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c编译成功,用java运行class文件出现“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 的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

javac编译成功,用java运行class文件出现“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 的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
javac编译成功,用java运行class文件出现“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 的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

javac编译成功,用java运行class文件出现“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的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

2012-06-0709:25

javac编译成功,用java运行class文件出现“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的问题所在很简单学习android,顺便又学习下java.

入门就遇到这样的问题,环境变量按网上说的配好了,直接java和javac都有提示出

来,说明没问题了,

做了一个简单java,放在e盘根目录下,在c:下操作javac该java文件成功了,但用java

该class时却提示“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忙活了半天,找了些资料,发现其实很简单,

不是语句错误,是路径问题classpath的问题。

主要是以下两点要注意:

1、在classpath的最前面要加一个本目录路径,用.表示,由于后面还有java的dt 和tools两个路径,所以.后要加;进行分隔表示。

2、更为重要的是,在cmd下运行javac和java的时候,必须在该java文件的目录下运行,这样生成的class也在该目录下,java的时候也会第一个就在本目录下找class文件,就不会提示找不到了。这个cmd运行路径由于一般不太注意,输入cmd就会直接到c:\个人文件夹下,而一般的java文件会用其它软件编写,放在选定的路径下,这两个路径很少能主动重合,一运行当然找不到了,但是javac能认到,不知为什么java 就提示找不到?这点有点奇怪。网上各种解决方法里很少注意到其实就是这个小问题造成的找不到类,都想当然的以为是在java源文件路径下运行java,那当然就找不到基本问题所在了。

如果1、2都做了还是没变化,那就是该计算机改了环境变量后需要重新启动下让新的

设置生效,重启下即可。

解决了以上两点,就不会再提示“找不到或无法加载主类”

标点符号常见错误

考试中常见标点符号 1、约数中间不顿号,确数中间加顿号。 约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如三五个等。因为表示约数,所以约数中间不需要停顿。 2、连词前不用顿号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这种真率与坦白,本身就很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 3、并列谓语、补语不能用顿号 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你要不断学习,进步,工作。 例:这篇小说写得真实,动人。 4、分句间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例: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三点原因”之间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用逗号。 5、无疑问处用不用问号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疑问。这时,就不能用问号。 例: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虽然有疑问代词“什么”“怎么”“为什么”,但是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三个短语没有疑问,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问号。 6、倒装疑问句中,问号放在后面

有的疑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问号应放在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例:“怎么啦,你?”我看到他在呕吐就吃惊地喊。 “怎么啦,你”是一个倒装句,“你”是这个句子的主语,问号放在“你”后面,才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疑问语气。 7、选择疑问句中,问号只在句末。 选择疑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分句,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 例:明天是你去呢,还是我去呢? 这是一个选择问句,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8、特指疑问句,每句末尾都用问。 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9、冒号 “某某说”出现在一段引语的中间,这个“某某说”之后不能用冒号,而只能用逗号。 例:“你瞧,多美啊,”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 引语中间插入“某某说”,这“说”后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10、省略号后用不能加“等等” 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表示并列列举时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例:他看着大地渐渐地从黑夜中醒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湖泊……等,显现着越来越绚丽的色彩和磅礴的生命力。 11、句内括号句末点号不用加 句内括号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顺口溜+常见错误,附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顺口溜+常见错误,附专项练习及答案 1.句号歌:(。)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句号使用方法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或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①春天的百花送来了浓香。②请你再说一遍。③谁不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呢。) 句号常见错误 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2.问号歌:(?) 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问号使用方法

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你是从哪儿来的?②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问号常见错误 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号应改作逗号) 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改作句号) 3.叹号歌:(!) 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号常出现。 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文章起波澜。 叹号使用方法 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及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的停顿。(例:①这是多么平静的一片原野!②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③起立!)叹号常见错误 1. 滥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如: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叹号应改作句号)

2. 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如: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叹号应改作逗号) 4.顿号歌:(、) 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 顿号用来做分界,读到它时停顿短。 顿号使用方法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牛身上到处都是宝,肉可吃,奶可喝,肝、脾、骨、鼻可做药。) 顿号常见错误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应作: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一、常用标点符号的分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古代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起源于清末民初,仿自西洋。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共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历史上有一个小故事:明朝的杜之山看见一家大门上贴着红纸,提笔写上:“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二个大字,主人一念:“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分生气。杜之山随后加上几个句点:“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主人再读,转怒为喜,连声称好。有人比喻,标点符号就象衣服上的扣子,衣服很漂亮,如果扣子没扣好,会大煞风景。可见,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有益处。 二、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每个公文都有标题。除了一级标题,即公文的题目,公文内部还可分为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甚至更多层次的标题。公文的标题好比人的眼睛,也被称为文眼。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出现错误,给人很不好的印象。 公文题目,即一级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标题内部不该使用而使用标点符号。一级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是,标题的末尾,除了个别情况会使用惊叹号或问号,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的内部,除用书名号和引号外,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例如: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标题的结尾没有用标点符号,标题两个小句之间,也没有使用逗号,而是空一格。 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级、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的标题,或缩两格单独成行的标题,句末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 例如:某部门内部规定的第六部分的标题是“六、办案岗位职责:”,作为单独成行的二级标题,这里句末的冒号是多余的。 但是,二级、三级标题的如果是分句,句中可以用标点符号,这一点与一级标题中的用法不同。

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

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 一、问号 1.虽然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能用问号。 如: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问号,问号放在全句的末尾。 如:这是临阵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3.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 如: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小王。 二、顿号 1.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一概用顿号。 如: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2.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如:你大概有十五、六岁吧? 3.连词(如"或""和""与"等)前面不能用顿号。 如:他出了车祸。我们到他家里去,看望一下他、或给他送一点钱。 4.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 如:法律规定,中、小学必须在法定假日放假。(误用) 三、分号 1.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 如:当时,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空间和时间是无限可分的;二是空间和时间是由不可分的小段组成的。 2.句中已有句号不能再用分号,即"以大包小"。 如: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3.分号不能用在普通单句中。 如:今年全公司要继续走" 少投入,多产出;以适用技术服务于农"的路子。 四、冒号 1.提示性词语后面无需较大停顿,提引语后又有与之较紧密的宾语,这个提示性词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钱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路子。 2.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这个冒号去掉或改为逗号。 如:苏轼有两句说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蕴涵的哲理不言而喻。 3.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 如: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4.同一句中不能同时用两个冒号。 如:周一班会课上,班主任吴老师宣布:学校最近有两大措施:一是跑操,二是晨宣。 5.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概数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连词前误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点拨]“或”是连词,在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3.约定俗成的简称中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点拨] “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4.种属并列误用顿号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点拨]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可以提升为逗号,例句的“未来”、“左右”后面要用逗号。 5.并列的谓语中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6.短句中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 二、逗号误用 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点拨]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1.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04年山东) [点拨]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

常见标点符号校对用法

十六种标点使用误区 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使用时随意性强,规范性差;二是不明确标点的基本用法,不能正确判断正误;三是重复训练次数不够,典型错误没有扎根脑中。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 1. 非疑问句用问号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 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 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本文归纳了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10种情况: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错误)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正确) 例2: 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年),毕业后成功就业。(错误)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毕业后成功就业。(正

确) 例4: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错误)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正确) 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 例5: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错误)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确) 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常见错误四: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 例6: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错误)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正确)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一、中文字符编号必须用中文标点 如一、二、三等标题编号,“一”下只能用顿号,写作“一、”“二、”,不能作“一.”“二.”,将中文与西文标点混用。 二、西文字符编号必须用西文标点 如1.,2.,不能作1、,2、,将中文标点与西文混用。 三、编号不能有两个标点 如“(一)、”,“(二)、”等,括号已经是标点符号了,不能再加顿号。 四、章、节后不加标点,只须空一格 如: 第一章革命与改良(而不能“第一章、革命与改良”) 第一节清末新政(而不能“第一节、清末新政”) 五、任何一级的标题文字最后一般不能加标点 标题文字的中间可以加逗号、破折号等标点,但最后除括号、惊叹号外,不容许加句号、冒号等标点符号。如果标题文字是引用文字,可以加引号。最常见的错误是加冒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 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错误) 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正确) 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错误) 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正确) 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错误)

标点符号常见错误

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例: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关系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应改问号为逗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误用问号 例: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这是一个选择问句,“今天去呢”并非一个完整的问句,应该用逗号。 3、倒装句中问号、叹号前置之误 例: 到底怎么办?这件事。 这是一个倒装句,“这件事”是全句的主语。凡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倒装句中叹号也应置于句末。 4、概数误用顿号 例: 一天才走五、六里。 “五、六里”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路程。既然是概数,便不能用顿号,因为一加顿号便成了“五”和“六”并列。这就不符合原意。 5、连词前误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例: 他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故: 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蕴含着稚气。 “天真中透示着纯真、活泼中蕴含着稚气”不是联合词组,而是两个分句,分句间应用逗号。 7、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例: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工、农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集合词语,不能用顿号来隔开。 8、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应将“淮剧”后的顿号和“黄梅戏”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9、句中未用逗号径直用分号

新闻编写工作中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 一.顿号误用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97年)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 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96年)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点拨]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1.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04年山东) [点拨]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 12.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04年江苏) [点拨]“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三、分号误用 13.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95年) [点拨]“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误用原因同12,属未搞清前后关系。 14.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

标点符号的错误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 一、顿号 1、概数用顿号 概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有时拿数词连用来表示,如三五个、七八十人等。因为表示约数,所以概数中间不需要停顿。因此,如果加上顿号,就是错误的。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里”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的距离数目。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之间不需要停顿,一加上顿号,便成了“三”和“四”的并列,这就不符合表达的原意。 2、缩写的集合词用顿号 一些词语,如父母、中小学生、干群、干警等是一些缩写的表示集合群体意义的词语,它们之间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这次“实战演习”的成功,与广大的指、战员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指战员”是一个集合词,“指”是指导员,“战”指战士。“指战员”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3、连词前用顿号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这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如:这种真率与坦白,本身就很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 连词“和”连接“共鸣”和“关切”,表示并列,而再加上顿号就多余了,应该删去顿号。 另外,还要注意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如“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如:大院里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也参加了植树活动。 再如:不论是刻画自己、或者描叙人世,他都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灌入自己的热情。 “甚至”“或者”是连词,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甚至”表示更进一步,删去“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中间的顿号;“或者”表选择,把“或者”前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4、并列谓语、补语用顿号 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2016学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03正确使用标点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错误(上)

主标题: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错误 副标题:明确标点符号分类及用法,这些是基础哟! 关键词:标点符号,用法,错误 难度:3 重要程度:3 内容: 一、标点符号的分类 1.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2.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3.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一)常见用法: 1.1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1.2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二)常见错误: 1.3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例如: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 1.4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例如: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1.5 含有疑问词,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是个陈述句,句末误用问号。例如: 我们要正确回答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欢乐根植在什么地方?(三)句号使用小提示: 1.6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和西文小圆 点儿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例如: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He loves sports. 1.7 科技文献有时涉及大量公式,为避免中文句号“。”同字母o及数字0相混,也可以采用西文句号“.”。例如:⑴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 ⑵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1.8 “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1.9 位置禁则:句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问号 问号的常见形式是“?” (一)常见用法: 2.1虽然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能用问号。例如: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 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a)你见过金丝猴吗? b)他叫什么名字? 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二)常见错误: 2.4非疑问句用了问号。例如: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用逗号,)

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十种情况

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十种情况 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错误)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正确) 例2: 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年),毕业后成功就业。(错误)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毕业后成功就业。(正确) 例4: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错误)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正确) 解析: 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 例5: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错误)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确) 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常见错误四: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 例6: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错误)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正确) 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常见错误五:阿拉伯数字表示次序时使用点号不当 例7: 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错误) 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正确)

常见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举例

常见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举例 (一)问号 1、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无疑而问,不用问号) 2、“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倒装问,问号放在句末) 3、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选择问,只在最后用问号,第一个问号改逗号) 4、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些问题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连续问,必须在每一问后加问号)(二)冒号 1、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冒号管不到句末,不能用冒号) 2、“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某某说”放句中,用逗号不用冒号) 3、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最后一个逗号应改为冒号,总结上文) (三)顿号、逗号 1、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表示概数、约数不能用顿号) 2、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大小并列并置,小并列用顿号,大并列用逗号) 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介宾短语中,介词领属的并列短语兼用顿号) 4、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并列的谓语,或并列的主谓结构间要用逗号) 5、肉店里有山鸡啊、鹧鸪啊、野兔啊······(词语后跟上语气词用逗号) 6、所以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顿号不能和“或”“和”等连词连用) (四)分号 1、每个人都有三种性格:他所显露出来的;他所具有未显露出来的;他认为自己该具有的。(句中未用过逗号的,不能直接用分号) 2、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了起来。(承接关系不能用分号) (五)书名号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否则不能用书名号) (六)省略号 他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叫人忍无可忍。(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 (七)括号 1、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句内括号必须紧跟注释的内容) 2、核聚变发电不仅能量密度极高,而且燃料氘可从海水中提取,(1升海水含有3毫克氘,一毫克氘的潜在能量相当于100升汽油。)无资源匮乏之虞。(这是句内括号,括号末的句号应去掉,将“提取”后的逗号移到括号后。) (八)引号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引文只是整个句子的一个组成部份,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2、“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直引,句号放在引号内) 3、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删去“光阴”后的句号) 4、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句号放在引号外或将“表示”后的逗号改引号) 1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

.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一、中文字符编号必须用中文标点“一、”如一、二、三等标题编号,“一”下只能用顿号,写作 “二、”,不能作“一.”“二.”,将中文与西文标点混用。二、西文字符编号必须用西文标点、,将中文标点与西文混用。1、,2.,不能作如1.,2 三、编号不能有两个标点如“(一)、”,“(二)、”等,括号已经是标点符号了,不 能再加顿号。四、章、节后不加标点,只须空一格如: 革命与改良(而不能“第一章、革命与改良”)第一章清末新政(而不能“第一节、清末新政”)第一节五、任何一级的标题文字最后一般不能加标点标题文字的中间可以加逗号、破折号等标点,但最后除括号、惊 如果标题文字是引用文字,冒号等标点符号。叹号外,不容许加句号、最常见的错误是加冒号。可以加引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

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育法》及相关要求。(错误) 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要求。(正确) “安全网”“护学岗”、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年)-2015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例(错误) (正。20152013—年)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解析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解析 标点符号是法律文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法律文书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笔者在文书审核过程中,经常碰到文笔流畅但标点符号屡犯错误的情况,归纳起来,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以下12个: 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要求。(错误) 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要求。(正确) 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制定并实施“十三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错误) 制定并实施“十三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正确) 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3-5年内建成。(错误)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3~5年内建成。(正确) 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 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错误) 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正确)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 高考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再次列入语文考试范围,使不少考生一时茫然,为减少大家备考的盲目性,笔者从命题设错的角度对“标点符号”考查的使用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相信能为同学们的备考填补一些漏洞。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97年)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 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96年)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复习(初中、九年级)

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复习(初中、九年级) 导读: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复习 一、问号 1.虽然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能用句号。 如: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问号,问号放在全句的末尾。 如:这是临阵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3.倒装句只问号应置于句末。 如: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小王。 二、顿号 1.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一概用顿号。 如: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2.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如:你大概有十五、六岁吧? 3.连词(如“或”“和”“与”等)前面不能用顿号。 如:他出了车祸。我们到他家里去,看望一下他、或给他送一点钱。 4.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

如:法律规定,中、小学必须在法定假日放假。(误用) 三、分号(十种分号误用情况分析) 1.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 如:当时,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空间和时间是无限可分的;二是空间和时间是由不可分的小段组成的。 2.句中已有句号不能再用分号,即“以大包小”。 如: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苯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3.分号不能用在普通单句中。 如:今年全公司要继续走“少投入,多产出;以适用技术服务于农”的路子。 四、冒号(冒号的五种用法) 1.提示性词语后面无需较大停顿,提引语后又有与之较紧密的宾语,这个提示性词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钱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路子。 2.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这个冒号去掉或改为逗号。 如:苏轼有两句说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蕴涵的哲理不言而喻。 3.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 如: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