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尿液检验》ppt课件

《尿液检验》ppt课件
临床意义
1、pH降低:见于酸中毒、发热、糖尿病等; 2、pH增高:见于碱中毒、尿路感染、菌尿等。 3、用药指标:酸/碱化尿液,利于某些药物排出。
甸嘴捅缩柜疏倘脏找许足鹃册蛆梁韵溪孰弧型遣扛此襄疤英诵文来韦擎曼《尿液检验》ppt课件《尿液检验》ppt课件
二、蛋白质 当尿蛋白>150mg/24h或>100mg/L时,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称为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炎症、免疫和代谢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通透性增加及静电屏障减弱,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
临床意义
1、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尿渗量或尿/血渗量比低说明浓缩功能不全。 2、鉴别肾性和肾前性少尿 肾小管坏死致少尿时,尿渗量降低;肾前性少尿时较高。
呼拘阮邵许亨疆量鳞绍勿坛软倘蜗结蹭木潘堵同焙齿鸥霓钻泞由钒与吹泳《尿液检验》ppt课件《尿液检验》ppt课件
五、尿气味 正常新鲜尿液为微弱芳香气味,久置后可出现氨臭味。 新鲜尿液出现氨味多为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 腐臭味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或晚期膀胱癌 苹果样气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有机磷中毒患者尿常带蒜臭味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开封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馁倒唁聚操毖莫海娟伪限卧鉴郁轰忌囤空插岂杂烛裹痉淬溜访鸟奄睁烟韭《尿液检验》ppt课件《尿液检验》ppt课件
尿液常规检验是当今医院日常检验工作的重点之一,其临床意义和重要性均已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先 进的检验仪器的引进和应用,使这一常规检验项目,无论在对无形成份的化学检验还是对有形成份例如白细胞、红细胞、管形、结晶、酵 母样菌的自动流式定量分析。不单大大简化分析过程,缩短检验时间, 提高检验项目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趟佃契冒育莆拓悉盆逼膨芦维犹笺叼下人笑唉钦藩阂粘永奖讼溜祝笆埃野《尿液检验》ppt课件《尿液检验》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病例 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病例  ppt课件

急性起 水肿 蛋白尿

学龄 期
11 岁男童,
诱因

• 水肿、肉眼血尿 1 周; 轻 非凹 • 发病前 2 周有感冒病史; • 血压 130/90 mm Hg ,非 可凹性; • 尿蛋白( +++ ),红细胞 30 ~ 40 个/HP ; • 肾功能 ALB 、CHO 正常;
血压升高 • ASO 升高,补体 C3 降低。
PPT课件 6
(一)微小病变型
(二)其他的 病理类型 :
PPT课件
7
四、鉴别诊断
(一)典型病例 1. 原发肾病综合征病例PNS ( 1 )病例特点: • 4 岁男童,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 5 天; • 血压 90/50 mm Hg ,全身可凹性水肿; • 尿蛋白( ++++ ),镜检( - );肾功能、ASO 、 补体 C3 正常,ALB 15 g/L ,CHO 9.5 mmol/L 。 ( 2 )临床诊断:原发肾病综合征(单纯型)。 图表现了该患儿的可凹性水肿。
PPT课件 8
图:可凹性水肿
PPT课件
9
图:可凹性水肿
PPT课件
10
2. 鉴别病例 1
( 1 )病例特点: • 11 岁男童,主要临床表现有水肿、肉眼血尿 1 周; • 发病前 2 周有感冒病史;既往是体健,家族史 ( - ); • 血压 130/90 mm Hg ,颜面、双下肢水肿,非可 凹性; • 尿蛋白( +++ ),红细胞 30 ~ 40 个/HP ;肾功 能 ALB 、CHO 正常;ASO 升高,补体 C3 降低。 临床诊断:?
PPT课件
15
鉴别病例 2
• ( 1 )病例特点: 5 岁女童,主要的临床表现包 括水肿 1 周、血压正常,全身存在可凹性水肿; 尿蛋白( ++++ );肾功能正常,ALB 下降, CHO 升高;ASO 、C3 正常。 • 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既往体健,详细询问家族史 是阴性;而经过详细追问既往史,病例 2 , 3 个 月前有明确的皮疹史,且血小板正常,外院诊断 疑似过敏性紫癜,家族史阴性。 • 临床诊断:?

尿常规ppt课件

尿常规ppt课件

泌尿系统感染
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到白细 胞和细菌数量增多,有助 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
肾炎
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到尿蛋 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指 标异常,有助于肾炎的诊 断。
泌尿系结石
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到尿液 中钙、磷等矿物质含量异 常,有助于泌尿系结石的 诊断。
内分泌疾病的辅助诊断
糖尿病
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到尿糖、酮体 等指标异常,有助于糖尿病的诊 断和监控。
尿常规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尿常规简介 • 尿常规指标解读 • 尿常规异常解读 • 尿常规临床意义 • 尿常规注意事项
01
尿常规简介
尿常规的定义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检测 项目,通过对尿液的理化指标和有形 成分的检测,可以了解泌尿系统的功 能状态和疾病情况。
尿常规检测通常包括尿液的外观、比 重、酸碱度、蛋白质、糖、酮体、红 细胞、白细胞等指标的测定。
显微镜检查
将尿液离心后取沉淀物,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晶 、寄生虫等有形成分,以 确定尿液中的异常成分。
自动化分析仪
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 尿液进行多项指标的自动 化检测,具有快速、准确 、简便等优点。
02
尿常规指标解读
尿液颜色
01
02
03
04
正常尿液颜色:淡黄色
异常尿液颜色:红色、酱油色 、浑浊等
VS
详细描述
正常尿液中仅含有少量蛋白质,当尿液中 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标志之一,常 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病等疾病。长期蛋白尿可能导致肾功能损 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尿液糖分异常解读
总结词
尿液中糖分含量增多或减少,可能提示糖尿 病或低血糖等疾病。

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患者,如遇下列情况,宜行肾活检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 ①血尿(畸形红细胞尿或红细胞管型尿);②既往有肾脏病史;③有尿检异常但无视网 膜病变。 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可以引起蛋白尿,但尿蛋白量比 较少,很少出现肾病综合征样的大量蛋白尿,早期以肾小管功能损害、夜尿增多为主 ,眼底改变主要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肾淀粉样变性: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即使肾功能不全肾脏也不一定缩小,常规试纸法 检测尿白蛋白较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多,眼底检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部分病 人有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感染的全身表现。 肥胖相关性肾病:主要表现为肥胖、代谢综合征、轻微蛋白尿、肾小球肥大、局灶节 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如果同时合并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有时很难鉴别。但是,肥胖 相关性肾病的蛋白尿在减肥后可以减轻或消失,不合并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 经病变,没有糖尿病肾病的渗出性病变和结节病理改变。明确的糖尿病的罹病时间短 ,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及肾盂肾炎。慢性或 严重的尿路感染可有蛋白尿,但常伴有白细胞尿、红细胞尿以及不同程度的尿频、尿 急、尿痛、排尿不适等尿路刺激症状,清洁中段尿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正确使用抗 生素有效,感染控制后尿检异常消失或明显减轻。
肾小球蛋白尿
• 肾小球滤过膜损伤
• 尿蛋白以白蛋白等中、 高分子蛋白为主 • 尿蛋白定量>2g/24hr
• 常见于各种原发性或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可分为选择性蛋白尿 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肾小管蛋白尿
• 肾小管对正常滤过蛋白的回吸收障碍
• 常因肾小管受损所致

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少,使蛋白从尿中排出减少,此时出现肾小球功能明显减 退。
.

.
①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坏转、治疗后病情无好转 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规则治疗8周无效 ③无症状性血尿,或持续性蛋白尿:诊断不清
.
肾活检指征:
• 继发性或遗传性肾脏病:临床无法确诊时,指导治疗或判 断预后。
• 急性肾功能衰竭:确定病因 • 移植肾: • ①肾功能明显减退原因不清时; • ②严重排异反应决定是否切除移植肾; • ③怀疑原有肾脏病在移植肾中复发。
白蛋白为主
各种肾小管间质疾病 大多在1g/24h左右
β2-微球蛋白,溶 菌酶等
多发性骨髓瘤、重链 病及轻链病

泌尿道炎症及间质性 肾炎

血红蛋白、肌红蛋 白,单克隆免疫球 蛋白轻链
TH蛋白,IgA球蛋 白,碱性磷酸酶
.
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
肾炎综合征 肾衰竭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无症状性尿异常
分类
急性 急进性 慢性 急性 急进性 原发性 继发性
定位及定量
尿蛋白电泳 大致推断尿蛋白的来源(肾小球/肾小管);
了解肾功能受损情况;
低分子量蛋白尿 中、高分子量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分泌性蛋白尿 小球及小管均有损害
.
病理诊断-肾穿刺活检
• 明确诊断 • 指导治疗 • 评估预后
.
肾活检指征:原发性肾脏疾病
.
首次尿液检查蛋白阳性该如何做?
复查1~2次
阴性
阳性
24小时尿蛋 白定量
假性蛋白尿 混入血液,脓液,月经, 精液,前列腺液等; 尿液放置时间长; 淋巴尿; 药物影响。
小于150mg 假阳性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临床症状。
发病机制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的发病机制涉及赖氨酸尿蛋白转运体的功能障碍。正常情况下, 赖氨酸尿蛋白转运体负责将赖氨酸尿蛋白从血液中转运至细胞内。基因突变导致转运体
功能受损,使得赖氨酸尿蛋白在血液中积累,进而引发细胞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是一种罕 见疾病,具体发病率因地区和种 族差异而异。总体而言,该疾病 的发病率较低。
逐步引入新食物
在调整饮食时,应逐步引入新食物,并观察患者反应,以避免过敏 或不耐受情况。
保持营养均衡
在限制某些食物的同时,应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 物质等。
处理方法指导
营养支持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通过 口服或静脉营养支持来补充所
需营养物质。
抗感染治疗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 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进行抗 感染治疗。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类型,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可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疾病在症状严重程度、发病 年龄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目前尚无统一的分型标准,但常见的分型方法包括根据基因突变类型、临床表现严 重程度等进行分类。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临床表现
01
患者通常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状,如恶心
增加蛋白质来源多样性
通过摄入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确保患 者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减少特定蛋 白质引起的不耐受症状。
药物治疗方法
抗过敏药物
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等,以缓解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 红肿等。
抗炎药物
针对炎症反应,使用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以减轻炎症症 状。
免疫抑制剂
在严重情况下,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以抑制免疫 系统过度反应。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ppt课件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思路ppt课件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检测血液中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评估肾脏 功能。
肾功能检查
检测24小时内尿液中蛋白质的总量,有助于 判断蛋白尿的程度。
其他相关检查
如免疫学检查、血液生化等,有助于鉴别蛋 白尿的原因。
蛋白尿的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观察肾脏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有助于发 现肾脏器质性病变。
CT和MRI检查
06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01
02
03
04
患者年龄:中年男性
症状表现:蛋白尿、血尿、水 肿、高血压
诊断依据:肾活检病理诊断
治疗建议: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治疗,控制血压和蛋白尿
病例二:糖尿病肾病
患者年龄:老年男性
诊断依据:长期糖尿病病史,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检 查
症状表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02
蛋白尿的病理生理机制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
总结词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是导致蛋白尿的主要原因之一。
详细描述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肾小球滤过膜和电荷屏障组成,当其受到损伤时,蛋白质会通 过滤过膜进入尿液,导致蛋白尿的出现。常见的损伤原因包括炎症、免疫反应、 缺血等。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总结词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也会导致蛋白 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
病程较长,起病缓慢,症状隐匿,病 情轻重不一,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 、水肿、高血压等,肾功能逐渐恶化 。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紫癜性肾炎
有过敏史或过敏原接触史,全身 多处出现皮疹、关节痛、消化道 症状等,可伴有血尿、蛋白尿等 症状。
狼疮性肾炎
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可表现 为全身多系统受累,如关节痛、 蝶形红斑、发热等,肾脏受累时 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血尿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血尿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太和县中医院余冠华一、血尿分类及诊断程序血尿分类:1.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引起的血尿(1)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遗传性肾炎等;(2)感染及炎症:如泌尿系感染、结核、丝虫性乳糜尿等,其中以膀胱炎更为常见;(3)结石及高尿钙症;(4)肿瘤;(5)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症或增生;(6)先天畸形:多囊肾,海绵肾,肾下垂,肾血管异常,如肾动静脉瘘、动脉瘤、血管畸形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肾静脉郁滞等;(7)外伤;(8)腰痛-血尿综合征。

2.全身疾病引起的血尿(1) 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2)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3)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等;(4)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等;(5)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痛风、糖尿病、淀粉样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6)某些药物:磺胺类、抗凝剂、消炎痛、环磷酰胺、卡那霉素等。

3.泌尿系统邻近组织疾患引起的血尿:如急性阑尾炎、输卵管炎、结肠癌、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等;4.其它:胡桃夹现象,运动性血尿等。

血尿的诊断思维步骤:1 . 首先必须断定是否真性血尿:(1)排除产生假阳性血尿:如月经、子宫、阴道、直肠或内痔出血以及人为因素的污染;(2)排除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某些药物(如大黄、酚红、山道年、安替比林、利福平等)、苯胺染料、食物(如甜菜、蚕豆等)所造成的红色尿;(3) 排除假阴性血尿:红细胞在酸性和低渗的环境中极易溶解破损。

尿pH值过高、过低、尿比重过低均可使尿中红细胞遭到破坏。

以致虽有血尿、尿沉渣镜检时却见不到红细胞。

如果作尿隐血试验,可获阳性结果.2 . 除外非泌尿系统疾患引起的血尿:有无其他部位出血?有无邻近器官病变累及泌尿系统?判断血尿的来源: 尿三杯试验3 . 全程血尿进一步鉴别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1)伴有红细胞管型者为肾小球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生理性蛋白尿
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 一过性的蛋白尿 常见原因: 发热、寒冷、高温、剧烈运
动、紧张等应激状态 常为轻度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一般<0.5g/24 hr,很少超过
1g/24hr 原因去除后尿蛋白能迅速消失
8
体位性蛋白尿
出现于直立尤其脊柱前突体位,卧位消失 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少年 直立时肾移位及脊柱前突压迫肾静脉致肾
蛋白增加 11
病理性蛋白尿的分类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组织性蛋白尿
淋巴性蛋白尿:肾盂和输尿管部位的淋巴 管破裂
假性蛋白尿:由于尿液中混有大量血、脓、
粘液等成分
12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损伤 尿蛋白以白蛋白等中、高分子蛋白为主 尿蛋白定量>2g/24hr 常见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可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13
肾小管性蛋白尿
近端肾小管病变,尿蛋白重吸收功能受 损
尿蛋白以小分子蛋白为主 尿蛋白定量<1g/24hr 常见于各种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
、重金属中毒、药物及肾移植术后
14
混合性蛋白尿
肾小球和肾小管均发生病变 各种分子量的尿蛋白均可出现,以中小
分子量尿蛋白为主
15
溢出性蛋白尿
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正常 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质(血红蛋白、肌
红蛋白、轻链)异常增多 多为小分子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一般不多
16
组பைடு நூலகம்性蛋白尿
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的蛋白所致 多为轻度蛋白尿 较少见
17
蛋白尿的特殊检测
尿圆盘电泳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18
尿圆盘电泳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在一定的PH溶液中,蛋白质成为带电荷的质点,在
电场中受自身电荷大小、质量、溶液的离子强度和粘 度、支持物的理化性质等影响,具有不同的迁移率, 从而达到不同组分蛋白的分离。 蛋白与SDS结合,形成均带负电荷的复合物,加之聚 丙烯酰胺交联网的分子筛效应,使蛋白尿在电场中达 到按分子大小分离。
19
结果判断
小分子量蛋白尿:Mr 10000~70000 中分子量蛋白尿:Mr 50000~70000 大分子量蛋白尿:Mr 50000~100000 混合性蛋白尿:Mr 10000~100000
刺活检对病理性蛋白尿进行病因确定
22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4
蛋白尿的检测方法
定性检测:磺基水杨酸法、加热醋酸法、 试纸条法。
定量检测: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
5
蛋白尿的定义
定性标准: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 定量标准:尿蛋白定量试验超过
150mg/24 hr
6
蛋白尿的分类
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
20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总量 UAER<30mg/24 hr(20ug/min) 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21
蛋白尿的临床诊断程序
鉴别是真性蛋白尿还是假性蛋白尿 区分是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病理
性蛋白尿 对病理性蛋白尿进行定位分析,是肾小球性
蛋白尿还是肾小管性蛋白尿 通过蛋白尿分子量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及肾穿
2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4
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1
尿液的形成
尿液是血液经过 肾小球滤过、肾 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和排泌所产 生的终末代谢产 物。
2
肾小球滤过屏障
3
正常尿液中的蛋白成分
分子量低于70000,主要为带正电荷的蛋 白可能滤入原尿中。
近端肾小管可重吸收原尿中95%以上的 蛋白。
每日终尿中仅30~150mg的微量蛋白,并 主要为白蛋白排出。
静脉循环障碍和淋巴回流受阻有关 尿蛋白定量<1g/24hr,卧床后蛋白尿消失
9
病理性蛋白尿
10
病理性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肾小球电荷屏障和/或机械屏障受到破坏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近端肾小管蛋
白质重吸收障碍 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质(血红蛋白、肌
红蛋白、轻链)异常增多 肾组织破坏 髓袢升支及远曲小管起始部分泌的T-H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