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贴脐万病万消方
南怀瑾大师著作中的养生法

---------------------------------------------------------------最新资料推荐------------------------------------------------------南怀瑾大师著作中的养生法南师的书中有很多验方,包括调病养生的功法、做功夫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医药、饮食、等等1 心肾气交的睡觉法我们常常讲,人老有几个相反的现象: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眼泪就出来了;现在的事情告诉他马上就忘记了,小时候的事情都会记得;坐着就睡觉,躺下去睡不着。
人老了很多古怪的事情,都是相反的。
医学的道理,心肾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
道家有个办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时,把身体蜷起来睡,变成婴儿状态,两个脚缩拢来,两手也抱起来,容易睡着,这是勉强使心肾的气交。
交就是连起来接上电了,这样可以睡着。
《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 2 治疗高血压、失眠的两个法1、我当年学道时,有一个年轻的和尚朋友,教我一个外道法子顽空修法。
一边念佛号,一边观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一直向下沉。
这个虽然是外道法,但这个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压的人,以及神经快要爆炸的人。
我们打坐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血压反而弄高了,因为在用心,都向上走,可用这个法子对治。
1/ 132、我当年什么都去学,不管有道无道,都要向他们摸索一下。
另外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
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摘自《如何修正佛法》二十七讲3 气功治疗肺病的方法现在的肺病已不是难题了,药的种类太多,治疗的方法更多。
但是在以往的岁月里,肺病是麻烦的事,这里介绍的一个气功治疗,曾经治愈了不少的肺病患者。
将右手握拳,大拇指竖起,放在背后两肩胛骨下端的高度,在脊骨中心点。
左手握拳平置肚脐上。
这时开始用鼻孔的肌肉闻气,闻之有声,就好像闻到一样好吃的菜,要多闻一下似的。
南怀瑾公布万病方,躺着就把病治好,每天只需一块钱,寒湿者必看

南怀瑾公布万病方,躺着就把病治好,每天只需一块钱,寒湿者必看数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去一位有人家去喝茶。
朋友是国学爱好者,茶香氤氲之余,我随手拿过一本南怀瑾大师的书翻阅起来,竟然无意间看到了书中记录的一个中医外治方子。
看完这个方子,我如获至宝,心里暗暗惊叹:这方子如果真这么神奇的话,一定会造福千千万万的人。
南老公布的这个方子,对你我来讲都是一种缘分!我曾经在几年前借花献佛,将这个方子公布在公众号中。
这个方子只有三种材料,它们是——桂圆肉花椒艾绒有些朋友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质疑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子?其实是一个外治方,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贴肚脐的。
现在我们都叫它南怀瑾肚脐贴。
相信已经有不少的粉丝也用过,当然还有很多人闻所未闻。
小时候妈妈做菜,习惯在菜下锅之前,先放几粒花椒用油爆香。
滚热的油冒着细微的金色小泡泡,落下花椒去,“刺啦”一声,满屋子都窜出了热烈活泼的椒香味儿。
菜还没下锅,我这个小馋猫可是早已垂涎三尺了。
总有一些东西有着这样的魔力:它们就像是平淡日子里一种温情的传召,闻到这股子香味儿,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
譬如花椒这样的调味品,在厨房里,它可能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却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默默地呵护着我们。
花椒:自然赐给的祛湿好物▼最近这段时间,天气湿热,很多人都躲在空调屋里,尤其是南方的朋友们可能又迎来了一年中最潮湿的季节。
花椒,就好像大自然专门为这时候的我们准备的。
《本草纲目》记载花椒:“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
”那时候的“椒”字,专指花椒,直到明末辣椒传入中国后才又指辣椒。
因为花椒祛湿除痹的功效很强,所以自古以来湿气比较重的地区,如四川盆地,就用它入菜来帮助身体祛湿,疏通寒湿瘀阻的经络。
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虽然外界环境不那么潮湿,很多人还是需要花椒来调理一下,因为我们体内的湿气重了。
为什么呢?一是不爱运动,总是坐着,体内的水分堆积了;二是平时吃得太过滋腻,脾胃无法及时运化,就在体内积聚成了痰湿。
南怀瑾老师:“不食者神明而不死”--古人辟谷断食的经验

南怀瑾老师:“不食者神明而不死”--古人辟谷断食的经验中国道家把闭关叫做“入圜办道”。
道家正式修的时候是不看书的,专门做功夫。
饮食要特别注意,要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点。
一般是一日三餐,或五、六餐,七、八餐,慢慢减少,最后辟谷,不吃五谷肉类,只喝水。
最后达到“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界。
神满不思睡就是昼夜长明,脑子昼夜清醒,但是空的,无念的。
修行次序,道家讲得很明白,一般人弄不清楚,只是在那里胡闹。
道家《诸家气法-元气论》第五十六卷说:“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从此延数万岁,名曰仙人。
”第五十八卷说:“凡服气断谷者,一旬之时,精气弱微,顔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瞑眩,肢节怅恨,大便苦难,小便赤黄,或时下痢,前刚后溏;三旬之时,身体消瘦,重难以行;(已前赢弱之候,是专气初胀所致,若以诸药,不至于此也)四旬之时,顔色渐悦,心独安康;五旬之时,五脏调和,精气内养;六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暢;七旬之时,心恶諠烦,志愿高翔;八旬之时,恬淡寂寞,信明术方;九旬之时,荣华润泽,声音洪彰;十旬之时,正气皆至,其效极昌,修之不止,年命延长。
三年之后,瘢痕灭除,顔色有光。
六年髓填,肠化为筋,预知存亡。
经历九年,役使鬼神,玉女侍旁,脑实胁胼,不可复伤,号曰真人也。
”一旬就是十天。
修习服气断谷的人,开始很难,修习到一旬的时候,人的精气会变弱,面色萎黄。
修习到二旬的时候,肢节都会难过,都会变硬;大便先是硬的,屙不出来,接着是稀稀水水的。
到三旬的时候,身体会变瘦弱了,这是气开始变化所引起的,不要害怕,如果懂得用药物帮忙,就不至于这么严重了。
到四旬的时候,面色慢慢好转,思想专一,心里头也没有什么杂念妄想了。
如此继续修习,到八旬的时候,智慧打开,喜欢寂静,即使在人世间很繁杂,也觉得很清净了。
到这个时候,各种方术都懂了,小神通也都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也都知道了。
徐经世善用敷脐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徐经世善用敷脐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逾50年,学验俱丰,尤以擅长治疗疑难杂病而称著。
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获益良多。
今不惴浅陋,将先生临证中运用敷脐外贴治疗疑难杂症三法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琥珀一味敷脐治小儿夜啼琥珀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下经久而成的碳氢化合物。
其主要成分含树脂、挥发油、琥珀松香酸、香醇及琥珀酸等。
其性味甘平,入心肝二经,具有镇静安神、散瘀止血的作用。
临床常用于治疗惊悸、失眠、惊风癫痫、血淋血尿、妇科闭经等症,但多以内服,而外用少有记载。
《本草纲目》所用15个方剂中均为内服,未提外用,徐老却取之以敷脐,应效快捷。
考之脐有三孔,一大二小,称之脐眼,其内有脐动静脉,连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可作为内病外治的最好穴位。
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儿,其脏腑功能较弱,称为娇脏,应顺其势,一般采用外治法,较为妥善。
徐老曾治一4岁小儿,因受惊连日夜间啼哭不已,徐老用琥珀粉10g,嘱家长用两层医用纱布袋将琥珀装入封口,待临睡前敷于脐穴,外用胶布稍微加以固定,次日晨取下。
第二天患儿家长来告,述安睡未啼哭。
嘱再用两天以固疗效。
徐老后又接连用于小儿肩部不自主耸动(多动症)和睡眠不好、易于惊醒等症,均收到明显效果。
玄明粉合麝香二味敷脐疗不完全幽门梗阻玄明粉即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本经》载其“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
《药品化义》谓其“味咸软坚,故能通燥结;性寒降下,故能去火燥。
主治时行热狂,六腑邪热,或上焦膈热,或下部便坚”。
其质纯净,且已脱水,便于制成散剂,除临证配方用于内服外,徐老常配合麝香外用敷脐以治疗不完全幽门梗阻。
麝香辛、温,归心、脾经,为麝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本草纲目》载其具有“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之功,又云“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郁遏,若诸风、诸气、诸血、诸痛……经络壅闭,孔窍不利,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耶!”因此,徐老临证运用玄明粉和麝香二药外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完全幽门梗阻,可说颇为切题。
民间疗法—敷脐

民间疗法—敷脐2.敷脐疗法2.1.含义:是将药物放在脐部,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的范畴,可广泛应用于内、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常见疾病,不但见著于历代典籍,而且广泛流传应用于民间。
其疗效可靠,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作用迅速而痛苦小,尤适用于儿童、妇女、老人等畏针忌药者,是群众乐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
(505神功元气袋、贴肚脐治痔疮的肛泰等).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制成膏、丹、丸、散、糊等剂型敷于脐部,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特点:简、廉、效、安全。
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肚脐填药、敷药、涂药及角灸脐法的记载,此可谓开脐疗实际运用之先河。
历代医家均有所发挥。
2.2.理论基础:先天之根、胎儿营养来源。
“神阙”穴,认为“脐通百脉”.2.3.常用药物和剂型:根据病情和体质不同而辨证之。
脐疗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脐疗用药必须遵循辨证施治、选方用药的原则。
②所用药均应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又不致发泡溃破,损伤皮肤。
③所用药物应气味俱厚,但有毒之品一定要控制用量,做到低毒高效。
④应注意选择具有浓烈芳香走窜性味的药物,以便增强药剂的皮肤穿透性。
⑤一般选用醋、酒、油、水等作调和剂,或以其减缓药物性味,或以其增强药物通达走窜之性,或以其调和赋形,也均是必不可少的。
散表寒:葱白、生姜、荆芥、紫苏等;温里寒:肉桂、附子、干姜等;消食积:莪术、莱菔、莪术等;驱虫积:乌梅、槟榔等;利尿:猪苓、大戟、甘遂等;理气:陈皮、木香等;活血:当归、川芎、丹参、红花等;补虚:人参、黄芪等;健脾:党参、白术、甘草等;泻实:大黄、巴豆等;泻火:黄连、黄柏、山栀等;消肿解毒类:蟾蜍、雄黄等。
剂型:脐疗法临床和民间流行的药物剂型有以下5种:1.散剂:将所用药物碾研成极细的粉末,直接填入脐内,用胶布或敷料固定。
2.膏剂: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加丹制成油膏,或将中药碾成极细末,配合香油、蜂蜡等炼制成膏,敷贴时加热烊化。
万病方

万病方方法:制作时先将七颗花椒捣碎成末,越碎越好,再取一颗桂圆,去壳与核,放进去与花椒一起捣,至两者充分融合为止,最后取少许艾绒(去掉外包的纸与小细枝,只留下绒毛似的细叶),量刚好使三者捣融合后,即不干而又略湿润,并且比较软.如此制成的药量刚好够两个人用。
最后,取其药的一半,揉成团,塞在肚脐眼,令其与肚脐眼充分接触,第二天早上取出。
可能的疗效:1-有人用这个方子治疗高血压有奇效。
2-有人用这个方子治疗脾胃虚寒有效。
3-有人用它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不规则出血有效。
4-有人用它治疗失眠有效。
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1-大便次数增多,或者大便次数增多并稀便。
如果你拉完后,没有脱水的感觉,不觉得累,反而有一种体内的垃圾排出了的轻松感。
那么恭喜你!这次良好的排便反应。
等你的宿便排完了,排便就正常了。
如果你拉得太多,觉得累了,脱水了,那么停用。
2-出现手脚暖等好的现象的同时,又有虚火上妄,牙龈痛的情况。
这是你用得太多了。
停几天。
停药后虚火上妄,牙龈肿痛的情况也不能缓解,那时你体内的阴不足的表现。
这个方子是有补阳通经的作用。
人体是个小宇宙,阴阳要平衡和谐,身体才健康,人才觉得舒服。
一方过多必定抑制另一方。
这时候就要滋阴了。
可以用生地10g菊花10g 熬茶喝,有条件的可以吃些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
3-有多梦的现象。
不是每次用药都有,有时又有时没有。
这也是阴阳不平衡的表现。
有时梦中有火呀,被追赶的德梦境。
这说明体内的火多了。
这时就停药,或加用些滋阴的药,有时梦境里有水,这时体内水多了,那就连续用几天的药。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出现的表象也不同。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充分混匀,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取出。
可能的疗效:1-有人用这个方子治疗高血压有奇效。
2-有人用这个方子治疗脾胃虚寒有效。
3-有人用它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不规则出血有效。
南怀瑾先生贴脐万病万消方威力大真正花钱买不到的

南怀瑾先生贴脐万病万消方威力大——真正花钱买不到的南怀瑾先生贴肚脐的万病方,南怀瑾先生说,这是道医方,可以调理肠胃,特别是手脚冰凉的人效果最好,老人用了可以长寿;
南怀瑾先生公布的处方,全是大热之药,桂圆肉、花椒以及艾绒,肚脐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可以通调周身之经气,其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直接相连,皮肤最薄,最易于药物皮肤吸收;
南怀瑾先生没有公布三种药的比例,我就根据直觉将桂圆肉、花椒以及艾绒按照2:1:1的比例配齐;为什么桂圆多一些呢因为我想药物要粘才好在脐下吸收,我将三药配齐放入家用粉碎机中粉碎,多打几次,三药自动在粉碎机中变成了球形的大药丸;
万病方可以长期用,一开始治病时可以给药量大一点,以后可以小剂量长期用,为什么要长期用呢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生气每天都在怨人,产生的寒毒自然积聚在肠胃里,老人长期用自然可以长寿,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嘛,消化吸收的好,自然营养好,能活得长一些;
我分析南怀瑾先生的万病方除调理肠胃外,可以治疗痛经、寒性便秘就是喜欢喝热水,拉不出大便也不太难受、手脚冰冷、乙肝、感冒、寒性的肥胖等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晚上睡前贴,早晨一定要取出,千万别贪心;因为肚脐需要休息,才能吸收药,老贴着,肚脐该不工作了,还会发炎;
配药注意事项:
桂圆即超市中买的桂圆肉即可,花椒即家用炒菜用的花椒,艾绒以淡化色的优质艾绒,如果买不到优质艾绒,则可用清艾条代替;。
敷脐疗法与保健养生

敷脐疗法与保健养生成都市润天地糖尿病研究中心陈在荣姜清斌张文学敷脐疗法是将配好的药物敷于患者的肚脐上,并盖上塑料薄膜和纱布,然后用胶布固定(古代的方法是,盖上树叶或菜叶,然后用布条捆扎),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肚脐为神阙所在,任脉由此通过,且与督脉命门对应;由于任督二脉统领全身经络之气血运行,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此法可通过调整任督二脉功能而治疗全身疾病。
本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
春秋、战国时代《五十二病方》,这本书中即有肚脐填药之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也记载了脐疗法,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寿的《外台秘要》,宋代《太平圣惠方》,明朝龚廷贤的《万病回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均有记载,至吴尚先的《理论骈文》描述当时治疗黄疸的方法,是把百部的根,放在脐上,用酒和糯米饭盖之,至口中有酒气为度;又有干姜,白芥子敷脐,以口辣去之。
由此可知,由脐所入的酒,及辛辣之气味皆可藉由皮肤吸收,而循经口中。
脐(即神阙穴)在腹部中央,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经穴,与经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医称之为十二经络之根,呼吸之门;神阙穴居脐中央,是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任脉为经之海,因此刺激此穴对五脏六腑具有调节作用),又因脐部皮肤比较薄,神经及血管比较丰富,它所支持的脏器以及血管包括横膈膜,肝,脾,胃,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因此脐部透过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联系,有比较强的吸收和传导能力。
临床上灸脐可治晕厥,昏迷,休克,故有兴奋大脑,强心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药物敷脐可治虚汗,神经性呕吐,故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作用:灸神厥可治阳痿,不孕,故有调节内分泌失调的功能;在神厥上拔火罐,可治荨麻疹和过敏性哮喘,可作用于免疫系统,抑制过敏性反应。
目前医学也证实,药物可穿透皮肤表面结构,而被人体吸收。
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弱,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穿透扩散,且脐下无脂肪组织,故渗透力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怀瑾先生贴脐万病万消方
---(根据网友整理汇集而成)配料: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带壳的桂圆
花椒六、七颗,稍宽一点的医用胶布。
比例:桂圆肉、花椒以及艾绒按照2:1:1的比例(个人建议)
原理:南怀瑾先生说,这是道医方,可以调理肠胃,特别是手脚冰凉的人效果最好,老人用了可以长寿。
一看此方,我直觉是这方肯定好,为什么?因为人们老是生气怨人,生气怨人时身体就会产生寒毒,寒毒聚集在人的肠胃,肠胃就寒了。
南怀瑾先生公布的处方,全是大热之药,桂圆肉、花椒以及艾绒,肚脐总理人体诸经百脉,可以通调周身之经气,其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直接相连,皮肤最薄,最易于药物皮肤吸收。
一定是好方子!
万病方可以长期用,一开始治病时可以给药量大一点,以后可以小剂量长期用,为什么要长期用呢?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生气每天都在怨人,产生的寒毒自然积聚在肠胃里,老人长期用自然可以长寿,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嘛,消化吸收的好,自然营养好,能活得长一些。
我分析南怀瑾先生的万病方除调理肠胃外,可以治疗痛经、寒性便秘(就是喜欢喝热水,拉不出大便也不太难受)、手脚冰冷、乙肝、感冒、寒性的肥胖等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晚上睡前贴,早晨一定要取出,千万别贪心。
因为肚脐需要休息,才能吸收药,老贴着,肚脐该不工作了,还会发炎。
用量:小指甲面
用法:1、将花椒用家用的料理机粉碎或放到石臼中捣碎装瓶备用,然后挑大约一元硬币大小的艾叶放在手心,两手对搓,不怎么费力就成了艾绒了(也有师兄建议直接买艾条,里面的就是艾绒,但那个艾绒是不纯的,还是动动手自已搓吧!),然后挑出里面像茶叶梗那样的东西;接下来取一颗桂圆剥壳去核,将桂圆肉用手直接撕成细小的碎片。
2、最后将准备好的艾绒、适量花椒粉与撕碎的桂圆肉一同混合揉搓塞到肚脐眼上用医用胶布粘住就OK了(建议睡前用)。
可以将剩下的留到第二天再用,不会影响效果滴。
配药注意事项:
桂圆即超市中买的桂圆肉即可,花椒即家用炒菜用的花椒,艾绒以淡化色的优质艾绒,如果买不到优质艾绒,则可用清艾条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