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敷贴及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在甘露醇使用中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在甘露醇外渗后,可使用喜辽妥软膏涂抹在患处,每天涂抹2-3次,每次涂抹厚度约为1-2mm,可有效缓解局部 肿胀和疼痛。
按摩推拿
总结词
按摩推拿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甘露醇外渗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
详细描述
在甘露醇外渗后,可使用按摩推拿的方式进行护理,按摩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 按摩2-3次,可有效缓解局部肿胀和疼痛。
避免甘露醇浓度过高
按照医嘱配制甘露醇溶液
按照医生开具的医嘱配制甘露醇溶液,避免浓度过高导致静 脉刺激加重。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如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方案。
正确控制输液速度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输液速度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血管情况等调整输液速度,避免过快导致静脉刺激加 重。
02
甘露醇外渗的发生与给药方式、 药物浓度、注射速度等因素有关 。
甘露醇外渗的危害
01
02
03
局部组织损伤
甘露醇外渗会导致局部组 织红肿、疼痛,严重时可 引起皮下组织坏死、溃疡 形成。
静脉炎
甘露醇外渗可引起静脉血 管炎症,导致血管变硬、 弹性减弱,严重时可导致 静脉血栓形成。
全身性不良反应
甘露醇外渗可能导致全身 性不良反应,如发热、寒 战、头痛、恶心等。
总结词
硫酸镁湿敷具有抗炎、消肿、镇痛的作用,可用于甘露醇外渗的护理。
详细描述
将硫酸镁与水按1:4的比例稀释后,用纱布或棉球蘸取稀释液涂抹在患处,每次 涂抹2-3层,每天涂抹3-4次,可有效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喜辽妥软膏涂抹
总结词
喜辽妥软膏涂抹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甘露醇外渗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
详细描述
了解血管分布

硫酸镁热敷治疗20%甘露醇渗漏致肢体肿胀21例疗效观察

硫酸镁热敷治疗20%甘露醇渗漏致肢体肿胀21例疗效观察

贵州道真上坝 医院(650 530 ) 21年 8 2 00 月 4日收
院推 广应 用。
硫酸镁热敷治疗 2 %甘露醇渗漏致肢体肿胀 2 例疗效观察 0 1
杨 黎 侠 纪 宪 朝
摘 要: 目的 : 临床 护理 工作 中 , 脉 注射 2%甘 露 醇渗 漏致肢 体肿 胀是 经 常遇 到 的 问题 , 在 静 0 外渗 的 甘 露醇 可使 局部 组 织产 生无菌性 炎 症反应 , 皮肤 出现 红肿 、 痛。严 重者 可 出现 皮下 组织缺 血性 坏死 , 体活动 受限 , 以静 脉 注射2 %甘露 醇渗 漏后 的护理 显得 尤为 疼 肢 所 0 重要 。方法 : 回顾本 院20 年1 2 1年 1 , 本组2例 , 中 男1例 , 例 , 07 月 00 月 对 1 其 3 女8 年龄 3—9 , 2 8岁 平均年 龄6 岁 , 脉 注射2%甘 露醇渗 漏 1 静 0 致肢 体肿胀 用硫 酸镁 热 敷 治疗效 果进行 分析 。结 果 :1 患者 用5%硫酸镁 湿 热敷 , 部 治愈 , 一例 出现 皮肤破 损及切 开引流 , 2例 0 全 无 无感 染, 无组织坏 死 。结论 : 脉 注射 2 % 露醇渗 漏致 肢体 肿胀 患者 , 本组 病例 采取硫 酸镁 热敷 方 法 , 到 了较 好 的治 疗效 果 , 静 0甘 通过 达 值得
关键词 : 伤痛 ; 一喷 灵 ; 烧伤 ; 药时 间 用
中图分 类号 :9 R7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6 0 7 ( 0 0 2 — 0 2 0 10 — 9 9 2 1 )0 0 6 — 1
表 1 伤 痛 一喷 灵 治 疗 烧 伤 用 药 后 的疗 效 评 价
伤痛一 喷灵是 新一 代治 疗 烧伤 的喷 雾剂 ,为 观察 其疗 效 , 作 者于 19 年 1 月 至 19 年 3 96 O 97 月对 5 0例烧伤 浅 I 深 I患 者应 I 一 I 用伤痛 一喷灵 的用药 时间作 了比较 观察 , 伤创 面用 抗菌 素纱布 烧 换药 3 天后 再用伤 痛一 喷灵 , 得 了较好 疗效 , 取 现报 告如 下 :

防止甘露醇外渗的方法

防止甘露醇外渗的方法

防止甘露醇外渗的方法方法一:50%硫酸镁溶液湿敷用浸50%硫酸镁纱布湿敷渗漏部位,每次40min,整个湿敷过程保持湿润,一日2次,连用2~3天。

说明:由于50%硫酸镁有高渗作用,通过湿敷,能促使组织水肿在短时间内消退,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但对炎性反应及细胞保护无治疗作用,且室温较低,会影响其疗效发挥。

在寒冷环境下,热敷对甘露醇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效果良好。

室温较低的环境下,如遇甘露醇外渗病例,最好用热敷或中药湿敷。

方法二:硫酸镁+利多卡因湿敷法将1%利多卡因2.5mL加入50%硫酸镁10mL中,倒入放有无菌纱布的弯盘中,将浸湿的纱布湿敷于渗漏处,并用保鲜膜覆盖加以固定,6~8h更换1次。

说明: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部皮肤麻醉剂和高效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组织无刺激性,具有明显的抑痛作用。

与50%硫酸镁联合湿敷可通过皮肤的渗透和吸收使其作用更直接、更迅速,还可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使周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促进外渗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覆盖保鲜膜,可以防止药液的蒸发,减少换药次数,还能使皮肤潮湿从而起到浸渍作用,有利于药物的浸润。

方法三:山茛菪碱热敷无菌操作下将每mL含10mg的山莨菪碱注射液加注射用水1mL,配成0.5%山莨菪碱稀释液,取稍大于创面的8层无菌纱布浸泡在此稀释液中,溶液量要保证纱布全部浸湿、浸透。

将敷料贴敷于渗漏部位,外盖保险膜,以胶布固定,薄膜上面置水温50℃~60℃热水袋(昏迷、感觉障碍、老人、小儿水温50℃以下),每次湿热敷40min,1日2次,连续用2~3天。

说明:热敷能改善局部血流,促进局部组织内液体的吸收,消除局部炎症,改善局部组织损伤;热敷后增加了甘露醇的溶解度,有利于组织吸收。

山莨菪碱是抗胆碱药,能改善和疏通微循环,对高渗液、阳离子溶液以及血管收缩药引起的医源性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效果很好。

通过临床观察,山莨菪碱热敷治疗甘露醇渗漏有很好的疗效。

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观察

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观察

何处理措施。结果 A组 5 0 例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概率比B、 c两组患者都低( P< 0 . 0 5 o A组 5 0 例患者静脉针的
留置时 间比 _ B 、 c两组患者都 长( P< 0 . 0 5 o 结论 热敷法在 2 0 % 的甘露醇静 脉滴注下 , 对 减少患者静 脉炎发生概 率 以及延 长留针时间方 面具有 良好 的效 果。
2 0 1 3 年 1 月 第 3 卷 第 1 期
・ 临床 护理 ・
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 、 及 留针 时间的效果观 察
胡朝 霞
江西省九江市第—人 民医院 , 江西九江 3 3 2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 热敷 法在甘露 醇静滴 时减少静脉炎 发生及 留针时 间的效 果 。 方 法 收集 2 0 1 0 年1 月 ~2 0 1 2 年
【 关键词 】 热敷 法 ; 甘露醇静 滴 ; 静脉 炎 ;留针 时间;效果观察 【 中图分类 号 】 R 9 6 【 文献标识 码 】 B 【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3) O 1 — 1 3 5 — 0 2

Ef f e c t o bs e r v a t i o n o f ho t c om pr e s s i n m an ni t o l s t a t i c d r o p i n f e we r p h l e bi t i s h a p pe n a nd r e t a i ni ng n e e d l e t i me
r e t a i n i n g n e e d l e t i me . Me t ho ds 1 5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n e u r o l o g y d e p a r t me n t c e r e b r a l h e mo r r h a g e a n d b r a i n t u mo r i n

硫酸镁湿敷

硫酸镁湿敷

不同硫酸镁湿敷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硫酸镁有消炎去肿的功效。

因硫酸镁主要通过其阻滞神经传导、高渗性以及镁离子扩张血管发挥作用,所以临床上一般用硫酸镁湿敷的方法来消肿。

湿热敷,第一,取制备的50%硫酸镁溶液加热至40℃左右,浸泡纱布块, 取出后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敷盖在患处,再覆上一层塑料薄膜,还可再用热水袋按压以加强保温。

第二,用湿毛巾最好是纱布折叠,把固体的硫酸镁倒在薄的内层(主要考虑到硫酸镁溶水性差尤其浓度高时),将薄的那层敷在患处,外面用热水袋或矿泉水瓶子加热。

等水稍凉,可以把上层的纱布揭开,直接在薄的内层继续加热。

1~2次/d,20~30min/次。


硫酸镁湿热敷只适用于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渗漏,如多巴胺、化疗药物、垂体后叶素、电解质溶液所致的渗漏。

不能用于甘露醇外渗,因甘露醇外渗可使组织液晶体渗透压增高。

硫酸镁可加重晶体渗透压,进而造成皮肤损害。

但可以用50%硫酸镁24h内冷湿敷,24-48h后热湿敷。

24 h 内50%硫酸镁冷湿敷的原理是,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降低细胞的活力和代谢,从而控制炎症的扩散,冷还可降低皮肤温度,抑制细胞的活动,减慢神经冲动的传导,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疼痛;24~48 h 后用50%硫酸镁热湿敷,可起到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炎症消散、抗炎消肿的作用。

此种方法能缩短静脉滴注20%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皮肤肿胀、灼热、疼痛的痊愈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如果局部组织发红、灼热、肿胀、疼痛、硬结,沿静脉走向出现树枝样或条索样改变时,可采用25%硫酸镁冰湿敷治疗。

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观察

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观察

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神经内科脑出血、脑肿瘤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A组50例患者实施20%的甘露醇静脉点滴并辅以热水袋热敷;B组50例患者实施50%的硫酸镁无菌纱布进行湿敷;C 组50例患者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

结果A组50例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概率比B、C两组患者都低(P<0.05)。

A组50例患者静脉针的留置时间比B、C两组患者都长(P<0.05)。

结论热敷法在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下,对减少患者静脉炎发生概率以及延长留针时间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标签:热敷法;甘露醇静滴;静脉炎;留针时间;效果观察采取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对于保护患者血管具有良好的作用,还能降低由于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有助于尽快施救与治疗[1],也大大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提高其工作效率。

本研究主要就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神经内科脑出血、脑肿瘤患者150例患者,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11~69岁,11~20岁7例,21~40岁41例,41~69岁102例,平均(38.65±5.40)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7.1±5.8)岁,实施20%的甘露醇静脉点滴并辅以热水袋热敷;B组50例患者,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8.4±5.7)岁,实施50%的硫酸镁无菌纱布进行湿敷;C组50例患者,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7.9±5.6)岁,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

3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情轻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水胶体敷料透明贴防治小儿甘露醇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水胶体敷料透明贴防治小儿甘露醇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水胶体敷料透明贴防治小儿甘露醇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谢丽芬【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透明胶贴对临床小儿甘露醇输液患者防治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36例脑炎患者,所选患者均通过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将其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甲、乙两组各68例,对甲组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固定留置针及静脉炎发生处,对乙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利用50%的硫酸镁湿敷发生静脉炎处,观察两种方法对患儿静脉留置针处情况有何影响以及该处静脉炎与输液外渗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为2.94%,治疗有效率高达98.53%,而乙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为17.65%,治疗有效率为88.24%,且甲组95.62%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乙组患儿的81.21%,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能有效减少患儿输注甘露醇静脉外渗情况,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在预防和治疗上有显著效果.【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34【总页数】2页(P103-104)【关键词】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小儿;甘露醇输液外渗;静脉炎【作者】谢丽芬【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一区,福建厦门36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6儿科脑炎患者年龄较小,输液速度慢,输液时间较长,自身抵抗力差,而且甘露醇渗透性强又需较长疗程应用,小儿中心静脉置管条件欠成熟,为避免反复穿刺或药液外渗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影响,临床对此类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极大程度减少了患者痛苦,但静脉留置针也会因保护或固定不当、小儿血管细、血管管径小、血管损伤等因素引起输液外渗、静脉炎等症状,加剧患者疼痛程度,甚至引起局部皮肤破溃或皮层缺失等,增加住院费用引发医疗纠纷,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难度。

为探讨更方便、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且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的方法,对所选儿科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儿使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固定留置针,在减少输液外渗与静脉炎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50%硫酸镁湿敷联合四黄乙醇膏缓解甘露醇渗漏40例效果观察

50%硫酸镁湿敷联合四黄乙醇膏缓解甘露醇渗漏40例效果观察

急性 白血病 的完全缓解 率及 骨髓抑 制期 的
和对策[ ] 中华护理杂志 ,0 13 ( )4 9 J. 20 ,6 6 :1 .
[ ] 李淑莉. 3 白血病患者预防院 内感染的几点措施 [ ] 实用 J.
护 理 杂 志 , o ,6 2 :6 2 0 l ( )2 . 0
感染率均与护理工作密切 相关 , 在联合化疗 期 间, 要正确 执行 医嘱 , 加强护理工作 及无 菌技术操 作是 急性 白血病治 疗 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 创造 一个 洁静 、 安全 医疗环境 , 是患者 平稳 度 过骨髓抑制的重要 保障 。病 室保 持空气 流通 。限制探 视 , 有
溶液湿热敷加用 四黄乙醇膏外涂效果较好 。因为四黄 乙醇 膏
中 以大 黄 和五 倍 子 为 主 药 , 黄 有 效 成 分 是 蒽 醌 衍 生 物 , 较 大 有 强 的抗 菌 作 用 , 五倍 子 含 有 大 量 的鞣 酸 , 抗 菌 、 有 收敛 作 用 ; 黄 连、 黄柏 主要 活 性 成 分 为 小 檗 碱 , 连 还 含 有 黄 连 碱 及 棕 榈 碱 黄
断标 准评 估 : 验 组 I度 l 实 8例 , Ⅱ度 1 2例 , 度 8例 , Ⅲ Ⅳ度 2
注 : <0 0 P .5
的患 者容易使针头 滑 出血 管外 , 使液体 外渗 , 成肢体 水肿 , 造 影响肢体功能 。特别是 2 %甘 露醇是 高渗溶液 , 入静脉后 0 进 刺激血管壁 , 使血管 内皮 细胞脱 水 、 缺氧 、 血 、 肿 , 充 水 引起血 管收缩 、 痉挛 , 成条索状。应用 5 %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是用硫 0 酸镁 高渗作用 消炎去肿 … , 加用保鲜 膜包裹可 使局部皮肤保 持一定温度 , 促进毛细血管扩 张和血液 回流 , 缓解疼痛 。临床 实践表 明: 单用硫酸镁溶液湿热敷对 I一Ⅱ级肿胀疗 效明显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明敷贴及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在甘露醇使用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透明敷贴及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对降低甘露醇使用中静脉炎的发生及减轻输液时疼痛的作用。

方法:将92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留置针静滴甘露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并用透明敷贴密封固定,从静滴甘露醇开始持续到甘露醇静滴结束后(约35分钟),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及输液时疼痛情况。

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34.8%),p<0.05。

结论: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在甘露醇的使用中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并能减轻患者输液时的胀痛不适。

关键词硫酸镁持续湿敷静脉炎甘露醇静滴透明敷贴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6.053
甘露醇是神经科用于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的常用药物,药效快速,并且有一定的保护脑功能的作用,但是甘露醇使用频繁并且用药时间长,常导致患者在静滴甘露醇后发生血管炎性改变,引发静脉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临床发现,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静滴甘露醇的患者,在用药3天以上便有轻度静脉炎的表现,即沿静脉走向有轻微发红,局部皮温增高,患者自觉静脉处疼痛不适。

我科为神经内科,使用的甘露醇浓度20%,剂量125ml/次,频次2~4次/日,在快速滴注时,对部分患者进行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用透明敷贴密封固定,可以有效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脑出血49例,脑梗死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其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46~82岁,平均69岁;用药时间7~16天。

两组在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种、所用药物、用药持续时间及频率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简单加热的50%硫酸镁纱布块:用4层6cm×10cm纱布浸透50%硫酸镁加热至约38℃~40℃的纱布块,湿度以不滴水为宜,在距穿刺点2cm处湿热敷,再用3l 7cm×11cm的透明敷贴将敷料密封固定,从静滴甘露醇开始持续到甘露醇静滴结束后,观察并记录穿刺静脉在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后的变化和患者输液时的疼痛感受。

静脉炎判定标准:按ins(美国静脉输液协会)标准将静脉炎分为5级。

①0级:没有症状;②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③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④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⑤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2.5cm,有脓液流出[1]。

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34.8%,观察组8.6%。

经x2检验两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静脉炎比对照组出现晚,症状较轻,恢复较快。

同时观察到,观察组在加压滴注时的胀痛不适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或消失。

见表1。

在甘露醇静滴时,持续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外用透明敷贴密封固定可以有效地防治甘露醇静滴所导致的血管炎性改变作用,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并且能减轻或消除输液时胀痛,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讨论
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热敷患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消肿止痛功效[2]。

使用透明敷贴密封固定,使加热的硫酸镁溶液不易蒸发,可以较长时间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在确保湿热敷效果的同时避免频繁更换敷料或加湿加热,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患者进行甘露醇滴注时用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外加透明敷贴密封固定,不仅降低了使用甘露醇治疗引起的静脉炎(总有效率91.4%),还可以缓解因甘露醇引起的局部胀痛不适,提高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易教易学,家属可轻松操作;药液便宜并可重复使用,经济实惠,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51-252.
2 鹿怀兴.药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