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常见的肠胃药物,这种药物是用于肠胃系统的疾病,例如肠胃反酸,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比较严重的,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人们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不良反应,下面就来看看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的介绍吧。
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良反应:一、胃肠道反应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
大约有3%~5%的患者在服用该类药后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最近几年,随着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问世与剂型的改革,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已有所降低,即使发生,症状也较轻微。
因此,只要遵医嘱服用,并注意在饭前服药,服药后及时进餐,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避免这一不良反应的出现。
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临床统计显示,在服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依诺沙星(氟啶酸)的患者中,约有2%的人会出现嗜睡、头痛、头晕及肢体麻木等轻微症状。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这些反应主要与服药剂量过大、服药时间过长有关。
这是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可透过血脑屏障,如果一次使用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过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量就会增大,从而可影响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所以,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药量,不可随意增加用量和服药次数;同时应注意用药的持续时间,一般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控制在5-7天左右。
如果服药期间出现了上述症状,就要及时减少剂量,必要时可停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比较多的,因为这种疾病对于人们的伤害是比较轻微的,所以,一般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任何的不良反应对于身体都是有一定的伤害,人们在使用之前就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摘要】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抗生素药物,其在治疗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肠道不良反应、神经系统毒性等。
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常见不良反应、合理应用建议、注意事项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研究认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需要引起重视,但通过合理应用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治疗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合理应用、注意事项、相互作用、临床治疗、重视、减少发生、重要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肝脏、心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了解和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关的合理应用建议,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实现更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应用建议。
通过深入了解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选择药物、监测患者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研究还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正确应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风险。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指南,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1.3 研究意义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其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感染性疾病。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们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对其不良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并在合理的情况下加以使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常见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肠胃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皮肤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肠胃道反应是喹诺酮类抗生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还可能引起头痛、头晕、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以及皮疹、瘙痒等皮肤反应。
在一些严重情况下,喹诺酮类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损害,甚至引起耳鸣、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针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合理的应用措施。
医生在开具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谨慎选择。
对于那些有肠胃道慢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皮肤过敏等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或者选择其他更合适的药物。
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应该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更应该谨慎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期间,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除了上述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我们还需要关注抗生素的滥用问题。
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具有广谱、快速、疗效确切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易产生耐药性、疗效不彰等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可滥用或过度使用。
特别是在感冒发热、咳嗽伴有痰等症状时,不应该随意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而是应该根据症状选用适当的药物,避免造成抗生素滥用的情况。
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其不良反应和滥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抗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症,包括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皮肤及软组织等感染。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合理应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1.肠道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这可能是由于抑制正常肠道菌群生长所致。
应慎重使用于有消化道疾病史或长期接受胃肠道动力药物的患者。
2.皮肤不良反应: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荨麻疹等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如药疹、剥脱性皮炎等。
3.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后出现头痛、头晕、嗜睡、烦躁和失眠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抽搐、精神异常等症状。
4.肌肉骨骼系统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后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肌腱炎以及关节肿胀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引发肌肉损伤。
5.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悸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6.其他不良反应: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还可能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
1.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前,应首先明确病原菌的类型和耐药情况,尽量选择对其敏感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2.根据病情选择剂量:合理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原菌的药敏情况来确定用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足的情况。
3.遵医嘱服药: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应遵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中止用药,以免导致抗生素抗性菌株的产生。
4.警惕特殊人群: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剂量调整。
5.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期间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将我院门诊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上报的160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在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及皮肤,静脉、肌肉注射与口服和局部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更高,对比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必须严谨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患者因此产生的不良反应要有足够认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用药后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密切观察,保证其用药安全。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理想的抗菌药物可以注射与口服,其血浆、组织浓度和清除率高,抗菌谱广并有较强的药物作用,与其他药物之间不会有交叉耐药情况产生。
目前临床上对于泌尿生殖系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是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也逐渐增多。
对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将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可以将临床的用药安全性显著提高。
本文针对富贵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映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上报的160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0例,女性80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范围(39.1±0.8)岁;本次实验的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数据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实验的所有临床研究对象均为主动参与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160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系统分布的部位,不良反应产生的临床特征。
最后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总结,提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上的注意事项,为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喹诺酮类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1. 跟腱断裂动物实验表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能永久性损伤幼年动物承重关节部位的软组织,产生承重关节及其它关节病。有研究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和蛋白质降解有关,服用该类药物可能造成严重的胶原蛋白代谢紊乱,造成跟腱断裂或者肌腱炎的发生率升高。该类药物在我国使用十分广泛,应警惕儿童永久性软组织损伤及成人使用引起跟腱损伤的危险。
喹诺酮类药物Βιβλιοθήκη 意事项:1.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2. 18 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3. 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4. 依诺沙星、培氟沙星等与咖啡因、丙磺舒、茶碱类、华法林和环孢素同用可减少后数种药物的清除,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5. 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
7. 全身性损害为报告最多的不良反应。在严重病例中,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其他包括发热、寒战、多汗、乏力、水肿等。其中,过敏性休克主要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多数经治疗或抢救后治愈,也有少数患者死亡。
8. 神经 / 精神系统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因此该类药品的神经 / 精神系统损害较为突出。严重病例中,神经 / 精神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震颤、抽搐、椎体外系外反应、幻觉等,严重者出现癫痫大发作、精神分裂样反应、意识障碍等。
5. 帕珠沙星的肾损害在帕珠沙星的严重病例中,严重肾损害比例相对较高。表现为尿频、血尿、蛋白尿、结晶尿、尿液浑浊、肾功能异常、少尿等。
6. 血糖异常等其他反应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已分别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进行了警示,该产品已禁用于糖尿病患者。此外,还发现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也有引起血糖异常的报告,包括低血糖反应和高血糖反应。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肢体震颤、一过性晕厥等现象,应考虑患者出现血糖紊乱的可能性。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不良反应已进行了警示。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其独特的结构和抗菌机制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详细分析并合理应用,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反应等。
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神经系统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等。
在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应关注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肝功能和神经系统状况,并监测相应的生化指标。
不同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特点。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易引起心脏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左氧氟沙星则具有引起肝功能异常的风险。
在选择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并考虑潜在的不良反应风险。
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根据细菌感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正确的抗生素。
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与心脏药物、抗凝剂等的相互作用。
需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和年龄等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用药监测和调整。
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还包括注意预防和管理不良反应。
应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避免过量用药和长期用药。
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可调整用药方式,如餐后服用;肝功能异常可减少用药剂量或更换抗生素;神经系统反应可考虑联合应用抗焦虑和镇静药物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是临床使用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分析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合理应用对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合理选择药物、个体化用药和注意预防和管理不良反应等策略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合理使用该药物会导致的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于我院就喹诺酮使用记录2000作为对象,分析不良反应、药物使用特点。
结果:200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涉及胃肠道事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以及神经病变,其中,神经病变较多。
结论:虽然在经验上,喹诺酮类药物通常足以在门诊治疗患者,但医生必须跟进患者,以确认治疗的有效性,并确保其抗生素疗程的完全完成;在有培养和敏感性的情况下,患者应服用更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以便及时停止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关键词】喹诺酮;合理;不良反应喹诺酮是一类具有优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由于它们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它们的临床效用受到限制,特别是在门诊环境中;在美国,由于这些安全问题,如果还有其他可能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抗生素选择,FDA不建议将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线药物[1-2]。
虽然最初的喹诺酮类药物只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但后续开发出来的药物对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和非典型细菌菌株具有活性。
在临床上,适合全身用途的喹诺酮药物类型包括:moxifloxacin,、ciprofloxacin,、gemifloxacin、levofloxacin、delafloxacin, ofloxacin。
在临床治疗上,奎诺酮类药物之间的活动光谱存在一些关键差异,例如:环丙沙星对肺炎链球菌无效,莫西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缺乏足够的活性,但对治疗厌氧菌(以及地拉弗洛沙星)有效;地拉夫洛沙星是唯一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炎(MRSA)有效的喹诺酮。
喹诺酮对于机体的影响较为复杂,有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负面影响在疾病治疗中不仅仅不能起到改善治疗效果的作用,还可能增加患者的病情,本文就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合理使用该药物会导致的不良反应尽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
(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 511470)
【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110例发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药物种类以及提出相应的合理用药措施。
结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胃肠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方面。
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前三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及氟罗沙星,所占比例依次为35.5%:(39/110)、29.1% (32/110)、13.6% (15/110)。
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临床上应该重视监测,合理用药。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40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76-02
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作为临床最为广泛的一类用药,除了抗菌以外,在抗肿瘤,抗病毒,抑制某些特异性酶的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1]。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该类药物对细胞、组织穿透力增强,毒性较低,抗菌谱较广,生物利用度增高,药物吸收后在体内组织、体液中广泛分布,且半衰期较长。
随着该药的不断应用,关于其不
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对我院2005
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110例发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组患者110例,均为我院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53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45.2±3.4)岁。
既往病史:肺心病者16例,肿瘤9例,药物过敏史6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4例。
原发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38例,消化系统感染10例,呼吸道感染47例,妇科感染9例,骨外科术后预防感染6例。
按照不良反应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反应,其中106例为轻、中度反应,占96.4%(106/110),4例为重度反应,占3.6%(4/110)。
该组患者由于发现、处理及时,无死亡病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筛选标准进行筛查;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器官和系统、不良反应表现、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因果关系分析、预后情况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2]。
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中心共同编写的《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的规定统计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及器官。
2结果
2.1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该组患者主要采取给药方式采取静脉注射和口服,其中静脉滴注107例,占97.3%(107/110),口服3例,占2.7%(3/110)。
主要有六类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各类药物所占比例详见表2-1。
表2-1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
2.2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胃肠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方面。
其中累及皮肤及其附件者48例,占4
3.6%(48/110),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累及胃肠系统者16例,占1
4.5%(16/110),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累及神经系统者16例,占14.5%(16/110),主要表现为失眠、头痛、头晕、烦躁、乱语、兴奋、诱发癫痫等。
累及心血管系统者13例,占11.8%(13/110),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慌、静脉炎。
累及全身性者6例,占
5.5%(6/110),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大汗淋漓。
累及呼吸、血液、肝胆系统各2例,占1.8%(2/110)。
分别表现为呼吸困难,急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
累及骨骼及内分泌系统各1例,占0.9%(2/110),分别表现为关节痛,血糖升高。
3讨论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种dna旋转酶抑制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
旋转酶,干扰dna超螺旋结构的解旋,抑制dna的复制,而起到杀菌作用,故属于慢效杀菌。
其存在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光毒性、肝肾功能损害及软骨损伤等[3]。
本研究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43.6%)、胃肠系统(14.5%)、神经系统(14.5%)及心血管系统(11.8%)等方面。
不良反应的前三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35.5%)、加替沙星(29.1%)及氟罗沙星(13.6%)。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用药成为医药界的重要课题,为减少其不良反应,临床上应该重视监测,合理用药。
笔者认为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有不良反应高危因素的患者使用。
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从药动学、药效学和细菌耐药性角度分析,尽量每天使用1次。
注意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药物的之间的配伍,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或降低药物的疗效。
明确该药的禁忌症,因此药物容易影响机体钙磷代谢,可致关节软骨病变发生,18岁以下者、哺乳妇女及孕妇应该避免使用。
此外,应用该药物时还要特别注意诱发的血糖紊乱症,糖尿病患者在由于同时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再服用此类药物时,通常会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等血糖紊乱症,一旦出现该现象,应立即停用。
参考文献
[1]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部.加替沙星致血糖代谢紊乱禁用于糖尿病患者[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3):231.
[2]孙忠实.第5个氟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撤市的思考[j].药物警戒,2006,3(4):220-222.
[3]王涛,张克坚.对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剂量及用药间隔的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3,19(6):4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