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的生态防治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方法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方法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这种发展模式也伴随着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恶化。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治理污染以及生态破坏问题。
一、工业污染防治工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特别是化工厂、冶炼厂和煤炭工业等,它们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1. 优化工艺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进行工艺的优化,比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废弃物产生,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2. 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工厂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减少误排和落后的生产方式。
3. 污染治理污染治理是解决工业污染的关键。
必须建立更严格的污染控制标准,并采用更安全、更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技术,避免排污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二、城市污染治理城市发展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这些都有一定的防治方法。
1. 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以及建立环保科普制度,这些都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
2. 水污染防治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加强市政站点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城市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加强水源保护法律的执行,这些都是有效的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3. 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城市噪声监测站的建设,并控制商业设施或者公共场所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噪声污染,特别是晚上夜间高峰期。
三、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方法之一。
具体的,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1. 生态修复由于当地生态系统的失衡和退化,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来重建生态平衡。
生态修复可以通过人造湿地、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方式来进行,以达到生态保护的效果。
2. 生态保护保护区的定义不仅限于自然保护区,还包括新要素保护区、粮食基地和敏感区域。
生态环境保护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方法之一。
3. 环保意识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必须齐心协力,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和培养,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达到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措施重金属污染是指由含有高浓度的一些金属元素的废水、大气颗粒物和固体废弃物等引发的一种环境问题。
这些金属元素往往具有一定的毒性和累积性,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累积在水中生物体内,破坏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影响其正常生长和繁殖。
同时,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逐渐积累,使得上游生物受到更大的影响,最终达到生态系统的最顶层。
2.土壤污染:重金属通过废水和废弃物等途径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养分循环。
土壤污染不仅降低了土壤的肥力,还会使植物吸收到大量的重金属,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并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3.生物多样性损失:重金属污染破坏了各种生物体之间的平衡关系,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下降。
一些重金属特别是汞和铅等对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等高级食物链上的生物造成重大伤害,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严重损失。
为了减轻和遏制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减少重金属排放:对于那些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和废弃物,需要进行专门处理,通过分离、还原、沉淀等方法将重金属物质从废水中去除,或者进行资源化利用。
2.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重金属污染监测体系,通过定期对环境和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产生重金属污染的源头和热点区域,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促进环境修复:对于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可以采取适当的土壤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土壤固化等手段,恢复环境的自然功能。
4.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引导他们减少使用重金属产品,并正确处置含有重金属的废弃物。
总之,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空气中的污染物会通过降水途径进入到水体中,造成水质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
例如,酸雨对水中pH值的影响导致许多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其次,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对植物进行直接损害。
高浓度的颗粒物降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此外,大气污染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某些污染物对昆虫、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繁殖和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评估工作,了解污染源和传输途径,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
其次,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管控,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绿色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以降低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同时,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控制,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道路交通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除了工业和交通领域外,我们还应重视农业、建筑和能源等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
在农业方面,要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在建筑领域,要推行绿色建筑,降低建筑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
此外,要加强能源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煤炭燃烧等传统能源的使用。
另外,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行为的执法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中来,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破坏了水体、植被和动物的生态系统,威胁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的生态方法

环境污染与防治的生态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虽然现代科技带来诸多便利,但当人们追求繁华和富裕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采取生态方法,以遏制污染和推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三种类型,其中空气污染是最为普遍的。
人们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以及化石燃料等燃烧产生的废气,都会严重损害大气环境。
因此,在防治空气污染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生态方法:一、绿化环境。
大量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吸收废气,还可以保持空气湿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同时,绿化带还可以阻挡风沙和减少噪声。
二、科学规划城市。
根据城市的地形、气候和环境因素,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通风良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环境。
例如,可以在城市公园或绿化带周围设置垃圾分类桶,使城市垃圾减量。
三、排放限制。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污染企业加强管理,限制其排放废气,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维护空气质量。
水污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农村污水、生活垃圾和农药等。
治理水污染需要采用生态场景修复、自然生态净化和新型材料等方法。
一、植物净化法。
在富含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水体中进行植物插秧,等植物生长期过后,将其进行砍伐并处理,以彻底清除水中的污染物。
二、湿地净化法。
湿地是里程碑式的自然净化器,通过构建人工湿地并引入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处理垃圾和废水,可以将弱酸性污水净化成无毒或有用的土壤、植物和动物腐解产物。
三、新型材料净化法。
通过研发新型高科技材料,例如可降解聚合物、生物吸附柱等,可以有效净化水体中的有毒物质。
土地污染是一种对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的污染形式。
排放废弃物和使用有毒化学物质都是造成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生物修复法。
通过引入某些菌类和植物来修复受污染的土地,使其受污染土层中的化学物质经由生物转化而得到去除以及成为无害的物质。
二、绝缘墙减少土地MIGRATES。
实施方案:大气、水和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大气、水和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水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污染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此,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大气、水和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1)大气环境:到2030年,全国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30%,臭氧(O3)年均浓度下降15%,重点区域完全消除燃煤污染,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水平。
(2)水环境:到2030年,全国地表水和地下水优良断面比例达到70%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GB3838-2002标准。
(3)生态环境:到2030年,实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2.原则(1)全面治理:从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相结合,采取综合而创新的治理手段。
(2)科学规划:依靠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制定长期、中长期和年度规划,确保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连续性。
(3)严格执法:加强环境监督,强化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4)社会参与: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宣传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知识,增强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
(5)统筹协调:加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三、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实施方案1.大气污染防治目标(1)严格控制首要污染物:制定并实施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建立符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控制措施。
(2)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加大工业和交通源排放的治理力度,推动燃煤污染治理,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3)加强大气监测与预测:建立完善的大气监测系统,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和环境风险预警。
(4)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问题。
2.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1)推动清洁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转型。
化学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

化学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多和技术的进步,化学污染物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化学污染物是指那些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在环境中不能自行分解或分解缓慢,对人类、动植物以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化学污染物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它们的危害是相同的。
本文将从化学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方面进行探讨。
化学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化学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污染水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污染将直接威胁到水中生物的生存。
水体污染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水中生物的死亡、数量减少、种类消失等后果。
此外,还会对水域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2. 土壤污染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污染将使土壤成为生态系统的污染源。
土壤污染将直接威胁到土地生态稳定性,造成植物数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等后果。
3.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大气层的破坏、植物生长受到影响等。
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可以使植物叶片变色、凋落、枯死或者生长缓慢等,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4. 生物污染生物污染是指化学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危害。
生物污染将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直接威胁,甚至丧失生存条件。
化学污染物的防治了解化学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后,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加以防治。
1.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采取相应的环境监测工作,针对化学污染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
环境监测对于化学污染物防治至关重要,只有对环境进行有效监测,才能尽早发现化学污染物的存在。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一种对环境影响较小、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生产方式。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化学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这将有效地压缩化学污染物排放。
4. 发展再生资源发展再生资源,能够有效地降低化学污染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排放。
生态安全和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生态安全和环境污染防治技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环境污染不仅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转,而环境污染则是指人在生产、生活、交通等方面所产生的各种物质、能量和噪声等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垃圾处理等方面。
生态修复是指对自然生态系统破坏的修复,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荒山治理等。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适宜的树种和植物来改善土地的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等生产活动,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存。
生态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包括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比如在国家级生态保护区,我们应该加强对居民生产活动的管控,避免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保护原始环境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垃圾处理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
我们应该采用科学的垃圾处理技术,包括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垃圾填埋等。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让人们认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为更加清洁的环境做出贡献。
除了生态安全,防治环境污染也是必要的。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威胁巨大,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环境污染技术。
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包括各种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
我们可以采用净化空气的技术,包括洗涤器、静电净化器和活性炭等。
在交通领域,我们应该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水污染也是环境污染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包括各种废水排放和土壤污染。
我们应该采用处理废水的技术,包括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等,以达到高效完成废水的净化。
在土壤污染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技术,通过适宜的植物种植来吸收和分解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
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情况汇报

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情况汇报生态环境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我将对当前的污染情况进行汇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我将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汇报。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存在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燃煤污染等。
大气污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业企业排污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次,我将对水污染情况进行汇报。
水污染是另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水污染不仅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为了治理水污染,我们已经加强了工业和农业废水治理,推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
此外,土壤污染也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等导致了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治理土壤污染,我们已经加强了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推动了土壤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促进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清洁、美丽的环境中。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都是利用微生物来
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则附着生长在某些固体物的 表面,所以生物膜处理系统又称为附着生长系 统。
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
菌来降解有机物的,大分子的有机物首先被水 解成低分子化合物,然后被转化成甲烷和二氧 化碳等。 机理:其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可分为酸性(酸化) 阶段和碱性(甲烷化)阶段 厌氧处理的应用 :主要用于居住房屋和公用建 筑的生活污水的处理
和疗养地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 通枢纽、干线等。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制订合理的环境规划
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 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治理主要污染物
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
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 超过了土壤容纳的能力和土壤净化速度的现象。 土壤背景值(或本底值) 生物指标
土壤中污染物质的来源和种类
土壤污染物质的来源
人为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 无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生物类
土壤污染物的种类
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
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 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 森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作用
第四节 土壤的污染与防治
§1 土壤的污染与净化 §2 土壤净化与土壤防治
§1 土壤的污染与净化
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 土壤中污染物质的来源和种类 土壤污染的主要发生途径 农药和化肥污染土壤的机理
持水体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必须对排入水体的 污染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因此,需要制 定严格的排水水质标准。
§2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 污水处理塘——生物塘
活性污泥法
机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人工培养和驯化的微 生物群体去分解废水中可供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通过生物化学反应,改变这些有机物的性质,再 把它们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的方法。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 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
水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物理、化学、生
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 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谓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能力除与水体本身因素有关外,还与有 机污染物的数量和性质有关 。
水质标准(water quality standard)
为了防止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保
污水处理塘——生物塘
污水处理塘是一些适宜的自然池塘、经人工改
造的自然池塘,或是人工修建的池塘。
根据污水处理塘的净化机理,大致可分为好氧
塘、厌氧塘、兼性塘、曝气氧化塘、塘田和鱼 塘等。
§3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化学性质发 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 称为水体污染。 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极多,按其种类和性质,一 般可分为四大类,即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 有机无毒物和有机有毒物。此外,对水体造成污 染的还有放射性物质、生物污染物质和热污染等。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土壤污染的主要发生途径
大气污染型 水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农药和化肥污染土壤的机理
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与降解 化学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
§2 土壤净化与土壤防治
土壤净化 土壤污染的防治
土壤净化
广义上是指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经生物和化学降解
变为无毒害物质,以及通过化学沉淀、络合和螯合作 用、氧化还原作用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或是为土壤胶 体牢固地吸附,植物难以利用而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 脱离食物链或被排出土壤之外的作用。 狭义的土壤自净,主要是指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质的 降解作用,以及使污染化合物转变为难溶性化合物的 作用。
土壤污染的防治
控制和消除外排污染源 土地处理系统
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
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净化作用的。 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漫流或溢流、灌溉、 渗流或渗漏等。
土壤污染治理的生态对策
控制农药污染的生态措施 控制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对策
§1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水体污染(water pollation)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y) 水质标准(water quality standard)
水体污染(water pollation)
由于人类活动而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使水体
第七章 污染的生态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防治措施 第二节 水体污染与废水处理的生物对策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四节 土壤的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 防治措施
§1 环境污染的概念 §2 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1 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 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 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 现象。 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 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 ; 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 ;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 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 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 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2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1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系指大气成分的性质和数量的改变。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系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 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2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
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 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 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 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
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 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 肥,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大气环境质量区的划分及执行标准的级别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 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以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破坏为
目标,对大气环境中多种污染物所规定的含量限度。
大气环境质量区的划分及执行标准的级别
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
§2 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环境污染的防治主要是解决从污染产生、发展,直至 消除的全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和采取防治的种种措施 , 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本章将重点介绍生物防治法和生化防治法。
第二节 水体污染与废水处理的 生物对策
§1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2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3 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