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无公害优质水稻是指无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以良种、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等方式种植出的优质水稻,这种水稻不仅环保健康,而且口感鲜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以下是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
1.品种选择:选取优良、抗逆性强的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

如:超级稻、俄罗斯稻、优龙等。

2.土壤整理:在开垦土地前进行耕作,进行预留肥料、清除杂草等工作,并使土壤松散透气。

3.施肥:无公害优质水稻主要施用有机肥,如沼气池渣、腐熟堆肥等,将有机肥均匀分配,达到肥料合理利用和土壤肥力持续增长。

4.田间管理:做好整地、机耕、旋压打底、水利密封、覆盖等工作。

同时,要定期进行除草、松土、保水、通风等措施。

5.灌溉:选择质量优良的水源进行灌溉,并根据土壤水分情况进行排水,有效利用水源。

6.病虫害防治:选择生物农药,采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等方式控制病虫害,同时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7.收获:根据成熟率合理安排收割时间,并在农作时及时清理草木杂物、及时收集秸秆等农作物残留物,避免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机农业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保护环境,提高水稻品质,增加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益,逐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

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

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而农产品的无公害种植就是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农药、化肥和生长调节剂,严格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生产中,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的相关知识。

首先,作为基本农产品之一的水稻,种植时遵循无公害农业的要求尤为重要。

无公害水稻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改良: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水稻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耐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更适合无公害种植。

3. 合理密植:在土壤改良的基础上,按照适宜的密植标准进行播种,保证每株水稻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避免因过度密植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4. 生态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绿色防治方法,选择天敌、天敌菌、降解菌等有益微生物进行防治,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5. 合理施肥: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科学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

6. 控水灌溉: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土壤盐碱化,保持水稻的适宜生长环境。

7. 种苗管理:严格筛选水稻种子,在播种前进行种植床消毒,提高出苗率,避免因病害造成的减产。

总体而言,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力求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要严格遵守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加强管理和监测,保证生产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食品。

无公害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于增加施肥量。
产品防病虫害技 术 , 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 水稻秧苗的选 择应做到 : 第一 , 产量 高 , 米质优 ; 第二 , 是生育期适宜 , 既要 有适于单季 直播 的品种 , 也要有适 合连作早 、 晚稻直播 的品 种, 一般 以选用早熟 品种 为宜 ; 第= = 三 , 根系发达 , 茎秆粗壮 , 抗倒 能力强 ; 第 四, 株型较 紧凑 , 分蘖 力中等 , 穗 型较大 , 适 宜于直播 足穗 , 大穗高产 ; 第五 , 抗逆能力强 , 具较强的耐寒 性 和抗病性 等。 二、 _ 确定合理的无公害优质水稻栽插 密度 无公 害优质水稻 的合理密植是合理规划单位面积上个 体栽插数量及其配置方式 , 使 群体 和个体协调生长 , 建立一 个 合理 的群体结构 。 根据水稻苗茎穗粒关系 , 目前无公害优 质水 稻高产 的密植途径是增穗 、 增粒。 第一 , 增穗 途径 。 适用 条 件在于早熟 品种 、 迟栽 小春 田、 瘦 田田块 , 采取适 当加大 栽培密度 , 增加基本苗等措施 , 促使其早生 、 快发 , 达到多穗 获高产 的 目标 。第二 , 增 粒途 径。适用条件是稻 田土壤 、 肥 力、 水 资源等条件都 比较好的肥 田 , 采取适 当稀植 , 促进个 体发育 等措施 , 促使水稻穗大 、 粒多 、 粒重, 以提高单颗苗木 生产率 , 得 以高产。 四、 适时早栽 , 提高栽插质量 无公害优质水稻在栽培时 , 做 到适 时早插 , 能够充分利 用 生长季节 , 延长本 田营养 生长期 , 促进早 生早 发 , 早熟高
产。 适时早插要根据温度 、 前作 、 品种而定。 一般 以 E l 平 均 气 温稳定通过 1 5度 以 上 为 早插 适 期 。早 中熟 品种 宜 于 早 插 , 晚熟 品种早插不能早熟 , 对全年均衡生产不利 。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取无污染、无公害、环境友好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它注重减少或避免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提倡合理利用土壤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方式有很多,下面我将从土壤改良、有机肥料的使用、生物防治、绿色耕作技术和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首先,土壤改良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基础。

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调整土壤酸碱度,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有机物添加、翻耕和耕作层深度调整等。

有机物添加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墒和保肥能力。

翻耕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和成土性,促进土壤中氧气的交换和深层水分的储存。

而合理调整耕作层深度可以保证种子的良好萌发和根系更深入土壤,从而提高水稻的养分吸收效率。

其次,有机肥料的使用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不可或缺的一步。

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微生物转化产物的肥料,它不含化学合成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避免因过量使用化肥而导致的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物防治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水稻病虫害,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生态环境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式来增加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态陷阱、灯光诱捕和物理防护等技术来降低病虫害的侵入和扩散。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还可以采用一些绿色耕作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

例如,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将稻田稻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

水稻机插直播和密植栽培技术可以降低农作物间的竞争,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

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8 . 适 时 炼 苗
2 .生 产 基 地 周 围 没 有 对 无 公 害 水 稻 生 产 环 境 和 水 源 构 成 威 胁 的 污染 源 。
二、 选 用 优 质 水稻 品种
选 用 优 质 高产 水 稻 品种 是 生 不 同 水 稻 品 种 的 稻 米 品 质 及 其 理 化 指标 各 不 相 同 。 适 宜 在 盘 锦 地 区栽 培 的 主要 品 种 有 盐 丰 4 7、辽 星 l号 、辽 河 5 号、 盐梗 2 1 8杂 交 稻等 。
2 . 种子 处 理
为 了节 约 用 水 , 采 取 一 次泡 田 、 整地、 插 秧 的方 法 。 2 . 适时早插、 合 理 密植 盘 锦 地 区一 般 在 5月 2 0日开 始 插 秧 , 5月 3 0 日结 束 。
做 到 早插 快 发 , 采 取 9寸 × 4寸 株行 距 , 每穴 3 ~ 5苗 。
四、 田 间管 理 1 . 泡 田整 地
1 . 选 地 育 苗
育 苗 地点 选 择 在 靠 近 水 源 、 土质肥沃、 地势较高 、 向 阳背 风、 无 病 虫 杂 草 的园 田或 大 地 , 采 用 营 养 钵 旱 育 苗 或 普 通 旱 育苗的方式, 使 用 无纺 布 作 为 育 苗覆 盖 材 料 。
3 . 合 理 施 肥 按 照绿 色 无 公 害水 稻 生 产 的 肥 料使 用 准则 。 生 产绿 色无 公 害 水 稻应 控 制 化 肥施 用 量 , 特 别是 氮 肥 。因 此 我 们 根 据地 力情 况 , 设 计 了每 亩 生 产 A级稻 谷 5 5 0千 克 的施 肥 标准 。 ( 1 ) 采用 配 方 施 肥 。 提倡 使 用 有机 肥 和 生 物肥 , 不使 用 非 正 规 厂家 生 产 的劣 质化 肥 , 以 防对 环 境 和 农 产 品 品 质造 成 影

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中最重要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品质和数量,人们不断尝试各种栽培技术。

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栽培模式,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同时保证产品安全、健康。

一、优选土地选择适宜的土壤是水稻无公害栽培的第一步。

在土地选择时,要考虑土壤酸碱度、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养分。

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应该PH值在5.5~6.5之间,同时土层厚度应该大于30厘米,不可有高风险灾害。

二、选用无公害种子在选择水稻种子时,要选择高质量的无公害种子。

种子应该经过检测,不含有害物质,不受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无品种杂交现象,具有良好的种子萌发率和良好的抗病性能。

三、化肥使用无公害栽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化肥的正确使用。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肥料和用量。

施肥时要避免施过量,适量施肥按时追肥,可以大幅减少化肥的用量。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水稻无公害栽培的一种有效方式。

采用生物防治可有效代替部分或全部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选取在当地生态环境中生长适应的微生物,然后将微生物种植在田间,可以大幅提高水稻的抗病抗虫能力。

五、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栽培中,通过防治病虫害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病虫害,防治时坚持使用生态友好型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规定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防止产品农药残留的风险。

总之,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一套高效的栽培模式,可以大幅减少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保障水稻品质和数量,并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因此,这些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的水稻生产中。

以上的方法只是无公害栽培的基本方案,对具体的生产过程还要重新调整和计划,以期取得更佳的生产效果。

水稻栽培技术-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水稻栽培技术-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施肥
根据超级稻的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 案。一般要求施足基肥,分蘖肥和穗肥,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和发育。
灌溉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控制好灌溉时间和水量,以促进水稻的 生长和发育,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3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
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
南方地区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适用于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在 南方地区,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对 环境的污染。
育苗
使用育苗盘或育苗床进行培育,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培育出健壮的秧 苗。
移植与田间管理
移植
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移植时间。一般要求秧龄在30~40 天,叶龄在3~4叶时进行移植。
田间管理
包括水分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田间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及时发现 问题并解决。
施肥与灌溉
热带地区
在热带地区,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可以用于一年多熟制。由于热带地区气温较 高,因此需要加强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超级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与其他水稻栽培技术的结合
精确定量播种技术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与精确定量播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实 现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精确定量播种技术可以提高水 稻的发芽率和整齐度,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水稻栽培技术-超级稻无公害栽培 技术
contents
目录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概述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前景与挑战
01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概述
超级稻的定义与特点
超级稻是指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和产量潜力的水稻品种,通 常具有高秆、大穗、抗病、抗逆等特点。

盘锦地区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盘锦地区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严格 按 照 无公 害 农 产 品生 产 对 产 地 环 境 质 量 的 要 求 , 选 择水土质量好、 无工 业 三 废 排 放 和 城 市 生 活 垃 圾 污 染 的 地 块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同时通过 电视 、 广播 、 张贴公告 、 发放 资料 、 办班 、 举办农民 田间学校等 多种 形式 , 广泛宣传全面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 留农药 和偏 施滥施农药 、 化肥 , 做 到家喻
取下限 , 无芒或短 芒种子取上 限。具体 配制方法 :1 0 0 k g 清 水加食盐 2 O ~2 5 k g ,溶解后放入稻 种,捞出秕谷 ,再用清
4 . 1 . 1 耕 翻地 。实行秋 翻地 , 确保土壤适宜含水量 为2 5 %~ 3 0 %,耕深 l 5 ~l 8 c m;采用耕 翻 、旋耕 、深松 及耙 耕相结
3 . 3 播 种
3 . 3 . 1 播 期 。4 月初 , 当 平 均 日气 温 稳 定 通 过 5 ~6 ℃ 时开 始播种。 3 . 3 . 2 播 量 。 采 用 隔 离 层 育 苗 ,用干 种 1 5 0 ~2 0 0 g / m 。 3 . 3 . 3 覆 土 。 播 后 压 种 ,使 种 子 三 面 入 土 ,用 过 筛 细土 盖 严种 子 ,覆 土 厚 度 0 . 5 ~1 c m。
点及地力条件 , 提 出了盘锦地 区无公害 水稻 生产技术要点 ,
以供 参考 。
1 产 地 环 境 质 量标 准 化
3 . 2 . 5 浸种 消毒。选好的种子用 “ 菌虫清 2 号” 等浸种 , 预
防恶苗病 、 干尖线虫 、 百叶枯病。水温保持在 1 5 ℃左右 , 浸
种5 . 1 本 田耕 整 地
3 . 2 . 1 晒种 。浸种前选晴 天背阴通风处晒种 1 ~2 d, 每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摘要]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从水稻种植环境入手,按照无公害标准要求,重点对水稻品种选择、秧苗培育、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除等栽培技术进行论述,从而加快无公害水稻生产发展步伐,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清洁无污染水稻(大米)的需求逐年增加,因此发展无公害水稻(大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具有很好的综合效益。

开发生产无公害水稻除了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大气污染、土壤水质污染、重金属污染、提高稻农和消费者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消费意识外,还要注重以下栽培技术:
一、选择基地
1.生产无公害水稻区域内,没有污染型企业和工业废气物及城市垃圾堆放物等可能造成环境与农产品污染的污染物。

2.生产基地周围没有对无公害水稻生产环境和水源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3.土壤环境高被景区域,经过治理恢复的污染区域与土壤、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域,不宜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选用优质水稻品种
选用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是生产无公害水稻(大米)的关键,不同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及其理化指标各不相同,适宜在盘锦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盐丰47、沈农265、沈农606及辽优5218、辽优1052杂交稻等。

三、培育壮秧
1.选地育苗
育苗地点选择在靠近水源、土质肥沃、地势较高、向阳背风、无病虫杂草的园田或大地,采用营养钵旱育苗或普通旱育苗的方式,使用无纺布作为育苗覆盖材料。

2.种子处理
将发芽率达95%以上的种子,进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拌种等种子处理。

3.适期播种、严格控制播量
在播种上主要抓两个环节:一是播量,播量的大小与秧苗素质密切相关,普通旱育苗每平方米播量控制在200g以内(干种);钵盘育苗每盘70g(干种)。

二是播期,要集中播种,缩短播期。

一般普通旱育苗4月8日—10日播种;钵盘育苗4月15日—18日播种;无纺布覆盖育苗适当提前2—3d播种(盘锦地区)。

4.施足底肥,保证苗期对养分的需求
具体做法是应用多功能水稻壮秧剂来培育壮秧,由于壮秧剂带肥带药、养分齐全,因此一次施入即可解决防病和小苗3.5叶期的营养需要。

当秧龄达到3.5片叶后,秧苗逐渐表现脱肥可根据情况
适当追肥。

钵盘育苗每平方米用83g壮秧剂与7.5kg黑土充分混拌均匀后配制成营养土。

常规旱育苗每平方米用167g壮秧剂撒在作好的床面上,与表层土混拌均匀后即可播种。

5.秧田除草
常规旱育苗在插前每亩苗床用封闭一号250g进行药剂封闭;无纺布旱育苗在覆地膜前进行药剂封闭。

6.增盖地膜、插平架条、铺平布
无纺布覆盖育苗必须增盖一层地膜,提高前期保温保湿效果,插平架条,铺平布,提高漏水率。

7.科学管水
播种前浇足底水,浇透浇匀,有利于出苗整齐。

秧苗出齐后,注意保温、保湿,发现苗床缺水时,及时浇水,一般每隔2—3d浇一次水,每次浇水要浇透。

8.适时炼苗
当秧苗一叶一心后,适时通风炼苗,床温控制在25—30℃,严防高温烧苗。

无纺布育苗5月中旬后,床内可能出现30℃以上高温也要进行通风炼苗,防止秧苗徒长。

四、田间管理
1.泡田整地
为了节约用水,采取一次泡田、整地、插秧的方法。

2.适时早插、合理密植
盘锦地区一般在5月20日开始插秧,5月30日结束。

做到早插
快发,采取9χ4寸株行距,每穴3—5苗。

3.合理施肥
按照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的肥料使用准则,生产绿色无公害水稻应控制化肥施用量,特别是氮肥。

因此我们根据地力情况,设计了每亩生产a级稻谷550kg的施肥标准。

(1)采用配方施肥。

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不使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劣质化肥,以防对环境和农产品品质造成影响。

(2)重施有机肥。

在插秧前随整地进行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kg 或鸡粪400kg、土粪400kg、硫酸铵10kg或尿素5kg,美国产磷酸二铵10kg。

(3)缓苗后施蘖肥。

亩施10kg尿素,如农肥不足,可用生物菌肥补足肥量。

4.加强水的管理
为节约用水,采取浅、湿、干交替灌溉方法。

插秧至分蘖期间实行浅水灌溉,分蘖盛期采用浅、湿灌溉,分蘖末期适当晾田,控制过多的无效分蘖及病虫害的发生。

孕穗至出穗开花阶段,保持一定水层6—7公分,有利于出穗和灌浆,灌浆后期采取浅、湿、干间歇灌溉,促进早熟,后期不宜断水过早。

五、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在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上要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病虫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生产上过频、过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不良趋势,
引导稻农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病虫综合防治观念,实行人、药结合,彻底消灭杂草危害。

防治病虫草害时不能超量使用农药,施用量越大,在土壤和水稻中的残留量也越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

因此我们要使用高效低毒药剂,插前或插秧缓苗后一次封闭,实现无草田。

1.纹枯病
耙地后插秧前,打捞菌核。

在7月上中旬,每亩用稻丰灵200—250g对水60kg喷雾。

在防治纹枯病的同时即可防治二化螟,不再单独使用药剂。

2.稻曲病
出穗前3—5d,每亩用瘟曲克敌100g/亩,兑水50kg喷雾。

3.稻瘟病
每亩用40%富士一号乳油75—100g,兑水50—75kg喷雾,田间发现病株即可使用。

用药时间距收获间隔期应超过35d。

4.稻飞虱
亩用80%乐果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用药距收获间隔期20d以上。

5.稻水象甲
插后7d,亩用克甲螟一两兑水泼浇。

注:各种农药只能使用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