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育种工程方案
2023年烟草产业种植实施方案

2023年烟草产业种植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旨在指导和促进2023年烟草产业种植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为具体措施和要求:1. 种植区域选择根据本地土壤质量、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确保种植区域拥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以保证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环境和市场需求的烟草品种。
考虑品种的抗病性、产量和质量等因素,确保选择具备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品种。
3. 土壤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等措施。
定期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肥方案,确保土壤养分平衡和农作物健康生长。
4. 病虫害防治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体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轮作、使用合适的农药等。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保障烟草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5. 采收与加工根据不同的烟草品种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收和加工方案。
确保烟草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质量不受损失,同时提高烟草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6. 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对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和评估。
包括烟草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肥料和农药使用情况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措施,确保烟草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升。
7. 市场推广加强烟草市场推广工作,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运用现代营销手段,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即为2023年烟草产业种植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通过按照该方案的指导进行种植活动,将能够提高烟草产量和质量,促进烟草产业的健康发展。
《烟草的育苗技术作业设计方案》

《烟草的育苗技术》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育苗技术对于提高烟草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烟草的育苗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认识。
二、设计目标1. 了解烟草的发展特点和育苗技术;2. 掌握烟草的育苗方法和技术要点;3.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三、设计内容1. 烟草发展特点介绍:通过教室讲解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烟草的发展周期、发展环境要求等基本知识。
2. 烟草育苗技术讲解:介绍烟草的育苗方法、播种时间、育苗基质选择等技术要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知识。
3. 实践操作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烟草的育苗实践操作,包括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四、设计步骤1. 第一阶段:烟草发展特点介绍(1)教室讲解:介绍烟草的发展周期、发展环境要求等基本知识;(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烟草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烟草的实际发展情况。
2. 第二阶段:烟草育苗技术讲解(1)教师讲解:介绍烟草的育苗方法、播种时间、育苗基质选择等技术要点;(2)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烟草育苗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并解答疑惑。
3.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环节(1)分组实践:将学生分组进行烟草的育苗实践操作,每组卖力一部分工作;(2)实践指导:老师进行实践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第四阶段:实验报告撰写(1)实验总结: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教训;(2)报告展示:学生进行实验报告展示,互相进修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五、评判方式1. 实践操作表现: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表现,评定实验成绩;2. 实验报告质量:评定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包括总结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
六、设计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烟草的育苗技术,掌握相关操作技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烟草的育苗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农作物生产》

《烟草的育苗技术》作业设计方案一、前言烟草是一种经济作物,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作用。
其育苗技术的发展是保证烟草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今后的烟草生产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二、教材内容概述本次作业需要结合教学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进修,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盘绕烟草育苗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探讨,包括烟株的选择、育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1. 烟草选育: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发展旺盛的烟草品种。
如新疆红柳香,因其抗逆性强,品质优良而受到广泛关注。
2. 育苗期管理:烟草育苗期是其发展周期中最关键阶段,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根据天气状况和育苗环境,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密度和施肥量。
3. 病虫害防治:主要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式预防和控制烟草病虫害。
例如,应用天敌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应用农药喷洒减少蚊蝇的数量,应用灯光诱捕和人工干预杀虫效果显著。
四、预期效果本作业将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学生掌握烟草育苗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效劳于烟草生产的实际需求。
五、作业评判标准本作业的评判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逻辑性:作品是否符合逻辑顺序,各部分之间是否有清晰的逻辑联系。
2. 实用性:作品是否能够为实际工作或生产活动提供帮助或指导。
3. 专业性: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钻研价值,显示出较强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水平。
4. 创新性:作品是否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有所创新,或者有新的思考和建议。
六、参考资料参考网上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分析,以及最新的钻研效果和技术发展动态。
七、作业提交方式请将作业答案上传至指定的进修平台。
八、总结本次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以满足未来社会对高素质烟草专业人才的需求。
以上就是《烟草的育苗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的大致内容。
烟叶种植技术实施方案

烟叶种植技术实施方案烟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技术对于烟叶的质量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烟叶的质量和产量,制定一套科学的烟叶种植技术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育苗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广大烟叶种植者提供可行的种植技术指导。
首先,土壤选择是烟叶种植的第一步。
烟叶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通常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7之间的土壤为宜。
在土壤选择上,应避免选择盐碱土壤和重金属超标的土壤,以免影响烟叶的生长和品质。
其次,育苗管理是种植烟叶的关键环节。
在育苗过程中,应选择优质烟叶种子,进行合理的播种密度和控制温度、湿度,保证烟苗的健康生长。
此外,及时喷施适量的营养液和农药,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烟苗的抗病虫能力,为后期的田间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田间管理是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田间管理中,应注意合理施肥、浇水、松土、除草等工作。
合理施肥是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烟叶生长期的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同时,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松土和除草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持土壤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烟叶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
在病虫害防治中,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保证烟叶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科学的烟叶种植技术实施方案对于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土壤选择、育苗管理、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烟叶种植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所述的烟叶种植技术实施方案对于广大烟叶种植者有所帮助。
卷烟培育方案

3.栽培管理
(1)制定科学的栽培技术规程,规范种植过程,确保烟叶质量。
(2)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使用,提高烟叶安全性。
4.采收与加工
(1)根据烟叶成熟度,制定合理的采收时间,确保烟叶质量。
(2)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提高烟叶加工质量,降低烟叶损耗。
本卷烟培育方案以提升卷烟品质为核心,注重合法合规生产,旨在为我国卷烟行业提供一种高效、优质的生产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效果,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5.技术培训与人员管理
(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2)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合法合规。
四、质量保障与检测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质量可控。
2.对烟叶原料、辅料、成品等进行定期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加强与科加工工艺,提高烟叶加工质量,降低损耗。
5.技术培训与人员管理
(1)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2)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合法合规。
四、品质保障与检测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烟叶原料、辅料、成品等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2.定期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1)对种植基地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肥力状况,制定针对性改良措施。
(2)采用有机肥、生物肥、微生物肥料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3.栽培管理
(1)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规程,规范烟叶种植过程。
(2)加强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提高烟叶安全性。
4.生产加工
烟草种植育苗中心建设施工方案

烟草种植育苗中心建设施工方案目录封面 (1)目录 (2)一编制说明 (3)二工程概况 (4)三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5)四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 (6)五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0)六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6)七施工工艺及方案 (19)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7)九创建文明工地和环境保护措护 (55)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施工相关招标文件、补遗通知。
2)国家现行的规范和行业标准。
3)施工招标标前会精神和现场勘查获得的资料。
4)招标文件所指示的现行水利水电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及有关工程预算定额。
5)我公司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
6)国家和当地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卫生及土地租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及有关规定要求。
7)我公司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条件(人员、设备)、科技成果、企业工法及企业定额等。
2编制原则1)以满足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的要求为指导思想,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为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等目标,按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编制。
2)为确保工程质量,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3)为确保安全生产,针对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制订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4)为确保实现总工期及阶段性工期目标实现,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和控制因素,科学组织、合理施工,并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适时控制及优化。
5)按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的要求,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
6)加强施工管理,分段组织施工,综合协调管理,做好各方面保障。
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采用先进施工工艺,降低工程成本。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育苗中心建设工程位于河台地上。
本区是烟草的适生区,已有多年种植烟草的历史,当地烟农也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
本育苗中心主要是为本地区烟农培育优质烟苗。
地块呈规则矩形,地势平坦。
该区土壤结构为细级结构的沙壤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差,土壤田间持水量32%,平均干容重1.42g/cm3;最大冻土深度为58cm。
烟草分公司烤烟育苗工作方案

烟草分公司烤烟育苗工作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ⅩⅩ县烟草分公司ⅩⅩ年烤烟育苗工作方案按照上级公司关于烟叶生产“总额控制、担烟考核、统分结合、差异扶持”的投入原则,结合我县烟叶生产实际,充分发挥生产投入补贴的激励和调控作用,切实做好ⅩⅩ年烤烟健壮苗培育各项工作,促进烤烟生产发展,现制定ⅩⅩ年烤烟育苗工作方案如下:一、总体原则(一)以大的自然村寨为主进行小棚集中育苗(每个育苗点供苗面积100亩以上)和大棚集中育苗。
(二)育苗方式:合作社组织专业化集中育苗和商品化供苗,即实行育苗专业队管理、烟农购苗、县分公司补贴。
(三)育苗数量:按计划面积上浮10%进行育苗盘/亩。
(四)各收购点务必按计划面积育足烟苗,育苗数量不足的,将按考核方案进行考核,育苗数量过多的,造成物资损失的,由各收购点自行负责物资的赔偿。
二、烟农购苗费:6元/盘。
三、补贴标准(一)育苗物资:小棚元/盘,大棚元/盘,实行全无偿。
(二)育苗补贴:2元/盘。
四、劳务费付款方式:购苗费由烟农以现金方式付给合作社,补贴部分由县烟草分公司办理划入合作社银行帐户。
五、补贴相关手续(一)烟农与合作社签订烤烟购苗合同;(二)合作社与烟叶收购点签订烤烟育苗合同;(三)烟农购苗清册(内容:品种、盘数、合作社下辖育苗专业队签字、烟农签字、包片技术员签字、站点签章、乡镇签章)。
(四)育苗补贴公示(内容:品种、盘数、补贴金额、烟农姓名、育苗专业队员、包片技术员、站点签章、乡镇签章)。
六、技术要求:按照《ⅩⅩ县烟草分公司ⅩⅩ年烤烟漂浮育苗健壮苗培育技术规程》操作执行。
七、育苗成本按48盘/厢计算,小棚元/盘,大棚元/盘。
(一)物资费用(按48盘/厢计算,小棚元/盘,大棚元/盘)1、基质3袋/厢×元/袋 =元(含育苗肥);2、农膜(1)小棚:6斤/厢×元/斤 = 元;(2)大棚:4池(40斤),折合小棚2斤/厢×元/斤=元;3、二氧化氯斤×21元/斤=元;4、马胍·乙酸铜1包(两次)×元/包=元;5、烟种3包×7元/包=21元。
烟草分公司烤烟育苗工作方案

XX县烟草分公司XX年烤烟育苗工作方案按照上级公司关于烟叶生产“总额控制、担烟考核、统分结合、差异扶持”的投入原则,结合我县烟叶生产实际,充分发挥生产投入补贴的激励和调控作用,切实做好XX年烤烟健壮苗培育各项工作,促进烤烟生产发展,现制定XX年烤烟育苗工作方案如下:一、总体原则(一)以大的自然村寨为主进行小棚集中育苗(每个育苗点供苗面积10亩0以上)和大棚集中育苗。
(二)育苗方式:合作社组织专业化集中育苗和商品化供苗,即实行育苗专业队管理、烟农购苗、县分公司补贴。
(三)育苗数量:按计划面积上浮10进%行育苗8.盘8/亩。
(四)各收购点务必按计划面积育足烟苗,育苗数量不足的,将按考核方案进行考核,育苗数量过多的,造成物资损失的,由各收购点自行负责物资的赔偿。
二、烟农购苗费:6元/盘。
三、补贴标准(一)育苗物资:小棚3.元8/盘,大棚3.2元5/盘,实行全无偿。
(二)育苗补贴:2元/盘。
四、劳务费付款方式:购苗费由烟农以现金方式付给合作社,补贴部分由县烟草分公司办理划入合作社银行帐户。
五、补贴相关手续(一)烟农与合作社签订烤烟购苗合同;(二)合作社与烟叶收购点签订烤烟育苗合同;(三)烟农购苗清册(内容:品种、盘数、合作社下辖育苗专业队签字、烟农签字、包片技术员签字、站点签章、乡镇签章)。
(四)育苗补贴公示(内容:品种、盘数、补贴金额、烟农姓名、育苗专业队员、包片技术员、站点签章、乡镇签章)。
六、技术要求:按照《XX县烟草分公司XX年烤烟漂浮育苗健壮苗培育技术规程》操作执行。
七、育苗成本按48盘/厢计算,小棚11.元4/盘,大棚10.元6/8盘。
(一)物资费用(按48盘/厢计算,小棚3.元8/盘,大棚3.2元5/盘)、基质袋厢X元袋元(含育苗肥);2、农膜(1)小棚:6斤/厢X6.6元6/斤5=39元.;99()大棚:池(斤),折合小棚斤厢X元/斤=13.元3;33二氧化氯斤X元斤元;4马胍•乙酸铜包(两次)X元包元;5烟种包X元包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草育种工程方案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基础。
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草育种工作十分重视,将烟草育种工程列为重大战略性课题,以满足中式卷烟发展和中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推进烟草育种工程的实施,结合我国烟草育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程方案。
一、烟草育种工作现状“九五”以来,全国烟草育种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育种科研协作网络,并在种质资源等基础研究、新品种选育、繁种与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
1. 新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全国烟草育种工作坚持“四为主、四为辅”的原则,相继育成和引进一批优质抗病品种,在烟草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004年,云烟85、云烟87、中烟100等自育烤烟新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58.52%,较2000年增加27.4个百分点。
目前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品种53个,其中烤烟43个(自育31个,引进12个);白肋烟8个(自育5个,引进3个);香料烟2个(引进)。
明显改善了我国烟草品种单一、生产长期依赖国外引进品种的被动局面。
2. 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明显。
在烟草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已编目保存种质资源4042份,对各种质的植物学性状,部分种质的抗病性、抗逆性、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及遗传特性分析,建立了一级库核心种质859份、二级库核心种质446份,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
3. 生物技术应用初显成效。
单倍体育种技术已成功地用于育种实践,细胞培养加压选择与理化诱变、体细胞远缘杂交育种也已进入应用阶段。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开始应用于遗传育种研究和性状鉴定选择。
开展了烟草转基因品种安全性评价及检测方法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 育繁推一体化已具雏形。
国家烟草专卖局相继成立了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和中国烟草东北、东南、中南、西南农业试验站及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烟草育种科研协作网络和品种区试网络;成立了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原种与良种繁殖基地,实行统一繁种、供种,初步形成了烟草种子的育、繁、推体系。
我国烟草育种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与中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1. 基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一是烟草种质资源研究的系统性不够,对一些重要性状(如抗病性、品质等)遗传规律的研究鉴定尚不够全面和系统。
二是新品种选育的理论和技术缺乏深入的探讨。
三是在烟草的基因图谱、功能基因定位、基因工程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尚未涉入。
2. 育成品种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
一是国内育成品种的品质性状尚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式卷烟发展对原料的需求;二是地方特色品种较少,现有地方特色品种综合性状有待进一步改良;三是品种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不强,在抗病毒病、青枯病等主要病害方面亟待加强。
3. 育种科技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育种工作周期长,见效慢,工作艰苦,长期从事育种的一线人员待遇不高,缺乏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育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队伍的稳定。
二是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
三是育种研究力量分散,人才交流、协作不够,人力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
4. 工农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育种科研人员与卷烟配方人员尚未建立工农紧密合作的机制。
二是卷烟工业在原料的选择上多注重烟叶产地而对品种重视不够,对品种缺乏明确的定性要求。
另外,在烟草品种审定制度、育繁推体系建设、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二、指导思想以适应中式卷烟发展方向和中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要求为目标,体现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合作、改良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国内外相结合、行业内外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坚持“以常规育种为主、高新技术育种为辅,以国内育种为主、引种为辅,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以烤烟为主、晾晒烟为辅”的“四为主,四为辅”的育种工作要求,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尽快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草育种核心技术,构建全国烟草育种工作技术平台和支撑体系,为中式卷烟发展和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品种。
三、工作目标将烟草育种作为烟草行业科技进步的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通过10年左右时间达到“夯实育种基础,培育一批品种,完善三个体系,培养一支队伍”的目标。
1. 夯实育种基础。
建立全国烟草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共享平台,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加快烟草品种改良进程。
构建覆盖90%以上的烟草基因工作框架图,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对烟草重要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克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
2. 培育一批品种。
用5年时间选育、改良5个左右在高香气、低危害、抗病性等性状方面特别突出的品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育一批突破性烟草新品种,全面提高我国烟草育种整体水平。
同时,选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烟草品种,丰富中式卷烟原料基础,满足卷烟配方对烟叶品质的特定需求。
3. 完善三个体系。
加强烟草育种科研协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以及区域性烟草农业试验站的作用,完善育种科研体系;加强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烟种子公司的作用,完善良种繁殖体系;加强品种区试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县的作用,完善品种推广体系。
4. 培养一支队伍。
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采用国内外招聘和科研合作等形式,培养优秀育种技术人才。
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作风扎实的育种研究和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并通过中国烟草基因组计划为烟草行业培养10名以上能掌握基因组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在全国建立150人左右的烟草育种科研队伍,其中研究员20人左右、副研究员60人左右,形成梯次合理的中国烟草育种核心骨干队伍。
四、主攻任务(一)基础研究1. 烟草种质资源评价利用与种质创新研究。
一是种质保存系统。
进行烟草种质资源的系统考察、收集整理与编目保存;进行资源保存状况监测与评价;进行种子繁殖更新及资源库维护。
二是鉴定评价系统。
以烟草核心种质为基础,加强重要性状(如品质、优异性状、主要病害抗性等)的系统鉴定及遗传机理和基因定位研究,完善烟草核心种质库。
三是种质创新系统。
采用物理化学诱变、生物技术有性杂交技术等手段,创造变异,筛选符合目标的创新种质;重点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提高种质创新效率与准确性。
四是资源共享系统。
建立烟草种质总数据库、核心种质数据库等数据库,建立烟草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2. 性状遗传与发育规律研究。
加快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的应用,丰富普通烟草的抗性基因和特定品质基因;研究烟草重要农艺性状、品质特征、抗性能力等性状的遗传特征,从基因水平上进行品种改良;进行原生质体无性系变异机理、体细胞杂种后代遗传规律等细胞工程育种基础研究;进行抗性、品质等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研究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探讨杂种优势形成的生物学基础等。
3. 烟草基因组计划。
一是基因测序和图谱构建。
获取可覆盖80%以上烟草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建立基因表达框架图谱和数据库。
分析和鉴定烟草品质、抗性等重要功能基因,克隆获得相应的全长基因,建立遗传连锁图。
二是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构建。
构建覆盖90%以上的烟草基因工作框架图,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
对烟草重要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为烟草育种等科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二)品种选育1. 高香气、低危害新品种选育。
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利用种质资源和基因图谱分析研究取得的成果,优化育种程序,提高育种效率。
选育、改良5个左右具有较高价值的品种,新品种在高香气、低危害性状方面特别突出,其他性状优于目前推广品种。
培育一批适应中式卷烟需求的优质烟草品种,新品种在高香气、低危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 抗病毒病优质新品种的选育。
利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等手段,针对不同产区病毒病害类型实现对PVY(马铃薯Y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和TM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等病毒病单抗或兼抗的突破,育成抗性达到中抗以上的抗病毒病新品种2—3个。
新品种品质达到或优于生产主栽品种。
新品种抗一种或多种烟草病毒病害,抗性达到中抗以上,同时抗一种以上根茎病害或叶部病害。
3. 抗逆(抗寒、抗旱)优质新品种选育。
结合我国不同烟叶产区、不同气候条件的特点开展培育抗寒、抗旱和优质的烤烟新品种选育,选育出2—3个优质抗寒或抗旱烤烟新品种在我国烟区推广种植,对寒、旱的适应能力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品质达到优质烟叶要求,产量在烤烟适产范围内。
4. 优质丰产新品种选育。
结合烟区生态条件,选育品质相当或优于目前对照品种K326、NC89,产量超过对照品种10%以上,具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品种。
5. 地方特色品种的选育。
结合烟区生态条件,充分发挥中国烟叶生产地区生态环境差异大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品种。
加强对现有特色品种的改良,在突出地方特色品种风格的基础上,提高综合性状。
6. 烟草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
利用烟草雄性不育系选育一代杂交种,更好地发挥杂种优势作用;将推广和选育品种逐步培育成雄性不育品种,保护品种的知识产权。
7. 品种引进与驯化。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示范,完善配套技术。
(三)良种推广充分利用品种区试网络和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加强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加快烟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
加强烟草种子加工、贮藏、催芽包衣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烟草品种区划的研究和应用,搞好品种种植区划布局,以满足不同生态条件对品种的要求。
五、实施计划(一)夯实基础阶段(2005—2008年)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初步建立烟草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烟草育种科研网络,实施中国烟草基因组计划,组建国家烟草基因研究基地,建立开放性的烟草育种重点实验室。
(二)深化提高阶段(2009—2010年)深化基础研究和新品种选育,选育、改良5个左右在高香气、低危害、抗病性等性状特别突出的品种,进行地方特色品种选育。
建立完善烟草种子育繁推体系和烟草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三)实现突破阶段(2011—2015年)培育一批突破性烟草新品种,全面提高我国烟草育种整体水平。
选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烟草品种,满足中式卷烟对原料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
六、措施及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1. 成立战略工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国家烟草专卖局长任组长,分管科技、人劳、财务、烟叶的副局长任副组长,机关科教司、人劳司、财务司和中国烟叶公司等相关部门领导任小组成员。
2. 战略工程领导小组下设战略工程办公室。
由国家局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