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构建司法改革框架与公正司法(兵团干部在线答案)

全面构建司法改革框架与公正司法

1、在实践中,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司法被视为实践公平正义的技艺。(错)

2、在理论上,法律已经成为社会公平正义诉求的最重要依据,司法已经成为民众寻

求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和最重要的权益救济渠道。(错)

3、行政诉讼处理的行政争议仅限于行政机关行驶行政职权产生的争议。(对)

4、化解矛盾、风险和挑战,确保长治久安,从根本上看,必须依靠法治,必须强调

公正司法。 A.对

5、我国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

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A.对

6、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A.对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A.对

8、我国的行政诉讼仅限于民告官,也包括官告官。B.错

10、“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A.对

11、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是公正司法的()。B.有力前提

12、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B. 15日

1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C.收取取保候审保证金

14、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内提起上诉。 A. 10日

15、涉及对相对人有利和不利证据,不能只收集()。 A.有利证据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

1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8、事实认定问题中,实在无法获得证据,应在()中予以说明。C.材料

19、行政诉讼中,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的,人民法院可以()。 C.按

20、行政诉讼中,()对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A.被告

2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A.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B.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2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A.保护产权 B.维护契约 C.统一市场 D.平等交换

23、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是公正司法的必然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公正司法的最终目的 B.理顺参与的方式和角色 C.以公开促进公正D.直接通过人民群众发挥监督作用

2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是公正司法的内在需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保障及时实现权益,避免“迟来的正义”现象发生 C.保障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是公正的当要含义

25、行政决定做出的一般流程是()。 A.发现、查证事实 B.选择、适用法律 C.依据程序推进 D.对外发文决定

26、行政决定的基本要素由主体和()构成。A.事实 B.法律 C.程序 D.裁量

28、我国正处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 C.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29、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行政执法人员()导致看似事实清楚的行政执法行为被法院撤销,造成很多的遗憾。A.错误地理解了证据规则 B.无视证据规则 C.混淆证据规则

30、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 A.及时性 B.系统性 C.针对性 D.有效性

1、行政诉讼一般只针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但对于行政行为明显不合理“显失公正”“滥用职权”的,应予以纠正。 A.对

2、被告应当主动将原告申请与新的具有法定职责的机关进行交接,做好新旧过渡,确保原告合法权益不因法律变更受到贬损。A.对

3、人民检察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B.错

5题、我国要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 A.对

6题、我国要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A.对

7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 A.对

8题、行政听证的义务是施加给行政机关的,行政机关不得推卸。A.对

9题、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 A.对

10题、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到法院出庭,很难感受到当被告的感觉。A.对

11题、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体现了行政行为的()。 B.确定力

12题、关于行政立法监督,认识错误的是()。 C.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适当的规章

13题、被诉()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C.行政机关负责人

15题、我国要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的体制改革试点。 C.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16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事实行为的是()B.销毁盗版音像制品

17题、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设定。A.法律

18题、以下法律规范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B.国务院部门规章

19题、我国国家赔偿采用单一的()归责原则。C.违法

20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可诉性行政行为的是()。C.行政不作为

21题、下列证据中()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 A.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 B.被告未按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 C.被告诉讼代理人经被告许可向原告和证人收集的证据

22题、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应当提交的材料有()。 A.答辩状 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

23题、下列选项符合行政诉讼的受理案件范围的是()。 A.某教育行政部门取消了某甲的办学权,该校的学生对取消办学权不服提起了诉讼 B.某联营企业认为联营企业的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提起的诉讼 C.某股份制企业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D.合伙企业

24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等突出问题。B.立案难 C.审理难 D.执行难25题、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不包括()。 A.国家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行政终局裁决行为

26题、在行政诉讼过程中()。A.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B.被告不得自行向证人收集证据 D.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27题、下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中,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对()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申请县民政部门发放自己的最低生活保障费,县民政部门不予发放的 B.对工商管理机关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C.认为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行为损害自己相邻权的 D.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28题、我国要健全()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29题、关于诉权期限,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起诉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可以直接起诉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30题、我国要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 A.非因法定事由 B.非经法定程序

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A.对

2题、我国要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A.对

3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B.错

4题、我国要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事实监督。A.对

5题、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众查阅,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A.对

6题、我国要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A.对

7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A.对

8题、确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 A.对

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为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供了保障。A.对

10题、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A.对

11题、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法院管辖。 C.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12题、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D.经人民法院审查后,裁定准予撤诉

13题、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A.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14题、行政诉讼中,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法院管辖。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15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高权力机关是()。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题、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A.可以书面审理

18题、下列()类裁定不可以上诉。B.终结诉讼

19题、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人民法院管辖。B.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

20题、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继续执行,但在()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21题、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A.对拘留行政处罚不服 B.对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处罚不服 C.对公安机关拒绝履行保护人身权的法定职责不服

22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A.审判公开 B.检务公开 C.警务公开 D.狱务公开

23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法官、检察官由()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A.高级人民法院 B.省级人民检察院

24题、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事项()。 A.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B.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行为 C.行政机关对其工

25题、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A.不履行法定职责 B.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26题、行政机关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履行的义务有()。A.在法定时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提供当初作出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 B.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D.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或裁定

27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在()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A.司法调解 B.司法听证 C.涉诉信访

28题、下列对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不一致 B.虽然对被告在诉讼期间收集证据有限制,但是如果被告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则律师可以自由取证 D.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承担的,并不必然导致其败诉的后果

29题、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哪种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A.主要证据不足的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 D.超越职权的

30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诉权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A.知情权 B.陈述权 C.辩护辩论权 D.申请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