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例【文献综述】

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例【文献综述】
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例【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会计学

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以化学原料

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例

财务风险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出现的财务危机实施实时监控和预警警报,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国内外关于财务预警的研究成果众多,纳入预警体系的指标包括会计利润指标以及现金流量指标,而且两类指标对财务预警的有效性在学术界尚有较大争议。

1. 现金流量与收益信息有用论

国外学者在现金流量与收益信息对财务预警孰更为有用的论争中各有不同

的观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会计公告第1号(1978)中指出:用应计制会计计量的有关公司收益及其组成部分的信息,通常比有关当期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信息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业绩。但在之后的第5号(1984)中又指出:现金流量信息对企业的流动性、财务杠杆、盈利能力以及风险等要素具有事先预测作用。

Black(1999)认为收益在一个企业的成熟阶段具有更高的决策相关性,而现金流量在企业成长阶段或不确定情况下具有更大的决策相关性。Venkatesh(2002)认为会计收益受到会计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可靠性不如现金流量。Bowen,Robert.M.,David Burgstahler and Lane A. Daley(1986)和Catherine. A.Finger(1994)的研究表明现金流量信息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现金流量对财务风险更有预警效用。如张友棠(2004)认为财务预警系统只能选择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指标作为检测标准或目标。李晓丹(2006),钱忠(2008),杨娟(2008)以及卿艳、刘禹(2010)都认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收益信息容易受盈余管理的影响,与财务状况之间欠缺相关性,应将现金及其流动作为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研究对象。

本文认为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研究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不仅克服了人为操纵盈利的弊端,而且企业是否有警情,并不仅仅取决于盈利的多少,还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现金和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现金支付能力。

2. 基于传统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研究

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始于Fitzpatrick(1932)的单变量预警模型,研究发现该模型判

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比率。

Edward Altman(1968)将财务预警模型发展为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多变量模型),提出了“Z-Score”模型。他抽取了1946至1965年间的33家破产公司作为样本,选择了5种基本财务比率1,并根据判别函数,为每一种比率确定了其对公司破产的影响程度,以此作为预测公司破产的基本模型。实证研究表明,Z模型在财务预警方面优于单变量模型,其破产前一年的预测精度在90%以上,而破产前5年的预测精度也有70%。

Coats和Fant(1993)又根据Altman研究中的5个财务比率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虽然该方法的预警力更为显著,但是由于这些分析方法存在建模的复杂性,因而在应用时受到了限制。

Richard B.Whitaker(1999)分别选取因经济困难(外部因素)和管理不善(内部因素)导致业绩下降的两类企业,从营业收入、账面总资产、资产市场价值三个因素出发构建多元逻辑回归,最后得出关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财务困境对企业的业绩和市场价值的影响以及企业恢复的决定因素三个方面的结论。

国内的财务预警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初期主要是对国外方法的介绍和具体应用。如陈静(1999)以及吴世农、卢贤义(2001)分别应用单变量分析、线性判定分析、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建立了财务困境预测模型。

王金凤、杨松涛(2005)采用上市公司的两组样本,选取每股净资产、总资产报酬率等九个传统财务指标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和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比较性构建了上市公司恶性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表明在恶性财务危机发生前一年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判断效果较好,前二三年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判断效果较佳。

贺琼、郝汇(2007)从盈利能力、资产状况、偿债能力、管理能力四个方面选取了14个财务指标作为初始变量,以我国企业资料为依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取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的方法筛选预警变量指标,对财务预警模型中的变量体系进行了设计。

丁曰佳、王华民、刘海龙、仝金正(2008)选择了能反映公司流动性、结构性、效率性、盈利性和成长性5大类21个传统财务预警指标作为研究变量,利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增长率具有较

1分别为净营运资本/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息税前收益/资产总额、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好的预警功能。

以上研究主要以会计利润作为核心指标,未考虑作为债务支付手段的现金的充分性,因而其预警作用并不充分。

3. 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预警研究

William Beaver(1966)在单变量分析基础上融入了现金流量,抽取了1954至1964年间的79家破产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30个财务比率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前1-5年的预测能力,经过筛选,最终采用了6个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发现现金流量/负债总额能够最好地判定公司的财务状况。

Ohlson(1980)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以现金流量指标为基础的财务预警系统,并发现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四类变量: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的融资能力。Aziz、Emanuel和Lawson(1989)比较了多个模型的财务预警准确率,发现现金流量模型的预警效果较好。

H.D. Platt 和M.B. Platt(2002)选取了24个危机公司和62个健康公司,通过Logit回归分析确立了6个变量:一个显示利润率,两个测量流动性,两个评估财务杠杆和一个指定的增长率,认为现金流水平和增长率与流动性、长期资产、债务一样,对财务危机有较高的预测度。同时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

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变量的取舍上。周首华、杨济华和王平(1996)在Altman的Z模型基础上,加入现金流量这一预测自变量,建立了F分数模式。杨淑娥、徐伟刚(2003)运用主成分分析,加入经营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总负债比率,建立了Y模型。张友棠(2004)构建了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现金盈利值和现金增加值的财务预警个体指数测试系统和综合指数测试系统。

蒋飞鸿(2007)采用单变量分析法研究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被处理为ST2公司的三年前,现金流量信息具有较高的财务预警能力。有效性最高的是每股现金流量指标,其次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负债总额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

鲍新中、刘应文(2007)从现金流量数量性和效益性两个方面分别选取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额、负债筹资现金流入额和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盈利率、加权资本成本率6个指标建立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模型,并通过多组上市公司数据对该模型的

2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的“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即“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或财务状况异常的企业。

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钱爱民、张淑君和程幸(2008)从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收益质量、财务弹性以及成长性方面选取不同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2002年至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不同的ST、非ST公司比例组成样本,建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该模型对ST公司判断的准确率达到100%,而非ST公司也达到60%。

吴国强、戴红军(2010)在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基础上,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五个方面选取了24个指标作为研究变量(将传统财务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同时加入公司治理信息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构建了预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现金流量越多、盈利质量越好、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股权集中度越高、高管持股比例越大,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

目前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研究大多仅强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对于其他形式(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表示的现金流量尚未给予过多关注。

近年来,该领域的前沿课题开始将公司治理等非财务信息纳入预警模型,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或利用信息平台建立分行业、分部门的动态预警模型。这将是此课题新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4. 评述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或仅从现金流量指标角度,或从现金流量性质指标与传统财务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本文将基于现金流量有用论,选取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收益质量、财务弹性、成长性、偿债能力的现金流量指标(考虑筹资和投资活动),借鉴相关计量方法建立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并通过选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检验,以验证该模型的财务预警效用。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对现金流量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探讨[J].发展,2006(4):71-73.

[2]蒋飞鸿.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作用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2):118-124.

[3]王金凤,杨松涛.上市公司恶性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9):5-6.

[4]钱爱民,张淑君,程幸.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检验[J].中国软科学,2008(9):148-155.

[5]钱忠.基于上市公司现金流量的财务综合指标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 2008(1):114-116.

[6]杨娟.中小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 2008,21(10):65-66.

[7]鲍新中,刘应文.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7(14):158-160.

[8]卿艳,刘禹.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0(9):30.

[9]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 8-11.

[10]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4):31-38.

[11]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46-55.

[12]贺琼,郝汇.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变量体系的设计[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7,(2):21-23.

[13]丁曰佳,王华民,刘海龙,仝金正.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及实证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8,(5):50-52.

[14]吴国强,戴红军.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J].会计之友,2010,(1):78-82.

[15]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8.

[16]谷祺,刘淑莲.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7-44.

[17]James A.Ohlson.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 o.l18, No.1.(Spring, 1980),109-131.

[18]J.M.Gahlon and R.L.Vigeland.Early warning signs of bankruptcy: using cash flow analysis[J].Journal of commercial bank lending,1998.

[19]Bowen, Robert, M.David Burgstabler and Lane A. Daley.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rnings and various measures of cash flow[J]. The accounting review LXI, 1986, (4): 713-725.

[20]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No.1,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y business enterprises, November 1978.

[21]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No.5,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December 1984.

[22]Catherine.A.F.The ability of earnings to predict future earnings and cash flow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4.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 摘要:文章在简要介绍企业财务风险及上市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上市公司风险预警模型,并用奥特曼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关于奥特曼模型修正意见。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单变量模型;奥特曼模型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与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通常用财务杠杆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始终处在生存与倒闭、发展与萎缩的矛盾中。上市公司必须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对上市公司来说,生存是其核心目标。而影响上市公司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和财务危机。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系统,可以为上市公司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对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加以防范,减少财务危机的出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及功能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以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确定预警指标和预警指标的相应标准,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从1998年我国对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简称ST)制度以来,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有144家、135家、113家和123家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有鉴于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预先发出财务危机警报的财务分析系统,以帮助上市公司管理者及早取得财务状况恶化的信号,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具体说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一)信息收集 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应该发生警告。 (二)预知危机 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预警系统 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三)控制危机 当财务发生潜在的危机时,财务预警系统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经营者有的放矢,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模型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必要性 财务预警是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 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而且,作为企业经营预警系统 的重要子系统,也可为企业纠正经营方向、改进经营决策和有效配置资源提供可靠依据。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对多方利益相关者都有着重要影响,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强化财务管理、避免财务失败和破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财务状况不稳定的情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意味着企业风险极高,破产随时可能发生。国内外的大量实例表明,陷入破产境地的企业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以出现财务危机为

试从现金流量表分析揭示企业财务风险

金融纵横 一、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包括正表和补充资料两个部分: (1)正表结构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量净额。 (2)补充资料一方面是反映有关公司的重大投资及筹资活动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间接法对主表中所披露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数额予以验证,同时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的数额相核对。 (二)现金流量表是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产生时间比资产负债和利润表要晚得多,但对于使用者而言,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这两张表。现金流量表可以系统地反映以下企业状况: (1)现金流量表能直接揭示企业当前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2)最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便于他们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3)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可以排除不同企业对相同交易和事项采用不同会计方法处理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在不同企业经营业绩报告的可比性。 二、财务风险及其分类 (一)财务风险的涵义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只能是最大限度地控制、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做到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1、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 4、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 三、从现金流量表看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偿债能力风险 1、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指用企业期末现金余额与企业的流动负债总额的比例,来判断企业的偿债风险。计算现金比率对于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流动负债期限很短(不超过一年),很快就需要用现金来偿还。如果企业没有一定量的现金储备,等到债务到期时,临时筹资来偿还债务,就容易出现问题。 2、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指将本期取得的收入和本期偿付的债务进行比较,来确定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的主要活动,是获取自有资金的主要来源,现金流量反映的是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实际收到和支出的现金量和结存量,因此能更真实、更直观的分析的偿债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谨慎的原则。 3、经营净现金与全部负债之比 通过调查用现金比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如下问题:现金比率在100%以上,财务状况良好,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的现金比率就会使资产过多地保留在盈利能力最低现金上,虽然提 试从现金流量表分析揭示企业财务风险 缪肃影 经济与金融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的企业都陷入困境,由于在危机到来前,企业没有采取有效的预测和适当的防卫措施,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面临经营中的财务风险,企业要采取一系列预警措施来应对,从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分析预测,通过经营决策,管理销售、管理模式和资本运营的调整,从安全经营,分散风险的角度获取经济利润。 【关键词】:财务风险经济预警分析财务危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的再次袭来,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在快速增长或加大投资时容易出现资金周转不灵或现金断流问题。通常成因是在生产发展、市场占有率提高的时候,企业家无暇顾及财务制度建设、一味扩大订单量,这会导致边际利润下降甚至被牺牲。生产或服务过程工作量超载、人工成本和库存增大、客户迟付款或有坏账发生的时候,如果突然碰到市场变化或同行竞争的冲击,就会造成财务危机,严重的还会造成企业破产。于是企业纷纷开始改善经营管理,但企业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下,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然要对经营理念和产品对象进行创新。这就使企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如何从财务风险中研究出避免财务危机出现的方法。因此,财务预警分析成为现在企业经营预测最迫切具备的一种能力。 一、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分析 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一是资金不足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资本实力有限;我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加之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利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使本来就少的贷款数量更为可怜,贷款供应缺口加大。二是融资缺乏保证。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中小企业的土地、房产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资产数量较少,缺乏信用保证,信贷能力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认可。三是融资相关服务欠缺。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与其资信等级不够有关。建立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已迫在眉睫。此外,中小企业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客观性。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二是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三是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四是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资产负债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资产负债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财务风险很小;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侵蚀,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必须引起警惕;三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占据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2、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企业收益分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对这三个层次的收益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这其中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如果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收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若严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必须十分警惕;三是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显现。反之,如果三个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在市场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1)、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 企业在实施某一方案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可能获得的利益,又要兼顾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分析,运用概率分析法、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浅析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浅析 [提要]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财务预警指标现状,在考虑完整性、有效性的基础上,从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指标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完善及应用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9日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和财务活动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财务危机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案例日益增多。这些问题不仅使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得到侵害,增加了资本市场的风险,也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财务风险到来前就预先识别,并提前执行预案,消除风险隐患,成为上市公司急需重视并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概述 财务预警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识别和判断,提前监测并化解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实际工作中,财务预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企业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相关分

析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最后得出综合预警结果,并采取预警措施。从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现状看,往往因为重视程度低、指标选择不当、预警流程不畅和分析方法落后等影响财务预警效果。在财务预警机制建立和健全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及预警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尤其是在预警模型研究方面,经历了单变量模型、统计模型、人工智能模型以及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等阶段。近年来,部分学者将公司治理变量引入预警模型加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现状 (一)财务预警指标未紧密联系上市公司实际。一方面是财务预警大多以量化的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其他影响重大但定性指标因素考虑较少,如公司治理方面的指标;另一方面是财务预警系统大多是静态预警模型,未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宏观经济环境做出动态的指标选择,未根据不同阶段的评价适时调整具体指标的权重等,导致预警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预警模型的实用价值有限。 (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一是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不完善,大部分预警分析组织机制未纳入公司治理机构;二是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流程与管理需要存在差距;三是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和手段有限,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流于可

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点

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分析现代理财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资产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人们在管理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时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及其所包含的内在信息。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为财务风险埋下了隐患。同时,现金流量信息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监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财务活动的起点是资金的垫支,终点是得到价值增加的货币,财务活动是为了获得增量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在本金垫支时就己自然而然地埋下了财务风险的种子,即存在无法收回本金的风险或是无法获得本金增值的风险。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蕴藏在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可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与此相对应的是,现金流量为发现企业经营活动存在的风险,企业发展中潜在的投资风险和企业的筹资风险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运行状况都可以通过现金流动的质量如现金流量的金额、流度及其稳定性等全面及时地反映出来。通过现金流量分析,为企业提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资料,企业决策者可以从中得到直接的现金来源和现金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资金余缺信息,及时地进行资金调度和风险防范。另一方面,现金流量的确认以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其反映的信息是企业真实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这避免了由于权责发生制下存在多种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而使对同一会计事项产生出多种不同会计信息的可能,便于企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为企业合理组织现金调度,控制财务风险,进行相关预测、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外,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现金流动作为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流程(供、产、销)和主要方面(筹资、融资、投资;成本、费用发生、利润分配等)的全貌。可见,现金流量是企业识别财务风险的依据。总之,在企业经营全过程中,财务风险监测与现金流量控制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承的。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是相互关联的,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二、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识别(一)通过现金流量的4个基本组成要素识别财务风险具体而言:第一,现金流量。包括流入量、流出量及流出与流入的差额??净流量。流量综合反映了企业各项财务收支的现金盈余水平,是企业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体现。虽然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并不全产生现金流入或流出,不能直接通过当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确定盈利,但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成本和费用的支出仍然表现为现金流出的大小,而收入则主要表现为现金流入的多少,真正能代表企业实际财务能力的是企业收益中的现金性收益,即企业的现金净流量。所以,企业财务风险归根到底受生产经营中现金流入与流出状况制约,流入大于流出,并高于非付现成本,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小。反之,说明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第二,现金流程。现金流程涉及现金流量的组织、岗位设置、授权及办理现金收支业务的手续程序等,集中反映了企业实现现金流的路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家的员工分别进行的,具有分散性,因此现金流程的分布也必然是分散的。如果现金流量的组织过程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企业财务风险,如企业在资金使用、授权安排、利益分配等方面权责不明、管理混乱,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就可以肯定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反之,如果企业在现金流程的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知识经济为主题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愈来愈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为迎合中国会计改革的新形势,在论述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近20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变化的市场状况,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或困难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财务风险给企业,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构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方面展开探讨。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Early waming lnstitution),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盘活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引入企业内部,让企业、管理者、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三者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般地,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为使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的组织机构。预警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预警组织机构的成员是兼职的,由企业经营者,企业内部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预警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但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过程,它只对企业最高管理者(管理层)负责。预警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可由现有的某些职能部门(如财务部、企管办、企划部)来承担。预警组织制度的实施使预警分析工作经常化、持续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要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还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风险征兆。主要资料包括内部数据和相关外部市场,行业等数据。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寻找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风险的工作。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良性循环的基础。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高效的风险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

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作者:————————————————————————————————日期: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 摘要:文章在简要介绍企业财务风险及上市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上市公司风险预警模型,并用奥特曼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关于奥特曼模型修正意见。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单变量模型;奥特曼模型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与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通常用财务杠杆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始终处在生存与倒闭、发展与萎缩的矛盾中。上市公司必须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对上市公司来说,生存是其核心目标。而影响上市公司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和财务危机。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系统,可以为上市公司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对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加以防范,减少财务危机的出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及功能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以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确定预警指标和预警指标的相应标准,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从1998年我国对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简称ST)制度以来,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有144家、135家、113家和123家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有鉴于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预先发出财务危机警报的财务分析系统,以帮助上市公司管理者及早取得财务状况恶化的信号,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具体说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新三板(2017预测)点点客(430177)财务风险预警评级报告

类别标准 编号THEMIS-THE-430177 Themis财务风险预警评级报告点点客

说 明 自1987年Themis纯定量异常值评估技术在国际上发明以来,经过对全球数 十万家企业评级验证,其对发达国家企业财务风险提前一年预警综合准确率为 94%,对中国300家金融机构企业客户提前一年预警同样保持极高综合准确率, 是目前国际上预警准确率最高的评级模型之一。除了对微观企业财务风险进行 揭示外,在基于大数据样本量分析时,该模型还能够提前一年准确预测宏观经 济运行风险和行业风险。 Themis纯定量异常值信用评级技术以100% 量化分析为基础,通过以破产 企业财务指标异常状况为理论分析依据,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筹集方式、 资金筹集的内部使用方向和资金使用效率等环节入手,分析企业运营环节的资 金使用效率和资金流向合理性,同时判断企业财务数据和指标之间变化关系和 合理化程度,从而预测企业财务风险和财务粉饰的财务预警评估模型。Themis 异常值信用评级技术与美国传统财务分析、信用评级、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等分 析技术在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上均有较大差别,是一项理论完整先进、分析视 角独特、提前预测企业财务风险和破产的信用评级模型,其理论严谨性和模型 独特性、科学性得到了世界各国评估界的高度认同,在国际上被誉为企业财务 风险预警和信用评级的新革命,创造了国际信用评级新标准体系。 Themis评估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和类金融领域中的银行贷前评估、贷后监 控、融资担保、小额贷款、P2P网贷、信用保险、保理、典当、租赁、财务管 理、资产管理;投资领域的证券投资、股权投资、股市预测;企业风险管理领 域的企业赊销信用管理、供应商管理、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以及政府监管等各领 域的风险预警评估评级中。 信用评估评级的价值在于揭示风险、预测未来。本报告通过Themis评估技 术,在对被评测企业多年期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对该企业下一年度 财务风险等级和得分进行预测,并全面、详细揭示和阐述该企业各风险点的风 险原因和程度,为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摘要:文章在简要介绍企业财务风险及上市公司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上市公司风险预警模型,并用奥特曼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关于奥特曼模型修正意见。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单变量模型;奥特曼模型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与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通常用财务杠杆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市公司始终处在生存与倒闭、发展与萎缩的矛盾中。上市公司必须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对上市公司来说,生存是其核心目标。而影响上市公司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和财务危机。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系统,可以为上市公司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对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加以防范,减少财务危机的出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及功能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以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确定预警指标和预警指标的相应标准,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从1998年我国对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简称ST)制度以来,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有144家、135家、113家和123家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有鉴于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预先发出财务危机警报的财务分析系统,以帮助上市公司管理者及早取得

财务状况恶化的信号,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具体说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一)信息收集 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应该发生警告。 (二)预知危机 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三)控制危机 当财务发生潜在的危机时,财务预警系统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经营者有的放矢,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模型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必要性 财务预警是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而且,作为企业经营预警系统

我国企业发展中现金流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发展中现金流量方面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企业保持足够的现金余额,对于降低或避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十分必须的?同时,现金又是一种非盈利性资产,持有量过多, 势必造成现金管理成本的上升,也会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企业积累资金少,影响企业发展?分配现金股利过多,影响债权人的利益?投资者预期报酬没有实现,企业声誉下降,进一步影响企业以后资金的筹集?因此,如何在现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是我们企业现金管理的基本目标 当前,银行信贷紧缩,不少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而现金是企业流动性和支付能力最强的资金,是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支付、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保证?管理好现金,是企业盘活资金,解决资 金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的现金流量已经成为评价企业信誉、企业发展潜力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在很多地方,银行开始把企业现金流量情况作为是否给企业提供信贷的重要依据,有的甚至把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还款的担保?可见,加强现金管理也是保持企业可

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企业资金短缺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常见的资金短缺原因分析 1. 对资金运动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不足?企业各种资金形态具有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相继地通过各自的循环,而每一种形态又都必须依次通过循环的各阶段,资金任何一部分循环的某一个阶段发生停顿,都会使整个资金循环发生障碍?资金短缺,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按此规律把资金合理地配置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要保证资金周转顺利进行,就要求资金收支在数量上和时间上协调平衡?资金收支平衡,归根到底取决于购产销活动的平衡.但现实是:盲目采购造成资金支出超过生产需要和财力可能?生产阶段不采用新技术不改进生产工艺,没有搞好劳动组织,原材料浪费,能耗高.不以市场为导向去及时更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加之市场营销不力,难以实现资金收支平衡?资金支出不与相应的收入匹配,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 2. 缺乏应有的资金管理意识?无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不注重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企业拨付所属资金无偿使用,流动资金占用过多,固定资产 利用率低,材料采购多多益善,产品不适销对路,资金周转缓慢?分析投资项目,对不同时间的收支同等看待?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实际可运作的现金流量,它是企业筹资、用资的关键,但企业很少对现金流入、流出进行预测,因而造成大量的胡子工程和投产后因无流动资金而停产的项目,或流动资金不足,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陷入困境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1目的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各企业。 3职责 3.1公司建立财务风险防范及处置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总 会计师担任,办公室挂靠财务会计部。 3.2公司财务会计部牵头负责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按季度编制财务风险预 警看板,制定并督促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财务风险处置措施。 4定义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来自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一般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及内部控制风险四个方面。 4.1筹资风险:一般包括负债风险、或有负债风险、再筹资风险、筹资成本过高风险及汇率风险等。 4.1.1.债务比例过高,企业面临较高的还本付息压力,如果营运资金运作不佳、资产流动性弱,可能使企业面临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境地。 4.1.2.企业对担保疏于管理,对外担保数额大、期限长,若债务人无法到期 偿还债务,担保人或有负债就转化成现实义务,诱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4.1.3.企业信用不佳,可供抵押的资产缺乏,造成企业再融资困难,严重时 会造成资金断链。 4.1.4.企业融资方式单一,途径局限,期限不合理,使得筹资成本超出投资 项目收益率而引发风险。

4.1. 5.汇率变化存在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4.2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和债券投资风险等,其典型表现:企业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使得投资收益率远低于预期,以及投资过程缺乏监控,造成项目拖期,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风险。 4.2.1.企业规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低下,无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造成抗风险能力较差。 4.2.2.存货管理不善,流动性差,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同时企业需支付大量保管费用,还要承担存货跌价损失。 4.2.3.应收账款控制不严,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面临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 4.2.4.应付账款管理不善,导致企业资信等级下降,部分或全部丧失商业融资能力。此外,企业管理不善、成本费用控制不力、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均属于营运风险。 4.3营运风险:主要有企业发展缓慢、经营质量不高等,造成企业抗风险能力低下。 4.4内部控制风险:决策程序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主观随意性大,以及未严格执行决策程序,增加决策风险,导致决策项目失败。同时,企业对重点业务未设置关键控制点或控制点失效,也会增加企业风险,导致企业损失。 5工作程序 5.1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现金流量视角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2011年第3期 ) 摘 要: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产生现金流的 过程,而现金流量的状况能够直接体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和企业的价值。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通过现金流量控制可以使企业加强财务监控的力度,避免损失、避免风险、把财务风险对企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本文基于此,从现金流量视角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关键词:现金流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随时有可能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本文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研究和分析来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从而最终提升企业的价值,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使其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健康的发展。 一、企业的现金流量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分析(一)现金的流程 现金流量的流程决定了企业现金的安全性,如果现金流量的组织过程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企业发生财务风险。这个主要涉及办理现金收支业务的手续程序以及现金流量的岗位、组织、授权等。由于现金流量具有一定的分散性的特点,结果就容易造成资金在使用、管理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管理混乱和权责不明的现象,造成资金流失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是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二)现金的流量 企业现金的流量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直接体现,它可以直接综合反映企业每一项财务收支的现金盈余水平。企业收入、成本和盈利水平及其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归根到底是由企业生产经营中现金流入与流出状况所制约。一般来说,企业现金的流量主要是指流入量、流出量及其流出与流入的差额即净流量。盈利越多就能够表明企业的财务实力越强,其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越大。同时,我们发现,企业的现金流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盈利的风险程度。 (三)现金的流速 企业现金的流速对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决定性影响,综合反映了企业经营效率和流动资产质量。特别是对于某一具体的现金业务而言,流速是指从支付现金到收回现金所需时间的长短:对于整个企业而言,流速制约着企业资金占用的水平及流动性风险,因为它是指资本投入到回收的速度。因此, 现金净流量又从质和量这两个方面来反映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反映着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四)现金的流向 企业现金的流向一般分为流入与流出各方面,表示企业现金流量的趋势。现金的流出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战略及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它表明现金支付的主要用途。企业现金的流入可以表明企业竞争能力的构成及未来的大致走向,表明企业现金流入量的主要来源。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而言,现金流向会存在一个相对恰当的标准结构。因此,企业的现金流向也影响着企业是否有财务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现金流量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影响。 二、现金流量视角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一)现金流量视角下的财务弹性分析 所谓财务弹性,也叫财务适应能力,就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经营现金流量和支付要求进行比较。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主要有现金流量适当比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和全部现金流量比率。而且企业的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资需求、承诺支付等。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下,企业若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陷入重重危机之中,最终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企业的财务弹性越好,说明公司的防御能力越强,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就越强,那么其生存能力也就越强。 1.现金流量视角下的现金流量适当比率。该指标说明企 业经营所得现金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 其计算的公式为:现金流量适当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存货增加额+资本支出增加额+现金股利) 对于该指标来说,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资金自给率越高。若该指标值若小于1,说明企业是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当该指标值达到1时,则说明企业可以靠自身经营来满足增加存货,资本性支出以及现金股利的需要。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现金股利保障倍数表明企业用年 度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来支付股利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 企业通过和同业平均数据相比,如果股利保障倍数不 现金流量视角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刘锦恒 财经监督 68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Research on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Risk Early-warning 摘要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完善,上市公司在临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公司不可避免地陷入财务危机,甚至走破产。上市公司一旦发生危机,就会危及经济生活中的多个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陷入财务危机。因为,如果能在公司财务状况刚刚出现危机之时就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其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避免经营陷入困境。 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回顾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的基础,将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评价纳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框架中,上市公司管理层充分识别公司财务的风险因素并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能建立准确且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根据财务风险和财务风险预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的流程,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模糊群体层次评价模型,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本文的结构作如下安排: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第2章为财务风险预警的基本理论。介绍了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财务风险预警的界定、功能和流程。第3章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价研究。首先介绍了财务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然后根据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模糊性和决策者的群体性,构建了模糊群体层次评价模型。第4章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理论研究。介绍了财务风险预警的目标、功能和分析方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据其构建了财务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第5章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以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公司作为研究 对象,选择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筛选出主成分因子,用Logistic回归建立了预警告模型,最后通过检验得到很好的预测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Logistic回归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办法 1 目的 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各企业。 3 职责 3.1公司建立财务风险防范及处置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总会计师担任,办公室挂靠财务会计部。 3.2公司财务会计部牵头负责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按季度编制财务风险预警看板,制定并督促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财务风险处置措施。 4 定义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来自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一般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及内部控制风险四个方面。 4.1 筹资风险:一般包括负债风险、或有负债风险、再筹资风险、筹资成本过高风险及汇率风险等。 4.1.1.债务比例过高,企业面临较高的还本付息压力,如果营运资金运作不佳、资产流动性弱,可能使企业面临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境地。 4.1.2.企业对担保疏于管理,对外担保数额大、期限长,若债务人无法到期偿还债务,担保人或有负债就转化成现实义务,诱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4.1.3.企业信用不佳,可供抵押的资产缺乏,造成企业再融资困难,严重时会造成资金断链。 4.1.4.企业融资方式单一,途径局限,期限不合理,使得筹资成本超出投资项目收益率而引发风险。

4.1. 5.汇率变化存在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4.2 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和债券投资风险等,其典型表现:企业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使得投资收益率远低于预期,以及投资过程缺乏监控,造成项目拖期,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风险。 4.2.1.企业规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低下,无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造成抗风险能力较差。 4.2.2.存货管理不善,流动性差,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同时企业需支付大量保管费用,还要承担存货跌价损失。 4.2.3.应收账款控制不严,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面临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 4.2.4.应付账款管理不善,导致企业资信等级下降,部分或全部丧失商业融资能力。此外,企业管理不善、成本费用控制不力、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均属于营运风险。 4.3 营运风险:主要有企业发展缓慢、经营质量不高等,造成企业抗风险能力低下。 4.4 内部控制风险:决策程序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主观随意性大,以及未严格执行决策程序,增加决策风险,导致决策项目失败。同时,企业对重点业务未设置关键控制点或控制点失效,也会增加企业风险,导致企业损失。 5 工作程序 5.1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知识经济为主题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愈来愈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为迎合中国会计改革的新形势,在论述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近20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变化的市场状况,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或困难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财务风险给企业,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构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方面展开探讨。 一、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Early waming lnstitution),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盘活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引入企业内部,让企业、管理者、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三者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般地,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为使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的组织机构。预警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预警组织机构的成员是兼职的,由企业经营者,企业内部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预警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但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过程,它只对企业最高管理者(管理层)负责。预警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可由现有的某些职能部门(如财务部、企管办、企划部)来承担。预警组织制度的实施使预警分析工作经常化、持续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要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还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风险征兆。主要资料包括内部数据和相关外部市场,行业等数据。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这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会计核算报告系统,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真阅读、分析和评价,以及寻找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风险的工作。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良性循环的基础。 3.财务风险分析机制。高效的风险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