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普通活性污泥法)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普通活性污泥法)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普通活性污泥法)

2011级环境工程专业专业实验实训任务工

艺设计计算书

题目一、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普通活性污泥法) 一、主要设计基础参数

技术参数:

1.设计水量:33793m /d ; 设计水质:COD ≤398mg/L 5BOD ≤198mg/L ss ≤260mg/L NH3-N ≤31mg/L;

2.设计出水水质:cr COD ≤69mg/L 5BOD ≤18mg/L ss ≤25mg/L NH3-N

≤15mg/L 。

二、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

三 、工艺设计计算要点

1.中格栅设计

已知参数:Q ’=3379m 3/d ,栅条间隙b 为20mm ,格栅安装倾角600 过栅流

速一般为0.6-1.0m/s ,取V=0.8m/s,栅条断面为矩形,栅条宽度S=10mm,进行计算栅前水深h 取0.4m 。 1.栅条的间隙数 由公式n=

bhv

Q α

sin m ax 其中 max Q =)606024(3379??÷=0.0391087s m /3

倾角α= 60°,栅条间隙b=0.02m ,栅前水深h 取0.4m ,过栅流速V=0.8m/s 。 带入数据n=

8

.04.002.060sin 0391087.0???

?≈6个

2.栅槽宽度B=S(n-1)+bn 其中 栅条宽度S=10mm 栅条间隙b 为20mm 间隙数n=6。

B=S(n-1)+bn=0.01(6-1)+0.02?6=0.17m 设计中取170mm 。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由公式h 1=h 0k ,h 0=αξsin 22

g

v

ξ---阻力系数,当为矩形时3/4)(b S βξ= 本设计中3

/4)02

.001.0(42.2=ξ

k---系数,一般采用3

所以h 0=0.98???

60sin 81

.928.02

=0.027m 4.每日栅渣量

W=

z

K W Q 1000864001

max

式中:W 1---栅渣量(m 3/103m 3污水) ,格栅间隙为20mm 时 W 1=0.05

K z ---生活污水流量变化系数1.7 代入数值W=

7

.1100005

.00391087.086400???=0.099m 3/d

2.细格栅设计

1.栅条的间隙数 由公式n=

bhv

Q α

sin m ax 其中 max Q =)606024(3379??÷=0.0391087s m /3

倾角α= 60°,栅条间隙b=0.011m ,栅前水深h 取0.4m ,过栅流速V=0.6m/s 。 带入数据n=

6

.04.0011.060sin 0391087.0???

?≈14个

2.栅槽宽度B=S(n-1)+bn 其中 栅条宽度S=10mm 栅条间隙b 为11mm 间隙数n=14。

B=S(n-1)+bn=0.01(14-1)+0.011?14=0.284m 设计中取284mm 。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由公式h 1=h 0k ,h 0=αξsin 22

g

v

ξ---阻力系数,当为矩形时3/4)(b S βξ= 本设计中3

/4)01

.0011.0(42.2=ξ

k---系数,一般采用3

所以h 0=2.7???

60sin 81

.926.02

=0.034m 4.每日栅渣量

W=

z

K W Q 1000864001

max

式中:W 1---栅渣量(m 3/103m 3污水) ,格栅间隙为11mm 时 W 1=0.035

K z ---生活污水流量变化系数1.7 代入数值W=

7

.11000035

.00391087.086400???=0.07m 3/d

3.沉砂池设计

已知参数 Q max =0.0391087m 3/s 停留时间t 取180s 。

1.长度 设v=0.03m/s 则m vt L 8.418003.0=?== 取5m

2.水流断面积

2max 3.103

.00391087

.0m v Q A ===

3.池总宽度 设n=2格,每格宽b=0.6m m nb B 2.16.02=?==

4.有效水深m B A h 08.12

.13

.12===

取1m

5.沉砂斗所需容积设T=2d 36

max 82.010

86400

m K TX Q V Z =??=

6.每个沉砂斗容积 设每一分格有2个沉砂斗 320.02

282

.0m V =?=

4.曝气池设计

已知参数 Qmax=0.0391087m3/s ,原污水BOD5值198mg/L ,ss 260mg/L 要求处理水BOD5值<18mg/L , SS 值<25mg/L

1.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去除率 η=

198

18

198-=90.9% 2.确定曝气池容积 V=

X

L QS s a

式中 V---- 曝气池容积m 3

S a ---原污水的BOD 5值 mg/L S a =198mg/L

X---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g/L X=7000mg/L s L ---污泥负荷0.044 1/d 代入得V=21123m

设池深为4.4m ,池宽为6m ,则池长为80m 。

5.二沉池设计

1.二沉池的表面积

A=nq m ax Q =83

.079.140=169.626m^2

n ——设计的初沉池数量,这里取n=1

q ——水力表面负荷,一般取0.6-1.5。此处取q=0.83m^3/(m^2*h)

2.直径 D=

π

A

4=

3.14

169.626

*4=14.70m ,此处取15m 。

3.有效水深

h=q*t=0.83*6=4.98m ,此处取5m t ——沉淀时间,此处取6h

4.有效容积

V=A*h=169.626*5=848.13m^3

题目二、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SBR 活性污泥法) 一、主要设计基础参数

技术参数:

1.设计水量:34893m /d ; 设计水质:COD ≤476mg/L 5BOD ≤251mg/L ss ≤238mg/L NH3-N ≤37mg/L;

2.设计出水水质:cr COD ≤96mg/L 5BOD ≤30mg/L ss ≤29mg/L NH3-N

≤15mg/L 。

二、处理工艺流程

三 、工艺设计计算要点

1.中格栅设计

已知参数:Q ’=3489m 3/d ,栅条间隙b 为20mm ,格栅安装倾角600 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 ,取V=0.8m/s,栅条断面为矩形,栅条宽度S=10mm,进行计算

栅前水深h 取0.4m 。 1、栅条的间隙数 由公式n=

bhv

Q α

sin m ax 其中 max Q =)606024(3489??÷=0.04038s m /3

倾角α= 60°,栅条间隙b=0.02m ,栅前水深h 取0.4m ,过栅流速V=0.8m/s 。 带入数据n=

8

.04.002.060sin 04038.0???

?≈6个

2、栅槽宽度B=S(n-1)+bn 其中 栅条宽度S=10mm 栅条间隙b 为20mm 间隙数n=6。

B=S(n-1)+bn=0.01(6-1)+0.02?6=0.17m 设计中取170mm 。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由公式h 1=h 0k ,h 0=αξsin 22g

v

ξ---阻力系数,当为矩形时3/4)(b S βξ= 本设计中3

/4)02

.001.0(42.2=ξ

k---系数,一般采用3

所以h 0=0.95???

60sin 81

.928.02

=0.021m 4、每日栅渣量

W=

z

K W Q 1000864001

max

式中:W 1---栅渣量(m 3/103m 3污水) ,格栅间隙为20mm 时 W 1=0.05

K z ---生活污水流量变化系数1.7 代入数值W=

7

.1100005

.004038.086400???=0.103m 3/d

2.细格栅设计

1.栅条的间隙数 由公式n=

bhv

Q α

sin m ax 其中 max Q =)606024(3489??÷=0.04038s m /3

倾角α= 60°,栅条间隙b=0.011m ,栅前水深h 取0.4m ,过栅流速V=0.6m/s 。

带入数据n=

6

.04.001.060sin 04038.0???

?≈14个

2.栅槽宽度B=S(n-1)+bn 其中 栅条宽度S=10mm 栅条间隙b 为11mm 间隙数n=14。

B=S(n-1)+bn=0.01(14-1)+0.011?14=0.28m 设计中取280mm 。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由公式h 1=h 0k ,h 0=αξsin 22

g

v

ξ---阻力系数,当为矩形时3/4)(b

S

βξ= 本设计中3/4)01.0011.0(42.2=ξ

k---系数,一般采用3

所以h 0=2.7???

60sin 81

.926.02

=0.034m 4.每日栅渣量

W=

z

K W Q 1000864001

max

式中:W 1---栅渣量(m 3/103m 3污水) ,格栅间隙为20mm 时 W 1=0.035

K z ---生活污水流量变化系数1.7 代入数值W=

7

.11000035

.004038.086400???=0.0721m 3/d

3.沉砂池设计

已知参数 Q max =0.04038m 3/s 停留时间t 取120s 。 1.长度 设v=0.04m/s 则m vt L 8.412004.0=?== 取5m 2.水流断面积

2max 01.104

.004038

.0m v Q A ===

3.池总宽度 设n=2格,每格宽b=0.6m m nb B 2.16.02=?==

4.有效水深m B A h 79.02

.195

.02===

取0.8m 5.沉砂斗所需容积设T=2d 3

6

max 8.010

86400m K TX Q V Z =??=

6.每个沉砂斗容积 设每一分格有2个沉砂斗 32.02

280

.0m V =?=

4.曝气池设计

已知参数 Qmax=0.04038m3/s ,原污水BOD5值251mg/L ,ss 238mg/L 要求处理水BOD5值<30mg/L , SS 值<29mg/L

1.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去除率 η=

251

30

251-=88.05% 2.确定曝气池容积 V=

X

L QS s a

式中 V---- 曝气池容积m 3

S a ---原污水的BOD 5值 mg/L S a =251mg/L

X---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g/L X=4680mg/L s L ---污泥负荷0.094 1/d 代入得V=11523m

设池深为4.5m ,池宽为4m ,则池长为64m 。

3.运行周期

反应器个数1个,周期时间为t=12.2h ,周期数6,每周期分为进水、曝气、沉淀、排水、排泥、闲置 7个阶段。

经测试进水1h,进水曝气0.6h,曝气4.5h ,沉淀2h,排水1.1h ,排泥0.5h ,闲置2.5h 可符合出水要求。

5.污泥浓缩池计算

1.浓缩池的面积:)(2

m M

QC A =

式中:Q 为污泥量(m 3/d);C 为污泥固体浓度(kg/L); M 为污泥固体通量kg/(m 2·d)。 M 设为40kg/(m 2·d)

A=40

5.174.302?=132.32m

2.浓缩池的直径:m A

D 98.1214

.33

.13244=?=

=

π

3.浓缩池的高度: 取T=20h

m A TQ h 25.23.132244.3026.23241=??==

题目三、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氧化沟) 一、主要设计基础参数

技术参数:

1.设计水量:30063m /d ; 设计水质:COD ≤425mg/L 5BOD ≤235mg/L TN ≤65mg/L NH3-N ≤38 TP ≤3.5mg/L;

2.设计出水水质:cr COD ≤83mg/L 5BOD ≤18mg/L TN ≤22mg/L NH3-N

≤15mg/L TP ≤0.89mg/L 。

二、处理工艺流程

三 、工艺设计计算要点

1.中格栅设计

已知参数:Q ’=3006m 3/d ,栅条间隙b 为20mm ,格栅安装倾角600 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 ,取V=0.8m/s,栅条断面为矩形,栅条宽度S=10mm,进行计算栅前水深h 取0.4m 。 1.栅条的间隙数

由公式n=

bhv

Q α

sin m ax 其中 max Q =)606024(3006??÷=0.03479s m /3

倾角α= 60°,栅条间隙b=0.02m ,栅前水深h 取0.4m ,过栅流速V=0.8m/s 。 带入数据n=

8

.04.002.060sin 03479.0???

?≈6个

2.栅槽宽度B=S(n-1)+bn 其中 栅条宽度S=10mm 栅条间隙b 为20mm 间隙数n=6。

B=S(n-1)+bn=0.01(6-1)+0.02?6=0.17m 设计中取170mm 。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由公式h 1=h 0k ,h 0=αξsin 22

g

v

ξ---阻力系数,当为矩形时3/4)(b S βξ= 本设计中3

/4)02

.001.0(42.2=ξ

k---系数,一般采用3

所以h 0=0.95???

60sin 81

.928.02

=0.021m 4.每日栅渣量

W=

z

K W Q 1000864001

max

式中:W 1---栅渣量(m 3/103m 3污水) ,格栅间隙为20mm 时 W 1=0.05

K z ---生活污水流量变化系数1.7 代入数值W=

7

.1100005

.003479.086400???=0.088m 3/d

2.细格栅设计

1.栅条的间隙数 由公式n=

bhv

Q α

sin m ax 其中 max Q =)606024(3006??÷=0.03479s m /3

倾角α= 60°,栅条间隙b=0.011m ,栅前水深h 取0.4m ,过栅流速V=0.6m/s 。 带入数据n=

6

.04.0011.060sin 03479.0???

?≈13个

2.栅槽宽度B=S(n-1)+bn 其中 栅条宽度S=11mm 栅条间隙b 为10mm 间隙数n=13。

B=S(n-1)+bn=0.01(13-1)+0.011?13=0.26m 设计中取260mm 。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由公式h 1=h 0k ,h 0=αξsin 22

g

v

ξ---阻力系数,当为矩形时3/4)(b

S βξ= 本设计中3

/4)011.0011.0(42.2=ξ

k---系数,一般采用3

所以h 0=2.7???

60sin 81

.926.02

=0.034m 4.每日栅渣量

W=

z

K W Q 1000864001

max

式中:W 1---栅渣量(m 3/103m 3污水) ,格栅间隙为20mm 时 W 1=0.035

K z ---生活污水流量变化系数1.7 代入数值W=

7

.1100005

.003479.086400???=0.0619m 3/d

3.沉砂池设计

已知参数 Q max =0.03479m 3/s 停留时间t 取120s 。

1.长度 设v=0.04m/s 则m vt L 8.412004.0=?== 取5m

2.水流断面积

2max 86975.004

.003479

.0m v Q A ===

3.池总宽度 设n=2格,每格宽b=0.6m m nb B 2.16.02=?==

4.有效水深m B A h 79.02

.195

.02===

取0.8m 5.沉砂斗所需容积设T=2d 3

6

max 8.010

86400m K TX Q V Z =??=

6.每个沉砂斗容积 设每一分格有2个沉砂斗 32.02

280

.0m V =?=

4.氧化沟设计

已知参数 Qmax=0.03479m3/s ,原污水BOD5值235mg/L , 要求处理水BOD5值<18mg/L 。

1.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去除率 η=

235

18

235-=92.34% 2.确定氧化沟容积 V=X

t L L yQ )(1-

式中 V---- 氧化沟容积m 3

L---原污水的BOD 5值 mg/L L=235mg/L

X---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g/L X=4730mg/L y---产率系数 y=0.55 代入得V=3m

3.氧化沟平面面积

A=H V =5

.32854

=815.432m

4.氧化沟半径 R=

π

A

=16.11m 取17m

5.二沉池设计

1.二沉池的表面积 A=

nq m ax Q =25

.124

.120=96.192m^2 n ——设计的初沉池数量,这里取n=1

q ——水力表面负荷,一般取0.6-1.5。此处取q=1.25m^3/(m^2*h)

2.直径 D=

π

A

4=

3.14

96.192

*4=11.07m ,此处取12m 。

3.有效水深

h=q*t=1.25*3=3.75m

t ——沉淀时间,此处取3h

4.有效容积

V=A*h=96.192*3.75=360.72m^3

6.污泥浓缩池计算

1.浓缩池的面积:)(2

m M

QC A =

式中:Q 为污泥量(m 3/d);C 为污泥固体浓度(kg/L); M 为污泥固体通量kg/(m 2·d)。 M 设为40kg/(m 2·d)

A=40

726.4480?=56.7122m

2.浓缩池的直径:m A

D 5.814

.37

.5644=?=

=

π

3.浓缩池的高度: 取T=3.34h

m A TQ h 2.17.562448034.3241=??==

总结与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方面的知识,我感觉就像亲身经历了一个现实中工程的设计,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数据的处理和资料的查询,这是平时很欠缺的。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通过计算出来的数据与仿真模拟出来的数据存在很大的偏差等等,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以及老师的详细解答,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这也暴露了前期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从刚开始面对设计要求的无从下手,一直到最后顺利的完成所有的设计,这中间的过程也是挺艰辛的。每一步都是经过反复的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等等,然后才下手开始去做的。但是尽管如此,最后还是有一些问题没有能够搞懂,比如说污泥浓缩池的设计,反复的思考、计算、修改过后,得出的数据与模拟仿真得出的数据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也使我感到很是郁闷。这次的设计也使我深深的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的操作中,更多的是要考虑实际情况,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说设计一个曝气池,我们要先根据所知的水量,水质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然后还要根据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施工时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所可能受到的限制进行修改。

我认为,在这次的设计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查阅资料等能力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设计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日后最实用的,这些对于我们以后面对社会的挑战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认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有时设计人员的变通、好学、严谨、负责的做事方式和态度显得更为重要。

最后,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了我这次动手设计的机会,让我们学生有了一个共同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机会。也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与指导,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便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里能够更加努力、奋斗。

某12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A2O工艺设计

某12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A2/O工艺设计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的设计-A2/O工艺。主要任务是完成该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各个构筑物的初步设计和一些处理构筑物施工图的设计。 初步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一张、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一张以及主要构筑物设计图三张;在主要构筑物设计图的设计中,主要是完成生物池、二沉池和接触消毒池的设计。 该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为12万吨/日。进水水质见下表: 污水进水水质单位:mg/L 项目COD cr BOD5NH4+-N SS TN0TP0含量270 135 30 135 30 3 本次设计所选择的A2/O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粗格栅到污水提升泵房,再从泵房到细格栅,然后到旋流沉砂池,再进入生物池(即A2/O反应池),再从生物池进入二沉池,污水再经过接触消毒池后排入自然水体;污泥处理流程为:旋流沉砂池产生的垃圾直接外运处置,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污泥则运入贮泥池,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则通道管道、污泥回流泵房再次进入A2/O反应池,经过贮泥、加药处理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脱水车间,最后外运处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该标准的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出水水质标准单位:mg/L 项目COD cr BOD5NH4+-N SS TN0TP0含量60 20 15 20 15 1 关键词:A2/O工艺,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污泥处理

THE A2/O PROCESS DESIGN OF A CITY SEWAGE TREATMENT PLATE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for a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rocess design—A2/O process.Main task is to complete the layout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various structures and construction plans of dealing with the design of structures.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a design manu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ith a floor plan, flow chart of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the design of three main structures;design of the main design of structures, mainly is the biological pool,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design and contact disinfection tank. This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roject,the scale is 120000m3/d. The influent water quality is in the table below. Influent water quality units:mg/L Project COD cr BOD5NH4+-N SS TN0TP0 Content 270 135 30 135 30 3 The selected A2/O process, has a goo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This sewage treatment plant for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is: sewage from the coarse grid to enhance the pumping station,then from the pump to the fine grid,And then to the cyclone grit chamber, then entering the biological pool(A2/O reactor),then from the pool into the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after exposure to water disinfection and then discharged into the natural water ;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 is : vortex grit chamber sludge into the sludge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1污水、污泥处理工艺 1?1污水处理工艺 (1)预处理及污水二级处理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应根据现状工艺条件、进水水质、出水要求、污水厂规模, 污泥处置方法、气象环境条件及技术管理水平、工程地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 根据本工程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如表4-1所示。 表4-1 :设计进出水水质及去除率(单位:mg/L) 从已经批复的可研知,本工程工业废水量约占60%由于工业集中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本工程采用混凝沉淀法+水解酸化,是否需要加药或者加药量的控制,根据后续水解酸化池的运行情况来调整。从表4-1可以看出,对TN NH3-N及TP的去除率要求较高,因此为满足处理要求,水解酸化池后续需采用脱氮除磷污水二级处理+ 深度处理工艺。 1)常用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目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的污水处理工艺大致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按空间进行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 第二类为按时间进行分割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①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 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是指各种处理功能如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不同的空间(不同池子)内完成。较成熟的工艺有A/O (厌氧/好氧)法、A2/O法和氧 化沟法等。 ② 按时间分割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目前常用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有:传统SBR X艺、CAST工艺、UNITAN工艺、MSBR

2)可用于本工程的污水处理工艺 常用的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都有其适用性及优缺点。根据《城市污 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对于二级强化处理,“日处理能力 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 A/O 法、A 2 /O 法等技术,也可选用具有脱 氮除磷功能的氧化沟法、SBR 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根据 XX 镇污水厂进 出水指标的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宜选择成熟、稳妥、易于维护管理、运行费用低的工 2 艺。我们选择MSBR A/O 法作为工艺比选方案。 CDA7O 对于A 7O 法,其技术原理说明如下: A 2 /O 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其构造是在 A/O 工艺的厌氧区之后、好氧 区之前增设一个缺氧区,好氧区具有硝化功能,并使好氧区中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 进行反硝化,使之脱氮。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 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达到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和生物除氮的 目的。该工艺是最简单的除磷脱氮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可 抑制丝状菌的繁殖,克服污泥膨胀,使得 SVI 值一般小于100,有利于泥水分离。由于 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严格分开,有利于不同微生物菌群的繁殖生长,脱氮除磷效 果好。目前,该法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其运行效果稳定,脱氮除磷效果好。 图4.1典型的A 2 /O 工艺流程框图 A 2 /O 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污水和回流污泥、混合液回流的合理布点,可以实现不同的工况;根据进水水 质、水量的变化,通过调整实现不同的工况,对污水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整个生物池布置简洁,分区明确,池数适中,对称布置,配水、配泥、配气灵 进水 混合液回流

污水处理站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有多种培养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养时间和人力物力均不同。应根据废水水质、气候、实际许可的条件等情况来选择培养方法。1.培养前的准备工作 (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 (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最后按有关规程(说明书)验收合格。 (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 COD 、DO、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对受纳水体(如接纳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质调查备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后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提供依据。 (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备缺什么补什么。采用接种培菌法还需备足污水性质相似其他污水处理厂(站)的干(或浓缩)污泥作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用的菌种。 (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 (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 (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 2.自然培菌自然培菌,也称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废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养过程。城市污水和一些营养成份较全、毒性小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厂、肉类加工厂废水,可以考虑这种培养方法,但培养时间相对较长。自然培菌又可分为间歇培菌和连续培菌二种。 (1)间歇培菌。将曝气池注满废水,进行闷曝(即只曝气而不进废水),数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 h ,然后排出池内约1/5的上层废水,并注入相同量的新鲜污水。如此反复进行闷曝、静沉和进水三个过程,但每次的进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闷曝时间要比上次缩短。在春秋季节,约二、三周就可初步培养出污泥。当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达到1克/升左右时,就可连续进水和曝气。由于培养初期污泥浓度较低,沉淀池内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

污水处理工程,除了需要净化水质,还有一个部分是水泥的处理,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主要处理技术是从液体污水中除去较少量的固体物质。 初级污泥包括在初级澄清器中初级处理期间除去的可沉降固体。在二级澄清池中分离的二级污泥包括来自二级处理生物反应器的处理过的污水污泥。污泥处理的重点是减少污泥重量和体积,以降低处置成本,并降低处置方案的潜在健康风险。除水是重量和体积减少的主要手段,而病原体破坏通常通过在嗜热消化,堆肥或焚烧期间加热来实现。污泥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产生的污泥量,并比较可用处置方案所需的处理成本。风干和堆肥可能对农村社区具有吸引力,而有限的土地供应可能使有氧消化和机械脱水成为城市的首选,规模经济可能会鼓励大城市地区的能源回收替代方案。 污泥主要是水,从液体污水中除去较少量的固体物质。初级污泥包括在初级澄清器中初级处理期间除去的可沉降固体。在二级澄清池

中分离的二级污泥包括来自二级处理生物反应器的处理过的污水污泥。 污泥处理的重点是减少污泥重量和体积,以降低处置成本,并降低处置方案的潜在健康风险。除水是重量和体积减少的主要手段,而病原体破坏通常通过在嗜热消化,堆肥或焚烧期间加热来实现。 污泥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产生的污泥量,并比较可用处置方案所需的处理成本。风干和堆肥可能对农村社区具有吸引力,而有限的土地供应可能使有氧消化和机械脱水成为城市的首选,规模经济可能会鼓励大城市地区的能源回收替代方案。 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或通过焚烧干燥的污泥,可以通过甲烷气体生产从污泥中回收能量,但是能量产量通常不足以蒸发污泥水含量或为脱水所需的动力鼓风机,泵或离心机提供动力。粗一级固体和二级污水污泥可能包括通过吸附在澄清池污泥中的固体颗粒上而从液体污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城市日处理水量130000 m3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二、设计资料 1.废水资料 (1)污水水量与水质 污水处理水量:130000 m3/d; 污水水质:COD Cr=560mg/L、BOD5=280mg/L、SS=300mg/L。 (2)处理要求: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 COD Cr≤70mg/L、BOD5≤20mg/L、SS≤30mg/L; 2.气象与水文资料 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气温:年平均气温15℃,冬季最低气温-10℃,夏季最高气温38℃,最大冻土深度600mm。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 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 地下水位,地面下9~10m。 三、设计内容 ①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 ②主要处理设施的工艺汁算 ⑦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四、设计要求 1. 方案选择应论据充分、具有说服力。 2. 计算时所选用公式要有依据、来源,参数选择应合理,计算应有足够的准确性。 3. 图纸应能正确表达设计意图。 4. 计算说明书应层次清楚、语言简练、书写工整、说明问题。 五、设计成果 1.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 2. 完成图纸2 张 ①厂区平面布置图1 张(A1); ②处理系统高程布置图1 张(A1) 六、主要参考资料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三、五、六、九、十一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给水排水设计标准图集》S1、S2、S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泵站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 [6]《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等。 [7]高廷耀等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9]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 (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张自杰等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2]于尔捷,张杰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孙连溪等主编.实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高俊发,王社平主编.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5]建筑制图标准汇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严煦世主编.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7]曾科,卜秋平,陆少鸣主编. 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指导教师刘军坛 学号 130909221 姓名秦琪宁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引言 (4) 1.1设计依据的数据参数 (4) 1.2设计原则 (5) 1.3设计依据 (5)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及选择 (6) 2.1 选择活性污泥法的原因 (6)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 (7) 3.1设计流量的计算 (7) 3.2格栅 (9) 3.3提升泵房 (9) 3.4沉砂池 (10) 3.5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11) 3.6曝气池 (15) 第四章平面布置和高程计算 (25) 4.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 4.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6) 第五章成本估算 (27) 5.1建设投资 (27) 5.2直接投资费用 (28) 5.3运行成本核算 (29)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0)

摘要 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设计规模是200000m3/d。该生活污水氨氮磷含量均符合出水水质,不需脱氮除磷,只考虑除掉污水中的SS、BOD、COD。传统活性污泥法是经验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浓缩脱水工艺。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泵房到沉砂池,经过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消毒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首先进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然后进入贮泥池,经过浓缩的污泥再送至带式压滤机,进一步脱水后,运至垃圾填埋场。本设计的优势是:设计流程简单明了,无脱氮除磷的设计,节省了成本,该方法是早期开始使用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BOD 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用于对处理效果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城市污水多采用这种运行方式。 关键词:城市污水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泥浓缩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

真实姓名:是连阳 用户名:shilianyang0 所属服务站:大连教学服务站 指导教师:高苗 对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探讨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 【摘要】: 目前国内的污泥处理处置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缺少成熟的经验,并且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要求各污水处理卡厂考虑污泥处理处置经济可行性、技技术适用性,促使各污水处理厂摸索出适应当地实际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文中简述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 【正文】: 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概述 (一)什么是污泥?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自然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所以大多数污水处理厂使用污泥脱水机或污泥离心机来进行一定程度的固液分离。(注1) (二)什么是污泥处理处置 1、什么是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污泥经单元工艺组合处理,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目的的全过程。 2、什么是污泥处置 处理后的污泥,弃置于自然环境中(地面、地下、水中)或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三)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 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理现状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附属品,由上所述,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均质体.我国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着重废水轻污泥的倾向,污泥的处理处置起步较晚。早期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监管,尽可能简化甚至忽略了污泥处理工艺,近几年新建、在建的污水处理厂,特别是中小型污水处理厂都朝着简单化方向发展,但一些污泥处理方式太过简单,只是将生污泥浓缩、脱水、外运,省去了消化过程,更没有指出其他稳定、消除危害的方法,一旦像这样的大批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起来,产生的大量腐败污泥和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类食物链,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种污泥处置方法存在不足 目前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处理处置方法有农用、填埋、焚烧和排海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

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设计.

设计总说明 本设计是3×104m3/d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工艺设计。该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根据当地环保部门水质调查及其他城市水质比调查,本城市对污水的处理主要包括COD、BOD5,对脱氮除磷也有要求。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污水厂东侧的受纳水体排污渠,出水最终排入某河,该河段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8918-2002)中的Ⅲ类功能水域,出水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 根据设计要求,该污水处理工程进水中氮磷含量偏高,在去除BOD5和COD 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同时,本污水厂处理水量较小,故采用SBR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本工艺的主要构筑物包括格栅、污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厌氧池、SBR、接触消毒池、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等。污水进入污水厂经过中隔栅后经污水泵房提升进入细格栅,在进入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随后进入厌氧池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再进入SBR池反应,然后进入接触消毒池消毒,污水达到水质要求,经过计量槽后排出污水。SBR的剩余污泥经过污泥泵房提升后进入集泥井,再进入浓缩池浓缩,浓缩后的污泥含水量减少再进入贮泥池,随后进入污泥缩水车间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外运。 本设计污水处理采用了SBR工艺,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工艺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经过这个废水处理工艺的废水可达到设计要求,可以直接排放。产生的污泥经过浓缩、压滤等处理后,进行堆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设计书的主要内容为设计资料、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污水污泥的计算、污水厂平面布置的选择、人员的配置以及工程技术经济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SBR工艺;脱氮除磷;污泥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一、设计应掌握的基础资料与工艺流程的选定 活性污泥系统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等组成。其工艺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5方面内容,即 ①工艺流程的选择; ②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②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④二次沉淀池的计算与设计; ⑤陌泥回流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进行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计算和设计时,首先应比较充分地掌握与废水、污泥有关的原始资料并确定设计的基础数据。主要是下列各项: ①废水的水量、水质及变化规律; ②对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要求; ③对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处理要求; ④污泥负荷率与BOD5去除率: ⑤混合液浓度与污泥回流比。 对生活污水和城市废水以及性质与其相类似的工业废水,人们已经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和完整的设计数据可直接应用。而对于一些性质与生活污水相差较大的工业废水或城市废水,则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有关的设计数据, 选定废水和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就是的前述的①、②、③各项内容和据此所确定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程度。 在选定时,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区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施工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本工艺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及经济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等。特别是对工程量大、建设费用高的工程,需要进行多种工艺流程比较之后才能确定,以期使工程系统达到优化。 二、曝气池的计算与设计 曝气他的计算与设计主要包括:①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②需氧量和供气量的计算; ③池体设计等几项。 1.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 (1)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计算曝气区容积,常用的是有机负荷计算法。也称BOD5负荷计算法。负荷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曝气池(区)容积计算公式列于表3—17—19中。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指导教师刘军坛 姓名秦琪宁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引言...................................... 1.1设计依据的数据参数........................................................................................ 1.2设计原则............................................................................................................ 1.3设计依据............................................................................................................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及选择错误!未定义书 签。 2.1 选择活性污泥法的原因...................................................................................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 (7) 3.1设计流量的计算 (7) 3.2格栅 (9) 3.3提升泵房............................................................................................................ 3.4沉砂池 (10) 3.5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11) 3.6曝气池 (15) 第四章平面布置和高程计算 (25) 4.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 4.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6) 第五章成本估算 (27) 5.1建设投资 (27) 5.2直接投资费用 (28) 5.3运行成本核算 (29)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0)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GJ3025-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07-17批准 1994-01-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污泥的标准值及检测、排放与监督。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地方可根据本标准并结合当地特点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如因特殊情况,需宽余本标准时,应报请标准主管部门批准。 2、引用标准 GJ18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J26 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 GJ31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3、引用标准 3.1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其值不得超过GJ18标准的规定。 3.2城市污水处理厂,按处理工艺与处理程度的不同,分位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 3.3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质排放标准,应符合表1的规定。 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排放标准(mg/L) 表1

注:1、pH、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标准值系指24h定时均量混合水样的检测值; 其它项目的标准值为季均值。 2、当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悬浮物,生化需氧量或化学需氧量处于GJ18中的高浓度范 围,且一级处理后的出水浓度大于表1中一级处理的标准值时,可只按表1中一级处理的处 理效率考核。 3、现有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根据超负荷情况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标准值可适当 放宽。 3.4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应排入GB3838标准规定的Ⅳ、Ⅴ类地面水水域。 4、污泥排放标准 4.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应本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原则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 4.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应因地制宜采取经济合理的方法进行稳定处理。 4.3 在厂内经稳定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宜进行脱水处理,其含水率宜小于80%。 4.4 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农业时,应符合GB4284标准的规定。用于其它方面时,应符合相应的有关现行规定。 4.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不得任意弃置。禁止向一切地面水体及其沿岸、山谷、洼地、溶洞以及划定的污泥堆场以外的任何区域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海时应按GB3097及海洋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5、检测、排放与监督 5.1 城市污水处理厂应在总进、出口处设置监测井、对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按GJ26的有关规定执行。 5.2 城市污水处理厂应设置计量装置,以确定处理水量。 5.3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泥的质和量的检测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5.4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及其化验设备应按GJJ31的规定配备。 5.5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检验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并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承担检验工作。 5.6 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等到发生故障,使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合格的污水污泥排放时,应及时排除故障,做好监测记录并上报主管部门处理。 5.7 当进水水质超标或水量超负荷时,必须上报主管部门处理。

某市20万吨d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20万m3/天)工艺。主要任务是完成个该地区污水的处理设计。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选型及平面布置,其中有格栅、泵房、平流式沉砂池、辐流式初沉池、A2/O反应池、辐流式二沉池、浓缩池、中温消化池等。 通过对污水厂的处理工艺优缺点、适用范围及经济可行性的合理比较和选择,最后采用A2/O法处理污水,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从泵房到沉砂池,进入反应池,进入辐流式二次沉淀池,再进入清水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反应池排出的剩余污泥进入集泥配水井,再由污水泵送入浓缩池,再进入消化池,最后进入脱水机房脱水,最后外运处置。 水厂位于邯郸市郊,城市的东北部,地面标高为202m,是半地下式水厂,总占地面积23.58公顷,包含远期发展预留地。 关键词: A2O;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书

Title Hebei Province, a city of 200,000 t / 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rocess design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titled new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200,000 m3 / day).The main task is completed in the area of sewage treatment design.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design of major structures, selection and layout, including the grille, pumping stations, advection grit chamber, radi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the A2 / O reaction cell, the radial flow in the early settling tank, thickener temperature digeste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a reasonable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and finally the A2 / O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is: from the pumping station to the grit chamber into the reaction pool, into the radi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n into the clear water tank, the final effluent; sludge process: the excess sludge discharged from the reaction cell into the mud with wells, sewage pumps into a concentrated pool, re-entering the digester, and finally into the dehydrated dehydrated engine room, the last Sinotrans disposal. Water plant located in the the Handan outskirts of the city's northeast, the ground elevation of 202m, is a semi-underground water plant, the total area of 23.58 hectares, including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reserved land. Key words:The Anaerobic-Anoxic-Oxic;Sewage treatment;design specification

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 周黎 (商丘市环境监测站,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设计了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方案。为了寻求投资和运行费最低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分别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和气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行现场试验,通过对两种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及技术经济进行比较,决定采用气浮-曝 气生物滤池工艺。 关键词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引言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 物,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经济、实用的生物 法进行处理。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 物膜法两大类。生物膜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工 艺有: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曝气生物 滤池、生物转盘等[1~4]。笔者针对商丘市某生 活污水处理厂设计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和 气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两种方案。在2004 年4~8月期间分别采用这两种工艺进行现 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 分析选择。 1 设计进水水质 综合考虑该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设 计进水水质和选择排放标准。处理后排放废 水的水质必须达到GB 8978-1996《综合污 水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水质状况及 排放标准限值见表1。 2 方案一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 2.1 工艺流程 主体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试验处 理规模30 m3/d。工艺流程见图1。 2.2 试验结果(表2) 表2显示:出水CODCr≤60 mg/L、SS≤ 20 mg/L、BOD5≤20 mg/L,排放废水的水 质达到GB 8978-1996《综合污水排放标 准》中的三级排放标准。 2.3 工艺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是一种生物膜法工 艺,具有以下特点: (1)氧化池内设置弹性立体填料,池底 设置可变微孔曝气管。在曝气过程中弹性立 体填料对气泡有多层次的切割能力,可以提 高充氧效率,减少消耗。可变微孔曝气管氧 的传递效率高,不易堵塞、造价低、便于维 护管理。

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某市污水处理厂] 设计说明书 拟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10年1月 1引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编写目的 ..................................... - 1 - 1.2背景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定义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参考资料 ......................... 错误!未指定书签。2污水处理厂的结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污泥处理工艺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污泥的处理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常用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设计流量和进出水水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设计流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进出水水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格栅和泵房的设计说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粗格栅设计参数如下:..............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泵房设计参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细格栅设计参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沉砂池的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6AAO生化反应池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7二次沉淀池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8污泥浓缩池的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9接触消毒池的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10平面布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11高程布置 .................................................... - 9 -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完成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平面布局、高程布置,并达到初步设计要求,书写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1.2背景 某市拟于近期建成一个以轻工、科研、文教事业为主的经济开发小区,其中,以五家工厂为主体,总居住人口约25万人(包括工厂生活区居住人口),占地面积约1370公顷,环境规划及污水厂设计要求如下: ①排水系统:雨水和污水分流制,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合流制。污水 处理厂只考虑处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输入污水厂污水干管直径为900毫米,管底埋深为地面以下5.3米,充满度0.5。 ②工业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如下: 表1: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一、总论 (4) 1、设计题目 (4) 2、设计资料 (4) 1.2.1城市概述 (4) 1.2.2自然条件 (4) 1.2.3规划资料 (4) 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5) 1、方案确定的原则 (5) 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5) 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5) 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6) 2.4.1进出污水水质 (6) 三、处理构筑物设计 (7) 1、格栅 (7) 3.1.1栅条间隙数n: (7) 3.1.2有效栅宽: (7) 3.1.3过栅水头损失: (8) 3.1.4栅后槽的总高度: (8) 3.1.5格栅的总长度: (8) 3.1.6每日栅渣量: (9) 2、污水提升泵房 (9) 3.2.1设计计算 (9)

3、沉砂池 (10) 3.3.1平流式沉沙池的设计参数 (10) 3.3.2平流式沉砂池设计 (10) 4、氧化沟 (12) 3.4.1氧化沟类型选择 (13) 3.4.2设计参数 (13) 3.4.3设计流量 (14) 3.4.4去除 (14) 3.4.5脱氮 (15) 3.4.6除磷 (16) 3.4.7氧化沟总容积及停留时间 (16) 3.4.8需氧量 (17) 3.4.9氧化沟尺寸 (18) 3.4.10进水管和出水管 (18) 3.4.11出水堰及出水竖井 (19) 5、浓缩池 (19) 3.5.1设计参数 (19) 3.5.2中心管面积 (19) 3.5.3沉淀部分的有效面积 (20) 3.5.4浓缩池有效水深 (20) 3.5.6校核集水槽出水堰的负荷 (21) 3.5.7浓缩部分所需的容积 (21)

3.5.8圆截锥部分的容积 (21) 3.5.9浓缩池总高度 (21) 四、参考文献 (23)

活性污泥法污泥产量计算

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计算方法活性污泥工艺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它的设计计算有三种方法:污泥负荷法、泥龄法和数学模型法。三种方法在操作上难易程度不同,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不同,直接关系到设计水平、基建投资和处理可靠性。正因为如此,国内外专家都在进行大量细致的研究,力求找出一种精确度更高而又便于操作的计算方法。 1污泥负荷法 这是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设计方法,几十年来,运用该法设计了成千上万座污水处理厂,充分说明它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但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缺陷,影响了设计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污泥负荷法的计算式为[1] V=24LjQ/1000FwNw=24LjQ/1000Fr(1) 污泥负荷法是一种经验计算法,它的最基本参数Fw(曝气池污泥负荷)和Fr(曝气池容积负荷)是根据曝气的类别按照以往的经验设定,由于水质千差万别和处理要求不同,这两个基本参数的设定只能给出一个较大的范围,例如我国的规范对普通曝气推荐的数值为Fw=0.2~0.4 kgBOD/(kgMLSS·d) Fr=0.4~0.9 kgBOD/(m3池容·d) 可以看出,最大值比最小值大一倍以上,幅度很宽,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选用最小值算出的曝气池容积比选用最大值时的容积大一倍或一倍以上,基建投资也就相差很多,在这个范围内取值完全凭经验,对于经验较少的设计人来说很难操作,这是污泥负荷法的一个主要缺陷。

污泥负荷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单位容易混淆,譬如我国设计规范中Fw的单位是kgBOD/ (kgMLSS·d),但设计手册中则是kgBOD/(kgMLVSS·d),这两种单位相差很大。MLSS是包括无机悬浮物在内的污泥浓度,MLVSS则只是有机悬浮固体的浓度,对于生活污水,一般MLVSS=0.7MLSS,如果单位用错,算出的曝气池容积将差30%。这种混淆并非不可能,例如我国设计手册中推荐的普通曝气的Fw为0.2~0.4kgBOD/(kgMLVSS·d)[2],其数值和设计规范完全一样,但单位却不同了。设计中经常遇到不知究竟用哪个单位好的问题,特别是设计经验不足时更是无所适从,加上近年来污水脱氮提上了日程,当污水要求硝化、反硝化时,Fw、Fr取多少合适呢? 污泥负荷法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考虑到污水水质的差异。对于生活污水来说,SS和B OD浓度大致有数,MLSS与MLVSS的比值也大致差不多,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污水一般包含50%甚至更多的工业废水,因而污水水质差别很大,有的SS、BOD值高达300~400 mg/L,有的则低到不足100 mg/L,有的污水SS/BOD值高达2以上,有的SS值比BOD值还低。污泥负荷是以MLSS为基础的,其中有多大比例的有机物反映不出来,对于相同规模、相同工艺、相同进水BOD浓度的两个厂,按污泥负荷法计算曝气池容积是相同的,但当SS/BOD值差异很大时,MLVSS也相差很大,实际的生物环境就大不相同,处理效果也就明显不同了。 综上所述,污泥负荷法有待改进。因此,国际水质污染与控制协会(IAWQ)组织各国专家,于1986年首次推出活性污泥一号模型(简称ASM1)[3],1995年又推出了活性污泥二号模型(简称ASM2)[4、5]。 2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在理论上是比较完美的,但在具体应用上则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污水和污水处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使是简化了的数学模式,应用起来也相当困难,从而阻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到目前为止,数学模型法在国外尚未成为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法,而在我国还没有实际应用于工程,仍停留在研究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