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格调高远的北宋词(一)》 课件 (共20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
• 你从词作中读出了哪些内容?你最欣赏其 中的哪一句或哪几句?
• 词作主要表达什么题材(内容主题)? • 词中出现了几位人物?题材和人物是如何
有机结合的?
“景深” “情深” “境深”
• “景深” • 主要是居室之深邃: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
深入。一是“杨柳堆烟”。二是“帘幕无重 数”。三是“楼高不见章台路”。 •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 ‘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 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 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 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 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 张先词的内容没有超越传统的相思恨别的 范围,但是对词的发展方向却有贡献:
• 一、大量用词来唱和酬答,扩大了词的实 用功能。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 二、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缘题 赋词,词的题材逐渐贴近作者的日常生活。
天仙子
• 你从词作中读出了哪些内容?你最欣赏其 中的哪一句或哪几句?
• 明确:抓住燕子、梨花、碧苔、黃鹂和飞 絮等春天特有的景象,构成了一幅春暖花 开、燕语莺声、生机勃勃的美丽春景。
• 下片塑造了怎样的闺阁少女形象?
• 明确:下片通过写闺阁少女的笑脸、斗草 而赢的喜悦,塑造了闺阁少女巧笑盈盈、 天真活泼的形象。表现了少女欢快、愉悦 之情。
• 作者为什么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 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 与心情?
• 第三层是花儿竟不语。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呢,还是不肯给予 同情,令人纳闷。
• 第四层,花儿不仅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 千而去。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 物对她都报以冷漠,她怎能不伤心呢?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 应来烘托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
• 清人毛先舒评曰:“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 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 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 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 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 深而浑成耶?”
• 下片写人,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仕女图。“巧笑” 二句写女主人公与她的女伴在采摘花草的小路 上欣然相逢,逗出下文所描写的斗草游戏。作 者聚焦于主人公斗草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这同 样别具匠心。“笑从双脸生”,尤为传神写照 之笔:只有涉世未深、全无心机的纯情少女才 会因为如此细小的缘由而笑得这般自然、这般 天真。
• 手法不同: 《破阵子》是正衬,《踏莎行》是 反衬, 《蝶恋花》是借景抒情。
• 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者尽量 淡出抒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 的。
独辟蹊径的范仲淹词
•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 北宋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 学家,庆历新正改革的主持者。
•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 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鹊踏枝》)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 之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突出秋 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 波,苍茫的远山,西下的夕阳等,抓住典型景物大处 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思乡之情。
• “芳草”代指家乡。《楚辞·招隐士》写出了“王孙 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后,在诗词中,芳草就 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这里的芳草,同样是乡思离 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 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 所以说它“无情”。
• 词作主要表达什么题材(内容主题)? • 词中出现了几位人物?题材和人物是如何
有机结合的?
• 如何理解“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明确:春水”比喻愁情,承袭“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法,以形象表现抽象, 也是以乐写哀。“离愁渐远渐无穷”和“迢迢不 断”为比喻作了两层铺垫,很是自然。“离愁渐 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写离愁随着分别 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 ,就象眼前 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 ,来路无穷,去程
不尽。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 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 如何理解“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 山外”?
• 明确:“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 外。”以春山的遥远,烘托行人的更加遥 远,表现思妇悠远的思念。
• 本词上片写游子途中的感受,下片写想象 中的思妇对他的思念。由陌上游子而及楼 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 进,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 长。这种兼写两面的手法,丰富了词的内 容,使感情更加细腻,带来了强烈的美感 效果。
• 范仲淹词流传不多,但都即景抒怀,表现 了开阔深沉的意境。如《渔家傲》(塞下 秋来风景异)沉郁苍凉的风格成为豪放词 的滥觞。
• 《渔家傲》(秋思)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境深
• 全词由外景写到内景,由早晨写到黄昏, 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情感,以灰暗凄 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逐次打开 人物的心扉。景和情融合无间,浑然天成, 构筑了一个幽深的意境。
• 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 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 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 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
张先词: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 人。他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 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长于锤炼字句。
• 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 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 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 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 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胡仔《苕溪渔 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
• 下片重在抒情,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 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 这首词的特殊性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即 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 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 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 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 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 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情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 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 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 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
• 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 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于 是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
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
• 欧阳修对此作的革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 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
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 感受。 • 2.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 向开拓,主动向民歌学习,与柳永词相互 呼应。
踏莎行(候馆梅残)
• 你从词作中读出了哪些内容?你最欣赏其 中的哪一句或哪几句?
闲雅有情思的晏殊词
•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幼孤,少有才名,七岁能文章。景德初,以神童荐, 赐同进士出身。明道元年(1032)迁参知政事,尚书 左丞。庆历中官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 兼枢密使。至和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元献。晏殊 “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宋史》本传)。
• 第二,晏殊词典雅工致,语言浅而丽,意 境深厚,情中有思,读之有低回反复之致。
• 晏殊的词虽写富贵气象却不落鄙俗,写艳 情却不落轻佻,感伤之中还流露出一种闲 雅的情调,或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怀抱,有 的词还有一种深沉的理性与明晰的哲思。
《浣溪Baidu Nhomakorabea》
•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 阳西下几时回?
• 明确:晏殊的《破阵子》写风俗人情,在 下片,只攫取了一个断片,俨然是一出喜 剧小品。这里,作者有意回避了对斗草场 面的正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 的活动和心情,收到了虽少总多、耐人寻 想的效果。
• 上片写景,刻画出一幅秀丽的春景图。 “燕 子”、“梨花”,形态一动一静,色彩一黑一 白,以之对举开篇,有相映成趣之妙。同时, 用“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 明”,又为下片中少女的登台亮相埋下了伏笔。
苏幕遮·怀旧
• 你从词作中读出了哪些内容?你最欣赏其 中的哪一句或哪几句?
• 词作主要表达什么题材(内容主题)? • 词中出现了几位人物?题材和人物是如何
有机结合的?
作者是如何将上片的景和下片的情巧妙 联结起来的?
• 上片着重写景,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 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 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
北宋词的发展
• 词艺开拓:晏殊—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格 律派)
• 晏殊:闲雅有情思的晏殊词; • 欧阳修: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 • 词境开拓:范仲淹—张先—王安石—苏轼; • 范仲淹:独辟蹊径的范仲淹词; • 张先:切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 王安石:向诗风靠拢的王安石词 ; • 柳永词的新变。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 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破阵子·春景》
• 你从词作中读出了哪些内容?你最欣赏其 中的哪一句或哪几句?
• 词作主要表达什么题材(内容主题)? • 词中出现了几位人物?题材和人物是如何
有机结合的?
• 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格调高远的北宋词(一)
2019.7.15
• 王国维在《宋 元戏曲考》的自序中指出: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 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 也。”
“格高韵远”
•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其前期的词在风格和内容方面沿袭 了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 为主旨,体裁以小令、中调为多。以晏殊、欧阳修等为代表 的词人,开创了一代词风。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虽然从内容、 形式、风格来看,仍不外乎樽前花下的应酬之作,风度雍容 典雅,似乎没有脱离南唐花间词的窠臼,但总体趋向已经从 男欢女爱转为感慨人生,由艳情转为抒怀。
• 晏殊的词温润秀洁,理深旨远;欧阳修的词雅俗并存和婉细 切。晏、欧令词风靡天下的同时,慢词也逐渐发展兴盛起来。 柳永的慢词,以羁旅行役、离情别 绪为主要题材,善铺叙, 能点染,有层次,有波澜。也是直到此时,宋词才完全摆脱 了五代词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张先与柳永齐 名,以“韵高”为胜。小令、慢词的双峰并峙,丰富了北宋 前期的词坛。
•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闲情 逸致。《珠玉词》大多是在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 书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
• 晏殊为宰相,年辈较高,政治地位显赫,欧阳修等著 名词人出其门下,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填词初祖”。
• 第一,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浓情中渗 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写伤春感时、在寂 寞中流连光景之情怀的作品最能反映他的 特色。
• 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 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 之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 有寓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
三首词都写春景,它们有何异同?
• 三首词都描写春天景色,时间有些差别:《踏 莎行》写早春;《破阵子》写初春,略晚一点; 《蝶恋花》是暮春景色。
• 都写到落花: 《破阵子》纯粹交代时令,描绘 春色;《踏莎行》既交代时令,也表现别情; 《蝶恋花》主要借落花抒发怨妇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