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种方法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种方法砌体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主要包括基础砌筑、墙体砌筑、砌块质量检测和砌筑质量检测等内容。
以下是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的一些常用方法。
1.砌块质量检测:砌块是砌体工程的基本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砌块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测:对砌块表面进行检查,包括色彩均匀、无结块、无明显裂缝等。
-尺寸检测:检测砌块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平整度等尺寸指标,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声音检测:敲击砌块,听声音判断砌块的质量,声音应均匀清脆。
-压力检测:使用万能试验机对砌块进行压力测试,检测其抗压强度是否能满足要求。
-吸水率检测:将砌块完全浸入水中,测量其在规定时间内吸水的重量,检测其吸水率是否合格。
2.砌体质量检测:砌体工程的质量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度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砌体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砌缝检测:检查砌缝宽度、平整度、垂直度和密实度等指标,确保砌体结构的稳定性。
-砌块水平检测:使用水平仪测量砌块的水平度,保证墙体的水平度。
-墙体垂直检测:使用垂直仪测量墙体的垂直度,保证墙体的垂直度。
-强度检测:通过对砌体进行抗压测试,检测其抗压强度是否能满足要求。
-开裂检测:对墙体进行视觉检查,检测是否有明显裂缝,以及裂缝的大小和位置。
3.温度和湿度检测:温度和湿度是砌体工程常要关注的因素,其对砌体材料的水化反应和干燥速度有影响。
常用的温度和湿度检测方法包括:-温度检测:使用温度计测量砌体表面和内部的温度,确保砌体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进行施工。
-湿度检测:使用湿度计测量砌体表面和内部的湿度,确保砌体在适宜湿度范围内进行施工。
4.施工工艺检测: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砌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砌筑顺序检测:检查砌块和砂浆的搅拌、浆沙和安装顺序是否符合要求。
-砂浆配合比检测:检测砂浆的配合比、强度和流动性,确保砂浆质量合格。
-引水线检测:检查引水线的设置和使用是否正确,以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保障砌体工程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现场检测,并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本文将就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砌体工程现场检测应该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而不是等到整个工程结束后才进行检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将问题带入下一个施工阶段,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在进行现场检测时,应该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砌体墙体的垂直度、水平度、平整度、强度、外观质量等方面。
其中,砌体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外观。
在进行检测时,应该使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和设备,如水平仪、测量尺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砌体工程现场检测还应该关注砌体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情况。
砌体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砌体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现场检测时,应该对砌体材料的原材料、配比、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此外,砌体工程现场检测还需要关注砌缝的质量和密实度。
砌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砌体墙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现场检测时,应该对砌缝的宽度、平整度、密实度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最后,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的结果应该及时记录和整理,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定和归档。
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砌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测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砌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砌体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确保砌体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砌体工程现场检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检测的具体范围和内容,准备好必要的检测工具和设备,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和流程,以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检测人员的资质和技术水平。
检测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资质证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各类检测设备,并能够准确判断砌体工程的质量状况。
2. 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设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准和检验,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砌体工程的质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检测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进行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检测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结果需要经过多次重复检测和数据分析,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检测后的处理和应用。
在完成砌体工程现场检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应用。
包括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砌体工程的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工程的后续施工和验收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砌体工程质量、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工作,才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砌体结构检测方法总结(合集3篇)

砌体结构检测方法总结(合集3篇)砌体结构检测方法总结第1篇3、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砌体工程中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现场检测。
不适用于遭受高温、冻寒、化学侵蚀、火灾等表面损伤的砂浆检测,以及冻结法施工的砂浆在强度回升阶段的检测。
所检测的砂浆应为自然养护、龄期为28d或28d 以上、处于自然风干状态、强度为的水泥混合砂浆及水泥砂浆。
4、所需仪器和设备: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贯入深度测量仪。
贯入深度测量仪应定期送计量鉴定机构进行检定和校准。
砌体结构检测方法总结第2篇1)检测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墙体中的砖强度。
限制条件:1)适用范围为6MPa~30MPa。
END2、《中小学校舍房屋抗震加固-砌体结构》3、《结构分析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场荷载试验》砌体结构检测方法总结第3篇原位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1、检测原理与特点:原位轴压法是使用原位压力机,在墙体上进行抗压试验,检测砌体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也简称为轴压法。
原位轴压法属于原位检测,直接在检测的墙体上进行试验,测试结果是砌体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的综合反映。
原位轴压法有设备使用时间长、变形适应能力强、操作简便、检测结果直观、可比性强的优点,对砂浆强度低、砌体压缩变形较大或砌体强度较高的墙体均可应用。
其缺点是检测设备较重造成搬运不便,会对所检测的砌体造成局部破损。
2、依据标准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3、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普通砖和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火灾、环境侵蚀后的砌体剩余抗压强度。
4、所需仪器和设备:原位压力机,根据其额定压力和极限压力指标的不同,分为450型、600型和800型三种型号。
以上是房屋安全中对砌体结构房屋的抗压强度检测常用的三种方法,检测时采用哪种方法,由委托的专业第三方房屋检测鉴定机构根据现场情况确认最终的检测方案。
-End-。
砌体结构现场检测

第一章 概念
1、当检测对象为整栋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 时,应将其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可以独立进行分 析的结构单元,每一结构单元应划分为若干个检 测单元。
2、每一检测单元内,不宜少于6个测区,应将单 个构件(单片墙体、柱)作为一个测区。当一个 检测单元不足6个构件时,应将每个构件作为一 个测区。
第一章 概念
2、试件抗压试验之前应做以下准备工作: ①在试件四个侧面上画出竖向中线。
第二章 切割法
②在试件高度的1/4、1/2、和3/4处,分别测量 试件的宽度与厚度,测量精度为1mm,取平均值。 试件高度以垫板顶面量至压板底面。
第二章 切割法
3、将试件吊起清除垫板下杂物后置于试验机上, 垫平对中。拆除上下压板间的螺杆。 4、采用分级加荷办法加荷。每级的荷载应为预 估破坏荷载值的10%,并应在1~1.5min内均匀 加完;恒荷1~2min后施加下一级荷载。施加荷 载时不得冲击试件。加荷至破坏值的80%后应按 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试件破坏。当试件 裂缝急剧扩展和增多,试验机的测力指针明显回 退时,应定为该试件丧失承载能力而达到破坏状 态。其最大的荷载计数即为该试件的破坏荷载值。
第二章 切割法
5、试验过程中,应观察与捕捉第一条受力的发 丝裂缝,并记录初始荷载值。 四、数据处理 1、砌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uij ij Nuij / Aij
第二章 切割法
式中 uij ——第i个测区第j个测点砌体试件的抗 压强度(MPa);
N uij ——第i个测区第j个测点砌体试件的破
采用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制抗压试件法检测, 当选择6个测区却有困难时,可选取不少于3个测 区测试,但宜结合其他非破损检测方法综合进行 强度推定。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谢谢观看
无损检测技术
破损检测技术
红外线检测技术
振动检测技术
利用声波、射线等物理现象在 砌体结构中传播的特性,通过 接收和分析反射回来的信号, 判断结构内部是否存在缺陷或 损伤。
通过钻取砌体结构的小块样品 ,进行试验室分析,确定其强 度、抗压等性能指标,从而判 断结构是否存在缺陷或损伤。
利用不同温度下砌体结构对红 外线的吸收和反射特性不同, 通过红外线热像仪获取砌体结 构的温度分布图像,分析其异 常温度区域,判断结构是否存 在缺陷或损伤。
通过激振设备对砌体结构施加 振动激励,利用加速度计、位 移计等传感器测量结构的振动 响应,分析其频率、振幅等参 数,判断结构是否存在缺陷或 损伤。
检测技术应用范围
无损检测技术
破损检测技术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砌体结构,如砖砌体、 石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等,可检测其内 部和表面的缺陷、损伤等。
适用于需要获取更精确检测结果的情况, 如对砌体结构的局部损伤进行详细分析或 对特定部位进行强度测试等。
非破损检测法
1 2
定义
非破损检测法是指在不破坏砌体结构的情况下, 通过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对砌体结构进行检测的方 法。
优点
不会对砌体结构造成破坏,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3
缺点
检测精度相对较低,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 评估。
04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标准
砌体强度检测标准
01
02
03
04
检测方法
采用回弹法、取芯法、原位轴 压法等方法进行砌体强度检测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目录
(题)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
1、为了在砌体工程现场检测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政策,做到技术先进、数
据准确、安全可靠,制定本标准。
2、原位轴压法:采用原位压力机在墙体上进行抗压测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
的方法,简称轴压法。
3、检测方案应根据调查结果和检测目的、内容和范围制定,应选择一种或数
种检测方法,必要时应征求委托方意见并认可。
对被检测工应程划分检测单元,并确定测区和测点数。
4、每一测区应随机布置若干测点。
各种检测方法的测点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制抗压试件法、原位单剪法、筒压法:测点
数不应少于1个。
2 、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
3 、砂浆片剪切法、砂浆回弹法、点荷法、砂浆片局压法、烧结砖回弹法:
测点数不应少于5个。
5、测点布置应能使测试结果全面、合理反映检测单元的施工质量或其受力性
能。
6、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可按对砌体结构损伤程度,分为下列几类:非
破损检测方法、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7、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可按测试内容分为下列几类:
1、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制抗压试件法;
2 、检测砌体工作应力、弹性模量:扁顶法;
3 、检测砌体抗剪强度:原位单剪法、原位双剪法;
4 、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砂浆回弹法、
点荷法、砂浆片局压法;
5 、检测烧结砖抗压强度:烧结砖回弹法。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方案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方案一、检测内容1. 砌体材料的检测砌体材料的检测主要包括砖、砂浆、砌筑石材等的检验。
需要检测材料的质量、强度、吸水率等性能指标,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砌体结构的检测砌体结构的检测主要包括砌体墙体、隔墙、柱、梁等的砌筑质量、强度和连接等方面的检验,确保结构牢固、稳定。
3. 砌体墙体的检测砌体墙体的检测主要包括墙体的平整度、垂直度、水平度、尺寸精度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墙体外观平整,大小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 砌体墙体的抗压强度检测对于砌体墙体的抗压强度需要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确定其抗压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 砌体外墙、内墙的面层材料、保温材料的检测外墙、内墙的砌体面层材料和保温材料的检测主要包括面层材料的平整度、厚度、外观质量和保温材料的隔热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6. 砌体墙体的抗风压性能检测对于砌体墙体的抗风压性能需要进行抗风压试验,确保其抗风压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二、检测方法1. 手工检验手工检验是通过实际观察、触摸等手工方法进行检测,包括对砖、砂浆、砌筑石材等材料的质量、外观、强度等方面的检验。
2. 仪器检测仪器检测是通过使用相关检测仪器进行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构的尺寸测量、抗压强度试验、抗风压性能测试等方面的检验。
三、检测标准及要求1. 相关标准砌体工程的检测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材料性能标准、抗压强度试验标准、抗风压性能测试标准等相关标准要求。
2. 检测要求砌体工程的检测需要满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保证砌体材料的质量、砌体结构的强度、平整度、尺寸精度、墙体的抗压强度、抗风压性能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
四、检测依据及程序1. 施工图纸砌体工程的检测需要依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检验,确保砌体结构、尺寸、强度和外观等符合设计要求。
2. 施工规范砌体工程的检测需要依据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检测程序砌体工程的检测程序主要包括施工前检测、施工中检测和竣工验收检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砌体结构现场检测方法7.1 概述在砌体工程现场原位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之前,从墙体上切割下砌体试件,运到试验室进行试验,是唯一的检测砌体力学性能的方法。
从六十年代开始,我国的一些科研单位对轻型回弹仪以及在砌体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墙体材料不断涌现,为规范建筑市场的需要,1990年1月颁布实施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129。
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我国砌体工程强度现场检测技术研究开发也特别活跃。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现场原位检测技术研究成果有:冲击法、扁顶法、轴压法、单砖双剪法、取芯法、顶推法、推出法、砂浆片剪切法、砌体通缝单剪法、筒压法、点荷法、拉拔法、应力波法、射钉法等十多种方法。
其中,回弹法、轴压法、冲击法、推出法、筒压法编制出了地方规程。
2000年7月颁布的《砌体力学性能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纳入了十种检测方法。
近几年,又颁布了贯入法测定砂浆强度、回弹法测定烧结砖强度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能测试,砌体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砌体的工作应力,弹性模量,砌筑砂浆强度,砌筑砖强度。
检测的指标,应用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鉴定,房屋的加层、改造,以及古建筑砌体工作应力、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测定。
本章选择了目前强度检测应用较广的几种方法,将其特点、用途和限制条件列于表7.1中,相关单位可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试验条件进行选用。
但在试验中不得构成结构或构件的安全问题。
这些方法不适用于,遭受环境侵蚀和火灾等灾害损伤砌体部位的强度测试。
表7.1-1 试验方法特点一览表7.2 回弹法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7.2.1 抽样方法7.2.1.1 对检测批的检测,每个检验批中可布置5—10个检测单元,共抽取50—100块砖进行检测;7.2.1.2 块材检测批数量的最小样本容量不宜小于表7.2.3,A类的要求限定值。
7.2.1.3 回弹法检测烧结普通砖的抗压强度宜配合取样检验的验证。
表7.2.3 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7.2.2 主要仪器设备: HT75型回弹仪。
7.2.3 检测方法7.2.3.1 回弹测点布置在外观质量合格的条面上,每块砖的条面布置5个回弹测点,测点应避开气孔等且测点之间应留有一定间距。
7.2.3.2 回弹法检测烧结普通砖的抗压强度宜配合取样检验的验证。
7.2.4 数据处理及强度推定7.2.4.1 以每块砖的回弹测试平均值Rm 位计算参数,按相应的测强曲线计算单块砖的抗压强度换算值;当没有相应的换算强度曲线时,经过试验验证后,可按式(7.2.6-1)计算单块砖的抗压强度换算值:粘土砖: 页岩砖: (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7.2.-1) 煤矸石砖:式中 i m R ,—第i 块砖回弹测试平均值;i f ,1—第i 块砖抗压强度换算值。
7.2.4.2 抗压强度的推定,以每块砖的抗压强度换算值位代表值,检测批的标准差σ为未知时,计量抽样检测批均值μ(0.5分位值)的推定区间上限值和下限值可按式(7.2.6-2)计算:ks m +=1μ (7.2.-2)ks m -=2μ式中 1μ—均值(0.5分位值)μ推定区间上限值;2μ—均值(0.5分位值)μ推定区间下限值;m —样本均值; s —样本标准差;k —推定系数,取值见表7.2.6。
7.2.4.3 抗压强度的推定,以每块砖的抗压强度换算值位代表值,检测批的标准差σ为未知时,计量抽样检测批有95%保证率的标准(0.05分位值)的推定区间上限值和下限值可按式(7.2.4-3)计算。
s k m x k 11,-= (7.2.-3) s k m x k 22,-=式中 1,k x —均值(0.05分位值)μ推定区间上限值;2,k x —均值(0.05分位值)μ推定区间下限值; m —样本均值;s —样本标准差;—推定系数,取值见表7.2.6。
21k k 和5.3208.1,,1-=i m i R f 4.3106.1,,1-=im iRf 0.2705.1,,1-=i m i R f表7.2.6 标准差未知时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系数7.2.4.4 计量抽样检测批的检测结果,宜提供推定区间。
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宜位0.90,并使错判概率和漏判概率均位0.05。
特殊情况下,推定区间的置信度可为0.85,使漏判概率为0.10,错判概率仍为0.05。
7.2.4.5 结构材料强度计量抽样的检测结果,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差值应予以限制,不宜大于材料相邻强度等级的差值和推定区间上限值算术平均值的10%两者中的较大值。
7.3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7.3.1 抽样方法7.3.1.1 测位宜选在承重墙的可测面上,并避开门窗洞口及预埋件等附近的墙体。
墙面上每个测位的面积宜大于0.3m2。
7.3.1.2 每个测位内均匀布置12个弹击点。
选定弹击点应避开砖的边缘、气孔或松动的砂浆。
相邻两弹击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mm 。
7.3.2 主要仪器设备7.3.2.1 HT20型回弹仪,其试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
7.3.2.2 砂浆回弹仪应每半年校验一次。
7.3.2.3 在工程检测前后,均应对回弹仪在钢砧上做率定试验,在钢钻上率定平均回弹值为74±2。
7.3.3 检测方法7.3.3.1 同一设计强度等级砌筑单位为一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应布置不少于6个测区,每个测区应布置不少于5个测位。
7.3.3.2 测位初的粉刷层、勾缝砂浆、污物等应清除干净;弹击点处的砂浆表面,应仔细打磨平整,并除去浮灰。
7.3.3.3 在每个弹击点上,使用回弹仪连续弹击3次,第1、2次不读数,仅记读第3次回弹值,精确至1个刻度。
测试过程中,回弹仪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其轴线应垂直于砂浆表面,且不得移位。
7.3.3.4 在每一测位内,选择1~3处灰缝,用游标卡尺和1%的酚酞试剂测量砂浆碳化深度,读数应精确至0.5 mm.。
7.3.4.数据处理7.3.4.1 从每个测位的12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最大值、最小值,将余下的10 个回弹值计算平均值,以R 表示。
7.3.4.2 每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应取该测位各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以d 表示,精确至0.5mm 。
平均碳化深度大于3mm 时,取3.0mm 。
7.3.4.3 第i 个测区中第j 个测位的砂浆强度换算值,应根据该测位的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化深度值,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当mm d 0.1≤时:57.3521097.13Rf ij -⨯=(7.3.-1)当mm mm <m<0.30.1时:04.3421085.4R f ij -⨯=(7.3.-2)当mm d 0.3≥时:60.3521034.6R f ij -⨯=(7.3.-3)式中 ij f 2—第i 个测区中第j 个测位的砂浆强度值(MPa );d —第i 个测区中第j 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mm ); R —第i 个测区中第j 个测位的平均回弹值。
7.3.4.4 测区的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算:∑-=112121n j ij i f n f (7.3.-4) 7.4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7.4.1 抽样方法7.4.1.1 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时,应以面积不大于25㎡的砌体构件或构筑物为一个构件。
7.4.1.2 按批抽样检测时,应取龄期相近的同楼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砌筑砂浆且不大于250m3砌体为一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砌体总构件数的30%,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
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
7.4.1.3 被检测灰缝应饱满,其厚度不应小于7mm,并应避开竖缝位置、门窗洞口、后砌洞口和预埋件的边缘。
7.4.1.4 多孔砖砌体和空斗墙砌体的水平灰缝深度应大于30mm。
7.4.1.5 检测范围内的饰面层、粉刷层、勾缝砂浆、浮浆以及表面损伤层等,应清除干净;应使待测灰缝砂浆暴露并经打磨平整后再进行检测。
7.4.1.6 每一构件应测试16点。
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水平灰缝上,相邻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小于240mm,每条灰缝测点不宜多于2点。
7.4.2.主要仪器设备7.4.2.1 贯入法检测使用的仪器应包括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简称贯入仪(图7.4.4—1)、贯入深度测量表。
7.4.2.2 贯入仪及贯入深度测量表必须具有制造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及法定计量部门的校准合格证,并应在贯入仪的明显位置具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商标、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CMC 等。
7.4.2.3 贯入仪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贯入力应为800±8N ; —工作行程应为20±0.1㎜。
7.4.2.4 贯入深度测量表(图7.4.4—2)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最大量程应为20±0.02㎜; —分度值应为0.01㎜。
7.4.2.5 测钉长度应为40±0.10㎜,直径应为3.5㎜,尖端锥度应为45°。
测钉量规的量规槽长度应为10.005.39 ㎜。
7.4.2.6 贯入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7.4.3 检测方法7.4.3.1 贯入检测应按下列程序操作:1、将测钉插入贯入杆的测钉座中,测钉尖端朝外,固定好测钉;2、用摇柄旋紧螺母,直至挂钩挂上为止,然后将螺母退至贯入杆顶端;3、 将贯入仪扁头对准灰缝中间,并垂直贴在被测砌体灰缝砂浆的表面,握住贯入仪把手,扳动扳机,将测钉贯入被测砂浆中。
7.4.3.2 每次试验前,应清除测钉上附着的水泥灰渣等杂物,同时用测钉量规检验测钉的长度;测钉能够通过测钉量规槽时,应重新选用新的测钉。
1— 扁头;2—测钉;3—主体;4—贯入杆;5—工作弹簧; 1—百分表;2锁紧螺钉;6—调整螺母;7—把手;8—螺母;9—贯入杆外端; 3—扁头;4—测头 10—扳机;11—挂钩;12—贯入杆端面;13—扁头端面图7.2.4—1 贯入仪构造示意图 图7.2.4—2 贯入深度测量表示意图7.4.3.3 操作过程中,当测点处的灰缝砂浆存在空洞或测孔周围砂浆不完整时该测点应作废,另选测点补测。
7.4.3.4贯入深度的测量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1、将测钉拔出,用吹风器将测孔中的粉尘吹干净;2、将贯入深度测量表扁头对准灰缝,同时将测头插入测孔中,并保持测量表垂直于被测砌体灰缝砂浆的表面,从表盘中直接读取测量表显示值`i d 并记录在记录表中,贯入深度应按下式计算:i i d d '-=00.20(7.4.-1)式中 i d '—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测量表读数,精确至0.01mm;i d —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值,精确至0.01mm。
3、直接读数不方便时,可用锁紧螺钉锁定测头,然后取下贯入深度测量表读数。
7.4.3.5当砌体的灰缝经打磨仍难以达到平整时,可在测点处标记,贯入检测前用贯入深度测量表测读测点处的砂浆表面不平整度读数0i d 然后再在测点处进行贯入检测,读取i d ',则贯入深度应按下式计算:i i i d d d '-=0(7.4.-2)式中 i d —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值,精=确至0.01mm ;0i d —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测量表的不平整度读数,精确至0.01mm ;i d '—第i个测点贯入深度测量表读数,精确至0.01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