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大桥总体设计汇报-6-6-23

合集下载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 方米的海中平台。该平台在施工期间,将作为海上作业人员生活基地,海上 救援、测量、通信、海事监控平台。大桥建成后,这一海中平台则是一个海 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
大桥亮点之二
据初步核定,大桥共需要钢材76.7万吨,水泥129.1 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 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 桥梁之最。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 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 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 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 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 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 第一。
大桥亮点之一
• 大桥36公里的长度,使之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 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长的跨海大桥。
• 大桥在设计中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 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 心理因素,确定了大桥总体布置原则。整座大桥平面为S形曲线,总体上看线 形优美、生动活泼。从侧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具有 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设计要求新,其中水中区引桥(18.27公里)和南岸滩涂区引桥 (10.1公里),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结构防腐问题十分突出,且无 规范可遵循;大桥运行期间,桥面行车环境受大风、浓雾、暴雨
及驾驶员视觉疲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合理有效的设计对策
是保障桥面行车安全的关键;设计方案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 技术的应用以及多项大型专用设备的研制。

杭州湾大桥设计说明

杭州湾大桥设计说明

精品整理说明1. 设计范围本册图纸为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图第二卷《北航道桥》第一册《总体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剖面、平面、桥型总体布置、主要构件一般构造、施工流程及主要工程材料数量。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桥梁景观、桥涵标及桥面系未包括在本册内。

2. 设计依据⑴《杭州湾大桥工程设计第一合同段合同书》(合同编号:HT-SJ-2001-01)。

⑵杭州湾大桥初步设计文件及其补充文件。

⑶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313号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初步设计的批复。

⑷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甬嘉桥指[2003]42号文。

⑸杭州湾跨海大桥有关专题研究成果。

3. 设计规范3.1 设计遵守的主要规范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1997)。

⑵《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 )。

⑶《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1989)。

⑷《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1985)。

⑸《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1985)。

⑹《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1986)。

⑺《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

⑻《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⑼《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1998)。

⑽《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030—2002)。

3.2 设计参考的主要规范⑴《海港水文规范》(JTJ 213—98)。

⑵《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

⑶《桥梁用结构钢》( GB/T 714—2000 )。

⑷《低合金结构钢》(GB 1591—94)。

⑸《港口工程混凝土设计规范》(JTJ 267—98)。

⑹《港口工程桩基工程规范》(JTJ 254—98)。

⑺《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 268—96)。

⑻《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 269—96)。

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学习报告

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学习报告

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学习报告1 工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 km,,是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同江~三亚沿海大通道和沈阳~海口高速公路跨越杭州湾的最便捷通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也是浙江省2010年规划建成的“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可以便捷有效地将宁波、舟山等浙东南地区与上海连接起来,与沪杭、杭甬高速公路一起构成沪、杭交通圈。

杭州湾跨海大桥起自嘉兴市郑家埭,跨越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

大桥工程包括北引线、北引桥、北航道桥、中引桥、南航道桥、海中平台、南引桥和南引线及交通工程等沿线设施。

在大桥前期工作过程中,围绕建设条件、施工方案、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开展了70多项专题研究,为大桥最终建设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大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工程的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2)计算行车速度:跨海大桥为100 km/h,两岸引线为120 km/h。

(3)路基宽度:大桥宽33 m(不含锚索区),两岸引线宽35 m。

(4)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5)最大纵坡:3%。

(6)桥面横坡:2%。

(7)设计洪水频率:1/300(大桥),1/100(引线)。

(8)设计基准期:南、北航道桥采用100年,引桥采用60年并采用全预应力结构。

(9)抗风设计标准: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00年,施工阶段设计重现期30年。

(10)通航标准:通航净高按设计最高通航水位5.19 m(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北航道的主通航孔按3.5万t级海轮标准及建设深水港条件设计,通航净空为325 m*47 m,两侧副通航孔按1 000 t级海轮标准设计;南航道的主通航孔按3 000 t级海轮标准设计,通航净空为125 m*31 m,两侧副通航孔按300 t级海轮标准设计。

(11)地震基本烈度为IV度。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GIS技术研制成基于B/S模式的大型桥梁测绘资料管理系统。
技术创新
8、灾害天气对跨海长桥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对策
主要创新点是:确定车辆安全行驶风速标准;面向所有灾害天气类型进行研究;提出杭州湾跨 海大桥的行车安全保障措施;基于气象监测系统、预报系统与道路管理系统多方面系统研究; 制定不同灾害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控制标准;开发低造价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开发集数据 传输、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的计算机软件。目前,已取得系列中间成果,其中报告推荐的风障 方案即将付诸执行。
技术创新
1、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建设条件十分恶劣,为保证海上施工的安全和 质量,必须将设计与施工综合考虑。经过国内外多次调研和专家咨询,制定 了施工决定设计的总体原则,尽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 工,采用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的设计和施工原则。
2、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施工成套技术
6、杭州湾跨海大桥河工模型与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2002年8月,通过专家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实体模型 中涌潮的模拟方法和试验技术以及分布式浑水生潮系统和沙量随潮变化的加沙 系统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技术创新
7、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健技术研究 其创新点是:连续运行GPS参考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成功应 用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规程和细则,弥补了中国跨海大桥这方面的 空白;目前的规范没有适应几十公里长度跨海大桥投影坐标系建 立的相应标准,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特殊性加以了解决,为制 定相应规范提供参考;创造性地提出过渡曲面拟合法,使海中 GPS拟合高程的精度达到三等水准的精度;用测距三角高程法配 合GPS拟合高程法进行连续多跨跨海高程贯通测量,创造出一种 快速海中高程贯通测量的方法;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国内首次采用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调查组:茅以升班第8组 2011年11月1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小组负责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启用日期是2008年5月1日。

现在我们向各位老师和工作组作简要汇报:1.工程概况1.总体概况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

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

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

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

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

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

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资金来源: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

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

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

投资方分别是: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45%;杭州宋城集团有限公司17.3%;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12.83%;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9.26%;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7.4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余姚市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

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的中标结果公告
410.0
4
余姚市海塘安澜综合提升工程(陶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家路江以东段)工程风浪潮沙等专 院有限责任公司
题外委中标结果公告
5
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墩局部冲刷跟踪 观测研究(2023 年度)
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 限公司
288.5 196.1
公告时间 2022-10-26 2022-09-20 2022-11-29
目标单位: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
研究院)
报告时间:
2023-08-20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企业的投标业绩表现、竞争能力、竞争 对手、服务客户和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投标行为全方位分析,为目标企业投标管理、市场拓展 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为目标企业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业主单位、竞争对手、中介机构、金融 机构等快速了解目标企业的投标实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企业 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132.9
TOP7
[中标结果公告]浙江德稻工程咨询 有限公司关于德清县水系连通及农 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三期工程第
德清县对河口水资源 开发有限公司
93.4
三方检测服务采购项目的成交结...
TOP8
杭州市水质水量水生态监测与评价 项目
杭州市城市水设施和 河道保护管理中心
77.0
TOP9
关于富阳区皇天畈水系综合规划修 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 编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浙江华耀 村局
2022-11-23 2022-10-21

《杭州湾跨海大桥》课件

《杭州湾跨海大桥》课件

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
建立气象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天气变 化,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优化施工组织与资源调配
通过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资 源,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大型预制桥梁段拼装技术
为解决水流和气象条件影响,研发大型预制 桥梁段拼装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
智能监控系统
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过程和设 备状态,提高施工安全和效率。
当时世界之最。
功能性
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桥梁的实用性 ,确保桥梁能够承受超强台风、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同时满
足通航、防洪等需求。
环保性
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采用了生 态保护的设计理念,确保桥梁建 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桥型结构
01
02
03
主桥结构
主桥采用双塔斜拉桥设计 ,主跨长度达448米,边 跨长度为236米。
工程规模巨大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工程规模庞大, 对施工组织和资源调配提出较高要求。
解决方案
采用预制桥梁段拼装
为应对水流和气象条件影响,采用预 制桥梁段在岸上拼装完成后再进行浮 运和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实施软基处理
针对地质条件不稳定问题,采用桩基 、扩基等软基处理技术,确保桥墩基 础的稳定。
扩建与改造的可能性
扩建
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杭州湾跨海大桥可能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扩建工程可以增加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改造
为了提高大桥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可能需要对桥面、桥墩等部分进行改造维修。改造工程将采用先进的检测和维 修技术,确保大桥的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杭州湾跨海大桥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 和材料,提高大桥的性能和安全性。例如,采用新型防腐材 料延长桥梁使用寿命,运用智能传感器监测桥梁状态等。

杭洲湾大桥Ⅲ标段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范文

杭洲湾大桥Ⅲ标段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范文

xxxxxxxxxxxxxxxxxx二00四年六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工程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标段工程结构设计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南引桥滩涂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南引桥陆地区G01~G08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1 50+80+50m连续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2 4×50m连续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施工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 时间
郑家埭站大潮潮位、I2003测点垂线平均流速及横断面流量
2018/3/8
3.2 水文
3 潮位(m) 2 流速(m/s) .0 流量(万m 3/s) 40.0 30.0 20.0 10.0
1
0
0.0 -10.0 -20.0
-1
-2
-30.0 -40.0 -50.0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汇报
汇报人: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XXX
2018/3/8
汇报内容
1. 项目概况
2.
3. 4. 5. 6.
主要技术标准
自然条件 总体设计 结构设计 全桥进度安排
7.
8.
海中平台
其他
2018/3/8
1.1 地理位置
1.
项目概况
上海市 嘉兴市
3.
自然条件
杭州湾表流迹线
实测含沙量:0.041-9.605kg/m3
2018/3/8
3.2 水文
4 潮位(m) 3 流速(m/s) 潮位 流速 流量
3.
自然条件
80.0 流量(万m 3/s) 60.0
2
40.0
1 20.0 0 0.0 -1 -20.0 -2 -40.0
-3
-4
-60.0
-5 20:00 22:00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018/3/8
1.5 主要工程量及造价 工程造价 建安费(万元) 934361
1.
项目概况
造价(万元) 1182446
混凝土总量达250万方,钢材60多万吨。 工 预制50m箱梁404片,预制70m箱梁540片。 程 量 桥墩总数630个。 桩基总数8000多根,钻孔桩3472根,钢管桩5000多根。
桥位处不同重现期年极值低水位(m)
站 名
频率(%) 98 99 50(a.) 100(a.) 乍浦站 -3.56 -3.58 桥位 -3.56 -3.58
2018/3/8
3.2 水文
3.
自然条件
⑷波浪 乍浦波浪测站情况: 常浪向为E和NW,强浪向为E和ESE。 春、夏季的常浪向为E,秋、冬两季为NW。 年平均波高0.2m,年平均周期1.2s。全年 1.5m以上波高仅占0.6%。多年最大波高大 于2.5m出现的方位分别在E~ESE,出现在 夏季,而W~N向的浪较小。9711号台风过 程中实测最大波高3.5m,对应周期7.2s,波 乍浦水文站波浪频率、平均波高 向ESE,相应风速26m/s。 和最大波高玫瑰图 桥区水域的波浪基本上为风浪,涌浪比例
上海 宁波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市
宁波市
2018/3/8
1.2 项目功能
1.
项目概况
杭州湾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最便捷的通 道,它的建设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 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交通量的迅速 发展也要求加快完善跨杭州湾的同江至三亚的国道主干线建 设。为解决沪杭甬高速公路的紧张状态,建设杭州湾跨海大 桥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北岸:同三线、沪杭、乍嘉苏、北岸连接线、东西大道、320国道、07省道。 南岸:甬台温、杭甬、上三线、南岸连接线、329国道、61省道、七塘公路。
2018/3/8
1.2 项目功能
乍嘉苏 320国道 07省道 北岸连接 线
1.
项目概况
新卫一级公路
沪杭高速
东西大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七塘公路 杭甬高速 329国道
61省道
南岸连接线 宁波绕城路
上三线
2018/3/8
1.3 工程规模与组成
工程规模:
1.
项目概况
起点桩号 K49+000;终点桩号 K85+000,全长
36km。北引线长15.5m,北引桥长3053.5m,北 航道桥长908m,中引桥长11060m,南航道桥长 578m,南引桥长20073.5m,南引线长311.5m。
N 7月 N
10月
自然条件
全年 N 慈溪
N
W
E
W
E
W
E
W
E
W
E
1月
S N
4月
S N
7月
S N
10月
S N
全年
S N
乍浦
W
E
W
E
W
E
W
E
W
E
S
S
S
S
S
各季代表月及全年各风向出现频率(1954~2000年
每格=6%)
2018/3/8
3.1 气象
N
3.
自然条件
W
E
S
台风期风向频率玫瑰图
2018/3/8
3.1 气象
5.13
5:19 7:06 1999.05
5.32
5:23 6:59 2000.09
5.13
5:28 6:57 1999.05
2018/3/8
3.2 水文
⑶设计潮位
3.
自然条件
桥位处不同重现期年极值高水位
频 率P(%) 重 现 期(a.) 桥 位 (m) 0.33 300 6.15 1 100 5.80 2 50 5.55 5 20 5.30
125m
50m
2018/3/8 主4
20m
2.
L 护 坡 道 土硬 路路 肩肩 75 325 行 车 道 3×375 2%
5 1. 1:
主要技术标准
L
3500 中 路 央路 分 缘 缘 隔 带 带带 75 300 75 行 车 道 3×375 2%
1: 1. 5
硬土 路路 肩肩 325 75
护 坡 道
2018/3/8
3.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上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自然条件
◎ 工程规模大,桥梁长达36km ◎ 水文、气象条件复杂,有效作业时间短 ◎ 工程地质条件差 ◎ 海域地形复杂,滩涂长达10km ◎ 海洋环境,结构耐久性要求高
2018/3/8
3.1 气象
3.
自然条件
气象特征温和、湿润、多雨、季风明显。 杭州湾南北两岸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 季风湿润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常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七月份最高,平均约28℃;一月 份最低,平均约4℃。 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1300毫米,多集中在5月~10月。 该地区季风特征明显,冬季主导风向为 NW 风,夏季主导 风向为SE风,全年平均风速3米/秒左右。 杭州湾南北两岸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台风(2 ~ 3次/年)、 龙卷风(较少出现)、雾(两小时以上大雾2 ~ 4次/年)、雷 暴(多发生于7 ~ 8月份)等。
3500
3×3750
3250 800 500
2%
1250
2158 1000
6000 37100/2
25100/2
25100/2 37100/2
6000
航道桥箱梁标准横断面布置与车道划分 桥面系横向布置(二)
(索塔区横断面)
800
3250
33600/2 15000 3×3750
2000 500 1000 1000 500
3.
影响台风路径图
自然条件
基本设计风速: 39m/s 北航道桥主梁 检验风速为: 77.7m/s; 南航道桥主梁 检验风速为: 75.3m/s。
2018/3/8
3.2 水文
钱塘江口杭州湾古海岸变迁图
3.
自然条件
⑴冲淤演变 冬冲夏淤 北冲南淤 床面冲淤幅度 整体比较稳定
2018/3/8
3.2 水文
3.
桥位潮汐特征值
北岸 乍浦 4.90 4.10 郑家埭 4.94
自然条件
南岸 庵东西二 4.31
-3.0
-2.78
3.33 -2.02 7.4
3.03 -2.11 6.54
2.39
3.55
平均潮差(m)
平均涨潮历时 平均落潮历时 统计年限
4.65
5:27 6:59 1930~1999
5.30
5:22 7:01 2000.09
南航道桥 单孔单航道
其他技术指标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执行。
2018/3/8
2.
28m
47m
主要技术标准
28m 110m
31800
北航道桥
110m
嘉兴
8000 16000
立 面
325m 55800 31m
宁波
20m
120 80 40 南航道桥 0 -40 -80 -120
50m
主1 主2 主3
郑家埭
水路湾
海中平台中心桩号K66+120,总面积12000m2。
嘉兴 北引桥
宁波
中引桥
南引桥
北航道桥
南航道桥
2018/3/8
1.4 桥跨布置
1.
项目概况
北 引 桥:3.5+15×30+10×50+3×60+50+50+80+50+24×50+ 7×70=305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北航道桥:70+160+448+160+70=908m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 梁斜拉桥; 中 引 桥:14×70+134×70+10×70=11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梁桥; 南航道桥:100+160+318=578m三跨连续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 拉桥; 南 引 桥:10×70+86×70+203×50+80+5×50+60×30+50+34 ×30+3.5=2007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