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1-1.答:(1)3×3+C 32×C 31=18 (2)2×3+C 22×C 31=91-2.答:出现两个峰1-3.答:Ar=78.9183×50.54%+80.9163×49.46%=79.90651-4. 解:fi 203Tl=x ,fi 205Tl=y ,则有x+y=100%, 202.97×x +204.97×y =204.39由此得到 fi 203Tl=29% fi 205Tl=71%1-5.解:M AgCl :M AgI =143.321(107.868+Ar)=1:1.63810Ar=126.911-6. 解:∆Ar=195.078-194.753=0.3251-8.答:因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取值决定于两个因素:一,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准确性。

另一是某元素同位素丰度测量准确性。

对于那些只有一种同位素丰度特别大的元素,同位素 测量不准确对原子影响较小。

而几个同位素丰度较大的原子量准确性就不高。

1-9.答:地球上所有比氢重的原子,是在形成太阳系时从其它星体喷发物质中俘获的。

1-13.解:(1)r=c /λ=(3×108)/(633×10-9)=4.74×1014Hz 氦-氖激发是红光(2)r=c/λ=(3.0×108)/(435.8×10-9)=6.88×1014Hz 汞灯发蓝光(3)r=c/λ=(3.0×108)/(670.8×10-9)=4.47×1014Hz 锂是紫红1-14.解:r=E/h=(190×103)/(6.02×1023×6.63×10-34)=4.7676×1014Hzλ=c/r=(3×108)/(4.7676×1014)=638nm1-17. 解:r=E/h=(310×103)/(6.63×10-34×6.02×1023) 则λ=c/r397nm1-18. 解:λ=h×z/E=(6.63×10-34×3×108×6.02×1023)/(305×103)=392nm 属于紫外层当λ=320nm 时,则此时光的能量E=5.64×10-19>E 最低,所以会解离1-19.解:ΔE=hc/λ=(6.63×10-34×3×108)/(103×10-9)=10.2ev E1=-13.6ev E2=-3.4ev 它相应于氦原子核外电子的L-K 跃迁1-21.解:M li =7.02×1.66×10-27kg=1.165×10-26kgλ电子=h/p=(6.63×10-34)/(9.109×10-31×3.0×108×20%)=12pmλLi =h/p=(6063×10-34)/(1.165×10-26×3.0×108×20%)=9.48×10-4pm1-23.解:K 层电子最大数目:2 L 层电子最大数目:8 M 层电子最大数目:81-24.解:(b )1p (d) 2d (f) 3f 这些符号是错误的。

配位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配位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配位化学复习题及答案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配位化合物的过程和性质。

以下是一些配位化学的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什么是配位化合物?A. 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B. 含有配体的化合物C. 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D. 只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答案:C2. 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位键是由什么构成的?A. 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的离子键B. 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共价键C. 金属离子提供的空轨道和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D. 配体之间的共价键答案:C3. 下列哪个不是常见的配体?A. 水分子B. 氨分子C. 二氧化碳分子D. 硫氰酸根离子答案:C4. 配位数是指什么?A. 配体的数量B. 配位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数量C. 与中心金属离子直接相连的配体数量D. 配位化合物中的总原子数量答案:C5. 什么是内界和外界?A. 内界是配体,外界是金属离子B. 内界是金属离子,外界是配体C. 内界是配位化合物的中心,外界是配位化合物的外围D. 内界和外界都是配体答案:B二、填空题6.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通常表示为[M(L)_n]^z+,其中M代表______,L代表______,n代表______,z代表______。

答案:中心金属离子;配体;配位数;电荷数7. 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取决于配位数,例如,四面体、平面正方形、八面体等。

当配位数为4时,常见的几何构型是______。

答案:四面体8.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来衡量,它与配体的电子供体能力有关。

答案:配位常数9. 配位化合物的光学活性是由于分子的______性造成的。

答案:手性10. 在配位化学中,硬酸和硬碱倾向于形成______,而软酸和软碱倾向于形成______。

答案:硬配位键;软配位键三、简答题11. 简述什么是配位化学中的“软硬酸碱理论”?答案:软硬酸碱理论是由R. P. Pearson提出的,它根据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的相对电负性差异,将它们分为硬酸、软酸、硬碱和软碱。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配位化学基础及解题(2)解析共47页

配位化学基础及解题(2)解析共47页
配位化学基础及解题(2)解析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配位化学 课后习题答案

配位化学 课后习题答案

配位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配位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形成的配合物的性质。

在配位化学中,学生常常需要通过课后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配位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以下哪种配体不是双电子供体?答案:氨(NH3)。

氨分子中的氮原子只能提供一个孤对电子,因此它是单电子供体。

2. 以下哪种配体不是双电子受体?答案:氯(Cl-)。

氯离子中的氯原子已经满足了八个电子,不具有受体性质。

3. 对于配合物[M(H2O)6]2+,其中M代表金属离子,该配合物的配位数是多少?答案:6。

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量,根据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知,M周围有6个水分子配位,因此配位数为6。

4. 对于配合物[Co(NH3)5Cl]Cl2,其中Co的氧化态是多少?答案:+3。

根据化学式可知,配合物中的氯离子带有-1的电荷,而Cl2带有-2的电荷,因此配合物中的Co离子需带有+3的电荷,即Co的氧化态为+3。

5. 以下哪个配体是取代型配体?答案:CN-。

取代型配体指的是能够替代配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体,而CN-正是一种常见的取代型配体。

6. 以下哪种配合物是八面体构型?答案:[Fe(CN)6]4-。

八面体构型是指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周围八个配位体呈八面体排列的结构,而[Fe(CN)6]4-正是一个典型的八面体配合物。

7. 对于配合物[PtCl4]2-,该配合物的配位键是哪种类型?答案:配位键是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化学键,对于[PtCl4]2-,其中的Pt与Cl之间的配位键是配位键。

8. 以下哪个配合物是高自旋配合物?答案:[Fe(H2O)6]2+。

高自旋配合物是指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自旋多重度较高的配合物,而[Fe(H2O)6]2+中的Fe离子具有高自旋状态。

9. 对于配合物[Cu(NH3)4(H2O)2]2+,其中的配体是哪个?答案:配体是指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非金属离子或分子,对于该配合物,配体是NH3和H2O。

9、12章习题及参考答案勘误-关-07-9-15

9、12章习题及参考答案勘误-关-07-9-15

无机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勘误(关)第9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教材对应部分勘误P 190页12行:而运动速度极高(约为106108m·s -1)。

P 217页习题部分4. 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已知电子的速度为v =1.0×106m.s-1): (1)质量为10- 10k g ,运动速度为 0.01m·s -1的尘埃;(2)动能为0.1e V 的自由电子;(3)动能为300e V 的自由电子。

5. 如果一束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1n m ,其速度为多少?6. 子弹(质量 0.01k g ,速度 1000m·s -1)、尘埃(质量为10 -9k g ,速度为 10m·s -1),原子中的电子(质量为9.1×10 -31k g ,速度为1.0×106m.s -1 1000m·s -1)等,若速度的不确定均为速度的10%,判断在确定这些质点的位置时,测不准关系是否有实际意义26.用s ,p ,d ,f 等符号表示下列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判断它们所在的周期和族:(1)13A l ;(2)24C r ;(3)26F e ;(4)33A s ;(5)47A g ;(6)82P bP 587页2-3行:第9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习题答案勘误4.(1)6.626×10-22 m (2)2.07×10-8 3.88×109m (3)2.07×10-11 7.09×10-11 m 5.7.27⨯105m·s -1 7.28105m·s -1P 588页:第12章 配位化学基础习题答案勘误12 C F S E ([C o (N H 3)6]3+)=-55200c m-1, CFSE ([Co(NH3)6]2+)=-18180 cm -θf K ([C o (N H 3)6]3+)>θf K ([C o (N H 3)6]2+)。

配位化学习题(答案参考)

配位化学习题(答案参考)

配位化合物(01)1.历史上记录的第一种人工合成的配位化合物是( D )A.硫酸六氨合钴(II)B.普鲁士蓝C.硫酸四氨合铜(II)D.氯化二氨合银(I)2.配位化学的奠基人是( D)A.阿仑尼乌斯B.路易斯C.鲍林D.维尔纳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配合物的形成体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B 配键是稳定的化学键C 配键的强度可以和氢键相比较D 四面体配合物中,不存在顺反几何异构现象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配位原子的孤电子对越多,其配位能力就越强B 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也强C CH3-C-OH配体是双齿配体D 在[Cu(en)2]2+中,Cu2+的配位数是4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对于Ni2+来说,当配位数为6时,无论是强场或弱场配体本位,只能采用SP3d2杂化B.对Ni2+来说,当本位数为4时,随配体的不同可采取dsp2或SP3杂化C.无论中心离子杂化轨道是d2sp2或SP3d2,其构型均为八面体形D.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键,所以配合物都是弱电解质13.下列配体的本位能力的强弱次序为(B )->NH3>NCS->H2O>X-->NH3>NCS->H2O>X-C.X->H2O>CH->NH3>NCS-D.X->CN->H2O>NH3>NCS-14.在配位分子3KNO2.Co(NO3)2中,配位数为(D )A 3B 4C 5D 627.1 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的区别是什么?在NH4+离子中分别有多少个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如何对其进行区分?解配位共价键是指一对电子由两个原子共享,且此电子是由其中的一个原子提供的;共价键是指一对共用电子对,一旦形成这两种键就没有区别。

在NH4+离子中有四个共价键,其中有一个是配位共价键。

27.4 求下列配位化合物的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分别是多少?(a) [Mo(CN)8]4-中的钼(b)Cu(en)22+中的铜(en为乙二胺)解(a) 8 (b) 427.7 指出下列各金属中心离子的特征配为数:(a) CuⅠ(b) CuⅡ(c)AlⅢ(d) CoⅢ(e) ZnⅡ(f) FeⅡ(g) FeⅢ(h) AgⅠ。

配位化学习题解答

配位化学习题解答

3.2种。略 . 4.答 价键理论:在[Fe(H2O)6]2+中, . 价键理论: H2O的配位原子为电负性较大的 ,不易给 的配位原子为电负性较大的O, 的配位原子为电负性较大的 出电子对, 电子排布影响小; 出电子对,对Fe2+的d电子排布影响小;中 电子排布影响小 心原子Fe(II)的价电子构型为 6,没有空 轨 的价电子构型为d 没有空d轨 心原子 的价电子构型为 只能用外层d轨道形成 轨道形成sp 杂化, 道,只能用外层 轨道形成 3d2杂化,外轨 个单电子, 型,有4个单电子,高自旋;在[Fe(CN)6] 4– 个单电子 高自旋; 的配位原子为电负性较小的C, 中,CN–的配位原子为电负性较小的 ,易给 的配位原子为电负性较小的 出电子对, 电子排布影响大, 出电子对,对Fe2+的d电子排布影响大, 电子排布影响大 Fe2+ 的6个单电子被挤到 个d轨道,空出2 个单电子被挤到3个 轨道,空出 个单电子被挤到 轨道 轨道, 轨道形成d 杂化, 个d轨道,可用内层 轨道形成 2sp3杂化, 轨道 可用内层d轨道形成 内轨型,没有单电子,反磁性。 内轨型,没有单电子,反磁性。
4.解 AgCl(s)+2NH3
[Ag(NH3)2]++ Cl0.10M 0.10M
0.10×0.10 1.56×10−10 = 2 [NH ] 6.2×10−8 3
[Ag(NH )2 ][Cl− ] Ksp 3 K= = Ksp⋅ Ks= K不稳 [NH ]2 3 6.2 [NH ] = = 2.0M 3 1.56
习题解答
一.选择题 1、D; 2、D; 3、A; 4、A; 、 ; 、 ; 、 ; 、 ; 5、C; 6、A; 7、C; 8、C;9、B 、 ; 、 ; 、 ; 、 ; 、 二、简答题 1.答:不能。虽然这两种配合物的 不能。虽然这两种配合物的CFSE都 . 都 但它们的中心原子不同, 是–1.2∆O,但它们的中心原子不同,与配 12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使得分裂能∆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使得分裂能 O具有 不同的数值,因而CFSE的数值实际上并不相 不同的数值,因而 的数值实际上并不相 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 配位化学基础1 M 为中心原子,a, b, d 为单齿配体。

下列各配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 (A ) Ma 2bd (平面四方)(B ) Ma 3b (C ) Ma 2bd (四面体)(D ) Ma 2b (平面三角形)2 在下列配合物中,其中分裂能最大的是 (A ) (A ) Rh(NH 3)36+ (B )Ni(NH 3) 36+ (C ) Co(NH 3)36+ (D ) Fe(NH 3)36+3 在八面体强场中,晶体场稳定化能最大的中心离子d 电子数为 (B ) (A ) 9 ,(B ) 6 , (C )5 , (D )34 化合物[Co(NH 3)4Cl 2]Br 的名称是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III ) ; 化合物[Cr(NH 3)(CN)(en)2]SO 4的名称是 硫酸氰•氨•二乙二胺合铬(III )。

5 四硫氰·二氨合铬(Ⅲ)酸铵的化学式是 NH 4[Cr (SCN )4(NH 3)2] ; 二氯·草酸根·乙二胺合铁(Ⅲ)离子的化学式是[Fe Cl 2(C 2O 4)en]-4 。

6. 下列物质的有什么几何异构体,画出几何图形(1)[Co(NH 3)4Cl 2]+(2)[Co(NO 2)3(NH 3)3]答:(1)顺、反异构(图略),(2)经式、面式异构(图略)。

7.根据磁矩,判断下列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几何构型,并指出它们属于何类配合物(内/外轨型。

(1)[Cd (NH 3)4]2+μm =0 ; (2)[Ni(CN)4]2-μm =0 ; (3)[Co(NH 3)6]3+μm =0 ; (4)[FeF 6]3-μm =μB ; 答:8判断下列配离子属何类配离子9 配合物K 3[F e (C N)5(CO )]中配离子的电荷应为 -310 计算下列金属离子在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的CFSE/Dq (1) Cr 2+离子,高自旋; (2) Mn 2+离子,低自旋; (3) Fe 2+离子,强场; (4) Co 2+离子,弱场。

解:(1) Cr 2+离子,高自旋:d 4,t 2g 3 e g 1,(-4×3+6×1)Dq = -6Dq ;(2) Mn 2+离子,低自旋:d 5,t 2g 5 e g 0,(-4×5)Dq+2P = -20Dq+2P ;(3) Fe 2+离子,强场: d 6,t 2g 6 e g 0,(-4×6)Dq+2P = -24Dq+2P ;(4) Co 2+离子,弱场: d 7,t 2g 5e g 2,(-4×5+6×2)Dq = -8Dq 。

11 判断下列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的高低:(填“ >”或“< ”) (1)[Cd(CN)4]2-、[Cd(NH 3)4]2+;(2) [AgBr 2]-、[AgI 2]-;(3)[Ag(S 2O 3)2]3- 、[Ag(CN)2]-(4) [FeF]2+、 [HgF]+ ;(5)[ Ni(NH 3)4]2+、[Zn(NH 3)4]2+答:(1) [Cd(CN)4]2->[Cd(NH 3)4]2+, CN -是比NH 3更强的配体; (2) [AgBr 2]-<[AgI 2]-, Ag +属于软酸,I -属于软碱,而Br -属于交界碱;(3) [Ag(S 2O 3)2]3-<[Ag(CN)2]- CN -是比S 2O 32-更强的配体; (4) [FeF]2+> [HgF]+ ; F -属于硬碱,Fe 3+属于硬酸,而Hg 2+属于软酸; (5) [ Ni(NH 3)4]2+<[Zn(NH 3)4]2+ 查表发现:logK f (Zn(NH 3)42+)=, 而logK f (Ni(NH 3)42+)= 。

12 已知△0([Co(NH 3)6]3+)=23000cm -1,△0([Co(NH 3)6]2+)=10100cm -1,通过计算证明θfK ([Co(NH 3)6]3+)>θf K ([Co(NH 3)6]2+)。

解:(1)对于[Co(NH 3)6]3+,1 Dq=23000cm -1/10=2300cm -1,属于强场配合物,Co 3+属于d 6构型,d 电子排列为:t 2g 6 e g 0,省略电子成对能P ,CFSE ([Co(NH 3)6]3+)=(-4×6)Dq=-24 Dq , CFSE ([Co(NH 3)6]3+)=-24×2300cm -1= -55200cm-1(2)对于[Co(NH 3)6]2+,1 Dq=10100cm -1/10=1010cm -1,属于强场配合物, Co 2+属于d 7构型,d 电子排列为:t 2g 5 e g 1,省略电子成对能P ,CFSE ([Co(NH 3)6]3+)=(-4×6+6×1)Dq=-18 Dq , CFSE ([Co(NH 3)6]2+)=-18×1010cm -1= -18180 cm -1(3)因为CFSE ([Co(NH 3)6]3+)大于CFSE ([Co(NH 3)6]2+),所以可以判断θf K ([Co(NH 3)6]3+)>θfK ([Co(NH 3)6]2+)。

13 [Co(NH 3)6]3+为低自旋配离子,其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在23000 cm ―1处。

该配离子的分裂能是多少(分别以cm ―1和kJ/mol 表示),吸收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解:(1)用电子吸收光谱的频率表示,分裂能△0等于的最大吸收峰值,所以([Co(NH 3)6]3+)=23000 cm―1;(2)用能量表示, 根据△0=E=h ν= hc/λ,其中波数=1/λ=23000 cm ―1=23000/10-2m ―1= 2300000 m―1,所以△0= ×10-34Js ×1×108ms -1×2300000 m ―1=×10-19J;经单位换算: △0=×10-19J ×10-3KJ/J ××1023mol -1= KJ mol -1(3)吸收光的波数为23000 cm ―1属于兰光,透过余下的光而使[Co(NH 3)6]3+溶液呈现酒红色。

14 在·L-1的K[ Ag (CN)2 ]溶液中,加入固体KCN ,使CN - 的浓度为·L-1,然后再分别加入(1) KI 固体,使I -的浓度为·L -1; (2) Na 2S 固体,使S2-的浓度为·L-1。

计算体系的J 值并判断是否能产生沉淀 (忽略体积变化)。

(已知()[]()2021048.2⨯=-CN Ag K f θ,()17103.8-⨯=AgI K sp θ , ()492100.2-⨯=S Ag K spθ) (1)解: 步骤1计算[Ag +]:设达到平衡时有X molL -1的[Ag (CN )2]- 发生解离,[Ag +]=XmolL -1Ag ++ 2CN - ==[Ag (CN )2]-X +2X()[]()2021048.2⨯=-CN Ag K f θ==[Ag (CN )2-]/[Ag +][CN -]2=/ X+2X) 2==/ X 2=1/ X[Ag +]=X=1/ = X10-20(mol ·L -1)步骤2计算[I --] :加入KI 固体,忽略体积变化,使[I --]==·L -1步骤3计算反应商J :J=[Ag +][I --]= = X10-21步骤4根据反应商判椐判断:()17103.8-⨯=AgI K sp θ,J= X10-21因为J 小于()AgI K sp θ,所以不能产生AgI 沉淀。

(2)解:步骤1计算[Ag +]:方法和结果同上,即[Ag +]= X10-20(mol ·L -1) 步骤2计算[S 2-] :加入Na 2S 固体,忽略体积变化,使[S 2-]==·L -1步骤3计算反应商J :J=[Ag +]2[S 2-]= ( X10-20)=⨯步骤4根据反应商判椐判断:()492100.2-⨯=S Ag K sp θ,J=⨯因为J 大于()AgI K sp θ,所以会产生Ag 2S 沉淀。

15 Fe 3+能氧化I -,但Fe(CN)3-6不能氧化I -,由此推断: (1)下列电极电势的大小顺序:(a )E 0(I -/I 2)、(b )E 0(Fe 3+/ Fe 2+)、(C )E 0(Fe(CN)63-/ Fe(CN)64-) (2)下列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顺序:(a )θf K (Fe(CN)3-6)与(b )θf K (Fe(CN)4-6)解:(1)Fe 3+能氧化I -,证明(b )E 0(Fe 3+ / Fe 2+)>(a )E 0 (I -/I 2);Fe(CN)3-6不能氧化I -证明(a )E 0(I -/I 2)>(C )E 0(Fe(CN)63-/ Fe(CN)64-); 故有电极电势的大小顺序:(b )>(a )>(c )。

(2)根据能斯特方程式E 0(Fe(CN)63-/ Fe(CN)64-)=E (Fe 3+/ Fe 2+)= E 0(Fe 3+/ Fe 2+)+([Fe 3+]/[Fe 2+]) = E 0(Fe 3+/ Fe 2+)+[K f (Fe(CN)64-)/K f (Fe(CN)63-)]题意(b )E 0(Fe 3+/ Fe 2+)>(C )E 0(Fe(CN)63-/ Fe(CN)64-) log[K f (Fe(CN)64-)/K f (Fe(CN)63-)] < 0 即(a )θf K (Fe(CN)3-6)>(b )θf K (Fe(CN)4-6)故有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顺序(a )>(b )。

16 已知()[]()2021048.2⨯=-CN Ag K f θ , ()[]()7231067.1⨯=+NH Ag K f θ . 在 1.0 L 的mol ·L -1[Ag(NH 3)2]+溶液中, 加入 mol 的KCN 晶体(忽略因加入固体而引起的溶液体积的变化), 求溶液中[Ag (NH 3)2]+、[Ag (CN)2]-、NH 3 及CN -的浓度。

解: 由[Ag (NH 3)2]+转化为[Ag (CN)2]- 反应为:[Ag (NH 3)2]+ + 2CN -垐?噲?[Ag (CN)2]- + 2NH 3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Ag (NH 3)2]+和[Ag (CN)2]-的稳定常数 K f 有关.Ag + + 2CN -垐?噲?[Ag (CN)2]- K f ,[Ag (CN)2]-─ Ag ++ 2NH 3垐?噲?[Ag (NH 3)2]+K f ,[Ag (NH3)2]+[Ag (NH 3)2]++ 2NH 3垐?噲? [Ag (CN)2]-+ 2NH 3根据同时平衡原则, K = K f ,[Ag (CN)2]- / K f ,[Ag (NH3)2]+ = × 1020/× 107=× 1013K 值很大,表明转化相当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