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一模压强计算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一模压强计算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一模压强计算

二、压强计算专题

21.(普陀)如图11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底面积为5×10﹣2米2。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80牛、底面积为6×10﹣2米2。容器甲中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

①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甲乙

②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

③若将一物体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未溢出)、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

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块A 的密度ρA。

① V水=m水/ ρ冰=4千克/ 1.0×103千克/米3=4×10-3米3 2分

② p乙=F乙/ S乙=G乙/ S乙

=180牛/ 6×10-2米2=3000帕 3分

③Δp'甲=Δp'乙

ρ水gh'-ρ水gh=F'乙/ S乙-F乙/ S乙

ρ水g V物/ S甲=m物g/ S乙

m物/V物=ρ水S乙/ S甲

ρ物=1.0×103千克/米3×6×10-2米2/ 5×10-2米2

=1.2×103千克/米3 4分

21.(嘉定)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体积为4×10-3米3的水。求:

①容器甲中水的质量m水。

②容器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

③现将容器甲中的水全部倒入底面积为4×10-2米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乙中,求水对容器乙底部压强增加量的范围。

(1)m水=ρ水V水=1×103千克/米3×4×10-3米3

=4千克3分

(2)F=G=mg=(1千克+4千克)×9.8牛/千克

=49牛1分

p=F/S=49牛/2×10-2米2=2.45×103帕2分

(3)若原来乙容器中装满水,则Δp=0 1分

若全部倒入后水不溢出,Δp=ρ水gΔh=ρ水g V/S容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4×10-3米3/4×10-2米2

=980帕1分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范围为0~980帕1分

22.(浦东)如图8所示,盛有酒精和水的两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若向容器中分别倒入相等体积的原有液体,倒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记录在下表中。(ρ酒=0.8×103千克/米3)

①求倒入后容器中酒精的深度h 酒。

②若倒入后酒精的质量为3.2千克,求酒精的体积V 酒。 ③求两容器内部底面积S 酒:S 水的值。 ①h 酒= p 酒

ρ酒g =

1568帕

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 0.2米

②V 酒=

m 酒ρ酒

=

3.2千克

0.8×103千克/米3

= 4×10-3米

③Δp 酒= ρ酒g Δh 酒= ρ酒g ΔV

S 酒

Δp 水= ρ水g Δh 水= ρ水g ΔV

S 水

S 酒S 水

=

ρ酒ρ水×Δp 水Δp 酒= 0.8×103千克/米31×103千克/米3 × 1960帕?1176帕

1568帕?1176帕

= 1.6

22.(黄埔)如图10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已知甲的质量为2千克,边长为0.1米。

①求甲的密度ρ甲。 ②求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

③若圆柱体乙的底面积是甲底面积的一半,且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使乙与甲等高,已知乙的压强变化了980帕,求乙的密度ρ乙。 ①ρ甲=m 甲/V 甲=2千克/(0.1米)3=2×103千克/米3 ②p 甲=F 甲/S 甲=G 甲/S 甲=m 甲g /S 甲

=2千克×9.8牛/千克/(0.1米)2=1960帕 ③F 甲=F 乙

p 甲S 甲=p 乙S 乙 S 甲=2 S 乙 p 乙=2p 甲=2×1960帕=3920帕

ρ乙=p '乙/gh '乙=(3920帕-980帕)/(9.8牛/千克×0.1米) =3000千克/米3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倒入前 倒入后 p 酒(帕) 1176

1568 p 水(帕)

1176

1960

图8

酒精

水 图10

22.(崇明)如图9(a )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2S ,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 ①若容器的底面积为22410-?米, 求容器中水的质量m ; ②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

③现有密度为6ρ水的圆柱体乙,如图9(b )所示, 将乙竖放入容器甲中.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 压强ρ水最大,求乙的底面积的最小值S 乙小。

① m =ρV =103千克/米3×4×10-2米2×0.15米=6千克 (公式、代入、结果各1分,共3分) ② p =ρ gh

=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

(公式、代入、结果各1分,共3分) ③ V 缺水=V 柱体

2 S ×(0.2米-0.15米)=S 乙小×0.2米 S 乙小=0.5 S

22.(静安)质量均为60千克的均匀圆柱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的底面积为0.15米2,A 的密度为2.0×103

千克/米3

,B 的高度为0.375米。

① 求圆柱体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

② 现分别从圆柱体A 、B 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的厚度h ,截取前后两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值(部分)记录在右表中。

(a )求圆柱体B 的密度ρB 。

(b )求圆柱体B 剩余部分的质量m B 剩; ①p A = F A S A

= G A S A

= m A g S A

=60千克×9.8牛/千克 0.15米2 =3920帕

②(a )ρB = p B

h B

g =

2940帕

0.375米×9.8牛/千克

=0.8×103千克/米3

(b )?h A = ?p A

ρA g = 3920帕-1960帕 2.0×103千克/米3 ×9.8牛/千克 =0.1米

?h B =?h A

m B 剩=0.275

0.375 m B =44千克

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截取前

截取后 p A (帕) 1960 p B (帕)

2940

0.3米

乙 (a ) (b )

图9

0.2米

0.15米

22.(奉贤)如图13所示,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高为0.3米、底面积为2

×10-2米2的乙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2)乙容器中水的质量m乙。

(3)若木块甲足够高,在其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Δh的高度,并

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入容器乙内。请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Δp容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水相等时Δh的最大值。

(1) p水=ρ水g h水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1960帕

(2) m水=ρ水V水

=1.0×103千克/米3×0.2米×2×10-2米2=4千克

(3) 方法一:∵?p水=?p地∴F浮=G物ρ水g V排=ρ甲g?hS甲

方法二:?p水=?p地

ρ水g(V排- V溢)/S乙=ρ甲g?hS甲-ρ水g V溢/S乙

ρ水g V排-ρ水g V溢=ρ甲g?hS甲-ρ水g V溢

ρ水g V排=ρ甲g?hS甲

∵当V排最大时,?h最大,V排最大=hS甲

∴ρ水g hS甲=ρ甲g?hS甲?h=hρ水/ρ甲=0.3米×1.0×103千克/米3/0.6×103千克/米3=0.5米

24.(青浦)如图9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2×10﹣2米2。乙的重力为60牛、底面积为3×10﹣2米2。

① 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

② 若将一物体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未溢出)、

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

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

求物块A的密度ρA

①p乙=F乙/S乙p乙=G乙/S乙

=60牛/3×10-2米2 =2000帕

②Δp'甲=Δp'乙

ρ水gh'-ρ水gh=F'乙/ S乙-F乙/ S乙

ρ水g V物/ S甲=m物g/ S乙

m物/V物=ρ水S乙/ S甲

ρ物=1.0×103千克/米3×3×10-2米2/ 2×10-2米2

=1.5×103千克/米3甲

图9

24.(金山、长宁)如图11所示,水平地面上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S 、S ,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①求甲容器中0.1米深处水的压强。

②若乙容器中酒精质量为2.4千克,求酒精的体积。

③若在乙容器内抽取0.2米深酒精后,酒精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求甲中水的深度。

33

110kg /m 9.8N /kg 0.1m 980Pa

p gh ρ==???= 3

② -33

33

2.4kg

310m 0.810kg /m

m

V ρ

=

=

=?? 3分 ③因为m 水= m 酒,S 甲=2S 乙,所以p 酒=2p 水。当抽取0.2米酒精后 压强相等,说明酒精的压强减小了一半,h ′酒=Δh

=0.2米 1分

''p p gh gh ρρ==酒酒酒水水水, 1分 0.16m h =水 1分 说明:第③小题有其它解法,均按过程2分、结果1分评卷 22.(宝山)如图12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盛有体积为3×10-3米3

的水。

⑴求水的质量m 水。

⑵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水。 ⑶现有质量为3千克的柱状物体,其底面积是容器的三分之二。若通过两种方法增大地面受到的压强,并测出压强的变化量,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重力ΔG 水;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1)m 水=ρ水V 水=1.0×103千克/米3?3×10-3米3

=3千克。(2分) (2)p

=ρ水gh

=1.0?103

千克/米3

?9.8牛/千克?0.1米=980帕。 (2分)

(3)Δp 1=(G 水+ G 物)/S 物- G 水/ S 容器

=2 G 水/(2S 容器/3)- G 水/ S 容器=2 G 水/ S 容器 ∴S 容器=2 G 水/Δp 2

=2×(3千克?9.8牛/千克)/2940帕=0.02米2

。 (2分)

方法 地面受到压强的变化量

Δp (帕)

将物体垫在容器下方 2940 将物体放入容器中 1225

图12

假设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时,有ΔG 水

溢出

则Δp 2=(2G 水- ΔG 水

)/S 容器- G 水/ S 容器

∴ΔG 水

=G 水-(Δp 1/ S 容器)

=(3千克?9.8牛/千克)-(1225帕× 0.02米2

)=4.9牛。

∵ΔG

>0 ∴假设成立。即有4.9牛的水溢出。 (3分)

21.(松江)如图12所示,水平地面上置有圆柱体甲和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甲的底面积为1×10-2米2、高为0.3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 乙的底面积为2×10-2米2、高为0.25米,盛有0.1米深的水。

①求圆柱体甲的质量m 甲。 ②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③将甲竖直放入乙容器中,求此时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乙。 ①m

=ρ甲V 甲=2×103千克/米3×1×10-2米2×0.3米=6千克 2分

②p 水=ρ水gh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

=980帕 2分 ③h 水=V 水/(S 乙-S 甲)

=2×10-2米×0.1米/(2×10-2米2-1×10-2米2)

=0.2米<0.25米 无水溢出 1分 m

=ρ水V 水=1×103千克/米3×2×10-2米2×0.1米=2千克

p 乙=F 乙/S 乙=(G 水+G 甲)/S 乙

=(2千克+6千克)×9.8牛/千克/2×10-2米2=3920帕。 2分

21.(虹口)圆柱形容器A 、B 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水和某种液体,液体深0.1米,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784帕,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① 求容器A 中水的深度h 水。 ② 求容器B 中液体的密度ρ液。

③ 继续在容器A 中注水,使A 中水面与B 中液体的液面相平,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 水。 ① h 水=p 水/ρ水g

=784帕/(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0.08米 ② p 液=p 水=784帕

ρ液=p 液/gh 液=784帕/(9.8牛/千克×0.1米) =0.8×103千克/米3 ③ 因为液面相平所以h 水′=h 液

Δh

=h 水′-h

水=h

-h 水

=0.1米-0.08米=0.02米

Δ p 液=ρ水g Δh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02米

=196帕

25.(杨浦)如图15所示,薄壁轻质柱形容器甲与实心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甲中装有水,容器甲的底面积是柱体乙的2倍。在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不溢出,此时容器中液面高度与剩余柱体乙的高度相同。下表记录的是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以及切去前后乙对地面的压强。

① 求容器中水增加的深度Δh 水。 ② 求剩余乙对地面的压强p 0。

解析: ① 米千克

牛米千克帕

水水

水0.05/9.8/101490g

33=??=

?=

?ρp h

② 米千克牛米千克帕

水水水乙0.1/9.8/101980g '33=??===ρp

h h

米水乙0.12=?=?h h 米乙乙乙0.2'=?+=h h h

帕帕米

,乙乙乙乙乙乙960139200.20.1':':00=?==

=p h h p h h p p

25.(闵行)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均为0.01米2、容器重力均为G 0,容器内盛有相同高度的水,如图16所示。将两个密度不同、体积均为1×10-3米3的实心光滑柱体A 、B 分别竖直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和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容如下表所示。

(1)求放入A 柱体后,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通过计算确定容器的重力。

(3)判断柱体B 在水中的浮沉状态,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1)F=p 容S=1960帕×0.01米2=19.6牛

(2)∵p 水B >p 水A ∵h 水B >h 水A ∵V 排 B >V 排 A ∵A 一定漂浮,且无水溢出。

∵G 0+G 水+G A =p 容A S 在柱形容器中G 水+F 浮A =G 水+G A =p 水A S ∵G 0=(p 容A - p 水A )S =(1960帕-1470帕) ×0.01米2=4.9牛 (3)同理G 0+G 水+G B -G 溢=p 容B S G 水+F 浮B -G 溢=p 水B S

∵G B -F 浮B =(p 容B - p 水B )S -G 0 =(2940帕-1960帕)×0.01米2-4.9牛=4.9牛>0

∵B 一定是沉底的。

压强 放入A 柱体

放入B 柱体

p 水(帕) 1470 1960 p 容(帕)

1960

2940

放入前 放入后 p 水(帕)

490

980

图16

甲 乙

A B

甲 乙

图15

切去前 切去后 p 乙(帕)

3920

p 0

24.(徐汇)如图15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底面积为1×10-2米2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A 、B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足够高),另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一半。A 中盛有质量为5千克的水,B 中放置圆柱体乙。求:

①水对容器A 底部的压强p 。 ②容器A 中水的深度h 。

③若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增大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并测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p 容、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p 水,如下表所示。

方法a :圆柱体甲放入盛有水的容器A 中;

方法b :向放置圆柱体乙的容器B 加入质量为5千克的水; i.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方法a 、b 与表中方法I 、II 的对应关系,以及圆柱体的质量m ; ii. 请判断甲在水中的状态并说明理由【提示:漂浮、悬浮、沉底(浸没、未浸没)等】。

①p 水=F 水/S 容=G 水/S 容

=5千克×9.8牛/1×10-2米2=4900帕 ②h 水=p 水/ρ水g

=4900帕/(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5米 ③i )?p 容=?F / S 容

方法b :?p 容=?F / S 容=G 水/ S 容

=5千克×9.8牛/1×10-2米2=4900帕

所以方法b 即方法I ,因此方法a 即方法II 方法a :G 物=?p 容II S 容=5880帕×10-2米2=58.8牛 因此m =G 物/g =58.8牛/ 9.8牛/千克=6千克 ii )方法a 即方法II,

因为?p 容>?p 水,所以圆柱体甲在水中一定沉底,

?h 水=?p 水/ρ水g

=2940帕/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0.3米

S 固=S 容/2,且?h 水< h 水,所以一定是浸没的

方 法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的压强变化量

?p 容(帕)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p 水(帕)

I 4900 7840 II

5880

2940

A B

图15

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6年初三物理一模试卷 (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帕斯卡 C .阿基米德 D .托里拆利 2.下列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 .吸尘器 B .密度计 C .锅炉液位计 D .医用注射器 3.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焦耳的名字作单位的是 A .电功率 B .电功 C .电压 D .电流 4.下列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小的是 A .空调 B .微波炉 C .热水器 D .节能灯 5.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6.关于导体的电阻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有关 B .相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无关 C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D .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越小,它的电阻越大 7.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发现电路中有两个电表的示数突然变大。若故障只出现在R 1或R 2上,其它元件均完好。则 A .一定是R 1断路 B .可能是R 1短路 C .一定是R 2短路 D .可能是R 2断路 8.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 图1 A .图钉尖很尖 B .书包带较宽 C .铁轨铺枕木 D .滑雪板滑雪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答案

压强计算专题一【压强思维导图】 i.基础引入

: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 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 (1) 压强变化量(5)v 、n 取值范围 (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 七大题型 (4)压强变化范围 (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 (3)固体压强: 切割叠放(h 、v 、m ) (2)液体压强: 抽倒加物(h 、m )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

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三个实心正方体 叠放 切割 水平切割 竖直切割 切去相同质量 切去相同高度 切去相同厚度 施压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杯中球 杯中木块 抽出 倒入 相同质量 相同深度 相同体积 p gh ρ = p gh ρ = p gh ρ = F p s = F p s = 'p p p =+? 原 'p p p =-? 原 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 压强可能是多少?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 ii.例题讲解 1、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的边 长为0.25米,B的边长为0.4米。 ①求正方体A的密度ρA。 ②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③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Δ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 面的压强p A′和p 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的取值范围。 ⑴ρA= A V A m = g A V A G= 千克 牛 米) ( 牛 / 8.9 3 25 .0 980 ? = 6.4×103千克/米3(3分) (ρB= B V B m= g B V B G=1.5625×103千克/米3) ⑵p B= B S B F= B S B G=980牛/(0.4米)2 = 6.125×103帕。(3分) ⑶∵⑴p A′=p B′ 图12 B A

2017年上海中考物理一模-压强选择专题汇编(含标准答案无详细解析)

上海市各区县2017届初三物理试题压强选择专题汇编 一、固体压强 (2017黄浦第6题)1.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其在右侧,按图1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则其质量、密度、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四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有( ) A.一个 B.两个 C .三个 D.四个 (2017崇明第7题) 2.如图1所示,取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三种叠放方式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p 丙,则::p p p 甲乙丙关系为 ( ) A .3︰1︰3 B.3︰2︰3 C.3︰3︰4 D .2︰1︰2 (2017奉贤第8题)3.如图4所示,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一定多 B .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 .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2017虹口第8题)4.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2(a)所示。若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剩余部分仍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则图2(b )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图2 (a ) (b ) A B C D 图1 图4 甲 乙

图4 甲 乙 (2017长宁、金山第10题)5.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将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质量,并将切入部分放在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p甲′:p 乙′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能等于1? D .可能小于1 (2017嘉定第8题) 6.如图4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从甲、乙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F甲和△F 乙的关系是 A .△F 甲一定大于△F 乙 B.△F 甲可能大于△F 乙 C .△F 甲一定小于△F乙 D.△F 甲可能小于△F 乙 (2017浦东新区第8题)7.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为了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小明设想:沿竖直方向截取部分乙后叠放在甲上;小红设想:沿水平方向截取部分乙后叠放在甲上。若用“一定不行”、“可能不行”、“一定行”做三个表情包,则“可能不行”的表情包 ( ) A .给小明 B.给小红 ? C.两人都给?? D.两人都不给 甲乙 R 1R 2A V S 图3 (2017青浦区第8题)8.均匀实心正方体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两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质量的物体后,其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截去部分的物体质量分别为Δm 甲、Δm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m 甲一定大于Δm 乙? ? B.Δm甲一定小于Δm 乙 C.Δm甲可能等于Δm 乙?? D .Δm甲可能小于Δm 乙

2018年上海初三物理上学期压强综合测试(含答案)

2018年初三物理上学期《压强》综合测试(秦雷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本题3分)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其中盛水的高度也相同,则它们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与压力F之间的关系是( ) A. p A=p B=p C,F A=F B=F C B. p A>p B>p C,F A>F B>F C C. p A<p B<p C,F A<F B<F C D. p A=p B=p C,F A>F B>F C 2.(本题3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丁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丁<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丁<p丙 C.p甲>p乙>p丙>p丁 D.p丁<p甲<p乙=p丙 3.(本题3分)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4.(本题3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F 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 A . 只有①和③ B . 只有①和④ C . 只有②和③ D . 只有③和④ 5.(本题3分)【2016·重庆B 卷】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 ) A . 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 B . 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 C . 取出小球后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较小的是甲 D . 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6.(本题3分)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 的关系是( ) A .P P <甲乙,F F >甲乙 B . P P <甲乙,F F <甲乙 C .P P >甲乙, F F >甲乙 D . P P >甲乙,F F <甲乙 7.(本题3分)如图,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装水的容器,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用一个力F 将木块匀速压入水中直至刚好浸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0-2021上海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0cm 2、高为13cm 、质量为100g 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将一个质量为250g 、体积为200cm 3的实心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放入小球之前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0cm ,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00Pa B .小球受到的浮力为2.5N 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600P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小球的密度为 3 3 250g 1.25g/cm 200cm m V ρ= = =球球球 由于小球的密度大于水,故放在容器中时会沉底;假设无水溢出时,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水面上升高度为 3 2 200cm 4cm 50cm V h S ?===球 容 此时容器中水的高度为 0.1m+0.04m 0.14m h h h '=+?== 由于容器高为0.13m ,故溢出水的高度为0.01m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331.010kg/m 10N/kg 0.13m 1300Pa p gh ρ==???= 故A 错误; B .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33631.010kg/m 10N/kg 20010m 2N F gV ρ-==????=球 故B 错误; C .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431300Pa 5010m 6.5N F pS -'==??= 故C 错误;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水的重力与小球的重力之和,即 F G G G =++压水球容 而

2017上海物理一模各区县压强计算汇编(含答案)

2017年压强计算题汇编 1.(2017奉贤21)如图13所示,一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求: (1)当容器内盛有1×10-3米3的酒精时,酒精的质量m 酒;(已知ρ酒=0.8×103千克/米3) (2)当容器内盛有0.1米深的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3)当容器中盛有质量、体积分别为m 、2V 的液体时,把一质量、体积分别为2m 、V 的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此液体中,设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 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 液,试计算Δp 容:Δp 液的值。 2.(2017嘉定22)如图14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的底面积为9S ,乙的底面积为10S ,分别盛有1.8×10-3米3体积的水和0.25米高的酒精。(ρ 酒 =0.8×103千克/米3)求: (1)水的质量m 水。 (2)若甲容器的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求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甲。

图14 (3)若水和酒精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为了使甲、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和酒精的压力相 等,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A ”、“B ”或“C ”)。并计算出抽出(或加入)的ΔV 或Δh 。 (1)m 水=ρ水V =1×103千 克/米3×1.8×10-3米3 = 1.8千克 3分 (2)F 甲=G 水+G 甲=(m 水 +m 甲)g =(1.8千克+0.2千克)×9.8牛/千克 =19.6牛 1分 p 甲=F 甲/S 甲 =19.6 牛/(1×10-2米2)=1.96×103帕 2分 (3)B ; 1分 p 水=p 酒 ρ水gh 水=ρ酒gh 酒 1×103千克/米3 h 水=0.8×103千克/米3 ×0.25米 h 水=0.2米 1分F 水’ =F 酒’ ρ水gh 水’ S 水=ρ酒gh 酒’ S 酒 ρ水g (h 水+△h )9S =ρ酒g (h 酒+△h )10S 1分 1×103千克/米3(0.2米+△h )×9=0.8×103千克/米3 (0.25米+△h )×10 △h =0.2米 1分 3.(2017黄浦21)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若甲中盛有质量为3千克的水,求水的体积及水对甲底部的压力。 ②若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2S ,其内装有深为H 、密度为的液体;圆柱体乙的底面积为S 高h 。

上海市中考物理汇编-压强计算 (2)

压强计算 宝山:21.如图所示,高为1.3米,底面积分别为0.15米2和0.05米2的甲、乙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在下部用轻质细管连通后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内盛有1米深的水. (1)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2)若将一体积为0.04米3的实心小球慢慢地放到甲容器中的水里(已知ρ球=1×103千克/米3),求:直到小球在水中不动为止,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F乙. 嘉定:22.如图14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的底面积为9S,乙的底面积为10S,分别盛有1.8×10-3米3体积的水和0.25米高的酒精。(ρ酒=0.8×103千克/米3)求:(1)水的质量m水。 (2)若甲容器的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求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 (3)若水和酒精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为了使甲、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和酒精的压力相等,以下方法可行的是(选填“A”、“B”或“C”)。并计算出抽出(或加入)的ΔV或Δh。 图14

A 抽出ΔV体积的水和酒精 B 加入Δh高的水和酒精 C 抽出Δh高的水和酒精 闵行:25.质量为 0.2 千克、底面积为 0.01 米2 、容积为2×10-3 米 3 的薄壁容器内装入 0.15 米深的某液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 11.76 牛。 (1)求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2)求该液体的密度、体积。 (3)若在容器内再放入一质量为 1.5 千克、体积为1.5×10-1 米3 的实心物块,且物块浸没。求物块静止 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 黄浦:21.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若甲中盛有质量为3千克的水,求水的体积V1及水对甲底部的压力F1。 ②若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2S,其内装有深为H、密度为ρ的液体;圆柱体乙的底面积为S高h。现将乙沿水平方向在上部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甲的液体中,此时液体对甲底部压强P恰等于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压强P1。求乙的密度ρ1。

上海中考物理固体压强综合试题

固体压强变化练习 例题分析: 1、如图3所示,把质量为m 甲、m 乙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甲=2ρ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为P 0。若在乙块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取四分之一高度,并将甲块叠放在乙块上面,此时乙块对桌面的压强为P 乙,则m 甲、m 乙及P 乙、P 0的大小关系为() A .m 甲=4m 乙 P 乙=1/4P 0 B .m 甲=2m 乙 P 乙=1/2P 0 C .m 甲=1/2m 乙 P 乙=P 0 D .m 甲=1/4m 乙 P 乙=P 0 2、如图6所示,边长分别为a 、b 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 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p ,则甲物体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体的质量。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 积均为V 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Δp 甲:Δp 乙为。 3、甲、乙两块砖体积相同,长、宽、高之比是4∶2∶1,已知ρ甲<ρ乙,现将它们按图3所示方法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上面砖块对下面砖块的压强与下面砖块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的是() 4、如图1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的边长为0.2米,B 的边长为 0.3米,A 的密度为3000千克/米3 ,B 的密度为2000千克/米3 . ①求正方体A 的质量;②求正方体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若正方体A 、B 在底部中间挖去厚度为0.1米,底面积为S 的相同柱形后,如图16乙所示, A 、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A P '和 B P '.则A P '、B P '(选填“能”或“不能”)相等,请通过计算说明. 综合练习: 1.如图(a )(b )所示,若分别沿虚线方向切去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A 、只有(a )图发生变化 B 、只有(b )图发生变化 C 、图(a )(b )均会发生变化 D 、图(a )(b )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2.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三块物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若把它们都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三个正方体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 A 、p 甲=p 乙=p 丙 B 、 p 甲

p 乙>p 丙 D 、以上都有可能 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 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 的大小关系为() A 、p 甲

m 乙。 图6 甲 乙 A . B . C . D . 图3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乙 甲 图12 A B A B (甲) (乙)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年九年级物理一模试题(WORD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下列物理单位中,用于电能表单位的是 A .千瓦时 B .伏特 C .瓦特 D .库仑 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物质本身一种特性的是 A .质量 B .密度 C .压强 D .浮力 3.下列应用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高度计 B .密度计 C .订书机 D .船闸 4.下列物理量中,能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 .电压 B .电流 C .长度 D .电功率 5.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 .沉在水底的铁球不受浮力作用 C .浮力是物体对液体施加的力 D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 6.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 1>R 2,闭合电键S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路的总电阻大于R 1的电阻值 B .电路的总电阻小于R 2的电阻值 C .R 1两端的电压大于R 2两端的电压 D .通过R 1的电流大于通过R 2的电流 7.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 A .电压表V 1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 B .电压表V 1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小 图1 图2

C .电压表V 2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 D .电压表V 2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小 8.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A 、B 两种液体,某实心金属小球浸没在A 中,如图3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若将小球从A 中拿出并浸没在B 中(液体不溢出),则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 .放入 B 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C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Δp A >Δp B D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Δp A =Δp B 二、填空题(共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 伏,手电筒、小型收音机等用电器经常采用几节干电池 (2)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一起进行供电。家中空调、冰箱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均为 (3) 伏。 10.煤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读作0.8×103 (4) ,其表示的物理意义为每立方米煤油的 (5) 。相等质量的煤油和水, (6) 的体积大(ρ水>ρ煤油)。 11.如图4所示,用2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6牛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它对墙壁的压力为 (7) 牛,若此正方体的底面积为0.01米2,则它对墙壁的压强为 (8) 帕。若用同样的力,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将 (9)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某体积为3×10-4米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10) 牛,当它在水面下某处向水底沉落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将 (11) ;若将该金属球浸没在煤油中,则它所受的浮力将 (12)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3.在6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2库,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13) 安,若此时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它的电阻为 (14) 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时,其电阻为 (15) 欧。 14.电热水壶等电热器做功时,将 (16) 能转化为内能。某家用电热器上标有“220V 1100W ”字样,当它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17) 安;若它连续正常工作5秒,电流所做的功为 (18) 焦。 15 图3

2015上海初三物理二模压强计算题汇总

压强计算 1.如图1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质量均为8千克,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的体积为l×l0-3 米3 ,B 的边长为 0.2米。求: ① 物体A 的密度 ρA 。 ② 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p B 。 ③ 现沿竖直方向分别将A 、B 切去相同厚度h ,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请比较叠放前后A 、B 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 A 、△P B 的大小关系,并写出推导过程。 2.如图2所示薄壁容器A 放在水平地面上,高0.5米,底面积为0.12米,内装有0.3米深的水,求: (1)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 (2)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P 水; (3)若将体积为3810-?3米的正方体B 轻轻放入A 容 器中,此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1P ?,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2P ?.请通过计算比 较1P ?和的2P ?大小关系及对应的正方体B 的密度. (本小题可直接写出答案,无需解题过程) 3.如图3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物块A ,其密度为1.2×103千克/米3。求:(1)若物块A 的边长为0.2米时,物块A 的质量m A 及对地面的压强p A ; (2)若物块A 边长为2a ,现有实心正方体物块B 、C (它们的密度、边长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当选择物块________(选填“B ”或“C ”),并将其放在物块A 上表面的中央时,可使其对物块A 的压强与物块A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值。 图 1 (图2) 图3

4.如图4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① 若该正方体的体积为1×10-3 米3 ,求它的密度ρ和对地面的压强p 。 ② 若该正方体的边长为l ,现沿竖直方向切去厚度为Δl 的部分甲,如图4(a )所示,然后将切去部分旋转90度后叠放在剩余部分乙的上表面的中央,如图4(b )、(c )、(d )所示。此时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请通过推导得出p 甲与p 乙的大小关系及Δl 的取值范围。 5.如图5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米2,盛有足够多的水,置于水平面上。 ①若容器内水深为0.3米,求水的质量m 水。 ②求水面下0.1米深度处水产生的压强p 水。 ③现将一个边长为a 、质量为m 的正方体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Δp 容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 水,求该正方体的质量m 。 (a ) (b ) (c ) (d ) 图4 图5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分类汇编_压强选择题

压强选择题 1、(杨浦10). 如图4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对地面的压强相同,沿竖直方向从右侧分别切去相同比例,并将切除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面,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 p <甲乙 B. p p >甲乙 C. p p =甲乙 D. 都有可能 2、(松江8).如图5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物块密度大于液体甲的密度),一个浸没在液体甲中,另一个放在圆柱体乙上。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和压强增加量分别为ΔF 甲和Δp 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力增加量和压强增加量分别为ΔF 乙和Δp 乙,则( ) A .ΔF 甲一定小于ΔF 乙 B .ΔF 甲可能大于ΔF 乙 C .Δp 甲一定大于Δp 乙 D .Δp 甲可能等于Δp 乙 3、(徐汇8)、 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 ) A. P 甲可能等于P 乙 B. P 甲一定大于P 乙 C. P 甲可能小于P 乙 D. P 甲一定小于P 乙 图5

图3 甲 乙 4、(青浦8).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 甲、△F 乙的关系是( ) A .△F 甲 一定大于△F 乙 B .△F 甲 可能等于△F 乙 C .△F 甲一定小于△F 乙 D .△F 甲可能小于△F 乙 5、(嘉定8).如图3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 甲、V 乙,则( ) A .V 甲一定大于V 乙 B .V 甲一定小于V 乙 C .V 甲可能小于V 乙 D .V 甲可能等于V 乙 6、(闵行8).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如图4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乙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为p 1。若将两正方体同时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ΔV 后(ΔV=0.5V 甲),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1一定大于p 2 B .p 1一定小于p 2 C .p 1一定等于p 2 D .p 1可能小于p 2 7、(奉贤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与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甲并从容器中抽出乙,且切去甲和抽出乙的 甲 乙 图3 图4 甲 乙

上海初三物理 压强计算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知识要点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 知识点1 基本计算公式 密度公式: ρ = V ,密度、质量、体积知道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压强定义公式:P = F,分析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明确受力面积。 S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p = ρgh,注意:当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时,可以用这一公式。 知识点2 基本方法与技巧 (1)牢记两个压强公式,理解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注意统一用国际单位; (2)要能正确地确定压力、确定受力面积、确定深度; (3)相关的物理量(如重力、质量、密度等)及计算也要搞清楚; (4)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5)计算有关固体、液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时,先求压力还是压强的次序一般不同。 例题精讲 正确理解物体间的压力 【例题1】有一重50N,边长为20㎝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0N的力竖直向上拉木块,但没有拉起来,求此时木块对地面的压强。 【分析】压强的计算,需要确定压力、面积。要注意面积的计算与单位,其中压力的确定是难点。如果认为压力F=G=50N,那就要犯错误了。本题中压力虽然是由于物 体受到重力产生的,但用10N的力竖直向上拉木块,虽然没有拉起来(那样对 地面的压力就为零了),却减轻了木块对地面的压力。要问减轻了多少压力?向 上用多少力,压力就减少多少。即此时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为F=50N–10N=40N。 当然,还可以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木块共受三个力:重力G=50N,方向竖直 向下;施加的力F1=10N,方向竖直向上;地面对木块向上的力F2,方向竖直向 上.由于木块静止,所有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即F2=G-F1=50N-10N=40N。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就等于F2。 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F2 = S 40 N 0.2m ? 0.2m = 1000Pa 【答案】1000Pa

2016年上海各区中考物理一模压轴题汇总之计算:压强专题

计算压轴:压强专题 1.(15年宝山区)如图13所示,一个高为1米、底面积为5×10 2 米2 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内盛有0.8米深的水。 ⑴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⑵若将体积都为0.02米3的甲乙两个实心小球(ρ甲=0.5×103千克/米3,ρ乙=1×103 千克/米3),先后慢慢地放入该容器中的水里,当小球静止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否相等?若相等,请计算出该压强的大小;若不相等,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15年奉贤区一模)如图14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米和0.1米,A 的密度为2×103 千克/米3 ,B 质量为1千克。求: (1)A 的质量; (2)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实心正方体A 的密度和边长分别为2ρ和2h ,实心正方体B 的密度分别为ρ和h ,现将正方体A 、B 沿竖直方向各截取四分之一,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求叠放前后A 、B 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 A 与Δp B 的比值。 图13

3.(15年虹口区一模)如图11所示,高为0.55米、底面积为1×10-2 米2 的轻质薄壁柱形容 器中盛有0.4米深的水,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 ① 求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 ② 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③ 现有物体A 、B 和C (其体积及在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一个物体放入容器中,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最大。写出选择的物体并求出此时水面上升的高度?h 。 4.(15年黄浦区一模) 如图10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2S ,盛有体积为3×10-3 米3 的水。圆柱体乙的高为H 。 ①求甲中水的质量m 水。 ②求水面下0.1米处水的压强p 水。 ③若将乙沿竖直方向在右侧切去一个底面积为S 的部分,并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压强选择专题【压强思维导图】 i.基础引入

: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 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 (1)压强变化量(5)v 、n 取值范围 (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 七大题型 (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 (3)固体压强: 切割叠放(h 、v 、m ) (2)液体压强: 抽倒加物(h 、m )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

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 开放性试题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三个实心正方体 叠放 切割 水平切割 竖直切割 切去相同质量 切去相同高度 切去相同厚度 施压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杯中球 杯中木块 抽出 倒入 相同质量 相同深度 相同体积 p gh ρ = p gh ρ = p gh ρ = F p s = F p s = 'p p p =+? 原 'p p p =-? 原 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 压强可能是多少?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 ii.例题讲解 1.如图2 (a)、(b)所示,若分别治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 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 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 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

压强知识连线2018中考物理真题

《压强》知识连线2018中考物理真题 压强知识点透视 一、压力与压强 1.压力 (1)压力的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产生的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3)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4)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5)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6)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 (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 面积有关。 (4)压强公式:P=F/S。P=F/S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①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②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 面的压强P=ρgh (5)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6)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

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7)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 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 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测量:可以用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液体压强公式: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①P=ρgh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②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③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④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 充分说明这一点。 3.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①首先确定压强P=ρgh;②其次确定压力F=pS

上海市宝山区2019年初三物理一模卷(含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2019年初三物理一模卷(含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90分,理化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水在下列哪个温度时密度最大? A 0℃。 B 4℃。 C 37℃。 D 100℃。 2.1伏/安,后来被命名为 A 牛顿。 B 帕斯卡。 C 库仑。 D 欧姆。 3.将刀刃磨得锋利,易于切削苹果。这是因为刀刃磨得锋利可以 A 增大压力。 B 减小压力。 C 增大压强。 D 减小压强。 4.温度降低时,大多数金属导体的电阻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5.在图1所示的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6.某楼道内的一只照明灯受到声控开关S 声(有声响时才闭合)和光敏开 关S 光(有光照时才断开)的控制:白天人在楼道内走动,照明灯都不发光;只 橡皮膜 液体 玻璃管 A 像皮膜凸出 B 吸盘式挂衣钩 图1 C 纸片托水 D 用管子吸饮料

有到晚上时人在楼道里走动,照明灯才发光。图2四个电路图中,能满足这种发光功能的是 7.在图3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路中的电键S 后,当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由中点向左端移动时,图中两电表示数都变小的是 8.如图4(a )所示,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上表面的中央,如图4(b 压强分别为F ′甲、F ′乙、p′甲、 p′乙,则 A F ′甲=F ′乙,p′甲>p′乙。 B F ′甲=F ′乙,p′甲=p′乙。 C F ′甲>F ′乙,p′甲>p′乙。 D F ′甲<F ′乙,p′甲>p′乙。 二、填空题(共25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⑴ ⑵ (b ) (a ) 图4 A B C D 图3

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评分标准

2014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 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 16 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 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在太阳系中,太阳是 A .彗星 B .卫星 C .行星 D .恒星 2.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 A .15° B .20° C .30° D .60° 3.能区分不同歌手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4.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 A .20℃ B .30℃ C .40℃ D .50℃ 5.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 A .变大 C .先变大后不变 B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6.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 B .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C .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D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7.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 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的 示数不变。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 1、R 2上,用某完好的定值电阻 R (R <R 1)替换R 2,替换前、后两电表的示数恰好不变,则 A .R 1一定断路 B .R 2一定断路 C .R 1可能断路 D .R 2可能断路 A R 1 R 2 V 图 1 S 8.如图2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 、B 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标准答案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答案

————————————————————————————————作者:————————————————————————————————日期:

压强计算专题一【压强思维导图】 i.基础引入

: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 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 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 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 (1)压强变化量(5)v、n取值范围 (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 七大题型 (4)压强变化范围 (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 (3)固体压强: 切割叠放(h、v、m) (2)液体压强: 抽倒加物(h、m)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

压强变化分析 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三个实心正方体 叠放切割 水平切割 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 施压 竖直向上竖直向下 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 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 p gh ρ=p gh ρ=p gh ρ=F p s =F p s = 'p p p =+?原'p p p =-?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 ii.例题讲解 1、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 的边长为0.25米,B 的边长为0.4米。 ①求正方体A 的密度ρA 。 ②求正方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 ③若在正方体A 、B 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ΔV 后,A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和p B ′,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 的取值范围。 ⑴ ρA =A V A m = g A V A G = 千克牛米)(牛 /8.9325.0980?= 6.4×103千克/米3 (3分) (ρB = B V B m =g B V B G =1.5625×103 千克/米3 ) ⑵ p B = B S B F = B S B G =980牛/(0.4米)2 = 6.125×103 帕。 (3分) ⑶ ∵⑴p A ′=p B ′ 图12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