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唐代美术时代精神
隋唐时期美术

一、陵墓艺术:墓室壁画、画像石与画像砖 二、佛教美术:石窟、寺观 三、绘画:画家、绘画理论 四、工艺:唐三彩、金银错、丝织 五、书法 六、建筑:城市、桥梁、寺塔
一、陵墓艺术 墓室壁画
唐代延续两汉以来的厚葬之风,墓室规模普遍较大。 帝王、贵族墓中大都有壁画,题材广泛,水平较高,不仅 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 隋代雕塑一铺
敦煌石窟 唐代雕塑一铺
敦煌石窟 唐代雕塑菩萨像
敦煌石窟 唐代雕塑力士像
敦煌石窟
唐代主尊塑像
敦煌石窟 唐代菩萨像
敦煌石窟
唐代菩萨塑像(局部)
敦煌石窟
阿难塑像
敦煌石窟
阿难塑像(局部)
敦煌石窟
唐代菩萨塑像
敦煌石窟
唐代天王塑像
敦煌唐代壁画
• 敦煌唐代壁画,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最辉煌最丰 富的。题材范围虽仍如前代,内容却侧重于反映 现实生活和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人物造型极尽“穷神尽变”之能事,突破了类型 性格的程式,逐渐注意到在人物的行、住、坐卧、 举止言谈中展示人的内心世界,以面部、眼神、 动态及人物间的关系,加之典型环境的烘托,塑 造富有艺术生命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艺术境 界,写实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六章 隋唐时期美术
主讲人:李亚慧
隋(公元581-618年) 唐(公元618-906年)
•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唐代,社 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 书法中的楷书极盛,成为以后历代书家的楷模。绘画 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各自独立发展,且都有了专门的 名家。水墨画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王维、张璪、王 洽、项容等开辟绘画新途径,泼墨、吹云、白描、皴擦等 新技法增强了笔墨的表现力。以现实生活为绘画内容的作 品成为主导。收藏鉴赏书画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主要嗜好之 一,也成为显示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之一,因此书画艺 术极为发达。书画史论专著有增无减,为后世研究唐前的 书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石窟艺术达于极盛,数 量之大空前绝后,且技艺精湛,富有独特的时代风格。
《中国美术史》授课PPT之二:魏晋及隋代、唐代的美术

2 人物画
捣练图 张萱 唐
隋唐五代美术
2 人物画
中晚唐 仕女画
周昉,社会环境影响其作品多反映贵族妇女奢侈生活后的不幸和苦闷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隋唐五代美术 中晚唐 仕女画
2 人物画
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 唐
隋唐五代美术
2 人物画
五代人物画
五代时期,画家笔下呈现更多的是日常生活、身边琐事;顾闳中、 周文矩等人物画作品不仅善于把握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而且十 分注意对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的人物心理的表现,从而较为深刻地 揭示出社会的本质。
雪溪图
王维 江山雪霁图 局部
王维 江山雪霁图 局部
三 五代山水画
北方山水画派:荆浩、关仝
创作、理论
荆浩 匡庐图
理论创作:
《笔法记》 六要: 气:心灵主宰 韵:格调问题 思:构图立意 景:观察自然 笔:用笔节奏 墨:用墨浓淡
关 仝
关 仝
关 山 行 旅 图
山 溪 待 渡 图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
魏晋南北朝美术
2 佛教美术
佛教美术的兴起
社会动荡、战乱不息的乱世为 佛教的广泛传布提供了社会环境。 在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希望在 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宣扬的灵魂 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让他 们从中得到虚幻的慰藉。
佛教在西汉传入中国,佛教美 术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而兴起的。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建筑、 雕塑和壁画。
隋唐五代美术 隋唐五代概况
1 概述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9年—公元960年),是中国古代绘画 全面发展的时期。由于隋唐两代的相继大一统,政治昌盛,国力强大, 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促进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国 绘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中国美术史-各朝代发展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2、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的充分肯定。
3、山水逐渐从人物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兴起。
4、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在历史上也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5、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1、汉末以来的巨大变动,也引起了社会思想的变化。
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有所改变,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界呈现出自战国以来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也是美学思潮的一个大解放。
2、这是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时代。
中国美术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3、人物画在集成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专业画家在画史上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山水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
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和绘画理论著作。
魏晋时期在审美风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体裁仍占据重要地位。
世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这一时期也不少。
体现新思潮,反映老庄思想与清谈玄学的和佛教思想的绘画也开始出现。
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画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2、江南秀丽的山水,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隋唐唐代美术发展新特点?1、书法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之一;2、建筑方面,就大都市来说,“棋布栉比,街衢绳直”;3、唐代工艺,特别是唐代塑像,驰誉世界;4、唐代雕塑,佛教造像不仅比以往更加兴旺,而且其美学风范标志着中国的佛教艺术已走完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过程,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5、唐代绘画“灿烂而求备”,有以下特点:1)人物画和释道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2)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画之后以独特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兴旺之先河;4)石窟陵墓壁画到初唐、盛唐无论实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了崭新气象,蔚为画苑奇观;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
中国美术史_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它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2、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是说“画圣”吴道子创造出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三国两晋曹不兴所画人物其特点画衣纹稠叠即衣纹稠叠如贴在身上一样. 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
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
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交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4、金文:铸或刻在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5、南宋四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四人被称为.6、“三远”:郭熙的山水画论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即深、高、平.8、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这些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象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野的咆哮,体现了“狞厉美”( 李泽厚语)。
9、骨法用笔:通过用笔捉取人物的骨象法则,进而揭示他的风神韵度.10、《人物龙凤帛画》:此画于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 (战国)这副画高28厘米、宽20厘米,图中画一细腰女子,身穿宽袖长衣,头后挽这一个垂髻,衣服和冠都有装饰物.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作合掌状,左侧而立,女子左上方画有一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一仅现一足的龙.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
美术鉴赏论文簪花仕女图

美术赏析摘要丰腴雍容中的雅致,正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
帝国的繁荣,绽开在那些花样面容上,流光溢彩,令人颠倒沉醉。
在唐代人物画中,也许没有哪一种题材更像仕女画那样,可以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这一盛世的声色风貌。
在这一时代,魏晋士大夫所推崇的“秀骨清像”也已了无踪影。
丰肥雍容中的雅致,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
这种充满繁荣、自信、满足、大气的风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唐代仕女画《簪花仕女图》周昉目录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 (3)唐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健康、明朗、活泼的美学风范 (3)盛唐以后特别是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的风俗画得到发展。
(3)《簪花仕女图》 (3)周昉,中国唐代画家。
字景玄,又字仲朗。
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3)《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春日阳光下几位贵妇赏花游园的场 (3)簪花仕女的意思是头戴花朵的贵族妇女,而《簪花仕女图》的得名便来源于此 (4)从图中仕女丰盈的体态中我们还了解到唐朝以富态为美的审美标准 (4)唐代的女性尤喜红色 (4)按时间来看,周昉创作这幅画的时代,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 (5)在《簪花仕女图》之前,绘画大多表现的是那种亦仙亦幻的美 (5)唐代仕女画的气氛是轻松与美艳的 (5)正文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唐代美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容纳了一些外来的艺术形式,丰富和发展了民族艺术传统,赋予作品一种丰富、健康、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
唐代初年,人物画坛上,一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扩大了表现题材,创造了一些表现当时人物和生活的作品,风格也更趋于雄健;一是在与西域美术交流的基础上,丰富了表现技巧,为盛唐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唐代的工艺美术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频繁,也获得了生机,有了大的发展。
纺织、陶器、漆器、金银器以及雕刻等工艺门类,同绘画一样融合中外艺术精华,奇艺骈罗,具有健康、明朗、活泼的美学风范。
对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艺术的研究

对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艺术的研究班级:姓名:学号: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的主流思想晋南北朝时期在艺术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楷书真正出现了。
绘画艺术的变化虽然不像书法那么显著,但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上扬,都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起来。
曹不兴创立了佛画,他的弟子卫协在他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作为绘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南方出现了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等著名的画家,北方也出现了杨子华、曹仲达、田僧亮诸多大家,画家这一身份逐渐地进入了历史书籍的撰写之中,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魏晋南北朝,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起,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止,前后369年,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乱的时代。
这是一个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美术思想的转变的关键,走到"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更高的美的境界.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
先秦以来特别是汉代后期,具有重善轻美的传统,这时变为重美轻善。
对美的追求,对个人的才能风貌的讲求以及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索,都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的个性、爱好、趣味等等在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注意和重视。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不再象先秦以来那样,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说明艺术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上,而开始具体深入地研究美与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特征。
美学问题的探讨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并且扩大到艺术的各个门类和领域。
魏晋南北朝美术的发展主要是人物画的新发展、山水画的兴起、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兴起,是魏晋人物品藻风气影响下的产物,是魏晋人物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神写照"的美学诉求和"以形写神"的绘画技法,恰好构成了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晋南北朝绘画贵神而略形,不重雕琢物象,而追求画中之气韵、风神,开中国古典绘画之风.究其原因,这种审美旨趣,是魏晋士人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旨的具体体现.它是"形神"这一对哲学范畴在艺术领域实践经验的一次总结,在我国艺术史和美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开始讲究绘画的技法,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出现了许多为后世称道的大师。
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绘画的风格特点

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看唐代绘画的风格特点摘要:《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传世名作,其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这一作品的个案研究迅速成为美术史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此图的绘画风格加以深入解读,从中追寻唐代雍容、自信、乐观的绘画风貌。
关键词:《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绘画风格特点《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此图绢本设色,画面记录的是公元752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
画面描绘了一个在行进中的队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
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
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
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
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开元天宝间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
公元723年(玄宗开元十一年),与杨畀、杨宁同任史馆画直。
工画人物,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名冠当时,与周昉不相上下。
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又善以点簇笔法构写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
传世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盛唐是唐朝人物画的高潮期,宫廷和京、洛两地的画家、壁画家和民间艺匠等尽显其才并相互影响。
张萱的绘画题材以表现宫廷生活为主,这是由他的宫廷生活所决定的,其中也包括皇室的命意。
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称他“尝画贵公子、鞍马、屏幛、宫苑、仕女,名冠一时”。
他的人物画题材虽囿于宫廷生活,但能展现出较大的生活场景,这必然会促使张萱掌握多种画科的造型手法和表现技巧,因此,他“善起草,点簇景物,位置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
在当时“唐尚新题”风气的影响下,画家选取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创作出主题如此突出的杰作,与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史诗交相辉映,有其深远历史意义。
唐代壁画

中外美术史主题论文论唐代美术——简议唐代壁画*名:**年级班级:1102班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长沙理工大学二零一二年五月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1.唐代壁画梗概1.1发展阶段 (1)1.2背景 (2)2.唐代壁画特点2.1画法技巧 (4)2.2构图特点 (6)3.唐代壁画影响3.1意义及作用 (7)参考文献 (8)后记 (8)摘要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大发展的历史时期, 而壁画又是唐画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唐代壁画可大分为二大类一般性质的壁画和佛教壁画。
佛教壁画又分绘于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建筑上的寺院壁画和绘于具有印度、西域地区特点的石窟寺壁上的两种形式。
正确认识唐代的壁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唐代绘画的真实面貌和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唐代壁画一般性质的壁画佛教壁画AbstractThe tang dynasty is the big Chinese painting art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but the mural is tang paint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The tang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big mural of general murals and buddhist paintings. The buddhist paintings and points to draw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temple murals and made in India, in the western region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walls of the cave temples of two form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tang dynasty murals will help us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real appearance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painting the in the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 status and influence.key words: murals of tang dynasty general murals buddhist paintings唐代壁画在中国壁画史和中国整个绘画史的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唐代美术论唐代美术简议唐代美术的时代精神姓名施宇年级班级土木1404班专业土木工程土木与建筑学院2015年 12月摘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的主要时代特色是容纳百川的大唐气象,处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期。
这使得唐代的绘画都有一种开放和博大的气魄。
唐朝绘画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在题材内容、作画技法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关键词:唐代绘画;时代精神ABSTRACTTang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is a powerful dynasty, is the river of Chinese history in a magnificent wonderful work. Tang in the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ic, diplomatic and other aspects have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re Tang Tang Acceptance of weather, at the peak of the whole Chinese feudal society. This allows the Tang Dynasty painting has an open and broad spirit. Tang painting not only famous men, an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subject matter, aspects of painting techniqueKey Words:Tang Dynasty painting; Zeitgeist目录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3)引言 (5)1.初唐时期 (5)2.盛唐时期 (7)3.中晚唐时期 (8)结语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0)后记 (10)引言唐朝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朝代之一,其对外交往频繁,并广泛吸收各种外来文化。
因而其美术方面较之以往有了空前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的美术涵盖范围广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表现技法,涌现出了一批批流芳百世的美术名家以及一部部传世千古的佳作,大大深化了中国美术的内涵。
学习唐朝美术,吸收其中的思想精髓,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体会到中国美术的魅力并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第一章初唐时期初唐绘画,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
名家有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等,现存的《太宗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就是阎立本的杰作。
唐朝还有许多长于画花鸟禽兽的画家,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韩戴嵩画牛,都著称于世。
寺院、石窟和陵墓中的壁画,是唐朝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敦煌千佛洞的壁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空前的,其题材虽以佛经故事为主,但也大量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这些壁画的无名作者用生动的笔调,描绘出当时的现实生活,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壁画中的飞天,窟顶的藻井图案,也是富有独创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中国唐代时期(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
由于隋、唐两代全国的统一,特别是唐代中期的一百多年间,政治稳定,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也相当活跃,这一时期是中国绘画史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当时涌现了大批的著名画家,有记载的就有200多人。
画家不断吸收西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艺术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创作题材也比较广泛。
人物画越来越注意反映现实生活和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分出青绿和水墨两大体系,产生南方、北方不同的地域风格;花鸟画创立工笔设色和水墨淡彩、没骨等多种表现方法,宗教画也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以说,唐代时期的绘画成就,超过了以前各代,影响到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吴道子创作的人物很有特色,与东晋(公元317-公元420年)顾恺之不同,他改变了以前画风那种粗细一样的"铁线描",善于有节奏的"兰叶描"。
突破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公元581年)的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风格。
吴道子善于把握人物传神生动,注意整体形象的塑造,所画女子壁画十分精彩。
他的风格影响到日本、韩国等地。
唐代首都长安人才很多。
唐代早期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来自西域的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唐代人物画家中比较有成就的人,还有韩干,擅长画牛羊,他的作品有:《文苑图》、《田家移居图》、《田家风俗图》等,现存作品《五牛图》,画了五头样子不同的黄牛,有的吃草,有的回头舐舌,有的缓步慢行,笔墨层次丰富,神态生动。
作为人物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唐代壁画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
人物造型由粗犷转向精细,外型描画准确生动,男子外貌雍容,女子体态丰肥,艳丽多姿。
菩萨像,端庄文静,温柔亲切。
这些都表明隋、唐时期的绘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人们重视现世的感受,已超过对佛国天堂的信仰。
画师们凭着自己对现实的热枕,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绚丽的图卷,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高度的写实技巧,使隋代、唐代宗教绘画的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充分地发挥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人们注意,可谓异彩纷呈。
初唐时的人物画发展最大,山水画则沿袭隋代的细密作风,花鸟画已经出现个别名家,宗教绘画的世俗化倾向逐渐明显和增多。
从已发现的乾陵陪葬墓壁画的山水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的比较简单的斧劈皴。
以薛稷、殷仲容为代表的花鸟画,则设色和水墨的形式都已出现。
此外,这时最著名的画家还有阎立德与康萨陀等。
他们的作品和作风丰富了初唐时期的画坛,为盛唐画风的突变奠定了基础。
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没有流传,但是我们从乾陵各陪葬墓的壁画、新疆出土的绢画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当时他们不同的风格。
第二章盛唐时期盛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出现了巨人与全新风格的时代。
宗教绘画更趋世俗化,经变绘画又有发展。
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为一,产生了颇受欢迎的新样式,以“丰肥”为时尚的现实妇女进入画面。
以吴道子、张萱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从初唐的政治事件描绘转为描写日常生活,造型更加准确生动,在心理刻划与细节的描写上超过了前代的画家。
而山水画则在此时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代表的画家有李昭道、吴道子和张萱,分工细和粗放两种。
破墨山水也开始出现。
花鸟画的发展虽不象人物画和山水画那样成熟,但在牛马画方面却名家辈出,曹霸、陈闳与韦偃等都是个中好手。
此外,著名的画家王维、梁令瓒等也名重于时,时至今日还能看到他们的传世作品或者后世的摹本。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分二段,前段有两位骑着瑞兽之神奔驰而来,天王双手按膝,神态威严。
随臣侍女态度安详,武将则欲拔剑以防不测。
人物虽多,表情各异,一张一弛,很有节奏起伏。
后段净饭王抱着初生的释迦,从姿势看,净饭王是小心翼翼的。
王后紧跟其后,一神惊慌拜迎,人物身份、心理、形态刻画入微,很好地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图中绘人物、鬼神、瑞兽二十多个,人物则天王威严,大臣端庄,夫人慈祥,侍女卑恭,鬼神张牙舞爪,瑞兽灵活飞动,极富想象力而又画得极富神韵。
独特的“吴家样”线描,粗细顿挫,随心流转,无论是表现人物的衣纹、鬼神的狰狞,还是描绘闪烁的火光,都表现得生动贴切,游刃有余。
作为一幅佛诞名画,可以从中看到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汉末而至盛唐,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画中的人物已经本土化,不再是眼眶深凹、脸色黝黑,如达摩样,而完全是汉人模样。
第三章中晚唐时期中晚唐的绘画,一方面完善盛唐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开拓了新的领域。
此时,以周昉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及宗教画更见完备。
而王墨等人的山水画则发生了变异,盛行树石题材,渐用重墨,泼墨山水也开始出现。
边鸾、滕昌佑、刁光胤等的花鸟画作品则体现出了花鸟画的日臻完善。
此外,李真与孙位也是当时的著名画家。
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已无从得见,但从日渐发现的出土作品与壁画中,可以让我们想见当时的盛况《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作。
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
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
唐代中期的张萱、周昉和后期的卢楞伽、孙位等,都非常有名。
周昉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唐代贵族妇女悠闲生活的一个片断,画面上共有五个贵妇人和一个挥着宫扇的宫女。
这五个贵妇人的面容发式都很相似,她们有的在逗玩着小狗,有的在看手中采来的鲜花,有的在漫步,十分悠闲的样子,这是宫廷生活空虚、寂寞、平静的真实写照。
妇女们身上的衣服色彩非常鲜艳华丽,周画得很逼真,连外面穿的很薄的纱衣,都画出了质感。
结语总而言之唐代的艺术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对后来的各代艺术都影响重大。
很多朝代都大量模仿唐代留下的艺术手法,虽有各自的独创但总体上的发展创新远不如唐代时期的造诣。
在当今物质生活飞速提升的同时精神文化的缺失让我们的幸福感有所下降,所以我们应更多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唐代的艺术,继承和发展我国的美丽的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张亚莉《敦煌研究》 2005曹喆《丝绸》 2007张静《艺术百家》第5期 2009后记通过一学期的美术鉴赏课,我也学到了一些关于我国古代的美术文化特色。
特别是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能认真听到这些看似现在无用,实则对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完成本论文要感谢老师的生动讲解,特此真诚感谢。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独立思考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结果由本人承担。
年级与班级:土建1404论文作者签名:施宇2015 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