应用 ;( )通过 数字 内容及 网络应 5
用变 革教 与学 。
术应用迅猛增加 ,而教育领域 内,大多数 学校仍无法通过技
术 为学 生提供 强大的学习体验 ,这样 的情况若不得 以改善 就
320 0 4年 《 向美 国教育的新黄金时代 :因特 网、法律 迈 及当代学生的变革 展望 》
【 摘要 】文章介绍 了美 国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发展历程 ,探析美 国教育信 息化在建设重心转移、学生能力培养定位、 学习时空规划 、学生评价改革及教师教育变革等方面的变革发展 ,最后结合我 国的实际情况 ,总结 出美 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沿
革对现阶段我 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在顶层设计 、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定位、促进教育技 术的深入应用 、确保师生可持续发展及推动
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技术应用给全球教育界带
来 了巨大变化 ,作为这场革命 的引领者—— 美国将变革教育 的重大使命赋 予了教育技术应用 ,美 国四个 国家教育技术规
划 由此应 运 而 生 。
行战略性 的回顾与修订,并最 终形成 了 2 0 年 的国家教育技 00 术规划 《 .erig EL ann :使世 界一流教育触手可及 》 。规划指 出 五大教育技术 目标 ,即 ( )所有师生都将 能够在教室 、学校、 1 社 区及家 中使用信息技术 ;( )所有 教师 都将能够有效应用 2
终身 学习体系构建方面的启示 。 【 关键词 】美 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沿革发展;教育信息化 【 图分类号 】G 00 7 中 4 .5 【 文献标识码 】A 【 论文编号 】10- 89 2 1 )1—0 3 ~0 0 9 0 7( 0 1 2 0 8 5
前 言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及其启示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及其启示

当前 系统 进行应 用升级 . 最终形 成可 发
展系统。③信息化建设以应用招标, 不
提供数据 , 持续改善整个教育系统 ; ③ 先规定提高效率的 目的。
是以技术招标。④不要害怕市场。 5 高评价的针砷 陆 提
运用信息技术 , 实施 面向学 习过 对性 , 减少测试数量 , 提高测试效果 。
息化 的瓶颈问题开展『作 :①要考虑 [
如何 实现 互操作 、如何 实 现进 化 发展
互是知 识产生 和传播 的重要特 征 。 () 术 的 “ 架 ” 技 术 的本 质 2技 座 。
就是 “ 架 ”海德格 尔 ) 人 类在利 用技 座 ( 。
的问题 ;②教育管理信息化 的深层次
发展 必 然会 影 响 到教 育组织 结 构 的变
0 翻 赣 _
美国 国家教 育技 计 划 ( D1 及其启示 2 口)
北 京师 范大 学教 育 技 术计 划
{ 鏊 …
() 3教育不 仅仅 有哲 学 、 想 、 学 思 教
(0 笥介 21
为 了借助 技 术 的优势 来 实现 奥 巴 马政府极具 挑 战性 的 目 ( 标 一是将 高校
二、对 中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
的启 示 l 越技 术 工具 观 建 技 术 会 对教 育 产 生 革 命 性 影 响 , 正 在改变着教 育赖 以立足 的基石 : 的 人
生的一种新 的能够超越二者的创造。 2发展技 术时代 的 2 世 纪技能 . 1
技术 革 新 了人 类 的生 存 方式 ,1 2 世 纪 必须 具 备缜 密地 思 考并 做 出决 定 的能 力 , 复 杂 的 、 解决 多学 科 的 开放 性 问题 的 能力 , 创新 能力 . 流 与合 作 能 交 力 , 新 地利 用知 识 、 息 和机 会 的 能 创 信 力 , 人 经济 、 康 的管 理 和公 民责 任 个 健

整理电子课本下载_电子书类型

整理电子课本下载_电子书类型

整理人 尼克电子课本下载附件1江西省中小学电子书包应用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1.江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背景。

近年来,全省各地“班班通”建设不断推广,南昌、新余等设区市大部分学校实现班班通;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如火似荼。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发展至今拥有中小学各年级各类型教育资源总量达167万余条,资源容量有50T。

省电教馆每年举办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大赛等9项应用展示活动,“十二五”期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达662个,营造并形成了信息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智慧校园”、“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兴起与发展,为电子书包的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与环境支撑。

从教育云的视角看,“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具体体现在中小学校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就是移动学习终端的引入和使用。

电子书包作为中小学学生的移动学习终端,实质上是“人人通”的直接入口,是一种个人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其教育教学应用自然是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2.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从中国万方数据的知识脉络检索(2014.03.09.),获得电子书包的研究趋势(图1):图1 电子书包的研究趋势(1)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21世纪初,八国集团在冲绳发表的《全球信“信息通信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动力之一,息社会冲绳宪章》中认为: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美国于2010年11月颁布最新一轮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通过对现有的信息化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后提出“以技术支持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当前,以美国、韩国、新加坡、日本为首的世界各国“一对一”数字化教育应用项目正在迅猛发展。

在这些“一对一”数字化项目中,电子书包项目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克利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迄今至少有50个国家(地区)计划推广电子课本、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被提上了政府议程,同时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纷纷关注。

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 师应展 现 出在全球 化 、数 字化 时代 中作 为创新 在面对面或 者虚拟的环境 中为学 生 的专 业 人 员应 有 的知 识 、技 能和 工作 过 程 。教 师 应该 能 的学 习、 创造 及创 新能 力的发 展 提 够 :在技术 系统中流畅地使用各种技术 ,并能够将现有 供 有 益经验 。教 师应该促 进 、支持 知识迁移到新的技术 、新的情景 中去;与学生、同事、 学 生创 造 性 和 创 新 性 的思维 和 发 家长及社 区成员合作使 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支持学生 现, 并以身作则; 鼓励 学生使 用数字 有效学 习和创新能力发展;使用各种数字化时代 的媒介
明,教 师的学科 知识丰 富,易于接 受新 的教 学理 念 ,可塑性 强;但 另

方 面,教 师的教 学经验不足 ,缺
乏系统 的教 学理论 支撑 ,这就要 求 通过培训 、通过借 鉴 已有 的成功经
验 不 断成长 。
2 )从教育科研上看。信息技术 学科发展更新较快 ,信 息技 术教 师
2年 秦期 第7 3 0 1中 第 1 2 翳 总2 F 3 装 1J 5 5 , 年 中 翥4 期
CE TE标准化I
提 倡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 学和 管
教 师设计 、开发和评价 真实 的学 习经验和评估 工 理 ,其成 员包括教 师、信 息技术专 具 ,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和资源 ,在 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 家 、教 学管理者 。1 9 年6 8 月推 出 9 上使学 习更 富成效,培养 《 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 面 了针对学生 的国家教 育技 术标 准 , 术标准》 ( E S S N T ‘ )中规定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 、技能
面 向教师 的 美 国 国家教 育技 术 源 能力 方 面 的差别 ;为 学 生提 供 关于 内容 和技 术 标准 的 标 准 ( 0 8 ) 内容 2 0版 的 多样化的形成性或 总结性评估 ,并使用评估报告 中结论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编修机制及启示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编修机制及启示

比较。而对 《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 准》编修体系却鲜有研究 ,
笔 者不 揣 浅 陋 ,愿 就 其 作 一 概 述 。

二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编修特点
1广 泛 性 说 其广 泛 , 要 体现 在 参 与 人 员 、 式 、范 围等 三 个 方面 : 主 形
美国国家教 育技术标准 发展 历程
20 0 9年 ,美 国 国 际 教 育 技 术 协会 (S E IT )推 出 了 《 国 美
会 ( E C 9 )召开 ,IT N C 2t h S E首次发布 N T ・ E ST第二版 。2 0 09 年 6月华盛顿全美教育信 息化 年会 ( C 2 0 ) NE C 0 9 召开 , S E IT 首次公开发布 NE SA第二版 。 T・ 十 多年来 ,美国 已经超越信息技术 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
19 9 1年布什政府颁布的 《 美国 2 0 0 0年 :教育战略》和
19 9 3年克林顿政府颁布 的  ̄0 0 目标 :美国教育 法》两份 20 年
教 育 改 革 纲 领 性 文 件 , 开 了美 国 国家 教 育 标 准 的序 幕 。 9 3 揭 1 9 年 ,克 林 顿 政府 提 出“ 家信 息 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础 设 旌 行 动 计 划 ( I , 国 NI)” 将 “ 息 高 速 公路 ” 设 作 为 其 施 政 纲领 。 在 这 样 的 时代 背 景 信 建
了广 泛 的意 见 调 查 。
19 年 6 月 推 出 了面 向学 生 的美 国 教 育 技 术 标 准 98
( T ・) 0 0年 6月 ,又 推 出 了面 向教 师 的美 国教育 技 术 NE SS ;2 0 标 准 ( T ・ ;2 0 年 1 ,发 表 了面 向管 理 人 员 的美 国 E N S T) 0 1 1月

乔布斯之问

乔布斯之问

“乔布斯之问”问出什么教育问题?作者:本报记者王庆环《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08日14版)在中国教育界有一个颇为著名的问题叫“钱学森之问”,其实,在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也有一个颇为著名的问题,叫“乔布斯之问”。

“乔布斯之问”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提出的:“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对“乔布斯之问”,如果仅仅理解为计算机领域人士对市场的雄心,那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乔布斯之问”是发生在教育领域敞开怀抱纳入计算机技术,大力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几十年后,因此,在教育界人士看来,“乔布斯之问”不是给技术提出问题,而是给教育提出问题。

那么,“乔布斯之问”问出什么教育问题呢?教育信息化大投入却没有大产出“人类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初逐渐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经济、军事、医疗等领域显著地提高了生产力,因而在这些领域产生了重大的革命性影响。

但令人遗憾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却成效不显,对教育生产力的提升,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而非必不可少的东西,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著名的“乔布斯之问”,提出的就是这个问题。

”在近日举行的第30届“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上,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在发表主旨报告时这样说。

其实,无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都可谓轰轰烈烈,都先后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强调教学应用阶段,并都在巨额投入之下建成了一定的信息化教育环境。

各国下如此大气力,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然而自2006年开始,对教育信息化的反思开始在欧美国家兴起,直到2009年美国教育部对2.1万名中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实实在在地给“提升质量”这一愿景泼了一盆冷水。

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_2024)》报告要点与思考

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_2024)》报告要点与思考

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报告要点与思考兰国帅1,2 杜水莲1 肖 琪1 宋 帆1 宋梦琪1 丁琳琳1(1. 河南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开封 475004;2. 河南省教育政策研究院,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第七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领域等角度,提出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三种教育数字鸿沟,呼吁采取行动,为支持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不平等建立系统解决方案。

了解该规划有助于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公平获取教育技术的机会。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阐述美国发布该规划的背景和目的,比较了七版规划的差异,分析和勾勒规划的侧重点,并从技术整合视角论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及其缓解策略,最后从教育强国建设视角反思了该规划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的启示,以期为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数字访问鸿沟;数字设计鸿沟;数字使用鸿沟;教育强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179(2024)02−0059−101996年,美国发布了首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随后又分别于2000、2005、2010、2016和2017年发布了规划。

这些规划强调了不同时期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重点,为美国教育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和行动策略指明了方向(王媛媛等,2016)。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三方面,提出了数字访问鸿沟、数字设计鸿沟和数字使用鸿沟,并对如何缩小这三种鸿沟提出了缓解策略,呼吁各界采取行动,为改善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不平等建立系统解决方案。

关于“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综述

关于“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综述

关于“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综述文章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智慧学习环境产生和发展的背景,认为智慧学习环境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各种支持与自我发挥为支撑,并通过案例分析法给予了论证,最后指出智慧学习环境今后将以“智慧性”作为发展侧重点。

标签:智慧学习环境;特征;智慧性当今社会正越来越多地关注学习的本质,以及适当的学习环境。

所谓适当的学习环境,是指在此环境中学习的本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环境指的就是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例如家庭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社会学习环境等。

实际上,内部条件是支撑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习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内涵丰富,包括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拥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才能维持积极学习的状态。

学习环境的建构为变革教学与学习方式创造了条件。

一智慧学习环境产生的背景智慧学习环境的产生发展绝不是偶然现象。

首先,智慧学习环境的产生是大势所趋。

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依赖于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各界都为获得崭新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智慧学习环境的产生就是一个必然,是时代的要求。

其次,各项技术的进步与完善为智慧学习环境的产生创造了可能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营造了数字学习环境,从E-learning、B-learning到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再次,学习者对高端学习环境提出了相应要求。

随着社会信息化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或“网络一代”在能力倾向、学习风格等诸多方面与“数字移民”具有一定差异,很多时候他们所接收的信息和学到的知识超过他们的老师。

因此,普通数字学习环境已不能满足“数字士著”的需求,作为数字学习环境高端形态的智慧学习环境便应运而生。

相应的,智慧学习环境的产生也为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2010) ) March 5,2010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Origin of The Plan
Assessment Teaching Infrastr -ucture Productivit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each area has clear objective. each
Learning: A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
Assessment: Measuring What Matters
Goal Learning Assessment Teaching Infrastructure Productivity
American education system at all levels will leverage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to measure what matters and use assessment data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model of 21st century learning requires new and better ways to measure what matters, diagnos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he course of learning when there is still time to improve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involve multiple stakeholder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conducting, and using assessment.
Reaching our goal——Recommendation goal——Recommendation
Learning
[,rekəmen'deiʃə ʃən] ʃə 推荐, 推荐,建议
1. Revise, create, and adopt standard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all content areas that reflect 21st century expertise and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to improve learning. 2. Develop and adopt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use technology to embody design principles from the learning sciences.
AssesAssessment Teaching
3. Develop and adopt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exploit the flexibility and power of technology to reach all learners anytime and anywher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nected teaching
Infrastructure Productivity
Infrastructure: People, Processes,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Goal Learning Assessment Teaching
Learning Goal 1:raise 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39%~60%
Assessment Teaching Goal 2: close the achievement gap Infrastr -ucture Productivity
all students–regardless of race, income, or neighborhood–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ready to succeed in college and careers.
Infrastr -ucture ProduProductivity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4. Use advances in the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to enhance learning, and develop, adopt, and evaluate new methodologies with the potential to enable all learners to excel in STEM.
Reorganiz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Employing iterativ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 21st Century Model of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
1. Learning 5. Productivity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 4. Infrastructure 3. Teaching 2. Assessment
Embrac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
Assessment Teaching Infrastructure Productivity
Measuring g learning time
Using data in decisionmaking
Reaching our goal—— goal—— Recommendation
Teaching: Improving Learning Through Connected Teaching
Goal Learning Assessment Teaching
Professional educators will be supported individually and in teams by technology that connects them to data, content, resources, expertise,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that enable and inspire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for all learners.
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Technology
A 21st Century Model of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
Learning
5. Productivity [‘infrə’strʌktʃə ʌ ʃə ʃə] 基础设施 4. Infrastructure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 3. Teaching 1. Learning 2. Assessment
AssesAssessment Teaching Infrastr -ucture ProduProductivity
What People Need to Learn
How People Need to Learn
Where and When people Learn
Reaching the goal
All students and educators will have access to a comprehensive infrastructure for learning when and where they need it.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ar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an infrastructure for learning.OER come in forms ranging from podcasts to digital libraries to textbooks, games, and courses. They are freely available to anyone over the web.
Learning Goal
All learners will have engaging and empower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both in and outside of school that prepare them to be active, creative, knowledgeable, and ethical participants in our globally networked society. Who needs to Learn
Infrastructure Productivity
Productivity: Improving Learning Outcomes While Managing Costs Learning Goal
education system at all levels will redesign processes and structure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to improve learning outcomes while making more efficient use of time, money, and staf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