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合集下载

抗阻运动在II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抗阻运动在II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抗阻运动在II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作为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至今有15%的人类患有此类疾病。

现有研究发现,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血液、肌肉等各项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针对抗阻运动在II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加以探究,以期为糖尿病运动疗法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II型糖尿病;抗阻运动;运动疗法;实践指导糖尿病(DM)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疾病,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引发机体胰岛素功能障碍或抵抗的综合性代谢紊乱疾病。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血糖血脂代谢会出现严重紊乱,常伴随多个机能器官的功能减退[1]。

本文旨在研究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肌肉、脂肪组织等的作用,为糖尿病的运动治疗方式提供新的选择依据。

1,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研究的初步成果1.1 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作用后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的研究发现II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

姜辉[2]对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通过8周实验后,将对照组和抗阻运动组进行对比后发现血糖有明显降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血肌酐等指标有一定增加。

马翠红[3]等人对85例II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抗阻运动训练,用以比对其入院前与入院后的初始空腹血糖和初始糖化蛋白值来证明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的影响,发现进行长期抗阻训练有利于II型糖尿病血液指标(空腹血糖和糖化蛋白)的降低。

王一书[4]等人收集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80例做对照实验,发现抗阻训练对血糖的有改善和控制作用。

汪亚群[5]等人将60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抗阻运动对照实验,发现机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出现降低趋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有显著增幅,证明抗阻训练对II型糖尿病人血脂水平的改善和控制有着明显作用。

所以经过研究证实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血糖相关指标有着正调节作用,对控制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

1.2 抗阻运动对II型糖尿病作用后骨骼肌相关指标的研究发现血糖的内稳态对于II型糖尿病患者是一个重要的人体调节系统。

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Sp o r t Sc i en c e Re s e a r ch
肌 的胰岛 素敏感性 。
有研究 【 l 7 加比较了抗阻运动与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敏感性

的作用后发现 , 两者对胰 岛素敏感性 的改善作用基本相似 。
低其空腹胰 岛素水平 。 针对 6 0 ~ 8 O岁间的老年 T 2 D M 患者 …
但关 于该 问题 的研究结 果并 不一致 。P r a e t 等[ 3 2 】 发现. 1 O周 ( 3次 / 周) 的抗 阻 运动 后 , T 2 D M 病 人 的骨 骼肌 糖原 含量并 没有 显著 变化 , 但 是患 者的空 腹葡 萄糖水 平 和对外
T 2 DM 患者血糖控制方 面的作 用要优于有氧运动 。Z a n u s o [
源性胰 岛 素的需要 量减 少 了。
2 . 3 抗阻运动改 善线粒 体功能
线 粒 体功 能 损 伤 与胰 岛素抵 抗 一 样 都 发生 在 T 2 D M
的早期 。Mo i f n o等 『 3 3 ] 发现, T 2 D M 患者 的后代 中那些 患有 胰 岛素抵 抗 的人 ,其 肌 肉 中线粒 体 密 度与 健 康人 相 比低 3 8 %。K e l l e y等 不 仅发 现 T 2 D M 患者线 粒体 的超微 结构 与健 康人 不 同 ,而且 骨 骼肌 线 粒体 的 电子 传 递也 明显减
速 率要 低 约 5 7 %。糖 原合 成 酶活 性下 降 是 T 2 DM 患 者 骨 骼肌 中最早 出现 的症状 之一 1 。 骨骼肌 中胰 岛素介 导 的葡 萄糖摄取减少几乎全部是 由糖原合成酶活性下 降导致的[ 3 0 】 。 抗 阻 运 动 能 增加 T 2 D M 患 者 骨 骼 肌 中 的糖 原 合 成 。 6周 的 抗 阻运 动后 , 骨骼 肌 中 的糖 原含 量 、 糖 原合 成 蛋 白 含量 和糖原合 成酶活性 都会 明显增 加[ 2 6 ] 。 C a s a t n e d a等 [ 3 1 l 在 其研 究 中也发 现 , 1 6周 的抗 阻运动 ( 3次 / 周) 能够使 肌糖 原含 量增加 约 3 2 %, 而 同时对照 组 的肌糖原 含量却 有显 著 的下 降 。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2型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关键词】有氧运动;抗阻运动;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长期血糖升高可导致神经、心血管、肾、眼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其主要发病原因包括胰岛B细胞受损和胰岛素抵抗。

运动治疗作为糖尿病“五驾马车”中的主要内容,已有大量研究表明[1]:运动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群不同,运动时及运动后可出现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且作用可维持12h以上。

因此,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抗阻运动又称力量运动,通过负重抗阻运动、对抗性运动、克服弹性物体运动和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等锻炼肌肉力量,是一种无氧运动。

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可快速、有效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受体表达,纠正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

本文将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

进阶式抗阻运动联合平衡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肢体感觉障碍的影响

进阶式抗阻运动联合平衡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肢体感觉障碍的影响

进阶式抗阻运动联合平衡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肢体感觉障碍的影响樊美红;李玉霞【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江西)》【年(卷),期】2024(25)2【摘要】目的探讨进阶式抗阻运动联合平衡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肢体感觉障碍的影响。

方法选择144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伴有肢体感觉障碍的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定期的糖尿病健康相关培训和护理指导,并注意保持日常的生活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进阶式抗阻锻炼和平衡训练干预。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共失访12例,对照组共失访10例,本研究最终纳入12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2例。

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的血糖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评分表(MDN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PG和2 h PG水平、MD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或P<0.001)。

结论进阶式抗阻锻炼联合平衡训练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伴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还可改善患者的肢体感觉功能障碍程度,进而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页数】6页(P108-112)【作者】樊美红;李玉霞【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相关文献】1.抗阻运动联合压力与适应理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与心理状态的影响2.八段锦单独与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3.腹式呼吸、有氧训练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影响4.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meta分析5.个体化睡前饮食规划护理联合抗阻运动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衰弱情况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其发病逐年增多,1997年WHO报道,1995年全世界约有糖尿病患者1.25亿,到2025年将增至299亿。

其中2型糖尿病病人占全部糖尿病人的80%以上,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

从而引起高血糖,高血糖导致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严重时会危机病人生命。

2型糖尿病的发生除与遗传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现在认为糖尿病的增加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与高能量食品摄取过多,饮食结构改变,缺乏运动有关。

缺乏运动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se tolerance,IGT)是糖耐量正常向糖尿病过渡的中间状态,防治IGT恶化为糖尿病是糖尿病早期预防的关键。

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

运动是预防糖耐量受损和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措施。

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最佳的治疗方案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非常关键,即饮食结合运动治疗。

本文主要就有氧运动和抗阻性运动在2型糖尿病中的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1有氧运动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1.1有氧运动对糖代谢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血糖正常化为主要目标,来预防和延缓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

有氧运动可以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血液中葡萄糖的直接利用,提高胰岛素转运血糖的活性,纠正胰岛索相对不足所造成的糖代谢紊乱。

Boule通过14项临床实验分析发现50%~60%VO摘要2摘要max踏车练习使2型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降了O。

66%,表明了血糖控制的提高。

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输注(GIR)明显比正常对照组低,即糖尿病人葡萄糖利用较差。

在随后的30分钟运动中,两组的GIR均显著增加,运动30~60分钟后下降。

不同的是在糖尿病组,运动后GIR显著高于运动前休息状态,说明了运动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诱导的葡萄糖利用率。

抗阻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抗阻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抗阻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江山;李胜楠;朱登月;余靖
【期刊名称】《糖尿病新世界》
【年(卷),期】2018(021)008
【摘要】抗阻运动是对抗阻力的负重训练方法.通过抗阻训练可改善体成分、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胰岛素抵抗,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指标的有效方法.抗阻训练康复应用的核心要素有适宜性、累积性和控制性.抗阻运动要选择大肌肉动作,多关节运动,同时兼顾身体的均衡性.抗阻运动的负荷评价方法心率、最大摄氧量、代谢当量、主观疲劳程度等,长期坚持中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将获得更好的降糖脂效益.【总页数】4页(P195-198)
【作者】江山;李胜楠;朱登月;余靖
【作者单位】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
【相关文献】
1.心肺运动试验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孟晴
2.心肺运动试验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孟晴;陈伟;高民;钱贞;;;;
3.2型糖尿病患者弹力带抗阻运动的研究进展 [J], 陈亚楠; 王一妃; 苏立苓; 姜倩倩; 林翠霞
4.2型糖尿病患者弹力带抗阻运动的研究进展 [J], 陈亚楠;王一妃;苏立苓;姜倩倩;林翠霞
5.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赵楠;张玉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类型运动项目对2型糖尿病患者平衡能力影响的综述

不同类型运动项目对2型糖尿病患者平衡能力影响的综述

129体育医学作者简介:王云(1996—),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通讯作者:毛文慧(1973—),女,汉族,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不同类型运动项目对2型糖尿病患者平衡能力影响的综述王云 毛文慧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不同类型运动项目对2型糖尿病患者平衡能力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基于已有专家学者的探索,总结具体运动项目的练习效果,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选择不同类型运动项目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运动训练;糖尿病;平衡能力2型糖尿病是机体内以血浆里的葡萄糖浓度水平比正常血糖高为特征的慢性内平衡失调的代谢性综合疾病。

影响到全球大约15%的40岁以上成年人,中国目前糖尿病患病率为9.7%。

糖尿病会导致躯体感觉和远端肌肉功能的逐渐丧失,尤其是在下肢。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可引起患者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破坏,出现四肢麻木、刺痛、萎缩等,是致残的主要原因。

这不仅给个人带来沉痛代价,同时也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

因此,有必要探究方法进行干预,以减少今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次数。

一、数据来源在CNKI 、GOOGLE 等国内外数据库中,以“2型糖尿病(T2DM )”“平衡能力(balance capacity )”“运动训练(exercise )”为检索词,共检索得到72篇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整理与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提供参考。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平衡能力的相关知识1.平衡能力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平衡是在各种临床专业工作的卫生专业人员经常使用的术语,人类的平衡并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本文参考力学中平衡的定义,指的是当作用于物体的合力载荷作用(力或力矩)为零时物体的状态。

影响人体平衡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支撑面的稳定性、面积以及重心的高低。

(2)分类:较普遍的认为,平衡能力可以分成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静态平衡指以最小运动保证基本支持的能力,而动态平衡则指在保持稳定位置的同时执行任务的能力。

餐后不同时间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的观察

餐后不同时间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的观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摘 要】 目的 探讨餐后不同时间进行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的差异, 旨在为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进行
抗 阻训练的最佳 时间提供依据。方 法 2 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人 院第 2 天一第 4天 3 d中分别于 晚餐后 3 0 a r i n 、 6 0 a r i n和 9 0 m i n 不 同运 动 1 3餐后 6 0m i n的血糖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
餐后不同时 间抗阻训练对 2 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的观察
孟 朝琳 , 王燕 翔 , 吴 小彬 , 李 明子 , 张锦辉 m
( 1 . 厦 门 大 学 附 属 中山 医 院 a . 内分 泌 科 . b . 护理部 , 福建 厦门 3 6 1 0 0 4 ; 2 . 北 京 大 学 护 理 学 院 内科 教 研 室 , 北京 1 0 0 1 9 1 )
2 0 1 3年 4月
第2 O卷 第 4 A 期
护 理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N u r s i n g ( C h i n a )
Ap r i l , 2 01 3
V0 1 . 2 O No . 4 A 3 1
【 临床 护 理 】
※内科 护理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y p e 2 D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ME NG Z h a o — l i n l a . W ANG Ya n — x i a n g l a y W U Xi a o — b i n l a L I Mi n g — z i 2 Z HANG J i n — h u i
Me t h o d s T w e n t y — ou f r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e d n o r e s i s t a n c e t r a i n i n g a t t h e 1 s t d a y a f t e r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w h i l e t h e y i f n i s h e d 3 0- mi n u t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抗阻运动分类
4
利用力量训 练器械
治疗
运动强度
中等强度循环抗阻力运动:
45%~65%RM 高重复次数 短间隙
高强度抗阻力运动:80%~100%RM
运动持续时间短暂
重复次数与强度的关系
次数 强度 1 2 4 5 6 100% 95% 90% 87% 85%.
次数 7 8 10 12 14
强度 83% 80% 75% 70% 65%
抗阻训练影响血糖的机制
3.调节脂质代谢
组织摄取和氧化游离脂肪酸能力 脂解酶活性 LDL、VLDL、TG HDL
治疗
抗阻运动分类
1
负重抗阻 运动
2
对抗性运动
3
克服弹性物 体运动
4
利用力量训 练器械
治疗
抗阻运动分类
1
负重抗阻 运动
治疗
抗阻运动分类
2
对抗性运动
治疗
抗阻运动分类
3
克服弹性物 体运动
脂肪细胞 肝脏 骨骼肌
胰岛素
胰岛素刺激细胞对糖的摄取
胰岛素缺乏为什么会导致糖尿病?
对于一个细胞来说,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时: 葡萄糖不能及时进入细胞
细胞内葡萄糖减少,细胞代谢减弱(肌肉、肝脏)
细胞外葡萄糖过多,导致糖基化损伤,多羟基化合物堆积, 渗透性失衡 导致机体各种机能和代谢变化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 录
概述
机制
治疗
问题
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 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 用缺陷所引起。 分型: 1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点击添加标题
概述
流行病学 患病率:9.7%
点击添加标题
9240万
概述
危害
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 点击添加标题 性非传染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肿瘤 中国糖尿病患者居世界第二
抗阻训练影响血糖的机制
GLUT4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活性降 低
抗阻训练影响血糖的机制
增加蛋白激酶B(PKB)的表达
骨骼肌缺氧,收缩状态 (内部缺氧)
GLUT4
转运葡萄糖的能力 改善胰岛素抵抗
PKB表达
激活 胰岛素
抗阻训练影响血糖的机制
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 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 TNF
降低肿瘤坏死因子 TNF 水平

有氧训练

VO2 Max 增加 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 的工作能力 血压轻度下降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Cardio is not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o a balanced exercise program!!
有氧运动 vs. 抗阻训练??
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运动控制糖尿病的作用机理
Hale Waihona Puke 增强胰岛素分泌能力及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加速脂肪分解,改善脂类代谢
概述
• 有氧运动最早也最广泛 • 最佳运动方式
禁忌:抗阻运动为代表的无氧运动
抗阻训练为禁忌症?

抗阻训练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改善内皮功能 改善脂质代谢 增加骨密度
抗阻训练影响血糖的机制
机制
1
2
3
改善胰岛素抵抗
加速糖代谢
调节脂质代谢
抗阻训练影响血糖的机制
1. 改善胰岛素抵抗
提高脂联素和降低 游离脂肪酸水平 增加蛋白激酶B (PKB)的表达
降低肿瘤坏死因子 TNF 水平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胰岛素抵抗
增加葡萄糖转运 蛋白4 GLUT4 降低胰岛素抵抗
逆转TNF 水平 降低胰岛素抵抗 增加外周胰岛 素敏感性
胰岛素为什么会缺乏?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
β 细胞对血糖水平反应迟缓,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岛素分泌反应缺陷,肝脏生成葡萄糖过多
胰岛素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胰岛分泌的激素: α细胞(20%):高血糖素,促分解激素
β细胞(70%):胰岛素(Insulin)
增加胰岛素受体底物丝氨酸磷酸化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自身磷酸化和活性降低 逆转TNF 水平 降低了胰岛素受体分子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能力 降低胰岛素抵抗 增加外周胰岛 素敏感性
胰岛素抵抗
抗阻训练影响血糖的机制
2. 加速糖代谢
肌肉体积、 力量和耐力增加 骨骼肌 内部毛细血管、GLUT4和胰岛素受体总量增加 增加肌肉葡萄糖的储存和利用 血糖水平明显下降
次数 15 17 20
强度 60% 55% 50%
治疗
运动频率与时间
美国糖尿病协会支持美国运动医学的指南: 1周2d 每天至少8~10次运动 每次重复10~15次或接近疲劳。 部分患者加大抗阻力运动量可能产生更 大益处, 建议1周运动3d 即刻血糖:餐后30分钟 维持血糖:餐后60分钟
是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
糖尿病诊断标准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PG水平 ≥11.1mmol/l(200mg/dl)
哪个更好? 有氧运动燃烧更多的卡路里?? 但抗阻训练塑 造肌肉以增加基础代谢率(BMR)?? 记住我们的目标是防止大血管或微血管功能 紊乱及改善胰岛素功能…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缺乏引起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NIDDM) 基本环节和特征: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治疗、预防并发症:降低胰岛素抵抗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治疗
注意事项
中、高强度抗阻力运动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风险
高强度抗阻力运动会引起血压迅速升高,可能引起患者休克、心 肌缺血或视网膜出血, 因注意监测体质变化,以安全的运动为准则
血糖高于14mmol/L,不要运动
遵循个性化原则,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及强度
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以备出现低血糖情况下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