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景观图

合集下载

《地理景观》PPT

《地理景观》PPT
陕西的窑洞为什么不需要方便排水,平顶的房 子一下雨不是要漏了吗?
主要是:陕西的雨水远远少于云南地区。
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地理景观 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地理景观的地区差异除了表现在植被、民居 上以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空间差异性 时间差异性
地理景观的变化与发展
上海外滩
你所知道的地理景观发生的变化。 哪些地理景观的发展与变化是比较显著的? 那些地理景观的发展与变化比较缓慢?
地理景观
-.
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
自然景观——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 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
如山地、平原、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
人文景观——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 生明显变化的景观。
如农田、工厂、矿山、道路、建筑、民俗等。
1 内蒙古高原
2 沙漠
3 美国纽约
4 法国西部乡村集市
5 江南茶园
6 墨西哥仙人掌

7 北京八达岭长城
8 杭嘉湖平原
9 武夷山
10 安第斯山区的羊驼
自然景观:1.2.9.10. 人文景观:3.4.5. 既是自然景观又是人文景观:6.7.8.
再看几张图片,判别它们是自然景观, 还是人文景观?
陕西省北部的窑洞
云南民居
窑洞的主要材料是黄土。同学们考虑一下,两 个地方的房屋材料和造型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同?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土地利用 地理景观图可以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情况,分析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为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农业规划 农业部门可以利用地理景观图了解农业资源和分布情况,制定农业发展规 划和种植结构调整方案。
地理景观图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态保护 地理景观图可以反映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生态保护和恢复 提供决策依据。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1
地理景观图概述
3
地理景观图的要素分析
5
地理景观图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2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4
地理景观图的实践应用
地理景观图概述
地理景观图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地理景观图是一种以地图为载体,通过图形、符号和文字等手段,反映地理事物 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和动态变化的图像。
特点注意地图的时效性 Nhomakorabea03在判读地图时,需要注意地图的时效性,使用最新版本的
地图资料进行判读和分析。
地理景观图的要素分析
地形要素分析
判读地形类型,如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等,以及它们在地 理景观图中的分布和比例。
地形类型 地形起伏
地貌形态
分析地形起伏状况,包括海拔、相对高度、坡度等,了解地形 对地表水、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识别地貌形态,如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岩溶地貌等,了解地 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判读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地理景观图的基本要素
地理景观图包括地形、水系、居民点、交通线等要素,判读前需要 了解这些要素的表示方法。
获取地图投影和比例尺信息
地图投影和比例尺是地理景观图的基本参数,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准 确判读地图。
了解地图图例和标注

高考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试题解题方法

高考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试题解题方法

高考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试题解题方法一、地理示意图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前瞻性特征。

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同时还具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

1.常见的地理示意图类别(1)地理原理示意图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常见地理原理示意图及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③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2)地理过程示意图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显示了岩浆、各类岩石等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揭示了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关系。

解读此类图主要是通过读图来阐释、分析、判断、评价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化过程及规律,并运用其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①了解图意,进行图文转换,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等环节,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②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

③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掌握图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3)地理关联示意图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世界地形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世界地形图


⑤B
3.要想登上该地区的最高峰,你会选择哪条线路上 山,说说自己的理由?
C A
F

E
⑤B
D
地 形 图 04 ——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分层高设线色地地形形图图
五种地形类型
地 形 图 04 ——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04 ——沿36°N我国地形剖面图
地球的运动图 05 ——等高线地形图
※亚非界限: 苏伊士运河
H G C
KF DE
B
M A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E.亚热带季风气候 F.温带季风气候 G.地中海气候 H.温带海洋性气候
K.温带大陆性气候 M.寒带气候
大洲大洋图 03 ——世界人口和增长率图
大洲大洋图 03 ——世界人口分布图
总结
SUMMARY
景观图
01
坐标轴图 02
4.南北半球季节

90°N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90°S
60°N 30°N 0o 30°S
60°S
纬度和纬度
90°N
40°
A
20°

20°
B 40°
A 20 °N
B 40 °S
60 °N
D
35 °
C
50 °
40 °
40 °
45 °
S
C 50 °N
D 35 °S
向北越来越大,即为北纬N; 向南越来越大,即为南纬S。
经线和经度
10° W 0°
10°E 20°E
0°以东为东经,0°以西为西经。
160° E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D.①②⑤
2、判断区域环境特征 景观图 反映的区域 环境特征 热带或温带 干旱环境 地壳构造活 跃的环境
景观图
反映的区域 环境特征 高温多雨 (湿热)的 环境
干湿季变化 的热带环境
讲联系,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信息与地理要素或地 理原理的逻辑联系,并揭示地理特征
3、根据地理景观图分析形成的原因
景观图 景观形成原因 景观图 景观形成原因
例3【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 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展望2012—备考建议
• 2.关注课本:
展望2012—备考建议
• 3.关注高考真题 • 常考区域 • 常考类型
陆地 云层
陆地
12
8 18
地貌景观、遥感景观
地貌景观 冰川景观
知识结构
一、地理景观图的类型
1、自然景观图
地质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景观 2、人文景观图
乡村聚落的景观
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 天气气候景观图:台风云图 3.根据景观图获得的技术手段,可分为摄影 图、素描图、扫描图和卫星影像图片等。 农田和农业景观图(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 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 业等)、 4.根据景观图所反映地理要素的多少,有综 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自然带景观 合性地理景观图和专题性地理景观图。 工厂和工业景观图(采矿、生产车间等)、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 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分布、地理原理和规律 。 Ⅱ 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调动和运用 ●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地理知识 图表地理信息是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形、地理图像 ●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 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地理数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 Ⅲ 考生首先要能够判读图表中的图(表)名、坐标、 ●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藐视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 描述和阐释 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 地理事物 栏目、数值、点、线、面、符合、注记等的含义,运 规律。 用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实现文字信息和图表 Ⅳ ●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论证和探讨 ●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信息之间的转换,明确图表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地理问题 ●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其次要理解它们所反映的地理特征、规律或原理。

突破16 自然景观图-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解析版)

突破16 自然景观图-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解析版)

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实物景观图像。

与一般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用符号表示地理事物,而是用画面直接表示,常用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特征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正确评价能力。

地理景观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如下:(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且判断它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

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1—3题图(下图),图名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其主题是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考查了城市管理差异和区域自然带分布现象。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1—3题,用一幅以小桥、流水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下图),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空间定位应该为长江三角洲区域。

(3)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形成对景观图所在区域的整体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例如根据图乙中信息可以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特征。

(4)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内容,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例如2017年天津卷第3题图(下图),要求判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需提取图中的岩石与岩层信息分析完成。

考向1利用自然景观图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判断一驴友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

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塔黄”(颜色鲜艳、叶片贴于地面)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驴友拍摄的流石滩照片。

据此完成回答1—3题。

1.流石滩的位置出现在A.积雪冰川带B.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D.山地灌丛带2.流石滩的“遍地碎石”可能来自A.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D.流水搬运的砂石在山前堆积3.根据高山花卉“塔黄”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A.暖季短促,雨水丰沛B.干旱缺水,沙漠广布C.低温大风,日照强烈D.降水丰富,生物量大1.根据图中“高山冰川”和材料中“如茵的低草”,结合材料中对流石滩特征的描述,可判断流石滩位于高山冰雪带和高山草句带之间,属于高寒荒漠带;流石滩中见不到草甸与灌丛,冰川分布的海拔在流石滩之上。

常考图形的判读(七) 地理景观图

常考图形的判读(七) 地理景观图

常考图形的判读(七)地理景观图(2019·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1.D2.B1.定特征:确定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说明什么地理现象,找出标志性景观,分析景观反映的地理特征,由此对景观图所处区域进行空间定位。

2.找联系:分析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景观成因;根据现有景观推知过去或预测未来,注重地理过程性分析。

3.地与人: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探究某自然景观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开发利用方式),或推测某人文景观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背景。

地理环境与建筑文化息息相关。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该院落主体呈白色,房屋坐向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据此,回答1~2题。

1.该建筑设计有“大风不进屋”“风吹自把门前扫”之特点。

由此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B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2.对于该院落中照壁的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延长院落的采光时间B.遮挡早晨阳光的照射C.减弱正午的紫外线强度D.阻挡来自东方的沙尘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建筑位于我国西南,受冬季风影响小,主要受西南季风或东南季风影响。

根据图中指向标和建筑布局,北面是门,西面是主厅,南北是配房。

“大风不进屋”,主导风不能是东北风、西北风;如果是东南风,则风可以吹进西面的主厅,不合条件,故该地的主导风向可能是西南风。

第2题,黄昏时,高大的主厅遮挡了院中的阳光,主厅内因背光一片昏暗。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2课件- (46张)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2课件- (46张)
(1)分析日本“豪雪地带”降 雪量“特别豪”的主要原因。(4 分)
(2)从气候、地质、建筑原料 等方面简述形成“合掌造”民居 建筑特色地理原因。(8分)
解析:
(1)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携带来大量水汽;白川乡位于山地迎风坡, 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的降雪。
(2)“合掌造”村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多暴雪,屋顶厚且坡度大, 雪不易堆积;当地冬寒夏热,屋顶的厚度大,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 热的作用;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合掌造”建筑结构支撑作 用强,不易倒塌;发生地震时木材和茅草对人员伤害小;当地植被茂 盛,稻草丰富,可以就地取材。
土家族的吊脚楼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吊脚楼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①、地形崎岖平地少,依山而建,节约土地; ②、气候湿润,上层居住,利于通风、防潮; ③、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 ④、当地森林丰富,就地取材,多为木楼
窑洞
吊脚楼
地域文化与房屋建筑景观
福建土楼指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山区适应大家族聚居,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 共同承重的多层巨型居住建筑。它是客家民居最典型的代表,大土楼可住 同一家族上百户的数百人。土楼建筑用料简单,主要有黄土、石头、本材 等,但建造时间较长且需要较多族人帮工。
建筑材料 结构布局 建筑风格 文化体现
中国园林建筑 木质
对称 布局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含蓄
内向性和封闭性
欧洲园林建筑 石材
较多的_几__何__形__状_ 强调本身的雕塑美
整齐划一
外向性和开放性
课堂 小结
地域文化与地域 文化景观
乡村和城镇 内部的空间
结构
地域文化在乡村 景观中的体现
地域文化在城市 景观中的体现
济南城市景观
城市空间布局 济南旧城池始建于汉,作为封建的内陆城市, 济南旧城带有强烈的封闭性。清代的济南城 就以城北珍珠泉边的巡抚衙门为中心,衙署、 住宅均按等级布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地理景观图的应用
1、利用地理景观图进行区域空间定位 2、利用地理景观图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 的相互关系
3、 利用地理景观图判断、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
4、根据地理景观图分析形成的原因 5、根据人文景观图判断相应的社会活动类型
1、利用地理景观图进行区域空间定位
例1: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 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内蒙古高原 2.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 题,正确的措施是 A、兴建小水电站 B、利用风力发电 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 3.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 人为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工矿开发
例2:(07年江苏地理卷)图3 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 读图回答6 一7 题。
6.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 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C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7.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 这种山景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图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
一、地理景观图的类型
地质地貌景观
气候气象景观
自然景观 水文景观 生物景观 景观图
建筑景观(宗教、民居等) 民俗风情景观(服饰、节日) 人文景观 大型工程 农业景观 城市景观
壶口瀑布
三潭印月(杭州西湖)
布达拉宫
长城
二、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1)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因素或 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 (2)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 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 (3)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 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4、根据地理景观图分析形成的原因
例1:图3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 胜地。读图回答4-5题。
4.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B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5.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 的是 C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例2:图为我国某乡村聚 落地理环境示意图。回答 4—5题。
36.该聚落最有 可能位于我国四大 地理分区中的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例3:下图是某中学地理兴趣 小组在野外进行考察活动时绘 制的景观图,回答38—39题。 图5 38.图中地貌在我国分布最为 普遍的地区是 A.汾渭谷地 B.江南丘陵 C.松嫩平原 D.陕北高原

沟谷
2、利用地理景观图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 的相互关系
例1:读世界大陆自然植被水平地城分布示意图(部分),回答 24—25题。 24.a地所处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5.在b处出现草原景观的可能原因是( ) A.受地形起伏影响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受海陆分布影响 D.受人类活动影响
9.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 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D
10.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C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11.与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是 B A.西欧平原 B.湄公河三角洲 C.五大湖沿岸 D.墨累-达令盆地
3、 利用地理景观图判断、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
例1“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中国福娃”近日在北京公布,北京奥运会吉 祥物由五个分别以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京燕为创意,被亲切地 叫做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中国福娃”组成。根据以上 材料回答15—19题。
15.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是水上运动高手,代 表奥运五环 中的蓝色一环。以下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水上运动条件得天独厚的是
140º 150º 150º 140º 40º 40º 50º 20º 10º 20º 20º
50º
40º
50º
10º
30º
17.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代表球类运动,代表 奥运五环中的红色 一环。敦煌附近的酒泉成为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地点的有利 条件是 A 纬度低,有利于摆脱地球引力 B 晴天多,利于对飞船进 行跟踪和观测 C 距离大城市近,科技发达 D 基础工业雄厚,工业联系 紧密 18.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代 表奥运五环中的绿 色一环。关于两地区国土整治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地区应该发展矿产开发和清洁能源开发 b新疆应该发展反季节 蔬菜生产 c新疆应该发展白色经济(棉花)和黑色经济(石油) d限制 青藏高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热量和光照 e限制新疆农业生产的自然 条件是水资源短缺 f新疆应该发展特色水果生产 A abcd B cdef C acde D acef
19.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 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代表 田径运动,代表奥运五环中的黄色一环。北京地区近几 年经常遭受沙尘暴袭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沙源多数为北京当地扬沙 b我国在 三北地区建设防护林以及和蒙古联合治理沙漠化有利于北 京大气环境的改善c北京沙尘暴多发季节是秋冬季节d沙尘 暴对于全球有百害而无一利e造成北京地区沙尘暴的动力 因素主要是西北季风f如果北京地区在春季出现强烈的对 流天气也可能造成就地扬沙 A abcd B bcde C bef D acef
典例:如观察下面我国南北方 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甲乙两 图反映的地理景观: 甲: 甲:北方地区景观,土地以旱地为主,农业多为旱作农业, 传统民居多为四合院,农村交通以拖拉机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南方地区景观,河湖纵横,土地以水田为主, 传统民居多为尖顶房,农村交通工具主要以船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_。
例2:右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12—14题。 1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3.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 壤的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 D.酸性较强
例3:下图为一棵50年树龄树桩年轮示意图,读后完成 30—31题
பைடு நூலகம்
例2:植物是反映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右 图为某植物的外形景观照片。请根据照片 信息判断34—35题。 34.该植物的生长环境 A.少雨,树干粗大是为了储存大量水 B.多雨,且土壤的矿物质含量较丰富 C.多雨,但土壤中的矿物成分较少 D.雨量的季节变化较大,土壤为黄棕壤 35.在该种植物分布较多的地区,人们可 见的动物有 A.黄羊 B.骆驼 C.河马 D.牦牛
5、根据人文景观图判断相应的社会活动类型
图为拉丁美洲某一农场的景观图。请回答15—16题
15.使得本地土地利用呈现图示型态的主要因素是 ( D) A.曾经是欧洲殖民地 B.原住民的传统耕作习惯 C.为了促进观光业 D.根据配合宗教的需求 16.这种农业活动的特征是 ( D ) ①单位劳动力产量低 ②资金密集 ③农场规模大 ④种植单一粮食作物 ⑤易遭受生产过剩的风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树位于北半球 B.此树位于南半球 C.南侧降水少但土壤肥沃 D.北方侧光热水条件优越于南侧 31.利用图示内容反映的地理事物是 A.环境的反馈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C.树木的指示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
例4: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 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 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 最好的地段是 ( ) A.甲 B.乙 C.丙D.丁
D
例3:(08江苏)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 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 图回答第8趣。
8、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 B 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位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秘
例 4: 读图5, 回答 9~11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