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2024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备考策略及指导

2024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备考策略及指导

2024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备考策略及指导生物是初中三年级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为了应对中考,学生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复习备考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备考。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复习备考生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计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时间安排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合理的学习计划有助于学生分配时间,有条理地复习每个知识点和章节。

2.理清知识框架:生物知识点众多,学生需要先理清知识框架,了解不同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可以通过查看教科书的目录和学习大纲,来了解知识点的组织结构。

理清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复习备考。

4.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课堂复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

课堂复习可以通过听讲解、讨论问题和写作业来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自主学习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科书、做习题等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小组合作可以通过与同学讨论和解答问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5.备考模拟试题:复习备考生物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特别是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要求,提高答题技巧和速度。

同时,模拟试题还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找出知识上的漏洞和不熟悉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

7.多做实验和观察: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生可以通过做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可以买一些小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或者利用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了解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表现。

8.注意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的交流和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交流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思路,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2024年中考生物读图理解题专题复习:生物圈中的动物

2024年中考生物读图理解题专题复习:生物圈中的动物

2024年中考生物读图理解题专题复习:生物圈中的动物1.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

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蚯蚓)用呼吸,因此必须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2)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是(填字母代号)所在的类群。

(3)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4)(填字母代号)动物所属类群开始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5)请写出D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任填一项即可)等。

(6)上述五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填字母代号)。

2.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动物种类约占世界总数的10%左右,不同种类的动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均表现出对各种环境的适应。

如图是青蛙、鹦鹉和海豚的特征比较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

请据图回答:(1)鹦鹉属于鸟类,身体呈型,能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从分类的角度看,A表示以上三种动物的共有特征:体内都有,属于脊椎动物:从体温变化来看,属于变温动物的是。

(3)若C表示青蛙和海豚都能生活在水中,但都用呼吸,不同的是青蛙还可用皮肤辅助呼吸。

(4)图示三种动物中,具有胎生、哺乳特征的是。

3.生命在于运动。

下图是与人类运动相关的概念图和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A是,B是。

(2)图Ⅰ中能分泌滑液的结构是[]。

(3)图Ⅰ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4)每个动作的形成都是由运动系统在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同时还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提供。

4.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遐想。

下面是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

请据图回答:(1)根据体温是否保持恒定来看,与A同类的动物有(用字母表示);适应陆生的动物有(用字母表示)。

(2)C类动物被称为两栖动物,成体的呼吸器官是,皮肤辅助呼吸。

(3)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一、生物基础知识回顾1.细胞理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质体、核、细胞膜、细胞质等。

2.细胞的各种运动方式:自主运动、运动作用、肌纤维蛋白等。

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4.遗传学基本概念:基因、DNA、RNA、基因突变等。

5.遗传方式与规律:单性生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

6.生物种类与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五界分类法等。

7.细胞的组成与结构:细胞壁、核膜、细胞器等。

二、生物的进化与适应1.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等。

2.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学等。

3.生物的适应与变异:适应性进化、遗传变异等。

4.进化的速度与节奏:突变速度、物种形成速度等。

三、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等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生长条件、节律、激素调节等。

3.光合作用的过程与特点:光合反应、碳循环等。

4.植物的传播与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5.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水分适应、温度适应、光照适应等。

四、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体内环境稳态调控:内环境稳态、恒定性等。

2.脊椎动物的体内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3.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消化器官结构与功能、消化酶等。

4.动物的呼吸与循环: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等。

5.动物的运动与支持: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运动方式等。

6.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五、生态学基本概念与问题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群落、种群、生态位等。

2.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圈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生态系统的结构:氧化还原环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

4.生物群落的演替:演替的基本概念、演替过程与影响因素。

5.生态问题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等问题。

六、常见的遗传疾病与生活中的应用1.常见的遗传疾病:遗传性疾病的定义、分类和症状。

3.生物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等。

2024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专题突破(冀少版):第一篇++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件+

2024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专题突破(冀少版):第一篇++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课件+

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
化器,即动力车间。
【答案】B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考点聚焦 典题精析 备考演练
26
第二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复习讲练
考点2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2023·广西中考)骨髓中的造血干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不断
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右图所示。图
复习讲练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考点聚焦 典题精析 备考演练
25
第二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复习讲练
思路点拨 图中结构为: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
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③叶绿体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能
量转换器;②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④细胞核里面含有遗传物质,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⑦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动、植物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考点聚焦 典题精析 备考演练
11
第二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复习讲练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__细__胞_壁___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__细__胞__膜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__细__胞__质__ 能流动并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__细__胞__核__含遗传物质,为细胞的 控制中心;__线__粒__体__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__叶__绿__体__能将无机 物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__液__泡__含细胞 液,里面溶解有多种物质。
实验题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考点聚焦 典题精析 备考演练
9
第二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考点聚焦
第二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复习讲练
概念填写
1.细胞是生物体__结__构__和__功__能__的基本单位。 (1)观察细胞 植物细胞:擦 → 滴(滴__清__水__) → 撕 → 展 → 盖 → 染(碘液染色)→ 吸。 动物细胞:擦 → 滴(滴_生__理__盐__水___)→ 刮 → 涂 → 盖 → 染 → 吸。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整理
一、细胞生物学
1.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产物排泄、物质运输、细胞分裂、遗传信息传递
3.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5.DNA与RNA的结构、功能和复制过程
二、遗传与进化
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的性状转移、染色体的结构及功能
2.基因工程:基因的克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3.生物进化:生物的适应性、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原理、人类的进化
4.遗传病: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三、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转化
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发生过程、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3.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和排泄:食物消化的过程、吸收与利用、肾脏的功能和排泄物的成分
四、生物的调节与保护
1.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结构、传递神经冲动、反射弧
2.激素调节:内分泌器官、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3.免疫与抗体:机体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原理和作用机制
五、生物间的关系
1.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层级分类、常见生物类群的特征
2.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生态位、生物链、食物网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环境破坏、减少污染的方法
六、生命科学的实践
1.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2.健康与生活:健康饮食、锻炼与保健、避免疾病的传播。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5篇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5篇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5篇资料15篇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光周期现象2、光饱合点3、光补偿点5、贝格曼规律6、阿伦规律7、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又称总积温。

二、问答题1、太阳光的生态作用有哪些?2、论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的应用意义。

答:(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用公式表示:K=N·(T-C)单位:日·度。

上面的方程式可改写成:T=C+K/N=C+KV,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单位日·度;N——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T——发育期间的x均温度;C——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

V为发育历期的倒数(1/N)即发育速率。

(2)在农业的应用:a、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b、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c、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d、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e、应用积温预报农时3、论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答:(1)生物从形态上对低温的适应:植物:a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b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c一年生草本,死后留下种子越冬;d多年生草本,以块茎、鳞茎、根状茎越冬;e木本植物则以落叶相适应(自保措施)。

动物:动物对低温的适应:增加羽毛、皮下脂肪量,增加隔热层,以降低热传导,或称增加隔热性。

体型和颜色变化(2)生物从生理上对低温的.适应:植物:低温环境的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动物:a、增加体内产热量(非颤抖性产热)b、逆流热交换机制c、局部异温性d、耐受冻结e、超冷(3)生物从形态上对高温的适应:植物:a、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过滤一部分阳光;b、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c、蔽光效应,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减少辐射伤害;d、有些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绝热。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专题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专题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专题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一、生物分类1、生物分类:根据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3、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形态结构。

4、被子植物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根、茎、叶、种子种子生殖陆地松被子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珙桐5、根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二、从种到界1、生物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基本分类单位: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间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最远、共同特征最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生物间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

4、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是林奈的双名法。

5、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第一部分属名和第二部分种加词两部分组成,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可省略)。

6、动植物分类等级举例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4、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称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3、我国特有珍稀生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藏羚羊。

4、中生代活化石——扬子鳄;植物活化石——银杉。

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外,还有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完善法律等。

高频命题点1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1.(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精选7篇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精选7篇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精选7篇初中生物考试必背知识:被子植物的一生篇一1、孢子植物有(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2)苔藓植物:有假根,有茎叶的分化(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2、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3、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玉米种子有胚乳;有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由胚乳提供,无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4、裸子植物的特征:种子裸露,外面无保护它的果皮;被子植物的特征:种子外面有果皮保护,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免受外界环境的危害,更加适应陆地生活5、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籽粒饱满,胚结构完整,不在休眠期的种子6、种子的萌发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7、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枝条由芽发育成8、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9、花的主要结构:雄蕊、雌蕊(必不可少),花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过程10、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篇二1、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人的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4、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5、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

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

馒头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

7、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繁殖)。

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9、既储存了主要的遗传信息,又对细胞的生命的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细胞核)。

10、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11、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12、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一《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1)生物能适应环境。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例如:①生活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的骆驼;②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③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④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2)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例如:①蚯蚓松土;②沙地植物防风固沙;③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④植物的枯枝落叶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⑤动物粪便改良土壤。

4.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 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或捕食) 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高级消费者,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7.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它在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它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作用;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8.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总厚度大约为20千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昆虫、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和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9.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实验的变量是光,其他的条件都应相同。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即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

(2)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目的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探究实验所选用的实验材料数量要适中(不能太少,这样可以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也不能太多,这样既造成浪费,也加大了工作量)。

专题复习二《观察细胞结构》1.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对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小光圈;光弱时使用凹面镜,大光圈);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调节并观察——先粗(粗准焦螺旋)后细(细准焦螺旋);先降后升(下降:顺时针;上升:逆时针);下降至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避免碰坏玻片标本)。

(4)整理复位。

2.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必须使可见光穿过才能看到物像)。

根据取用材料的方法不同,玻片标本可分为切片(切取的薄片)、涂片(液体材料涂抹)和装片(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

3.从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

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实际标本在右上方),则玻片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从目镜内看到视野中的物像朝右上方移动)。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小。

5.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质内还有液泡和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

7.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1)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2)注意事项:①滴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②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③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8.动物细胞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

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9.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2)注意事项: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0.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细胞壁,并且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和液泡。

11.下列图1、图2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请识图作答。

(1)写出各数字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细胞膜;⑧细胞核;⑨细胞质。

(2)说明细胞中各结构的作用——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叶绿体(只有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里才含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营养物质,如糖分);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12.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请识图作答。

(填写相应的序号和名称)(1)显微镜的主要作用是将观察对象放大数倍,便于仔细观察分析。

其最重要的结构是①目镜、③物镜。

(2)对光时,选择较大光圈需要转动⑤遮光器;⑥是反光镜,起反射光线的作用。

(3)对光完成后,先转动⑦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

专题复习三《细胞的生活》1.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只有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才有)和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DNA是细胞核中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有重要意义);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叫基因。

3.(1)细胞的分裂就是细胞由一个分成两个。

细胞分裂的过程:①染色体进行复制;②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细胞核);③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④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向内凹陷,最后断裂,形成两个新细胞。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意义:使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细胞的生长是指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

(3) 细胞分化:在发育过程中,那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4.(1)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植物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2)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

人体具有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甲状腺、唾液腺等许多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5.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6.无论是植物体,还是动物体和人体,其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7.单细胞生物就是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细菌、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的一面:a.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b.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a.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b.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时可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专题复习四《植物类群》1.植物类群植物类群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与人类关系孢子植物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整个身体都浸在水中。

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①释放氧,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②饵料;③海带、紫菜等可食用;④药用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具有茎和叶,根为假根。

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

植株一般都很矮小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蕨类多数生活在陆地有根、茎、叶的①食用;②药用;植物上的潮湿环境中分化,并且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植株一般比较高大③观赏;④绿肥和饲料;⑤煤是由古代的蕨类植物演变而来的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来源:学*科*网Z*X*X*K]分布广泛,在各种环境中都有生存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作用非常广泛2.种子的结构比较内容双子叶植物种子(如菜豆、花生)单子叶植物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不同点子叶数目两片一片有无胚乳[来源:]无有营养物质贮藏部位子叶胚乳相同点[来源:学科网]都有种皮和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四部分)3.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的,且不处于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要吸收水分(溶解营养物质),同时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随后,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先发育成芽,再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4.如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图,识图作答。

(1)写出下列标号对应的结构名称:①种皮;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