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
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2000年,前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题为“2000年目标” 的教育改革法案。 • 该法案基本承继了布什总统在“2000年的美国” 中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和措施。在新教育法案 的指导下,联邦政府预计在三年中每年拨款l0亿 美元,用于建立全国性的课程和测评标准,资助 师资培训,提高旨在促进现有教师职业发展的各 种活动的数量、质量和针对性。 • 各州、区优先考虑并制订系统的计划,为教师提 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各相关协会、组织、媒体公 司及其他私立机构也将在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美国教育部用于培训未来教师教育技术的专门机 构——PT3(the U.S.Department ofEducation’s Preparing Tomorrow ’s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要求国会拨款 1.5亿美元,2004年培训新教师100万人。
• 1967年,美国费城学区给予3—14岁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 基础课程。此后,该课程作为一门实用技术课程在美国各 中小学逐步推广。 • 1970年,美国中学中已有13%的学校将计算机用于教学, 31%的学校将计算机用于行政管理。 • 20世纪8O年代,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的中学达到74%,而 且平均每个计算机实验室配备有15—2O台计算机。 • 1980年6月,美国拥有计算机的小学和中学的百分比分别 为5%、20%,到1983年4月,分别增至40%、75%。 • 1985年,美国小学和高中平均每校的计算机拥有量分别为 6台、15台,1990年分别为19台、45台。 •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立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的比例就达 到了98%。
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美国教育 信息化的 发展历程
对中国教 育信息化 发展的影 响
颁布文件法规,完善
教育信息化政策体系
美国教育技术

地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 而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乔治亚大学在专业建 设上分别采取的“合纵连横”与“分化组合”策略,成为
了21 世纪初叶美国教育技术专业创新发展的两大基本新走 向。
• 印第安纳大学的教学系统技术系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大 幅度的重新调整,它以提升多种情境中的人类学习与绩效
为重点,课程设置上在保持其传统的教学媒体与技术特色 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有关学习与认知和企业培训与开发 方面的内容,如“学习与认知”、“学习环境设计”、 “培训与开发过程中的商业与经济维度”等,并开始尝试 把传统上属于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扩展到了宏观层次的教 育系统设计,开设了教育系统设计与学校变革方面的课程。 • 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学系统专业则开始向学习科学与 绩效技术转型,把课程设置的焦点放在人类绩效技术、教 学设计与开发、学习科学与技术、项目评价等四个基本方 向上。
• 美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重点仍然放在对学习和教
学理论的考察和讨论。关于教学设计和学习模式的 讨论是目前的热点,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趋向于使
用最基本的学习/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设计。
• 而技术应用领域中对于E-learning和网络作为学习
环境的研究成为了主流和热点。单纯的多媒体/媒体
技术的研究已经不再是重点,媒体技术的应用均以 网络技术为中心,以整合的形式为教学服务。
• 教学:通过联结教学促进学习
目标:利用技术为教师提供支持,使其能够获取数据、内 容、资源、专业知识和学习体验,从而激励教师为所有学 习者提供更有效的教学。
• 基础设施:人、过程和学习技术
目标:让所有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随时随地使用综合性的学 习基础设施。
• 生产力: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学习结果
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

6迈向数字内容。从依靠教科书转向使用多
媒体或者在线信息,由此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节省费用,提高效率,更容易达到目标,通 过网络学习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特点。
政府 教师
技术
整合
7数据整合系统。数据整合系统能够使人们
更好地分配资源,产生更高的经营管理效率, 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进行个别辅导以及在 线的、基于技术的学生评价。
所有教师都将能 够有效地运用技 术帮助学生达到 较高的学业水准
所有的学生都要具 备信息技术方面的 知识与技巧 通过研究与评估 促进新一代技术 在教与学中的应 用
通过数字化内容 和网络的应用改 革教与学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U.S • 1985年启动了专门针对在职教师在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的研究项目——“明日苹果教室” • 1999年美国教育部启动了主要面向职前教师教 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项目——PT3 • 2005年1月7日,美国教育部在2004版《美国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时 代:互联网、法律和美国当代学生变革展望》 中,提出了第三个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以学生为中心
分析
新型教育形
态在学校教 育形态之外呈 爆炸式发展
美国学校面 临网络时代 的挑战
美国学生的 变化
信息技术支 持下的教育 测量的发展
1 加强领导。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
展,处于各个阶层的领导者都不应该只是 监督,而应该具有广博的、充满创造力的 以及能从根本上进行改革的领导才能,才 能随着体系的不断改变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4支持E-learning和虚拟学校。过去五年,
E-learning和“虚拟学校”都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 受高质量的教育,或者满足个性化的全 日制教育教学。传统的教学则转向这些 服务,以扩大学生的机会和选择性,并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920245-教育技术导论-PPT1-3-7:美国早期教育技术发展阶段

教育技术
产生
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理论观念的拓新,国际教育界 深感原有视听教育的名称不能代表该领域的实践和研究范 畴。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经过大会表决, 根据多数代表意见,决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 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 为教育技术。在这之后,AECT又分别在1970年、1972年、 1977年1994年和2004年对“教育技术”进行了定义,每一 次定义都体现了该组织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定义
教学技术委员会(AECT)1970年定义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can be defined in two ways. In its more familiar sense
,it means the media born of 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which can be used for instructional purposes alongside the teacher, textbook,and blackboard. The second and less familiar definition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goesbeyond any particular mediumor device(197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视听传播
产生
进入50年代以后,西方学校中视听设备和资料剧增, 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迈入实用阶段,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风靡一时,计算机辅助教育开始了实验研究。这些新的媒 体手段的开发和推广使用给视听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同 时,由H.D .拉斯维尔等人在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向相 关领域渗透,有人已将教学过程作为信息传播的过程加以 研究。1960年,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组成特别委员会,研 讨什么是视听教育。1963年2月,该委员会提出报告,建 议将视听教育的名称改为视听传播,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说 明。
技术推动下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201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高等教育版)解读及启示

Foreign Observation | 域外观察 § 7技术推动下高等教育的变革与—2〇1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高等教育版)解读及启示杜亮亮(中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教育的传播方式,教育系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灵活性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技术不但使现有的教育更高效、更具灵活性,而且它也是促使高等教育发生重大变革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为此,2017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高等教育版)提出“重塑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从学习、教学、评价、基础设施和体系、 领导力五个方面,探讨技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提供指导。
此计划 肯定了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的方向,这对我国构 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高等教育变革;生态系统;启示中图分类号:G 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69 (2018) 03-0087-06一、201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高等教育版)发布背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V a tio n aZio/irec /wiofogy /Van , NETP )是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旨在为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指明方向》201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高等教育版) (以下简称2017N E T P 高教版)是2017年美国国家教 育技术计划的产物。
N E T P 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愿景, 并且呼吁采取行动通过技术来改变学习。
基于教育研 究者、高等教育领导人、教师、创业者和非营利组织 的工作,N E T P 认为,行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 开展,以此来确保学习的公平性。
虽然N E T P 中的理 念、建议和案例适用于高等教育,但是这些概念、建议和案例是从中小学的课程框架中提取的,并且使用 了中小学制度中的专业术语,因此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并不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

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引言: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科技手段改进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领跑者。
本文将探讨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从早期传统的教育技术手段到现代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一、传统教育技术的发展(1900年-1950年)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教育技术主要是指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如教科书、黑板、幻灯片等。
这些手段相对简单,但对当时的教学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00年代初期,教科书的使用开始逐渐普及。
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提供了标准的知识内容和规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系统的学习材料。
随后,在20世纪初到中期,黑板成为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书写文本、进行示意图的绘制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黑板的使用大大改变了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接受知识。
幻灯片投影仪也是20世纪早期的教学工具之一。
通过幻灯片的使用,教师可以将图片和文字投影到屏幕上,使得学生们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教学内容。
这是一种相对先进的技术手段,但由于设备的成本较高以及使用的复杂性,它的普及度并不高。
二、电子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1950年-1980年)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的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电视、录音带和投影仪等电子化工具开始被运用在教学中。
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
教育电视节目开始出现,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和声音获取知识。
这种方式不仅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还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可能。
录音带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事先录制音频教材,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的录音室中进行听课。
这种方式提供了灵活性和方便性,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
投影仪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幻灯片投影仪逐渐被透明胶片投影仪所取代,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效果。
美国K12阶段“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研究

美国K12阶段“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对STEM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K12阶段,即美国的中小学教育阶段,是STEM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期。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美国K12阶段STEM教育的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STEM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美国K12阶段的STEM教育,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近年来,美国政府在STEM教育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各级教育机构也积极开展STEM教育改革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STEM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美国K12阶段STEM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性别和种族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STEM教育的深入发展。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进一步推进STEM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美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教育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美国,K12阶段(即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2年教育)的STEM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近年来,美国政府在STEM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旨在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STEM领域人才。
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也积极参与STEM 教育的推动和实践,形成了政府、学校、社区等多方联动的教育生态。
尽管美国在STEM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STEM领域的师资短缺、学生兴趣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STEM教育的深入发展。
20世纪前期美国教育的发展

(二)《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与中 学职能的转变
• 20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社会和教育改革的进行, 要求改组中等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 • 1、1913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成立了“中等教 育改组委员会”,重新研究中等教育的职能和目 的问题,以提高中等教育的社会效益。 • 2、1918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提出了《中等教 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 则应当是民主的原则。这份报告在美国历史上影 响深远。 • 3、中等教育主要目标概括为七项:健康、掌握 基本的方法、高尚的家庭成员、职业、公民资格
(一)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的报告与中 学课程的改革
• 1895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任命了一个十三人 委员会,研究学院的入学条件问题。 • 1899年,该委员会提出了一份报告,内容: • 设立与六年制小学相互衔接的六年制中学, 允许学生选修各类学科,以学生取得的中学学 科总分作为学院的入学条件。 • 它确立了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的基 础。 • 到19世纪末,美国中等教育已经通过多方面的 改革。
二、初级学院运动
• 课程(大学1——2年级),或改为初级学院。 • 4、美国的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 育过渡的教育,其主要特点是: • (1)招收高中毕业生,传授比高中稍广一些的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2)初级学 院由地方社区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 或收费较低;(3)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 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4)初级学院课 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以 直接就业,也可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 学习。(5)初级学院也有自身问题:如学业标
(三)“八年研究”的实施
•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广泛地影 响了小学和初中。30年代起,进步主义教育也 开始关注高中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1、“八年研究”的提出:1930年,美国进步教 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该 委员会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的大规模的高中教 育改革试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 也称:“三十校实验”。 • 2、“八年研究”的特点:(1)参与实验学校 的面比较广,有一定代表性;(2)实验研究以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3)实验学校有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发端于美国。
自20世纪初视觉教学兴起至今,教育技术在美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领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近百年的历程中,美国教育技术始终走在全球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沿,不但持续拓展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实践领域,同时也孕育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技术思想和理论体系。
不断丰富的教育技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一方面是美国教育技术实践发展的产物和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巩固和提升美国教育技术在全球领先地位的重要推动因素。
美国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发端有其特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以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近代欧洲直观教学理论的产生和传播为美国视听教学理论的孕育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土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为教育技术领域在美国的诞生创设了实践背景,而桑代克的科学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学思想则成为美国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直接启蒙;20世纪20年代,视听教学理论作为直观教学思想的延续应运而生,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是这一时期教育技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二战后,传播学、心理学、一般系统论的引入,使视听教学领域摆脱了媒体为中心的导向,促成美国教育技术思想观念从视听媒体观向教学系统观转变,形成了“视听传播”的领域定义与理论体系,在加涅、巴纳锡等学者的努力下,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逐步成熟,成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科学这一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形成与发展,教育技术领域成为学习科学与信息技术交
汇融合的重要领域,以建构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学习科学改变了传统学习观,信息技术能够为深层学习创设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转变了传统媒体技术观,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研究方法也发生了新的转向。
美国教育技术观念与思想的变革是该领域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与美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
系统思想是教育技术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的基础和基本方法论。
在学习理论不断深入影响下,教育技术思想从技术控制学习者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中心论逐步转
向为学习者自我控制技术分享教学信息的学习环境建构论。
奉行开放的态度、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的应用是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