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复习内容

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复习内容
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复习内容

马哲复习资料

1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阶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

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

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渊源

(一)、1、资本主义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日趋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主义。

4、马克思恩格斯参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并进行了理论创造。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P16 5.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理解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P30}

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基本

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后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物质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理解}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

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

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P26-27、P29)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是:(1)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2)它指出了物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强调“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同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4)它具有高度抽象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物质观问题上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科学地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奠定了基础。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理解P32

答: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

止,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知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4、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一、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性。实践的基本形式是:(1)生产实践(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深刻而全面地分析,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浓缩地包含了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

明。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体现着物质的变换、活动的交换和观念的转换。物质生产实践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实践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4分] 5、联系的定义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6、联系的特点答::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7、发展的实质

答: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

日趋灭亡的东西。

8、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答: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3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9、什么是规律以及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答: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10、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一是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二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前提a只有在尊重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正确才能越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性c违背客观归路不可能实现主观目的。

2、要尊重客观规律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事物内在的东西深藏于事物内部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不能认识它。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

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四、如何作:

11、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派别几其价值唯物主义及其三种历史形态,唯心主义及其两种主要形式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1)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含义):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而意识(精神、思维)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 3.基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而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4.唯心主义的二种主要形态是: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2)客观唯心主义: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1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核心和实质(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揭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源泉;2·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以对立统一规律为依据的矛盾分析法,是蕞根本的认识方法;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观点,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1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时间就没有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因为实践的需要的推动,认识才得以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其它东西都不能作为认识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运动规律问题上的基本观点}答: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使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

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二) 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认识的本质;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答: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立性的突出表现。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

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2)这一原理对我国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存在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思想道德,它作为主导方面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腐朽、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思想道德,它腐蚀毒害人们的心灵,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这一原理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道德观,教育人民,对干部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的思想道德观,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3、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一、哲学研究对象上的变革。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哲学凌驾于所有科学之上,把哲学视为“科学之科学”的错误观点。其次,哲学对象上的根本变革,科学地解决了旧哲学所不能解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哲学以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则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表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哲学内容上的变革。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分裂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结束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使人们对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成为科学。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并同辩证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备而严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崭新阶段。

第三、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的变革。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它的产生使无产阶

级和劳动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结束了旧哲学只是剥削阶级专利品的历史。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不同于旧哲学脱离实践的根本特征。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统一,完整地体现了哲学应当承担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作用,它不同于旧哲学只是停留在用不同方式说明世界上。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同旧哲学有着根本区别,成为自有哲学以来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4、试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物质世界具体性质和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这一原理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由物质所引起的,都可以从物质运动中获得最终的解释和说明。坚持这种观点,就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的歪理邪说,树立起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这一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去改造世界,而决不能从主观想象或书本条文出发。这就是在实践中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5、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按照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牢牢把握并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6、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7.哲学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某种奥秘的东西。哲学只是由于它正好与知性相对立,并从而更与常识相对立才成其为哲学;相对于后者而言,哲学的世界自在地和自为地是一个颠倒的世界。——HEGEL 哲学就其使它自己适合于它的实质的道路,

8. 适合于它的世界、一个颠倒的世界的道路而言,它是奥秘的,但就它给所有想从事哲学的人提供忍受进入哲学的颠倒的可能性而言,它又是公开的。哲学特殊的奥秘性规定着想提高自己进入哲学的初学者所需要的严格性。——JOHN SALLIS3.

9.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价值评价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与知识性的认识以“求真”为目的不同,评价性的认识以“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因此,对于同样的现象,不同的价值主体所形成的评价往往无法达成共识。第三,评价

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价值评价的上述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从马克思义主的观点来看,任何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10.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1)由于商品生产者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它们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各不相同。(2)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那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3)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它意味着形成价值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11、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P174-175)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1分] (1)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其一、社会分工国际化,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国际化,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

有更大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因此他们是主要受益者;

其三、发展中国家可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加快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6分] (2)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国民经济畸形发展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8分]

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12、(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

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收集整理,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着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大学近代史试题及答案

近代史纲主观题复习 第一专题重点 一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1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人民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发动军事侵略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掠夺财富。政治上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经济上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同时进行文化渗透。 2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 随着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4 积极影响,经济上,企业制度和现代银行金融体系,向中国传播了现代工业技术,铁路的建设使中国现代化具备了现行的物资条件。制度上,西方传来的政治经济模式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精神上,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忧患意识,刺激出了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和原有城市的现代化,促进了现代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和进步,中国开始西学东渐的进程使得中国人逐渐形成了现代性的观念 第二专题重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及其这四次运动的阶级局限性1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同时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起义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运动。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洋务运动的意义:具有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早期尝试,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近代的第一步,是具有中国化历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同时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维新运动的意义: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运动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同时给中国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促使会进步、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其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根本。 第三专题的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总结

一、诗经 1、诗经的收集及分类 收集:采诗和献诗两种方式。 分类: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属于各地方的乐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2、诗经的艺术手法采用 a.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 术效果。b.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3、诗经的文学价值、意义 a.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诗经》的大多篇章都体现着直接反映和干预现实生活的创作精神,自然、真实的艺术 风格中体现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b.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c.《诗经》的抒情艺术。《诗经》大部分是抒情诗,即使是少量的叙事诗也有较浓的抒情色彩。其主要的抒情手法有: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叙事言情。 d.《诗经》的语言和形式。《诗经》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4、诗经代表作《蒹葭》的赏析 这首抒情诗借景起兴,描述追寻意中人的景况.意中人的行踪飘忽不定,而追寻者执著的精神不变.诗的意境朦胧,幻想迷离,引人遐想.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委婉动人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二、儒家、道家 1、儒家: 创始人:孔子代表作:就是“四书五经”包括“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思想主张:施行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 道家: 创始人:老子代表作:《老子》《庄子》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 2、儒家、道家的经典篇章的赏析结合自己的为人处事的方法谈,言之有理即可,没有固定答案 三、汉代文1、《史记》体裁: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历史意义:a.《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鼻祖,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b.《史记》所颂扬的进取精神、淑世情怀、人道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意志,以及一系列光辉的人物形象,为后世所追慕、景仰。 c.《史记》的文章技巧、风格、语言,无不令后世散文家宗奉。 d.《史记》的许多故事情节广为流传,为后世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它构思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也不断为小说家们效法 2、建安风骨: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这既是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建安风骨”。 3、魏晋风流: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切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 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4、曹操《短歌行》赏析(结合这首诗的句子)a.隐约曲折的表达方shi b.引用《诗经》成句,巧妙表达自己的愿望 c.运用比兴手法,形象生动,含蓄深沉 d.表达方式上看属于抒情诗.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抒情诗,表达方式委婉曲折感叹人生短暂和表达渴求贤才的忧思(结合这首诗的句子扯上上面4点就OK了) 四、唐诗 1、初唐四杰:王勃:《滕王阁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鹅》《在狱咏蝉》, 初唐四杰贡献: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 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1)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2007 一、请翻译下列古文,两题任选一。(10分) 1、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直到劲直,听用,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2、魏其侯窦婴者,孝文(汉文帝)后从兄子也。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汉景帝)初即位,为詹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後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於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二、请赏析李清照《醉花阴》一词。(10分)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简答题。(共计15分) 1、请简要举例说明“赋”的文体特点。(5分) 2、史论贵在出新。请依据这一观点谈谈你对苏轼《留侯论》的理解。(10分) 四、请谈谈你对“大学”一文所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后四条目内容的理解。(15分) 五、“爱能入其中,观能出其外”,这是大文章家应有的境界。请结合贾平凹《秦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0分) 六、分析题,两题任选一。(15分) 1、请分析《刺客列传》中燕太子丹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一、《山鬼》——屈原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共11篇) 楚辞与《诗经》并称“诗骚”,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1、默写: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2、分析山鬼形象。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是一位美丽的女山鬼,是一个多情、痴情但却失恋的美女,她深感孤寂,饱含凄婉,内心忧愁,是一个失意与哀怨交织的形象。 联系作者的经历,山鬼其实是屈原的写照。前者无法得到美好的爱情,后者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一定要联系作者经历) 二、《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人们般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来观照。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1、默写: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①诗歌情调哀而不伤。虽带有不少凄凉伤感的成分,但总的看来显得清新健康。 ②其中虽有对青春苦短的伤感但笔调轻盈,交织着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宇宙人生哲理思索; ③虽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悠悠相思中饱含着脉脉的温情,充满着对重逢的企盼和对幸福的憧憬。 三、《圆圆曲》——吴伟业 吴伟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有“一代诗史”之誉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的七言歌行自成一体,时称“娄东派” 世称“梅村体”。 1、默写: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2、吴三桂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赞赏他对爱情的忠贞,有人谴责他断送了大明江山,还有人认为他的人生历程根本就是一个悲剧。对这些你有何看法? 作者对引狼入室导致明清易代的吴三桂,肯定有憎恶之情;吴三桂作为清朝新贵,诗人不得不投鼠忌器,婉转隐约闪烁其辞;而作为一代文学家,对于吴三桂的悲剧性人生处境又不免同情,吴不能忍受所爱之人被人强占的耻辱,冲冠一怒,而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全家的毁灭。 所以吴伟业对于吴三桂的态度是很令人寻味的,不是明确的,而是含混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似乎有嫌恶之情,又有婉曲的嘲讽,却又不时流露出同情。(此题注意加上自己的看法) 四、《苏秦始将连横》——刘向 《战国策》,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等称呼。西汉末年(《战国策》)刘向整理宫中图书编辑成33篇。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1、本文的说辞有何特点(即艺术特点)? 一、语言纵横捍闺“文采斐然”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qr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2.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 A )。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3.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C)。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洋人服务 4.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C)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A.黄兴B.宋教仁C.邹容D.陈天华 5.武昌起义的主力是(C) A.同盟会会员 B.留学生 C.新军 D.人民大众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 A.领导阶级不同 B.领导方法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性质不同 7.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8.近代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澎湖列岛的条约是( B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B)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崇明 10.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的条约是( D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1.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1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B.清廷消极备战、积极求和。 C.文官贪财、武将惜命。 D.军队素质差、军事装备落后。 13.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A) A.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大学语文期末重点梳理

大学语文 文学常识: 1、蒹葭: 《诗经》(共305篇)又称“诗三百”、“三百篇”,分《风》、《雅》、《颂》三部分,艺术手法多用赋、比、兴,以四言为主,间以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 2、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进步思想,也强调了封建伦理、等级秩序等观念。它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老子》三章: 老子,姓李名耳。《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全书共分81章。文约意丰,论题广博,充满智慧。无为而治,崇尚自然。 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有「亚圣」之称。名轲,字子舆。战国人。发展了孔子的仁义学说,政治上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保民而王”;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 5、垓下之围: 司马迁,在五十五岁时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纪传体史学。 5、登楼赋(王粲) 《登楼赋》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被誉为“魏晋赋首”,为王粲在荆州依刘表时登麦城(今湖北丹阳县)城楼所赋作,主要抒写作者因久留客地、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乡苦闷情绪。 6、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为“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之宗。 7、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州》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8、《从军行》王昌龄。他的七绝与李白的七绝并提,称之为“七绝圣手”。边塞诗人。 9、《终南别业》王维(字摩诘)山水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0、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对后世颇有影响。著有《白氏长庆集》。 11、无题(李商隐) 李商隐和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大李杜”:李白杜甫) 12、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代表作有《漱玉词》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

大学语文课程总结 一、思维工作方面 我始终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局势。始终以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尺度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令,争夺以自己的实际举动来践行一名党员的诺言。 二、教研组工作方面 三、教学工作方面 四、遵照纪律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导教学工作的同时,严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轨制。处置好学校工作与上学深造的关联。不管是学校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尊重领导、团结同事,能准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节约节俭、不辞辛苦、对人真挚、酷爱学生、人际关系协调融洽,处处以一名国民先生的请求来标准本人的言行,绝不松散地造就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以上小结,如有不妥,敬请引导共事批驳斧正。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下面我对本学期的个人教学工作进行以下总结: 一、教学工作 (一)在教学工作当中,我主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协作精神 在上机练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引导优胜帮助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协助优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使学生之间地关系更加和谐,便于学习的交流与促进。

首先,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看谁操作快完成任务最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其次,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在应用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内容衔接,抓住重点。因此在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以便能及时更正。只有不断反思,才有不断进步。 二、学校的其它工作 除此之外,我还担任了学校“校讯通”平台数据的维护和管理,以及通过“灵武教育信息网”发布学校简讯等事项。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 任务。 三、考勤方面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 些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学校职工会议上,校长说:“姚、纪、杨, 你们三个人的水平在全市来说是最差的,不能干就卷起铺盖走人。”这句话令我一直记忆犹新和深受刺激。同时也否定了我们这一学期 的工作业绩。当然,我承认我们的水平是有限的,但是不等于我们 没有干工作。说实在的,“网络管理”是一项艰巨,也是一件让人 头疼的工作。我们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进步了。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 师生的支持,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使我们的工作有所 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 缺点,开拓前进。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解答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 C ) A.我们期盼回去啊B.我们已经回去啦 C.我们还是回去吧D.我们还要回来的 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A )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 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 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一句中“属”字通( B )字。 A.阻B.嘱C.祝D.助 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D )。 A.一览群山小B.一览名山小C.纵览江山小D.一览众山小 5.成语“梨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 C ) A.孟子 B.王维 C.白居易 D.陶渊明 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 D ) A.血溅白练 B.六月飞雪 C.三年亢旱 D.诛杀奸人 7.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 D )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A )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B.温柔敦厚。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D.思无邪。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 D ) A.《黑夜》B.《黑眼睛》C.《远和近》D.《一代人》 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B )。 A.周朴园B.周繁漪C.鲁侍萍D.鲁大海 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C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致大海》C.《西风颂》D.《我曾经爱过你》 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D )。 A.麻木不仁B.哀其不幸C.怒其不争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C )。 A.华兹华斯B.歌德C.普希金D.雪莱 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 C ) A.杨炼B.北岛C.余光中D.舒婷 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B )。 A.《受戒》B.《邂逅集》C.《羊舍的夜晚》D.《大淖记事》 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 C ) A.《如梦令》B.《易安居士集》C.《漱玉词》D.《声声慢集》 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 C )。A.《土地》B.《泪水》C.《我爱这土地》D.《祖国》 18.以下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 A ) A.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晒罗B.威尼斯商人C.亨利四世D.浮士德19.《变形记》的作者是:( C ) A.格里高尔B.尤奈斯库C.卡夫卡D.海明威 20.以下不属于英国“湖畔派”之一的诗人是:( B ) A.华兹华斯B.雪莱C.柯勒律治D.骚塞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重点 考试分为A卷和B卷 A卷题型 1.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例子: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四个声调分别是、、、。p71 3.在“gǔn”这个音节中,声母是,u是,n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弄”字的声母是,“楠”字的声母是。 4. 取决于音波存在时间的久暂。(p29)口语中,表示“东方和西方”的“东西”与表示“物品”的“东西”这两个语言单位发音的区别主要属 于的不同。(p29)汉语音节中四声的变化属于的变化。(p28)元音和辅音的不同主要属于的不同。(p29) 5.中国传统文字学上的“六书”指、、、、 转注、。(p154)“牛”字属于字,“刃”字属于字。(p155) 6.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 7.实词表示词的词汇意义,表示词的语法意义。(p293) 答案: 1北京语音、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顺序不能颠倒) 2.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 3.g、韵头、韵尾、n、n(顺序不能颠倒) 4.音长、音强(或音重)、音高、音色(或音质) 5.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象形、指事 6.简化 7.虚词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每字1分,共20分)(括号内是答案) 例子:

1.从中w?((斡)旋 2.qìng(罄)竹难书 3.yì(肄)业证书 4.以jǐng(儆)效尤 5.觊yú(觎)良久 6.忠实拥dǔn(趸) 7.hàng(沆)瀣一气 8.shǒu(首)屈一指 9.囤jī(积)居奇 10.yí(贻)笑大方 3.根据音节结构用汉语拼音字母写出下列空格中序号所代表的音位(每空1分,共15分)(答案已给出)括号内是答案 p85 p89 结构成 分例字声 母 韵母 声 调韵头 (介音) 韵腹 (主要元音) 韵尾 元音辅音 江j i a ng 表 b i a o 吴1(u)阳平蛙2(u)阴平爱3(i)去声游4(i)阳平琼5(q)6(ng)阳平群7(n)阳平费8(f)9(i)去声学10(e)阳平龙11(l)阳平农12(n)13(ng)阳平平14(i)15(ng)阳平4.判断正误(在题号后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20分)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两篇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两篇 总结是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学语文学习总结两篇,欢迎阅读。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一: 怀着崇敬的心情踏入桂子山,欣喜的看到我们的大学还有语文课。这对我们理科生很有意义,语文课让我们在困顿的推理计算中解放出来,在一遍一遍的化学实验中解放出来。感受语言魅力,拥抱文字温暖。语文书是我从书架上取下来最多的一本书,特别是其中的小说,每一篇我都从头到尾看了不下五遍.还有诗词曲赋,他们融绘画美、音乐美于一身。清晨踏着第一抹阳光,到电影场朗读诗词是一种不可言传的精神享受。 从第一节课,吴教师您就要求我们认真做笔记,我认真的做了笔记,虽然一开始是为了你说期末要收笔记才写的。记着记着我慢慢发现我是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请允许我在这温习从笔记中想起的你讲的知识。同时也是对您的一次知识汇报!第一课您给我们讲了大学的语文学习不仅在课内还要在课外。对一个民族而言,要提高整体素质,提高民族整体的凝聚力就要学习好我们的共同语言。您还给我们

讲了两则广告引起我们的讨论。第一个广告:笨母鸡郑重承诺,产蛋保证无棱无角有蛋黄蛋清。虽然当时我有感想但还是没有勇气站起来。个人感想:讽刺社会不良风气,将本分之事拿出来炫耀,社会风气之败坏可见一斑!那一节课你也给我们布置了语文课整个学期的作业:考试在平时,课上要积极发言,要做一个课件。第二课你为我们讲解了《陈奂生上城》,讨论了陈奂生这样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淳朴、善良、教师、同时愚昧、落后的形象。作者的意图是强调在改善农民物质条件的同时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的重要性。我们感悟到:体会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意图的重要性,读者应该学会做作者的“知音”。这一课我们还学了怎样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由内容和形式两个元素构成。我们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考察。后来我们又学习了怎样评论文学作品:1、理解作品的主题要把握主题的含义、掌握分析主题的途径。2、要注意对艺术形象分析:艺术形象的描写分为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直接描写有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间接描写有:环境烘托和人物烘托。3、注意对情节和结构的分析:情节是表现在作品中的由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所组成的一组生活事件的演变过程。情节的分析方法:情节和主题的关系、情节与人物的关系、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让我们明确了结构的内涵:它是作家根据创作意图的需要构建的。结构要做到形式严谨完整和谐统一,结构要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的欣赏习惯。4、文学语言的欣赏:语言要求a、形象性b、个性化c、感染力d、韵律美。您还介绍几本书:《毁灭》、《第四十一》、《钱,疯狂的困兽》。掌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附答案整理)(1)(1)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汇总 一.单选题 1.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人是(鲁迅) 2.关于“子”的说法错误的是(自由职业者) 3.拟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论语》) 4.老舍著《断魂枪》中的主人公是(沙子龙) 5.《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表达(积极旷达的心境) 6.《前赤壁赋》一文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其中“客”所起的作用(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 7.契诃夫《苦恼》中能听车夫姚纳诉说苦恼的是(小母马) 8.《前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句子是(舞幽壑之潜蛟) 9.《苦恼》中车夫姚纳的苦恼是(没人听他诉说) 10.《前赤壁赋》中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自然景物是(江水、清风、明月) 11.下列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2.、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写“绝对之事”用的原引事例主角是(陈独秀) 13.顾城最著名的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哪一部诗集?(《一代人》) 二.填空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5.孔子字(仲尼),是中国先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孔子创始学派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礼) 7.《史记》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8.《边城》作者(沈从文),七中的少女主人公(翠翠)

9.写出老舍的三部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 1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诗经》三百篇,分为(风、雅、颂)三个体 14.孔子的儒家核心思想“仁”是(爱人),“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崇尚克己复礼。 三.翻译题 1.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孔子说:“出门在外要像接待贵宾一样尊敬谨慎,役使老百姓要像承当重大祭典一样严肃小心。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里做官不会招致怨恨,在大夫的采邑里做官也不会招致怨恨。” 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取用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四.论述题 1.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并赏析。 可能会考的材料(不一定哈) 赏析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南京财经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重点教学提纲

《论语》 1.概述孔子“仁”的具体内容 答:孔子学术以“仁”为核心,形成博大的思想体系。“仁”体现在家法制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所谓“仁者爱人”;“仁”还包括在群体社会应该具有的忠恕之道,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仁”也是儒家所倡导的一切美德的集中体现,如恭、敬、忠、信、敏、慧、智、勇等。 2.结合课文,谈谈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答:为了实现培养“成人”和“君子”的教育理目标,孔子采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多种教育方法。本文选取三段语录,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风范:针对宰予“昼寝”和“言大其行”的习性,孔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针对仲弓的出身,他则给予热切的鼓励;针对子路的“兼人”性格,则指导他遇事多听父兄的意见,而针对冉有“退”的性格,孔子则鼓励他要勇敢前行。 3.你是怎么看孔子对仲弓的评价中所体现出的“有教无类”得态度的? 答:孔子认为,应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道德经》 1.简述“无为而治”思想的主要逻辑基础 答: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他以自然知道为依据,指出世间事物是相辅相成,多样统一的。有无相生,难易相城,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对对矛盾,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依赖,转化,在和而不同中实现辩证统一。这是老子社会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的基本逻辑。 《任诞》 1.分析鉴赏阮籍、刘伶两个人物形象。 答:在思想或理论的层面,刘伶和阮籍相同,大多是崇尚自然,背弃名教,强调儒道对立的。刘伶和阮籍有着类似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因此才有类似的外在行为,表现为类似的外在人格形象特征。 但在心里世界的底层,刘伶的理想,信念,价值挂念,或者说在“理想人格”的层面,他与阮籍也许并不完全相同。阮籍的思想发展,是由儒道玄,由儒入道的,但在其心理世界的底层,对儒家的道仍然有着真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而根据现存的史料看,在刘伶那里却没有发现有类似于阮籍那样的思想转化过程。刘伶信仰的是道家思想,并以道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的准则。 2.试着从本文了解“魏晋风度”的内涵。 答:动荡混乱的现实使魏晋知识分子放弃了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壮志,转而关注自我人生和个体生命,这就是魏晋风度。最能代表魏晋人士作风的是“任诞”这一行为方式。“任诞”是一种士人的做派,在魏晋时期他有着深厚的内涵,是“背叛礼教”“违时绝俗”,是以狂傲放荡的叛逆姿态蔑视一切礼法和名教,让生命回归自然,让精神享受自由。当然,魏晋士人貌似狂狷任诞的言行举止背后也隐藏着乱世之中文人的无奈和悲哀。“胸中块垒,须酒浇之”,他们以一种独有的姿态向他们想反抗有反抗不了的社会现实发出了消极抗议,在这张自我陶醉和自我麻醉中放纵任情中向社会传达着他们的不满。

大学语文期末学习总结

大学语文期末学习总结 大学语文期末学习总结1 这学期我提前修了大学语文这门课,总体感觉还不错。说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许多东西是你平时应试而不去学,那么到了大学,学习语文不再有应试的了。暂时放下平日课业的繁重,我完全是抱着享受的来的,里,你可以用的思维去想问题,人再来评论你的对错,那些呆板的标准是应试而制定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的思维吧,在大学语文的课堂。 学习所得中,感触最大的是诗歌。诗歌的特点是最富有抒情性。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情故事,在唐玄宗思念杨适于抒情的地方,用了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暮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来表述。设个的艺术手法之象征。戴望舒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借助古典诗词的意境丁香空结雨中愁幻化出丁香姑娘,作者希望逢着结着愁怨的东西,她是愁怨的化身,是哀愁,是象征意象。学习诗歌也要领略意境的性。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作者紧扣春江花月夜的题目挥毫泼墨,以月为中心来统摄广阔的自然景物,使得所描绘景物在时空上无限扩展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初见远,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夜的温馨宁静,春江的浩瀚,春花的光鲜艳丽,全都在明月的笼罩下透漏出飘渺朦胧的韵味。在美妙的环境中,诗人感到身心都融入了宇宙自然,体验着永恒和无限。

感觉还着问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偏弱。高中时应试,老师大篇幅的来讲古代诗歌,使得看到诗歌就会定向的往古代人的思想去想。被贬,思亲,爱国之类的。问题,我:我可以多读现代诗歌当作消遣。读得多了,对作者的主旨,情感,思想等把握的也会准。 总之,学习大学语文是非常有必要的。于知识,我可以拓展知识视野,开掘认知潜力,养成网络装的思维品性。于精神,可以题为人类精神,心理及人格,提升精神境界。 大学语文期末学习总结2 早在大一上学期开学的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语文课本,一直都很向往,可是,却一直都没有上课。终于,在大一的下学期开始了教材《大学语文》学习的快乐旅途。 时间犹如东流的逝水,匆匆而过,如今,转眼之间,便已经和大学语文亲密接触快一个学期了,仍然清晰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的热情,老师的博闻强记的演说,都已经深深的让我爱上了教材《大学语文》这堂课。仍然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教给我们历史上最短的诗,是记载在《吴越春秋》中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在老师的精妙演说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描述的是一场古代狩猎的情景。这些,都是教材《大学语文》在第一堂课上,便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大学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12分)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 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或《》。 2.《》是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3.李白诗歌充满浪漫色彩,诗歌风格豪放飘逸,被誉为。 4.《垓下之围》节选自,作者是。 5.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运用了手法。 (二)名句、诗词填空(每空1分) 1.人生代代无穷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3.春风桃李花开日,。(白居易《长恨歌》) 4.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二、解释下列带“ ”的词语(每词1分,共10分)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6.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三、简析题(38分) (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2分)二者的关系是什么?(4分) 2.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4分)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老师整理版(附答案)

练习题(唐以前)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共篇。 2.《诗经》原名《》或“”,汉以后始称《诗经》。 3.《诗经》分为__ 、___ ___、__ ___三部分,其划分依据是。4.《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__ ___、__ ___、__ ___三种。 5.《诗经》以言为主,结构上多用,情致回环往复。6.《采薇》选自《·》,是一位戍边兵士在中所作的诗,追述,反映了时代的戍卒生活。 7.《采薇》一诗以起兴,其中“薇亦止”,到“薇亦止”,再到“薇亦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心绪的变化。 8.“楚辞”是战国时代以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也称“”;又指汉代刘向汇集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拟之作而成的一部。 9.《》和《》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和传统。 10.《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诗。 11.司马迁认为“离骚”二字的含义为。12.《离骚》是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性的主义诗作。诗歌强烈,糅合、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制幻想的境界,以“”作比兴象征,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13.写出下列诗句 中加点词的比喻 意义 惟草木之零落 兮,恐美人 ..之迟暮。() 岂余身之惮殃 兮,恐皇舆 ..之败绩。() 荃.不察余之中 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虽萎绝其亦何

伤兮,哀众芳 ..之芜 秽。() 两美 ..其必合 兮,孰信修而慕之。() 14.《离骚》中出 现了很多神话人 物,其中有“给太 阳驾车的 神” 、“给月 亮驾车的 神” ,另外还 有(任举2个)、 等。 15.《论语》主要记载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先秦时代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一部体散文集。 16.《学而》是《论语》的第篇,取为篇名。 17.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18.《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 的思想。 19.《逍遥游》认为大至,小至蜩与学鸠,都是而不自由的,只有,达到无己、、的境界才是绝对自由,即逍遥游。 20.《逍遥游》善于用说理,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 21.《逍遥游》中包含以下成语的句子是:“姑射神人” “尘垢秕糠”、“断发文身”。 22.出自《逍遥游》的成语除以上所列外还有(至少4个)、 、、等。 23.《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两个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