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布氏杆菌病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布鲁氏菌病的心理护理体会

布鲁氏菌病的心理护理体会

布鲁氏菌病的心理护理体会张百玉;海玲;萨仁【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6(024)001【总页数】2页(P94-95)【作者】张百玉;海玲;萨仁【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021008;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021008;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021008【正文语种】中文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病原菌有患病的牲畜(或其他传染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直接接触等各种传播途径传染给人而使人感染,引起全身无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菌血症、毒血症等病理反应,造成免疫系统、骨关节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而产生相应特点的临床表现,这样一种疾病称为布鲁氏菌病。

本病临床特征以长期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疼痛、睾丸肿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严重时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关节变形,丧失劳动能力,本病复发率高。

护理体会:布病患者由于病情反复、病程较长、久治不愈,患者易产生焦虑、多疑、消极、悲观等情绪,治疗期间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认真倾听患者陈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压力,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布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不同的患者表现也不同。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担心像“有人说的布病一旦感染,终身不愈,无法治好”。

②患者担心影响生育,尤其是男性患者、有睾丸炎的患者。

有的患者特别惧怕发热,体温一高就紧张。

③有的患者不敢用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④布病的治疗时间长,有的患者缺乏耐心,不能坚持。

⑤有的患者对布病过分轻视,不做系统治疗。

⑥个别较重的患者或合并严重系统损害的患者缺乏信心,放弃系统治疗。

根据上述患者采取以下心理护理:①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布病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感染者的年龄、文化、层次有很多的差异,我们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布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的知识,向患者介绍本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悲观的情绪,努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布氏杆菌病的护理体会

布氏杆菌病的护理体会
性的 、 学的护理 , 科 可对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促进康复起到举 足 轻 重的作用 。我科 于 2 1 0 0年 3月 ~2 1 0 0年 8月共收治 1 例 6 布氏杆菌病患者 ,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节保暖 , 用热水袋外敷疼痛关节及用热水 洗脚 , 要浸至踝 关 水
功能损害 , 每天 至少摄入 20 0ml , 0 水 以防脱水 。
部位 、 温水擦 浴的方法 等。每次测 量体温前 3 i 进食或 0mn不
饮用热水 , 测量 时用毛 巾擦干腋 下汗液 , 以保 证结果准确 。物
理降温 时可 用冰袋 冷敷前 额 、 头顶或 体表大 血管处 , 如颈部 、
患者解 释病 因、 临床表现及主要治 疗方案 和预 后 , 说明关节疼
痛是本病 的一个典 型症状 , 经过 正规 治疗及 按疗 程服 药是完
全可以治愈 的。通 过有效 的心理 护理 , 减轻 了患 者 的心理压
力, 为患者消除了顾虑 ,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
2 护 理
2 4 饮 食指导 : . 由于患者发热 出汗 , 机体消耗 过多 , 新陈代谢
部位及肝脾 有无肿 大及其 程度。此外 , 应监测 患者 的血 常 还 规、 电解质 、 生化 实验 、 氏杆 菌凝集 试验 结果 、 布 出入量 、 命 生
冷敷 的部 位 , 同时避 免长 时 间冷敷 同 一部位 , 以防止 局部 冻 伤。观察周 围循 环情况 , 患者 出现 脉搏细 弱、 如 面色苍 白、 四
肢厥 冷时 , 时通知医生处理 。1 及 6例患者 中有 1 4例存在发 热 症状 , 8 . % 。 占 75 2 12 严密观察 : .. 发热时嘱患者卧床休 息 , 保持环境 整洁 , 空 气清新 , 室温保持在 2 2  ̄ 湿度 5 % 一6 % , 常通风换 O~ 4C, 0 0 经 气 。患者 宜穿透气 、 棉织 衣 服 , 免 因衣服过 厚而影 响散 热 , 避 若有寒 战应采取 保暖 措施 。患 者大 量 出汗 后给 予温水擦 拭 , 及 时更换 衣裤 , 保持 皮肤 清洁 、 干燥 , 以防止感染 。根据 病情

1例布氏杆菌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1例布氏杆菌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1例布氏杆菌病患儿的护理体会田锦霞【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216-217)【作者】田锦霞【作者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太原 030013【正文语种】中文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属乙类传染病。

2015年8月我科收治1 例布氏杆菌病患儿。

此患儿兼有低蛋白血症、支原体肺炎,且不除外川崎病。

住院期间患儿病情复杂,症状不明显,诊断不明确,家长紧张、焦虑,针对以上问题,护士从入院到出院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细致的护理和宣教,加上系统的治疗,使患儿很快康复,痊愈出院。

报告如下。

患儿,男,2 岁1个月,主因发热10 d伴关节疼痛4 d于8月4日入院。

家长诉曾有羊群从家门口经过,无明显密切接触史。

四肢伴有点片状红色皮疹,无痒感,发热时明显,双眼结膜充血。

双下肢关节疼痛,患儿发病后精神食欲欠佳。

在当地化验:布氏凝集试验阳性。

入院诊断:布氏杆菌病?入院体检:体温 36.2 ℃,心率128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24/72 mm Hg(1 mm Hg=0.133 kPa)。

体检:右侧颌下可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

院外有头孢类过敏史。

入院后给予Ⅰ级护理,清淡易消化饮食,头孢哌酮钠皮试后阳性改为泰能,热毒宁,维生素C等静脉输入。

8月5日生化结果回报白蛋白29.4 g/L,补充诊断低蛋白血症,给予患儿输入人血白蛋白,患儿热退。

患儿双眼结膜充血,四肢有点片状红色皮疹不除外川崎病。

8月6日肺炎支原体:阳性1︰160,补充诊断支原体肺炎。

8月8日患儿全身皮疹消退,无关节疼痛。

布鲁氏菌抗体1︰100,确诊为布氏杆菌病。

8月9日经会诊和辅助检查排除川崎病。

8月10日复查血免疫系列、血常规均正常。

于8月11日患儿出院。

出院后继续口服复方磺胺制剂。

2.1 入院宣教人员介绍: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及核算员。

环境介绍:介绍医生办公室、护理站、治疗室、盥洗室、开水房和餐厅位置,使其尽快熟悉环境,融入其中。

32例布氏杆菌病的护理体会

32例布氏杆菌病的护理体会

32例布氏杆菌病的护理体会作者:孔繁皓包双宝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通过对布氏杆菌病人的一般护理、发热护理、症状护理,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32例布氏杆菌病人的护理。

结果:发热28例,关节疼痛20例,睾丸肿痛26例,睡眠障碍13例,情绪波动29例,经过有效护理,以上症状均好转。

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布氏杆菌病人的预后及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护理;体会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地区性流行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1]。

在我区(内蒙古)广泛流行,尤以农村、牧区为甚。

本病累积器官广泛,易引起并发症,且病程较长,故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以及积极的心里干预尤为重要。

我科从2012年3月到2013 年3月,共收治32例布氏杆菌病人,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30例,女2例。

年龄在33~59岁之间,平均46岁。

其中农村牧区的22例,从事屠宰肉类加工业及皮毛生意的6例,乳品行业的4例。

平均住院时间35天。

2护理2.1 一般护理本病的急性期症状重,应卧床休息,可减少机体消耗,减轻病损器官的负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应增加营养丰富、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给足够水分及电解质。

多饮温开水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汁和果汁。

2.2 对症护理2.2.1 发热护理体温可高达39.5℃,积极的给予物理降温,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多汗相当严重,多与发热相伴,体温下降时更明显,常可湿透衣物,大量出汗可导致虚脱,应注意发热和出汗患者的情况,注意保暖,出汗要及时擦干汗液,避免风吹。

每日温水擦浴并更换衣裤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2.2 关节痛的护理应减少患肢活动,疼痛较重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维持关节基本功能。

有效沟通在布氏杆菌病致28例关节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有效沟通在布氏杆菌病致28例关节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有效沟通在布氏杆菌病致28例关节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体会摘要目的通过有效沟通对布氏杆菌致关节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

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布氏杆菌患者的基础护理、关节疼痛对症护理等,并总结临床效果。

结果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正确用药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促进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关节疼痛;护理布氏杆菌病又称马尔他热或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现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8例布氏杆菌病致28例关节疼痛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28例布氏杆菌患者,其中男25例,女3例,年龄5~76岁,平均年龄47.7岁;70岁以上2例,50~70岁6例,30~49岁18例,5~29岁2例;父子先后住院的4对;有发热症状者12例;有关节疼痛症状者28例;急性病例26例,慢性病例2例;28例中23例从事喂养牧畜的农民,均有养羊、挤奶及接生羊羔史,4例有饮用未经消毒羊奶史,1例从事羊毛制品工作。

均经布氏杆菌抗体检测(血清凝集实验ELISA)阳性,经试验室检查,均符合布氏杆菌病诊断标准。

1. 2 护理1. 2. 1 病情观察详细询问患者和羊、牛、猪有没有接触史;患者发热、疼痛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饮食的规律是否有胃肠道反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离子、尿量、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结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一旦发现患者异常情况(面色苍白、烦燥不安、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血便等),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

1. 2. 2 心理护理由于患上此病的病程长,累及的组织器官很多,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慢性期患者会有经济及心理上的压力;急性期患者在发热、多汗、关节肌肉疼痛时会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1];此时要及时、正确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顾虑,说明本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会尽快检查及时让患者得到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每次做治疗、检查、护理工作前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所做工作的意义、目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88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88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88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护理体会作者:李彩琴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愈率。

方法:对88例不同程度的布鲁氏杆菌病患者采取心理、饮食、药物、健康指导等一系列临床护理和对症护理措施,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解除焦虑等不良情绪。

结果:88例布鲁氏杆菌患者中,痊愈67例,基本治愈21例,无无效病例。

结论:对布鲁氏菌病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和对症护理措施,对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护理体会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马尔他热或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

布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牧区,流行的布氏菌属主要为羊种菌和牛种菌,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播本病。

近年来,随着养殖畜牧业的发展,本病发病率在本地区呈明显增高趋势,本院收治的住院病历中,由2010年的50例上升到2014年的265例,以66.25%的速度递增。

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关节疼痛、多汗等,所以对布病患者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并进行科学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康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科于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88例布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88例患者中,男68例,女20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9岁,平均年龄48岁,均有与羊接触史。

其中发热患者76例,占86.4%。

1.2 诊断与治疗全组病例均通过布病试管凝集试验明确诊断,滴度 1:50(+)有意义,本组病例滴度在1:50(++)—1:200(++)区间,结合临床资料与其他疾病作出鉴别诊断,选择治疗方案。

①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调节饮食、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等,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可用退热剂等对症治疗。

②抗菌治疗: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布氏杆菌病致脊柱损伤的护理体会

布氏杆菌病致脊柱损伤的护理体会

部,另一只手按照临床规定进行1 3 腔护理。依次清洁患者的牙齿、颊
部 、舌面和硬腭 。 1 . 2 . 3实验 组 ;实验 组患者 的 口腔 护理操作 应 由两 位护理 人员共 同完
成。一位护理 人员负责 固定患者的气 管插 管 、牙垫 和患者的头部 ,观 察在 口腔护 理的过程 中 ,患者 的呼 吸情况和面部表 情。另一位 护理人 员进行操作 ,吸净患者 口腔 内的痰液 ,按照临床操 作规定 ,使用 浓度 为3 %的双 氧水来擦洗患者 的牙齿 、颊部、舌面 、硬腭 以及 E l 腔 内的导 管 ,及时清 除 口腔 内部 的痰痂 和血痂 。再 使用一次性 注射器抽取注射 液进 行冲洗 ,一边冲洗一遍负压 吸引 ,重复操作2  ̄ 3 次 ] 。
了影响 , 1 3腔的 自净功能和 局部黏膜抵抗 能力也收到 了削弱 ,致病 微 生物容易在 患者的 口腔 内大量 繁殖 ,给患者造成多种 并发症 ,常见 的
并发症 主 要包括 口腔 炎症 ,呼 吸机相 关性 肺炎 等 。这些 并发 症的 发 生 ,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严重 影响经 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冲洗液的种类。在操作过程中,将床头抬高1 5 。
, --
3 0 。 ,防止误吸现象的出现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从本次 临床 研究分析 的结果数据上看 ,实验组 患者在 口腔 清洁程
对比方法采用 检验,使用 ( n ,%)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
法采用 险验 ,使 用均数 土平均 数 ( ±s )表示 ;以0 . 0 5 作 为检验的水
热 、关节 剧烈疼痛 、引起患者 内脏器 官失调 的一 种菌病 。该 种疾病能
给予患者骨 关节及神经 系统 极大的伤 害。如果要解 除布 氏杆菌病 致脊

35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安丽

35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安丽

·全科护理研究·35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安丽,吴建霞【关键词】布氏杆菌病;临床特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R51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152(2013)02-0330-02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1]。

此病在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等牧区[2],北京地区少见。

传染源主要是病畜,以羊为主,牛次之,猪仅见于个别地区。

病原菌主要通过体表皮肤黏膜的接触进入人体,也可经消化道进食含布氏杆菌的奶及奶制品或被污染的饮水和肉类而感染[3]。

临床特征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大等,易复发而转变为慢性[1]。

我院自2005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3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3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19 61岁,平均年龄45.7岁。

其中28例患者职业是农牧民,饲养员3例,学生1例,干部1例,2例不详。

31例有明确牛羊接触史,4例有经常食用羊肉及饮用鲜牛奶史。

根据我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布氏菌病的诊断标准均被确诊为布氏菌病。

35例患者中发热34例(97.1%),体温38.0 41.3ħ,稽留热8例,弛张热15例,不规则热11例;31(88.6%)例有多汗症状,5例症状明显,静坐时头面部汗如流水;24例(68.6%)有关节疼痛,以髂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多见,以游走性大关节痛为主,10例累及两个以上关节,非对称性,部分关节红肿、压痛及运动障碍;淋巴结肿大5例(14.3%),以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主。

睾丸肿痛4例(14.8%),多为单侧睾丸肿大。

1.2治疗方法35例患者均给予2 3种抗生素联合用药,如利福平、多西环素、依替米星、复方新诺明等,治疗2 3个疗程。

1.3护理方法1.3.1发热及多汗的护理34例发热患者中体温在38.5ħ以上者,遵医嘱给予来比林0.9g肌肉注射或消炎痛栓塞肛降温;38.5ħ以下者给予冰袋物理降温或温水擦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例布氏杆菌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对布氏杆菌病人的一般护理、发热护理、症状护理,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32例布氏杆菌病人的护理。

结果:发热28例,关节疼痛20例,睾丸肿痛26例,睡眠障碍13例,情绪波动29例,经过有效护理,以上症状均好转。

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布氏杆菌病人的预后及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护理;体会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地区性流行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1]。

在我区(内蒙古)广泛流行,尤以农村、牧区为甚。

本病累积器官广泛,易引起并发症,且病程较长,故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以及积极的心里干预尤为重要。

我科从2012
年3月到2013 年3月,共收治32例布氏杆菌病人,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男30例,女2例。

年龄在33~59岁之间,平均46岁。

其中农村牧区的22例,从事屠宰肉类加工业及皮毛生意的6例,乳品行业的4例。

平均住院时间35天。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本病的急性期症状重,应卧床休息,可减少机体消耗,减轻病损器官的负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应增加营养丰富、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给足够水分及电解质。

多饮温开水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汁和果汁。

2.2 对症护理
2.2.1 发热护理
体温可高达39.5℃,积极的给予物理降温,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多汗相当严重,多与发热相伴,体温下降时更明显,常可湿透衣物,大量出汗可导致虚脱,应注意发热和出汗患者的情况,注意保暖,出汗要及时擦干汗液,避免风吹。

每日温水擦浴并更换衣裤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2.2 关节痛的护理
应减少患肢活动,疼痛较重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维持关节基本功能。

局部可用5%~10% 硫酸镁热敷,2~3次/d,也可以配合理疗等措施增加血液流通,减少炎性反应。

疼痛减轻后教会患者或其家属按摩、揉搓关节的方法,同时注意关节保暖,用热水袋外敷疼痛关节及用热水洗脚,水要浸至踝关节以上,时间15~20 min,以促进下肢血液流畅。

2.2.3睾丸肿痛的护理
睾丸肿痛者,要给予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协助患者日常生活所需;并以“丁’字架将睾丸托起,避免睾丸下垂,促进静脉回流,
减轻局部胀痛;教会患者采用放松术,如利用报纸、广播等转移注意力,深呼吸,肌肉放松疗法等,以减轻疼痛。

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病室空气干燥清洁。

2.3睡眠的护理
患者睡前环境保持安静,如禁止室内、走廊及周围环境大声喧哗。

室内空气保持流通,灯光熄灭或减暗,促进患者睡眠。

2.4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病情反复、病程较长、久治不愈,病人易产生焦虑、多疑、消极、悲观等情绪,治疗期间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认真倾听患者陈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给予适当安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效果,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减轻焦虑、烦躁等情绪,增加患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2.4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缺乏对本病的认识,选择适宜的时间,为其讲解造成此病的原因和常见的一些临床症状,相关知识要分次讲解,避免患者疲劳。

强调急性期彻底治疗的重要性,以免慢性化。

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其阴道分泌物、胎盘、羊水、乳汁中带菌率最高,因此,要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畜或患者的排泄物污染水源或食物,禁食病畜肉或乳品,对牲畜采取普查普治,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总结
布氏杆菌病严重危害着农牧民的健康,本病常见于青壮年农牧民
和兽医、畜产品加工人员等,对患者的劳动力影响很大。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治疗护理不及时转为慢性疾病,导致临床症状反复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疾病的远期预后除药物治疗外,与患者的休息、饮食、身心护理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患者坚定信心,护理人员不断地总结经验、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就能减轻患者痛苦,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罗瑞得传染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