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事例
实现自我超越的名人例子150字

实现自我超越的名人例子1、南怀瑾国学大师南怀瑾初来台湾之时,住在一个菜市场附近。
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贩夫走卒吵吵嚷嚷地喧嚣终日。
但南怀瑾身居其中却充耳不闻。
他经常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着摇篮,以防其中的婴儿哭闹。
如此困顿境遇,南怀瑾仍能安贫乐道,恬淡为乐,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
2、沈从文沈从文说:“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静待泉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定的信念。
《甄嬛传》的作者流潋紫就是如此。
在访问量为零时,她安静地码着字;当网友质疑她抄袭时,她安静地不作回应。
“别人认为我抄袭,那我就写,写到几十万字、几千万字构不成抄袭的可能性为止。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既不害怕独处,也不害怕人群,因为他们的内心可以在独处时绽放大千世界,也可以在人群中保持恬淡清寂。
3、莫扎特莫扎特曾窘迫到在天寒地冻中不得不搂着妻子哼着曲子、跳舞御寒,但在寒冷中依然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用仅仅36岁的短暂生命谱写了永恒的传奇乐曲。
面对心爱的妻子去世,泰戈尔忍受着痛苦,将这痛彻心扉的悲怆凝成了诗集《追忆》。
他说,我不求自己的痛苦会静止,但求我的内心能够征服它,因此泰戈尔终成一代诗圣。
泰戈尔的心灵容器是这样的:“世界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歌。
”4、罗尔斯哈佛大学罗尔斯教授,15年不发表任何文章,一直琢磨他的《正义论》。
他讲课非常认真,当他讲完一学期的课向大家告别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
他已经离开教室很远,学生还在鼓掌——为他的学术精神而鼓掌。
有在场的中国学生问,你们要鼓到什么时候?他们回答,要让罗尔斯教授在很远的地方仍然能听到掌声。
现在《正义论》成了经典,全球研究它的专门论著有五千余部。
5、奥黛的•赫本奥黛的•赫本,她拥有天使般的微笑,她曾经是个芭蕾舞舞者,但当她在发现无望当上首席舞者时选择了演戏,但精湛的舞技为她得到更多的掌声。
奥黛的曾经遗憾自己不能站在梦想中舞台的中心,用脚尖跳出属于自己的舞步。
南怀瑾:一个时代的智者

从1918年3月18日诞生,到2013年9月29日离世,南怀瑾的一生,见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苦难中崛起到新生的涅槃。
南怀瑾曾说:“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为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南怀瑾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这是世人对南怀瑾的一种敬仰。
和20世纪众多的国学大师一样,南怀瑾饱读经书,才华横溢,特立独行,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铸造了自己的文人风骨和精神世界。
与20世纪众多国学大师不同的是,南怀瑾更注重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求证知识的力量,检验文化的生命,用历史的经验指导当下的社会实践。
“买票不入场”是南怀瑾的一种人生智慧。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准备召开国民大会,“民主政治”一度热闹非凡,南怀瑾的两位朋友认为南怀瑾人脉丰富,年轻有为,而且具备世间、出世间的学识修养,希望南怀瑾出面组织成立新党。
南怀瑾听后婉言谢绝,笑说:“你们大家是我的好朋友,真想把我抬到火炉上烤啊!”1947年,南怀瑾回乡计划带家人离开大陆。
那时的温州还听不到内战的枪声。
一天夜半,其父问他天下大势如何收场,南怀瑾回答说,国民党已是落日残阳,将来肯定是共产党的天下。
其父惊讶地问:你是共产党?南怀瑾回答说,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做过政治教官,读过共产主义的书。
我是您儿子,是共产党的话一定会告诉您的。
那是南怀瑾父子最后一次见面。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民族的统一大业和两岸人民的福祉,他毅然入局,担当两岸密使,挥书《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份,托交海峡两岸最高当局,促成汪辜会谈和海峡两岸“九二共识”达成。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经营和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南怀瑾20世纪80年代提出到中国大陆投资必须具备的四项理念和认识。
投资达30亿元的金温铁路,是浙西南2000万人民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梦想,从商而言,不值投资。
南怀瑾先生:三车法师的故事

南怀瑾先生:三车法师的故事罗汉们得道,证得的是有余依涅盘;大阿罗汉入定可以达到八万四千劫之久,现在很难有人相信这种事了。
关于此事,让我们回溯到唐朝玄奘法师到印度留学路上的一个传说,但他自己的笔记及大唐西域记里没有记载。
当他走过新疆天山以南,到了印度北边,靠近喜马拉雅山的后面一个雪山地方时,天气很冷,到处都是雪,但是有一个山顶上却没有雪,雪下来也不积留。
玄奘很奇怪,跑上去看,发现地上有很粗很长的头发。
他看了半天,认为这里头可能不是这个劫数的人,也许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
结果真的挖出一个很高大的人来,玄奘法师发现那是一个打坐的人,就用引磬在他耳朵边叮叮叮,慢慢的敲。
这位先生出定了,他说是释迦牟尼佛之前迦叶佛末法时代的比丘,出家自己自修得定,在这里入定等释迦牟尼佛下世来,好向他请教。
玄奘法师告诉他释迦牟尼佛已经涅盘了,他说:那我再等吧!等下一次弥勒菩萨来吧!玄奘法师拖住他的耳朵说:老兄,你慢一点入定,这样不是办法,你等弥勒菩萨再来就是要出定找他,谁来通知你出定呢?他说:这也对呀!玄奘法师说:你有办法出神离开这个身体吗?出神并不容易,刚才讲那些修行人,坐了几十年都出不来。
玄奘告诉他,自己要到印度取经去,叫他到中国去投胎,将来作自己的弟子。
并且告诉他,到了大唐向那个最大的宫殿去投胎当太子,等他回来。
于是这个人就出神走了。
玄奘二十年后回来,见唐太宗说到此事,要找这个来投胎的太子出家,但查遍后宫,当天没有太子出生,结果发现武将尉迟恭家里那天生了一个侄子。
原来那个罗汉来大唐投胎,看见尉迟恭的王府,就错认为皇宫了。
唐太宗把尉迟恭找来对他说:我要出家,但当皇帝不能出家,你就让你家那个孩子代表我出家吧!玄奘法师想,那个罗汉定力那么高,见面时应该认识我!岂知罗汉、菩萨也有隔阴之迷,投一个胎就迷掉了。
对玄奘似曾相识,却搞不清楚。
皇帝下命令出家,当然可以,但有三个条件,一车美女服侍他,一车酒肉,一车书。
这就是后来玄奘法师的唯识传人──窥基法师的故事,又称三车法师,此说也许是影射的戏论。
中国文化的当下认同素材

中国文化的当下认同素材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民族音乐、民族、曲艺、国画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事例1.南怀瑾:“长袍”的文化力量90 高龄的南怀瑾先生是人称“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国学大师。
这位着作等身的老先生学养极其深厚,对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卜天文、拳术剑道及儒释道等均有研习。
昨天下午在一场题为“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的讲座中,南怀瑾与沪上学者共同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文化、传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多年来,南怀瑾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老先生笑言:“我这一生走南闯北,不管去哪里,总是一身长袍。
”而这一身“中国标志”在关键时刻还帮了南怀瑾不少忙。
据说他有次出访美国,在通过旧金山海关时,带的几大箱草药让海关官员产生了怀疑,但长袍在身的南怀瑾仪态慈祥,随行人员指着他对官员说:“这位先生被称为是中国现代的孔子。
”关检人员立即恭恭敬敬地将他们放行了。
对此,南怀瑾感慨良深:“衣冠文物素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
代表日本文化的和服实际上是我们三国时从吴地传到日本去的,舶来品尚且成为他们的国粹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在当今社会逐渐丢失。
外国人来看我们的故宫会赞口不绝,但那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但他们若怀着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憧憬再看国内一些城市往往又会失望,觉得到处都是西化的痕迹。
我们现代人守住和创造的属于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太少了。
南怀瑾先生圆寂前后异象(组图)

南怀瑾先生圆寂前后异象(组图)第一篇:南怀瑾先生圆寂前后异象(组图)南怀瑾先生圆寂前后异象(组图)各位大德有缘人,以下是我多方搜集的有关南师辞世经过和南师荼毗后舍利子等的若干情况,如今公布出来是为了让大家免于苦闷,增强信心,因为南师说过:道是天下人的公道。
而南师也是大家的南师(右图所示:设在太湖大学堂内的南怀瑾先生灵堂)。
南师辞世前的一些事一:2012年初的时候,南老师就请人建造水晶舍利塔200尊!并在不久后建造完成,此事件让一些道友微微感觉有些不妙。
二:2012年5月12日,张公尚德老师达摩书院网站,公布一则消息:「南怀瑾先生学术成就」研讨会,时间正定在南老师逝世的那一天:9月29日。
此事件很有些奇特,因为一般情况下,总结一个人的成就,都是在这个人已经......才开始总结的。
当时包括我在内的一些道友虽也微微感觉不妙!但也没敢往深处想。
三:2012年5月29日,南老师在一次谈话中,提到自己龙年有劫,但谁也没有料到会这么严重。
四:2012年8月左右!古国治老师告诉一些道友说,今年的“亲子教育课”和“自我认知课”将会是最后的课程,明年将不再举办课程,有道友问为什么,古老师答:南老师让他明年住大学堂,现在看来,其实这应该是南老师在作安排太湖大学堂以后的主持者。
五:2012年9月初左右,南老师示疾并住院,并在这个时期,南老师开始要弟子记录自己的生平。
“这动作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有弟子要为南老记录,或写传记,都被拒绝。
南师辞世的经过2012年9月19日早晨,南师在与儿子南国熙讲完话后,说“我累了,要休息了”,随后入定坐化,此时南师气住脉停,体软身热。
弟子们心存希冀,只好宣布入定,不触碰南师,全力护持,为南师祈福诵经。
至9月25日七日内,南师体温和头部温度都未大变,身体柔软,体出檀香。
9月26日发觉南师体温明显下降,遂宣布成立护持工作小组,并开始准备后事,进行修建荼毗炉等事宜。
至29日南师状况再无逆转。
9月29日下午,上海中山医院的医生到太湖大学堂审视并确认南师已无生命迹象,开具死亡证明书,认定南师辞世时间为2012年9月29日下午16时26分。
温州的名人故事

《温州名人之苏步青》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咱们温州的大名人苏步青爷爷的故事。
苏步青爷爷可厉害啦!他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
那时候条件不好,可他一点儿也不怕困难。
苏爷爷上学的时候,每天都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有时候天气不好,刮风下雨的,路可难走啦,但他从来都不迟到。
他学习特别认真,上课总是专心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又快又好地完成。
长大以后,苏爷爷在数学方面可了不起啦!他解决了好多好多难题,为咱们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苏爷爷还特别爱帮助年轻人,他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们,让他们也能变得很厉害。
苏步青爷爷就是我们温州的骄傲,我们要向他学习,不怕困难,好好学习!《温州名人之南怀瑾》小朋友们,咱们温州有个很有名的人叫南怀瑾。
南怀瑾爷爷懂得可多啦,他对好多好多的知识都很精通。
他小时候就特别爱读书,不管是古代的经典,还是现代的知识,他都喜欢。
南爷爷还经常给大家讲课,把他知道的道理和知识讲给大家听。
他说话可有趣啦,大家都爱听。
有一次,南爷爷讲了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
说有个小朋友很胆小,后来经过努力变得很勇敢。
这个故事让大家都明白了,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变得更好。
南怀瑾爷爷就是这样,用他的智慧和爱心,影响着很多很多的人。
我们也要像南爷爷一样,多读书,多学知识,做个有智慧的人!《温州名人之谷超豪》小朋友们,今天我要讲一讲温州的名人谷超豪爷爷。
谷超豪爷爷是个数学天才哟!他小时候就对数学特别感兴趣,总是拿着数学书看个不停。
上学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总是特别好。
老师出的难题,他很快就能做出来。
长大以后,谷爷爷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研究的数学问题,可难可难啦,但是他都不怕。
有一次,谷爷爷为了解决一个数学难题,连续好几天都在思考,饭都顾不上好好吃。
最后,他终于成功啦!谷超豪爷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喜欢一件事情,并且坚持努力,就能做出很棒的成绩。
让我们一起向谷爷爷学习,加油!。
实事求是的人物素材

实事求是的人物素材
实事求是的人物素材国学大师南怀瑾初来台湾之时,住在一个菜市场附近。
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贩夫走卒吵吵嚷嚷地喧嚣终日。
但南怀瑾身居其中却充耳不闻。
他经常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着摇篮,以防其中的婴儿哭闹。
如此困顿境遇,南怀瑾仍能安贫乐道,恬淡为乐,在资料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
实事求是的人物素材
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在北京教书时,中式的长袍已经成了一种落伍的标志。
但是钱穆看到好友陈寅恪穿长袍,他也改穿长袍,并把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时,钱穆以这样最直接的方式宣布自己将坚决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毅力的。
实事求是的人物素材
中国本不缺工匠精神。
中国人务实,漫长历史中实用性技术的突破灿若星河。
往远了说,士农工商四民,工可是柱石之一。
四大发明、古长城、兵马俑、赵州桥、故宫角楼,无不是工匠精神的极致展现。
墨子是先秦大哲学家,但他一度热衷干木匠的活。
诸葛亮战场上多少木牛流马,都是匠心独运。
鲁班就更不用说,留下诸多神话般传说。
只是,手工业遭遇大机器后在近代中国逐步走向衰落,巧手背后专注、精致的心灵也一并有些冷却。
但现实证明,手或许可以解放,但内心的工匠精神不能凋零。
失去匠心、没有人的灵思照射的产品,必定传递不出心灵的温度。
南怀瑾简历,南怀瑾个人经历及学术思想简介

南怀瑾简历,南怀瑾个人经历及学术思想简介南怀瑾人物经历出生经历民国七年(1918年)3月18日,南怀瑾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柳市翁垟镇地团村南宅组(今乐清市长林社区殿后村)。
学习经历民国二十年(1931年),13岁的南怀瑾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
父亲要求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南怀瑾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父亲还给南怀瑾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有了长子南舜铨。
同年又离开温州,前往浙江国术馆习武,并于浙江国立艺术院学习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并获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南怀瑾回家度暑假,妻子后来生下次子南小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时值抗日战争爆发后,20岁的南怀瑾只身入川,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后返蜀执教进入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怀瑾自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总经理兼地方自卫团总指挥,屯垦戍边。
后又被调回任军校政治教官。
其间,曾在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社会福利学,以期服务社会大众,潜心于佛典。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南怀瑾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弃隐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寺,结识青城派剑术高手王青风,其后,南怀瑾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离开成都,遁迹峨眉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闭关修持,远游康藏。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南怀瑾结识了袁焕仙,晤谈之下,遂为忘年之交。
禅门虚云老和尚莅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法会,袁焕仙闭关期满,袁焕仙携南怀瑾赴渝礼请虚云老和尚回到成都灵岩寺成立了维摩精舍弘法,南怀瑾追随左右,遂拜门墙,成为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潜心修道参禅,多有会心之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南怀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各派宗教,其间为了修学,在峨眉山中锋大坪寺闭关修行三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怀瑾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谱名南常泰,浙江乐清人,学者,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
【事实】早在五十余年前,作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即在台湾倾全力讲述、印行传统文化经典,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先生不辞辛劳,奔波教化三十余载,内容涵盖儒、佛、道及诸子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三十余种,立足时代科学精神,将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其影响之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
其后,先生又奔走于美国、香港、欧洲等地,虽偶于经贸领域度化,然其根本心愿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弘扬,盖以文化为民族存亡之根本也。
数十年来,南先生虽旅居海外,然心怀故土乡梓,深切关怀着祖国大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晚年尤甚,谆谆教导海外众多弟子赴大陆投资,引进先进科技,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并率先在大陆投资1286万美元修建金温铁路,筹集巨额善款在大陆南北十余所高校设立“光华教育奖学金”,为希望工程捐助拳拳爱心……凡此种种,令人深为感佩。
谦卑
南怀瑾曾多次评价自己一生:一无长处一无所是
尊重母亲
南怀瑾的弟子们都知道,南老向来非常尊重女性,强调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对子女成才的影响,这在这堂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倡导女性要读历史以后,他特别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几千年历史的骨干,主要是靠女性保存下来的。
自古到今,出一个先圣的帝王,或者圣贤、英雄,乃至孔子、孟子,乃至释迦牟尼、耶稣,都是有一个“忍辱负重、承先启后”的好母亲,母性的功劳,影响有这样大。
关于做人
南怀瑾对着学生们说:在这里,你们学习的内容是生活的教育,大的照顾小的,爱同学,爱团体。
教育不是管理,而是影响。
做人的根本是生活。
【事实】太湖大学堂的首批毕业生将奔赴世界各地,学校希望他们带着传统经典、生活技能和一颗沉稳的心,面对未来的挑战。
这些孩子,会背诵古诗古文,拥有在水里驾驶独木舟、看天空辨方向、钻木取火等技能,这是一位95岁的老人在太湖边上推动的实验。
关于追求
南怀瑾曾说过:知识分子要做什么?知识分子要做出事业来。
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人做的不是事业,他们只知道赚钱。
中国文化对‘事业’的定义很艰深,《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也。
像现在随便开个公司赚点钱,那只能算作职业。
真正的事业,是为‘天下之民’的利益干的,否则都是职业而已。
因此我们为何要修炼?为何要反思?我们就是要追求并非只为了生活,而要追求生命更深层次的东西。
人物评价:
南怀瑾的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中华传统典籍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南怀瑾的著作生动有趣、博大精深。
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
在传统文化方面代表作品:
《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
其中刊正了许多以往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在佛学方面作品:
《金刚经说什么》《圆觉经略说》《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可说是密教准提法在台湾香港的重要推动力。
在道家方面作品:
《老子他说》《庄子諵哗》《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易经《出生时间与命运》等。
南怀瑾的书籍在命理及中医学亦扮演不可缺的首阶
南师九月仙去,系心如此之深。
明知是梦先抽身,回首来处似海深。
幻化大千如实有,执迷小我起贪嗔。
无念无作如来智,非修非证菩提心。
南师一悟驾鹤去,西山从此柏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