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货币危机预警理论与模型

合集下载

理性预期、资本内流与货币危机

理性预期、资本内流与货币危机

理性预期、资本内流与货币危机[内容提要]货币危机发生机制问题,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注重的是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出发,去解释货币危机发生机制。

虽然货币危机预警模型是从宏观方面来研究货币危机,然而却是建立在统计经验之上的,缺乏严密的数理基础。

本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基于资本流动的宏观效应,运用数理模型对货币危机发生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货币危机发生机制的宏观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结论是:资本内流存在一个临界值,一旦资本流入超过临界值,货币危机就会发生。

运用该模型给出了防止货币危机的建议:只要当局把资本流动控制在临界值以内,就可以防止货币危机。

[关键词]资本流动,货币危机,阀值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领域可谓多灾多难,多起货币危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欧洲汇率体系危机、墨西哥比索危机、东南亚货币危机、俄罗斯卢布危机、巴西货币危机、土耳其里拉危机以及阿根廷货币危机等给当事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恰当处置,使得中国的经济受到较小的冲击。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对外资最有吸引力的经济体之一,外资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看好,对人民币升值有着强烈的预期;第二,由于我国贸易顺差的持续存在,西方一些国家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对人民币汇率频频施压,这又加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第三,随着加入WTO后的承诺逐步兑现,使得资本进出相对变得容易。

这样,一方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另一方面资本管制的放松,使得投机性资本有可能运用人民币进行投机。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犹在,我们不得不对投机性资本有所防范。

鉴于货币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影响,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总结危机发生的教训以及如何防止危机的发生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研究。

不同国家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共同的规律可循?货币危机在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为消除危机一个国家或有关国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能否防止危机的发生?本文从宏观理论角度,运用数理模型来探讨货币危机发生的机制及预防的策略。

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

结论: (1)危机的原因是货币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2)市场预期在危机中的作用——预期因素决定危机 是否会发生
(3)货币危机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是投机者与政府的搏
弈过程
(4)好坏预期都是自我实现的——双重均衡
(5)防范货币危机的有效措施: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
性防范措施是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性
3、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1)货币危机的道德风险模型——麦金农、克 鲁格曼
的预期和信心的偏差不断累积使得维持稳定汇率的成本大于放
弃稳定汇率的成本时,中央银行就会选择放弃,从而导致货币 危机的发生。
政府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政府维护固定汇率制的收益:
稳定的外部环境
有助于本币信用 政策一致性的好声誉 政府决策: 收益大于成本时:维护汇率稳定 收益小于成本时:放弃固定汇率,危机爆发 货币危机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是投机者与政府的搏弈过程
(2)预期只是使货币危机发生的时间提前 (3)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是防止货币危机发生的关键
2、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成本(C)
CC(维护固定汇率的成本)
BB(维护固定汇率的收益)
0
R0
R1
利率水平
提出者:奥波斯特菲尔德
预期货币将贬值 加强市场贬值预期 益
政府提高利率 利率上升
成本上升 成本高于收
货币危机发生
东亚国家由于政府进行隐性担保,并且缺乏有效监管, 引发了金融机构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金融中介机构 对风险投资项目过度贷款,导致资产价格过度上升, 资产价格的上升又使金融机构发放更多贷款。当危机 发生时,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使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 被迫收回贷款,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
(2)货币危机的恐慌模型——戴梦德、瑞德立 克、萨克斯

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危机理论

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又称为克鲁格曼模型, 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于1979年提出的,它是西方关于 货币危机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型。

这一模型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分析框架,以钉 住汇率制度或其它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分 析对象,分析了以放弃固定汇率为特定特征 的货币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克鲁格曼认为, 在一国货币需求处于稳定状态的条件下,国 内信贷扩张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流失,从而导 致对固定汇率的冲击而产生危机。但是,他 在分析中采取的非线性形式导致了固定汇率 崩溃的时间是难以确定的,后来弗拉德和戈 博于1986年完成了这一工作,因此,这一模 型又被称为“克鲁格曼—弗拉德—戈博模 型”。

为了解释货币危机如何冲击国际金融市场 我们先来看3个例子: 例1 九七的泰铢风波。它的严重性表现在两方面: 国内一面,泰国经济将要在短期内面临一系列紧缩 措施,加税、物价控制、收缩银根等手段都将启用, 已降低的经济增长率还要进一步降低;国际一面, 泰铢风波传至邻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等地,这些国家皆出现股市汇价双跌的局势,且历 时已过两月。比较六月底对美元汇率水平,九月初, 泰铢跌逾36(落幅为33%),马来西亚林吉特至 2.94(落幅为17%),菲律宾比索达31.70(落幅为 20%),印度尼西亚盾过3000(落幅近24%)。 一石击起千层浪,波及泰国内外经济的方方面面。

第二 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投资者是有分析头脑 的,并了解各国经济信息;一旦看到某国发 生货币危机,他们会联想到具有类似宏观经 济状况的国家,从这些国家撤出资金,以防 不测;结果,他们的撤资行为真的导致了货 币危机的扩散。

第三 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时,必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和 国际公司遭受损失,或至少使它们的资产流动性受 到影响;为抵消这种影响,它们会在别国他处的市 场上抽出资金,即抛售当地货币,换取高流动性的 国际货币;其结果跟第二种行为一样,导致更多的 货币市场出现动荡。

货币危机理论综述_吴勇

货币危机理论综述_吴勇

【文献综述】货币危机理论综述吴 勇*摘 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危机频频爆发,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货币危机理论日趋成熟和完善。

本文主要对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和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进行综述。

最后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货币危机理论 综述 冲击货币危机研究起步较晚,直至70年代末方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

在70年代以前,国际金融体系处于金本位时期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外汇市场一直比较平稳,货币危机很少发生。

货币危机的研究真正始于70年代中后期,国际金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盯住黄金,各国货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汇率相互浮动的浮动汇率制度。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日益自由流动,由此带来国际外汇市场的频繁动荡,货币危机逐渐暴露,时有频发。

在这种情况下,对货币危机的研究也越来越为学术界所关注。

到目前为止,大致有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主要是由克鲁格曼在1979年提出的为代表。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是预期自致型货币危机。

第三代主要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提出的道德风险论和金融恐慌论的货币危机理论模型。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首先由克鲁格曼于1979年提出,该理论是建立在赛朗特和汉德森的关于商品价格稳定机制的模型基础之上。

克鲁格曼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政府过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导致经济基础恶化,带来外汇储备的流失,从而引发对原有固定汇率的投机并最终引爆货币危机。

克鲁格曼在1979年发表的“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is ”一文中构造的模型主要是借助货币分析法来分析货币危机。

但是,克鲁格曼在分析中采取了非线性形式,所以难以确定固定汇率的崩溃时间。

对此,弗拉德和戈博在1984年发表的“Collapsing Exchang e Rate Reg imes ,so me Linear Exam ple ”一文中,对克鲁格曼提出的模型加以扩展与简化,建立了线性模型。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_Z计分模型的应用分析_陈娟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_Z计分模型的应用分析_陈娟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Z计分模型的应用分析【摘要】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导致诸多银行、投资机构和企业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之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引起全球金融危机。

之后欧债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再次跌入低谷,市场信心遭受了重大打击。

2008年11月中国政府提出了总投资4万亿元的救市计划,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并且实施了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扩大内需,增加出口。

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和国内企业财务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说明加强危机前的预警,对于国家、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在详细梳理已有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中国ST上市公司样本和配对样本,对Z计分模型及其针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修正模型——EMS模型进行了小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Z计分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较差,而EMS模型相对更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文章最后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如何进行模型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危机模型;Z计分模型;EMS模型【Abstract】The American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broke out in 2007, resulting in many Banks,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and business failures or filed for bankruptcy protection, then quickly spread to all over the world, caus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gain after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has made the global economy bottomed, suffered a big blow to market confidence. In November 2008,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a total investment of 4 trillion dollar rescue pla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implement the related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increase exports. The subprime crisis,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and the domestic enterprise financial crisis has triggered a series of reactions, that strengthen the warning before the crisis, for the country, the enterprise is vital and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in detail,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financial crisis early warning model,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ample and paired samples ST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e z-score model and its correction model for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 EMS model are empirically the small sample, and found tha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z-score model in our country is poorer, and EMS model more suitable for the financial crisis warning of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the article finally has carri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to the cause of this situation, and how to model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 Financial crisis model; Z-score model; The EMS model一、引言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企业所负担的压力逐渐增大。

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预警与防范

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预警与防范

弱 区时 , 币 投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可 以迫 使政 府 即 使 在外 汇储 货 备 比较高 的情 况下 , 了不 拖 累其 他 宏 观 经 济指 标 为 而 放弃 固定 汇率 。第三代 危机模 型 是 以金融部 门为 中心 的 , 为“ 本项 目危机 模型 ” 该类模 型 在东南 称 资 , 亚金融危 机后 得 到 重视 和 发 展 , 为 金融 部 门 的行 认 为单独就 可 能引 发货 币危 机 , 即使 没有 宏 观 经 济 的 缺陷 。然而 , 令人 遗憾 的是 , 以上 三个模 型均 是在新
总之由于实际存在的或纯属心理预期的某些负面事件的影响储户出于安全目的而要求提前取款债权人也不愿将短期贷款再度展期而此时银行的流动资产远少于其负债额因此只能将未到期的长期投资提前兑现这必然导致较低的投资收益使短期内收回的资产少于其负债额使银行陷于流动性危机中结果造成投资的大幅下降和经济的全面衰退
维普资讯
国货币供 给持 续 超 过 货 币需 求 时 , 汇储 备 会 持 外
续下 降 , 币投 机者 将 在 某 一 时刻 发 起 攻击 使 固定 货 汇率 制瓦解 。第 二代 危机 模 型 由 O s l bf d在 18 e 94年
提 出 , 称“ 又 自我 实 现 模 型 ” 认 为 当宏 观 经 济 处 在 薄 ,
张・ 维拉 斯柯 的银行 恐 慌危 机 模 型 主要 是流 动 性模 型 。这 一模 型所认 证 的投机 攻击 机 制和 自我实 现的悲 观 主义 , 仅 能解 释 因 资本 逃 逸 而 导 致大 量 不 抛售货 币进 而对本 币 失去 信 心 的 亚 洲金 融 危 机 , 也 能解 释其他类 型 的金 融危 机 , 过在 解 释其 他 类型 不 金融 危机 时 要作 适 当 修 改 。假 设 一 个 小 国开 放 经 济, 存在 三个 时期 :=0为计 划 期 ,=1为长 期 , t t 每个 行 为人 被赋 予 e单 位 财 富可 用 于 消 费 , 每个 人 可 以 选择 是 短期 消 费还 是 长 期 消 费 。除 了消 费 财 富 外 , 为人还可 以从 国际资本市 场借 款 , 行 最大借 款 量 为 d 存 在一种金 融 工具 使 行 为人 可 以于 长 期 ( = t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 第九章 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 第九章 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价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4.应用
1992年英镑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三.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1.代表人物:克鲁格曼 2.背景: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 3.内容: 企业,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亲缘政治是东南 亚货币危机之所以发生的原因所在。 4.政策建议: (1). 预防措施 (2). 对付危机 (3).危机后重建经济
的永久机构,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
2.国际收支失衡的解决,主要是由逆差国从货 币基金取得短期资金融通来解决
3.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
4.关于外汇管制的废止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种种因素: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
1.特里芬两难 美元持有量的多寡问题
2.其他国家维持固定汇率的两难 是否与美国兑换黄金
◆宏观角度:能够促使国际贸易在数量、结构、 地理等方面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国际资本较为自 由的流动,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经济稳定发展
◆金融角度:能为世界经济提供与其发展速度相 匹配、行之有效的国际清偿能力,和较好的国际 收支调节能力
二、 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进行国际货币协商合作
(三) 小结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表明,货币危 机理论的发展取决于有关或不危机的实证 研究的发展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工具或建 立模型方法的引入与融合。尽管它们从不 同的角度回答了货币危机发生和传导等问 题,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远远不是三 代危机理论所能解决的。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一 、健全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
(三)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里芬难 题”,但并 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 难题。

国际经济学9-1金融危机理论

国际经济学9-1金融危机理论
第九章( 第九章(1) 货币危机理论
主要内容
• • •
货币危机 金融危机理论模型 金融危机的防范与管理
国际货币危机
• 90年代以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频繁引起 货币危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 最显著特征。 外汇市场单方向的持续交易 迫使货币当局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导 致市场出现剧烈动荡。 • 外汇市场货币危机——全面金融危机; • 国内金融危机——货币危机
– 过度金融创新引发的金融危机。

• 六、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 利用外资越多越好吗?资本账户何时开放?
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 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罗伯特弗德勒, 彼得M加伯 • 克鲁格曼1979一个国际收支危机的模型, • 弗德勒,加伯,1984正在崩溃的汇率制度, 一些线性实例,对克鲁格曼的模型加以扩 展和简化
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 央行自卫:央行出售国外资本——本国外汇 储备不断减少,利率上升 • 危机爆发:外汇集积耗尽,政府被迫放弃 固定汇率制 • 资本外逃:汇率贬值预期增加导致外汇储 备耗尽,国外资本流出 • 投机者的冲击挥剑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的 时间将早于政府主动放弃的时间,因此, 社会成本会更大。
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新兴市场
• 理论的提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起学 术界的关注 • 强调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相互关系。 • 克鲁格曼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危机产生 的原因: • 金融过度,亲缘政治,企业负债率,均衡 铁不稳定性,保持汇率稳定是一个两难的 选择。
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新兴市场
• 政策建议
第三节 金融危机理论模型
• 金融危机的定义:通常认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 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便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利率、汇率、 资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等)。金融范畴 涵盖广泛,金融危机也有多种类型(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股 市危机、债务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 • 一、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 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 三、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新兴市场 • 四、第四代金融危机模型 • 五、2007年到今的美国次债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扩展模型 , 进而同时考虑所有相关变量 。 其代表性 的研
究成 果 包 括 以下 几 种 :
R i a 于 19 年首先 由提出。它 以经济周期转折 的信 e hr n t 98 号理论为基础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货 币危机发生 的 原因, 确定哪些 经济变量可以用 于货币危机的预测 , 然后 运用历史上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 ,来确定 与货 币危机有 显着联系 的变量 , 以此作为货 币危机发生的先行指标 。 信 号分析模型分四步进行 :确定货币危机的原 因和危机预 警 时段 ; 运用历史上 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确定与货 币危 机有显着关系的变量 , 进而确定先行变量 ; 按照噪声一信 号 比的最小化规则 , 确定阈值 ; 一旦经济中相应指标变动 超过 阈值 , 则将 之视为货币危机 即将在 2 个月 内发生 的 4 信号 。由于 K R模型 中各个变量 的分析是单独进行 的, L 所 以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单变量模型 。 K mnk (0 3 又进一步提 出了多状态 K P模 型 。 a i y20 ) s L 他将货币危机分 为 6种 , 即经 常账户恶化 型危机 、 财政赤 字 型危 机 、 金融过剩型危机 、 国家外债型危机 、 国际资本 流动突然逆转型危机和 自我实现型危机。 研究发现 , 新兴 市场 国家 的货币危机通常属于前 4种 ,其 发生与受害 国 经济 的脆弱性有关 ;发达国家的货币危机 通常属 于后两 种 ,经济基本 面通常 良好 ,多 由不利的国际市场形势所 致。 这样 K R模 型可以在对货 币危 机预警 的同时 , L 进一 步将货币危机的损失与其类 型联系在一起 ,厘清对货币
程 莉
( 九江学 院 商学院 , 江西 九江 320 ) 305
摘 要 : 币危机 预 警 的主 要 目的是 提 早 识 别 危 机 发 生 的 信 号 , 货 以便 能够 及 时 采 取 适 当 的措 施 , 少危 机 发 生 减
的概 率 , 至 避 免 危机 的发 生 , 者 减 少危 机 发 生 的 强 度 。2 乃 或 O世 纪 9 0年代 以 来 的货 币危 机 预 警研 究 形成 了信 号分 析 模 型 、 离散 选择 模 型 和 马 尔可 夫状 态转 移 模 型 等 预 警 模 型 , 现 有 预 警 方 法 的预 警 能 力还 不 够 理 想 。 但 关键 词 : 币危机 ; 警理 论 ; 型 货 预 模 电 图分 类号 :8 2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06 83 (0 1 2 — 05 0 10 — 9 7 2 1) 4 0 1— 2
量。
危 机 深 度 的认识 。
Fakl R s( 97 构 建 的货 币危机发生 可能性 r e和 oe 19 ) n 的面板 Poi模型。其研究思路是通过对一系列前述指 r t b 标的样本数据进行极大对数似然估计 ,以确定各个引发 因素的参数值 , 从而根据估计 出来的参数 , 建立用于外推 估 计某个 国家在未来 某一年 发生货 币危机可能性 的大
量提供 的信息未 能充分利用 ;模型指标大多集 中在外汇 储备 、 信贷增长与实际汇率等方面 , 仍避免不了倾 向性 。
2 离散选择模型
针对信号分析模型的上述缺陷 ,有学者提出了离散 选择模型 ,它最重要的突破在于通过纳入新的解释变量
1 信号 分 析模 型
信 号 分 析 模 型 (L K R) 是 K m nk 、i n o和 a isyLz d o
第3 0卷第 2 4期
Vo .0 No 2 1 .4 3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HN0L EC 0GI AL DEVE OP C L ME T NT 0F EN ERP S RI E
21 年 1 01 2月
De .01 c2 1
浅谈 货 币危机预 警理论 与模 型
即阶跃 函数关系 , 这一界定 货币危机泛指汇率的变动幅度超出了一 国可承受 的 间存在一个特定 的函数关系, 范 围这一现象 , 或者是 “ 对货币的投机性进 攻导致货币大 使得模型无法对一个变量是刚刚超过 阈值 ,因状态”货 币危机预警 。 是 与投机性货币冲击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的。货 币危机 预警 的主要 目的是提早识别危机发生的信 号 ,以便该 国 能够及时采取适 当的措施 , 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 , 乃至避 免危机 的发生 , 或者减少危机发生 的强度和烈度 。 本文将 对货币危机的主要预警模型进行梳理和归纳。
小 。 后 , de ev和 C te n a i ( 9 8 对 1 9 此 An rw B r a r e P tl 1 9 ) 9 7 hi to
年泰 国货币危机及墨西哥 、阿根廷发生货币危机 的概率 进行 预测 , 但准确度并不高。 B s O e Fa s e(02 认 为二元 Poi模型混 us r 和 r z hr20 ) i te r t b 同了危机前的诱发期和危机后 的恢复期 ,而实际上在这 两个 时期危机预警指标的表现具有很大差异 ,他们将外 汇变 动分为三种状态或时期 , 即货币危机平静期 、 诱发期 和恢 复期 , 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使用三元应变量 Lg 模型 oi t 进行危机 预测 。 u a 等 (03 提 出了基于滞后宏 观经 K m r 20 ) 济和金融数据 的 L g 模型 ,该模型使用 3 个发展 中国 oi t 2 家( 95 ,99年数 据 , 1 8 ) 19 主要 分析 了利 率调整 引起并 未 预期 到的货币贬值 ,以及总货币贬值水平超过以往水平 的情形 。 该模型的实证结果表 明, 外汇储备和出 口的下降 以及真实 经济 的虚弱是导致 危机发生 的最重要解 释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