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句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句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句

1、《礼记。学记》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

2、《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一一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一一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5、《学记》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一一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6、《学记》教育制度“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校”

儒家:孔、孟、荀

孔子

1、主张“有教无类” (教育对象,体现教育公平)

2、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3、教育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

4、教学原则和方法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②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

参也鲁,师也辟,由也”③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一一体现了巩固性的教学原则⑤乐学于立志。。…。

5、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6、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教学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

8、德育原则和方法: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立志乐道、自省自克

9、论教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严宽结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榜样示范)

孟子(性善论)

1、最早提出“教育”。

2、“四善端”: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恭敬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

3、教育目的:培养君子(即:明人伦)

4、道德教学:动心忍性、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磨练

5、教学思想:盈科而进(即循序渐进)、深造自得、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荀子(性恶论)

1、教育目的:基本层次是培养“贤能之士”,理想层次是培养“圣人” (人分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2、教育作用:化性起伪.(后天习得的“礼”“义”)

3、学习过程:闻-见-知-行墨家的墨翟1、观点“兼爱、非攻”

2、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eg砍伐、铸剑)

3、教育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4、学习过程:亲知-闻知-说知道家的老子、庄子:1、观点:道法自然

2、教育目的:主张培养“上士”和“隐君子”

3、强调“怀疑”的学习方法

4、教学原则:“用反”“虚静”(“用反”运用辩证法于教学中;“虚静”使

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

前。)

【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代】朱熹:1、着作《四书章句集注》

2、教育作用:“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

3、分阶段教学(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

4、道德教育方法:立志-居敬-存省查-力行

5、“朱子读书法”(古代最有影响力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二、启发性教学原则:

1、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贝怀复也”

2、《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

3、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

4、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三、巩固性原则:

1、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复习是学习之母”一一乌申斯基

四、循序渐进原则:

1、《学记》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2、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夸美纽斯:“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4、乌申斯基、布鲁纳等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五、因材施教原则原则:

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赫尔巴特:教学教育性)

八、量力性原则(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

1、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一-卡连柯,体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道德原则。

2、“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都可以把他培养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华生,外铄论。

3、“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

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霍尔,遗传决定论。

5、《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孟学派教学过程理论。

1.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答案】A。

【知识点】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答案】C。解析:名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夸美纽斯提出来的。

【知识点】教育学创立阶段

3.“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教育名言是( )说的。

A.马卡连柯

B.乌申斯基

C.赞科夫

D.夸美纽斯

【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答案】A。

【知识点】教育学创立阶段

5.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 。

A.列宁

B.加里宁

C.陶行知

D.毛泽东

【答案】B。解析:名言教师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是由加里宁提出来的。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6.( )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A.凯洛夫

B.加里宁

C.夸美纽斯

D.马卡连柯

【答案】B。解析: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由加里宁提出来的。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7.“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 )。

A.洛克

B.华生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答案】B。

【知识点】身心发展的动因性格和气质都是人格的一种,所谓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也就是说性格和气质同属于人格,这是它们的共同点,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来看

一下心理学上是如何定义性格和气质的。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性格是个性的

核心,具有独特性,在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

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性格具有以下分类方式:

(1)从心理机能上划分,性格可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

(2)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内倾型、外倾型和平衡型;

(3)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性格分为独立型、

顺从型、反抗型;

也就是说,性格与一个人的习惯有很大关系,而习惯又是通过后天培养可以养成的。所以说,性格是受后天影响较大的,而且可塑性较强。好的习惯可以造就好的性格,相反,坏的习惯就会造就坏的性格。简而言之,就是性格是受后天影响较大的可塑性强的有好坏区分的一种人格特征。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气质的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胆汁质的特点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

粘液质的特点是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

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抑郁质的特点是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也就是说,气质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和身体特点,而生理素质又取决于遗传,遗传又是很难改变的,一生下来就已经具备的。简言之,气质就是受生理影响较大的,较稳定的无好坏之分的一种人格特征。

了解了气质与性格的这些概念与特点之后,我们便能很清晰的区分出性格与气质的不同,这对我们答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理论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着名的医生,他认为体液即是人体性质的物质基础。他在“四根说”发展为“四液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系统化。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中有四种性质不同的液体,它们来自于不同的器官。其中,粘液生于脑,是水根,有冷的性质;黄胆汁生于肝,是气根,有热的性质;黑胆汁生于胃,是土根,有渐温的性质;血液出于心脏,是火根,有干燥的性质。人的体质不同,是由于四种体液的不同比例所致。

格林(盖伦)(Galen ,130?200)是欧洲古代医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罗马帝国时期着名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他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出发,创立了气质学说,他认为气质是物质(或汁液)的不同性质的组合。当时他说气质共有13种。

在此基础上,气质说继续发展,成为经典的四种气质:

多血质多血质是人的气质类型之一。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这种人适宜于做要求反应迅速而灵活的工作。

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

粘液质

人的气质类型之一。根据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看法,人体内有4种体液(即血

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粘液质,每种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气质差异,其中粘液占优势的人就属于粘液质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

胆汁质

胆汁质( bilious temperament ),人的四种性格类型之一,其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也是迅速、强烈、有力。属于这一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

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

抑郁质

抑郁质是人的一种气质类型,根据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看法,人体内有液(即血液、粘液、

4 种体黄胆汁、黑胆汁) ,每种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气质差异,其中黑胆汁占优势的人就属于抑郁质。

抑郁质特点抑郁质的人神经类型属于弱型,他们体验情绪的方式较少,稳定的情感产生也很慢,但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

抑郁质的人为人小心谨慎,思考透彻,在困难面前容易优柔寡断。

抑郁质表现抑郁质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抑郁质合适的职业职业多面手、专长多、能力强,精于调整、调和各类关系,有经营管理、分析设计和规划能力,会推销商品。适于经济规划、统计、设计、商业推销、节目主持、相声演员等。

此外,抑郁质适合的职业:校对、打字、排版、检察员、雕刻工作、刺绣工作、保管员、机要秘书、艺术工作者、哲学家、科学家等。[1]

教师招聘考试背诵口诀

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 过度学习150,阅读试忆相交替 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 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 深度加工材料、 (3) 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 进行组块化编码。 (5) 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 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标材容程策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 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 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 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2. 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3. 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4. 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 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教师入编考试教育理论常考知识点总结

1常用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5)因材施教(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7)长善救失(8)灵活施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2.导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3.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5.长善救失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6.说服法的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 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7.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 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 8.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9.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10循序渐进原则的贯彻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 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 到繁。 1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1)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2.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 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 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记忆口诀12 13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要准备好问 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 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 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14外铄论代表人物 荀子、洛克、华生 15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 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 舒 16.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 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 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 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 多样化;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17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创设问 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维持好奇心;b.根据作业难度, 恰当控制动机水平;c.充分利用反馈信 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指导结果归 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8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a.教师是学 生学习的促进者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 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 研究者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e.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19新课改师生观(良好师生关系的特 点)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 长d.心理相容 2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a.了解和 研究学生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c.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d.树立教师威信e.发 扬教育民主f.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1儿童权利公约a.无歧视原则b.尊重 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 原则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22教师职业素养 a.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 心理素养e.身体素养 23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良 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注重良好 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d.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e.做学生 的朋友与知己 24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 针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 促进公平e.提高质量 25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 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26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 特 27教学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 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 2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爱国守 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 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 齐、孟轲(孟子) 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 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3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 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 词解释汇总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1、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讲授法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方式。 3、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将年龄和知识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人数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课表分科轮流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课的类型:简称课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有单一课和综合课。 5、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6、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和程序。 41、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际行动、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 42、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教育任务,自觉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43、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的教育方法。 44、五爱教育:是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45、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46、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它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 47、班集体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在认识、情感、意志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班级共同心理气氛的提高与发展,对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有重要作用。 48、班风:就是班级比较稳定而持久的作风,是道德面貌、行为态度的集中表现。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汇总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师范生收集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4.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采集者退散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11.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德鲁克采集者退散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 12.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 1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4.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5.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 16.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17.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2018教师招聘考试背诵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 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 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 (3)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标材容程策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 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 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设置榜样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5.培养学习兴趣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减少四培养 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 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附答案)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容: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 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 (6)学位制度; (7)教育督导制度;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有一个最 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多答、答错或不答计0分。)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 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 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 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记忆口诀

记忆口诀,教育综合知识轻松学 ◆常用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5)因材施教 (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7)长善救失 (8)灵活施教 (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记忆口诀1 一连营(因)长,双导三结合 ◆导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记忆口诀2 政治目标要实现 ◆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记忆口诀3 手表(表扬)因(因势利导)为很正(正面教育),所以被盗(讲道理)了。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记忆口诀4 提要求:尊(尊重)旨(执行)。 ◆长善救失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记忆口诀5 一(一分为二)个人发(发扬)自(自我教育)肺腑。 ◆说服法的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记忆口诀6 木(目)织时代 ◆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记忆口诀7 标点内方表演(严)热烈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记忆口诀8 植(直观)入宣(选择)讲(讲解)语(语言) ◆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记忆口诀9 小猪(主动)动手把农民(民主)毒死(独立思考)了。 ◆循序渐进原则的贯彻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记忆口诀10 教科系主任(教材系统)抓住了一头猪(主要矛盾)游到(由...到...)了岸边。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精品文档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 3.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4. 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 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 5. 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 6. 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7.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8.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 9.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 10.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11.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1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13. 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 14.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5. 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2.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4.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5. 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雅各布松。 6. 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7. 观察性的记录方式有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三种。 8. 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9.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10.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 1欢迎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全国真题汇编试卷汇总

2012年全国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吕梁市) A.存储性障碍 B.提取性障碍 C.生理性障碍 D.心理性障碍 2.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南宁市)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安阳市) A.逻辑记忆 B.情绪记忆 C.言语记忆 D.动作记忆 4.学校建立合理的()是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学生有规律地进行学习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长春市) A.教育制度 B.作息制度 C.课程表 D.时间表 5.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汕头市)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6.许多人利用早上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不受()的干扰。(郑州市) A.双重抑制 B.多重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7.面对问题情境时,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是()(四川省) A.沉思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地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郑州市)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9.生物个体通过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

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之为()(南阳市) A.发展 B.成熟 C.社会化 D.个性化 10.“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合肥市)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11.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种学习属于()(大连市)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12.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级管理。(沈阳市) A.三 B.四 C.一 D.二 13.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过程提出者是()(汕头市)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汕头市) A.教育目的 B.教育影响 C.教育制度 D.教育环境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安阳市)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6.下列选项中属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的是()(银川市) A.全面和谐教育 B.发展教育 C.素质教育 D.人文教育 17.()是治疗恐怖症的最常用的方法。(深圳市) A.行为疗法 B.肌肉放松 C.合理情绪疗法 D.系统脱敏法 18.()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黑龙江省) A.孟子 B.维果斯基 C.弗洛伊德 D.洛克

教育综合口诀——教师招聘

教综主观题背诵口诀七十道 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四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七、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 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九、课外活动的特点 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十一、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十二、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 十三、简述教师职业道德 十四、简述人本主义典型教学模式 十五、简述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理念 十六、简述布鲁纳结构教学观原则 十七、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 十八、简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十九、简述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 二十、简述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必须具备哪些素养。 二十一、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十二、简述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特征 二十三、简述德育的途径 二十四、简述我国新时期师德规范的特征 二十五、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十六、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二十七、简述班集体具备的四个特征 二十八、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二十九、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三十、简述班主任如何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教育 三十一、简述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三十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 三十三、古代教育的特征 三十四、学习策略的原则 三十五、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 三十六、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三十七、简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 三十八、简述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思想 三十九、简述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四十、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十一、简述教育的独特功能的表现 四十二、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和作用四十三、简述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 四十四、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四十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四十六、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四十七、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四十八、教学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四十九、简述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的概括五十、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五十一、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 五十二、教学智慧的基本特征 五十三、简述现代学生观 五十四、简述现代教师观 五十五、简述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五十六、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五十七、外铄论代表人物 五十八、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五十九、个人本位论代表 六十、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六十一、劳动起源说 六十二、生物起源说 六十三、课程分类口诀 六十四、柏利纳-教师成长五阶段 六十五、人本主义代表人物 六十六、学制记忆口诀 六十七、心理学人物记忆口诀 六十八、简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根本区别六十九、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七十、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教师招聘考试重要知识点汇总

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2)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原则 (4)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3.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 4.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 5.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8.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 9.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 10.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 11.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12.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3.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1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D.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必背客观题219道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8分)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2.(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4.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 5.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6.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

7.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8.下列命题是柏拉图所描述的是( )。 A.学习即回忆B.人性本善C.教育遵循自然D.教育是经验的成长 9.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 10.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完整版)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

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空 1 分,共32 分 ) l.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_______。 3.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丹麦建筑师_________设计的。 4.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学习领域。 5.宋代有两位父子画家画的山水画被称为 “米点山水”,父亲大米名叫________,儿子小米 名叫 ________ 。 6.画家 ________ 的素描画《 ________ 》再现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斗争场面。 7.________ 是现代三大构成设计基础之一,专门研究色彩视觉心理的新兴学科。 8.中国古代画论《古画品录》提出的绘画要旨“六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9.西方绘画中多用——透视来虚拟性地表现空间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大多采用 ________ 透视来表现。 10.《虾》是国画大师 ________ 所作,他画的虾在“ ________”与“ ________”之间,重墨突 出了虾眼、省略了一些虾腿。 11.中国古代瓷窑影响最大的是在宋代的五大名窑:________ 窑、________ 窑、________ 窑、 ________ 窑、 ________ 窑。 12.《流水别墅》是 ________ 建筑师 ________ 的代表作。 13.云南丽江纳西族创造的文字________ 被称为活的象形文字,是“书画同源”的体现。14.青铜器饰以饕餮纹,是我国________ 制时代青铜器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 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 1.色彩三要素指( )。 A.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 B.红、黄、兰 C.色相、明度、纯度 D.原色、问色、复色 2.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透视法,它出自古代画论 A.《画山水序》 B.《林泉高致》 c.《画山水赋》 D.《历代名画记》 3.李公麟创作的动物画珍品是( ) A.《牧马图》 B.《五马图》 c.《五牛图》 D.《照夜白》 4.荷兰一位善于应用局部光照明暗对比的画家是

教师招聘速记口诀

教师招聘速记口诀 https://www.360docs.net/doc/84542661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速记口诀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记忆技巧1:最近股市很孟,不断跌停,很多人赔洛,陈奕迅就站在卢子上唱福夸. 记忆技巧2:卢洛浮夸,太过苛求 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记忆技巧:双孔特干涩 3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 记忆技巧:思科一统,发力攻(巩)关(观),理论实际,因果循环。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案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记忆技巧:关爱教为终 5德育方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锻炼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 记忆技巧:淘宝在唯品会上讲段(锻)子,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 6教学方法: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c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d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记忆技巧:动嘴(语言)、眼(直观)、手(实践)、脑(研究)。 动嘴:教授在讲坛(谈)读书; 动眼:眼馋(演参); 动手:2次实战演练; 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伐(发)纣。 7布卢姆与布鲁纳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 布卢姆记忆技巧:母亲用手掌握着刚出生的BABY,想象着将来会叫爸爸妈妈(认知)、会对人微笑(情感)、会跑会跳(动作技能) 布鲁纳记忆技巧:纳米结构是科学家发现的。 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 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忆技巧:(建设接班全面个性);记忆技巧2: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9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记忆技巧:外出寻找落花生。 10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记忆技巧1:很多人不懂,格格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为什么要微服私访。 记忆技巧2:内(内发论)服威(威尔逊)力大格(格塞尔)外爱做梦(孟子)——今夜HI不停 11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