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变采集终端装拆实现作业指导书

专变采集终端装拆实现作业指导书
专变采集终端装拆实现作业指导书

专变采集终端装拆

实训作业指导书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目录

1编制目的 (3)

2编制依据 (3)

3适用范围 (3)

4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3)

4.1 工器具的准备 (3)

4.2 材料准备 (4)

4.3 人员组织及要求 (4)

4.4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6)

4.5 技术资料 (6)

4.6 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6)

5作业方案及技术要求 (7)

5.1 总体要求 (7)

5.2 作业步骤 (8)

6收工 (9)

6.1 导线的回收 (9)

6.2 工器具及设备的整理 (9)

6.3 打扫卫生 (9)

6.4 填写资料 (10)

附录A 低压计量装表接电实训考核评分标准 (11)

附录B 低压计量装表接电实训考核评分标准 (12)

1 编制目的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编制的目的是为加强现场作业风险防范、规范作业工器具配置、提高现场作业人员优质服务水平等工作要求,用于指导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针对专变采集终端装拆的标准化作业。

2 编制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是GB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及验收规范》、DL/T48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规程》、DL/T 698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DL/T 645 《多功能电表通信协议》、Q/GDW 129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Q/GDW 37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3 适用范围和定义

3.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开展的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专变采集终端装拆及验收培训项目。

3.2 定义

3.2.1 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

3.2.2 专变采集终端 是对专变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可以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检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质量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双向传输。

4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4.1 工器具的准备

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工器具和仪器仪表 工器具准备序号

工器具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安全要求 √ 1

螺钉旋具组合 套 1 (1) 常具金属裸露部分应采取绝缘措施,并经检验合格。螺钉旋具除刀口以外的金属部分应用绝缘胶布包裹, 2

电工刀 把 1 3

钢丝钳 把 1 4

斜嘴钳 把 1

尖嘴钳 把 5

剥线钳 把 1 6

扳手组合 套 1 7

电源盘 有明显断开点、并具有漏电保护功能 个 1 8

低压验电笔 只 1 9 高压验电器 根据电压等级配置

只 1

10

绝缘梯 架 1 并经检验合格。 (2) 仪器仪表、安全工器具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内 (3) 其他:根据现场需求配制 11

双控背带式安全带 副 1 12

万用表 只 1 13

电锤 只 1 14

手电钻 只 1 15

电能表通讯口测试仪 台 1 14

应急灯 1 台

4.2 材料准备

低压计量装表接电项目所需材料及要求,见表2。

表2 所需材料及要求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 1

专变采集终端 根据现场实际要求 台 根据作业需要 2

天线 根据现场实际要求 组 根据作业需要 3

馈线 根据现场实际要求 m 根据作业需要 4

控制电缆10芯 根据现场实际要求 m 根据作业需要 5

双绞屏蔽电缆 根据现场实际要求 m 根据作业需要 6

天线支架 个 根据作业需要 7

二次线标识套及标牌 套 根据作业需要 8

绝缘胶带 卷 根据作业需要 9

防水自粘胶带 卷 根据作业需要 10

扎带 包 根据作业需要 11

螺栓 根据现场实际要求 颗 根据作业需要 12

封印 颗 根据作业需要 13

封丝 卷 根据作业需要 14

PVC 管 m 根据作业需要 15

端子排 只 根据作业需要 16

单芯绝缘导线 VV4mm2(黄、绿、红) m 10 单芯绝缘导线 VV2.5mm2(黄、绿、红) m 20

4.3 人员组织及要求

每台低压计量培训装置由两名学员共同完成,一名学员进行柜前接线,另一名学员进行柜后接线。

4.3.1 劳动组织

终端装拆工作所需人员类别、职责和数量,见表3。

表3劳动组织

序号人员类别人员构成职责作业人数

1 工作负责

所在专业负

责人(一般由

专职培训师

担任)

(1)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2)负责检查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实验室实

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

(3)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代安全措施

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

(4)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措施。

(5)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正确

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执行实验室安全措施。

(6)工作班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变动是否合适。

(7)交代作业任务及作业范围,掌控作业进度,完成作业

任务。

(8)监督工作过程,保障作业质量。

1人

2 专责监护

所在专业除

负责人外的

其他专兼职

培训师

(1)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

(2)作业前对被监护人员交代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

全注意事项

(3)监督被监护人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

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4)负责所监护范围的工作质量、安全。

根据作业内容

与实验室情况

确定

3

工作班成

新入职员工

(1)熟悉工作内容、作业流程,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并

履行确认手续。

(2)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对自

己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互相关心工作安全,按照指导老师的

要求开展实训操作。

(3)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正确使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

品。

(4)完成工作负责人安排的作业任务并保障作业质量。

根据作业内容

与实验室情况

确定

4.3.2 人员要求

工作人员的身体、精神状态,工作人员的资格包括作业技能、安全资质和特殊工种资质等,具体要求见表4。

表4人员要求

序号内容备注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身体、精神状态应良好。

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部分,并应经试讲合格。

3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4 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经操作前的培训。

4.4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安全防护要求具体见表5。

表5安全防护要求

序号安全用具注意事项√

1 工作服长袖棉质工作服,衣服扣子要扣紧,不得将袖子、裤腿挽起

2 安全帽佩戴正确规范,大小要调整合适,绳带松紧要适当,并扣好下颚带

3 绝缘鞋使用前检查绝缘鞋是否损坏、变形,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4 线手套操作时必须戴线手套

5 安全遮拦操作区域配有安全遮拦

6 绝缘垫操作区域配有绝缘垫

4.5 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实训场所需使用的检定规程、图纸、使用说明书、试验记录等,见表6。

表6技术资料

序号名称备注

1 采集终端使用说明书

2 DL/T 825-2002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3 《0.4kV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标准化培训作业指导书》

4.6 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危险点与预防控制措施,见表7。

表7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序号防范类型危险点预防控制措施

1 人身伤害或

触电

实训设备电源

(1)培训师对学员应交代工作任务,进行安全教育,作业

前对学员进行危险点告知,明确带电设备位置和带电部位,交

代工作地点及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2)核对设备双重名称,在工作地点设置“在此工作”标识

牌。

(3)核对工作任务单与现场信息是否一致。

电动工具外壳漏电

(1)电动工具应检测合格,并在合格期内,使用前应检查电

源是否完好,有无接地。使用金属外壳的电动工具时应戴绝缘

手套。电动工具的工作电源应有单独的开关,并装有漏电保护

器,金属外客必须可靠接地。

设备外壳漏电对采集终端金属箱体接地检查,并验电

使用临时电源不当

(1)接取临时电源时安排专人监护。(2)接取电源前应先对电

源箱验电。(3)检查接入电源的线缆有无破损,连接是否可靠。

序号防范类型危险点预防控制措施

短路或接地(1)使用合格的工器具,螺钉旋具除刀口以外的金属裸露部分应用绝缘胶布包裹。(2)防止操作时相间或对地短路,加强移动监护。

误碰带电设备(1)在电气设备上作业时,应将未经验电的设备视为带电设备。(2)在高、底压设备上工作,应至少由两人进行,并完成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3)工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绝缘工器具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4)高、低压设备应根据工作票所列安全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涉及停电作业的应实施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后方可工作。工作负责人应会同工作票许可人确认停电范围、断开点、接地、标示牌正确无误。工作负责人在作业前应要求工作票许可人当面验电,必要时工作负责人还可以使用自带验电器(笔)重复验电。(5)工作票许可人应指明作业现场周围的带电部位,工作负责人确认无倒送电的可能。(6)应作业现场装设临时遮拦,将作业点与临近带电部位隔离。(7)严禁工作人员未履行工作许可手续擅自开启电气设备柜门或操作电气设备,(8)严禁在未采取任何监护措施和保护措施情况下作业

电弧灼伤带电作业须断开负荷侧开关,避免带负荷装拆;工作人员应穿绝缘鞋和全棉长袖工作服,并戴手套、安全帽和护目镜

雷电伤害室外高空天线处工作注意天气,雷雨天气禁止作业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加强监护,严禁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加强监护,严禁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

2 机械伤害转动工具使用转动电动工具严禁戴手套

3 高空坠落

登高工具

(1)加强监护,正确使用工器具。

(2)按规定对各类工器具进行定期试验和检查,确保使用合

格的工器具。

高空摔跌(坠物)

在屋顶以及其他危险的边沿进行工作,临空一面应装设安全网

或防护栏杆,否则,作业人员应装设安全网或护栏杆,否则作

业人员应使双控背带式用安全。

绝缘梯使用不当

(1)使用前检查梯子的外观,以及编号、检验合格标识,确认

符合安全要求。(2)派专人扶持,防止绝缘梯滑动。(3)梯子

应有防滑措施,使用单梯工作时,梯子与地面的斜角度为60°

左右,梯子不得绑接使用,人字梯应有限制开度的措施,人在

梯子上时,禁止移动梯子。

4 设备损坏设备、工器具等损坏(1)按照培训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操作,并正确使用工器具。

5 作业方案及技术要求

5.1 总体要求

本项目要求掌握低压计量装表接电的原理和步骤,掌握规范接线的方法、能够正确、规

范填写工作单。

5.2 作业步骤

低压计量装表接电实训总体实施步骤见表8。

表8 低压计量装表接电实训具体步骤表

序号内容注意事项√

1学习作业指导书学习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相关专业编写的

0.4kV电能计量装置接线实训作业指导书。

2 电压二次回路接

线

2.1选取合适电

压线及零线

根据导线内径选择2.5 mm2导线。

2.2整理电压线

及零线

保证导线镀锡端金属长度为2 cm。

2.3电压二次回

路标号

标号正确、规范,并套入对应导线。

2.4电压二次回

路接线

导线连接正确、牢固,线鼻上下保证各有一个垫片,弯

折处留有3 cm裕度,扎线过程中保证导线不交叉,扎

带之间距离为8 cm。

3 电流二次回路接

线

3.1选取合适电

流线

根据导线内径选择4 mm2导线。

3.2整理电流线保证导线镀锡端金属长度为2 cm。

3.3电流二次回

路标号

标号正确、规范,并套入对应导线。

3.4电流二次回

路接线

导线连接正确、牢固,线鼻上下保证各有一个垫片,弯

折处留有5 cm裕度,扎线过程中保证导线不交叉,长

扎带之间距离为15 cm,短扎带之间距离为8 cm。

4 电压、电流线、

零线接入试验接

线盒

4.1电压线和零

线穿入前柜

导线要从对应的孔穿入柜前,并接入试验接线盒对应端

子。

4.2电流线穿入

前柜

4.3电压线和零

线接入试验接线

4.4电流线接入

试验接线盒

5 三相四线电能表

零线接线

5.1零线接入电

能表10号端子

选用2.5 mm2黑色单芯绝

缘铜导线

弯折导线用四指,不得用

工具折线,保证剥线长度

2 cm,保证导线连接牢

固,保证导线金属部分有

两处明显压痕。

5.2零线接入采

集终端10号端子

选用2.5 mm2黑色单芯绝

缘铜导线

6 电能表和采集终

端U相接线

6.1电流线由电

能表3号端子接

入采集终端1号

端子

选用4 mm2黄色单芯绝缘

铜导线

6.2电压线分别接入电能表和采集终端2号端子选用2.5 mm2黄色单芯绝缘铜导线

6.3电流线分别接入电能表1号端子和采集终端3号端子选用4 mm2黄单芯绝缘铜导线

7 电能表和采集终

端V相接线

7.1电流线由电

能表6号端子接

入采集终端4号

端子

选用4 mm2绿色单芯绝缘

铜导线绿

7.2电压线分别

接入电能表和采

集终端5号端子

选用2.5 mm2绿单芯绝缘

铜导线

7.3电流线分别

接入电能表4号

端子和采集终端

6号端子

选用4 mm2绿色单芯绝缘

铜导线

8 电能表和采集终

端W相接线

8.1电流线由电

能表9号端子接

入采集终端7号

端子

选用4 mm2红色单芯绝缘

铜导线

8.2电压线分别

接入电能表和采

集终端8号端子

选用2.5 mm2红色单芯绝

缘铜导线

8.3电流线分别

接入电能表7号

端子和采集终端

9号端子

选用4 mm2红色单芯绝缘

铜导线

9 低压电能计量装

置装换工作单填

9.1计量点信息

计量类别、客户名称、联系人、地址及电压等级等信息

填写规范。

9.2电能表和互

感器信息

电能表和互感器型号、资产编号、起码、综合倍率等信

息填写规范。

9.3其他信息

工作人员、计量柜号、客户签字、安装日期等信息不要

遗漏。

6 收工

6.1 导线的回收

将废旧导线放置在指定位置。

6.2 工器具及设备的整理

整理、清点工器具,装入工具箱内,并将工具箱放置在指定位置。

6.3 打扫卫生

清扫卫生,并将座椅摆放整齐。

6.4 填写资料

培训师填写实训室日志及其他相关资料。

班级:柜号: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项目学员姓名:学号:得分

序号评分类

质量要求评分标准

1 着装、工

器具及

材料准

备要求

(10分)

1.1 戴安全帽、穿工作服

及绝缘鞋(5分)

未带安全帽、未穿工作服及绝缘鞋不得进入

实训场地,经教师提醒后进入者扣5分。

1.2 所有工器具、材料准

备齐全(3分)

工器具不齐全、材料(导线、扎带)不齐全

扣3分。

1.3 正确使用各种工器

具,不发生掉落及损坏现

象。(2分)

工器具使用不正确,发生掉落及损坏现象,

每次扣1分,最多扣2分。

2

安全要

求(5分)

2.1 工作中应符合安全

规程和其它规程要求(5

分)

工作过程中违反规程行为,如摘安全帽等,

第一次违反扣5分,经教师提醒后第二次违

反,考试不合格。

3 接线要

3.1 正确使用接线盒

接线盒电压、电流连片未打在计量位置;电

流进线、出线不能实现计量、校验、更换三

种状态;考试不合格。

3.2 导线连接正确导线连接不能实现正确计量,考试不合格。

4

接线工

艺要求

(60分)

4.1 导线按正相序接入

(6分)

电能表零线接黑色导线,电压、电流U相接

黄色导线,V相接绿色导线、W相接红色导

线,导线接入不正确扣6分。

4.2 导线线径选择正确

(4分)

电压回路选择2.5mm2导线、电流回路选择

4mm2导线、线径选择不正确每处扣2分,最

多扣4分。

4.3 导线不得外露金属

头(5分)

导线金属头外露,每处扣1分,最多扣5分。

4.4 导线不得有损伤(5

分)

导线不得使用金属钳弯、折,不得使用剥线

钳刮伤导线,每处扣1分,三处及以上扣5

分。

4.5 导线连接部位有2

处明显压痕、不得压到绝

缘皮上、导线连接必须牢

固。(20分)

导线每处压痕不到位、压到绝缘皮上、导线

连接不牢固,每处扣2分,最多扣20分。

4.6 各连接导线必须做

到横平竖直、合理交叉,

美观。(20分)

各连接导线未做到横平竖直、合理交叉,美

观,分层分色,酌情扣分。

5

考试时

间要求

(15分)

5.1 在规定时间(85分

钟)内完成接线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线得15分;每延时1

分钟扣0.5分,最多扣15分。

6 其它要

求(10

分)

6.2 工作单填写正确,无

错误、漏填或涂改现象。

(5分)

工作单填写不正确的每处扣1分;涂改每处

扣0.5分,最多扣5分。

6.3 工作结束后,应清理

工作现场。(5分)

未清理现场扣5分;遗留工器具、线头的每

处扣1分,最多扣5分。

班级:柜号: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项目学员姓名:学号:得分序号评分类别质量要求评分标准

1 着装、工

器具及材

料准备要

求(10

分)

1.1 戴安全帽、穿工作服

及绝缘鞋(5分)

未带安全帽、未穿工作服及绝缘鞋不得

进入实训场地,经教师提醒后进入者扣

5分。

1.2 所有工器具、材料准

备齐全(3分)

工器具不齐全、材料(导线、扎带)不

齐全扣3分。

1.3 正确使用各种工器

具,不发生掉落及损坏现

象。(2分)

工器具使用不正确,发生掉落及损坏现

象,每次扣1分,最多扣2分。

2 安全要求

(5分)

2.1 工作中应符合安全规

程和其它规程要求(5分)

工作过程中违反规程行为,如摘安全帽

等,第一次违反扣5分,经教师提醒后

第二次违反,考试不合格。

3 接线要求3.1 正确使用接线盒

接线盒电压、电流连片未打在计量位置;

电流进线、出线不能实现计量、校验、

更换三种状态;考试不合格。

3.2 导线连接正确

导线连接不能实现正确计量,考试不合

格。

4 接线工艺

要求(58

分)

4.1 导线按正相序接入(5

分)

电能表电压、电流U相接黄色导线、V

相接绿色导线、W相接红色导线,导线

接入不正确扣5分。

4.2 导线线径选择正确(4

分)

电压回路选择2.5mm2导线、电流回路选

择 4mm2导线、线径选择不正确每处扣2

分,最多扣4分。

4.3 导线不得外露金属头

(3分)

导线金属头外露,每处扣1分,最多扣

3分。

4.4 导线不得有损伤(5

分)

导线不得使用金属钳弯、折,不得使用

剥线钳刮伤导线,每处扣1分,三处及

以上扣5分。

4.5 导线连接部位有2处

明显压痕、不得压到绝缘

皮上、导线连接必须牢固。

(10分)

导线每处压痕不到位、压到绝缘皮上、

导线连接不牢固,每处扣2分,最多扣

10分。

4.6 各连接导线必须做到

横平竖直、合理交叉,美

观。(20分)

各连接导线未做到横平竖直、合理交叉,

美观,分层分色,酌情扣分。

4.7 导线必须扎紧,无明显松动现象,捆扎间距不得超过20cm。(3分)导线未扎紧、明显松动的每处扣1分;捆扎间距超过20cm的每处扣1分;最多扣3分。

4.8 接线编号号头正确。(4分)接线编号号头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最多扣4分。

4.9 互感器接线垫片使用正确。(4分)互感器接线垫片使用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最多扣4分。

5 考试时间

要求(15

分)

5.1 在规定时间(90分钟)

内完成接线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线得15分;每延时

1分钟扣0.5分,最多扣15分。

6 其它要求

(12分)

6.1 操作过程中,螺丝、

螺丝帽及垫片小心放置,

不得丢失。(2分)

发生丢失现象扣2分。

6.2 工作单填写正确,无

错误、漏填或涂改现象。

(5分)

工作单填写不正确的每处扣1分;涂改

每处扣0.5分,最多扣5分。

6.3 工作结束后,应清理

工作现场。(5分)

未清理现场扣5分;遗留工器具、线头

的每处扣1分,最多扣5分。

专变采集终端安装工单

工单号:

用户信息

客户名称客户编号

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变压容量

终端信息

终端资产编号终端出厂编

号型号终端地址

通信方式SIM卡号/频

点采集点信息

线路名1 线路名1 计量(TA/TV) 计量(TA/TV)

电能表资产编号电能表资产编号

电能表常数电能表常数

资产编号(分表1)TA变比RS-48端口号资产编号(分表

2)

TA变比RS-48端口号

资产编号(分表3)TA变比RS-48端口号资产编号(分表

4)

TA变比RS-48端口号

遥控开关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分励、失压分励、失压分励、失压分励、失压

遥信开关动合、动断动合、动断动合、动断动合、动断设备电源接线

位置

功能调试

调试项目结果调试项目结果

对时脉冲功率(总

加)

通话抄表

终端初始化遥信

发参数遥控

语音中文信息

封印信息

用户签字调试人员

2

专变采集终端使用说明书

国网专变采集终端 技术与使用说明书 目录 1、概述2

2、执行标准3 3、GK200技术参数4 3.1 型号命名4 3.2 供电方式4 3.3电源要求4 3.4性能指标4 3.5输入回路5 3.6输出回路6 3.7通道接口6 3.8停电运行6 3.9外壳与结构6 3.10使用环境7 3.11端钮盒7 4、GK200主要功能8 4.1、数据采集功能10 4.2数据处理功能10 4.3 参数设置和查询14 5、GK200人机交互功能19 5.1显示界面风格 5.2液晶使用附加说明 6、安装及接线19 6.1 安装准备19 6.2 终端安装一般要求19 6.3 终端接线和铺设一般要求19 6.4 终端安装方法20 1、概述 GK200专变采集终端采用高性能32位的ARM微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用电户、配变对用电量进行采集计算,控制和管理。该终端设备设计制造符合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和国家电力、电子、通讯的相关标准。具有电度量采集、远程抄表、电量计算、功率计算、需量计算、历史数据查询、远程或本地定值设置、功控、电控,购电控、遥测、

遥信、负荷越限报警、通讯等功能,可以通过GPRS 网络等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2、执行标准 终端产品的设计符合下列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GB/T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DL/T 533-2007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T 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98.1-2009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1部分:总则 DL/T 721-200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Q/GDW 129-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30-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Q/GDW 37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74.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 Q/GDW 375.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第一部分: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Q/GDW 376.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一部分: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Q/GDW 379.2-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第二部分:专变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 GB/T 5169.11-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实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实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6935.1-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441-1998交流电度表符号 GB/Z21192-2007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 Q/GDW205-2008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JB/T 6214-1992 仪器仪表可靠性验证试验及测定试验(指数分布)导则 DL/T 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790.31-2001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3 部分:配电线载波信号传输要求

10kV电力电缆终端头现场制作作业指导书.docx

电缆终端头制作标准化作业流程图 编写作业指导书、作W指导卡:填写 工作票 \在铠装断口处 保留20mm内 垫层、其余剥 除。 将电缆接地线固定在 牢固的构件上,并可 靠接地。 电缆试验合格 \播去填充物?分开芯线,打 光铠装上接地线的 焊区?川地线连通 每相铜屏敲层和铠 装,并且焊牢。 套入单孔 防雨裙, (每相两 支,下层上 边缘线距 离三孔防 雨袒上边 缘线 170mm . 上层防雨 裙距离中 在三义根部包绕 填充胶. 形似橄榄状. 最大直径大于电 缆外径 将三拆套套入三相分相的 根部,由指套根部依次向两 端加热,将其田4 \由指套指端量取 40mm钢屏蔽层.用绝 缘胶带固定后余部 分剥除.保留20mm 将相色管按照 相续放宜距离 接线端子 250mm处,加热 安装接线端子,孔深加 5mm剥去线芯绝缘,倒角。压 接端子后,倒角处包绕填充胶. 并搭接线端

编号:01150106 10kV蘑哈线兄弟矿业线路接引作业指导书 编写: 审核: 批准: 工作负责人: 作业日期2011年12月29日至2011年12月29日

扎兰屯岭东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1本指导书适用于扎兰屯岭东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蘑哈线兄弟矿业 线路接引作业。 1.2如采用另外的作业方法时,应另行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但其格 式、流程、原则不变。 2、引用文件 2.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2.2 GB 50168-1991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规范 2. 3 JB/T8144. 3-1995额定电压26/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 技术要求电缆接头 2.4 JB/T8144. 1-1995额定电压26/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 技术要求 总则 2.5 JB/T8144. 2-1995额定电压26/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 技术要求电缆终端头 2.6 GB12706. 1-2002额定电压35KV 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 电力电 缆第一部分:一般规定 2.7 GB12706. 2-2002额定电压35KV 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 力电缆 第二部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2. 8 GB12706. 3-2002额定电压35KV 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 电力电缆第三部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2.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1. 范

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专变采集终端(以下简称终端)的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统一施工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与技术支撑,根据国家电网公司 [2009]1393号《关于印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以及国家、电力行业、宁夏电力公司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特制定本安装规范。宁夏电力公司所有终端安装施工在执行国家、行业的相关规程、规范的基础上,同时应遵守本规范。 本规范由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郭斌、王翰林、王涛、龙生平、王静波、田永宁、郭凯、史景祥、潘彬彬、杜玮、李靖波、康健、陈涛、陈腾飞、高兴、金宁、郭凯、张军、白小强、张海平。 本办法主要审核人:马林国、葛社伦

目录 1 总体功能及接线要求 (1) 2 安装准备 (1) 3 安装工具、设备及材料 (1) 3.1必备工具 (1) 3.2备用工具 (2) 3.3安装设备及材料 (2) 3.4安装工艺要求 (2) 4 安装注意事项 (3) 4.1安全技术措施 (3) 4.2终端安装位置 (3) 4.3终端安装要求 (4) 5终端安装 (4) 5.1终端安装流程 (4) 5.2终端固定 (5) 5.3终端电压电流 (5) 5.4终端RS-485 (7) 5.5终端天线 (7) 5.6终端遥信 (8) 5.7终端门接点 (8) 5.8终端遥控 (9) 6 终端上电、通讯检查 (11) 7电表参数设置 (11) 附件二:终端安装典型设计 (13)

1 总体功能及接线要求 (1)计量数据抄读:通过RS-485 串口采集现场各个多功能电能计量表实现。 (2)负荷控制:通过接入现场具备自动控制条件的主要生产负荷开关或总控开关的控制节点实现。 (3)开关状态信号采集:通过接入现场受控制的开关状态输出节点实现。 (4)计量门开关信号采集:通过接入无源信号回路计量门行程开关实现。 (5)交流采样功能:通过接入测量回路的三相电压与电流实现。 (6)远方通信功能: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实现,现场网络信号不够强的情况下,应考虑外引天线。 (7)终端与相关设备的连接参见 附件二:终端安装典型设计。 2 安装准备 (1)对现场环境进行勘查之后,建立用户档案,做好用户一次主接线图及二次原理图分析。 (2)与有关部门或用户商定落实具体安装工作所需的停电时间,确定开工时间。 (3)注意安全措施,做好施工“三措”(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组织措施),并得到各区县供电局安全员的签字确认。 (4)确定终端、天线安装位置;确定控制线、信号线、电源线等具体走线。 (5)准备现场所需装置及附件、各种材料、工具等。 (6)安排好人员和车辆。 (7)工作负责人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8)对补装或改造终端用户,应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做好停电通知。 3 安装工具、设备及材料 3.1 必备工具 (1)斜口钳、尖嘴钳。 (2)绝缘安全工具。 (3)大号螺丝刀(十字、一字各一)。 (4)小号螺丝刀(十字、一字各一)。 (5)掌机,用于终端参数设置。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终端安装(拆除)作业指导书(出)要点

1.1 1.2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XXX-2014配变终端安装(拆除)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作业流程 (2) 4操作指引 (3) 附录A配变监测终端二次回路典型接线图 (10) 附录B计量自动化终端装拆记录 (11) 附录C计量自动化终端装拆表单 (13) 附录D配变监测终端装拆作业表单 (15)

配变终端安装(拆除)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配变监测终端新装及运行中的配变监测终端现场拆除、更换时的作业指导。 2引用文件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GB 26860-2011)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Q/CSG 10004-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Q/CSG 10005-2004)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825-2002)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0kV用电客户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Q/CSG113006-20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Q/CSG214004-2013)

3 作业流程 配变终端装拆作业 工作负责人 管理人员 工作小组 市场营销部结束 开始 现场安装 作业后检查 现场记录 准备所需设备妥善运输 实施安全措施 安排工作 结束工作清理现场 结果处理归档 指派工作人员 作业前检查 现场拆除 说明:作业流程环节根据现场实际工作可选。如新装负控终端,不涉及“现场拆除”工作环节,该环节可略过;客户销户终端拆除,不涉及“现场安装”工作环节,该环节可略过等。

推荐-专变采集终端使用说明书 精品

国网专变采集终端技术与使用说明书 目录

1、概述 GK200专变采集终端采用高性能32位的ARM微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用电户、配变对用电量进行采集计算,控制和管理。该终端设备设计制造符合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和国家电力、电子、通讯的相关标准。具有电度量采集、远程抄表、电量计算、功率计算、需量计算、历史数据查询、远程或本地定值设置、功控、电控,购电控、遥测、遥信、负荷越限报警、通讯等功能,可以通过GPRS 网络等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2、执行标准 终端产品的设计符合下列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GB/T 4208-20XX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13384-20XX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215.211-20XX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 2829-20XX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DL/T 533-20XX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98.1-20X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1部分:总则 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Q/GDW 129-20XX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30-20XX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Q/GDW 373-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74.3-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 Q/GDW 375.1-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第一部分: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 Q/GDW 376.1-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一部分: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Q/GDW 379.2-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第二部分:专变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 GB/T 5169.11-20XX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实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实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6935.1-20XX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441-1998 交流电度表符号 GB/Z21192-20XX 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

高压电缆敷设和电缆头制作标准化作业指导书.docx

精品文档 镇江临港 220 千伏变电站工程 电气安装工程 高压电缆敷设和电缆头制作作业指导书 镇江大照集团有限公司 临港 220 千伏变电站工程 -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项目部 二 0 一三年九月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镇江临港220kV 变电所高压电缆敷设和电缆头制作。 2.编制依据 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 2006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 2006 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5161.1~ 5161.17 —2002 2.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库(2009 版)》 2.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相关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2.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辩识和预控措施》 2.7《江苏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09年 3月试行版 )》 2.8《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生技〔 2012〕352 号 2.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 号 2.10《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标准》(国家电网工 [2004]488号) 2.11《国家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电力工程部分 ) 》 (2006年版 ) 2.12《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国家电网科[2009]642 号 3.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3.1 工程概况 镇江临港 220kV变电站地处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北部临港工业集中区,站址西侧紧邻疏港大道,南侧为沿江高等级公路。紧邻镇江电厂-下蜀220kV 线路。场地开阔,地形平坦,场地的东侧为一些待拆的民房及零星树木,场地的西侧不远处为一片杨树林,场地 南侧为比较开阔的麦田。水系发育,交通便利。各电压等级进出线走廊较好。此方案位于临港工业集中开发区,处于负荷中心。

10kV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10kV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作业 指导书(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10kV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作业指导书(通 用版) 一、基本信息 作业班组 作业开始时间 作业结束时间 作业任务 工作地点 工作负责人 工作人员 班长确认 二、作业前准备 序号

准备项 准备次项 准备项内容(填写人:) 工作负责人确认 1 出发前准备 工器具 喷灯或喷枪、个人工具、电缆剥削器、环带电锯(钢锯)、压接钳、电缆剪、电缆支撑器具、绝缘手套、兆欧表、湿度计、急救包、接地线、临时接地棒、10kV验电器、双保险安全带、警示牌、安全围栏、绝缘梯、脚踏板/脚扣、电缆耐压试验设备。 确认() 2 出发前准备 资料 电缆热缩终端头及附件()套、相色带(黄、绿、红)、接线端

子。 确认() 3 出发前准备 材料 电缆热缩终端头及附件()套、相色带(黄、绿、红)、接线端子。 确认() 电缆头型号 电缆头生产厂家 电缆头生产日期 电缆头出厂编号 4 现场设置 核实现场安全措施及标示已按工作票设置;搬运仪器、工具、材料摆放在指定位置。

确认() 三、作业风险 1.低风险及以上基准风险 序号 危害名称 风险控制措施 工作负责人确认 1 触电 工作人员(含所用工器具和绳索)对10kV及以下带电导线和设备最小距离不小于0.7m,与邻近或交叉其他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m,电缆试验完成后应充分放电。 确认() 2 坠落 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的构件上,应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

国网I,II,III型专变采集终端区别

国网I,II,III型专变采集终端区别 专变采集终端按照用户性质和容量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230MHz专网采集终端(Ⅰ型)、公网中小型专变采集终端(Ⅱ型)、表计式专变采集终端(Ⅲ型)。 (1)230MHz专网采集终端主要是适用于大型专变用户,立约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专变用户。230MHz专网采集终端采用230MHz无线电台作为通信信道,能实现对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用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传输等。 (2)公网中小型专变采集终端主要是适用于中小型专变用户,立约容量在100kVA以下的专变用户。多数供电企业对50kVA及以上100kVA以下的用户安装公网中小型专变终端。该终端采用成熟的公网(GPRS\CDMA等)通信信道,能实现对中小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表数据抄读、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传输等。 (3)表计式专变采集终端也主要是适用于中小型专变用户,立约容量在100kVA以下的专变用户。一般也适用于供电企业对50kVA及以上100kVA以下的用户安装表计式专变终端。 Ⅰ型、Ⅱ型、Ⅲ型专变终端之间主要区别除了外形、尺寸不一样外,在信道传输上也不相同。Ⅰ型、Ⅱ型不具有交采功能,Ⅲ型具有交采功能等。 目前公司的专变终端已在江苏、辽宁、浙江、山东、安徽、内蒙等地区广泛使用,作为江苏地区专变终端的第一大供应商,至2009年底公司已累计为用户提供专变终端将近3万台,其中Ⅱ型、Ⅲ型专变终端在江苏市场的占有率在40%以上。

专变采集终端通用技术规范

采集器专用技术规范 专变采集终端 通用技术规范 1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2

采集器专用技术规范专变采集终端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中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 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标准技术参数表、项目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3

目次 专变采集终端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3) 1总则 (5) 2技术规范要求 (5) 2.1气候和大气环境条件 (5) 2.2机械影响 (5) 2.3工作电源 (5) 2.4结构要求 (6) 2.5绝缘性能要求 (6) 2.6数据传输信道 (6) 2.7输入/输出回路要求 (6) 2.8功能配置 (7) 2.9显示要求 (7) 2.10通信接口结构要求 (8) 2.11材料及工艺要求 (8) 2.12标志及标识要求 (8) 2.13电磁兼容性要求 (8) 2.14连续通电稳定性要求 (8) 2.15可靠性指标 (8) 2.16包装要求 (8) 3试验 (8) 3.1试验要求 (8) 3.2电气性能试验 (8) 3.3现场试验 (8) 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8) 4.1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8) 4.2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8) 4.3供确认的图纸 (8) 4.4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9) 4.5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9) 4.6卖方提供的数据 (9) 4.7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9) 4.8设计联络会议 (9) 4.9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9) 4.10质量保证 (9) 4.11项目管理 (10) 4.12现场服务 (10) 4.13售后服务 (10) 4.14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及试验仪器 (10) 4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作业指导书

天府大道南延线道路照明工程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成都天府大道南延线电气工程项目部 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目录 1 干包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适用范围、特点........................................................................- 2 - 2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适用标准、规范....................................................................- 2 - 3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资源配置................................................................................- 3 - 3.1技术准备..........................................................................................................................- 3 - 3.2劳动力准备(以一个电缆头为准)..............................................................................- 3 - 3.4材料准备(以一个电缆VV22-0.6/1kV(4×25+16)的一个头为准).....................- 4 - 4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施工方法................................................................................- 5 - 4.1工艺流程..........................................................................................................................- 5 - 4.2准备工作..........................................................................................................................- 6 - 4.3电缆绝缘测试..................................................................................................................- 6 - 4.4剥除电缆护层..................................................................................................................- 6 - 4.5剥除铠钢带......................................................................................................................- 6 - 4.6焊地线 .............................................................................................................................- 7 - 4.7套电缆手套......................................................................................................................- 7 - 4.8压接接线端子..................................................................................................................- 8 - 4.8.1压接线芯接线端子.......................................................................................................- 8 - 4.8.2压接地线接线端子.......................................................................................................- 8 - 4.9贴相色带..........................................................................................................................- 9 - 4.10电缆与设备连接............................................................................................................- 9 - 4.12电缆标牌........................................................................................................................- 9 - 4.13竣工 ...............................................................................................................................- 9 - 5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质量保证措施........................................................................- 9 - 6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安全措施..............................................................................- 10 - 7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环保措施..............................................................................- 10 - 7.1施工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 10 - 7.2施工期间粉尘(扬尘)的污染防治措施 .........................................................................- 10 - 7.3废旧物的处理................................................................................................................- 10 - 7.4文明施工........................................................................................................................- 10 -

专变采集终端使用说明书(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国网专变采集终端 技术与使用说明书

目录 1、概述 (4) 2、执行标准 (4) 3、GK200技术参数 (6) 3.1 型号命名 (6) 3.2 供电方式 (6) 3.3电源要求 (6) 3.4性能指标 (6) 3.5输入回路 (7) 3.6输出回路 (7) 3.7通道接口 (8) 3.8停电运行 (8) 3.9外壳与结构 (8) 3.10使用环境 (9) 3.11端钮盒 (9) 4、GK200主要功能 (10) 4.1、数据采集功能 (12) 4.2数据处理功能 (13) 4.3 参数设置和查询 (18) 5、GK200人机交互功能 (25) 5.1显示界面风格............................................................................................... 5.2液晶使用附加说明...................................................................................... 6、安装及接线 (26) 6.1 安装准备 (26) 6.2 终端安装一般要求 (26)

6.3 终端接线和铺设一般要求 (26) 6.4 终端安装方法 (27)

1、概述 GK200专变采集终端采用高性能32位的ARM微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用电户、配变对用电量进行采集计算,控制和管理。该终端设备设计制造符合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和国家电力、电子、通讯的相关标准。具有电度量采集、远程抄表、电量计算、功率计算、需量计算、历史数据查询、远程或本地定值设置、功控、电控,购电控、遥测、遥信、负荷越限报警、通讯等功能,可以通过GPRS 网络等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2、执行标准 终端产品的设计符合下列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GB/T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DL/T 533-2007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98.1-2009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1部分:总则 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Q/GDW 1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高压电缆敷设和电缆头制作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镇江临港220千伏变电站工程 电气安装工程 高压电缆敷设和电缆头制作作业指导书 镇江大照集团有限公司 临港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项目部 二0一三年九月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镇江临港220kV 变电所高压电缆敷设和电缆头制作。 2.编制依据 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 ~ 5161.17—2002 2.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库(2009版)》 2.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相关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2.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辩识和预控措施》 2.7《江苏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09年3月试行版)》 2.8《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生技〔2012〕352号 2.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 2.10《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标准》(国家电网工[2004]488号) 2.11《国家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006年版) 2.12《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国家电网科[2009]642号 3.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3.1工程概况 镇江临港220kV变电站地处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北部临港工业集中区,站址西侧紧邻疏港大道,南侧为沿江高等级公路。紧邻镇江电厂-下蜀220kV线路。场地开阔,地形平坦,场地的东侧为一些待拆的民房及零星树木,场地的西侧不远处为一片杨树林,场地南侧为比较开阔的麦田。水系发育,交通便利。各电压等级进出线走廊较好。此方案位于临港工业集中开发区,处于负荷中心。

专变采集终端说明书

目录 1 概述 (1) 2 工作原理及结构 (1) 2.1工作原理 (1) 2.2外壳结构 (2) 3 功能介绍 (4) 3.1数据采集 (4) 3.2数据管理和存储 (4) 3.3参数设置和查询 (8) 3.4控制方式 (9) 3.5主要技术参数 (13) 4 安装使用 (17) 4.1接线说明 (17) 4.2安装方法 (17)

1概述 GK200专变采集终端采用高性能32位的ARM微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用电户,对用电量进行采集计算,控制和管理。该终端设备设计制造符合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和国家电力、电子、通讯的相关标准。具有电度量采集、远程抄表、电量计算、功率计算、需量计算、历史数据查询、远程或本地定值设置、功控、电控,购电控、遥测、遥信、负荷越限报警、通讯等功能,可以通过GPRS 网络等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2工作原理及结构 2.1工作原理 GK200型专变采集终端能够通过设定或定时采集并存储电能表的各项数据,并能通过无线模块(GPRS)或以太网与主站交换数据。具有32M超大数据存储空间,并能保证停电后数据可保存10年不丢失。终端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还具有远红外、RS485等通讯接口。将专变用户作为主要控制管理对象,实现电力用户的综合供用电监测、控制和管理。 图1 工作原理图

2.2外壳结构 图2 正面结构尺寸图

图3 外形结构尺寸图 图4 GPRS/CDMA通信模块图

图5 扩展模块图 3功能介绍 3.1数据采集 终端应实时采集位置状态和其它状态信息,发生变位时应记入内存并在最近一次主站查询时向其发送该变位信号或主动上报。 通过RS-485 通信接口终端能按设定的终端定时采集时间间隔采集、存储电能表数据,采集数据包括:有/无功电能示值、有/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功率、电压、电流、电能表参数、电能表状态等信息,并在主站召测时发送给主站。 终端可实现电压、电流等模拟量采集功能,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电压、电流误差等级0.5。 3.2数据管理和存储 包括:实时和当前数据、历史数据、电能表运行情况监测。

最新10kV干式变压器安装作业指导书.pdf

干式变压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应用于10kV配电房施工作业中,干式变压器的安装及带电试验。 2.编制依据 2.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装置篇; 2.2 SCB10系列干式变压器产品使用说明书; 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4本项目施工设计图纸(电气卷册); 2.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3.施工内容 低压脱硫变压器检查、干燥、本体安装及变压器附件的安装、带电试运行。 4.施工条件 4.1人员配备: 序号人员岗位人数序号人员岗位人数 1 技术员1人 4 安全员1人 2 电焊工1人 5 电气安装工7人 3 质检员1人 6 5人 4.2应具备的条件 4.2.1土建已施工完,场地清理干净,且在墙上标出地面标高。 4.2.2作业指导书已编制,并已审批通过。 4.2.3由技术人员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并进行技术交底,安 全交底已完成。 4.2.4变压器已运抵现场。 4.2.5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开箱检查验收,并作好记录。 5.施工程序及方法 5.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基础槽钢制作及安装→变压器二次运输→变压器开箱检查→变 压器就位→母线桥安装→母线连接→变压器安装后的检查。 5.2施工方法 5.2.1基础型钢的制作。 5.2.2按设计规格领取#8槽钢作基础型钢。 5.2.3将槽钢放在水平台板上用大锤校正平直,经检验直至每米不平度、不直度 均小于 1.5mm。 5.2.4按设计尺寸用无齿锯下料,并用磨光机或锉刀清理锯口处毛刺,使之光滑。

5.2.5拼装型钢框架,用钢卷尺检测型钢框架对角线误差不小于5mm,用水平仪 检测型钢不直度、不平度(每米不大于 1.5mm,全长不大于5mm)。基本合格后,电焊在一起,再次复检,合格后焊牢。 5.2.6用铁刷消除型钢上锈迹,露出金属光泽后刷一道红丹漆防腐,然后再刷一 遍和设备颜色一致或相近的面漆。 5.3基础型钢安装 5.3.1联系土建清理处预埋件,同时标出室内最终地坪标高,以设计院所出变压 器布置图为准,安装基础型钢。 5.3.2以建筑物中心线为平行线,找正基础型钢安装基准线(误差不大于5mm), 以土建所标室内最终地坪标高加上5mm作为基础型钢上平面基准,用水平仪或U形管水平法校正合格后焊牢。有母线桥的两端盘基础,应注意相互间槽钢间距、平行度。基础槽钢埋设应符合规定。 5.3.3在基础两端各焊φ8的热镀锌圆钢或-40x6的热镀锌扁钢,与主接地网相 连,连接采用搭接焊,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或扁钢宽度的2倍;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小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接地。 5.3.4所有焊接处除去药皮后补漆。 5.4变压器开箱检查 5.4.1开箱检查时,相关人员应到场。 5.4.2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损,开箱检查清点,变压器、低压盘规格、型号、 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备品备件应作好标识,产品技术 文件、合格证应齐全,开箱检查应作好记录,有质量问题及时提出,并作 好开箱检查记录。 5.5变压器的二次运输 5.5.1运输前,核对变压器的型号和数量。 5.5.2变压器用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不应有严重冲击和震动,运输时应固定牢 固,保证安全。 5.5.3运输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护,防止倾斜。 5.5.4变压器卸车时,直接卸置于预先放置好的滚杠上,变压器放置方向应考虑 安装方向,放置变压器时应防止变压器滑动。 5.5.5干式变压器外壳能够拆下时,应先将外壳拆下,拆下时应作好标识以免装 错,拆卸时应防止观察窗玻璃损坏。 5.5.6变压器拖运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铺设橡胶皮,防止损坏地面。拖运时 应注意防止碰到绝缘绕组。 5.5.7拖动中用力应均匀、一致、协调,拖动应缓慢,防止倾斜。 5.5.8施工应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注意安全,防止滚杠轧伤手脚。 5.6干式变压器的安装 5.6.1去除干式变压器包装箱,吊放在滚杠上,缓缓推至槽钢基础旁。必要时可 在变压器下部1/3处的锁架上用葫芦牵引。 5.6.2干式变压器直接固定在型钢上时,用三脚扒杆加葫芦起吊变压器就位,用 水平仪、铅锤线、钢尺测量就位偏差,用垫铁皮之法减少偏差至优良范围

电缆头制作和试验作业指导书

企业标准 Q/HKD 11-2003 电缆头制作及试验作业指导书

实施 2004-01-012003-12-25发布 发布. 1.目的和要求 目的:制作合格的电缆接头,及时发现电力电缆存在的绝缘缺陷,确保电缆安全运行。 要求:熟悉掌握电缆头制作方法、电力电缆的试验规程和试验设备使用方法。2.适用范围 10kV电缆接头的制作,交接和预防性试验 3.引用标准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汇编》 4.作业工具 压接钳、电烙铁、锯、兆欧表、带触电保安器电源、试验变压器、直流发生器、调压设备、高压测量的分压器、数显表、微安表、连接线、接地线、放电棒、报警器、安全围栏等 5.作业过程及要求

安全质量要求 不发生因制作不当而损坏电缆。 电缆的制作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不发生在制作和试验过程中人身受伤的事件。 作业流程 企业标准 电力电缆头的制作流程图 1、热缩式终端头:制作前检查和准 剥去外护 金属护 剥去内护 铜屏蔽和钢 锡焊接地 剥去各相半导体层 包绕、热缩附加绝缘层 装上铜接头 固定热缩套管 2、预制式终端头:

制作前检查工具、材料和准备 按尺寸剥去外护层 金属护层 剥去内护层 铜屏蔽和钢铠 锡焊接地线 按尺寸剥去各相半导体层清洗后安装预制终端 装上铜接头 标出三相相色 3、冷缩式终端头 制作前检查工具、材料和准备 剥去外护 金属护 剥去内护

铜屏蔽和钢 固定接地 按尺寸剥去各相半导体层 根据安装限位清晰后安装冷缩终端 装上铜接头并填充饶包密封 标出三相相色 4、热缩式中间接头 制作前检查工具、材料和准备 确定接头中心后按尺寸剥除外护套,铠装层和内护层 按尺寸剥除铜屏蔽带和外半导电层 按尺寸剥出线芯 将热缩外保护管分别套入长短两侧,将热缩绝缘管、铜网套分别套入长侧的各相(及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将毛边打磨光滑,清洗后连接管外包半导电带,再用绝缘带与电缆绝缘外径包平分别加热收缩(应力管)、绝缘管,将接地线与钢铠铜带和铜网连通 将外保护管移至中心分别热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