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蚕实用品种育成系谱-湖南 完成
湖南蚕报告

一、我省蚕桑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我省种桑养蚕历史悠久。
2500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衡山其上多桑”的记载,唐宋时期,我省种桑养蚕已经盛行,1933年为我省蚕桑生产最盛年份,产茧4850吨,抗战时期,蚕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得到迅速恢复,但还从未达到我省蚕茧产量最高水平,说明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尚有很大的潜力。
80年代初,我省产茧量与湖北、陕西、安徽、广西、江西等省份不相上下,这些省经过10多年的努力,年产茧都超过1.5万吨,而我省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丝绸及制成品出口创汇也比“八五”期间2000多万美元下降了一半以上。
直至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在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呈现出全面恢复性的发展态势。
(一)桑园面积呈恢复性增长据初步统计,我省桑园面积目前已达到9万亩左右,年产蚕茧4000吨左右,特别是津市、新晃、会同、澧县、平江等地,发展速度较快。
津市现有桑园面积15000亩,其中湖区桑园面积10000亩,丘陵区桑园面积近5000亩,蚕桑主产区渡口镇、棠华乡分别达到8700多亩和3500多亩。
新晃侗族自治县到2005年底止,全县累计发展桑园11000亩,并培育了一批收入达万元的养蚕大户和示范户,有一批原料基地乡、村。
2005年全县张种平均产茧量达30公斤以上。
生产蚕茧单茧丝长在1100米以上,是少有的生产5A级以上生丝的优质原料茧基地。
会同县在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蚕桑生产发展,已明确把蚕桑产业的开发与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作为“生态立县”的重点工作来抓,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植蚕桑生产。
截止2005年止,全县优质高产桑园面积已发展4 800余亩,年产优质蚕茧56万余公斤,创产值800多万元,为蚕农增收600万元左右。
所生产的蚕茧质量好,生丝品位在5A级以上,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各地缫丝企业的欢迎,且每吨价格高出其他地区3000-5000元。
平江县现在的桑园面积发展到了12000亩,其中60%为新扩,年产鲜茧300吨,产值500万元,创纯收入200万元。
全国20012010年审定通过的家蚕新品种

砭
21卑 第1 o1 期 O A E
・
成果推介 ・
全 国 2 0 2 1 0 1 0 0年 审 定 通 过 的 家 蚕 新 品 种
叶夏裕 冯家新
(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 蚕 业 研 究 所 ,江 苏镇 江 22 1 00 8; 浙 江 大 学 特 种 经 济 动 物科 学 系 ,浙 江 杭 州 30 2 ) 10 7
用 品种 1 4对 , 秋 用 品 种 2 夏 8对 , 殊 用 途 品种 7 特
南、 四川 、 庆 、 重 湖南 、 北 、 西 、 湖 陕 山西 、 西 、 南 江 河 1 5个 省 ( 、 ) 0 1 - O 0年 间 审定 通 过 的 家 蚕 市 区 20 -2 1 品种 , 行通 讯调 查 及 整理 ; 江西 、 南 省 未 有 审 进 除 河
根据 中国蚕业 信息 网办 公室对 中国农业 科学 院
蚕业研 究所 及江 苏 、 江 、 浙 安徽 、 山东 、 东 、 广 广西 、 云
定 通过 的家 蚕品 种外 ,0年 问全 国共 审 定 通 过家 蚕 1
品种 6 8对 杂交 组 合 , 中 : 用 品种 1 其 春 9对 , 秋 兼 春
成果推介 ・
1 2o )0 4年 6月 更 名 为 湖 州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蚕 桑科 学 研 究 所 ;) 品种 是 桐 乡市 蚕 业 有 限 公 司 、 乡 市 蚕 业 管 理 站 、 江 花 神 丝 绸 集 团 有 限 公 2该 桐 浙
司 3家单位共同选 育 ;)0 3年 1 3 20 2月更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 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表 1 全 国 2 1 21  ̄ - 0 0年 审定 通 过 的家 蚕 新 品种
家蚕品种9·芙×7·湘粤桂湘三地品系的性状比较

14北方蚕业 2018,39(2)•试验研究!家蚕品种9 •芙X7 •湘粵桂湘三地品系的性状比较薛宏艾均文刘勇刘明萱任立志陈璐(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长沙410127)摘要9 •芙X7 •湘是我国目前推广量最大的家蚕品种之一。
为了比较该品种不同地方品系的生产性能与繁育性能的差异性,分别引进了家蚕9 •芙X7 •湘粤系和桂系原原母种,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繁育继代的生产品系展开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湘系原原母种在产 附,孵化,经济性状,强健性方面综合性状优良,其一代杂交种的虫蛹统一生命力最高、一茧丝 长最长、净度最优。
粤系一代杂交种在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等丝质成绩表现突出。
关键词家蚕品种 9.芙X7.湘地方品系9 •芙X7 •湘(即932 •芙蓉X7532 •湘 晖,也称两广二号)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农科院蚕业研究所20世纪%年代合作选配的四元杂交种[1]。
在该品种亲本选择过程中,选择 了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丝质优良的芙蓉X湘晖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管理总站育成的抗高温多湿的932 X7532进行多元组配,其 一代杂交种蚕种易繁,蚕茧高产,茧丝质优良,各亲本优良性状不仅互补,而且在杂交后代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自实用化推广以来,在我 国南方蚕区乃至长江流域的夏秋季得到了广泛推广,已多年位列单一品种发放量全国第一[]。
该品种在各地多年培育,已形成了各具生态特色的地方品系,其生产的一代杂交种也具有了不同的生产性能、繁育性能,为此,2017年我们 引进了广东、广西地方品系,并开展了与湖南地方品系的比较鉴定工作。
1材料和方法18实验材料粤系来源于广东省蚕业与食品加工研究所,桂系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种性 分院,湘系来源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蚕种繁育室。
18实验方法2017年春季和秋季分别饲养932、芙蓉、7532、湘晖的粤、桂、湘三个地方品系的原原母种各15蛾。
春秋两季在蚕种出库后、蚕卵转青前观察卵圈产附情况,收蚁后各品种每品系随机抽取7个卵圈调查一日孵化率;秋季各品种每品系15个区取茧质调查成绩的死笼率、全茧 量、茧层率指标数据展开对比分析;春季制各品系原种,委托本所蚕品种研究室夏繁制得3个 品系的一代杂交种,秋季展开实验室比试。
一座汇聚蚕育种成就的宝库——评《中国家蚕实用品种系谱》

作者: 杨光明[1]
作者机构: [1]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物刊名: 出版参考
页码: 87-87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5期
主题词: 家蚕育种;蚕品种;蚕桑业;品种系谱;育种成就;蚕丝业;中国家蚕;产业升级;
摘要:我国蚕桑业源远流长,蚕种资源非常丰富,优良的蚕品种是获得高产优质蚕茧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我国蚕丝业的繁荣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家蚕实用品种系谱》是第一部较完整地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育成的家蚕实用品种的学术著作,翔实地记录了204对家蚕实用品种的育成经过和系谱性状,它集中汇聚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家蚕育种辉煌成就,是我国蚕桑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对我国蚕桑科技发展、产业升级及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完成柞蚕全基因组测序

我国完成柞蚕全基因组测序
郝晓明
【期刊名称】《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由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牵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组成的柞蚕基因组研究联合攻关项目组(简称柞蚕项目组)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大科技)携手,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日前
完成了柞蚕全基因组重头测序工作.这是我国蚕业科学家继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及精细图、桑树基因组测序后,又一蚕业基因组突破性研究成果,将为改良柞蚕茧丝
等性状,创造实用新品种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在世界野蚕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
意义.
【总页数】1页(P25)
【作者】郝晓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率先完成菊花全基因组测序
2.我国领衔完成世界首个兰花全基因组测序
3.我国科学家完成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
4.我国首次完成牧草领域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
5.中国科学家完成柞蚕全基因组测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鉴定与育种研究概述

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鉴定与育种研究概述何君;李章宝;唐汇清;谈顺友;王明;李丽蓉【摘要】概述了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种类分布、鉴定评价和创新育种研究工作,提出了今后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创新育种的研究方向。
【期刊名称】《中国蚕业》【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鉴定;育种【作者】何君;李章宝;唐汇清;谈顺友;王明;李丽蓉【作者单位】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7;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7;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7;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7;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7;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8.3蚕桑种质资源是蚕丝业最宝贵的财富。
21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分子育种工作的开展,将主要依赖动植物基因资源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它是21世纪我国蚕业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证。
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丰富,目前已考察收集到的95份野生桑种质资源,经鉴定有6个桑种1个变种[1];艾均文等[2]对30份桑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数进行了检测,其中有28份为二倍体,2份为三倍体;李章宝等[3]对40份桑种质资源的桑黄化型萎缩病的抗性进行了鉴定,其中有高抗种质资源5份。
湖南省通过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评价,充分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先后采用地方品种选拔、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了6个桑树新品种,为促进湖南桑树种质资源利用和创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 桑树种质资源的种类与分布湖南省位于云贵高原至东南山丘和南岭山地到江汉平原之间的交错地带,具有山丘、丘陵、平原、盆地、岗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湘、资、沅、澧四水由南而北或自西向东注入洞庭湖。
湖南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南北分别兼有向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热量充足,雨量丰沛,季节分明,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光能潜力大。
中国家蚕实用品种育成系谱-湖南 完成

中国家蚕实用品种育成系谱品种名:限1主要完成人员:吴正忠、郭定国、靳永年、肖建中育种亲本:(限539×芙蓉)×丰一育成经过:本品种于1985年开始培育,F1采用混合蚁量育,着重个体选择;为了加速优良性状的纯合和稳定,F1 ~F2连续回交父本二次,并从F2开始实行单蛾育,以蛾区选择为主,采用同蛾区自交;各龄眠时严格淘汰早眠、迟眠、弱小蚕,老熟时普斑(雌蚕)和素斑(雄蚕)分开上簇;为了保持原父本的强健性和提高茧丝量,首先选出发育齐快,迟弱小蚕少,生命率最高的蛾区作留种蛾区,然后在入选的蛾区内先用肉眼观察,手触选取茧形匀整、茧色洁白、缩皱均匀和茧身结实的雌雄茧各30~40粒,再分别用扭力天平称量,选出全茧量中等偏上,茧层量和茧层率高的个体茧15~20粒,分类编号,采用上上×上上或上上×上中的组合型式分级制种。
在杂交后的早、中期世代,遗传性状分离重组激烈的时期,从F2代开始对入选蛾区内的个体选留茧活蛹缫丝,选择丝长长,无切断或切断次数少,小类少的个体分级交配留种继代或者对入选蛾区的落选茧进行煮茧缫丝,选留丝质优良的蛾区留种继代,提高丝质。
在培育环境方面,采用春季和晚秋季加温保持常温偏高和常温饲育,夏和早秋、中秋蚕期自然温湿度饲养。
经过湖南省夏秋季自然高温多湿或高温干燥与春、晚秋期常温常湿环境条件的交替定向培育和选择,既稳定抗逆性又提高茧丝量;饲养用桑,稚蚕每昼夜给桑三次,选给良叶,壮蚕每昼夜给桑四次,不进行选叶,常常给予偏老或偏嫩叶,日照不足或虫口叶等不良叶,以提高品种耐粗食的能力。
1986年选育至F8代时开始配制测交材料,进行配合力鉴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茧量和茧层量,选育至F11~F12代时连续插交茧形较大、茧层较厚的品种“丰一”二次,将来插交继代后代称为限1B,F13代以后各代采用异蛾区交配;将插交后代称为限1C,F12~F13代采用蛾区混合蚁量育,F13~F16代仍然采用同蛾区自交,F17以后各代异蛾区交配。
“湘彩黄1号”的饲育标准

“湘彩黄1号”的饲育标准
作者:朱贤
来源:《湖南农业》 2019年第3期
湘彩黄1号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与苏州大学合作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四元杂交天然
黄色茧家蚕品种。
该品种于2015年10月通过湖南省审定,具有茧色稳定、强健好养、茧丝品质优等性状,适合在湖南省及南方蚕区夏秋季推广。
原种饲养时,为避免在稚蚕期发生小蚕,中系喂养时要用适熟叶,防止偏老偏嫩叶。
日系用叶则要适熟偏嫩,忌饲偏老叶。
为提高壮蚕体质,中系要给足桑叶,特别5龄盛食期食桑量大,要
做好补给桑。
在秋季遇干旱要注意选叶,忌喂偏老叶,日系则要控制给桑量,严禁残叶过多,造成
蚕座冷湿,避用嫩叶、黄叶或污染叶。
一代杂交种应注意:①收蚁当天感光不宜过早,宜适当提早收蚁;②稚蚕生长快,要用叶适熟,每次给桑前要做好匀座、扩座工作,保证均食,避免蚕个体生长不齐分叉。
壮蚕食桑旺盛,要
注意及时分箔,确保良桑饱食;③壮蚕期遇高温多湿,要加强通风排湿;④品种老熟蛹,营茧快,要
及时让熟蚕上蔟,上蔟密度宜稀,减少双宫茧,也要注意蔟中环境干燥与空气流通,提高营茧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蚕实用品种育成系谱品种名:限1主要完成人员:吴正忠、郭定国、靳永年、肖建中育种亲本:(限539×芙蓉)×丰一育成经过:本品种于1985年开始培育,F1采用混合蚁量育,着重个体选择;为了加速优良性状的纯合和稳定,F1 ~F2连续回交父本二次,并从F2开始实行单蛾育,以蛾区选择为主,采用同蛾区自交;各龄眠时严格淘汰早眠、迟眠、弱小蚕,老熟时普斑(雌蚕)和素斑(雄蚕)分开上簇;为了保持原父本的强健性和提高茧丝量,首先选出发育齐快,迟弱小蚕少,生命率最高的蛾区作留种蛾区,然后在入选的蛾区内先用肉眼观察,手触选取茧形匀整、茧色洁白、缩皱均匀和茧身结实的雌雄茧各30~40粒,再分别用扭力天平称量,选出全茧量中等偏上,茧层量和茧层率高的个体茧15~20粒,分类编号,采用上上×上上或上上×上中的组合型式分级制种。
在杂交后的早、中期世代,遗传性状分离重组激烈的时期,从F2代开始对入选蛾区内的个体选留茧活蛹缫丝,选择丝长长,无切断或切断次数少,小类少的个体分级交配留种继代或者对入选蛾区的落选茧进行煮茧缫丝,选留丝质优良的蛾区留种继代,提高丝质。
在培育环境方面,采用春季和晚秋季加温保持常温偏高和常温饲育,夏和早秋、中秋蚕期自然温湿度饲养。
经过湖南省夏秋季自然高温多湿或高温干燥与春、晚秋期常温常湿环境条件的交替定向培育和选择,既稳定抗逆性又提高茧丝量;饲养用桑,稚蚕每昼夜给桑三次,选给良叶,壮蚕每昼夜给桑四次,不进行选叶,常常给予偏老或偏嫩叶,日照不足或虫口叶等不良叶,以提高品种耐粗食的能力。
1986年选育至F8代时开始配制测交材料,进行配合力鉴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茧量和茧层量,选育至F11~F12代时连续插交茧形较大、茧层较厚的品种“丰一”二次,将来插交继代后代称为限1B,F13代以后各代采用异蛾区交配;将插交后代称为限1C,F12~F13代采用蛾区混合蚁量育,F13~F16代仍然采用同蛾区自交,F17以后各代异蛾区交配。
F9继续定向培育和选择的同时开始测交。
F15以限1C与限2组配成一代杂交种。
1989年和1990年中秋参加湖南省桑蚕品种鉴定,1991年通过省级审定并投入生产中使用。
育种系谱:见系谱表品种简要性状:本品种为含多化血统的二化性,四眠,中中杂交固定种。
蚁蚕体色呈黑褐色有趋光性,克蚁头数2200头左右。
1~3眠眠性快,大眠眠性较慢。
壮蚕体型粗壮结实,雌蚕普斑,雄蚕体色青白,白蚕;食桑旺盛,行动活泼,饲养容易。
五龄经过7~8日,全龄经过22~23日,老熟齐涌,营茧较快,多营上层茧。
茧形椭圆,较匀整,茧色洁白,缩皱中等。
雄蛾活泼,不太耐冷藏,交尾性能良好,产卵快,每蛾产卵约540粒左右,每克卵粒数约1650粒左右,卵色绿色及青灰色,卵壳黄色及乳白色。
本品种与限2交配宜迟1日出库催青。
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盐酸液温47.8℃(118℉),比重1.093,浸渍时间6分钟。
即时浸酸:盐酸液温46.0℃(115℉),比重1.072,浸渍时间5分钟。
品种名:限2主要完成人员:吴正忠、郭定国、靳永年、肖建中育种亲本:限7532×湘晖育成经过:本品种于1985年开始培育,F1采用混合蚁量育,着重个体选择;为了加速优良性状的纯合和稳定,F1 ~F2连续回交父本二次,并从F2开始实行单蛾育,以蛾区选择为主,采用同蛾区自交;各龄眠时严格淘汰早眠、迟眠、弱小蚕,老熟时普斑(雌蚕)和素斑(雄蚕)分开上簇;为了保持原父本的强健性和提高茧丝量,首先选出发育齐快,迟弱小蚕少,生命率最高的蛾区作留种蛾区,然后在入选的蛾区内先用肉眼观察,手触选取茧形匀整、茧色洁白、缩皱均匀和茧身结实的雌雄茧各30~40粒,再分别用扭力天平称量,选出全茧量中等偏上,茧层量和茧层率高的个体茧15~20粒,分类编号,采用上上×上上或上上×上中的组合型式分级制种。
在杂交后的早、中期世代,遗传性状分离重组激烈的时期,从F2代开始对入选蛾区内的个体选留茧活蛹缫丝,选择丝长长,无切断或切断次数少,小类少的个体分级交配留种继代或者对入选蛾区的落选茧进行煮茧缫丝,选留丝质优良的蛾区留种继代,提高丝质。
在培育环境方面,采用春季和晚秋季加温保持常温偏高和常温饲育,夏和早秋、中秋蚕期自然温湿度饲养。
经过湖南省夏秋季自然高温多湿或高温干燥与春、晚秋期常温常湿环境条件的交替定向培育和选择,既稳定抗逆性又提高茧丝量;饲养用桑,稚蚕每昼夜给桑三次,选给良叶,壮蚕每昼夜给桑四次,不进行选叶,常常给予偏老或偏嫩叶,日照不足或虫口叶等不良叶,以提高品种耐粗食的能力。
1986年选育至F8代时开始配制测交材料,进行配合力鉴定。
F9~F10测交的同时,继续定向培育和选择,仍然采用单蛾育,并扩大饲育蛾区,蛾区选择重于个体选择;F11开始采用异蛾区交配,防止生命力衰退。
F12以后各代性状在上下代之间、蛾区间的成绩开差较小,蛾区内个体间性状也较一致。
F15与限1C组配成一代杂交种。
1989年和1990年中秋参加湖南省桑蚕品种鉴定,1991年通过省级审定并投入生产中使用。
育种系谱:见系谱表品种简要性状:本品种为含多化血统的二化性,四眠,中中杂交固定种。
蚁蚕体色呈浅黑褐色,逸散性强,克蚁头数2350头左右。
各龄蚕均有逸散性,食桑缓慢;壮蚕体型细长结实,雌蚕普斑,雄蚕青白,白蚕;五龄经过8日左右,全龄经过23日左右。
老熟齐涌,营茧较快,结上层茧。
茧形浅束腰,大小匀整,茧色洁白,缩皱中等。
羽化较迟,发蛾较分散,雌蛾蛾尿多,雄蛾文静,耐冷藏,交尾产卵性能良好;每蛾产卵数约500粒左右,每克卵约1700粒左右,卵色灰紫色,卵壳色白色。
本品种与限1交配宜早1日出库催青。
蚕种浸酸标准:冷藏浸酸:盐酸液温47.8℃(118℉),比重1.093,浸渍时间6分钟。
即时浸酸:盐酸液温46.0℃(115℉),比重1.072,浸渍时间5分钟。
编写人:郭定国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1993年3月25日饲 育五龄经过全龄经过年 季(日 时)(日 时)1985 春P 37 820 2393.45 4.911.910.4221.99113283.339P47 1621 092.254.691.720.41724.24夏F 10.5g 6 1319 081.09 4.55 1.410.34524.47113649.0231.4早F 265 1919 583.5710.82 1.390.3424.46中F 367 021 588.3 3.4 1.410.36525.981370100 2.82晚F 438 1424 596.83 1.29 1.370.3122.63106510014.11986 春F 536 919 1995.34 3.16 1.720.43525.36122110012夏F 676 919 591.21 4.72 1.380.3323.91中F 766 420 083.6610.39 1.40.3424.29112690.9111.3晚F 868 322 477.81 4.23 1.470.3523.811186100 1.721987 春F 977 421 092.92 5.83 1.730.4224.28夏F 10106 1420 591.46 6.17 1.330.30522.9311631001.5中F 11107 522 088.79 6.83 1.580.38824.051988 春B F 12156 2320 193.63 3.97 1.670.41524.85C F 120.5g 7 421 095.41 3.95 2.030.5326.11夏B F 13107 920 1789.2 3.92 1.290.31324.26C F 130.5g 8 022 786.77 2.83 1.530.3724.18中B F 1467 1825 087.74 4.75 1.240.2822.58C F 1467 323 785.018.39 1.580.34521.841989 春B F 15107 921 596.36 1.97 1.560.3623.08C F 15127 621 1097.1 1.35 1.890.49826.35中B F 16106 921 690.127.07 1.310.30423.21C F 16187 424 085.67 6.94 1.390.32523.38晚C F 1768 1727 786.877.72 1.570.36323.121990 春B F 1757 2022 096.08 3.02 1.580.3522.15C F 18257 1123 096.9 1.27 1.80.40422.44中B F 18137 1122 089.32 1.76 1.150.26523.04C F 19167 022 794.433.271.180.27223.05系统世代饲养蛾数解舒率小类数限1 系 谱 表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饲 育五龄经过全龄经过年 季(日 时)(日 时)1985 春P 27 820 2393.6 4.951.930.40520.98P 57 1922 097.841.751.650.38123.09夏F 10.5g 6 919 091.18 4.62 1.530.31520.66早F 26 6 1320 2385.85 6.38 1.230.25520.73102666.67 5.9中F 347 1824 071.715.18 1.410.320.78晚F 438 924 596.080.34 1.290.26520.5493087.12 5.51986 春F 557 921 094.74 5.26 1.80.38521.45109691.673夏F 677 1521 191.03 5.86 1.580.3421.52中F 757 1423 589.039.21 1.390.28520.5100183.33 1.3晚F 867 2324 067.0321.29 1.540.34122.099541000.71987 春F 9107 421 092.35 4.52 1.870.421.45夏F 10117 922 090.26 4.34 1.460.30520.8910511001中F 11107 1423 988.77 4.93 1.580.33521.211988 春F 12157 2221 2392.19 4.42 1.710.37822.11夏F 13107 1021 1093.48 4.39 1.470.33322.65中F 14108 422 084.98 5.98 1.380.27920.221989 春F 15308 423 097.42 2.01 1.620.36522.53中F 16257 1023 092.28 4.72 1.480.32121.691990 春F 17258 322 099.290.3 1.680.33920.18中F 18167 1622 694.922.841.270.27521.65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率小类数限2 系 谱 表系统世代饲养蛾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