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 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

在绿草如茵的郊野,一个孩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那里放牛。天晚了,他骑着牛回家,偶尔拿出竹笛迎着晚风,吹出几支悠扬的曲子。回到家里,饱饱地吃一餐晚饭。天近黄昏,他连蓑衣也不脱,就露宿在明亮的月光下面。——作者把放牛娃的生活写得如此优美、如此快活,目的是劝告钟弱翁与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机,倒不如过他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句意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撑船的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我仿佛看到了………………
01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这真是一个____的村居! 这更是一个____的村居!
上片
村中环境: 村中人(老夫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秀丽 恬静
下片 (动作)

古诗三首ppt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古诗三首ppt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轻烟散入 王侯贵戚家里。
第14页
课文精讲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但皇帝宠幸之臣家中,烛 火通明,烟雾回绕。仅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 倚势,欺压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 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面目暴露无遗,到达了辛 辣讽刺目标。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第17页
课文精讲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诗意:看那遥远牵牛星,皎洁织女星。
第18页
课文精讲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一词写出了织女手纤细; “素”字写出了织女手白晳; 弄: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飞速运动,同 时也表现出织女织布动作娴熟。
壹 课前导读 贰 字词揭秘 叁 课文讲解
肆 课堂小结 伍 课堂练习
第2页
课前导读
看关键词,猜一猜这是什么节日?
祭奠
介子推
寒食
冷食
第3页
课前导读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长达十 九年,大臣介子推一直追随左右,以后重耳回到 晋国,成为国君。封赏有功之臣,但介子推不求 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 放火逼其下山,介子推果断不出山、最终被火焚 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不但改山名、建庙 宇,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之日禁火寒食。
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 ②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③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样子。
第27页
课文精讲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秋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 上栖息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桂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 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小孩子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 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昨晚冻结在 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提在手中 ,轻轻地敲打。
《田园四时杂兴(其三十一)》 朗读基调是亲切自然,前两句要读出 农家人的忙碌,后两句要读出儿童的 天真可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 / 耘田 / 夜 / 绩麻, 村庄 / 儿女 / 各 / 当家。 童孙 / 未解 / 供 / 耕织, 也傍 / 桑阴 / 学 / 种瓜。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描写的大人们在 干什么?小孩子又在干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乡 村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 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 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
成人
四时田园杂
兴(其三十
一)
儿童
耕田 绩麻 勤劳 各当家 负责
未解耕织 天真、好学
学种瓜
对劳动人 民的赞美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古诗描 写的是儿童在什么季节的什 么活动?
冬季里儿童玩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幼小的孩子。
脱:剜。
晓:早晨。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 Nhomakorabea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 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 现在的玻璃。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三首》【优质版】PPT课件(完整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还记得这首 诗的作者是谁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 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 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 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降 费 须逊输
感知诗意
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吗?
古诗大意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 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 又输给了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读完了《雪梅》这首 诗,我们知道了梅和雪的 长处分别是: 香 和 白 。
古诗精讲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古诗《暮江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诗——《题西林壁》《雪梅》。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填一填,背一背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
一道(残 )( 阳 ) 铺水中, 半江(瑟 )( 瑟 )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 真珠)( 月)似(弓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州当成了汴州。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
“熏”“醉”二字用得精 “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
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 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
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 州当成汴州,辛辣的讽刺
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里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
跃然纸上。
穷的隐忧。
——·整体感知·——
这首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征, 写出了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虚假繁荣的太 平景象;后两句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对统 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不满。
们)在西湖边上悠闲地听歌看舞,这种情况到什么 时候才会停止呢?
——·诗意解读·——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注 州释 。
【暖风】暖洋洋的春风。这里还指当时人们在西湖边 花天酒地的淫靡之风。
【汴州】北宋都城汴梁,即今河南开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
翻译
暖洋洋的春风吹的这些游人醉醺醺的,他们忘乎 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兼职把这临时避难的杭
示儿
互动课堂
朗读古诗,思考: 1.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朗读指导
朗读七言古诗时, 一般每句的节奏 划分是二/二/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 注 休释 。
【山外青山】青山之外还有青山,形容山很多。 【休】停止、罢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 休。
翻译
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达官贵人
们)在西湖边上悠闲地听歌看舞,这种情况到什么 时候才会停止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最新)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 辰中秋》《赤壁赋》等,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名篇。
自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我知道:惠 崇是个和尚,宋 代画家。《春江 晚景》是惠崇的 画,此画已遗失。
自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
绝句 [唐]杜甫(f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妙解课文
绝句
“绝句”是一
[唐]杜甫
种诗歌形式,一般 是四句,每句五字
或七字。诗人没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给这首诗命题,直
接用诗歌体例“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句”为题。
想一想:
诗人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又叫气鼓鱼,当遇到外敌时,它的 腹腔就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 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河 豚味美,但内脏有剧毒,不能随意乱吃。
遇到危险后
画家惠崇仅用竹 子、三两枝桃花、鸭 子、蒌蒿满地、芦芽 短寥寥几笔,就勾画 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 画面,可见他的“画 中有诗”。
诗意:燕子衔着湿泥飞来飞去忙着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春天多雨,土地湿润,燕子们忙着衔泥筑巢, 在空中不断地飞来飞去。日照沙暖,鸳鸯便惬意地 睡在沙洲上,相亲相近,羡煞旁人。此二句是工笔 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 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你读懂这首诗了吗?
这是苏轼的一首著名的题画诗。这 首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12《古诗三首》课件(共69张PPT)

12《古诗三首》课件(共69张PPT)


祭 祭奠
nǎi
乃 康乃馨
xūn

熏陶
háng

杭州
shì

恃强凌弱
āi
哀 哀叹
hài
亥 己亥

拘 拘束
多音字
觉 jué 发觉 jiào 睡觉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 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 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 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 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从此山河破碎,不 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 金屈膝投降,自称臣子、儿皇帝,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 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解释古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句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 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 心痛。
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这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 势的看法。
古诗三首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同学们,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 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 珠。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古诗三首。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后借助教材注释。说说诗的大意。 3、边读边想: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和
解释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ppt课件
随堂练习
因为
山间
深秋时节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喜爱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课文解读
qínɡ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荷花 尽:落尽,没有 擎雨盖:荷叶
--荷尽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菊花 残:开败 犹有:只有 傲霜枝:傲视霜雪的 枝干
jìng
结构
xié
zèng
liú
cán
左右
hán
结构
shuāng
gài





上下
结构
jūn
半包围
字词学习
chéng







tiāo


sòng
山 行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文解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江上秋风动客情。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一、二两句写景,借景抒情。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
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料想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菊残
“荷尽”、“菊残”两词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一年好景君须记,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君须记:你一定要记得
最是橙黄橘绿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天的花草。
尽。
句意: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 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2021/02/17
24
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 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 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 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 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18
初读感知
1.这三首古诗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
秋景 愁绪 思乡
2.根据古诗词内容填空。 《枫桥夜泊》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
_深_秋__夜__景___的观察和感受。而《长相思》词中描
写_将__士__在__外__对__故__乡__的__思__念__之情。
2021/02/17
19
课文解读 朗读古诗,展示古诗。
2021/02/17
31
古诗赏析
全诗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 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 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 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
2021/02/17
32
2021/02/17
33
朗读古词,展示古词。
词牌名
长相思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同学们,你们知 道关于思乡的古诗吗?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021/02/17
9
2021/02/17
10
会认字
mínɡ huàn
秋暝 浣女 yú
寒山寺 榆关
王孙 枫桥 姑苏
pàn
ɡēnɡ ɡuō
河畔 一更 聒噪
2021/02/17
14
词语解释
连一连。
暝 浣女 王孙 那畔 聒噪
2021/02/17
原指贵族子弟,文中指自己。 那边,指关外。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雷声。 洗衣服的女子。
15
近义词 暝--- 暮
聒--- 闹
反义词
暝--- 晨 聒--- 静
王孙--- 贵族 那畔--- 那边
王孙--- 平民 那畔--- 这边
句意: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28
江枫渔火对愁。
句意: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 我独自傍愁而眠。
2021/02/17
29
2021/02/17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 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姑苏城外寒山寺,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句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
30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敲钟。
句意: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 我乘坐的客船。
2021/02/17
34
解释古词
山一程,水一程,
道路、路程,
句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
2021/02/17
35
身向榆关那畔行,
即今山海关,在今 河北秦皇岛东北。
即山海关的另一边, 指身处关外。
句意: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2021/02/17
36
夜深千帐灯。
军营的帐篷,千帐言 军营之多。
2021/02/17
25
2021/02/17
26
朗读古诗,展示古诗。
在今苏州市西郊。
夜间把船停 靠在岸边。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021/02/17
27
解释古诗
2021/02/17
乌鸦啼鸣。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句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11
我会读






2021/02/17
mí nɡ hu
àn
y ú
pà n
ɡē
ɡu

ō
12
会写字
孙 泊 愁 寺 榆畔
2021/02/17
13
多音字
ɡēnɡ (三更)(更换)
更 ɡènɡ (更加) (更好)
1.妹妹刚刚更换( ɡēnɡ )了乳牙。 2.我们的生活会更加( ɡènɡ )美好。
2021/02/17
2021/02/17
16
近义词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古文)。
指傍晚时分

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
候(现代文)。
1.日将( 暝)。
2. 薄( 暮)笼罩着这块海滩胜地。
2021/02/17
17
词语积累
描写秋天的词语:
枫林尽染 秋意深浓 秋风萧瑟 金桂飘香 北雁南飞 秋雨绵绵
2021/02/17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日落时分, 天色将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1/02/17
20
解释古诗
2021/02/17
刚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旷,空寂的山野。
句意: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 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21
20 古诗词三首
RJ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021/02/17
1
作者简介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人,著名诗人、画家,字摩 诘,号摩诘居士。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代表诗 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 丞集》、《画学秘诀》。
2021/02/17
2
张继: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人。唐代诗人, 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 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 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 夜泊》。
2021/02/17
3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 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 “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2021/02/17
4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 知道关于秋天的 古诗吗?
2021/02/17
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句意: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 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2
竹林中笑语喧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
洗衣物的女子。
句意: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 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2021/02/17
23
任凭。
原指贵族子弟, 此处指诗人自己。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021/02/17
5
2021/02/17
6
同学们,你们知 道关于愁绪的古诗 吗?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021/02/17
7
2021/02/17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