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手术)
鼻窦炎必须做手术吗?

鼻窦炎必须做手术吗?鼻窦炎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其发病的概率高达20%。
而对于这类发病的概率比较高,并且患病的人数历年不断地增加,医疗上对于这一类常见疾病重视度也在不断地增加。
而由于当前生活的节奏不断地加快,人们虽然受到鼻窦炎的困扰,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但是对待疾病就医依旧表现为拖延,从而导致患者的鼻窦炎症状不断加重,从而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那么目前患者出现鼻窦炎之后的症状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在进行治疗时,只能通过手术这一种方式来进行治愈吗?以及其预防的措施有哪些?是目前鼻窦炎患者所需要重视的内容。
鼻窦炎患者的症状1、鼻腔分泌物不断地增加鼻窦炎患者最常见的一个症状便是鼻腔的分泌物出现增多的状态,可能会表现为单侧性或者两侧性。
有时患者的鼻腔分泌物没有从鼻孔之前流出,而是向后流入到鼻咽部的时候,便会是患者所说“痰多”的情况。
而其分泌物主要属于粘液脓性或者纯脓性,所以患者有的时候呼出气体会伴有一定的恶臭气味。
2、鼻阻塞患者一侧或者两侧都有可能会出现阻塞,特别是在患者晨起时效果最鲜明。
而阻塞的实际情况,和患者鼻腔分泌物的多还是少,鼻窦炎的范围,以及气候的改变所决定的。
而患者在鼻阻塞之后,经常会出现嗅觉不灵敏的状态。
而患者如果为急性鼻窦炎的情况,鼻阻塞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3、头痛以及局部性的头痛患者出现鼻窦炎的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其主要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窦内粘膜较为肿厚,并且分泌物出现潴留,而对于患者的神经进行压迫所导致的。
因此患者出现鼻窦炎之后,出现的疼痛并不只是局限在病窦处,经常会反射到患者的头部及其他的各处。
4、嗅觉障碍以及记忆力减退患者患有鼻窦炎之后,有可能会出现嗅觉有所减弱,甚至于出现嗅觉缺失的情况。
另外患者的记忆力会出现减退的情况,儿童患者会出现不能集中自己的思想,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鼻窦炎所带来的危害1、直接感染当患者患有鼻窦炎之后,分泌物向下进行引流的时候,途经鼻腔和口腔以及咽喉等部位便会对患者的相应部位组织进行直接性的接触刺激,从而使患者出现各类的临床症状及表现。
慢性鼻窦炎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慢性鼻窦炎一定要手术治疗吗慢性鼻窦炎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很多患者会常年患有鼻塞、头晕、流涕等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如何才能摆脱鼻窦炎的折磨,已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去医院检查之后医生一般会建议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患者就会有疑惑了,鼻窦炎一定需要手术治疗么?药物治疗无法彻底根治么?所以,本文就这一问题向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讲解,慢性鼻窦炎究竟是不是一定要手术治疗。
一、何为鼻窦炎?鼻窦炎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它是指鼻窦发生的炎性病症,有可能是一个鼻窦,也有可能是多个鼻窦同时出现炎症。
鼻窦位于鼻腔周围,左右共有四对,分别为上颌窦、蝶窦、筛窦以及额窦。
所有的鼻窦均属于含有气体的空腔,而且有极其微小的开口与鼻腔相连,其主要作用是减轻颅脑的重量,还具有形成共鸣腔的功能,所以它对于从事声乐的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
我们在感冒的时候,炎症首先会出现在鼻腔内,随后逐渐蔓延至鼻窦,从而形成急性鼻窦炎,引发嗅觉减退、脓涕、以及鼻塞等症状。
一般随着感冒的逐渐好转,急性鼻窦炎也会慢慢痊愈,但是有些患者由于抵抗力较差的原因,导致炎症反复发作,从而形成慢性鼻窦炎,引发持续脓涕、头痛等症状。
二、鼻窦炎的病因以及临床表现临床上将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两种,急性鼻窦炎大多由于上呼吸道受细菌以及病毒感染所引起,常见的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等。
症状表现在发热、食欲不振、周身不适、脓涕、鼻塞等。
而慢性鼻窦炎大多是由于急性鼻窦炎转移所得,很多患者在急性鼻窦炎治疗时期,因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导致其未彻底治愈,从而反复发作,最终发展成慢性鼻窦炎,还有些患者是由于其他病因所引发,比如牙源性感染、抵抗力下降、外伤等。
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与急性鼻窦炎较为相似,但慢性鼻窦炎患者还会伴有嗅觉障碍、耳聋耳鸣、精神萎靡等症的发生。
相较于急性鼻窦炎来讲,慢性鼻窦炎的危害要更大一些,治疗起来也更困难,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来讲讲慢性鼻窦炎。
鼻炎鼻窦炎手术后的康复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鼻炎鼻窦炎手术后的康复护理:需要注意什么?鼻炎鼻窦炎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加快康复速度,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于鼻炎鼻窦炎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鼻炎鼻窦炎手术后的康复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好的效果。
这对于提高鼻炎鼻窦炎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手术后的护理手术后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对于鼻炎和鼻窦炎手术后的患者,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护理措施:1.1术后休息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在床上休息时,可以将头部稍微抬高,有助于减轻鼻腔的压力和肿胀。
1.2口腔护理术后需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
建议患者以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烟、酒、咖啡等。
饮食应当温和,不宜过于热或冷。
避免用力吹鼻或用鼻吸气方式进食,以免伤及手术部位和引发感染。
此外,术后的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定正确使用药物,避免错漏或过量使用。
最后,术后伤口护理也十分关键,需要定期更换敷料、清洁伤口,避免污染和感染。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1.3饮食护理手术后应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酒等。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禽肉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1.4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按时服用口服药物或使用局部鼻腔喷雾剂等治疗。
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在药物治疗方面,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
在使用鼻腔喷雾剂时,需要先清洗鼻腔,避免鼻腔内残留物干扰药物吸收,然后正确使用喷雾剂,避免药物滴入喉部或流出鼻腔。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疑似过敏症状,需要及时联系医生并停止药物使用。
(完整版)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护理篇)

执行护士签名:
住院第5~9天(术后第1~5天) 年 月 日
护理记录
护理处置
效果评价
白班
夜班
护理级别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观察药物副作用
□是 □否
监测T、P、R、BP
□是 □否
协助半卧位休息
□是 □否
观察鼻腔有无出血
□是 □否
观察鼻腔填塞物是否在位
□是 □否
鼻腔填塞物取出后鼻腔点药
介绍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护理过程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基本掌握
预防感冒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基本掌握
预估出院日期
□不了解 □部分了解 □基本掌握
医嘱执行
效果评价
长期医嘱
□执行 □未执行
临时医嘱
□执行 □未执行 □作废医嘱
变异:□无 □有
执行护士签名:
变异原因:
执行护士签名:
其他护理记录:
执行护士签名:
护理记录
护理处置
效果评价
白班
夜班
手术室前准备
□已准备 □未准备
监测T、P、R、BP
□是 □否
剪鼻毛,男患者剃胡须
□是 □否
核对手术部位、检查手术部位标识、更换病员服、去除假牙、口红、首饰、眼镜、手表等饰物
□是 □否
遵医嘱术前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是 □否
携带用物:病历、影像资料(CT、X线)等
□齐备 □不齐(缺: )
□是 □否
全麻者小便自解时间
时 分
MEWS评分
分
跌倒评分
分
压疮评分
分
护理指导
效果评价
安慰患者,减轻手术后患者的恐惧
【鼻腔病】鼻窦炎3

治疗方法家庭用药疗法1、慢性鼻窦炎可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3次点鼻;5%-10%弱蛋白银,每日3次点鼻。
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
2、急性鼻窦炎可用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首次4片,红霉素0.25克,每日3次口服;呋麻合剂,每日3次点鼻或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3次点鼻。
注意点鼻方法要正确。
病人头向后仰,药物垂直滴入鼻腔,然后再捏住鼻孔揉—揉,使药物充分被吸收。
鼻窦炎的手术治疗对于鼻窦炎引起的各种症状,药物治疗不见好转时就应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很多种,具体做何种手术需要医生看病人的具体情况,对鼻腔鼻窦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决定。
鼻窦炎的手术效果比较肯定,病人应该对鼻窦炎手术治疗有明确的信心。
传统的鼻窦炎手术包括上颌窦根治术,也就是将通过打开上颌窦前壁,清除上颌窦内的炎症,并将其内壁与鼻腔相通。
但近年来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这种手术适应范围已经大套减少,主要用于牙源性上颌窦炎及霉菌性上颌窦炎或者有鼻窦肿瘤者。
鼻窦炎手术治疗最有效的方法精准定位窦通技术,鼻窦定位窦通技术凭借着内窥镜20倍高清成像图显示,利用国际顶尖的精准定位导航系统可精确锁定细小病灶,将其彻底清除。
并能迅速解除严重鼻塞、流脓涕、头疼等症状,迅速恢复鼻部功能,杜绝了复发的“后路”,更好地保护了鼻腔结构和组织,免除了患者“多病多医”之忧。
鼻窦炎手术治疗最主要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鼻窦内窥镜治疗鼻窦炎的原理也就是通过鼻窦内窥镜直接开放鼻窦的开口,从而使鼻窦与外界相通,从而达到根治鼻窦炎的目的。
采用此种手术治疗后,鼻窦炎一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
鼻窦炎的手术治疗还需要根据鼻窦炎的最根本原因来进行治疗,如鼻中隔偏曲时可以阻塞鼻窦的开口,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如果是鼻息肉伴有鼻窦炎,则同时需要将鼻息肉彻底的摘除,尤其是鼻息肉病,往往同时伴有和鼻窦炎,已经被做为疾病的分类,被称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窦炎的手术治疗一般比较安全,效果也很可靠的,常见的鼻窦炎手术术后1周左右基本可以恢复正常。
鼻窦炎手术记录治疗

鼻窦炎手术记录治疗患者:XXX性别:男年龄:XX岁住院号:XXX前言: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鼻塞、鼻涕、面部疼痛等。
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记录了患者XXX的鼻窦炎手术治疗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手术日期:XXX手术名:鼻窦炎症切除术(Sinusitis Resection)手术医生:XXX手术过程:1. 术前准备: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在手术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询问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手术风险。
其次,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血液常规、肝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最后,患者需进行禁食禁水等术前规定的准备。
2. 麻醉:在手术中,患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下。
全身麻醉能够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同时允许医生更好地进行操作。
3. 手术步骤:3.1 开刀准备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对患者的鼻孔进行消毒,并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以减轻术中的不适感。
3.2 鼻窦炎症切除医生通过鼻腔进入,用特殊的器械切除炎症部位。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性切除,以确保疾病的彻底清除。
3.3 清洗和引流鼻窦炎手术中,医生会进行清洗和引流,以确保手术部位的干净和排除残余的炎症物质。
4. 手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住院治疗。
患者需遵守医嘱,如低头不要剧烈活动、勤换鼻腔纱条、按时服用抗生素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避免感染。
注意事项:1. 术后饮食:患者在手术后需注意饮食,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类等刺激性物质,以减轻术后不适。
2. 术后休息: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伤口愈合。
3. 定期复查:在手术后,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期复查,以确保术后康复情况。
结语:鼻窦炎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患者XXX的手术治疗记录的详细描述,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康复。
鼻窦炎的常见症状及早期治疗

鼻窦置换疗法:使 用生理盐水或药物 置换鼻窦内的脓液 ,减轻炎症
鼻窦灌洗:使用药 物灌洗鼻窦,减轻 炎症并促进鼻窦引 流
手术方法:功能性鼻内镜手 术(FESS)
手术目的:清除鼻窦内的炎症 和脓液,恢复鼻窦的正常功能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 经损伤等
术后护理:保持鼻腔清洁,避 免剧烈运动,按时服药,定期
复查
汇报人:
汇报人:
01 鼻 窦 炎 的 常 见 症 状 02 鼻 窦 炎 的 早 期 治 疗
鼻窦炎的常见症状
症状:鼻腔内 黏膜肿胀,导
致呼吸困难
缓解方法:使 用鼻喷剂、蒸
汽吸入等
原因:鼻窦炎 导致鼻腔内黏
膜肿胀
注意事项:避 免用力擤鼻涕, 以免加重症状
症状:鼻腔内流 出黄色或绿色的 脓性鼻涕
原因:鼻窦炎导 致鼻腔黏膜肿胀, 分泌物增多
目的:清洁鼻腔,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 伤鼻黏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方法: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 洗液
效果:减轻鼻塞、流涕、头痛等症 状,有助于早期治疗
鼻腔冲洗:使用生 理盐水或药物冲洗 鼻腔,减轻鼻塞症 状
鼻窦负压吸引:使 用负压吸引器吸出 鼻窦内的脓液,减 轻炎症
症状:嗅觉减退或消失 原因:鼻窦炎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堵塞嗅觉神经 影响:影响日常生活,如闻不到食物香味、无法辨别危险气味等 治疗:早期治疗是关键,可采用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等方法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鼻窦炎的早期治疗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 抗炎药:用于缓解鼻窦炎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鼻腔喷雾剂:用于缓解鼻塞和流涕症状 抗过敏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窦炎
鼻窦炎最佳治疗方案

鼻窦炎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鼻窦炎最佳治疗方案一、背景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各年龄段人群。
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方案旨在为鼻窦炎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病因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全面治疗鼻窦炎。
3. 规律治疗: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诊,确保治疗效果。
4. 合法合规:治疗方案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炎症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
(2)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3)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4)黏液促排剂:如羧甲司坦、氨溴索等,有助于排出鼻窦内分泌物。
(5)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2. 物理治疗(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鼻腔冲洗液进行冲洗,有助于清除鼻窦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
(2)负压吸引:利用负压吸引装置,将鼻窦内分泌物吸出,减轻炎症。
(3)红外线照射:通过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3.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鼻内镜手术、鼻窦开放术、腺样体切除术等。
四、治疗周期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
2. 物理治疗:治疗周期与药物治疗同步进行,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需继续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以巩固疗效。
五、注意事项1.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受凉等。
2. 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
3. 定期复诊,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
(县级医疗机构版)
一、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鼻内镜手术:
1.鼻中隔矫正术;
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
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
4.上颌窦开放术;
5.额窦开放术;
6.蝶窦开放术;
7.眶尖部手术;
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
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3.鼻腔冲洗。
4.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