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_以杭州市为例

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_以杭州市为例
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_以杭州市为例

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以杭州市为例

谢守红

1内容提要2本文介绍了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方法,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赫希曼产业关联理论、罗斯托经济理论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杭州市主导工业进行优选,认为杭州宜发展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

1关键词2城市主导产业;选择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主导产业由于处于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与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其发展往往能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扶持和优先发展主导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引起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与国家和省相比,城市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地域单元,往往不具备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城市经济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此,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既要遵循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又要结合城市经济的特点,特别是要考虑到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高一级地区发展战略的协调,与相邻城市和区域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方法

11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

主导产业是指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主导产业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但第一次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稍后罗斯托对主导产业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规划日本产业结构时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个新准则。此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主导产业作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准则,如短缺替代弹性准则、瓶颈效应准则和增长后劲准则、可持续性准则等。

(1)比较优势理论

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0理论的基础上,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进一步提出了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前者认为,一个地区应该优先发展那些在劳动生产率上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这些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代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向,成为主要的经济力量。后者则强调地区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产业虽然现在比较幼小,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但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必须加以扶持。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则从生产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各个地区在生产不同产品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一个地区应优先发展那些能充分利用本地区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或资源的产业,并同其他地区进行产品贸易和交换。要素禀赋论的核心仍然是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优势),它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总之,从比较优势理论可得到以下两点启示:第一,任何区域都不能/大而全0或/小而全0地发展所有产业,而应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第二,产业结构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的支柱产业上,而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产业的潜在优势,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支援,幼小产业的比较费用可以变化并取得优势。

(2)赫希曼产业关联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著名的5经济发展战略6一书中,依据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对产业

总第108期城市问题2002年第4期

间关联度与工业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任何一个产业部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透过供需关系与其他部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产业链,彼此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效应。产业关联度越大,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越大。据此,赫希曼首次提出了依据产业关联度确定主导产业的准则,即优先考虑那些对较多产业有带动和促进作用的产业。对资本相对不足、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要发展后向关联度较高的最终产品业。

(3)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

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自成一派,他也是最早研究主导产业的学者之一。罗斯托在5经济增长的阶段6一书中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时,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其主要特点有:一是依靠科技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二是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三是具有很强的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日益演化,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已不是单个主导产业,而是几个产业共同起作用,罗斯托称之为/主导部门综合体0。接着,罗斯托对主导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他把这种带动作用称之为/扩散效应0,包括:第一,前向效应,指主导产业部门的发展诱发出新的经济活动或产生新的经济部门;第二,后向效应,指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向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第三,旁侧效应,指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地区的影响,包括地区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主导产业正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创造条件。

(4)筱原三代平准则

筱原三代平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对战后日本实现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在理论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规划日本产业结构时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准则即: /需求收入弹性准则0和/生产率上升率准则0。所谓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种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增长率之比,反映随着国民收入增加而引起的对各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只有需求收入弹性大的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获得较高的利润。生产率上升率准则是指选择生产率上升快、技术水平高的产业部门为主导产业。在一定时期,各产业部门生产率上升幅度是不同的,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相应地生产成本下降也快,经济效益好,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就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21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1)指标体系

主导产业选择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测度,而评价指标的选择和量化直接决定着评价结果的优劣。指标选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即所选指标能够科学地全面地反映主导产业的内涵;o动态性和前瞻性,因为主导产业是不断成长、发展和更替的,也许目前它在国民经济中不占较高的地位,但它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长远性影响,因此要有战略性、前瞻性观点;?可操作性,即指标的数据必须是易于搜集和计算的,以减少主观臆断的误差;?层次性,由于主导产业涉及面广,按照其层次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可以不断细分,各自形成一个子系统。

根据上述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准则,一般可采用如下指标进行测度:

A.产业规模:包括产值、销售总收入、年平均职工人数、产业份额等指标。

B.产业经济效益:包括利税贡献率、资金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固定资产产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等。

C.产业发展前景:包括扩张速度、需求收入弹性、行业国民经济增长弹性等。

D.技术进步优势:常用指标有技术进步速度、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贡献率、百名职工中的技术人员数、固定资产装备系数等。

E.区际比较优势:包括区位商、市场占有率、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金利税率、比较产值利税率、比较全要素生产率等。

F.产业关联效应:包括感应程度、影响程度、感应力系数、影响力系数等。

G.环境效应:包括单位产值能耗、资源消耗强度、单位产值/三废0排放量等。

(2)评价方法

构建指标体系后,接着进行模型运算。模型运算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指标值和标准化值计算。首先利用统计年鉴、工业普查资料、投入产出表等查找或计算各指标数值。为了消除量纲和量级的影响,再对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分标准差标准化和

城市问题2002年第4期

极差标准化等。对于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三废0排放量等负作用指标(即指标值越小,在选择主导产业时意义就越大),还必须作逆向处理。

第二,确定指标权重。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常用方法有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熵值法等,其中前二种为主观赋权法,后三种为客观赋权法,它们各有利弊,应根据评价内容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方法。

第三,多指标合成。即通过一定的算式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值综合,以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值。多指标合成的数学方法较多,主要有加法合成、乘法合成、加乘法合成、乘除法合成和代换法合成等。多指标合成后,对得分较高的几个产业部门再作定性分析,最终确定主导产业。

二、关于杭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也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

的中心城市。1999年,杭州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225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8位,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3位。尽管杭州市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但工业在杭州市的国民经济中仍居于主导地位。1999年,杭州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为810B 5114B 4016。目前,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兴起的新形势下,杭州市工业面临着产业和产品结构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传统支柱产业增长速度趋缓和新兴产业发展不快等问题。因此,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和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来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是杭州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下面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杭州市工业主导产业进行优选。模型共分三层:目标层即对主导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准则层包括主导产业评价的4个准则:产业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前景、产业关联效应、环境效应等;指标层包括了主导产业选择的11个具体指标(图1)

图1 杭州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首先,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

C 1)C 9为正作用指标,采用极小值标准化,C 10)C 11为负作用指标,采用极大值标准化。由此计算出杭州市16个主要工业行业的标准化得分。

其次,计算各层次元素的权重。其方法是用1)9

标度法,通过专家咨询构造判断矩阵,对各元素进行单排序和总排序计算,可得到各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表1),并对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进行一致性检验。

最后,以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出各工业行业的综合评价值(表2)。

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表1杭州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各指标权重

指标C1C2C3C4C5C6C7C8C9C10C11权重0109001127010450104901120011120112301161010310104001102表2杭州市主要工业行业综合评价值

行业综合评价值行业综合评价值

食品制造01366非金属矿物制造01172

饮料制造0161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01388

纺织业01462金属制品01437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01499普通机械制造01384

皮革、毛皮、羽绒制品0146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01594

造纸及纸制品0137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01562

化学工业01527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01838

医药制造01536仪器与文化办公机械制造01505

从(表2)可以看出,杭州市主要工业行业总得分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01838)、饮料制造业(0161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159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1562)、医药制造业(01536)、化学工业(01527)。其中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总得分居各行业之首,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既符合当今信息革命的潮流,也符合杭州的资源特点。杭州自然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东方通信、数据科技、西湖电子等企业在国内同行中处于先进地位,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已超过100亿元。最近,杭州市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信息港0,把杭州建成/天堂硅谷0。

总得分排在第2位的是饮料制造业,其利税贡献率和扩张速度居各行业之首,区位商和市场占有率居第2,但杭州饮料制造业主要是以/娃哈哈0、/农夫山泉0等品牌为主的水饮料,其产业链短,产业关联度小,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不大,不适合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

杭州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基础较好,以万向节、轴承、制动器、变速器、离合器等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市场占有率高,在轿车加速进入家庭的形势下,其发展前景良好。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杭州重要的支柱产业,工业汽轮机、余热锅炉、水力发电设备等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第1,部分产品远销海外。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稳步发展,对电气机械和器材有较大需求。

医药制造业虽然目前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大,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快,技术进步显著,经济效益高,与国际知名大公司的合作已取得进展,开发出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生物医药产品。市里已规划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新药港0,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化学工业是杭州的传统支柱产业,但考虑到杭州作为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其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

综合以上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最终确定近期内杭州工业主导产业为: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参考文献

1龚仰军,应勤俭.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2冯江华,王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辨析.生产力研究, 2000(3):72-74

3陈美良.论浙江跨世纪产业结构优化原则与方向.浙江学刊,1998

(3):28-32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

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系本文编辑:魏巍)

城市问题2002年第4期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题一: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 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1~2题。 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 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 题二:材料: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根据材料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主导因素选择形成指向型工业 题三:木糖醇是可以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 味剂。据此完成1~2题。 1.木糖醇生产厂应当接近() A.消费市场 B. 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研发基地 2.材料所述木糖醇工业原料中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的省区是()

A. 四川、吉林 B. 宁夏、新疆 C. 江苏、河北 D. 广东、台湾 题四: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1~2题。 1. 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 印刷工业 B. 电解铝工业 C. 电子工业 D. 制糖工业 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 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 L1点 B. L2点 C. L3点 D. L4点 题五: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 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回答1~2题。 1.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 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 B. 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 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 D. 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缫丝厂④榨糖厂 2.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题六: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1~3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 制糖厂 B. 造船厂 C. 瓶装饮料厂 D. 高级时装厂 2.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3.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 展初探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通过不同时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地选择好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盐城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盐城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盐城市产业经济前所未有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品牌响、质量好、市场份额大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一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区域生产集中度高的特色加工体系,一批依托人力、技能、智力优势形成的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形成了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支撑着盐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盐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农村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截至2003年底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7个,进入超市的农产品已达到648个,其中部分优质农产品已进入家乐福等国际知名的大超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17个。经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已达60个。全年新办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外向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43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两家。科技兴农成效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二)工业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新趋势

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临夏州以工代赈办公室杨映伟 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面向“十一五”今后一个时期,充分认识我州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于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我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推动全州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州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我们本着对州情再认识、再分析、再研究,实实在在寻找出我州适时适势发展,具有经济支柱能力的主导产业,并就其成因和发展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析。 一、全州产业发展现状 我州八县(市)中除临夏市外,其余七个县都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历经各届州委、政府的努力,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培育和建立起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趋于合理。2007年全州完成农业总产值30亿元,比上年增加5.8%;农业增加值19.4亿元,占GDP 26.6 %;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完成产值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4%,畜牧业完成产值10.68亿元,增长7.15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农作物区域布局、品种品质结构取得新进展,区域优势产业更加集中,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日趋明显,马铃薯、双低杂交油菜、玉米、设施蔬菜、豆类、百合、中药材7个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一批“农”字牌龙头企业竞相发展,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企业活力增强。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工业化是我州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十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不断营造工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对工业发展的力度,提出了工业强州战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州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第二产业20.83亿元,占GDP28.6%,其中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95亿元,增长5.69%;基本上形成了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A: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机制,所以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浙江省2020年7月选考地理试题

浙江省2020年7月选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生产效率 B. 增加就业岗位 C. 优化城市布局 D. 改善城市交通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夜间人口集中的居民区,可以为夜间地摊经济提供足够的消费人群。甲丁位于郊区,乙位于景区,只有丙位于居民区,故选C。 第2题,发展地摊经济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城市布局基本无关,排除AC。摆地摊提供了灵活就业的一种方式,发展地摊经济能缓解一部分的就业压力,B正确。地摊可能会占用马路、堵塞交通,D错误。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下面小题。 3.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合理措施有()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 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 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A. 人口密度大 B. 经济规模小 C. 土地生产力低 D. 生产技术水平低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因自然条件独特,农产品特色性强,在浙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①正确。青海海西州与浙江距离远,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相差巨大,生态移民到浙江并不合适,②错误。浙江具有人才优势,可以选派人才支援海西,③正确。IT产业对技术、人才、交通条件等要求高,而海西州IT产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④错误。故选A。 第4题,我国西部地区高地、高原广布,干旱、高寒等气候区面积大,土地生产力低,这是导致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环境承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C正确。 5.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拓展汽车租赁市场 B. 引进技术型人才 C. 搬迁企业到消费地 D. 发展资源型产业 【答案】5.B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之间由于资源条件不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那么,主导产业选择需要注意哪些呢? (一)、竞争优势明显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主导产业不仅应该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而不断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从主导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其壮大是现有产业优势得以利用并不断改进、提升并转变为竞争优势的过程。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该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主导产业(即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主导产业的优势(即预期的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因此,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察备择产业现有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二)、内生增长能力强 主导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只是其外在表现,而产业的内生增长能力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必须选择内生能力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迈克尔?波特(2003)从生产要素的角度阐述了内生能力对产业竞争优势重要性的机理。他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其中,基本生产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生产要素是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来自后天创造。当产业发展面临选择性的劣势时(如土地昂贵、天然资源缺乏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

生存,就必须通过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将基本生产要素带来的劣势消化,并创造出产业的竞争优势。这种创造力主要依靠的是以创新力为主体的产业内生能力。 早在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中,就提出了创新是产业兴衰的主要动力,是产业内生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有了创新,主导产业的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国民经济总增长率。创新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来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创新氛围可以培养劳动者对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敏感,尤其是对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其次,不断创新可以通过完善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状态、创造或调节现有生产要素供给等方法来改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第三,创新可以不断带来新的投资领域、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需求结构;最后,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大的产业,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而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从而提高产出的数量并有可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而对于产出需求弹性较小的产业,创新通过需求的相对缩小而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出。 (三)、需求弹性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了对各种产品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市场需求是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之一。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拥有长期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容量。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长期的需求。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所以,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把“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化”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至少要大于1。 产业是一个诸要素相互关联的系统,产业需求结构的任何一点变动都将触发到产业系统的方方面面。其中,消费需求结构是需求结构变动的主要方面,它可以

南通市通州区五大主导产业介绍

南通市通州区五大主导产业介绍 通州的产业具有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通州依托悠久文化底蕴和传统重商、亲商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民力空前活跃,国内外资本快速涌入;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快速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产业吸引力和“滚雪球”效应。全区工业企业逾5000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78家,并形成以家纺服装、机械电子、船舶海工、轻工食品、新能源五大具有明显地域特色、集聚程度较高、整体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撑起通州工业的天下。 一、家纺服装产业 家纺服装产业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区家纺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大经济规模、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体系,从纺纱、织布、染整到家纺、服装生产,形成了上下游衔接和配套,呈集聚化发展态势。产品特色鲜明,与专业化市场互动,且拥有成本较低、素质较高、形成市场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和日渐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从而为产业的调整振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至2008年底,全区拥有家纺服装企业3000家,从业人员21万人。规模企业526家,其中家纺企业198家,纺织服装企业328家。拥有亿元企业83家,其中家纺企业46家,纺织服装企业37家。2008年,实现规模以上产值373亿元,占规模以上产值的41%,纳税销售150亿元。产品门类众多,品种齐全,主要由“巾、床、厨、帘、艺、毯、线、袋、绒”九大类组成,并逐渐由传统的床上用品向装饰、绿色、生态、环保等功能发展延伸,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规模和品种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家纺产业产能约占全国的10%左右,为国内重要的制造研发销售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家纺名城”和“中国纺织基地市”。 二是结构层次不断提升。近几年来,我区家纺服装产业的工艺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拥有喷水、喷气织机等设备1万多台,电脑绣花机、电脑多针绗缝机、工业缝纫机3万多台;拥有喷胶棉生产线100多条,印花和染整生产线近百条,其它相关大型设备超过1000台,整体装备水平处于90年代后期水平,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集纺、织、印染、绗缝、包装、设计于一体的家纺产业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信息咨询、科研、产品展示以及金融、保险、贸易、物流、商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蓬勃发展,拥有国内首家家纺版权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有力。 三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区家纺服装产业从细纱纺织面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解析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整理:杨环宇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和非选择题三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夜间人口集中的居民区,可以为夜间地摊经济提供足够的 消费人群。甲、丁位于郊区,乙位于景区,只有丙位于居民区。答 案C 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城市交通居民区 【解析】发展地摊经济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城市布局基本无关,AC错;摆地摊提供了灵活就业的一种方式,发展地摊经济能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B对;地摊可能会占用马路、堵塞交通,D对。答案B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因自然条件独特,农产品特色性强,在浙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①正确;青海海西州与浙江距离远,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相差巨大,生态移民到浙江并不合适,②错误;浙江具有人才优势,可以选派人才支援海西,③正确;IT产业对技术、人才、交通条件等要求高,而海西州IT产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④错误。答案A 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 【解析】我国西部地区高地、高原广布,干旱、高寒等气候区面积大,土地生产力低,这是导致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环境承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答案C 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完成第5题。

主要分析各城市的主导产业

主要分析各城市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以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该城市经济产业处于哪个阶段以及发展模式 一、 常州的主导产业的选择 对常州市主导产业的选择采用了定量分析,使用的指标为产业专门化率。 产业专门化率: E E e e q j i ij ij // 式中:qij 为i 地区j 部门的区位商; eij 为i 地区j 部门的产值; ei 为i 地区工业总产值; Ej 为全国j 部门的总产值; E 为全国工业总产值。 当qij >1,可以认为j 产业是i 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当qij ≤1时,则认为j 产业是i 地区的自给性部门。

二、常州的产业结构分析

2009年常州市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居于第二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中仅工业产值就占了全部GDP的51.65%,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与常州市作为一个工业城市的地位相符。 但同时,在常州市2009年GDP贡献率中第三产业(52.71%)比第一产业(2.86%)与第二产业(44.43%)之和还高,这说明在2009年,常州市经济发展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拉动的,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由于常州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部门,为了进一步增强常州的综合经济实力,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制造业。与此同时,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常州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思路需要进行调整。在现有的资金、人力资本和技术条件下,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或大部分工业领域内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应该集中精力,突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依托现有产业,围绕结构调整目标,强化优势产业,从总体上增强工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四、阶段 钱纳里等人研究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五、发展模式

杭州市城市建设发展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杭州市城市建设发展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二零零四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薪酬总额 (4) 第三章薪酬元素 (5) 第四章岗位绩效工资制 (9) 第五章协议工资制 (10) 第六章薪酬定级和调整 (11) 第七章其它规定 (13) 第九章附则 (15) 附件1:行政管理职系薪酬预算表 (16) 附件2:业务管理职系薪酬预算表 (20) 附件3:行政管理职系职等系统 (20) 附件4:业务管理职系职等系统 (21) 附件5:行政管理职系各职等和薪档岗薪基数 (22) 附件6:业务管理职系各职等和薪档岗薪基数 (23) 附件7:行政管理职系各职等和薪档绩效基数 (24) 附件8:业务管理职系各职等和薪档绩效基数 (25) 附件9:福利分配表 (26) 附件10:岗位分类表 (27) 附件11:薪酬发放流程 (2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制定适合市场化运作的分配体系,激发员工活力,共同分享杭州市城市建设发展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城建”)所带来的收益,把员工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员工价值观念的整合统一,形成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推进杭州城建总体发展战略的实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杭州城建全体正式在岗员工。 第三条薪酬分配的依据 薪酬分配的依据是:岗位价值、能力和业绩。 第四条薪酬设计的性质 薪酬设计的性质在于:薪酬改革重在结构调整,结合适当的总量调整。 第五条薪酬分配的基本原则 薪酬作为价值分配形式之一,应遵循竞争性、激励性、公平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一)竞争性原则:在薪酬结构调整的同时,根据市场薪资水平的调查,使杭州城建的薪酬水平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二)激励性原则:打破工资刚性,增强工资的弹性,通过绩效考评,使员工的收入与杭州城建整体业绩和个人业绩紧密结合,激发员工积极性;另外,开放多条薪酬通道,不同岗位的员工有同等的晋级机会。 (三)公平性原则:薪酬设计重在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价机制,在统一的规则下,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决定员工的最终收入。 (四)经济性原则:人力成本的增长幅度应低于总利润的增长幅度,用适当工资成本的增加引发员工创造更多的经济增加值,保障出资者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薪酬的特征 (一)可计量性:除了将与员工薪酬相关因素量化为工资数额外,将福利性支出转化为工资性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与绩效考评挂钩。 (二)员工根据其所在岗位、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可预期到个人的年总收入。 第七条薪酬体系 依据岗位性质和工作特点,杭州城建对不同人员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构成杭州城建的薪酬体系,包括岗位绩效工资制和协议工资制。

最新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 析

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对于城市而言,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体经济发展,而城市主导产业是产业的领头军,是辅助周边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连市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拥有历史悠久的重工业产业和电子软件等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的确定以及现状分析,有利于大连市诊断产业发展利弊,明晰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关联性;集聚效应主导产业又称“带头产业”或“领衔产业”,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此发展阶段形成了区域经济的“龙头”,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效应,对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主导产业可以在区域内发挥集聚效应,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和周边区域的发展。主导产业经济基础扎实、实力雄厚,能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是城市经济政策的重点扶持目标。

1 大连市主导产业的确定 产业的划分方式有很多种,按照传统物质生产,可以将产业划分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产业划分为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金融业等;按照产业发展的客观序列划分为一、二、三次产业。本文按照产业职能划分方式,将产业划分为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1)基础产业是生产输出产品的部门,也称为输出产业或输出部门,是为满足本市以外的市场需求的生产部门;(2)城市非基础产业是生产地方产品的部门,也称非输出产业部门,为满足由输出产业的生产活动派生出来生产性需要和由此决定城市全体居民的日常生活资料、服务需求的地方性产业。在基础部门中,根据产业的生命周期及政府扶持侧重点,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不同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增加值高于城市平均水平,效益将越来越好。支柱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产值大,但在大连及整个东北,支柱产业往往是传统的重工业产业,发展历史久远,普遍受机构老化、进步空间有限等因素制约。 本文使用区位商来区分城市的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假设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差不大,可以以就业人员数来衡量行业的发展。区位商定义为城市为满足对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总量而需要在该行业就业的人数比重与全国该行业就业人数比重的比值。如果区位商大于1,表明产业的集中度较大,属于输出产业或基础部门。

202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7月选考)含答案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山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唐山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经济 城市产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式与支柱,产业类型决定了城市类型,同时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进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整个地区协同发展。因此产业发展处于何种时期,在这个时期产业应进行如何调整,关系到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区域界定:唐山素有中国“钢铁大市”和“世界钢都”之称。全市钢铁产量约占河北省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占世界的5%以上。钢铁工业是唐山最重要的主导产业,钢铁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唐山市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唐山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钢铁产业发展。唐山钢铁产业历经三个阶段: 1.唐钢孤立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自1982年以后,唐山市在总产值、利税、就业人数等多项指标上黑色冶金工业一直居于各行业之首。 2.地方工业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家支持农村工业发展,并鼓励国有大型企业扶持地方工业,唐钢技术员工帮助地方企业,周边地区通过各种关系从唐钢找到废料、钢胚,相继建起一批轧钢厂、炼钢厂。 3.钢铁工业整体水平提高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唐钢自七五以来,一直进行技术改造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升,05年钢产量居全国钢铁企业第二,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优胜略汰,地方企业实力增强。 产业概念:主导产业也叫主导增长产业,它是指那些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而获得较高的和持续的发展速度的产业。主导产业有以下特征: 1.导入了创新并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 2.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 3.具有突出的扩散效应 唐山高校云集,高等教育在同类型、同级别城市中已经处于领先。尤其是河北理工大学领先全国的冶金专业,为唐山钢铁提供了专业技术人才支持,使得钢铁业向专精尖化迈进。唐山钢铁工业历经70余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集采矿、选矿、烧结、焦化、耐材、炼铁、炼钢、轧钢、冶金机械、金属制品、钢铁物流等主辅行业门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链接、比较

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报告

杭州市城市发展规划 -----------------------作者:

-----------------------日期:

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总报告 规划专题 专题一:杭州都市区功能定位研究 专题二:产业分工与道路择定 专题三:塑造创新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专题四:提升杭州的中心职能—金融和物流 专题五: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专题六:杭州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 专题七:杭州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 专题八:杭州旅游发展规划 专题九:杭州都市区生态化建设 专题十:杭州城市的人文与精神

专题十一:经营城市与制度创新 第一篇:发展与危机Development & Crisis 第二篇:人文与精神Humane & Spirit 第三篇:理念与目标Philosophy & Objective 第四篇:产业与路径Industry & Route 第五篇:空间与环境Space & Environment 第六篇:经营与创新Operation & Innovation 第一篇:发展与危机 一.值得关注的大背景—杭州城市发展的宏观环境Background—the Macro-environment of 1.汹涌澎湃的世界性浪潮 (1)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 (2)市场化考验十分严峻 (3)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 (4)现代化前景不容乐观 思考和研究杭州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开放的思维理念为指导,以广阔的时空背景为参照,以清醒现实的认知态度为基础,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为目标。 2.正在转变的全国性格局 从全国产业战略布局的发展态势看,正在实现由“一个大局”向“另一个大局”的转变,杭州等沿海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双重压力。 3.激烈重组的长三角区域 在这个高度竞争、迅速变动的内部环境里,杭州能否找准位置、抢占优势、强化中心地位,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将直接决定杭州未来长远发展的成败。 4.极化竞争的省域环境 浙江省内目前各级城市都在极力强化要素的集聚发展,竞争的态势有增无减。 二.古今江南的富庶地—杭州城市发展的稳健步伐 Rich and Populous City in Ancient &Modern times-- the Stable Step of hangzhou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1.富甲一方的江南都会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平稳上升的经济大市 在自身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与国内发展波动较大或跳跃式前进的城市相比,杭州的发展步伐相对比较稳健。 “九五”时期,全市GDP年均增长率12.4%,2000年GDP总量达1382.6亿元,是1978年的48.7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中,杭州GDP总量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0年1-6月份 一、交通装备产业 截止2020年6月底,交通装备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7家,总资产376.5亿元,从业人员达17652人,主要产品有重卡、邮政车、特种车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飞机维修工程和摩托车配件等,2020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166.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6.1亿元,利税10.98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1.29%、25.09%。 今年因重汽切块比例进步,实现销售收入成为我市第一大产业,利润和利税总额 第一大产业还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机械制造,交通装备位居第二。 财产龙头重汽团体,不仅带动了我市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生长,如:百惠特汽车零部件公司,企业在短短3-4年的时间里,销售收入已过亿元;腾龙排气管公司,预计今年销售收入过2亿元,比重汽未在**落户时翻了四番,而且也带动了我市引办企业的生长,如:中森机车、重弹长力等。 二、精细化工产业

截止2020年6月底,精细化工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4家,总资产115.9亿元,从业人员达17908人,重要产物有唐和唐、呋喃树脂、酚醛树脂、尿素、苯胺、氟产品、农药等,2020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80.1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0.56亿元,利税6.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7.25%、16.12%。 财产龙头圣泉团体、****煤**化工集团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过百亿。 三、机械制造产业 截止2020年6月底,机械制造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1家,总资产108.5亿元,从业人员达30776人,重要产物有家电电机、鼓风机、炊具、铸锻件等,2020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139.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利税1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8.04%、34.3%。 产业龙头海尔电机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全国最大的家电电机生产基地,普通电机产能达到5000万台/年、空调压缩机电机产能400万台/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章鼓风机现正积极运作上市,借助资源市场加快生长,力争两年内实现上市融资。投资2亿元,新上离心风机、离心压缩机项目,十二五末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四、食品饮料产业

上海市主导产业

上海市主导产业 09师范一班程谦222009318011039 区位商:是指一个区域特定产业的产值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全省或全国该特定产业产值占全省或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商通过各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间接地反映了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结构和方向。 行业上海市各行 业工业产值 (亿元)上海市工业 总产值(亿 元) 全国各行业 工业产值(亿 元) 全国工业总 产值(亿元) 比较集中系 数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无25638.97 14625.92 507448.2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9.55 10615.96 507448.25 0.0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627.65 3760.65 507448.25 8.57 有色金属矿 采选业 417.27 2727.84507448.25 3.03 非金属矿采 选业 470.91 1869.49507448.25 4.98 其他采矿业10.35507448.250.00 农副食品加 工业 286.22 23917.37507448.250.24 食品制造业334.65 7716.54507448.250.86 饮料制造业150.93 6250.46507448.250.48 烟草制品业327.91 4488.87507448.25 1.45 纺织业338.80 21393.12507448.250.31 纺织服装、 鞋、帽制造业 469.87 9435.76507448.250.99 皮革、毛皮、 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26.52 5871.43 507448.25 0.43 木材加工及 木、竹、藤、棕、草制品业83.83 4803.60507448.25 0.35 家具制造业195.73 3072.80507448.25 1.26 造纸及纸制 品业 211.50 7873.87507448.250.53 印刷业和记 录媒介的复制187.71 2685.01 507448.25 1.38

(精编)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浙江卷)

(精编)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浙江卷) 一、选择题 1. 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 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发展地摊经济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城市交通 2.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 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 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 3. 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 B.引进技术型人才 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 D.发展资源型产业 4. 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5.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_以杭州市为例

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以杭州市为例 谢守红 1内容提要2本文介绍了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方法,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赫希曼产业关联理论、罗斯托经济理论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杭州市主导工业进行优选,认为杭州宜发展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 1关键词2城市主导产业;选择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主导产业由于处于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与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其发展往往能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扶持和优先发展主导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引起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与国家和省相比,城市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地域单元,往往不具备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城市经济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此,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既要遵循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又要结合城市经济的特点,特别是要考虑到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高一级地区发展战略的协调,与相邻城市和区域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方法 11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 主导产业是指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主导产业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但第一次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稍后罗斯托对主导产业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规划日本产业结构时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个新准则。此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主导产业作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准则,如短缺替代弹性准则、瓶颈效应准则和增长后劲准则、可持续性准则等。 (1)比较优势理论 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0理论的基础上,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进一步提出了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前者认为,一个地区应该优先发展那些在劳动生产率上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这些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代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向,成为主要的经济力量。后者则强调地区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产业虽然现在比较幼小,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但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必须加以扶持。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则从生产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各个地区在生产不同产品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一个地区应优先发展那些能充分利用本地区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或资源的产业,并同其他地区进行产品贸易和交换。要素禀赋论的核心仍然是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优势),它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总之,从比较优势理论可得到以下两点启示:第一,任何区域都不能/大而全0或/小而全0地发展所有产业,而应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第二,产业结构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的支柱产业上,而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待产业的潜在优势,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支援,幼小产业的比较费用可以变化并取得优势。 (2)赫希曼产业关联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著名的5经济发展战略6一书中,依据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对产业 总第108期城市问题2002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