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电视系统应用技术 习题带答案

2011 电视系统应用技术 习题带答案
2011 电视系统应用技术 习题带答案

一、单选

1.延伸的时间是指( )

A.压缩事件时间

B.事件时间停滞

C.暂停事件时间

D.延长事件时间

2.交错式时空结构也称为( )

A.网状结构

B.树状结构

C.双层结构

D.复合结构

3.无论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叙事作品的剪辑,都追求______的效果。( )

A.真实

B.逼真

C.虚构

D.现实

4.从远视距景别逐步过渡到近视距景别的镜头连接方式称为( )

A.后退式句型

B.前进式句型

C.循环式句型

D.积累式句型

5、高清电视的1080i表示:C

A.隔行扫描,每行1080线

B.逐行扫描,每帧1080线

C.隔行扫描,每帧1080行

D. 逐行扫描,每行1080线

6、以下属于高清级的设备是:B

A .Sony: DVCAM B.Sony:HDCAM C.Panasonic: DVCPRO 25M D.S-VHS

7、DV摄录一体机通常可通过哪种接口将视频导入计算机硬盘:C

A.SCSI

B.IE

C.IEEE

D.TCP/ICP

8.分量视频的采样的四种结构是:A

A.4:2:2、4:1:1、4:2:0、4:4:4

B.4:2:1、4:1:1、4:2:0、4:4:4

C.4:2:1、4:1:1、4:2:0、4:4:3

D.4:2:1、4:1:1、4:2:0、4:4:1

9、小场面的布光程序是: c

A.先布背景光,再布主体光 B.先布场景光,再布主体光

C.先布主体光,再布背景光 D.先布场景光,再布背景光

11、北京机场一飞机起飞,下一个镜头:主人公出现在武汉。这属于:c

A.动作转场

B.主观镜头转场

C. 因果关系转场

D.空镜头转场

12、现农村丰收景象时,将各种农作物丰收时的情景加以组接,属于:B

A.重复式蒙太奇B.积累式蒙太奇

C. 主题式蒙太奇

D.隐喻式蒙太奇

13、教师埋头备课,突然站起来,下一镜头就可接教师站着在讲台上讲课,这是:B

A.动作转场

B.相同物转场

C.主观镜头转场

D.出入画转场

14、上一个镜头是行进中的列车,下一个镜头是从列车车窗向外拍摄的沿途风光,这属于:

A. 动接动

B. 静接静

C. 动接静 D.静接动

15、在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森林,听到的是潺潺的流水声,这属于:

A.声画同步配合 B.声画对比C.声画分立 D.声画交叉

16、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色温最高?

A.阴天

B. 日出

C. 日落

D. 日光灯

17、前一个镜头的效果声向后一个镜头延伸,使前一个镜头的效果声不会因为镜头转换而中断,并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效果声配音方法称。

A. 同步法

B.提前法

C. 分立法

D.延伸法

18、后一个镜头的效果声在前一个镜头末开始,提示后一个镜头的画面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效果声配音方法称。

A. 同步法

B.提前法

C. 分立法

D.延伸法

19、从整体上来看,符号是电视教材的主体部分。

A. 动画

B. 解说词

C. 活动图像

D. 字幕

20、镜头拍摄从教师埋头备课推倒教案特写,接下一镜头从教案特写拉出到教师站在黑板前讲课,这是:

A. 动作转场

B. 相同物体转场或特写转场

C. 主观镜头转场

D. 出入画转场

21、表现台风过后的自然灾害景象时,将拍摄破损的房屋、折断的树、倒塌的电线杆等等遭到台风破坏的景物的镜头加以组接,属于:

A.重复式蒙太奇 B. 积累式蒙太奇

C. 主题式蒙太奇

D. 隐喻式蒙太奇

22、在划分电视镜头的景别时如果以人的活动为标准,则取景范围由人物头部至腰或肩之间的景别是:

A. 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23、在下面一组镜头里:(1)全景:一位教师在上地理课。(2)中景:学生们在聚精会神听课。(3)全景:教师手持教鞭指向地图。如需要选择第四个镜头,应选:

A. 特写:教师所指地图的位置

B. 特写:某个学生在认真听课

C. 特写: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D. 特写: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书写

24、某一镜头组由以下三个镜头组成:(1)全景:足球场上,一群学生在踢足球。(2)中景:一学生起脚射门,球向球门飞去。(3)近景:对方守门员飞身接球。上述这一镜头组采用的组接方式是:

A. 静接静

B. 动接动

C. 静接动

D. 动接静

25、大场面的布光程序是:

A.先布背景光,再布场景光,最后布主体光

B.先布场景光,再布背景光,最后布主体光

C.先布主体光,再布背景光,最后布场景光

D.先布场景光,再布主体光,最后布背景光

26、表现激战过后的战场景象时,将拍摄燃烧的战车、战死的士兵、烧焦的土地、破损的兵器等等景物的镜头加以组接,属于:

A.积累式蒙太奇 B. 主题式蒙太奇

C. 重复式蒙太奇

D. 隐喻式蒙太奇

27在同一场景拍摄的几个镜头,下列哪种组接会出现视觉跳动?

A.同主体同机位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B.同主体同景别不同机位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C.同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D.不同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28校正跳轴镜头时,可以在中间插入一个。题不好。

A.运动镜头

B.固定镜头

C.穿插镜头

D.人物情绪镜

29.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绿、蓝三路电信号的比例是( )

A. 1:2:3

B. 1:2:1

C. 1:1:1

D. 1:1:2

二、多选

1、摄像三坐标是指:

A.机位

B. 物距

C. 高度

D.方向

2、下列哪些是散光型灯具:____。

A. 椭面聚光灯具

B. 天幕散光灯

C. 便携式电瓶灯

D. 三基色荧光灯

E. 四联散光灯

3、下列组接方式属于技巧组接的是:

A.淡入淡出B.定帧 C.空镜头组接D.飞出飞入

4、下列哪些是聚光型灯具:

A. 回光灯

B. 新闻灯

C. 外景散光灯

D. 菲涅尔聚光灯

E. 注光灯

5、两个镜头组接时,要防止编辑点视觉跳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不能相接

B. 景别变化不能太大

C. 色调明暗对比要大

D. 动接动,静接静,动静相接过渡

6、下列转场方式属于非技巧转场的有:

A. 挡黑转场

B. 特写转场

C. 圈入圈出

D. 主观镜头转场

6.录像机的视频信号记录格式有:

A.数字分量记录格式

B.模拟分量记录格式

C.数字复合记录格式

D. 半分量记录格式

E.模拟复合记录格式

7、以下两个镜头组接时会出现编辑点视觉跳动的是:

A. 两个明暗反差很大的镜头

B. 两个色调差异很大的镜头

C. 一个画面中汽车在运动的镜头与另一个画面中火车在运动的镜头

D. 两个同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

8、下面关于摄像布光的主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主光是表现

A. 主体造型的主要光线

B. 主光一定是最强的光

C. 主光一般采用菲涅尔聚光灯

D. 主光的水平角与垂直角的角度愈大,被摄物的立体感愈强

9、下面正确反映空气透视规律的说法是:

A. 近处景物轮廓清晰,远处景物轮廓模糊,越远越模糊

B. 近处景物的色调浓,远处景物的色调淡,越远越淡

C. 近处景物反差弱,阴暗难分;远处景物反差强,阴暗有分别

D. 近处景物的颜色鲜艳,远处景物的颜色便不那么鲜艳

10、一般来讲,下面哪些情况会加快电视节目的节奏?

A.蒙太奇组接节奏快

B.镜头长度变短

C.摄像机镜头运动加快

D.几个大景别镜头相接

11、下面所列电光源中,属于冷光源的有:

A. 卤钨灯色温

B. 镝灯

C. 氙灯

D. 三基色荧光灯管

12、下列组接方式属于非技巧转场的是:

A.淡出淡入 B.挡黑转场

C.空镜头组接 D.飞出飞入

13、蒙太奇的作用有:

A.声画结合的作用 B.技巧作用

C.创造时空的作用 D.构成作用

14、下面关于摄像布光的辅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辅光又叫补光,用于照亮被摄物的阴影,起辅助造型作用

B. 辅光一般采用散光灯

C. 辅光与主光在摄像机的同一侧

D. 一般情况下,主光和辅光的光比约为2比1

15.电视编辑的基本工作流程中,检查阶段包括哪些内容?检查意义表达

检查画面检查声音

16. 磁带录像机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

视频系统音频信号系统

机械与控制系统伺服系统

17.寻象器的作用

监视正在拍摄和已摄录的画面取景构图工作状态显示

借助讯响起显示的图像进行聚焦变焦和调光圈

警告故障显示窗口

18.摄像机光圈数值的确定方法有:

19. 电视摄像中视点变化的基本要素有:

高度的变化距离的变化角度的变化

三、填空及简答

1画面剪辑点是以画面中主体运动和镜头运动为依据选择的。

2.镜头内部运动剪辑点的选择方法有:

3.语言剪辑点是以镜头中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起始、语速等)作为依据来确定的。

4.人物对话的剪辑方法有平剪和串剪法,表现双方争吵或辩论时一般采用方法。

5.客观性音响剪辑有四种方法:托声法、捅声法、积累式、平剪法。其中平剪法要求在选择剪辑点时注意:一要剪在音响的节奏点上;二要有音响的‘景别’观念。

6.叙事蒙太奇的作用是

7.什么是叙事剪辑?与叙事剪辑相比,表现剪辑的特点有哪些?

8在电视制作领域,设备间、系统间数字视频信号的传输通常采用SDI串行传输方式,传输线缆可以用:同轴电缆,三同轴电缆,光纤。

9在电视制作领域,数字音频信号的传输目前主要采用双绞屏蔽线电缆传输,同轴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

10.电视制作系统中音频设备之间音频信号的传输连接器有XLR、TS、TRS,说明它们的区别。

11.磁带录像机的数码显示系统有CTL计数系统、TC时间码系统,请说明他们的功用及区别。

12.为了兼容旧设备,目前数字录像机设有多种信号的输入/出口,请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信号类型。

VIDEO: AUDIO:

Y/P R/P B ANALOG

CMPST AES/EBU

SDI SDI

SDTI/1394 SDTI/1394

SG

13. 说明数字磁带录像机Digital Betacam、DVCPRO 50 、DVCAM、DV这四种记录格式的图像质量及兼容情况。

14.画图说明录像机的应用

15.说明调焦和变焦的区别

16.现用三种焦距的镜头即标准、长焦距、、和短焦距镜头来拍摄同景别的画面,请说明所拍画面效果的差异。

17.光圈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18.当被摄物体背景比较亮时,怎么调光圈?

19.摄像机上设置斑马纹的意图是什么?

20.请说明数字摄像机中的伽马调整的功用?

21.影响景深的因素

22全景系列重在展示空间,以环境为主人为辅,强调画面的气势,有较强的抒情和写意功能;近景系列重在刻画动作,以人物为主环境为辅,强调画面的质感,有较强的叙事和纪实功能。

23.摄像机镜头上“15×12.5mm”表示:最短焦距为,最长焦距为,变焦倍数。12.5mm 187.515

24.传送彩色图像,实质就是传送图像的亮度、色度这两个表征彩色特征的基本参量。

25.我国彩色电视系统的标准光源是D65 ,.我国演播室内常用的摄像光源是3200K 。26.根据我国电视台要求,录成品节目的新带,开头要录上 1 分钟彩条信号和1KHz基准音频信号(由调音台输出的),然后录30 秒的彩场或黑场信号。

27.高清电视的1080/50i表示:。

28 说明画面留白的原则和意义。

29.在纪实类节目中,为加强画面现场感和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常用 拍摄方法, 镜头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镜头。(跟拍,拉)

30.相加、混合而能获得白光的两种色光成为:补色光

31.推、拉都能在一个镜头中表现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之间的关系,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拉强调的 ,推强调的是 。

( 推强调的是客观环境中的主体人物 ,拉强调的是主体人物所处的客观环境。 )

32.什么是色温?色温与光源的关系是什么?说明太阳光在一天中的色温变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构成空间在电视叙事作品中有哪些作用?

2.镜头的长度如何确定

内容 情绪 节奏

3.转场一般有哪些依据?

节奏性段落 时间的转换

地点的转换 自然段落

4.剪辑基本工作流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4.现有三个镜头如图5--1所示,请分析①

A+B, ②A+C, ③C+B, ④A+C+B 这四种组接顺序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的话应如何处理?(如需要可另添加镜头)(15分)

应准循位置匹配原则,景别逐渐过渡原则。

5.演播室内单人和双人布光并设置机位。

6.轴线问题

8同一时空内或相邻时空主体动作如何剪辑?相异时空内主体动作如何剪辑?

9、简述表现动感的方法?

A B

C

9如何判断一个镜头的好坏?

10、如何控制灯光的亮度与照射范围?

11、光影有什么规律?

12、如何控制灯光的影子?

13、三维物体布光要注意什么?

画图说明设置机位,说明光性、光强和光位。

14、反光物体布光要注意什么?

15、荧屏物体布光要注意什么?

16、如何利用反光板进行采光?

17、混合光摄像要注意什么问题?

18、简述白平衡调整步骤?

19、拍摄日出、日落时,要使太阳更红些有哪些办法?

20、简述突出主体的方法?

21、怎样处理越轴镜头?

22如图所示某专家在报告厅演讲,这种场景如何布置机位。请画出机位布置图。

23.现场节目制作系统的配接。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一章Word版

第一章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要点分析 1.1 波长分别为400nm,550nm ,590nm ,670nm 及700nm 的五种单色光,每种光通量均为100lm ,计算合成光的光通量及辐射功率。 解:合成光的光通量为五种单色光光通量的和,即 Φ=5?100lm=500lm 查表得: V(400)=0.004 V(550)=0.995 V(590)=0.757 V(670)=0.032 V(700)=0.0041 由 ?Φ=Φ780 380)()(λλλd V K e V 可得 Φe (400)=100/(683?0.004)=366(W) Φe (550)=100/(683?0.995)=0.147(W) Φe (590)=100/(683?0.757)=0.193(W) Φe (670)=100/(683?0.032)=4.575(W) Φe (700)=100/(683?0.0041)=35.710(W) 因此:Φe =Φe (400)+ Φe (550)+ Φe (590)+ Φe (670)+ Φe (700) =406.6w 合成光的辐射功率为406.6瓦。 1.2 光通量相同的光源,其辐射功率波谱是否相同?在同一照明环境中亮度感觉与色度感觉是否相 同?在不同的照明环境中又如何?为什么? 答:由于光通量是按人眼光感觉来度量的辐射功率,它与光谱光视效率V(λ)有关。对各单色光来说,当其辐射功率相同时,λ=555nm 的单色光所产生的光通量最大。在其它波长时,由于光谱光效率V(λ)下降,相同辐射功率所产生的光通量均随之下降,因此,光通量相同的各种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波谱并不相同。 对复合光来说,如果光源的辐射功率波谱为Φe (λ),则总的光通量应为各波长成分的光通量之总和,即? Φ=Φ780 380 )()(λλλd V K e V ,因此,光通量相同的各种光源,其辐射功率波谱并不一定相同。 由此可知,光通量相同的光源,由于其辐射功率波谱并不一定相同,因此在同一照明环境中亮度感觉虽然相同的,但色度感觉并不一定相同。在不同的照明环境中,由于眼睛的适应性,亮度感觉与色度感觉均不一定相同。 1.5 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 答:描述彩色光采用的三个基本参量为:亮度、色调和饱和度。这三个量在视觉中组成一个统一的总效果,并严格地描述了彩色光。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色调反映了颜色的类别。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彩色的深浅程度。色调与饱和度又合称为色度,它既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五)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一般是由________、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的。( B ) A.定焦距镜头 B.变焦距镜头 C.广角镜头 D.长焦镜头 2.正常人眼可以辨别出的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有________种之多。( D ) 画面在电视节目中如同诗歌中的“诗眼”,音乐中的“重音符”,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 D )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拍摄使画面前景突显,背景相对压缩,当用广角镜头拍摄时,画面会表现出强烈的透视效果。( B ) A.平角 B.仰角 C.俯角 D.顶角 “三不变”是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 C ) A.机位、光圈、焦距 B.机位、光轴、焦点 C.机位、光轴、焦距 D.机位、光圈、焦点 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 B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画面中始终有一个具体的运动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主体在镜头的开始至结束均呈现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景别。( B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8.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人的正常视角宽。一般来说广角镜头的视角宽于( B )

°° °° 与________的比值被称为光圈系数(F)。( A ) A.焦距;入射光孔直径 B.入射光孔直径;焦距 C.焦距;入射光孔半径 D.入射光孔半径;焦距 一般多是无阴影的软光,用以减弱主光的生硬粗糙的阴影。( D ) A.修饰光 B.轮廓光 C.环境光 D.辅助光 是最适宜于人眼的一种颜色。( C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的色温在5400K-5500K左右。( B ) A.日出、日落 B.中午前后的阳光 C.阴沉的天空 D.蔚蓝色的北方天空 13.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________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线。 ( A )A.视线方向、运动方向 B.视线方向、身体朝向 C.谈话对象、运动方向 D.谈话对象、身体朝向 14.演播室类电视摄像和外景类电视摄像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的不同。(C ) A.所用摄像机 B.创作人员 C.拍摄时光线条件 D.摄像师水平 具有不可重复性,________有可重复性。( B ) A.艺术类摄像;纪实类摄像 B.纪实类摄像;艺术类摄像 C.演播室类摄像;外景类摄像 D.外景类摄像;演播室类摄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目前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_625_行,每行_800__多个像素。 17.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_焦距_。 18.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__视点__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

电视摄像试题集1

电视摄像试题集1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B A、寻像器 B、话筒 C、摄像机机身 D、镜头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 A、光圈值数字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入的光就越多。 B、光圈值数字越大,进入镜头的光越少,所以小口径镜头的光圈值数字就小。 C、f/1.4和f/2.0这两种口径的镜头,在同样的环境下使用,前者进光速度更快。 D、在对摄像机调节黑平衡时,镜头的光圈是关闭的。 3、下面有关镜头焦距与景深说法正确的是:C A、长焦镜头景深大,容易虚焦。 B、广角镜头景深小,不容易虚焦。 C、长焦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D、广角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4、下面关于色温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色温与物体的表面温度相等。 B、色温与温度的大小相反。 C、日出日落时的色温比中午前后的太阳色温高。 D、日光灯比白炽灯的色温要高。 5、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6、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B A、0.6秒 B、2.8秒 C、2.1秒 D、0.4秒 7、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C A、1∶2∶3 B、2∶4∶6 C、1∶1∶1 D、1∶3∶5 8、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D A、0.415 B、0.314 C、0.5 D、0.618 9、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A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10、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_______所导致。A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11、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C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12、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D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13、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C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4、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D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5、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A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要点分析 3.1设NTSC 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 F =1[R e ] + 2[G e ],求编码后所得信号 Y 、I 、Q 和C 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图。 换关系 [0.596 -0.275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c = J Q 2 +I 2 =0.836 e =arcta 门『丄〕+330 = 315”+180”+33” = 209.85 I Q 丿 可画出矢量图如图 V 」 A-- 0.836 /209.85 ° U C U 2 +V 2 =0.836 c V G 0 =arcta n — =209.85 U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1 r cos330 sin 330 g u [l 」~ [-sin330 cos330 」l V 解:由于F =1[R e ] +2[G e ]可得 R=1 G=2 B=0,根据 丫、丨、Q 和 R 、G 、 B 的转 [Y] (0.299 0.587 -0.523 0.211 0.114 [[1[ [ 1.473 ] 0.312 -0.835 L 1 」 -0.322」[0」L 0.046 . 或根据亮度方程 丫=0.299 R e +0.587 G e +0.114 B e 得 R-Y=-0.473 U=k 1( B-Y )= -0.726 Y=1.473 B-Y=-1.473 V=k 2( R-Y )= -0.415 1_「— 0.8351 」"L 求得Q 、I 值。

矢量图同上。 3.4设NTSC 制中采用100-0-100-25彩条信号,计算出复合信号数值。若规定其振幅最大 摆动范围在-0.20~+1.20界限内,问应如何进行压缩?计算出压缩系数。 解:按亮度公式 Y=0.299R+0.587 G+0.114 B 计算出 100-0-100-25彩条信号各条的 丫值,并 由此得到 R-Y 、B-Y 、C 、Y+C 、Y-C 数值如下表 B-Y 、R-Y 进行压缩,即分 别乘以压缩系数 k 1和k 2。取黄青两条,组成联立方程: J k 12 (B - Y)黄+ k ;(R-Y)黄=1.20 Y 黄 Jk 12 (B- Y)青+ k ;(R-Y)青=1 .20 Y 青 3.5彩色电视色度信号为什么要压缩?如果编码时各彩条被压缩的比例不同接收时显示彩 条图像是否有彩色失真? 答:由于电视的复合信号是由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叠加而成, 如果不把色度信号压缩, 则 彩条复合信号幅度的最大值将超过白电平的 78%,而最小值将比黑电平低 78%。用这样的 视频信号对图像载波调幅时将引起严重的过调制, 为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和改善兼 容性,必须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 如果编码时对各彩条采用不同的压缩的比例,虽然可以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 但接收端很难识别各彩条不同的压缩比,会造成彩条饱和度的失真。 3.6试分析说明用于 NTSC 制的亮色分离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 NTSC 制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 可以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亮色 分离。下图是用一根延迟时间为 T H 的延迟线构成的亮色分离电路。由于亮度信号的主频谱 白 黄 青 绿 品 红 t t - 监 黑 R G B Y 1.0 1.0 1.0 1.0 1.0 1.0 0.25 0.91 0.25 1.0 1.0 0.78 0.25 1.0 0.25 0.69 1.0 0.25 1.0 0.56 1.0 0.25 0.25 0.47 0.25 0.25 1.0 0.34 0 R-Y 0 0.09 -0.53 -0.44 0.44 0.53 -0.09 0 B-Y Y+C Y-C 0 -0.66 0.22 -0.44 0.44 -0.22 0.66 0 0 0.666 0.574 0.622 0.622 0.574 0.666 0 1.0 1.576 1.354 1.312 1.182 1.044 1.006 0 1.0 0.244 0.206 0.068 -0.062 -0.104 -0.326 0 解之得: k i =0.427 k 2=0.772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要点分析 3.1 设NTSC 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2][1e e G R F +=,求编码后所得信号Y 、I 、Q 和C 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图。 解:由于][2][1e e G R F += 可得 R=1 G=2 B=0 , 根据Y 、I 、Q 和R 、G 、 B 的转换关系 ??? ? ??????-=????????????????????---=??????????046.0835.0473.1021322.0275.0596.0312.0523.0211.0114.0587 .0299.0I Q Y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220.836c Q I = += 0arctan 33 3.1518033209.85I Q θ??=+=-++= ??? 可画出矢量图如图 U V 0.836 209.85° 或 根据亮度方程 Y=0.299e R +0.587e G +0.114e B 得 Y=1.473 R-Y=-0.473 B-Y=-1.473 U=k 1(B-Y )= -0.726 V=k 2(R-Y )= -0.415 220.836c U V =+= arctan 209.85V U θ==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 ? ???-=????????????-=??????046.0835.033cos 33sin 33sin 33cos 0000V U I Q 求得Q 、I 值。

矢量图同上。 3.4 设NTSC 制中采用100-0-100-25彩条信号,计算出复合信号数值。若规定其振幅最大摆动范围在-0.20~+1.20界限内,问应如何进行压缩?计算出压缩系数。 解:按亮度公式Y=0.299R +0.587G +0.114B 计算出 100-0-100-25彩条信号各条的Y 值,并由此得到R-Y 、B-Y 、C 、Y+C 、Y-C 数值如下表 R G B Y R-Y B-Y C Y+C Y-C 白 黄 青 绿 品 红 蓝 黑 1.0 1.0 0.25 0.25 1.0 1.0 0.25 0 1.0 1.0 1.0 1.0 0.25 0.25 0.25 0 1.0 0.25 1.0 0.25 1.0 0.25 1.0 0 1.0 0.91 0.78 0.69 0.56 0.47 0.34 0 0 0.09 -0.53 -0.44 0.44 0.53 -0.09 0 0 -0.66 0.22 -0.44 0.44 -0.22 0.66 0 0 0.666 0.574 0.622 0.622 0.574 0.666 0 1.0 1.576 1.354 1.312 1.182 1.044 1.006 0 1.0 0.244 0.206 0.068 -0.062 -0.104 -0.326 0 要使振幅最大摆动范围在-0.20~+1.20之间,可对两个色差信号B-Y 、R-Y 进行压缩,即分 别乘以压缩系数k 1和k 2。取黄青两条,组成联立方程: 黄黄黄Y 1.20)()(2 22221-=-+-Y R k Y B k 青青青Y 1.20)()(222221-=-+-Y R k Y B k 解之得: k 1=0.427 k 2=0.772 3.5 彩色电视色度信号为什么要压缩?如果编码时各彩条被压缩的比例不同接收时显示彩条图像是否有彩色失真? 答:由于电视的复合信号是由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叠加而成,如果不把色度信号压缩,则彩条复合信号幅度的最大值将超过白电平的78%,而最小值将比黑电平低78%。用这样的视频信号对图像载波调幅时将引起严重的过调制,为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和改善兼容性,必须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 如果编码时对各彩条采用不同的压缩的比例,虽然可以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但接收端很难识别各彩条不同的压缩比,会造成彩条饱和度的失真。 3.6 试分析说明用于NTSC 制的亮色分离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 NTSC 制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可以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亮色分离。下图是用一根延迟时间为T H 的延迟线构成的亮色分离电路。由于亮度信号的主频谱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温是(D) 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光谱性能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彩色电视机解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彩色全电视信号 B.三个基色信号 C.亮度信号 D.色度信号 4.我国电视机的图像信号采用残留边带方式发射的原因是为了(B)。 A.增加抗干扰能力 B.节省频带宽度 C.提高发射效率 D.衰减图像信号中的高频5.PAL制解码器中,4.43MHz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B)。A.亮度信号 B.色度和色同步信号 C.复合同步信号 D.色副载波 6.彩色电视的全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的全电视信号相比,增加了(D)。 A.三基色信号 B.三个色差信号 C.两个色差信号 D.色度与色同步信号 7.三基色原理说明,由三基色混合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 D )。 A.红基色的亮度 B.绿基色的亮度 C.蓝基色的亮度 D.三个基色亮度之和 8.普及型彩色电视机中,亮度与色度信号的分离是采用( A)分离方式完成的。 A.频率 B.时间 C.相位 D.幅度 9.我国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规定为( D )MHz。 A.6.5 B.31.5 C.33.57 D.38 10、彩色的色饱和度指的是彩色的(C) A.亮度 B.种类 C.深浅 D.以上都不对 11.在电视机中放幅频特性曲线中,需要吸收的两个频率点是( D )。 A.30 MHz/31.5 MHz B.31.5 MHz/38 MHz C.38 MHz/39.5 MHz D.30 MHz/39.5 MHz 12.彩色电视机中,由彩色全电视信号还原出三基色信号的过程称为( B )。 A.编码 B.解码 C.同步检波 D.视频检波 13、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指的是( B )。 A.NTSC制 B.PAL制 C.SECAM制 D.以上都不对 14.PAL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三个基色信号 B.彩色全电视信号 C.三个色差信号 D.亮度信号

电视摄像试题库

电视摄像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电视摄像师的最基本工具是(),它由()()()三部分组成。 2、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把图像信号称为(),声音信号称为()。 3、世界上主要的电视制式有()()()三种,其中我国使用的电视制式是(),它每秒()场,即()帧,每帧由()扫描线组成。 4、早期摄像机是()摄像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时期,80年代后实现()。 5、摄像机镜头的作用是将要拍摄的景物真实、清晰地反映到()上,它由()()()()等一组光学透镜和机械调节部件组成。 6、根据不同的焦距,镜头可以分为()()()三类。 7、“15×12.5mm”表示其最短焦距为(),最长焦距为(),变焦倍率是()。 8、f/5.6和f/8通光量相差()倍,f/1.7和f/2.5通光量相差()倍。 9、光圈是镜头里用来控制()的机械装置。 10、分光装置有()()()三种。 11、成像装置是彩色摄像机中把()信号转换为()信号的电子装置。主要有()()两种。 12、新磁带使用前要打开保护钮,录()彩条,()彩场或空场。 13、拍摄时,如发现全景散焦,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两种情况。 14、光包括无线电波()()()()()等,其中()()()等电磁波被称为“光波”。 15、可见光的波长是()至()。 16、日光的可见光谱是一个连续光谱,在雨后出现的彩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序排列的()()()()()()()各种色光,因此,日光被称为()光源。 17、光学的三原色主要包括()()()三种,而美术上的三原色是指()()()三种。 18、电视画框的长宽比有()()两种,通常电脑屏幕的长宽比是()。 19、电视艺术中的动感由三种元素构成:()()()。 20、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镜头,()与()都应有所变化,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和防止同机位拍摄引起的画面跳动。 21、被摄体的表面亮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22、光效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取决于()()()几个因素。 23、光线的方向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分,有()()()()()()()()()。 24、晴天中被照明对象主要接收三种光线的照明:()()和()。 25、晨昏时刻,太阳高度很(),光线与地面夹角较(),光线较();光线中()的比例增加,()的比例减小,成()调。 26、造型光主要有()()()()()、过渡光、环境光几种。 27、照明风格主要有()()()三种。 28、常见电视景别包括()()()()()几种。 29、()()()的变化,是电视摄像中视点变化的基本要素。 30、景别的大小也影响着动感的表达。景别大,则物体影像(),影响位移(),动感表达();景别小,则物体影像(),影响位移(),动感表达()。 31、相对于固定摄像,运动摄像的画面造型形式要复杂得多,主要有()()()()()()晃动、旋转()等。 32、一个完整的运动镜头,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33、镜头的组接不是对我们视觉经验的模仿,而是对我们()的再现。 34、在一个复杂的场景中,往往有较为复杂的轴线关系,它们是()()()。 35、电视中声音元素主要有三类:()()和()。 36、电视节目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37、传声器的方向性,是指对各个方向传来的声音的灵敏度。按指向性分,传声器可分为()()()。一般,随机话筒属于(),采访话筒多用()。

电视摄像试题A卷

电视摄像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词2分) 1、电视画面 2、画面素材 3、镜头调度 4、客观镜头 5、电视制作手段二、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 1、运动镜头结束的画面称为()。 2、摄像机的标准色温是()。 3、摄像机拍摄的几何角度包括()和()两方面的内容。 4、按照电视节目的性质和内容,电视摄像分为()和()两大类。 5、电视场面调度包括()和()两方面内容。 6、摄像师执机方式有()()和()三种方式。 7、摄像机的光学特性由()()()三个因素构成。 8、单一电视镜头所具有的时间特性表现为()()、()。 9、摄像操作的基本要求是()、()()()。10、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包括()、()、()、()。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电视摄像的宽容度通常为()。A、1:16 B、1:32 C、1:64 D、1:128 2、()镜头的还原效果容易产生桶形失真。A、标准、B、长焦距C、广角D、运动 3、在拍摄人物小景别画面时,加用()可以使人物的形象细腻柔和,弥补皮肤质感上的不足。A、雾镜B、晕化镜C、近摄镜D、柔光镜 4、如果要使电视画面偏暖色,校白选择的充满寻象器“参照物”应是()。A、冷色B、暖色C、白色D、标准色卡 5、固定画面是()不变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A、镜头光轴B、镜头焦距C、机位D、机位、镜头光轴、镜头焦距 6、下列选项属于长镜头美学特征的是()。A、客观复原物质现实B、艺术化手法表现现实C、戏剧性D、创造时空 7、3200K的滤色片适用于下列哪些场景的拍摄()。A、雪景B、晴朗的天气C、演播室D、海滩 8、我国彩色电视采用的标准白光是D白,其色温是()。A、2854K B、6500K C、4800K D、5500K 9、()是镜头内部的蒙太奇。A、短焦距镜头B、长焦距镜头C、长镜头D、镜头的长短10、在照度足够的情况下使用负增益拍摄,可以提高()。A、重合精度B、信噪比C、灵敏度D、最低照度四、简答题(共30分,每题5分) 1、固定画面有哪些功能? 2、陪体在电视画面中有什么作用? 3、怎样“细调”白平衡?什么情况下必须重新调整白平衡? 4、简述电视场面调度的作用。 5、摄像师在使用变焦距镜头拍摄时怎样控制动向? 6、摄像机上的寻象器有什么作用? 五、综合题题(共40分,每题10分)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摄像机机位前移的推镜头有何异同。2、论述电视景别的作用和造型画面的取材有哪些基本要求。4、如图所示:处在越轴位置上。在电视节目的摄制中,请方法克服越轴。(画图并附文字说明) 头、前移镜头和跟镜功能。3、阐述电视下面的两台摄像机你设计五种以上的 电视摄像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词2分)1、电视镜头2、电视新闻摄像3、主观性角度4、镜头调度5、综合运动摄像 二、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电视传像基本原理 要点分析 2.1 假设某电视系统扫描参数为Z=9行时,取α=0.2,β=1/9,画出隔行扫描光栅形成图。要与行场扫描电流波形图相对应。 解:本题是针对传统的CRT显示器扫描光栅形成而言的,它的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轨迹与其在偏转线圈中通入的扫描电流密切相关。而新型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屏等则不在此列。 当Z=9时,在隔行扫描中,每场为4.5行。因为α=0.2 为简单计,设T H=1S T Ht=0.8S T Hr=0.2S T F=9S T V=4.5S 。又因为β=1/9 则T Vr=0.5S T Vt=4S 画出两场行、场扫描波形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行、场扫描波形图 根据上述波形图中的时间关系,可分别画出第一场、第二场、及隔行扫描光栅图,如图 二、三、四所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行扫描正程轨迹是一条由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的直线,而行扫描逆程轨迹则是一条由右上向左下略微倾斜的直线。因为α=0.2 因此,在行扫描正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若为4的话,则在行扫描逆程期结束后,电子束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为1。画图时要注意此比例。 2. 第一场正程结束时,行扫描刚好完成4行的扫描,因此其逆程应从屏幕的左下角开始。由于场扫描逆程期是0.5s,行扫描正程有0.8s,,因此在场扫描逆程期只进行完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如图一中aa’。画图时要注意第一场逆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上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如图二中A’点所示。图中,行逆程轨迹用黑虚线表示,场逆程轨迹用红虚线表示。 3. 第二场正程从第5行(时间上的行)行扫描正程的5/8处开始,如图三中A’点,而第二场正程结束点应是第9行正程的5/8处,图一中b点。画图时要注意第二场正程结束时电子束位置处在屏幕最下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如图三中B点。 4. 第二场逆程期间包含了第9行(时间上的行)正程剩余的3/8(0.3s)及其逆程。画图时要注意:由于场逆程时间是0.5s,场逆程轨迹起始点为最下方水平方向上的5/8处,与屏幕右端线交点是其高度的3/5处(从下向上计),如图三中C点,这是场逆程期间对应第9行(时间上的行)正程剩余的3/8(0.3s);对应第9行的逆程则是从该点至屏幕的左上方,

(广告传媒)电视摄像考试要点

电视摄像考试要点 一、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摄像机可以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类。广播 级摄像机各项技术指标为最优,图像质量最好,适合各级电视台在演播室和现场节目制作的场合下使用,但其价格也最高、体积大、重量重。专业级摄像机价格适中、小巧轻便。而家用级摄像机则属经济、小巧、操作简便的摄录一体机,主要供家庭生活摄像和一般工业、交通、商业等单位监视用。 二、就电视摄像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 片段,又称电视镜头。电视画面具有时、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如果把时间凝定,那么电视画面就可以定格为“画幅”,电视画面正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每秒25帧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从本体意义上讲,电视画面是视听一体的。画面及附载其上的同期声、现场环境音响等,特别是在新闻纪实性节目的拍摄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它既是表现的内容,同时也是表现的形式。 三、画面的空间特性 屏幕显示、平面造型、框架结构这三个方面够成了电视画面特定的空间形态和特性。 1、屏幕显示:像素是电视机屏幕上分布着的一排排等距离的以红、绿、蓝为一组的光点。电视画面正是由这些像素所显现和组成的。目前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625行,每行800多个像素,每帧画幅共为52万个像素。这些像素是构成电视画面的最小单位,单位面积上分解出的像素越多,那么所显示出的画面就越清晰,越接近于真实。 屏幕显示特性使电视画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视画面色彩夸张(2)电视画面无纯黑部分(3)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 2、平面造型 电视画面依附于立式横向的矩形电视屏幕之上,这决定了电视画面的造型形式属于平面造型艺术。 平面造型艺术主要特点是要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的现实生活,造型形象主要是诉诸于视觉的。 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的用平面空间表现立体空间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电视造型艺术更是集纳其他平面造型艺术的手法之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挖掘人类对现阶段对空间认识的最大潜力,在平面造型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 (1):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 (2):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3):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平面造型局限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知识交流

电视原理第一章 1--1 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什么优点? 答:在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称为逐行扫描。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别称为奇场和偶场。隔行扫描优点:节省带宽,减少闪烁感;缺点:离电视近时仍有闪烁感 1--5 全电视信号中包括哪些信号?哪些出现正在正程?哪些出现逆程?试述各信号各自的参数值及作用。 答: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行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行消隐信号,场消隐信号,槽脉冲和均衡脉冲。其中图像信号出现在正程,其余信号出现在逆程。复合同步信号是用来分别 控制接收机中行、场扫描锯齿波的周期和相位。复合消隐 作用是分别用来消除行、场逆程回归线。槽脉冲的作用是可以保证在场同步脉冲期间可以检测出行同步脉冲。均衡脉冲的作用是使无论奇场还是偶场送到场积分电路去的波形是完全相 同的。图像信号的基本参数是亮度、灰度和对比度。 行同步:4.7us;场同步:160us;槽脉冲:4.7us;均衡脉冲:2.35us;行消隐脉冲:12us;场消隐脉冲:1612us; 1--9 我国电视规定的行频、场频和帧频各是什么?行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槽脉冲和均衡脉冲的宽度各是多少?行、场消隐脉冲的宽度又是什么? 答:我国电视行频:15625Hz;场频:50Hz;帧频:25Hz;行同步:4.7us;场同步:160us;槽脉冲:4.7us;均衡脉冲:2.35us;行消隐脉冲:12us;场消隐脉冲:1612us; 1--11 彩色光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答:彩色光三要素是指彩色光可由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三个物理量来描述。亮度是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一起的明暗程度的感觉。色调是指彩色光的颜色类别。饱和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 1—17.亮度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目前彩色电视中采用的是什么样的亮度方程? 电视原理第二章 2--1 彩色电视为什么要和黑白电视兼容?兼容制的彩色电视应具有什么特点?简述如何才能使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实现兼容? 答:1.为了把三基色信号由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最简单的办法用是三个通道分别地把红、绿、蓝三种基色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再分别用R,G,B三个电信号去控制红、绿、蓝三个电子束,从而在彩色荧光屏上得到重现的彩色图像,这种传输方式从原理上看很简单,但对占用的设备及带宽来说是十分不经济的,因而也没有实用价值,从而采用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兼容的方式。 3.采用频谱交错原理,将色度信号调制在 一个副载波上,进行色度信号的频谱搬移, 从而使调制后的色度信号谱线正好安插在亮 度谱线的间隙内,达到压缩频带的目的,保 证了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具有相同的频带宽 度。 2--3已知色差信号(R-Y)和(B-Y),如何 求得(G-Y)?写出相应表达式。若已知(B-Y) 和(G-Y),又如何求得(R-Y)?推导求出解 表达式。答:亮度信号 Y=0.3R+0.59G+0.11B Y=0.3Y+0.59Y +0.11Y 所以: 0=0.3(R-Y)+0.59(G-Y)+0.11(B-Y) 可得: (G-Y)=-0.3/0.59(R-Y)-0.11/0.59(B-Y)=-0 .51(R-Y)-0.19(B-Y) (R-Y)= -1.97(G-Y)-0.37(B-Y) 2--4 为什么要对色差信号的幅度进行压缩? PAL制中红差和蓝差的压缩系数各为多少? 确定这两个压缩系数的依据是什么? 答:如果不对色差信号进行幅度压缩,则势 必引起编码产生的彩色全电视信号幅度过 大,这就破坏了兼容性,易产生信号失真。 红差:V=0. 877(R-Y);蓝差:U=0. 493 (B-Y) 2--5 为什么要压缩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 色差信号频带的依据是什么?NTSC制中将 (R-Y)和(B-Y)压缩并转换为I,Q信号,这 与频带压缩有何关系? 答:A.因为彩色电视信号中的亮度信号频谱 已占有6MHz,因而只有设法将色度信号的频 谱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的空隙中,使色度信号 不占有额外的带宽才能做到彩色电视只占有 6MHz的频带范围,从而满足彩色电视与黑白 电视兼容的条件。B.依据大面积着色原理和 高频混合原理。C.将压缩后的U,V信号变换 成I,O信号可进一步对色差信号的频带进行 压缩,将(R-Y)和(B-Y)进行压缩成U,V 信号,则是为了不失真传输。 2--6 什么是频谱交错?PAL制中两个色度 分量的频谱与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个何关系? 如何才能使其亮度谱线与色度谱线相互交 错? 答:为了实现兼容,即保证色差信号与亮度 信号在同一个0~6MHz视频带宽中传送。将色 差信号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空隙中传送,这称 为频谱交错技术。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一种离 散型频谱,色差信号的频谱结构与亮度信号 的频谱结构相同,只不过色差信号带宽为 0~1.3MHz。选择合适的副载波,使亮度信号 与色度信号频谱的主谱线彼此错开。 2--7什么是正交平衡调幅制?为什么要采 用正交平衡调幅制传送色差信号?这样坐的 优点何在? 答:A.平衡调制即抑制载波的一种调制方式。 将2个经平衡调制的信号分别对频率相等, 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正交载波进行调幅,然 后再将这两个调幅信号进行矢量相加,从而 得到的调幅信号称为正交调幅信号。这一调 制方式称为正交平衡调制。B.在彩色电视系 统中,为实现色度与亮度信号的频谱交错, 采用正交调幅方式,只用一个副载波便可实 现对两个色差信号的传输,且在解调端采用 同步解调又很容易分离出两个色差分量。 2--8 NTSC制的主要优点和缺点何在?PAL 制克服NTSC制主要缺点所采用的方法及原 理是什么? 答:与其他两种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相比, NTSC制具有兼容性好、电路简单、图像质量 高等优点,缺点是相位敏感性高,对相位失 真较敏感。原理:先将三基色信号R,G,B变 换为一个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然后采 用正交平衡调制方法把色度信号安插在亮度 信号的间隙中,并且将色度信号中的Fv分量 逐行倒相。其实质是用逐行倒相的方法使相 邻两行色度信号的相位失真方向相反,再将 它们合成,从而得到相位不失真的色度信号, 以消除相位失真。 2--9 2--11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包含了哪些 信号?这些信号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1 亮度信号,图像信号,2 色度信号, 颜色信号,通常采用减色法3 色同步信号, 它提供接收解码器所需色副载波的频率和相 位基准。4 场同步信号,用以场同步。5 行 同步信号,用以行同步。6 测试行19,20 行,用以测试,可以含实时时钟信号,慢 同步电视信号。7 伴音信号6.5MHz,调频方 式,通常采用内差式接收。 2--12 2--13 PAL制色同步信号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它的频率、幅度及出现位置?它与色度 信号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答:色同步信号是叠加在行消隐脉冲的后肩 上传送的。。频率相同但时域错开 的色度及色同步信号,经色同步选通电路, 将色同步信号与色度信号分开。由于色度 信号在行扫描正程色同步信号在行扫描逆程 出现,故只要用两个门电路,就可将二者 按时间分离法进行分离。这两个门电路在控 制脉冲控制下交替导通即可实现两种信号 的分离。 2--14 下列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它们相 互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R:红色信号;G:绿色信号;B:蓝色信 号;Y:亮度信号;R-Y:红色差信号;B-Y: 蓝色差信号;G-Y:绿色差信号;Fu、Fv:平 衡调制信号;F:已调色差信号或色度信号; Fm:色度信号振幅;Fb:色同步信号;φ0: 色度信号相角 2—15 2--16 第三章 3.3 简述CCD摄像管的工作原理? 答:CCD是能够把入射光转变成电荷包,并 对电荷包加以储存和转移的一种器件。其工 作原理包括光电转换、信号电荷的积累和电 荷转换三个步骤。 光电转换与电荷积累:当把一个景物的光像 投射到CCD面阵上时,就会在CCD面阵上形 成由积累电荷描绘的电子图像,从而完成光 电转换与信息的存储。电荷转移:CCD实 质上可等效为一种移位寄存器。 3--6 视频全电视信号是如何形成的? 答:摄像机输出的三基色信号,经过各种校 正处理后,与各种同步信号一起送入编码器, 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加工后形成彩色电视全 电视信号输出,录像机等其他信号源产生的 视频信号,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也可形成 视频全电视信号. 3--7 为什么射频电视信号采用负极性、残 留边带调幅方式发射?而伴音电视信号采用 调频方式? 答:1残留边带信号优点:已调信号的频带 较窄,滤波器比SSB滤波器易实现,易解调, 但VSB是一种不均衡调制,图像信号中低于 0.75MHz的频率成分,具有双边带特性,经 峰值包络检波后输出信号的振幅较大,对于 图像信号中1.256MHz的频率成分,具有单边 带特性,经解调后输出信号的振幅减半,这 样,低频分量振幅大,使图像的对比度增加, 但高频分量跌落会使图像清晰度下降。 2采用负极性调制:负极性调幅时,同步脉 冲顶对应图像发射机输出功率最大值。在一 般情况下,一幅图中亮的部分总比暗的部分 面积大,因而负极性调制时,调幅信号的平 均功率要比峰值功率小得多,显然工作效率 高。在传输过程中,当有脉冲干扰叠加在调 幅信号上时,对正记性调制来说,干扰脉冲 为高电平,经解调后在荧屏上呈现为亮点, 较易被人眼察觉;而负极性调制,干扰脉冲 仍为高电平,但经解调后在荧屏上呈现为暗 点,人眼对暗点不敏感。并且也易为自动干 扰抑制电路消除或减弱。负极性调制还便于 将同步顶用作基准电平进行自动增益控 制。 3伴音信号的调制:电视广播中伴音信号的 频率范围在50Hz~15Hz之间。为了提高伴音 信号的接收质量,送往伴音发射机的伴音信 号经过调频后变成宽带信号。我国规定伴音 已调信号的最大频偏为50Hz,所以已调伴音 信号的带宽为130KHz。调频信号的边频丰富, 因此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3--9 我国地面广播电视频道是如何划分 的? 答:以8MHz为间隔,我国电视频道在VHF 和UHF频段共分为68个频道,其中频率 92~167MHz,566~606MHz的部分供调频广播 和无线电通信使用,在开路电视系统中不安 排电视频道,但在有线电视中常设置有增补 频道,此外,每个频道的中心频率及所对应 的中心波长是估算天线尺寸和调试接收机的 重要参数。 电视原理第四章 4--1 AFT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在收看 电视节目调节频道时,AFT开关应置于何位 置?(关) 答:AFT完成将输入信号偏离标准中频 (38MHz)的频偏大小鉴别出来,并线性地转 成慢变化的直流误差电压返送至调谐器本振 电路的AFT变容二极管两端的微调本振频率, 从而保证中频准确、稳定。(注:AFT主要由 限幅放大、移相网络、双差分乘法器组成。) 4--2 PALD解码电路主要由那几部分组 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摄影摄像技术》结业考试试卷A

** 1分, 1A.C.2、A.特写 3A.寻像器 4A.C.5A.C.6A.捕捉动感7、_____是电视画面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元素,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 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选项为:() A.光线 C.影调 B.色彩 D.线条 8、_____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在有情节的场景中,常被用作叙事性的描写。选项为:() A.近景 C.全景 B.中景 D.远景 9、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这种方案是:()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0、电视画面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__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选项为:() A.每秒25帧B.每秒30帧C.每秒35帧D.每秒40帧 11、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 A.拉镜头B.移镜头C.综合运动D.固定画面 12、____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选项为:() A.陪体 B.前景 C.背景 D.环境 13、下列拍摄方法中,能同时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点变化的是:() A.变焦推B.跟移C.变焦拉D.跟摇 14、____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选项为:() A.推镜头 C.摇镜头 B.拉镜头 D.跟镜头 15、日出、日落时的色温一般为___之间。选项为:() A.5000~6000KB.2800~3500KC.6800~7500KD.6000~7000K 16、为克服“越轴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提高拍摄高度B.改变色温 C.插入中性镜头D.改变光圈快门 17、就电视场面调度和舞台调度相比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舞台调度的空间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 B.舞台调度在观赏时,具有较大的强制性 C.电视场面调度的视点固定、视距不变 D.电视场面调度具有复杂性、多变性 18、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夕阳时,为了获得落日

《电视摄像》测试总复习题 - 副本

《电视摄像技术》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一分) 8、电视艺术诸表现元素中,()是第一位、最基本的。 A、画面 B、解说 C、声音 D、音响 1、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范围是指() A、景别 B、色彩 C、光线 D、物距 2、用( )角度拍摄的画面,有助于突出人物的轮廓线条。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D、大特写 3、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 A.0.415 B.0.314 C.0.5 D.0.618 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主体在画面的视觉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5、在实践中拍摄固定画面时,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6、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是() A、主体 B、支点 C、陪体 D、空白 7、能够确定被摄人物或物体在实际空间中的方位,即具有某种定位作用的画面景别是() A、远景 B、全景 C、近景 D、特写 8、在影片或电视片编辑时,由于不具有明显的环境特点,所以常用来作为转场的镜头景别是() A、中景 B、近景 C、特写 D、远景 9、具有一定悬念效果的拍摄角度是(),它通常给人一种期盼心理。 A、正面角度 B、侧面角度 C、斜侧面角度 D、背面角度 10、()是可以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A、远景 B、全景 C、近景 D、特写 11、远景尽量选择()以形成画面层次,避免平板单调。 A、顺光 B、侧光或侧逆光 C、散射光 D、顶光 12、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景别是() A、中景 B、大远景 C、远景 D、特写 13、摄象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水平线而形成的拍摄角度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