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艺术的特点
唐代音乐文化和音乐表演艺术的成就和特点

唐代音乐文化和音乐表演艺术的成就和特点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时期之一,其音乐文化和音乐表演艺术也是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唐代,音乐被广泛应用于宗教、政治和文化活动中,成就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和音乐表演艺术。
下面就唐代音乐文化和音乐表演艺术的成就和特点展开讨论。
一、唐代音乐文化的成就1. 对乐器的改进和创新唐代是乐器制作技术活跃的时期,许多乐器的制作技艺也得到了升华,如著名的琵琶、二胡、笛子等都是在唐代逐渐发展并成为重要乐器。
此外,唐代还发明了一些新的乐器,如鼓瑟和歌钟等,这些乐器在唐代的音乐表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音乐曲目的创作和发展唐代音乐曲目丰富,内容涵盖了舞蹈、歌曲、器乐曲等多种形式,不仅有宫廷音乐,还有民间音乐。
其中,宫廷音乐如《大明宫乐谱》记录了宫廷音乐多达2650首之多,歌词取材广泛,涵盖了爱情、祭祀、赞美等各种主题。
3. 乐舞的发展唐代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更加紧密。
在宫廷里,乐舞是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之一。
大名鼎鼎的《菩萨蛮》舞剧就是唐代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唐代音乐和舞蹈的魅力。
二、唐代音乐表演艺术的特点1. 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唐代的音乐表演艺术中,音乐、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多艺术形式结合的新型音乐表演艺术,为后来的音乐表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以音乐为中心的音乐表演唐代音乐表演以音乐为核心,以乐器作为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唐代的音乐表演中,乐器和歌唱是比较重要的表现形式,舞蹈则相对较少,这使得唐代的音乐表演更加注重音乐性,使音乐与舞蹈、歌唱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3. 促进了文化交流唐代的音乐表演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对外输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和表演艺术,成为当时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这些音乐作品和表演艺术在中亚、东南亚等地得以广泛传播,对促进当时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唐代音乐文化和音乐表演艺术的成就和特点,即在乐器制作、音乐曲目的创新、乐舞的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同时唐代的音乐表演艺术也体现了艺术的完美结合、以音乐为中心的音乐表演和促进文化交流等特点。
唐代壁画艺术

唐代壁画艺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之一,也是艺术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
特别是唐代壁画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唐代壁画艺术的特点唐代壁画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明丽而富丽堂皇:唐代壁画艺术的设计理念为“物象明丽”,画面更趋于生动、明快。
同时,唐代壁画艺术的用色与构图也越发精致,表现了一种富丽堂皇的气势和高贵华美的风姿。
2. 端庄雅致而又活泼:唐代壁画艺术在表现人物形象上,常常以端庄雅致的风格为主,运用了许多大胆而具有变化的造型创新,使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活泼,而不单纯地呈现一种单调的静态形象。
3. 宏观漫画与细节处理的完美融合:唐代壁画艺术是中国绘画发展中的一个顶峰,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它在细节处理和宏观漫画上完美融合。
艺术家采用了细腻的线条技法和细节处理,同时也用漫画的手法描绘出各种场景,使画面的综合效果非常好。
二、唐代壁画艺术的类型唐代壁画的类型丰富,常见的有:1.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是唐代壁画的代表之一,它以其精美的绘画手法和丰富的主题内容著称。
这种壁画以寺庙和墓穴为主要场所,通常描绘一些宗教、民间风俗等主题。
2. 四川石窟:四川石窟又称“剑门五石窟”,它是唐代著名的石窟群之一。
这里保存有大约5000余件石刻造像和巨幅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弥勒菩萨像和宝像窟的大型壁画。
3.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伊川县龙门山上,是唐代的一处石窟群。
这些壁画主要描绘佛教主题,而且做工非常细致,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性和视觉效果。
三、唐代壁画的现存状况唐代壁画在历经千年后,今天它们的现状如何呢?1. 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因为受到环境污染和自然侵蚀的影响,大部分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腐蚀。
尽管如此,但它们的绘画技艺和历史价值仍旧是不可忽视的。
2. 四川石窟:四川石窟的绝大部分壁画受到了水土流失和经济开发的严重影响,许多文物在现代遭到盗掘和破坏。
尽管如此,四川石窟仍被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

唐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国家强盛,社会安定,民族统一,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国际交往频繁。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代的工艺美术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和成熟阶段,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呈现繁荣发达的景象。
陶瓷、染织、刺绣、铜镜、金银器等的技艺水平和生产规模都超越了前代。
经济的发达,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的解放,使唐代的工艺美术表现出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意匠和富丽丰满的形态特征,在设计和制作上都具有造型精巧、色彩华丽、纹饰新颖活泼、品种多样的风格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唐代作为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的绚丽辉煌的时代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陶瓷:唐代早期的制瓷业仍处在恢复阶段。
进入中期以后,制瓷技术进步,瓷器质量提高,窑址林立,规模宏大。
唐代这一时期的青瓷胎质细腻、釉层匀净﹑色泽温润,纹饰偏重造型﹑处理简练,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
唐代晚期,以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时期,制瓷技术高度发展,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
唐代白瓷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白瓷釉色匀净,器形雍容饱满,胎体厚实细洁,瓷质坚硬。
与越窑青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
唐代创造或发展了一些彩瓷,包括釉下彩绘及绞釉﹑绞胎等,为以后色釉和彩绘装饰开辟了新的天地。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
唐三彩,色彩斑斓,造型优美,是一朵奇异的陶艺之花。
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得要的作用。
(2)染织:唐朝时期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庶,商业﹑手工业昌盛,贵族生活奢侈注重享乐,服饰竞求华贵,这些都促进了纺织工艺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印染技术的进步。
唐代传统工艺的特点和技术

唐代传统工艺的特点和技术唐代是中华文明的巅峰之一,同时也是中世纪东亚最灿烂的时期,特别是在工艺领域。
唐代传统工艺的特点和技术主要表现在陶瓷、石刻、金属和丝绸等方面。
一、陶瓷唐代陶瓷产量不断增加,品种却越来越精致。
唐代各地陶瓷采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材质,其中以唐三彩和唐黑陶最为著名。
唐三彩色彩鲜艳,主要用于制作陶俑、器皿和佛像等,唐黑陶则通体漆黑,且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主要用于制作炉灶、炉具、瓦和建筑装饰等。
唐代陶瓷采用的工艺主要有“秘法”和“坯法”。
秘法是唐代窑烧制的主要方法,是将泥坯制成器型后,涂上特殊釉料,置于窑中烧制而成。
秘法制作出来的陶瓷通常色泽肥润、釉面光亮、形制优美。
坯法则是将泥糊按照器物的形状,在粘土板上塑造出来后直接烧制。
坯法陶瓷形制多样,手感紧密,适合制作工用器皿。
二、石刻唐代石刻被誉为中国石刻史上的巅峰,其特点是布局精细、刀法敏捷、线条流畅、气韵妍和,在艺术价值和艺术表现力方面达到了顶峰。
唐代石刻分为佛教石窟和道教岩洞两种,多承袭着汉魏时期的艺术遗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唐代石刻分为线刻、浮雕、高浮雕和阴刻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流行的是浮雕,表现出唐代花开富贵、文风鼎盛的特点。
唐代还出现了一种“临摹”技法,即在原本的构图上加以模仿、拓印或复制,并确立统一的刻法。
三、金属唐代金属工艺主要以铜器、铁器为主,同时还有制作银器和金器的技术。
唐代铜器制作技术融汇了很多战国、秦汉时期的艺术元素,其中铜镜和酒器尤其精美。
唐代银器体量较小,大多为装饰品和佩饰。
唐代金器数量极少,但艺术价值极高,多用于皇家礼仪之中。
四、丝绸唐代丝绸的特点是布局精细、丝线细腻、染色鲜艳,色彩可清新高贵、庄重典雅。
唐代丝绸主要用于制作服饰、挂帷和葬品等方面。
唐代丝绸制作工艺精细,早期以缎子为主,后期采用绸子和绫子。
唐代丝绸在染色方面也有独特的技术,如“偃月红”、“墨玉蓝”、“翠黛绿”等。
以上是唐代传统工艺的特点和技术,唐代工艺处在文化与技术繁盛的时期,用人类最早的手工艺创造出了一件件的精美作品,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唐代的音乐艺术

唐代的音乐艺术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灿烂的一个时期,不仅在文学、绘画等艺术领域有所创新,而且在音乐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唐代的音乐艺术不仅是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对我国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唐朝音乐艺术的特点唐代的音乐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a) 色彩丰富多样唐时期,音乐创作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表现手法。
唐时期的音乐被称为“七声九宫”,这种音乐采用的是七声音阶,宫、商、角、徵、羽、戌、及是指宫、商、角、徵、羽、凤、龙这七个音调,许多名曲比如《流水》、《广陵散》等都是采用这种音阶创作的。
此外,唐朝的音乐在表现手法上也极为多样化,有直白表现、暗示表现、意象表现等多种手法,这使得唐朝音乐的色彩显得更为丰富多样。
b) 肆意妄为唐代的音乐艺术固然丰富多彩,但也不乏妄为的一面。
唐代音乐创作的时候,往往是以个人的意愿为中心,随心所欲地进行,缺乏一定的规范和制约。
因此,唐代音乐的质量并不均衡,好的音乐可能非常优美,而不好的音乐则相当糟糕。
c) 浓厚的民族特色除了上述特点之外,唐代音乐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浓厚的民族特色。
唐代音乐在旋律、节奏、乐器的使用等方面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2.唐朝音乐的类型唐代音乐的类型比较丰富,主要有器乐、歌曲、舞蹈音乐等几种类型。
这些音乐类型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融入的元素,其中器乐尤为突出。
a) 器乐唐代器乐以流派异彩纷呈而著称,最受欢迎的是“弦歌乐”,即以箜篌、琵琶、古筝等弦乐器演奏的乐曲。
这种器乐在表现手法上也截然不同,有的是很慢、沉静的曲调,更多则是轻盈华美,气氛欢快的曲子。
如唐代最为著名的器乐作品之一《广陵散》,即属于后一类。
b) 歌曲唐代歌曲以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变等特点著称。
唐代歌曲的主题多样,既有诗歌、文学作品的改编,也有吟唱历史事件的歌曲,甚至还有表现爱情的歌曲。
这些歌曲的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有方式清新的歌曲,也有激情澎湃的通俗歌曲。
唐代艺术的风格特点

唐代艺术的风格特点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荣耀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特别是唐代艺术,其风格和特点也成为后世所推崇和模仿的对象。
本文将详细探讨唐代艺术的风格特点。
一、富丽堂皇的宫廷艺术唐代是中原王朝的鼎盛时期,封建帝王在朝中极力倡导文化发展,更是亲身以行动示范着文化重要性。
这种文化热潮下,宫廷艺术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在此背景下,唐代的陶瓷、玉器、金银器、彩绘壁画等宫廷艺术也随之飞速发展。
而其中尤以金银器工艺品最为精美。
金银器做工考究、精度高、造型优美,其镶嵌、鎏金、刻花等工艺都达到了极致,这也是唐代宫廷艺术的代表之一。
二、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在唐朝陶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唐三彩。
唐三彩是指唐代陶瓷器上采用三种颜色(黄、绿、白)的釉料进行装饰的陶瓷器。
唐三彩以瓶、罐、壶、盘、碗、像、马等多种造型引领了唐代陶瓷时尚潮流,并以它独特地风格、色彩和造型,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唐朝的陶瓷艺术在几百年后传到日本,发展为清水、志野、丹波等著名的独立陶艺品种,被赞颂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源头则可以追溯到唐代。
三、线描绢本的唐代壁画以线描绢本形式出现的唐人壁画成就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从艺术史的角度看,它标志着中国绘画自代表中国古代绘画的洛阳三彩陶瓷样式向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转化。
唐代造像壁画非常注重色彩层次和表现力,不同颜色的造型表现技巧高妙,一般包括可爱易学的動物图像、优美典雅的梅兰竹菊图、雅韵盎然的人物杂画等。
四、大气磅礴的骏马题材唐代画马最有名,因为他的画马不是写实的,而是用笔意、笔力、笔墨和笔法塑造骏马的力与美。
唐朝画马是韵味独特,富有气势与气韵的。
从唐代画家韩干、吴道子、张萱、李思训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唐代画家的精神面貌、聚光,以及北京马术表现力等独特的风格。
五、沉稳厚重的唐代建筑唐代的建筑风格主要处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巅峰时刻,尤其是历代长城、洛阳龙门石窟等精美建筑,在繁华的唐代建筑中显得沉稳、厚重。
唐代文化艺术的风貌与特点

唐代文化艺术的风貌与特点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其文化和艺术也有着独特的风貌和特点。
本文将从唐代文化、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等方面探讨其特点。
一、唐代文化的特点唐代文化以推崇自然、尊重人文为特点。
唐朝建立后,推行科举制度,使教育得到了普及,士人渐渐成为文化的中心。
唐太宗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终结了隋朝的独裁政治,重视人才,推行主客文化,崇尚谦虚礼让。
诗词、文学繁盛,在唐代达到了巅峰。
隋禁诗令被唐朝废除,这导致了一股文艺复兴式的潮流,崇尚诗赋,诗人辈出。
二、唐代绘画的特点唐代绘画风格多样,从丰富多彩到简洁明快都有涉及。
唐代绘画后期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即“写意画”,这种画作更加突出画家的个性和思想。
唐代之前的中国画作传承着墨线的绘画风格,唐代“写意画”已经没有条条留痕,而以随性的笔墨所画,表现了积极的表现主义。
唐代的大型书画也发展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唐朝唐二李是当时最流行的书法家。
三、唐代诗歌的特点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所有风格的诗人都可以受到庙堂和市场的认可。
在唐代,诗歌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表现人情、自然景色以及历史事件等主题展开。
唐诗大多用五言、七言来抒发情感,情感深刻,语言优美。
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白居易、王之涣都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中国传统课本上的许多古代诗篇都是唐代的创作,它们永远不会过时,因为那些贵族、文人、技术专家和其他民间诗人,在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地区都表达着借助于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四、唐代音乐的特点唐代的音乐以细腻、豪放而著称。
唐代音乐传承了汉、魏、晋时期的各种歌舞、器乐,发展创新出了很多新的音乐形式。
唐代的音乐工具有翠羽箫、鹿角箫、筝等,还有特色音乐鼓,如“角拍肚”和“鞭簧鼓”等鼓乐。
该朝音乐还在曲艺方面有独到之处,名剧《长恨歌》就是一部能体现出唐代曲艺这一特色的作品。
相信历史以及现代的听众都被唐朝那充满了雄浑之感的曲子所吸引,这使其成为了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一代。
唐代绘画艺术特点

唐代绘画艺术特点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绘画艺术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势宏伟的山水画唐代山水画的特点是气势宏伟、形式自由和意境深远。
这是因为唐代社会风气浩荡,达官贵人爱好豪迈的山水景色,画家们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进行了真实而热情的表现。
他们在画中常常描绘巍峨的山脉、悠扬的江河、浩渺的云雾和广阔的背景,给人以雄浑豪迈之感。
同时,唐代绘画注重创新,画家们自由发挥,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和层次在画中展现出了多样的意境。
二、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唐代人物画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追求栩栩如生的表现效果。
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精湛的技法,成功地表达出不同人物的神态、容貌和气质特征。
他们能够充分捕捉到人物的精神世界,使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同时,唐代人物画也注重人物的场景设置,通过背景和配景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
三、富丽堂皇的花鸟画唐代花鸟画以细腻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展现出富丽堂皇的风格。
画家们通过精确的描绘和细致的细节展示了花鸟的栩栩如生之美。
同时,他们也注重寓意的表达,通过花鸟的姿态和环境的设置,传达出吉祥、繁荣和美好的愿望。
唐代花鸟画在艺术表现上注重色彩和光影的运用,使作品更加鲜明而有层次感。
四、空旷简洁的仕女画唐代仕女画以空旷简洁而脱俗的风格著称。
画家们将仕女的形象放在空白的背景中凸显出来,让人物更加清晰而突出。
他们注重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的表达,通过细腻的细节刻画表现出女性的婉约之态。
同时,唐代仕女画也注重服饰和配饰的绘制,通过衣裳的图案和颜色,以及配饰的选材和摆放,进一步表现了女性的身份和品味。
五、墨色浓郁的工笔画唐代工笔画以墨色浓郁而见长。
画家们在作品中注重墨色的渲染和描绘,通过精湛的技法,将墨汁抹在纸上,形成浓重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
他们善于运用墨色的变化和对比,展现出形象的准确和鲜明,同时也为作品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
综上所述,唐代绘画艺术在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仕女画和工笔画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唐代书法艺术——简论唐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姓名杨守艺年级班级1101班专业英语学号201160130127长沙理工大学二零一二年五月摘要这学期我有幸上了美术鉴赏课。
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有关绘画、建筑、雕塑等方面的知识。
使我对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经典的唐代艺术。
书法艺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书法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书家、书体、风格流派,还是书法理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
可将唐代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又呈现出四种不同的书法美学特征。
唐代书法的总体特征——尚法与尚情的完美统一,既有阳刚之劲,又有阴柔之美。
初唐时期书法美学思想的特征——中庸合度,崇尚骨力。
盛中唐时期书法风格由初唐方整劲健趋向雄浑肥厚。
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家,他们分别在狂草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晚唐的书法中充盈的力量感,和外在形式峻峭严谨,刚劲果断。
关键词:美术鉴赏唐代书法艺术美学特征书法家ABSTRACTThis term I had the privilege of the art appreciation class. Mr. Zhao introduced painting architecture, sculp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 to us. It makes me to have a certain interest in art. Among them, that most caught my eye is the classic art in Tang dynasty. The art of calligraph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in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history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style, genre, style, and calligraphy theory, have reached a hitherto unknown height.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history, the Tang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early, sheng, in late four, period; the four periods show four differen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characteristics -- Shangfa and Shangqing, both the masculine energy and feminine beauty.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s -- moderate degree, advocating on the. Sheng Tang period style of calligraphy characteristic is the strong trend and hypertrophy. ZhangXu, HuaiSu, Yan Zhenqing and Liu Gongquan and other famous calligrapher, theywere in cursive script context and create a new situation. Period Tang's calligraphy in filling is about the sense of strength, and the external form a rigorous, vigorous and resolute.Key words: art appreciation Tang Dynasty calligrapher calligraphy ar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Calligraphers目录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一、.唐代书法艺术的总特点1艺术规律 (6)2 尚法又尚情 (6)3阳刚与阴柔的结合 (6)二、初唐书法艺术的特点1、崇尚优美书风 (7)2、心平静和的虚静美 (7)三、盛中唐书法艺术的特点1、书体丰富、流派众多、技巧熟练 (7)2、写意风格的锤炼 (7)四、晚唐书法艺术的特点1、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8)2、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8)结语 (8)参考文献 (8)致谢 (10)原创性声明 (11)一、唐代书法艺术的总特点唐代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座奇峰。
唐书既有崇尚法度的一面,又有重情感表现的一面,二者是水乳交融般的完美结合。
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书法艺术特质是书法内在艺术规律在书法创作中的运用和体现,也是多种思想文化尤其是儒道思想共同发展的结果。
(«唐代书法“尚法”与“尚情”书风辨析»,南昌大学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1周贵清)1艺术规律唐代书法“尚法”与“尚情”相统一的美学特质有着内在的艺术规律。
表面上,汉字的用笔、结构布局和章法等看似技巧性的讲究和安排;实际上,内里却暗含着书法家赖以抒情寄兴的机制。
书家的悲喜情感、审美情趣(或端楷、或狂纵、或险劲、或平穆、或雅丽、或雄博),只有外化于具体的点画笔墨,才能发而抒之。
法度作为书法美的构建的必要手段,是各代书法理论与实践都相当重视的。
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道:“字有义理,法贵谨严”寻找书法的规则典范,是伴随着整个书法历史的,不独唐代如此。
2“尚法”又“尚情”唐代书法这种既“尚法”又“尚情”且二者完美地糅合在一起的书风面貌,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唐代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儒道共同发展、融合会通。
这种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书法家在思想上从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料,从而造就了唐代书法艺术多元性和共融性。
“中和”之美是儒家的基本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创造与鉴赏标准,所追求的是中庸合度的静态美。
道家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比起儒家来,影响却更为深远。
道家思想建立在以“道”为宇宙本原的认识论基础上,主张“道法自然”,以“虚静”、“无为”、“绝圣弃智”的态度认识世界,衍生出“动态之美”、“虚静之美”和“自然之美”的其他审美理念。
二者存在排斥对立的一面,也各有千秋,但从历史角度而言,儒道思想是混合、互动地影响着书法的审美理想。
儒道二家既对立排斥,又在对立排斥中走向融合,这恰恰“构成了整个中国美学”这一特性在唐代书法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3、阳刚与阴柔的结合从阴阳学说上讲,书法艺术是通过阳刚、阴柔来表现其艺术的。
阳刚、阴柔是书法的基本构成,在书法中是相互交替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书法的整体平衡。
唐代书法充分彰显了阳刚与阴柔的美。
有着气势磅礴的阳刚之气和行云流水的以你刚柔之美。
“刚柔相济”是阳刚的“线条”和阴柔的“结构”的柔合,表现不同的艺术风格。
书法艺术阳刚与阴柔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二、初唐代书法艺术的特点1、崇尚优美书风初唐书法的审美追求最明显的特征是崇尚优美书风,初唐四大家追求一种平衡和秩序的美。
李世民为了政治文化统一的需要,以及个人审美趣味的原因,大力推崇王羲之,在当时起到导向的作用,全国上下都学王书。
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倡导,使得初唐书法基本上沿着王羲之的优雅书风发展。
2、心平静和的虚静美初唐书法审美另一特征是追求“心正气和”的虚静美学精神。
初唐审美追求继承了晋人书法虚静式的美学精神,强调创作主体在作书前的“绝虑凝神”,主张“心正气和”。
虞世南在《笔髓论·契妙》里云:“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李世民《笔法诀》亦云“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
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
⋯⋯正者,冲和之谓也。
”)三、盛、中唐代书法艺术的特点1、书体丰富、流派众多、技巧熟练颜真卿的庄严厚重,在书法创作上,十分注重法度,正如《广川书跋》所评:“鲁公于书,其过人处,正在法度备存。
”怀素的书法样豪放,潇洒。
怀素的草书并非不守法度地狂涂乱抹,而是“古法尽能新有余”。
他是颜真卿的书法老师。
篆书以李阳冰声名最大,其成就则不如史惟则。
隶书则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
这时的名家还有徐浩、卢藏用、苏灵之、张从申等人。
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
”指出了他们的各自的特点,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何绍基的行书,都学过李邕的书法。
2、写意风格的锤炼盛中唐时提倡“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和“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的写意风尚。
这一切都孕育了书法家博大的襟怀和豪放的激情,使之以一种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取代了晋人萧散飘逸、隽永清秀的典雅风格。
四、晚唐代书法艺术的特点1、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安史之乱后,经世致用的儒学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颜真卿这种积极入世的书家,他化古出新,打破了王羲之书法的规范,靠雄强的人格精神和理性力量开创了雄强奇伟,沉厚凝重的楷书风格。
晚唐时儒学地位因佛道盛行而受到动摇,唐末时重建儒家政治、伦理道德之风炽盛,在书法上,柳公权体现了一种堂庑阔大,清刚肃重的儒者风范。
2、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晚唐时期,禅宗思想成为时代艺术的核心,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则出现了突破法规传统,重在以书寓禅,以书达情,寻求自我的景象,昭示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开始形成。
禅僧在诗文书法上有高深造诣,他们借助于书法来悟道的同时,也将禅宗思想运用到书法的理解和创作中,从而使唐代书法逐渐走出尚法的束缚,他们也因此成为晚唐时代书风的代表人物。
结语:伴随着美术鉴赏一路走来,看过艺术的真正面目,走进书法艺术的天堂,飞往唐代的美丽与繁华,原来,一切,便是如此。
唐代书法艺术,以其阳刚之气,阴柔之美,引领向前;唐代书法艺术,以其尚法尚情的艺术规律,引导航向。
参考文献:[1]蔡显良.唐代论书诗研究[J].书法研究(总124期).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2]葛兆光.通神—外行谈书杂感[J].书法研究.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第3期.[3]郑晓华.第三条道路—张怀灌书学理论初探[J].全过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邱振中.关于笔法演变的若干问题[JJ.历代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第1卷).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5] 李福林:唐代书法艺术精神初探(陕西师范大学文化教授)[6] 周贵清:唐代书法“尚法”与“尚情”书风辨析(南昌大学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1)[7] 百度文献[8]爱问资源网文献致谢非常感谢学校开设美术鉴赏这一公开课,同时,也感谢赵老师的认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