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非常不错课件

2016年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非常不错课件
2016年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非常不错课件

、测某1kg 的标准硅码的实际质量值为1. 0003kg ,使用该硅码进行测量时,其示值修正值及其偏差分别是()

A:-0.3mg 和-0.3mg

B:-0.3mg 和+0.3mg

C:+0.3mg 和-0.3mg

D:+0.3mg 和+0.3mg

2、对被测量进行了5 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以下测量值:0.31 , 0 . 32 , 0.30 , 0.35 ,

0.32 。计算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即得到的测量结果为(B)。

A: 0.31

B:0.32

C:0.33

D:0.34

3、在对异常值剔除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n>50 的情况下,格拉布斯准则效果较好

B:3

C:对多于一个异常值时,采用格拉布斯准则较好

D:格拉布斯准则只是作为异常值剔除的粗估,不能用于发现异常值

4、下列对重复性描述正确的是()。

A: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考核计量标准随时间漂移的能力

B: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就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C:测量结果的分散性通常比计量标准本身所引入的分散性稍小

D: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包括所用计量标准等因素以及实际被测量的随机变化

5、为了使所有给出的测量结果之间能够方便地相互比较,在确定扩展不确定度时,大多数

情况下取包含因子为()。

A:k= 3

B:k =2.58

C:k=1.73

D:k =2

6、

下列说法中能正确描述测量仪器的分辨力的是()。

A:数字电压表最低位数字显示变化一个字的示值差为1μV ,则分辨力为0.5μV

B:线纹尺的最小分度为1mm ,则分辨力为0.1mm

C:衰减常数为0.1dB/cm 的截止式衰减器,其刻度的最小分度为10mm ,则该衰减器的分辨力为0.01dB D:用标尺读数装置的测量仪器的分辨力为:标尺上任意两个相邻标记之间最小分度值的一半

7、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计算时应考虑各输入量之间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对于非线性数学模型,则应该考虑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高阶项。

A:相关性

B:高阶项

C:线性

D:重复

8、测量某一量值,其结果为: 10. 5 , 10. 7 , 10. 3 ,求其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其

中n =2时,极差系数C= 1.13;n=3 时,极差系数C= 1.69;n =4 时,极差系数C =2.060) A: 0.35

B:0.12

C:0.19

D:0.24

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开展校准时必需具备()

A: 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给予校准的计量器具

B: 按规定经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的计量标准器

C:准确度高于被校准测量仪器的计量器具

D: 经检定合格的计量标准器

10、在检定、校准或检测的原始记录上应由实验操作和核验的人员分别(),以示对实验负

责。

A:盖上个人姓名章

B:签署代表某人的编号

C:使用墨水笔签署自己的姓名

D:用计算机打印各自姓名

11、测量仪器由于误操作或过载,所给出的结果可疑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A:停用

B:修理

C:修理后继续实验

D:停用,并追查所有可能受其影响的测量结果,给予纠正

12、对检定、校准、检测工作中执行的技术文件为了()必须进行受控管理。

A:保密

B:使用方便

C:保证是现行有效版本

D:满足考核要求

13、检定、校准人员打印的检定、校准证书,经核验人员核验并签名后,必须由()进行

最后审核批准,签字发出。

A:技术负责人

B: 质量负责人

C:本专业证书批准人

D:非本专业证书批准人

14、证书、报告的副本()。

A:应按规定的保存期保存

B:根据需要可以保存也可以不保存

C:只能是原件的复印件才能保证与原件完全一致

D: 应永久保存

15、对检定、校准、检测结果要实施监控。监控必须()。

A: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B: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

C:结合所进行的工作类型和工作量采取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方法

D:由上级主管部门实施

16、在校准证中对测量结果在一个量程范围内的,其结果的不确定度在整个量程中差异较大,

此时应()。

A:以量程中点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代表该量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B:以函数形式或每个检定、校准点均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C:只给出量程上限点和下限点结果的不确定度

D:以量程内各测量点巾不确定度最大值作为该量程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7、开展计量检定的技术依据是()

A: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B: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C: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D:国家测试标准

18、国家计量院参加国际计量局和亚太区域计量组织组织实施的比对且测量结果在等效线以

内,比对结果可以作为各国计量院互相承认校准及测量能力的技术基础,测量能力得到国际计量局认可,其校准和测试证书在( )得到承认。

A:国际计量局

B:米制公约成员国

C:各国政府

D:各国计量院

19、测量审核是指由实验室对被测物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进行比较的情况。

A:标称值

B:参考值

C:真值

D:主导实验室测量值

20、比对方法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首选国际建议、国际标准推荐的并已经过适当途径所

确认的方法和程序,也可以采用()规定的方法和程序。

A:比对方案

B: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C: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D: 比对作业指导书

21、比对报告内容应明确参比实验室提交证书、报告的时间、内容和要求。可以要求提交实

验原始记录的复印件及电子版,但实验结果应以()为准。

A:校准证书

B: 原始记录

C:比对结果

D:检定证书

22、JJF 1069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规定"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计量基(标)

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的可信度。"

A:检定或校准状态

B:测量标准

C:测量结果

D:质量监控

23、期间核查实质上是核查()对测量仪器示值的影响是否有大的变化。

A: 系统效应

B:随机效应

C:示值误差

D:测量不确定度

24、期间核查是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在实际工作的环境条件下,对预先选定的()进

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测量,考察测量数据的变化情况,以确认其校准状态是否继续可信。

A:测量标准

B:被校准对象

C:同一核查标准

D:计量标准

25、期间核查是由本实验室人员使用自己选定的核查标准按照()进行。

A:计量检定规程

B:自己制定的核查方案

C:计量校准规范

D:核查标准说明书

26、计量器具的型式指某一计量器具、它的样机以及它的技术文件()等。

A:图纸和设计资料

B:实验大纲

C:生产标准

D:实验数据

27、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对象是()。

A: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B:凡申请制造的计量器具新产品

C: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的计量器具

D: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的计量器具

28、申请国内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单位向()递交型式批准申请书。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当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技术机构

29、申请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外商或其代理人向( )递交申请书。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C:当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技术机构

30、型式评价的试验项目可划分为主要单项和非主要单项。非主要单项一般是指()的

其他项目。

A:检定规程中列出B

B:校准规范中列出

C:影响法制管理要求

D:不影响法制管理要求

31、首次试验不合格的,由技术机构通知申请单位,可在()内对样机和技术资料进行一

次改进。改进后,送原技术机构重新进行型式评价。此时也应向委托型式评价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说明,并提交后续工作的时间计划。

A:6 个月

B:1 个月

C:3 个月

D:2 周

32、型式评价综合判定要依据单项判定的结论做出:凡有一项以上(含一项)主要单项不合格

的,综合判定为()。

A: 不合格

B:该规格不合格

C:除去不合格的规格外,系列中其他产品合格

D:重新试验后再作评价

33、型式评价综合判定要依据单项判定的结论做出:凡有两项以上( 含两项)非主要单项不合

格的,综合判定为()。

A:不合格

B:该规格不合格

C:除去不合格的规格外,系列中其他产品合格

D:重新试验后再作评价

34、科技成果组织鉴定单位应当在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内,明确是否受理鉴定申请,

并做出答复。

A:30天

B:7 天

C:1 年内

D:3 个月

35、在科技成果鉴定中,()的作用是一般科技情报人员无法替代的,但具有一定程度的个

人因素。

A: 文献检索

B:评审专家

C:科技查新

D:试验验证

36、在科技成果鉴定中,(A)针对具体项目的需要,仅提供文献线索和原文,对项目不进

行分析和评价。

A:文献检索

B:评审专家

C:科技查新

D:试验验证

37、在科技成果鉴定中,()有较严格的时限、范围和程序规定,有查全、查准的严格要

求,要求给出明确的结论,查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鉴证性,但不是全面的成果评审结论。

A:文献检索

B:评审专家

C:科技查新

D: 试验验证

38、不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和答辩即可做出评价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形式。

A:检测鉴定

B:会议鉴定

C:函审鉴定

D:主持鉴定

39、在研究对象内部要素和结构未知的情况下,常采用"()"的测试分析方法,以对系统

施加外部作用(即输入) ,并观察和记录其输出。

A:文献查询法

B:黑箱分析法

C:科学实验法

D:数学模型分析法

40、对数字多用表的直流电压在20V量程时,其分辨率为100uA,则由分辨率引起的标准不确

定度分量为()。

A:12.5 uA

B:25 uA

C:28.9 uA

D:57.7uA

41、某一精密压力表的检定证书上给出其准确度等级为0.4级,则该精密压力表示值误差的

标准不确定度为()

A:0.28%

B: 0.13 %

C: 0.20%

D: 0.23%

42、()不是与计量标准的环境条件相关。

A:温度

B:湿度

C:漂移

D:辐射

43、

当比对传递标准器稳定性容易受环境、运输等影响时,为了比对结果的有效性,应选择()。

A: 圆环式

B:星形式

C:组合式

D:花瓣式

44、

A:

B:

C:

D:

45、关于实验标准差计算公式,下列表示正确的有()。

A:

B:

C:

D:

46、一台数字电压表的技术指标描述规范的是()。

A:

B:

C:

D:

47、有限次测量时,其实验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A:

B:

C:

D:

48、

A:1. 65

B:1. 71

C:1

D:

49、

A:

B:

C:

D:

50、

A:相关性

B:高阶项

C:线性

D:重复

多项选择

51、下列对重复性描述正确的是()。

A: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计量标准的能力

B: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一个分量

C:测量结果的分散性通常比计量标准本身所引人的分散性稍大

D: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包括所用的计量标准等因素以及实际被测量的随机变化

E:

52、表征概率分布的特征参数是()。

A:期望

B:方差

C:算术平均值

D:实验标准差

E:

53、在评定B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时,一般可利用的信息包含()。

A:生产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制造厂的技术说明书)

B: 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测试报告或其他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等级等

C: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D: 规定测量方法的校准规范、检定规程或测试标准中给出的数据

E:

54、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其参

数可用(ABCD)表示。

A:实验标准差

B:实验标准差的倍数

C:算术平均值实验标准差

D: 说明了包含概率的区间的半宽度

E:

55、以下表述中,不规范表述的有( )。

A:220V±10%

B:50±0.5Hz

C:1-l0A

D:1-5%

56、下列对不确定度描述正确的有()。

A: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 类评定

B: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 类评定

C: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 类评定

D: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 类评定

E:

57、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是保证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资源,为此应做

到()。

A:用于检定、校准和检测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符合所开展项目的技术规范或规则所规定的要求B:在机构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定、校准和检测时,可适当降低环境条件的要求

C:机构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D:对影响检定、校准和检测质量的区域的进入和使用加以控制

58、建立计量标准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C:《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D: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E:

59、计量标准的使用条件是()。

A: 经计量检定合格

B:《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C: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

D: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

60、计量标准考核的原则有()。

A:执行考核规范的原则

B:逐项考评的原则

C:考评员考评的原则

D:现场考核的原则

61、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诠备的考核要求有()。

A:科学合理,完整齐全,并能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

B:计量特性必须符合相应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规定

C:量值应当定期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D:应有连续、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

62、计量标准负责人应当对计量标准的()等负责。

A:使用

B:维护

C:溯源

D:文件集的维护

63、每项计量标准应当建立一个文件集。申请考核单位应当保证文件的()。

A:完整性

B:保密性

C:真实性

D:正确性

64、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包括()。

A: 上一级计量器具

B:本级计量器具

C:下一级计量器具

D: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65、

建立计量标准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讲求效益。应当考虑的要素有()。

A: 进行需求分析

B:建立计量标准应当购置的标准器、配套设备及其技术指标

C:建立计量标准的物质、经济、法律保障等基础条件

D:是否具有或需要培养使用、维护及操作计量标准的技术人员

66、()是《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内容。

A: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B: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C:计显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D:检定或校准人员

67、()是《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栏目o

A:计盐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B: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C: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D: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68、计量标准的技术监督方式之一是采用技术手段进行监督。技术手段包括( )。

A:稳定性考核

B:量值比对

C:盲样试验

D: 测量过程控制

69、计量标准的保存和维护工作包括()。

A:应当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

B: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考核

C:保证计量标准溯源的有效性、连续性

D: 计量标准的文件集应当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70、编写检定规程有()基本要求。

A:满足法制管理要求

B:优先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

C: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D:技术细节完备

71、制定、修订计量检定规程,起草单位提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征求意见稿,以及编写说

明等有关附件。其附件应包括()。

A: 编写说明

B:试验报告

C:误差分析

D:采用国际建议、国际文件或国际标准的原文及中文译本

72、主导实验室确定传递标准的运输方式,并保证传递标准在运输交接过程中的安全。各参

比实验室在接到传递标准后应立即()。

A:核查传递标准是否有损坏

B: 核对货物清单

C:填好交接单

D: 通知主导实验室

73、根据比对所选择的传递标准的特性确定比对路线,可以选择()三种典型的路线形

式中的二种。

A: 圆环式

B:星形式

C:组合式

D:花瓣式

74、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规定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

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校准状态"是指()校准结果的状态。

A:示值误差

B:修正因子

C:修正值

D: 校准结果

75、实验室应该编制有关期间核查的程序文件,期间核查的程序文件应规定()。

A: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计量标准或测量仪器

B:核查方法和评审程序

C:期间核查的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

D:出现测量过程失控或发现有失控趋势时的处理程序

E:

本题分数(2)

A B C D E

您选择的答案为:空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本题解析:

本题得分:0

76、选择核查标准的一般原则为()。

A:核查标准应具有需核查的参数和量值,能由被核查仪器、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测量

B:核查标准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某些仪器的核查还要求核查标准具有足够的分辨力和良好的重复性,以便核查时能观察到被核查仪器及计量标准的变化

C:必要时,核查标准应可以提供指示,以便再次使用时可以重复前次核查实验时的条件

D: 由于期间核查是本实验室自己进行的工作,不必送往其他实验室。因此核查标准可以不考虑便携和搬运问题

77、型式评价时,申请单位提交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

A:样机照片,使用说明书

B:产品标准(含检验方法

C:总装图、电路国和主要零部件图

D:制造单位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

78、技术机构收到完整的技术资料和样机后,开始型式评价工作,包括( )

A:审查技术文件、资料

B:制定型式评价大纲

C:试验,出具型式评价报告等技术文件井上报

D: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

79、申请计量研究课题鉴定前应做的准备包括()。

A:取得必要的技术检测试验证明

B:进行成果查新

C:撰写研究工作报告

D:取得用户试用证明

80、鉴定科技成果一般组织鉴定可由()负责。

A:鉴定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B:授权省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C:委托有关单位

D: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

81、专家评审:主要是依据专家本人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所

了解的专业信息,对被评对象的( )等做出评价。

A:创造性

B:先进性

C:新颖性

D:实用性

E:

82、计量科学研究报告的撰写中对"问题和讨论"一般包括()。

A:由于客观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

B:已进行研究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而未取得结果的问题

C:与本项目有关但未列入本项目研究重点的问题

D:值得与同行商榷的有关问题

83、计量科学研究的前期调研应注意:()。

A:准确拟定调研问题,合理选择调研方式

B:充分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科学分析调研信息,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

C:分析拟发展课题的创造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D:借鉴现有成果和技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

84、按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关于期间核查的规定要求,下列各项中需要期间核查的对象

(ACD)。

A:计量基准

B:工作计量器具

C:工作标准

D:本单位最高计量标准

E:

85、型式评价结束后,技术机构向申请单位交付()。

A:所有实验用的样机

B: 图纸和需要保密的其他技术资料

C:型式评价报告

D:型式评价大纲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bP8145810235 2016年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免费下载

(备注:输入验证码后点击普通用户,免费下载)

流程如下所示:

更多全部免费下载(均带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ile/1445151562016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ile/1445144152014年一级注册计量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ile/1445149702015年一级注册计量师模拟试题和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CBp1445152702016年计量检定员试题综合版及答案(题型不对但题出的不错,很大的参考价值)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5Dd1445151292012年福建省计量知识竞赛试题2及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U6L1342878652012年山东省计量知识竞赛试题2(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Qux1451128612016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考试《计量专业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非常不错)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fnJ145236395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全套)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l81145257179一级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2套题,带答案,吉林省计量院)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tN41453399012016年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计量法律法规》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RR0145441187通用计量术语和测量不确定度知识竞赛试题答疑(当注册计量师练习题做)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s/E6o145481444一级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ile/144515078江苏省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培训四套题及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ile/1445151262012年福建省计量知识竞赛试题1及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8510381995.html,/file/144515225注册计量师视频教材

2016年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3资料

1、 用标准电阻箱检定一台电阻测量仪,被检测量仪的最大允许误差(相对误差)为±0.1%.标准电阻箱评定电阻测量仪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10-4(包含因子k为2),当标准电阻箱分别置0.1Ω,1Ω,10Ω,100Ω,1000Ω.1MΩ时。被检表的示值分别为0.1015Ω,0.9987Ω,10.005Ω,100.08Ω,999.5Ω,1.0016MΩ。检定员判断该测量仪检定结论为( )。 A:不合格 B:合格 C:不能下不合格结论 D:不能下合格结论 2、在检定水银温度计时,温度标准装置的恒温槽示值为100℃, 将被检温度计插入恒温槽后被检温度计的指示值为99℃,则被检温度计的示值误差为( )。 A: +1℃ 1% 1℃ 2% 3、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称为( )。 A:测量设备 B:测量仪器

C:测量基准 D:测量标准 4、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称为( )。 A:分辨力 B:灵敏度 C:稳定性 D:漂移 5、 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X进行有限次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是( )。 A:被测量的期望值 B: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 C:被测量的真值 D:被测量的近似值 6、借助于一切可利用的有关信息进行科学判断,得到估计的标 准偏差为( )标准不确定度。 类 类 C:合成 D:扩展 7、

( )是对测量所包括的硬件和软件的统称。 A:测量设备 B:测量仪器 C:测量基准 D:测量标准 8、为了达到测量的预定要求,测量仪器必须具有符合( )的计量 学特性。 A:特定要求 B:国际标准 C:规范要求 D:国家标准 9、 关于测量仪器控制的运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包括型式批准、检定、检验,三项内容缺一不可 B:型式批准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作出的承认测量仪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 C:其目的是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法规中规定的要求 D: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10、

计量经济学课件word版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了解计量经济学发展简史;掌握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掌握计量经济研究的运用步骤;了解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 第一节计量经济学的涵义和发展 一、定义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实际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二、研究内容 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三、研究方法 建立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 四、学科基础 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 五、计量经济学发展简史(略) 第二节计量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 一.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 经济理论与数理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计量经济学利用各种具体数量关系以统计方式描述经济规律,可以验证和充实经济理论。 二. 二.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 经济统计学是对经济统计资料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并列表图示,以描述整个观察期间的发展模式,或推测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统计资料仅仅是计量经济研究的“素材”。 计量经济学要以经济统计学提供的经济统计指标及数据研究经济现象的定量关系。所以,计量经济研究也是对统计资料一种深层次“挖掘”和“开发利用”。 三. 三.计量经济学与数学 由于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随机关系,所以需要引入数理统计方法以及集合与矩阵等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计量经济方法,成为计量经济研究

的建模工具。数理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数学理论基础。

第三节计量经济研究的步骤 一.模型设定 模型设定一般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总体设计的目标是能正确反映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个体设计的目标是能正确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㈠研究经济理论 根据一定经济理论揭示影响研究对象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和作用大小。对同一经济问题,所依据的经济理论不同,所分析的影响因素和构造的计量模型就可能不同。 ㈡确定变量 选择变量必须正确把握所研究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内容。 确定纳入模型中的变量的性质,即哪个是被解释变量,哪个或哪些是解释变量。 一般将将影响研究对象最主要的、定量的、经常发生作用的、有统计数据支持的因素纳入模型之中。 慎重使用虚拟变量。 ㈢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 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经济行为理论,利用数理经济学推导出的模型形式;一是根据实际统计资料绘制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相关图。 ㈣设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符号和大小的理论期望值。 二、模型估计 ㈠样本数据 样本数据类型:时间序列数据,应用此类数据建模时要注意数据的口径和易使模型产生序列相关;截面数据,此类数据易使模型产生异方差性;虚变量数据;平行数据(混合数据)。 选择样本数据的出发点:模型的研究目的;模型的应用期限。 样本数据的质量: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 ㈡模型识别 仅对联立经济计量模型而言,判断能否方程组估计出模型参数。 ㈢估计方法选择 根据模型特点和估计方法的应用条件进行选择。 ㈣软件使用

计量操作与数据处理方式

、计量操作及数据处理 (一)计量操作前准备工作 1. 计量操作前,应对所用计量器具认真检查,计量器具要核准检定证书器号,确认完好无误后方可使用; 2. 受检容器上,测量油高或测量空距用的计量口或其它口都应有适当的参照标记,并指明在检尺期间量油尺应保持的位置,参照标记应选择在尺铊不受任何阻碍就能接触到检尺板或容器底板的位置处;当容器设有多个计量口时,每个计量口都应有一个编号或清晰的标记,在计算容器容积表的计量口测量油高或测量空距;容器的计量口必须直接通到容器内液体中,常压容器如果使用计量管,必须有改善测量准确度的槽孔; 3. 所有计量器具符合以下要求: 1 )量油尺应符合GB l3236 —91 《石油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的要求; 2 )检水尺应符合GB/T 13894 —92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的要求; 3 )温度计应符合GB/T 8927 —88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的要求; 4 )密度计应符合SH/T 0316 —1998 《石油密度计技术条件》的要求; 5 )丁字尺(ZYC—800 )专用汽车罐车空距尺,刻度全长800mm ,最小分度值 1mm ,采用铜棒或透明管吸入式两种类型; 4. 示油膏要求在15?20 C的120#溶剂汽油中,变色时间不超过10s,停留 10s与停留20s的示值变化不超过0.5mm ;示水膏浸入15?20 °C水中变化时间不超过

5s,停留5s与停留20s的示值变化不超过0.5mm,停留20s无脱落现象; 5. 计量前稳油时间 1 )当浮顶油罐浮顶有移动时,应等到罐内油品和浮顶稳定下来之后,再进行测量; 2 )浮顶在未起浮状态和没有完全起浮或是低于漂浮的正常液面时,不应进行测量; 3 )当容器内油品输转之后,在液面波动停止之前或油品表面有泡沫时,必须等到液面平稳或泡沫消失后方可测量; 4 )液面稳定时间,通常轻质油不少于15min ;重质油不少于30min ; 5)只有在进油终止,液面已趋向稳定或泡沫消失时量油,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向容器内进油结束后,油面趋向稳定或泡沫大体消失的时间为:立式油罐:轻质油不少于30min ;重质油不少于3h ; 罐车、卧式油罐、油轮(油驳):轻质油不少于15min ;重质油不少于30min 。 (二)测量顺序与测量部位 1. 油品的测量顺序应从保持油和水面平稳,缩短计量时间考虑确定。轻质油品:测量油水总高、水高、油温、采样测密度;重质油品:测量水高、油水总高、油温、采样测密度; 2. 测量部位 1 )立式油罐、卧式油罐、油轮(油驳)在计量口下尺槽或标记线处; 2)铁路罐车在人孔盖绞链的对面处,若此部位因罐内结构有妨碍时,则在人孔的中心处作为检尺位置; 3 )汽车罐车在帽口加封处或固定的检尺标记处。 (三)实际油高的测量

计量操作及数据处理方式

一、计量操作及数据处理 (一)计量操作前预备工作 1.计量操作前,应对所用计量器具认真检查,计量器具要核准检定证书器号,确认完好无误后方可使用; 2.受检容器上,测量油高或测量空距用的计量口或其它口都应有适当的参照标记,并指明在检尺期间量油尺应保持的位置,参照标记应选择在尺铊不受任何阻碍就能接触到检尺板或容器底板的位置处;当容器设有多个计量口时,每个计量口都应有一个编号或清晰的标记,在计算容器容积表的计量口测量油高或测量空距;容器的计量口必须直接通到容器内液体中,常压容器假如使用计量管,必须有改善测量准确度的槽孔; 3.所有计量器具符合以下要求: 1)量油尺应符合GB l3236—91《石油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的要求;2)检水尺应符合GB/T 13894—92《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的要求; 3)温度计应符合GB/T 8927—8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的要求;4)密度计应符合SH/T 0316—1998《石油密度计技术条件》的要求; 5)丁字尺(ZYC—800)专用汽车罐车空距尺,刻度全长800mm,最小分度值1mm,采纳铜棒或透明管吸入式两种类型; 4.示油膏要求在15~20℃的120#溶剂汽油中,变色时刻不超过10s,停留10s 与停留20s的示值变化不超过0.5mm;示水膏浸入15~20℃水中变化时刻不超过5s,停留5s与停留20s的示值变化不超过0.5mm,停留20s无脱落现象; 5.计量前稳油时刻 1)当浮顶油罐浮顶有移动时,应等到罐内油品和浮顶稳定下来之后,再进行测量; 2)浮顶在未起浮状态和没有完全起浮或是低于漂移的正常液面时,不应进行测量; 3)当容器内油品输转之后,在液面波动停止之前或油品表面有泡沫时,必须

计量经济学课件(第1讲绪论)

绪论 一、计量经济学概述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R.Frish(挪威)1926年提出:Ecnometrics 定义:经济学、数学及统计学的三者结合 三园图: 依据经济理论、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带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规律,验证或发展经济理论、评价经济政策及预测经济活动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 例:前提假设条件: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并随着收入增长呈线性增长、边际消费递减等,则可设定消费C及Y具有下述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u Y C ++=βα 其中:100<<<βα、,u 为随机扰动项(表示:除收入外其它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利用数据资料n i Y C i i ,...,2,1),,(= 并进一步作计量经济学假设:假设模型满足经典(古典)条件, 则可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建立样本数据经验模型,比如 Y C 67.038.2+= 检验模型:t 检验、F 检验、拟合优度检验,经济理论检验、计量经济检验 应用: 2、计量经济学的特点 (1)计量性: (2)模型性: (3)随机性: (4)实证性: 3、计量经济学内容范畴 (1)经典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和方法 单方程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和方法(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方法) 估计: 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ML (极大似然法)、

GMM(广义矩法)、 BAYES法 检验:t检验、F检验、拟合优度检验 预测:点预测、区间预测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和方法 识别:结构式法、简化式法 估计: IlS(间接)、2SLS(二阶段)、3SLS(三阶段)、LIML(有限 信息极大似然)、FLML(完全信息ML)、最小方差比等 预测:简化式的多重多元线性回归 (2)非经典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和方法 异方差性线性回归模型(估计:GLS、WLS、数学变换法;检验) 自相关性线性回归模型(估计:GLS、广义差分变换;检验) 多重共线性线性回归模型 随机解释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非正态扰动线性回归模型 非线性回归模型 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误差变量线性回归模型

下册--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

下册 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 练习试卷(二)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 。 (A )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 B )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C )测量仪器的重复性 ; (D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若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偏差为S(X),则n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x s 为 。 (A )n x s x s )()(= ( B ) )1()()(-=n n x s x s (C )n x s x s ) ()(= (D ))1()()(-=n x s x s 3、修正值的大小等于系统误差估计值的大小,但符号相反。当测量结果与相应的标准值比较时,测量结果与标准 值的差值为系统误差估计值的的修正系统误差的方法: 。 (A )在测量结果上加修正值 ( B )对测量结果乘修正因子 (C )画修正曲线 (D )制定修正值表 4、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量X 进行有限次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是 。 (A )被测量的期望值; ( B )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 (C )被测量的真值; (C )被测量的近似值 5、均匀分布的标准偏差是其区间半宽度的 倍。 (A )21 ( B ) 3 (C )31 (D )6 6、借助于一切可利用的有关信息进行科学判断,得到估计的标准偏差为 标准不确定度。 (A )A 类 ( B )B 类 (C )合成 (D )扩展 7、如果有证书或报告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是U90、U95或U99,除非另有说明,可以按 分布来评定B 类 不确定度。 (A )正态; ( B )均匀; (C )反正弦; (D )三角。 8、某一精密压力表的检定证书给出其准确度等级为0.4级,则该精密压力表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为 。 (A )0.28% ( B )0.13% (C )0.20% (D )0.23% 9、扩展不确定度的符号是 。 (A )u ( B )ui (C )U (D )uc 10、概率分布是一个随机变量取任何给定值或属于某一给定值的概率碎取值而变化的函数。概率分布通常用概率 密度函数随机变量变化的 来表示。 (A )数学期望 ( B )方差 (C )曲线 (D )标准偏差 11、手册给出了纯铜在20℃时线热膨胀系数α20(Cu )为16.52×10-6℃-1,并说明此值的误差不超过±0.40× 10-6℃-1,求α20(Cu )的标准不确定度 。 (A )0.23×10-5℃-1 ( B )2.3×10-6℃-1 (C )2.3×10-5℃-1 (D )0.23×10-6℃-1 12、将23.5499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的正确写法是 。 (A )23.50 ( B )23.55 (C )23.6 (D )23.5 13、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以下表示中 是不正确的。

2016年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非常不错课件

、测某1kg 的标准硅码的实际质量值为1. 0003kg ,使用该硅码进行测量时,其示值修正值及其偏差分别是() A:-0.3mg 和-0.3mg B:-0.3mg 和+0.3mg C:+0.3mg 和-0.3mg D:+0.3mg 和+0.3mg 2、对被测量进行了5 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以下测量值:0.31 , 0 . 32 , 0.30 , 0.35 , 0.32 。计算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即得到的测量结果为(B)。 A: 0.31 B:0.32 C:0.33 D:0.34 3、在对异常值剔除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n>50 的情况下,格拉布斯准则效果较好 B:3

Ch化学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Ch1化学计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p21-2,3,4,8, 9,10, 11,12,13, 14,15,17, 18 [1-2] 计算下列溶液的滴定度,以g/ml 表示: ①c(HCl)=0.2015mol ·L -1的盐酸溶液,用来测定()2OH Ca 、NaOH ; 解: 测定反应为:2HCl+Ca(OH)2= CaCl 2+H 2O HCl+NaOH= NaCl+H 2O ∵ 3X B B X 10 M C b x T ?= ∴ ()m l g 1046.710 21.742015.010M C 21T 333OH Ca HCl HCl )OH (Ca 22-?=??=??= ml g M C T NaOH HCl HCl NaOH 3331006.810 0.402015.010-?=?=?= ② c(NaOH)=0.1732mol ·L -1氢氧化钠溶液用来测定HClO 4、CH 3COOH 。 同理:ml g M C T HClO NaOH NaOH HClO 01740.01046.1001732.01033 4 4=?=?= ml g M C T COOH CH NaOH NaOH COOH CH 00104.010052.601732.01033433=?=?= [1-3] 有一NaOH 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 ·L -1,取该溶液100.0ml ,需加水多少ml 方能配成0.5000mol ·L -1溶液? 解: 设加水V 水ml ,则 ()5000.00.1000.100?+=?水V C NaOH ∴ ml C V NaOH 00.90.1000.1090.1005000.00.100=-=-?= 水 [1-4] 欲配制()15000.0-?=l mol HCl c 盐酸溶液,现有()14920.0-?=l mol HCl c 盐酸溶液100ml ,应加入()1021.1-?=l mol HCl c 盐酸溶液多少ml ? 解: ∵ ()()()()L L mol L L mol 3101004920.015000.0-??=?()()L HCl V L mol ?+021.1 ∴ 应加入 ()1021.1-?=l mol HCl c 的HCl 溶液为: ()L V HCl 37.0021 .01.04920.05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